中国象棋的象征意义
象棋与其他棋类在中国的演变与普及

象棋与其他棋类在中国的演变与普及在中国,棋类游戏流行已有悠久的历史。
其中,象棋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具有文化内涵的游戏,在众多棋类游戏中具有较高的地位。
但是,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棋类游戏的种类众多,与象棋不同的其他棋类游戏也有着独特的演变和普及历程。
下面,我们将围绕“象棋与其他棋类在中国的演变与普及”这一主题,分别从象棋、围棋和中国象棋、五子棋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象棋的演变与普及象棋又称中国象棋,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棋类之一,有着千年以上的历史。
在早期,象棋时称“象戏”、“相戏”,起源于中国汉朝时期,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考古学家在出土的一些古代博弈器具中,发现了有关象棋的文字记载和雕刻图案,如出现在宜昌市三峡博物馆展出的西汉前期的楚简中所描述的象棋的图谱。
在早期,象棋具有兵戈之象、古代战争用品之象、文化艺术之象三种象征意义。
同时,象棋具有群众基础广泛、可教可学、更易学成,从而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
如今,在中国,象棋已经成为一项全民性的体育运动项目。
全国各地不仅有成千上万的象棋爱好者,还有与象棋相关的各种棋类比赛和职业象棋俱乐部等组织。
二、围棋的演变与普及与象棋相比,围棋的历史要更悠久一些。
“围棋”最早被称为“布石戏”,据说始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又称古棋、器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之一。
围棋的演变历程悠久而丰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规则和文化内涵。
围棋在唐朝时期传到日本,融合了日本文化,成为了一项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游戏。
在20世纪初期,围棋正式成为了一项竞技体育项目,许多人开始在棋盘上挑战自己,对围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如今,在中国,围棋拥有大量的爱好者,而且经常能在电视里看到围棋比赛的报道。
中国围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连续十年保持世界围棋第一的位置。
三、中国象棋的演变与普及中国象棋,又称象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象棋规则简单、易学、难精,因此,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长期以来广泛传播并被视为一种文化、智力、艺术的象征。
拓展象棋特色文化内涵

拓展象棋特色文化内涵象棋是中国传统的棋类游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将从象棋的起源和发展、象棋文化的内涵、象棋在艺术、文学、哲学中的体现等方面进行拓展。
首先,象棋起源于中国,可追溯至公元前7世纪的战国时期。
它作为一种策略性的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还具有军事和战略思考的特点。
历经千年的发展,象棋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次,象棋文化包含丰富的内涵。
象棋的棋盘是中国文化中的八卦图,象棋的棋子则代表着不同的军队。
寓意深远的象棋文化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思维方式。
象棋强调团队合作和战略,也教会人们如何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
象棋还强调平衡和稳定,象棋棋盘的设计和规则让玩家必须小心谨慎地考虑每一步棋的后果,这种思考方式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相契合。
同时,象棋在艺术、文学和哲学中也有着深入的体现。
首先,象棋作为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象棋的棋子形态优美,棋盘设计精巧,每一步棋的布局都需要经过精心考虑,展示了人类创造力的辉煌。
其次,许多文学作品和诗歌都以象棋为主题。
通过象棋,作家和诗人能够表达他们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最后,象棋的思维方式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哲学。
以象棋为基础的战略思考和决策制定方法被应用到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例如孙子的《孙子兵法》。
此外,象棋还在社交和教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象棋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社交活动,在象棋桌上、棋社或比赛场上,人们可以通过象棋共同分享对棋艺的研究和体验棋局的乐趣,增进彼此的友谊。
象棋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以帮助儿童培养逻辑思维、决策能力和战略眼光。
通过象棋的学习,孩子们能够锻炼大脑、提高计算能力和战略思维,培养耐心和自律等重要品质。
总的来说,象棋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游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展示了中国智慧和思考方式,体现了中国人在战略和决策制定方面的能力。
象棋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还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文学和哲学形式。
象棋在社交和教育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象棋的文化

中国象棋的文化中国象棋是一个古老的而富有智慧的游戏;下面是有中国象棋文化,欢迎参阅。
一、中国象棋的特点中国象棋具有下述特点:(一)象征性: 或许, 中国人的祖先, 生来就极具象征的天赋。
一部《易》书, 居然敢以八卦的六十四卦, 去储存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一阴一阳(── ——)叠变的六十四种模型, 就把天地万物尽收于其中, 构成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缩影;丰富的汉字, 无一不揭示着万物发展的一定规律。
象棋也不例外, 自它从原始棋进入到文明时代, 象形的棋子便有了象征的雏形。
棋生《易》, 《易》又反过来促进棋的发展。
如比较能代表象棋童年时期的“六博”棋, 子数虽少, 着法虽简, 棋规也没今天完善, 但却通过双方棋子的运行、对抗, 将《易》的阴阳相克, 嬗变转化的朴素原理体现出来。
以“枭”代表舜的祖先的图腾, 不但具有宗教的意味, 而且将当时的以部落首领为主的社会形态也反映了出来。
随着象棋形制的不断完善、深化, 象棋所容纳、象征的意蕴也就越发丰富、广博。
像一度出现过的三国象棋, 不仅从枰面、棋子上反映出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形态, 而且还从两方联手, 即可战胜任何一方的棋理上, 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战略思想。
水养育了人类, 人类自然对水感激不尽。
这美丽的情感, 在我们祖先的棋里也得到体现。
春秋时有一种博棋, 是十分有趣的。
先说棋盘. 它的棋盘不是今天这种平面的, 也没有六十四个方格, 而是立体形的。
棋盘中间凹下去, 里面装着水, 周围凸起的是山, 星星分布在其间,•像是天地自然的浓缩;水里有九枚鱼形的棋子。
在我们先人的眼里, 九是最大的数, 鱼则是丰富无限的象征, 而水就含着一种使生命日日新的深意。
这博棋开局得投箸, 谁投箸赢, 谁才有资格钓水中的鱼(棋子)。
投箸前, 则又要先洗手, 意思是自己拥有生命创新的水了, 便可尽情地到天地间去施展身手。
所以谁钓的鱼多, 谁为赢棋,意即拥有了丰富的人生。
现在的棋枰还保留着楚河汉界, 出处便在这, 非楚汉之争后才有水的。
世界象棋演讲稿范文三分钟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智慧游戏——象棋。
象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智慧的结晶。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象棋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象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中国,后来传播到东亚各国,成为了世界象棋的雏形。
在中国,象棋被誉为“国士之戏”,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象棋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首先,象棋的棋盘象征着天圆地方,棋子代表着宇宙间的万物,每一步棋都蕴含着天地之道。
这种哲学思想使得象棋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其次,象棋的棋局变化无穷,每一次落子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这种变化无常的特性使得象棋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吸引了无数棋手为之倾倒。
从古至今,无数英雄豪杰都在象棋的世界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再者,象棋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它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如何决策、如何面对失败。
在棋局中,我们学会了坚持与放弃、进攻与防守、合作与竞争。
这些品质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想谈谈象棋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
如今,象棋已经成为了国际象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各国都设有象棋协会,举办各类国际象棋比赛。
在许多国家,象棋甚至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和学习象棋。
象棋的国际化不仅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也为世界象棋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我国象棋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也日益出色,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这充分证明了象棋的魅力和影响力。
当然,象棋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象棋、网络象棋等新兴形式的出现,使得传统象棋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传承和创新,象棋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最后,我想呼吁大家关注和支持象棋的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象棋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象棋,让象棋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
象棋 文化文艺主题名称

象棋文化文艺主题名称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象棋的起源和发展
2.象棋的规则和基本走法
3.象棋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4.象棋的现代发展和传播
5.象棋与其他棋类的比较
正文
象棋,又称为中国象棋,是我国传统的智力竞技运动项目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规则和形式。
象棋的规则简单易懂,基本走法包括车、马、炮、象、士、兵等各个棋子的走法。
其中,"象"指的是大象,因为古代中国没有马,所以用大象代替马作为棋子。
这些棋子在棋盘上的移动,象征着古代战争中的兵种和战术,充满了智慧和策略。
在中国文化中,象棋有着极高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象棋中的棋子,如"将"和"帅",代表了权力和地位;而"士"和"兵",则代表了士兵和民众。
这种象征意义,使得象棋成为了一种富含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游戏。
随着科技的发展,象棋的传播和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现在,人们不仅可以在线下进行象棋比赛,还可以在线上进行网络对战。
此外,各种象棋软件和 APP 的推出,也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学习象棋。
相较于其他棋类,如围棋和国际象棋,象棋有其独特的魅力。
它的规则简单,易于上手,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群。
同时,它的策略性和竞技性,
也使得它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娱乐和运动项目。
总的来说,象棋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富含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艺术形式。
中国象棋介绍范文

中国象棋介绍范文中国象棋是一种流传甚广的传统棋类游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棋类游戏之一、它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中国象棋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是一种智力运动,因其规则简单、趣味性强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中国象棋的棋盘是由64个交叉的方格组成,一般为红色和黑色交替,棋子共有32颗,彼此对称。
棋子被分为红黑两方,每方有16颗棋子。
双方开局时棋子摆放在棋盘的两侧,红方坐南,黑方坐北。
红黑双方轮流走棋,目标是将对方的“将”(红方)或“帅”(黑方)困死,即取得胜利。
中国象棋的棋子种类多样,分别为“将”、“士”、“象”、“车”、“马”、“炮”、“兵”。
每种棋子都有自己特定的移动和吃子规则,通过这些规则进行攻防、策略性思考,以便达到胜利的目标。
“将”(或“帅”)是最重要的棋子,攻击范围只限于宫殿内,每步只能前进一格。
而“仕”则只能在宫殿内的斜线上移动一格,保护“将”的安全。
相对于“帅”和“仕”,“相”(或“象”)将被限制在棋盘的一半,只能沿着斜线移动。
而“车”的移动范围较大,可以横竖直线上移动,且无限制。
马的行走方式较特殊,可以走“日”字形,但要注意避开其他棋子的阻碍。
与此相似,炮也有自己独特的走子规则。
而“兵”只能向前移动,并具有升变的特点。
中国象棋的战术和策略多样,常常涉及棋子的组合、控制棋盘中心以及击杀对手的“将”等。
是一种运筹帷幄、分秒必争的智力战局。
玩家通过分析和计谋,试图获得对手的棋子优势,并以此制霸整个棋局。
因此,在进行对局时,玩家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判断力和决策力。
除了细腻的棋艺技巧和战略策略外,中国象棋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注重文化教育。
每种棋子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如“将”象征国王,“士”象征文官,“象”象征象征异国,显示中国古代思想的哲学和历史。
因此,中国象棋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游戏,还是在培养和传承中国文化和思想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你从象棋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文化寓意和人生智慧?

象棋的棋盘,蕴藏着楚河汉界,天地人和,千军万马。
处处暗藏杀机,又生路条条。
善奕者,可测出智慧高低,谋略深浅。
心胸眼界是否宽远。
象棋蕴含着冷兵器时代,各兵种之间胁同配合做战的微妙,强弱各有长有短,优劣互辅。
排兵布阵犹如古战场,方尺间刀光剑影,车奔马吼,兵勇炮猛,攻守齐备,羽林军舍身护驾。
于无声处看狼烟,细微处复古战场于眼前。
使对奕者,争胜负,论成败,乐此不彼。
于搏杀中享受激情,寻觅内心的快感。
以娱助乐,聪头脑,养眼界,增智慧,其奥妙无穷。
象棋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包涵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攻守之法,进退之方的兵法要旨,和各种排兵布阵的计谋韬略。
包涵了相生相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无穷哲理。
是中华民族文华的智慧结晶。
象棋来源于几千年,割地分封,杀伐征讨的实战,也演译着封建半封建社会的动荡漂摇。
象棋的发明,承载了历史的部分缩影,更是中华文化文明的体现。
一己之见。
谢邀!。
棋类术语及其寓意解释

棋类术语及其寓意解释棋类是一项古老而深受人们喜爱的智力运动,它不仅需要智慧和策略,还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解释一些常见的棋类术语,并探讨它们所代表的意义。
1. 象棋术语1.1 将帅:象棋中的两位主要角色,代表着主宰和领导的意义。
将帅既要守护自己,也要攻击对方,象征着智慧和勇气。
1.2 车马炮:车、马、炮是象棋中的重要棋子,象征着兵力集中的战略思想。
车代表纵横捭阖的能力,马象征快速机动,炮寓意狙击敌人。
1.3 士仕:代表尊贵和忠诚的象棋棋子。
士在象棋中有限的行动空间,寓意人们在有限条件下发挥潜力,而仕则象征着荣誉和效忠。
1.4 红黑:象棋中的两支阵营,红方代表着热血与激情,黑方寓意着沉稳与冷静。
红黑棋局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策略和思考方式。
2. 围棋术语2.1 棋谱:围棋中记录棋局的方法,是指导棋局发展和后续推演的重要工具。
棋谱传承着棋局的历史和价值观,承载着智慧和智商。
2.2 棋盘:围棋的战场,象征着人生的舞台。
棋盘上的每个交叉点都代表着选择和决策,反映了人们面临困境时的智慧和胆识。
2.3 活活死死:围棋中描述棋子状态的词语,活棋指着具备发展潜力和生存空间的棋子,而死棋则表示陷入困境无法生存。
生死之间表达了围棋中激烈的对局和决战。
2.4 围魏救赵:一种围棋战术,以小围大的意义,象征着智者抓住敌人弱点,力图扭转局面的策略。
3. 中国象棋术语3.1 过河:指象棋中兵卒过河的动作,体现了攻守之间、敌我对峙的较量。
过河不易,象征着挑战和突破。
3.2 车轮战:象棋中轮番进攻对方车的策略,寓意着智者的变化和出其不意,以求击败对手。
3.3 引车卖炮:一种令对方车马捉襟见肘的战术,象征着利用对手的破绽来获得优势,体现了智者的心计和战略。
3.4 中风车:指车在棋盘中间的位置威力最大,象征着兵力集中、攻击力最强,喻意集结众力,团结一致。
4. 国际象棋术语4.1 开局:国际象棋中指从开局棋谱开始的阶段,是整场对局的起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宫”的象征意义
• 据王明清《挥鏖后录》记载,北宋末年, 徽、钦二帝北虏,显仁皇后曾用象棋子, 外包黄罗,以康王赵构的名字贴于“将” 子上,焚香祈祝曰:“今三十二子俱掷于 局,若康王子入宫者,必得王位”。说明 北宋末年棋盘已出现“九宫”,并且“九 宫”所体现的权威地位与尊贵观念已深入 人心。
将帅士象车马炮的象征意义
• 为维护统治,封建统治者的用人思想原则往往是 重用亲信,排挤和压制人才,强化和完善官僚统 治机构,反映到象棋中就出现了“将帅士象”统 治集团。 • “车马炮”代表武装力量,统治者利用其内压外 征,又惧怕武装将领威胁京畿,所以平时就把武 装力量放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并以“塞象眼”、 “蹩马脚”进行控制,充分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 的狐疑、阴险、狡诈、怯懦和保守,表现了封建 体制下的宫廷斗争、奸臣当道、勾心斗角、离间 设障等社会现象。
象棋的棋盘、棋子的位置、功能设 置的意义
• 棋盘。由九道直线和十道横线交叉组成。中间以 “楚河汉界”相隔,淋漓再现了当时两军对垒的 场景。“楚河汉界”位于郑州市西北郊的广武山 上,当时西边为汉王城,东边为楚王城,诸侯割 据,各霸一方。界河体现了统治领域、列国分野。 9是最大个数,在中国古代,象征着多与广的意思, “九州”泛指中国,寓意无穷大的意思,古代战 争的目的就是争取更多的土地,为了占领更多的 地盘,所以充当战场的棋盘都体现了古人的这种 意识。
棋盘与棋子的象征意义
• 通过与国际象棋相比,可看出中西方对于战场对 峙的观念不同。中国象棋的棋子占据在交叉点上, 通过线路与对方交锋;国际象棋则是面与面对峙, 一马平川,连界河都不用。体现了中国人的运筹 帷幄和游刃有余的作战风格,以及西方古战场上 满盘皆兵的作战风格。 • 唐后,中国象棋增加了炮。这是随着火药的发明, 而有火炮,说明象棋在发展过程中是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增添与人文社会更接近的 东西。另外,中国人的传统认为战争成败的因素, 决定于人的因素加物的因素,所以有车马炮这样 物的因素。
马、兵的内涵剖析
• 中国古代,马象成群,马力大温驯,很早就被人驯养,驮 物载人,拉车耕地,驿站送信,沙场征战,成为不可或缺 的亲密朋友,深受群众喜爱,古彦所谓伯乐与千里马,关 羽与赤兔马,五马分尸,马革裹尸,射人先射马,马踏飞 燕,龙马精神,千军万马,一马当先,四马难追,八骏图, 无不从不同角度描述了马的力量、气势、速度、飘逸、奔 腾的动态之美,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尤其在 古代军事征战中,决定着双方力量消长,如辽宋金时期, 关中、东北盛产良马,谁占有这些地区,谁就在征战中占 有先机。因此,马就自然在中国象棋中占一席之地,活跃 于楚河汉界,尽展八面威风,腾挪迂回,闪击突袭之妙。
士象的内涵剖析
• 整个封建社会,统治者周围充斥着宫女妃妾,宦官奴才,食利之徒或 御用文人,这种现象反映到象棋艺术中,九宫中除将或帅外,就是两 个庸庸碌碌、足不出户,当强敌攻来,只会招架躲避的士。 •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水草丰茂,古象成群,野马奔驰,象和马 因高大力壮又温驯善良,成为人类耕战中最早驯化的重要畜力工具, 深受人民喜爱。后因生态失衡、人口剧增、滥捕滥杀,大象在中原绝 迹。由于大象的消失,后人不再注重象棋与大象的关系,而把象改成 “相”,用以代表封建帝国的左右丞相和谋士幕僚的形象。大都由迁 弱文人担任。若内部出现宫廷斗争,奸臣当道,或被离间,则出现贤 相遭殃的悲剧。如比干剜心、商鞅车裂、屈原投江、李斯腰斩、安石 遭贬、于谦被诛、海瑞罢官等等。这种社会现实反映到象棋艺术中, 就有了“塞象眼”。象棋中相的规则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文职幕僚的 控制和利用,也是战争中文职幕僚谋有余而勇不足的体现。
九宫的象征意义
• 被尊为五经之首的《易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长期起重 要作用,易学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学说解释世界,有着 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而“抑阴壮阳,中庸和谐”成为君 子士大夫们倡导遵循的治世准则。易学以奇为阳,偶为阴, 抑阴壮阳的观念使人们倾向认为阳吉阴凶,而“九”为阳 数中最大的数,当然是最吉利的了。东汉以前有些易学家 以乾、兑、离、震、坤等为八卦之宫,加上中央之宫,合 为“九宫”。易中又有“乾卦九五,为人君之象”的说法, 为了迎奉统治阶级的尊贵观念,阴阳巫师们把“九五之尊” 阐释为“帝王之数”。基于深刻的文化影响,历代封建统 治者都特别偏爱于“九”,帝王的宫殿建造必须符合“九 宫”的原理,后来,“九宫”就变成了封建统治者权利和 地位的象征。
中国象棋的象征意义
中国象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缩影, 体现了封建时代社会机构、意识形态和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同时是地面战争 的模拟,反映着军事斗争的情形。
象棋体现的等级观念和社会结构规 则
• 从各子位置、功能价值和行棋规则体现了封建社 会的等级森严、贵贱分明、尊卑有序和制度规则。 • 从胜负规则看,象棋胜负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 要将帅仍存,即使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 遭不测,即使未失一子亦算失败。为了保帅,舍 车折马损炮丢兵,甚至被杀光吃净也在所不惜, 将一人之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这种游戏规 则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另外一方面, 表现了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 理念和四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
马、兵的内涵剖析
• 马在象棋中亦可代表地面战争中的骑兵,引申为 八面威风,盘曲绕行,进可攻,退可守,智勇双 全,骁勇善战的悍将形象,然而,那种勾心斗角, 离间设障而使无数英雄无用武之地,使无数仁人 志士身败名裂,含冤屈死,如伍员喂鱼、文种吻 剑、韩信被擒、关羽分身、杨业遇难,岳飞蒙冤 等等,领军大将,也常遭猜忌,故有杯酒释兵权, 明朝派监军的做法等,这种社会现象反映到象棋 艺术中来,便有了“蹩马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兵的内涵剖析
• 兵在象棋中数量众多,“五人为伍”,代表着下层民众和 士兵,坚守在国防一线,每次只走一步,不能后退,到底 线后则几无用处,力量有限,往往成炮灰,作诱饵送吃等, 为其他子力和棋势铺路,弃之不惜,反映着森严的封建等 级特权统治体系,及古代文化中贱视苍生的心态。如《孙 子.九地篇》就说: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 士兵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知,易 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在强权压迫和愚民统治下, 广大中下层人民在怯懦恐惧的心态下苟且偷安,成为被驱 动使用的工具。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愚民政策,孔子也说: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常使民无知无欲”。
士象的内涵剖析
• 中国象棋中原本无士,唐朝文人看到帝王宫室中宾妃如云, 才增加了两个士以示象征。从出土文物看,古代象棋棋子 多是以铜制成的象形图样,其中的士,在唐代的制形中是 宫女的图像,而到了宋代,则变成了身着戎装的士兵图案, 或采用古代谋士惯用的纶巾为蓝本,说明士最初代表的是 仕女或宫女,仕女指古代的贵族妇女,宫女则是王侯的妃 妾,是直接供王侯将相娱乐的工具。而中国古代妇女受到 歧视,所以代表女性的士寸步不离九宫,而且只能斜走仕 路,不能直走将路。宋代封建夫权制进一步加强,广大妇 女受到更严格的禁锢,并被排除在政治军事事务之外,所 以代表女性形象的仕又为男性形象的卫士或谋士所代替。 仕的行棋规则充分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广大妇女的歧视 和对庸俗奴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