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必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小学生必备象棋知识点

小学生必备象棋知识点

小学生必备象棋知识点象棋是一项承载了中国传统智慧和文化的棋类运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象棋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集中力和观察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必备的象棋知识点,帮助他们入门象棋,提升棋艺。

1. 基本规则象棋是由两方对战,分为红方和黑方。

棋盘横纵各9条线,交叉形成81个格子,其中中央交叉点为九宫格。

每方各有16个棋子,按照特定的布局放在棋盘上。

红方先行,轮流走棋,直到一方获胜或和棋。

2. 棋子走法(1) 车:可直线横向或纵向移动,数量不限。

(2) 马:走“日”字,即先横走一格再纵走两格,或先纵走一格再横走两格。

(3) 相:斜向前进两格,然后再横向或纵向移动一格,不得过河。

(4) 士:斜向前进一格,不得出九宫格。

(5) 帅/将:可直线横向或纵向移动一格,不得出九宫格。

(6) 炮:可直线横向或纵向移动,且跳过一个棋子,吃子时需跳过一个棋子吃掉目标棋子。

(7) 兵/卒:过河后可横向移动一格,向前只能直线前进一格。

3. 象棋术语(1) 将军:在对方帅/将的保护下,进行攻击。

(2) 车轰炮破:通过组合车和炮的走法可以形成强力的攻势。

(3) 过河:兵/卒过河后可以增加行动能力和威胁性。

(4) 兵卒变成士相马车炮:兵/卒过河后可以升变为其他棋子,增强实力。

4. 棋局评估在象棋中,了解棋局的评估可以帮助小学生制定战略和决策。

(1) 杀棋:指一方已经无法避免被将死的局面,即对方下一步就可以将死帅/将。

(2) 紧急对杀:在被对方将军的情况下,通过将对方帅/将,迫使对方放弃将军的优势。

(3) 退兵退将:在兵卒移动时,考虑到退兵退将的棋局特点,以取得更好的进攻或防守效果。

5. 象棋残局学习象棋残局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基本功。

(1) 和棋:指双方无法分出胜负的局面。

(2) 单缺双缺:指一方缺少某个棋子而处于劣势的局面。

(3) 封顶:指一方无法继续进攻或者防守的局面。

结语:以上是小学生必备的象棋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基本知识,小学生可以迅速入门象棋并提高棋艺。

中国象棋入门教程基础知识

中国象棋入门教程基础知识

中国象棋入门教程基础知识中兵尤为重要,是中路的屏障,三、七兵对活马起重要作用,记住兵能制马的棋谚。

A、注意保护兵卒B、利用兵卒做先锋C、老卒无功⒌士象的价值及其运用原则:保卫将帅的防御性兵种,在一定情况下起助攻的作用。

“撑起仰角士,不怕马来攻”,象尽量往中间连环,阵容工整。

A、缺士怕车、马B、确象怕炮C、注意象的联络D、助攻的作用⒍将帅的价值及其运用原则:是全局的中心,胜负的标志。

没有实战能力,在全局中应以“静”为原则A 、将帅宜少动B 、助攻的作用·吃子吃子除炮以外,其余棋子吃法与走法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当棋子可以走到的位置上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运用棋子走法把它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

而炮吃子与它的走法不同,它必须沿着所在直线或横线隔一个棋子(不论哪一方)跳吃(俗称“隔山打炮”)。

另外,将(帅坏可在同一直线上面对,主动将将(帅)与对方的帅(将)面对意味着送吃。

②将军、应将、将死、困毙一方棋子攻对方的将(帅)并在下一着将其吃掉,称为“将军”。

被“将军”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即必须进行防护,如果无法“应将’则被“将死”。

轮到走棋一方,将(帅)虽未被“将军”,但被禁止在一个位置上无路可走,同时己方其他子也不能走动,称为“困毙”。

③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和棋:一方提议作和,对方表示同意;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达到三次,符合“不变作和”的规定;符合自然限着的规定,即在六十回合中,双方都没有吃过一个棋子。

4、简单棋规(一)1、长将凡走子直接攻击对方帅(将)者,称为“照将”,简称“将”。

一方不停的“将军”称为长将。

2、长杀凡走子企图在下一着照将或连续照将,将死对方者,称为“杀着”,简称“杀”。

一方不停地威胁对反方将(帅),准备下一步棋把对方将死,这种走法称为“长杀”也称“长要杀”。

3、长捉凡走子后能够造成在下一着(包括从下一着开始运用连续照将或连续交换的手段)吃掉对方某个无根子,称为“捉”。

一方不停地捉吃对方没有保护的棋子称为“长捉”。

中国象棋初级入门教学篇[整理]

中国象棋初级入门教学篇[整理]

中国象棋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棋类游戏,它起源于中国,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通过象棋,我们可以锻炼思维能力,提高战略决策能力,并且增强全局观念。

以下是初级入门中国象棋的教学内容。

一、了解象棋的基本组成1. 棋盘:象棋棋盘是由九条直线和十条横线交叉组成的。

其中,纵线与横线互相垂直,形成32个交叉点,这就是棋子的“路”。

2. 棋子:象棋的棋子包括两种,红黑两色,各有十六个棋子。

其中,将(帅)一个、士(仕)两个、相(象)两个、马常为“日”字形)、车常为“日”字形)、炮常为“长”字形)、兵(卒)五个、帅(将)一个。

二、学习走法和吃法1. 马的走法:马走日字,但是需要蹩马脚的时候不能走。

蹩马脚是指马的前方有其他棋子挡住去路。

2. 车的走法:车可横走,可直走,没有限制。

3. 炮的走法:炮需隔子打,即要前面必须有棋子才能进行攻击。

4. 兵的走法:兵只能向前走,不能后退。

过河前只能直走,过河后可以横行。

5. 将和帅的走法:将和帅只能在九宫内移动,但可以吃掉九宫内的任何棋子。

6. 士和仕的走法:士和仕只能在九宫内保护将和帅,但是士和仕不能出九宫。

7. 相的走法:相虽然可以吃掉除了炮以外过河的任何棋子,但是相不能过河。

三、胜负判定1. 将军不离九宫内:当你的将或帅在九宫内被对方将军时,你就被将军死了。

2. 双士双象是赢棋:当你的将或帅前没有对手棋子的时候,你就可以赢了对方。

3. 他无士象我方胜:当你的对手没有士象的时候,你就可以赢了对方。

4. 马常将,炮常扣:如果你的马可以将军死对方或者你的炮可以扣死对方的时候,你就赢了对方。

5. 车马炮必须对死:如果你的车、马、炮任何一个被对方的将军死的话,你就算输了。

6. 三缺相要见杀:如果你的对手三缺相的话,你就可以赢对方。

7. 得他一子半势可赢:如果你能够得到对方一个棋子或者能够得到优势的话,你就可以赢对方。

四、常见布局与策略1. 兵七进一:这是一种常见的布局方式,旨在控制中线并试探对方的布局意图。

中国象棋的基本规则优秀6篇

中国象棋的基本规则优秀6篇

中国象棋的基本规则优秀6篇中国象棋基础知识篇一象棋入门的基础知识:1、帅(将):帅(将)是棋中的首脑。

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

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2、仕(士):仕(士)保护将(帅),只能在九宫内走动。

行棋路径只有九宫内的四条斜线。

3、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保护自己的帅(将)。

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

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

4、车:车在象棋中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步数不受限制。

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

5、炮:炮在不吃子的时候,移动与车完全相同。

当吃子时,己方和对方的棋子中间必须间隔1个棋子,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种。

6、马: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

7、兵(卒):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

扩展资料:象棋的胜负判定:一、当棋局中出现一下情况判负,对方取胜:1、将死:另一方走一步棋之后试图吃掉一方的帅(将),但该方的帅(将)却不能躲避;2、困毙:轮到一方行棋,但按规定,己方无棋可走;3、认输:由于子力悬殊,继续抵抗毫无意义的主动认输;长打(即长捉、长将、长杀、或一将一要杀)的一方通常判负;二、行棋违规、违纪、超时等情况判负。

三、当棋局中出现以下情况作和:1、双方理论上无法取胜的简单局面;2、符合“六十回合规定”——从任意一步开始,六十回合内双方均无损失一子;3、一方提和,另一方同意和棋;4、长跟、长兑、长拦、长献、一捉一闲、或一将一闲,循环三回合后可判和。

中国象棋玩法要领篇二1、马行日2、象飞田3、兵前步4、炮越杀5、车直路6、有障碍当着棋子移动叫蹩马脚游戏规则:红方先棋,然后后就再到蓝方再到红方,这样轮回对战,直到帥(将)被杀或对方没有可以越河的棋为赢,否则为输或平局。

中国象棋棋理知识

中国象棋棋理知识

中国象棋棋理知识中国象棋是一种战略性强、古老而深刻的棋类游戏。

下面是一些中国象棋棋理知识的基本要点:1. **棋盘和棋子:**- 棋盘为九横十纵,共90个交叉点。

两方各有16枚棋子,分别是帅(将)、仕(士)、相(象)、马、车、炮、兵(卒)。

2. **棋子的移动:**- 帅(将):前后左右各走一格。

- 仕(士):斜走一格。

- 相(象):斜走两格,但不能过河。

- 马:走日字,即先走一格直线,再斜走一格。

- 车:直线横竖走,可以走任意格数。

- 炮:走直线,但吃子时需跨越一个子。

- 兵(卒):过河后可横向走,纵向前进。

3. **摆局和行棋:**- 每方的棋子初始摆放在己方的底线上。

行棋时,双方交替走棋,每步只能走一子。

4. **将军和将死:**- 当一方的帅(将)被对方的棋子控制无法躲避时,被称为“将军”。

- 当一方的帅(将)无路可走,被对方困住时,被称为“将死”。

5. **吃子规则:**- 除了炮吃子时需跨越一个子外,其他棋子吃子时直接覆盖对方棋子即可。

6. **特殊规则:**- 兵(卒)过河后可以横向移动。

- 相(象)不能过河。

7. **和棋和胜负:**- 任何一方的帅(将)被将军,且无法解救时,游戏结束,该方判负。

- 也有可能在局势僵持、双方都无法取胜的情况下宣布和棋。

8. **困毙和杀招:**- 当一方的帅(将)被困住,无法移动时,被称为“困毙”。

- 某些局面下,通过巧妙的走法可以形成“杀招”,即对方必然会输棋。

以上是中国象棋的一些基本棋理知识,对于深入学习和提高水平,需要通过实际下棋经验和研究更多的棋谱来提高。

中国象棋入门基础知识三篇

中国象棋入门基础知识三篇

中国象棋入门基础知识三篇篇一:中国象棋初级入门教学篇歌诀篇一、摆棋:五个小兵前排站,两门大炮两边放;元帅将军坐中间,车马相士挨着站。

二、车:咚、咚、咚,我是红车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里,刀山火海也敢冲。

三、车,马,炮:车走直线威力大,就像一个巨无霸;马走日字真威风,就像少年黄飞鸿;炮打隔子一声响,就像降龙十八掌。

四、走子儿歌:老将活动九宫间,将帅遥望不见面;士斜行、滑石梯,兵卒过河横向前;马走日、相走田,车炮走遍每个点。

五、下棋礼貌歌:大家要知道,相逢要问好,长辈要尊敬,礼貌不可少。

识大体、多读书、明礼仪、懂世故,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手不悔大丈夫!六、一些口诀:1、马走日,象走田,车走横直线。

2、要想开局好,先出车、马、炮。

3、出动车、马、炮,不要睡懒觉。

4、当头炮,马来跳。

入门班教学基本纲要教学篇1、将、兵的走法和吃法;2、车、炮的走法和吃法;3、士、象的走法和吃法;4、塞象眼与马的走法和吃法5、绊马脚及简单开局原理;6、将军和应将的4种办法(吃子解将、垫将、逃跑、拆炮台);7、飞宫和对面笑;8、怎样走第一步棋;9、棋子价值;10、基本杀法:重炮、闷宫、霸王车、双车错、卧槽马、挂角马、钓鱼马等。

中国象棋入门班教学概要◆教学目标:熟练七个兵种的棋子走法和吃法,学会简单的开局原理,会初步把主力走到要道上(理解不深);学会一些简单的基本杀法,会初步应用到实战中;基本能独立下完一盘完整的棋。

除了培养学员的学棋的兴趣外,还会教给孩子基本的下棋礼仪,表现为:摆棋端正,下棋时不说话,吃完的棋子放到棋盒里,下完棋后规范收拾好棋,具有一定基础的学员做到摸子走子、不悔棋。

◆知识点归纳:1、基础:认识棋盘和棋子;规范摆棋和收棋;了解象棋的起源、棋子的来历;将/帅、兵/卒、车、炮、士、象(塞象眼)、马(蹩马腿)的走法和吃法。

2、重要内容:将军及应将的四种方法(吃子应将、垫将[挡住]、避将[逃跑]、拆炮台)。

3、基本杀法:重炮将、闷宫杀、对面笑、霸王车、双车错、卧槽马、挂角马、钓鱼马。

中国象棋入门基础知识

中国象棋入门基础知识

棋谱的记录方法现行的记谱法一般使用四个字来记录棋子的移动。

第一个字表示需要移动的棋子。

第二个字表示移动的棋子所在的直线编码,红方用汉字,黑方用阿拉伯数字。

当同一直线上有两个相同的棋子,则采用前、后来区别。

如“后车平四”,”前马进7“第三个字表示棋子移动的方向,横走用”平“,向对方底线前进用”进“,向己方底线后退用”退“。

第四个字分为两类:棋子在直线上进退时,表示棋子进退的步数;当棋子平走或斜走的时候,表示所到达直线的编号。

以下是一个完整对局的前8回合(第8回合局面如右图所示):飞相对进7卒第8回合局面1. 相三进五卒7进12. 马八进九马8进73. 车九进一象7进54. 车九平三马2进15. 兵三进一卒7进16. 车三进三炮8退27. 兵九进一炮8平78. 车三平二车1进1象棋基础知识象棋杀王法双车错:双车交错将军取胜;白脸将杀白脸将:利用双方将帅不得直接对面的规则取胜(右图以己方帅占中,车照将对方老将取胜);马后炮:马定将,炮在后面将军;勒车马:马,双车、车兵取胜;天地炮:中炮和底炮牵制对方中线和底线,利用其它棋子(多为车)将军取胜;铁门栓:中炮牵制对方中线子力,用己方车从底线将军取胜;大刀剜心:中炮牵制对方中路子力,弃车强砍对方中士构成铁门栓局势取胜。

同样局势下,用兵则为”小刀剜心“;重炮;双炮构成一线攻击对方老将取胜;夹车炮:车和双炮攻击对方老将取胜,双炮的作用等同于一车;三进兵:兵(在炮保护下)的步步推进将军取胜;海底捞月:车、炮胜单车的实用残局,要求车炮方夺取中路控制权才容易取胜;老兵搜林:车、底兵胜单车的实用残局,要求车兵方夺取对中路控制权才容易取胜;卧槽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钓鱼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金钩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八角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高钓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九宫:将帅活动区域棋盘的“米字格”,当对方棋子逼近时,通常要转为防守;中线:棋盘中第五条直线,五(5)代表中路;肋道:中线左右的四、六(4、6)路,属于攻防要道;边线:棋盘的一、九(1、9)路纵线;河界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五条横线;兵行线(卒林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四条横线,兵(卒)的初始位置所在横线;宫顶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三条横线,九宫的最高位置;底二路: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二条横线;底线:双方最低的一条横线;巡河:一方的棋子(一般指车、炮)在己方河界上。

中国象棋基础知识

中国象棋基础知识

中国象棋,又称象棋、将棋,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棋类游戏。

它的基本规则和策略在亚洲地区广泛流传,并对国际象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中国象棋的一些基本知识:
1.棋盘与棋子:中国象棋的棋盘由九条平行的直线组成,中间被一条河(楚河汉界)隔开。

棋盘上共有八个兵种,分别是:帅(将)、士、象(相)、马、车、炮、兵(卒)和士。

双方各有16个棋子,摆放在棋盘的两侧。

2.棋子摆放:帅(将)位于九宫格的中心,士位于帅的周围,象(相)位于斜对角线的交点,马位于日字形交点,车位于棋盘的横向和纵向,炮位于横向交点,兵(卒)位于河界前沿,士位于帅的周围。

3.基本规则:中国象棋的基本规则包括将死对方的帅(将)或帅(将)被对方将死。

每个棋子有自己的行走方式和吃子方式。

例如,车可以横竖方向行走任意距离,炮需要隔着一个棋子才能攻击对方,兵(卒)在过河之前只能向前移动一格,过河后可以向前或向左右移动。

4.战术与策略:中国象棋的战术和策略非常丰富,需要玩家根据棋局的发展灵活运用。

例如,通过设置陷阱、围堵、牵制等方法限制对方棋子的行动,或者利用车、炮等棋子的远距离攻击优势来攻击对方的帅(将)。

5.和棋:在某些情况下,中国象棋可能出现和棋。

和棋的原因可能是双方都无法将死对方的帅(将),或者双方都
无法突破对方的防线。

学习中国象棋需要时间和耐心,通过不断地实践和与他人对弈,您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棋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棋必学基础知识
象棋棋盘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棋盘”。

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

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

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未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

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象征着中军帐。

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该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

任何棋子每走一步,进就写“进”,退就写“退”,如果像车一样横着走,就写“平”。

棋子的走法
车():古代作战时,战车的威力巨大。

象棋中的车,作战能力亦很强,就是根据战车在阵仗中的作用来设置的。

车不分上下左右,只要在运行线路上无其他棋子阻挡,便可随意而走。

车每走一“步”棋,沿直线或横线任意走多少格都可以,并可以“吃”掉挡在主直线或横线上的任何棋子,真所谓是横冲直撞,威力无比。

但是车的每一步也有所规定,那就是只能沿直线或横线走,不能拐弯。

尽管如此,车在棋内的诸兵种中,还是行动最灵活、活动范围最大的。

不管是进攻敌方或保护己方,作用都明显优于其他棋子。

一盘棋中,车的价值相当于一马加一炮,会使的话,车的价值甚至还要大,有人说“一车当九子”。

由于车的作用巨大,在双方整盘棋战中都居于头号主力的位置,所以在下棋时,一般的着法是尽快把车开出来,使其尽快发挥威力,争取战术主动和战略优势。

棋坛中有所
谓“三步不出车,棋在屋里输”,就是说出车过晚,容易陷于被动而招致满盘皆输。

马():在整盘棋里,就数马和象的走法比较特殊,俗话说:“象行田、马行日”。

马是行的“日”字形,即一步斜走两格,过“河”时,河界就算是一格。

如果马是处于棋盘中间的话,它有八个去处可以选择,上下左右都可以“跳”。

所以说“马有八面威风”就是指的这八面。

当然,马每走一步只能走一“面”,不能在一步之间同时“跳”八面。

如果马碰上有棋子正“别”着马腿,这一步就“跳”不动了。

什么叫“别”马腿呢?就是在马的前进方向上,有任何一个子紧靠在边“别”腿。

只要马不被别住腿,马就可“吃”掉它的斜形日字上对方的任何一个棋子。

因此,马一般走到边、角等位置时,就受到限制,失去了“八面威风”,威力相对就减少了。

马的价值和炮差不多,但是在开局或中局阶段,因为盘面棋子较多,马常常会被“别”住腿,不能充分发挥威力。

而到了残局时,双方棋子都拼得差不多了,炮就会因“炮架”而减少威力,而马却因少羁绊,威力有增。

所以棋话常说:“残棋马胜炮”。

炮:走法与车相同,只是在“吃”对方棋子的时候,不如车那么直接了当,它必须有一个子隔在炮和对方的中间,炮方能“打一过去“吃”。

这个隔“子”即所谓“炮架”,没有“炮架”,炮是不能“吃”子的。

就因为有这点规则,炮的威力就远小于车,但其行动迅速、进退灵活、行动范围大的优点与车一样。

在开局和中局阶段,炮能够和其他棋子配合,发挥出很大的威力。

(象棋的开局,中局和残局是为了我们表述方便划分的三个阶段,开局是基础,开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否进入一个有利条件下的中局战斗。

)
卒(兵):在盘面上只能一步走一格,机动性相对其他棋子小多了。

它没有过“河”之前,每一步只能向前直走一格。

过了“河”以后,则每步不单可以向
前直走一格,也可以向左或右横走一格,但是绝对不允许它向后退,即是“有进无退”。

因为卒(兵)只能一格一格地走,所以它能“吃”掉的棋子也只能是紧靠自己旁边一格的棋子。

卒(兵)行动迟缓,威力也较小,特别是在未过“河”之前,威力则更小。

仅仅起到阻碍的作用。

但卒(兵)数量有五个之多,大大多于其他子类,尤其是一旦卒(兵)过“河”以后,能直走或横走,威力便大上一倍或数倍,有所谓“卒子过河当小车”的说法。

特别是在残局阶段,在对方子力耗尽的情况下,一两个卒(兵)往往能勇往直前,直捣“九宫”禁地,给对方将(帅)造成巨大的威胁,甚至能起到一子定江山的作用。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卒(兵)过了河,连在一起而形成“联防”阵式,威力则更大。

象(相):它不能过“河”,只能在自己一方的“根据地”内按“田”字走,即走四个小方格的对角线,其实也就是按棋盘上的第一、三、五、七、九条纵线和第一、三、五横线的交点构成两个相接的棱形的7个顶点。

在这7个点上,由这一点到那一点算一步。

两个象(相)可以根据需要,从上到下或从下向上,左右循环,来回走动。

在它“力”所能及的那个“点”上,如有敌方的棋子,它也可以”吃”掉。

但是在走或是“吃”时,如果在“田”字中间有其他棋子,象就不能动弹,这就叫“塞象眼”。

一旦“象眼”被“塞”,这个象就“飞”不动了。

因为象不能过“河”,所以它没有进攻能力,但却是重要的防卫力量。

它就像古代陛下前面的丞相、宰相一样,主要作用是保护将(帅)。

象若是被消灭了,将(帅)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很容易被对方杀死,所以,象往往是对方首要攻击的对象。

士(仕):活动范围比象更要小,它不仅不能过河,甚至还不能出“九宫”一步。

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沿棋盘上标明的斜线走一格,往上斜走一格或往下斜退一格,就算是走了一步。

“九宫”内的这两条斜线,是士(仕)的专用路
线。

士在九宫内只能斜走士路,绝不能走将道,是古代对宫女严格限制的一种反映。

因为象棋中的士,古代不是指的武士或谋士,而是指的仕女,将(帅)即是“王”的实指,而士(仕)就实指宫女,它当然只能守在“王”身边,寸步不能离开“九宫”,王也只在深宫内活动。

士(仕)这种特殊的走法,也只能在前方或下落的位置上,“吃”掉敌方棋子。

士当然也没有进攻能力,但是它在和象一起构成的防御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比象更靠近将(帅)的近侍,因而直接连系着将(帅)的安危,一旦士(仕)尽失,将(帅)则无宁日了。

将(帅):走法是只能在“九宫”之内,按照里面的九个点上一步一格地走,当然也可以在九个点上上下左右地随意走动。

棋局规定,两方将(帅)不能照面。

如对方的将(帅)占据了中格,这中间又没有任何一方的棋子隔着,己方的将(帅)就不能再走中路那三个点了,实际上己方的将(帅)被逼到自己前方的一条线上,只有这条线上的三个点还可以容己方将(帅)走动。

将(帅)虽然没有进攻能力,但是可以利用双方主帅不能照面的规则,有时也能起到助攻的作用,特别是在残局阶段。

将(帅)本身的战斗作用不大,但它是“九王之尊”,是整盘棋胜败的标志,各兵种的作用就是想方设法去扑杀对方的将(帅),保护好己方的将(帅),一切战术目的和战略目的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必要时甚至要牺牲一切,确保将(帅)的安全。

将(帅)的安危就是全局棋的胜负。

下面一首歌诀归纳了象棋各种棋子的走法:
将军挂帅决雌雄,
卫士相随镇九宫,
象跨方出隔南北,
车行直道任西东。

马径斜日防旁塞,
炮越重峦利远攻。

兵卒勇前无后路,
渡河一步可横通。

象棋的吃子方式是:凡己方棋子所到达的位置上有敌方棋子就可以将它吃掉,然后自己的棋子停放在那个位置上。

凡消灭了对方的将(帅)便为得胜。

如果双方主力耗尽,无法取胜,就为和局。

下棋时,要注意双方的将和帅不可以面对面,中间须有棋子相隔,否则后“露面”的一方作负。

象棋胜负的规则
象棋胜负的判断以是否“将”死了对方的将(帅)为标准。

什么叫“将”死呢?就是调动己方兵力,攻击和围困对方的将(帅),使之无路可走,最终束手就擒,被己方的某一棋子“吃”掉,这就叫“将”死了,己方获得了这局棋的最终胜利。

在下了一步有可能吃掉对方将(帅)棋时,叫“将军”。

有时双方均无法“将”死对方,又都有其他子可以走时,只好握手言和,这就叫“和棋”,双方互无胜负。

要注意的是,不能“长捉无根子”。

所谓无根子即无别的棋子保护的棋子。

然而,有时为了解救己方危难,长时间拦住对方某一个子,那是规则所允许的,
这就叫“长挡”。

当“将”对方的“军”时,如果一下子不能“将死”,则不能老是反复的“将”个不停,这叫“油将”,是规则所不允许的。

在正规的棋赛中,还有“限时”、“限脚”,以及双方棋虽走成和局,但仍可判耗时少的一方得胜等等许多规则。

棋谱的记录方法
整个棋盘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为了比赛记录和学习棋谱方便起见,现行规则规定:按九条竖线从右至左用中文数字一至九来表示红方的每条竖线,用阿拉伯数字1只至9来表示黑方的每条竖线。

己方的棋子始终使用己方的线路编号,无论棋子是否“过河”。

现行的记谱法一般使用四个字来记录棋子的移动。

如:马二进三,炮2
平5。

第一个字表示需要移动的棋子。

第二个字表示移动的棋子所在的直线编码,红方用汉字,黑方用阿拉伯数字。

当同一直线上有两个相同的棋子,则采用前、后来区别。

如“后车平四”,“前马进7”
第三个字表示棋子移动的方向,横走用“平”,向对方底线前进用“进”,向己方底线后退用“退”。

第四个字分为两类:棋子在直线上进退时,表示棋子进退的步数;当棋子平走或斜走的时候,表示所到达直线的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