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象棋

合集下载

象棋文化ppt课件

象棋文化ppt课件

棋子的走法与吃法
01
02
03
帅(或将)
只能在宫(或九宫)内斜 走,每步1/2个点位,不 能出宫(或九宫)。
士(或士)
只能在宫(或九宫)内斜 走,每步1个点位,不能 出宫(或九宫)。
象(或相)
斜走,每步2个点位,不 能过河界和越过其他棋子 。
棋子的走法与吃法

先横走或竖走一格,再 斜走一格,即“日”字
象棋对于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战略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受到广泛欢迎。
象棋在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 一。
02
象棋的基本规则与玩法
棋盘与棋子
棋盘
由9纵10横共计90个交叉点组成 ,棋子在交叉点上摆放和移动。
棋子
包括帅(或将)、士(或士)、 象(或相)、马、车(或炮)、 炮、卒(或兵)7类,每类棋子有 红黑两种颜色。
形。
车(或炮)
直走,每步任意格数, 不能越过其他棋子。

卒(或兵)
直走,每步任意格数, 吃子时需要隔一子。
直走,每步1个点位,过 河前只能向前,过河后
可向前或左右移动。
象棋的基本战术与策略
01
02
03
04
牵制与反牵制
利用棋子的走法与吃法相互制 约对方棋子移动。
抢占优势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攻击手段占 据优势。
攻守兼备
在进攻的同时注意防守,避免 被对方反击。
灵活多变
根据局势变化调整战术和策略 。
03
象棋的文化内涵
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
象棋与中国古代哲学
象棋的棋子、棋盘和规则体现了中国 古代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天人合 一等。
象棋与古代艺术

古老之智中国象棋文化

古老之智中国象棋文化

古老之智中国象棋文化中国象棋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棋类游戏,被誉为古老之智。

中国象棋文化源于古代的战争智慧与哲学思维,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棋类之一。

中国象棋起源于中国周朝时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这个游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相传,蜀国丞相诸葛亮所创的“云中漠”就是中国象棋的鼻祖。

中国象棋在古代被广泛用于军事训练和智力竞技,因此也被誉为“百战百胜”的游戏。

中国象棋的棋盘是一个长方形,由横竖各十个横线和九个竖线组成。

棋盘的中央有一条竖线,该线称为“河”,把棋盘分为两个部分。

每一方有16个棋子,分别是帅(将)、仕(士)、相(象)、马、车、炮和兵(卒)。

每个棋子都有特定的走法和限制。

中国象棋有严格的规则和策略。

每一方轮流走棋,目标是将对方的帅(将)困住,使其无法逃脱。

不同的棋子有不同的走法和攻击能力,玩家必须根据局势和对手的走法来制定策略。

中国象棋注重团队合作和防守,每个棋子都有特定的职责和作用。

中国象棋的智慧不仅仅体现在战术上,还体现在哲学思维上。

中国象棋的背后蕴含着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思想。

例如,象棋中的“车马炮兵”的概念与古代兵法中的“齐驱并进、车炮配合、兵卒进围”的战术思想相呼应。

此外,象棋中的“将军”概念也与古代中国封建制度中的“君臣之道”息息相关。

中国象棋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门学问。

它培养了人们的智力、判断力、决策力和耐心。

在中国,许多学校将中国象棋列为学科,教授学生如何下棋和思考。

此外,中国象棋也成为中国智力运动会和国内外比赛的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棋迷和选手。

中国象棋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它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世界各地普及。

中国象棋在国际象棋、围棋和跳棋等棋类游戏之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棋类之一。

在国际象棋比赛中,中国象棋选手屡屡获得好成绩,展现了中国象棋文化的卓越实力。

中国象棋的文化价值在于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它促进了人们思考、分析和决策的能力,培养了人们的耐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象棋起源与发展

象棋起源与发展

象棋起源与发展一、起源象棋,又称中国象棋,是中国传统的棋类游戏之一。

关于象棋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和传说。

最广泛流传的说法是象棋起源于中国,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汉朝时期。

据说当时的国际象棋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象棋。

二、规则和棋盘象棋的棋盘是一个长方形,由十九条横线和十八条竖线组成,共有361个交点。

棋盘的中间有一条称为“河”的横线,将棋盘分为两个对称的部分。

每个玩家控制16个棋子,分为红黑两方,棋子的形状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棋子的底部都有一个凸起的“脚”,可以插入棋盘的交叉点上固定。

三、棋子和走法象棋共有7种不同的棋子,分别是帅、仕、相、车、马、炮和兵。

每种棋子都有自己特定的走法和限制。

帅和将是象棋中的最重要的两个棋子,它们的目标是互相攻击对方的将帅,并将其困住。

其他的棋子可以进行不同的移动和攻击方式,如车可以直线移动,马可以走“日”字形,炮可以跳过一个棋子进行攻击等。

四、发展与演变象棋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在不同的朝代,象棋的规则和棋盘布局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最早的象棋规则是在唐朝时期形成的,当时的象棋还没有炮和兵这两种棋子,棋盘也比现在小一些。

到了宋朝时期,象棋的规则基本上定型,棋盘也变成了现在的大小。

在明清两代,象棋的规则和棋盘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棋谱的编写和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五、象棋的影响和普及象棋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于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象棋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智力运动和思维训练的方式。

很多人通过下棋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此外,象棋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方式,很多国际象棋比赛和交流活动都在世界范围内举行,使得象棋的影响力得以扩大。

六、现代象棋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象棋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现代象棋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棋盘和实体棋子,而是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在线对弈。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象棋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象棋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象棋课件中国象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策略性棋类,历史悠久,久负盛名。

又称“将棋”、“子戏”,其开局布局类似于军队作战,有“军棋”之称。

中国象棋具有高度的策略性和观赏性,是一项优秀的智力运动。

1.象棋的历史2.象棋的规则中国象棋是由两个玩家轮流在界定的棋盘上放置棋子,以吃掉对方棋子或将对手的将军(帅)为胜利的策略棋类运动。

(1)棋盘与棋子:中国象棋的棋盘共有九条纵线和十条横线,交点共有九十个。

每条边二十四个交点,也叫九宫。

棋子共有三十二枚,分布在棋盘的两端,彼此对称。

(2)棋子的移动:每种棋子移动的方法不同。

帅和将只能在九宫内移动,且相互不可见;士和仕只能在九宫内对角线方向移动,且不能离开九宫;象和相在棋盘的两端行走,每次只能走两颗棋子交叉对角线上的格子;车只能横着或竖着走,走法一直到边界;马是走“日”字形的;炮在没有障碍时可以走动。

(3)吃将:要使“帅”在一个没法躲避的位置上,则“帅”会被吃掉。

(象棋中没有所谓的将军!帅可以逃到不见的地方)(4)逼和:确定逼和后,平局不论是哪方都算输。

(5)胜负:每方棋子被吃,或被逼和,或攻方无棋可行路,则宣告胜负,对局结束。

3.象棋的精髓象棋有“九个门”的规定,也就是对棋盘进行等分,形成“天门、地门、左门、右门、水门、交叉门、前后门、左右两翼门”,通过它,进一步推进了象棋战术的发展。

中国象棋更注重“棋子反映思考,并利用武器向迎面而来的危险挑战,而棋子的那种气势与神态,似乎是在比赛着重概念和当场运用概念之间的关系,因而也反映了中国人崇尚精神勇敢、不怕危险的性格。

”象棋研究所谓“围点”,就是营造棋局之良好气氛,采取壮士断腕,不惜牺牲前锋、侧锋以锁住对方游骑,重心定位的计策;同时又满怀启发自己机动防守,能进能退,灵活自如,伺机妙手,捉住时机而展开的应变,不可谓不刚柔相济,决胜千里之外。

4.象棋的地位。

象棋起源与发展

象棋起源与发展

象棋起源与发展一、起源象棋是中国传统的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古代。

关于象棋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最为广泛接受的说法是象棋起源于中国北方的草原地区。

据传说,象棋最早是由一位叫做“西乐”的人创造的。

西乐是一位智者,他观察到动物的行为和战斗方式后,创造了象棋这个游戏。

象棋最早的形式是用木块做成的,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棋盘和棋子。

二、发展1. 早期发展象棋在中国古代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普及。

在唐朝时期,象棋已经成为了贵族和文人的娱乐活动。

当时的象棋规则和现在的规则有所不同,棋盘也是由木块组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象棋逐渐演变为现在熟知的规则和形式。

2. 宫廷推广在宋朝时期,象棋开始进入宫廷,并得到皇帝和贵族的喜爱。

当时的象棋规则进行了一些改进,增加了一些新的棋子和规则。

这些改进使得象棋更加有趣和复杂,也增加了游戏的策略性。

3. 文化传承在明清时期,象棋逐渐成为了普通百姓的娱乐活动。

许多民间故事和传说与象棋有关,这些故事使得象棋成为了一种传统的文化符号。

同时,一些象棋名家也开始出现,他们通过比赛和教学,推动了象棋的发展和普及。

4. 现代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象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电脑程序来进行象棋对弈,这使得象棋的普及范围更广。

同时,一些国际象棋比赛也开始举办,象棋成为了一项国际性的竞技运动。

三、规则和棋盘象棋的规则相对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的策略和智慧。

象棋棋盘是一个8×8的方格,分为红黑两色。

每方有16个棋子,分别是将、士、象、马、车、炮和兵。

每个棋子都有特定的走法和限制,例如将的走法只能在九宫格内移动,炮的走法需要跳过一个棋子才能吃掉对方的棋子等等。

两方轮流走棋,目标是将对方的将死掉。

四、象棋的意义象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象棋是一种智力游戏,可以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策略思考能力。

其次,象棋是一种传统的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精神。

象棋的来历的故事

象棋的来历的故事

象棋的来历的故事象棋,又称中国象棋,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被誉为“中国四大智力运动”之一。

象棋的起源故事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相传是由古代的军事战争演变而来。

关于象棋起源的故事,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颜回的年轻人,他是孔子的学生。

有一天,孔子教颜回下象棋,颜回虽然聪明,但对象棋并不感兴趣,他觉得象棋太过于复杂,不如学习其他更实用的知识。

孔子看到颜回的态度,便告诉他象棋的来历。

据孔子说,象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当时的将领们为了提高士兵们的作战能力,便发明了象棋这种游戏。

象棋的棋盘和棋子分别代表着古代战争中的战场和军队,棋子的移动和攻击规则也是模拟了古代战争中的战术和策略。

孔子告诉颜回,学习象棋可以帮助他提高军事战略和智慧,对于将来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

颜回听了孔子的话后,开始认真学习象棋,渐渐地对象棋产生了兴趣。

他发现象棋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智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思维能力。

在孔子的指导下,颜回不断提高自己的象棋水平,最终成为了一名象棋高手。

从那时起,象棋便在中国流传开来,成为了一种受人喜爱的棋类游戏。

人们通过象棋,不仅可以娱乐放松,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象棋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世人传颂。

象棋的起源故事告诉我们,象棋不仅仅是一种棋类游戏,更是一种蕴含着智慧和历史文化的艺术。

通过学习象棋,我们可以了解古代战争的策略和智慧,体会古人在战争中的智慧和勇气。

同时,象棋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因此,象棋的来历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视任何一种传统文化,每一种传统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历史,通过学习和传承,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底蕴,也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象棋的起源故事,让我们更加热爱和珍惜中国传统文化,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象棋这种古老的智慧游戏。

象棋的知识

象棋的知识

象棋的知识象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棋类游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普及的棋类游戏之一。

象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中国,象棋被誉为“智慧的体现”,是一种既能锻炼思维,又能增强智力的游戏。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象棋的知识。

一、象棋的起源象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

当时,象棋还叫做“战棋”或“兵戈”,是一种用来模拟战争的游戏。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象棋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娱乐性质的游戏,并在中国广泛流传开来。

二、象棋的规则象棋的规则比较简单,但是要想玩好象棋,就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规则和技巧。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象棋的规则:1. 棋盘:象棋棋盘是一个长方形,由十条横线和九条竖线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

棋盘的中心点称为“九宫”,九宫内有一个“天元”点。

2. 棋子:象棋共有三十二个棋子,分为红黑两方,每方十六个。

红方棋子为“上方”,黑方棋子为“下方”。

3. 棋子的走法:象棋中每个棋子都有自己的走法,下面是各个棋子的走法:(1)车:直线走,可以横着或竖着走,但不能斜着走。

(2)马:走“日”字形,即先向前或向后走一格,再向左或向右走两格。

(3)象:斜着走,每次只能走两格,必须穿过一个棋子。

(4)士:斜着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不能出九宫。

(5)将:直线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不能出九宫。

(6)炮:直线走,可以横着或竖着走,但不能斜着走。

炮吃子时,必须隔一个棋子跳过去。

(7)兵:只能向前走,每次只能走一格。

兵过河后,可以左右移动。

4. 将军:将军是指将帅被对方棋子攻击,无法躲避的情况。

将军有三种情况:一是将帅在同一直线上,被对方的车或炮攻击;二是将帅在同一斜线上,被对方的象或士攻击;三是将帅被对方的棋子攻击,无法躲避。

5. 胜负判定:象棋的胜负判定有三种情况:一是将军被将死,即将帅被对方攻击,无法躲避;二是棋子被吃完,即一方的所有棋子都被对方吃掉;三是双方达成和棋。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象棋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象棋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象棋象棋注释象棋,亦作“象碁”,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已有记载。

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主要流行于华人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象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是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此外,高材质的象棋也具有收藏价值,如:高档木材、玉石等为材料的象棋。

更有文人墨客为象棋谱写了诗篇,使象棋更具有一种文化色彩。

象棋起源根据出土文物与文献,恰图兰卡在波斯库思老一世时发展成沙特兰兹,经丝路传入中国成北周象戏、在唐代成为宝应象棋,最后中国人在宋代改造成的中国象棋。

棋盘棋子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

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

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

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别红棋和黑棋而已。

象棋走法口语歌马走日字,象飞田,车走直路,炮翻山。

士走斜路护将边,小卒一去不复返。

车走直路马踏斜,象飞田字炮打隔,卒子过河了不得。

收藏象棋当然,一定会有人因喜欢象棋而选择收藏,所以小喬现在也来科普一下。

在购买古董象棋时要注意“三看”:一看质地,二看年代,三看工艺。

同是木质象棋,以木质细密的绿檀木、金丝楠木象棋最为贵重,其市场价格多在8万元以上;紫檀木象棋次之。

而其他木质的象棋,如红檀木、红木等,市场价格多在5000元到6万元之间。

另外,缺棋子的非成套象棋价格会大幅度“缩水”。

讲了这么多中国近代也会有许多著名的棋手,比如巴吉人、王浩然、周焕文、林奕仙、沈志奕等人。

如果大家对象棋有兴趣也可以课余时间与朋友在一起探讨象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之象棋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传统的文化项目是先辈们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也是历史的见证。

这个学期开设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老师德高望重,学术广博,带领我们学习了一些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窗,众多优秀的文学创作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大的一部分,然而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却是课堂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化项目,它同样历史悠久,特色鲜明,那就是中国的象棋。

象棋是许多人都喜爱的,至于象棋的起源和下棋规则的制定,民间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

但是公认度最高的还是要数象棋与秦朝末年“楚汉相争”的联系,相传中国的象棋乃是楚汉相争中项羽的政敌刘邦所发明,甚至走子的规则也来源于“楚汉相争”中的故事。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故事,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象棋的前世今生。

相传当年项羽和刘邦两军在广武山上对峙,中间只隔一道山涧。

汉军虽少,但粮食充足,楚军虽多,而粮草渐少,不能久战。

项羽决心速战速决,刘邦坚守不出。

一天忽报刘邦派使者议和,为了摸清虚实,项羽亲自到汉营。

项羽对刘邦说:“你那么点屈指可数的士兵想和我决一雌雄?”刘邦说:“兵不在多,而在精,我的士兵可一顶十,十顶百。

”“可你的将士没有勇武之气呀!”“将不在勇而在谋。

”“你就想用这些来和我议和吗?”“你若不服咱们先在桌上比比看。

”“比就比,怎么个比法?”刘邦拿出一个木盘,上面坚画九条线,横画十条
线,形成六十四个方格,在两边横线起点坚线中间四个方格打了个叉。

项羽看后说:“这是什么?”刘邦说:“这叫八卦阵图,一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成八卦,八八六十四格,这六十四方格,每格都是一个阵图。

咱们在各自的方格里,排兵布阵进行战斗吧!”
项羽说:“好吧!我是大将,坐阵中军,百万军中可取上将之首。

”“我是老帅,坐阵中军,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

”“我左右武士,可东杀西挡。

”“我有左右谋仕万无一失。

”“我有象伯所到生威。

”“我有相宰远虑多谋。

”“我有骓马”“我有千里驹。

”“我有战车。

”“我有玉辇。

”“我有夹石大炮。

”“我有火石之雷。

”“我有勇往直前的土卒。

”“我有敢死的勇兵。

”双方列好阵式,采取马走日,象(相)走田,兵卒一去不回还,战车前后左右杀,士保营垒,大炮隔山,将帅不对脸的招式,比试起来。

项羽猛打猛冲,刘邦先守后攻。

结果项羽被将死。

刘邦说:“怎么样?我不是打不过你,而是不愿看到将士死亡,还是议和平分天下为好。

”刘邦执意不战,项羽也没办法,只好以鸿沟作为楚河之界议和。

这便是棋盘上的“楚河汉界”的来历了。

至今,中国象棋还是将方是武士和大象,帅方是文士与宰相等。

那么为什么称为象棋呢?这意味的是下棋双方你厮我杀的战争场面十分壮观惨烈,而大象在动物中是能征善战的战斗力,故而取名为“象棋”。

至于象棋棋子分红、黑两种颜色,帅方为红色,将方为黑色,俗称“红帅黑将”,也是有其出处的。

在象棋最早形成的时候,人们一般把红帅代表刘邦,黑将代表项羽,即红方代表刘邦的军队,黑色代
表项的军队。

传闻,刘邦率领义军在芒砀山起义,并亲自在山上斩死一条大白蛇,这就是民间流传很久的“高祖斩蛇”的故事。

刘邦将大白蛇斩死后,一位老妇人哭着找上山来,说他的儿子就是白帝的儿子,化作白蛇上山游玩,却被赤帝的儿子杀死了,她伤心极了。

说完,老妇女倏地不见。

这个故事意味着当时的秦朝就要被新的王朝所替代。

自从斩杀白蛇后,刘邦便自称是赤帝的儿子,也就特别喜欢红色,连军中的大旗都改为红色。

而项羽则喜欢黑色,他穿的衣服,披挂皆为黑色,就连骑的鸟骓战马也都是黑色的。

“红帅黑将”大概由此而来。

将帅不能照面的依据凡是会下象棋的都懂得,双方将帅不能直接见面,规则这样规定是有依据的。

据有关史书记载,在楚汉大战中,汉王刘邦曾在广武山上对着西楚霸王项羽破口大骂,结果被楚兵用箭射中,差点丢了性命。

从象棋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是古代战争在棋盘上的再现。

对弈中,将帅如果同在一条直线上,中间又不隔着任何棋子情况下,规则规定走子的一方获胜,这就好比先动手的一方把对方的将(帅)射中了。

这就是将帅不能照面的依据。

关于现行象棋的定型时间,在新千年之前象棋史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即确定在北宋晚期。

也就是说,象棋刘邦发明到演变、定型的过程已近超过了一千年。

唐末至北宋是象棋的重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几种不同形制的象棋并存,除象棋外,还有司马光发明的“七国象戏”,晃补之发明的“广象戏”和民间流行的“大象戏”、“小象戏”。

最终相传起源于刘邦的“小象戏”击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得到广大棋艺
爱好者的认可。

这种“小象戏”便是今天妇孺皆知的象棋了。

记得自己最初接触象棋还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是看到兄长们在用象棋对弈,他们手中摆弄的虽然只是几个木质的棋子,心情神态却变幻莫测,时而狂笑不已,时而深有所思。

于是我便十分的好奇,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开始教我下象棋。

与象棋一接触,我便爱不释手,学会走子后便时常找邻家孩子对弈几局,觉得十分有趣,有时也喜欢找一些年长的人学习讨教,乐此不疲。

现在是信息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很多孩子也是沉迷于电脑、游戏机等科技产品之中,会下象棋的孩子越来越少了;现在也是生活节奏十分快的浮躁年代,大人们整天为生活或工作而奔波,也难有闲情逸致静下心来约一两个知己好友对弈几盘。

然而,我真的是希望大家能够把中国这些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让中国的孩子们重新拾起先辈们智慧的结晶,大人们也能够忙里偷闲,找三五好友对弈几局,陶冶情操、放松身心,重新领略先人们的智慧,感受对弈的乐趣,享受生活的美好。

11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方向)
郝氏春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