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

合集下载

京剧脸谱赏析 (

京剧脸谱赏析 (

京剧脸谱赏析 (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它不仅是京剧演员的化妆道具,更是戏曲角色性格、身份的象征。

每一种脸谱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特点,通过脸谱的色彩、图案和形态,观众可以一眼看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身份背景。

在京剧表演中,脸谱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加角色的视觉效果,更能够帮助演员更好地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下面我们就来对京剧脸谱进行赏析,了解一下不同脸谱的含义和特点。

首先要介绍的是京剧中最常见的几种脸谱,分别是红色脸谱、黑色脸谱、白色脸谱和花脸。

红色脸谱通常代表忠勇、刚烈的角色,比如《霸王别姬》中的项羽就是红色脸谱。

黑色脸谱一般代表阴险、狡诈的角色,比如《三岔口》中的西门庆就是黑色脸谱。

白色脸谱则代表阴柔、阴险的角色,比如《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就是白色脸谱。

花脸则是代表妖魔鬼怪的角色,比如《牡丹亭》中的妲己就是花脸。

除了这几种常见的脸谱外,京剧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脸谱,比如黄脸、青脸、绿脸等等。

每一种脸谱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特点,通过脸谱的色彩和图案,观众可以一眼看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身份背景。

比如黄脸通常代表忠诚、正直的角色,青脸通常代表年轻、活泼的角色,绿脸则通常代表阴险、狡诈的角色。

除了颜色的区分外,脸谱的图案和形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红色脸谱通常会配有金色的花纹,黑色脸谱通常会配有银色的花纹,白色脸谱通常会配有彩色的花纹,花脸则会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和图案。

这些图案和形态都是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身份背景来设计的,通过这些图案和形态,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角色的性格和身份。

在京剧表演中,脸谱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演员需要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身份背景来选择合适的脸谱,并且需要根据脸谱的特点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比如红色脸谱的角色通常会表现出忠勇、刚烈的性格,黑色脸谱的角色通常会表现出阴险、狡诈的性格,白色脸谱的角色通常会表现出阴柔、阴险的性格,花脸的角色通常会表现出妖魔鬼怪的性格。

通过脸谱的运用,演员可以更好地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从而使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京剧脸谱剖析

中国传统文化——京剧脸谱剖析

中国传统文化——京剧脸谱剖析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它通过面具的形式来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

脸谱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不仅代表了角色的身份与性格,还能够传递情感和表现故事情节。

下面将以京剧脸谱为主题,对脸谱的剖析进行详细介绍。

京剧脸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最早是用于民间的舞蹈和各种戏曲表演。

后来,随着京剧的诞生和发展,脸谱首次被引入到舞台上,成为京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脸谱的形状和颜色多种多样,每个脸谱都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首先是青面脸谱,代表着勇猛刚烈的角色,如关羽、霍去病等。

青面脸谱以红、白、黑作为基调,寓意着忠诚、憨厚和威严。

青面脸谱通常镶嵌着金色或银色的饰品,使人物更加华丽。

这种脸谱经常出现在战争场景或重要角色身上,通过其外观来强调其勇猛无畏的形象。

其次是红面脸谱,代表着正义与忠诚,如关公、花木兰等。

红面脸谱以红色为主,象征着忠诚、勇敢和热情。

红面脸谱的形象通常呈现肌肉发达、棱角分明的特点,给人一种刚毅有力的感觉。

红面脸谱的人物性格多为忠厚正直、义薄云天,经常出现在反派角色或重要人物中。

第三是黑色脸谱,代表着阴险和狡诈,如草地伦、宋江等。

黑色脸谱以黑色为主,代表着阴柔、狡诈和聪明。

黑色脸谱的外貌通常呈现瘦削、脸部线条深邃的特点,给人一种阴森和不易捉摸的感觉。

黑色脸谱的人物性格多为反派人物,善于策划和阴谋诡计,经常出现在阴谋与反抗的故事情节中。

另外还有白色脸谱,代表着纯洁和善良,如曹操、赵匡胤等。

白色脸谱以白色为主,代表着纯洁、雅致和善良。

白色脸谱的外貌通常呈现柔和、温顺的特点,给人一种温暖和善的感觉。

白色脸谱的人物性格多为智勇双全、善良正直的人物,经常出现在国家领袖或勇士角色中。

除了这些主要的脸谱类型外,还有其他一些次要的脸谱形象,如黄色脸谱代表疯狂和狂妄的角色,蓝色脸谱代表悲剧人物或梦幻般的角色等。

每个脸谱都有其独特的外观和象征意义,它们通过颜色、线条和形状等元素,将人物形象完整地表达出来。

京剧脸谱纹饰总结

京剧脸谱纹饰总结

京剧脸谱纹饰总结京剧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其中最为独特的要属京剧脸谱了。

京剧脸谱丰富多彩,其中每一种颜色和纹饰都有着特殊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京剧脸谱的纹饰进行总结,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黑色脸谱黑色脸谱是京剧中的反面角色之一,代表着邪恶和暴力。

黑色脸谱通常出现在反派人物中,如梅兰芳所饰演的“凤姐”,这类角色的性格通常阴险毒辣。

二、红色脸谱红色脸谱是京剧中的正面角色之一,代表着忠诚和勇气。

红色脸谱通常出现在正派人物中,如李少春所饰演的“霍去病”,这类角色通常有着英雄般的形象。

三、黄色脸谱黄色脸谱通常代表着稳重和忠诚,这类角色通常都是一些文官或武官。

黄色脸谱通常紧贴皮肤制作,面部的纹饰较为简单,但也透露出这类角色的特点。

四、白色脸谱白色脸谱通常代表着阴柔和忧愁,这类角色通常都是一些女性角色。

白色脸谱的纹饰通常是一些扭曲的花卉和流水纹,让人感到悲伤和忧郁。

五、蓝色脸谱蓝色脸谱通常代表着神秘和不可测,这类角色通常是一些仙女或神仙。

蓝色脸谱的纹饰通常是一些莲花或云朵的图案,让人感到神秘和虚幻。

六、绿色脸谱绿色脸谱通常代表着狡诈和奸诈,这类角色通常是一些小人物或反派角色。

绿色脸谱的纹饰通常是一些蟾蜍或毒蛇的图案,让人感到不安和恶心。

总的来说,京剧脸谱的纹饰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每一种颜色和纹饰都能够准确地表达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代表的阵营。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京剧脸谱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艺术魅力。

脸谱是京剧角色化妆的一种形式,通过精心绘制的面具,传递出角色的性格特点、社会地位和情感体验。

下面将对京剧脸谱的赏析进行详细阐述。

京剧脸谱的起源可追溯到明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演化,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

脸谱的使用具有严格的规定和传统,不同的脸谱色彩和图案都代表着不同的角色。

脸谱一般分为常见的13个类别,如红脸、黑脸、花脸、老脸等,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是红色脸谱,通常代表英勇、忠诚和猛烈的性格。

这类脸谱大胆张扬,线条粗犷,色彩鲜明,象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常见的红脸有关羽、张飞等,他们形象高大威猛,刀枪不入,代表了中国古代英雄的形象。

其次是黑色脸谱,代表阴险狡诈、奸诈狡猾的角色。

黑脸线条细腻,色彩也较为深沉,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

代表性的黑脸角色有西门庆、王熙凤等,他们通常是酷狠无情的反派角色。

花脸是京剧脸谱中最为多样化和精细的一类。

花脸代表多种性格特点,如忍辱负重、聪明才智、娇弱温柔等。

花脸的线条婉约柔美,色彩绚丽多样,非常考验化装师的技艺。

代表性的花脸角色有王宝钏、薛宝钗等,她们娇艳美丽,深受观众喜爱。

此外,老脸和丑脸也是京剧脸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脸代表沧桑老练的角色,常常扮演睿智老成的长者。

丑脸则代表滑稽可笑的形象,经常用来营造喜剧效果。

这些角色形象多样,给观众带来欢笑和感动。

无论是哪一种脸谱,都是由京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精益求精的化妆技艺展现出来的。

脸谱的绘制需要精确的线条和细致的色彩,每一笔都要准确无误地表达角色的性格特点。

同时,演员的情感和表演也需要与脸谱相得益彰,通过面具来传递出他们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

京剧脸谱的赏析需要观众对角色的了解和对其象征意义的理解。

通过脸谱的线条、色彩和表情,观众可以感受到角色内心世界的起伏和情感变化。

同时,脸谱也是京剧文化的一种符号,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传统。

中华特色京剧脸谱鉴赏

中华特色京剧脸谱鉴赏

中华特色京剧脸谱鉴赏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对中华特色京剧脸谱进行鉴赏。

一、脸谱的起源与发展京剧脸谱起源于中国古代戏曲表演,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脸谱的色彩、图案和造型都与角色的性格、身份和命运密切相关,是演员塑造角色的重要手段。

二、脸谱的分类与特点京剧脸谱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生角以正面形象为主,色彩明亮,线条简洁;旦角则以女性形象为主,色彩柔和,线条细腻;净角多以武将形象为主,色彩强烈,线条粗犷;丑角则以幽默、滑稽的形象为主,色彩鲜艳,线条夸张。

三、脸谱的色彩与象征意义京剧脸谱的色彩丰富多样,每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

例如,红色代表忠诚、英勇;黑色代表刚毅、正直;白色代表阴险、狡诈;蓝色代表沉稳、深沉等。

这些色彩的运用,使得京剧脸谱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脸谱的图案与造型京剧脸谱的图案和造型各具特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脸谱造型。

例如,“关羽”的脸谱造型以红色为主色调,辅以黑色和白色,形成了一个威严、庄重的形象;“曹操”的脸谱则以白色为主色调,辅以黑色和红色,形成了一个阴险、狡诈的形象。

五、脸谱的鉴赏价值京剧脸谱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一方面,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它也是演员塑造角色的重要手段,通过脸谱的色彩、图案和造型,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性格、身份和命运。

总之,中华特色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京剧脸谱的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审美情趣。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一提起中国的国粹京剧,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的肯定是一个勾画着五彩脸谱,着华丽戏服的人物形象和咿咿呀呀的唱腔,而给最先吸引我,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色彩斑斓,种类繁多的脸谱了。

前辈戏剧家张庚先生说:“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

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

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并以谱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

”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它国家任何戏剧的化妆。

戏曲脸谱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尤其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

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京剧脸谱来源于生活。

每个人面部五官的形状、轮廓相似,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面部肌肉与人物的年龄、经历、生活的条件也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

如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人的脸色,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等,既是剧中人物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现,又是确定脸谱色彩、线条、纹样与图案的基础。

从前年幼只觉得新奇,原来人物的脸还可以这样表达,不像人又最像人,后来才理解,脸谱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是实际生活的升华。

演义小说和说唱艺术对历史人物的夸张、形象的描写,也是京剧脸谱进行艺术夸张的依据来源。

如关羽的丹风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赵匡胤的面如重枣等,所有这些描写,都被戏曲化妆吸取下来。

“离形得似”、“遗貌取神”,这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意思是“神似”要高于“形似”,写形要为传神服务,为了达到神似,可以突破形似。

这种美学思想,不仅在绘画上,也在戏曲舞台上得到贯彻。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神韵,即精神境界的追求。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

传统京剧脸谱

传统京剧脸谱

红色:红色一般用来表示耿直、忠义,有血性,多表现正面角色。其实,红色脸谱 最初只是为了表明人物的肤色,而很多肤色红黑的角色都非常忠勇、正直,这样推 而广之,就开始用红色表忠勇,并为忠勇良将、有道神仙勾画红色脸谱。 蓝色:在京剧脸谱中,蓝色与绿色的含义相近,都是黑色的延伸,表示人物性格刚 强、豪爽,有时候也表示人物的阴险、狡猾。 黑色:黑色最初也是用来表示人物肤色的,黑色就符号化为一种性格的表征,经过 延伸后,黑色脸谱一般用于正直无私,刚正不阿以及性格直爽刚毅而勇猛的人物。 白色:白色有粉白和油白之分。京剧中常常用白色脸谱来表现奸邪的反面角色。此 外,鹤发童颜的老英雄、将官以及和尚、太监等角色可以画白色脸谱。 绿色:在京剧脸谱中,绿色脸谱一般用来表示勇猛、莽撞、暴躁的人物,与黑色脸 谱有相近的用意。此外,有些占山为王的草寇类人物也勾画绿色脸谱。 黄色:在京剧脸谱中,用黄色寓意人物骁勇彪悍或凶暴残忍,所以黄色脸谱一般用 于勇猛而暴躁的人物。 紫色:紫色是红色和黑色的中间色,其表示的象征意义也介于红黑之间,一般表示 肃穆稳重,刚正威严,富有正义感。

京剧脸谱的特征

京剧脸谱的特征

京剧脸谱特征
1. 图案和颜色的统一与对比:京剧脸谱的图案和颜色非常丰富,但同时也具有统一和对比的特点。

每个脸谱都有其独特的图案和颜色搭配,以表达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和身份。

例如,红色通常代表忠勇正直,黑色代表刚毅坚定,蓝色代表勇敢果断,绿色代表英勇豪杰等。

2. 类型多样:京剧脸谱的类型非常多样,包括戏剧性、正统戏剧性、丑剧性、武生性、花旦性、小生性等。

每种类型的脸谱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颜色配搭,以区分不同的角色和表达其独特的性格特点。

3. 化妆技巧精细:京剧脸谱的化妆技巧非常精细,包括白色底色和不同颜色的线条和斑点。

线条和斑点的形状和排列方式也有各自的含义,比如笔直的线条代表刚毅坚定,弯曲的线条代表狡黠聪明。

4. 矛盾的统一:京剧脸谱的美与丑、善与恶都是矛盾的统一。

这种矛盾的统一让观众在欣赏脸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戏剧角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5. 与角色的性格密切相关:京剧脸谱的设计与角色的性格密切相关。

例如,生角和旦角的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而净角和丑角的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角,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

6. 固定程式:京剧脸谱的图案是有固定程式的,是一种特定的戏剧语言。

这种固定程式不仅使得脸谱易于识别和理解,也增加了舞台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总的来说,京剧脸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丰富多彩的外观图案给观众展示了戏剧角色的不同性格与形象,增加了舞台表演
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使得京剧更加生动和精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一提起中国的国粹京剧,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的肯定是一个勾画着五彩脸谱,着华丽戏服的人物形象和咿咿呀呀的唱腔,而给最先吸引我,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色彩斑斓,种类繁多的脸谱了。

前辈戏剧家张庚先生说:“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

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

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并以谱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

”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它国家任何戏剧的化妆。

戏曲脸谱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尤其
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

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京剧脸谱来源于生活。

每个人面部五官的形状、轮廓相似,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面部肌肉与人物的年龄、经历、生活的条件也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

如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人的脸色,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等,既是剧中人物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现,又是确定脸谱色彩、线条、纹样与图案的基础。

从前年幼只觉得新奇,原来人物的脸还可以这样表达,不像人又最像人,后来才理解,脸谱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是实际生活的升华。

演义小说和说唱艺术对历史人物的夸张、形象的描写,也是京剧脸谱进行艺术夸张的依据来源。

如关羽的丹风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赵匡胤的面如重枣等,所有这些描写,都被戏曲化妆吸取下来。

“离形得似”、“遗貌取神”,这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意思是“神似”要高于“形似”,写形要为传神服务,为了达到神似,可以突破形似。

这种美学思想,不仅在绘画上,也在戏曲舞台上得到贯彻。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神韵,即精神境界的追求。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

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比如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傲不训、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血衰;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等等。

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
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

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

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

京剧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才对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

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载体的图案艺术了。

同时京剧作为元素之一,京剧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如中国画中“重神似”而“轻形似”的美学思想,就被运用到戏曲脸谱中,脸谱中的“离形”、“取形”、“传神”,就是中国画中“遗貌取神”的“重神似”的美学思想的体现。

脸谱的构图章法也与中国一样,讲究疏密、插穿、避让、虚实、匀衡等。

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秩。

总之,脸谱的创作与中国画创作一样,有谱有法。

只有按照符合自身美学规律的程式和法则勾绘出来的脸谱,才能成为京剧舞台上的人物脸谱,也才具有美的表现形态。

这一点我也是深有体会,在之前的标志设计课程中,我曾经取脸谱为元素进行设计,而当我在试图用画笔表达时才发现原来看似简单而随意的脸图案其实有一股气韵在其中,每一笔都不能马虎,否则就抓不住它的特点和美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而具有如此审美特点的京剧脸谱的艺术特色,就是主要表现在变形、传神、寓意三个方面。

以最著名的关公关云长为例。

《三国演义》中对关羽的描写是“身高八尺,面如重枣, 丹凤眼,卧蚕眉,五绺长髯”。

而京剧关羽脸谱是集众多地方剧种脸谱之大成而约定俗成的,用色大都用朱红、大红和清油的方法。

额上的黑纹,各人的勾法也不完全一致:有的勾三道,中间一道较长,而在鼻梁处成弯曲状从旁下,有的则在眉之间勾 成一个或两个蝙蝠图形。

还有一点是在鬓角至下耳前勾上一个半圆形的黑色髯角,表示他的鬓角连接美髯,另体现出他是长脸膛。

首先是变形,在保留人物特点的基础上将人的脸上各部分轮廓和色彩都抽象化,符号化。

然后所更好地表现出的关云长忠、义、信、智、仁、勇的特点是传神,最后的寓意乃是蕴含在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以及人生价值观念。

正是由于这样的形象以及结合优秀的表演效果,使得关云长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具有持久而
广泛的魅力和影响力。

对于脸谱的历史,戏曲理论家翁偶虹先生曾说:“中国戏曲脸谱,胚胎于上古的图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孳乳为汉、唐的代面,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

” 而实际上行成发展与清代的京剧脸谱更是集各家之长,吸收了许多剧种的精粹,在表演上更臻于成熟和完美,行当划分上更加细密,这使得人物外部造型也更加讲究,脸谱艺术获得空前发展,在谱式上更加多样化,在性格上更加个性化,在图案上更加复杂化。

它这样的特点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极大的包容性和
还有一张比较特别观点认为,京剧脸谱也是一种舞台艺术技巧,观众一望脸谱就大致对这个人物有所了解,不必花费很多心思去探索剧情,更能专心的去欣赏演员的表演。

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艺术技巧,是除中国戏曲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没有的。

如《空城计》中的司马懿,勾白粉脸,他一出来,观众都知道他一定会中诸葛亮的计,不敢带兵杀进空城,观众会自然而然地专心欣赏演员的唱、念等表演;又如《白良关》剧中的尉迟恭和尉迟宝林都是勾黑脸,观众一看就明白他们是父子的血缘关系,而勾红色脸的刘国帧与尉迟宝林不存在血缘关系。

我以为,这是京剧脸谱中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在人们心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默契,而这也是它的的一种独特的魅力。

在舞台上,京剧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它能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容貌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助增表演效果,丰富和美化舞台,是京剧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从其自身来看,京剧脸谱依然具有极高的文化和美学价值,甚至能直接当作传统工艺美术的一部分来看待。

京剧脸谱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中国戏曲从没有脸谱到产生脸谱,到京剧脸谱不断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我相信随着中华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这一过程仍将不断延续,京剧脸谱将会变得更加魅力无穷。

附关云长及其他人物京剧脸谱赏析:
视传1004向刘云
06001005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