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设计教学教材
医疗建筑设计ppt课件

病房楼 人性化设计
03
无障碍设计
04
Titel
精选PPT课件
11
日本德岛红十字医院
精选PPT课件
病房楼的各层由2个护理单元组成,为了缩 短动线,获得良好的视野,将医护单元设在中央, 呈十字型的平面布置。
同时为了医护人员更直接地服务,采用走廊 就是看护据点的开放型的医护工作站。
12
病房楼人性化设计:
• “这条轴线,显然是室内中庭街,实际上是城市空间的 渗透。这是从整体上的渗透,使每一层都能和城市有视线的联 系……这条轴线让参观者一眼就能明白医院是如何分配功能的, 这种功能的清晰性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也很重要。”
精选PPT课件
4
• “这种街的空间方便了各种服务的 定位方向,并很好地分配到各楼层。同 时,通过大玻璃,它给原本很密集的内 部空间带来了自然光线。 • 这条街穿过整个医院,从一个部分 到另一个部分,它就成为一个街区的结 构组成部分。”
流线上尽端式布局可以使门 诊部各主要科室自成一区,保证 相互之间的独立,防止交叉感染。
然而,由于各科室数目众多, 大小不等,对面积的要求也不一 样,平面设计中既要使各尽端自 成一区,又要适合分配大小科室 的灵活性。
设计中可以采用一个交通枢纽 或通道联系尽端的方法。这样平 面具有发展、生长的可能性。
精选PPT课件
• 盲端原则——通俗的说法就 是末端原则,意味着非通过、 独立性。
• 各科室适当位置的布局是组 织好人流的基础,为了防止病 人在各医疗科室间的穿行,减 少彼此之间的交叉感染机会, 可将各个科室布置成尽端形式。
7
地下空间的利用:
同时亦可将部分医技科室放在地下层,将影 像室等必须放在首层的部门转移到地下,这样即 可以缓解首层面积的紧张,又可以减少放射污染。
医院建筑设计(PPT252页)

3.2.2外部出入口及洁污流线组织 1.外部出入口
出入口设置的原则是洁污分区的前提下便 于管理 a,主要出入口:供门诊、急诊病人,出入院、 探视、工作人员出入的主要出入口,位置明 显,一般设于城市主干道上
b,供应出入口:供食物、药物、燃料出入的 货运出入口,一般布置在次干道上,如与主 要出入口位于一侧的,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 拉开距离
20世纪下半叶,科学统计表明,心理、社 会因素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极大的关联,所 以,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得到发 展,同时,一系列新兴边缘学科和医疗技术的 出现,促成了专业分科更细、更多学科更具综 合性、医疗技术设备更加先进的现代医院或者 医疗城的产生,现代医疗模式不仅从生物学角 度,而且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建筑、环境、 设备等方面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2医院的功能结构和建筑形态
2.1医院的组成要素和功能关系
2.1.1组成要素
1.门诊部
医院的前沿和窗口,接待不需住院的非急 重病人就诊和治疗。包括:各科门诊(内科、 外科、儿科、妇科、产科、五官科、口腔科、 皮肤、神经、中医等)、公用部门(挂号、收 费、门诊药房、门诊办公、示教等)、医技科 室(化验、手术室等)、急诊部
c,污物尸体出口:设于次要干道,远离医疗 区与生活区
d,传染病房出入口:床位在25床以上宜单独 设置出入口
2.外部流线组织
a,传染与非传染分开,一般传染门诊、病 房在总平上独处一隅,常用的诊疗设施也单 独设置
b,洁污分开,两种流线不产生交叉干扰,各 行其道,单向运作
a)洁衣污衣:注意住院部污物电梯出口要 设于主入口的背面一侧,经专用通道送至洗 衣房,洁衣由另一条路线从主入口送入
2.医技部
集中设置主要诊断、治疗设施的部门。 包括:影像诊断、放射治疗、手术中心、中 心检验、功能检查、理疗康复、重症监护单 元(ICU)、核医学、人工肾(血液透析)、 药剂科、高压氧舱等及相关的教学、研究用 房。医技部是医院中发展变化可能性最大、 改扩建最多的部分。
医院规划与建筑设计PPT课件

1、医疗区主体建筑规模: 按《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执行 (1)、综合医院建设用地指标 (2)、建筑面积指标: (3)、科研和教学设施的建设用地及建设标准。
2、医疗建筑所需的配套规模: (1)、停
(一)《综合医院设计规范》对总平面设计规定:
一些大型、特殊医疗设施如加速器、钴60、氧舱、核磁共 振、同位素等,采取一定措施后也大都可以设于医技楼地 下层或底层,营养厨房也可附设于住院部顶层或半地划
(四)医院的建筑环境及绿化配置:
2、要强调集中、紧凑,避免零乱、松散的建筑环境 利用基地的某些突出部位,布置传染、太平间等间距要求
扩建必须使新老建筑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要充分利用原有房屋设施,减少拆迁。 尽划
(五)医院建筑的新老应变及改扩建: 3、医院的应变策略与原则
(2)医院的应变能力及改扩建方式:
平面延伸:①接长 ②加宽 ③添栋
竖向加层 填平补缺 取代换位
应挤占医院用地,划
(四)医院的建筑环境及绿化配置:
3、医院建筑的间距要求:
住院楼因病人平均住院期一般在15日左右,有的更长, 一般应以日照间距确定其与相邻建筑的距离。
医技楼内放射要遮光,检验防直射光,手术靠无影灯, 且大都需要空调,平面多采取板块式布置,除与住院楼 相邻一面应考虑病房
(一)《综合医院设计规范》对总平面设计规定:
7、应有完整的绿化规划; 8、对废弃物的处理,应作出妥善的安排,并应符合有关 环境保护法令、法规的规定。提倡城市或地区集中处理,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9、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二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 和废弃物出口。 10、在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等入口附近应设足够的车 辆停放场地。 11、太平间、病理解剖室、焚烧炉应设于医院隐蔽处,焚 烧炉应设于医院的下风向,并应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 尸体运送路线应避免与出入院路线交叉。
医院建筑设计基本知识_建筑设计_经典资料

1.1定义
医疗建筑是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公共 建筑,一般包括综合医院、疗养院等类型, 向人们提供诊断、治疗、休养等系列服务。 医院是人类维护身体健康,恢复劳动机能的 场所,是人类生存繁衍、与疾病抗争的重要 阵地。
1.2医学模式与医院建筑 医学模式:指人们对社会的某一发展阶
2.医技部
集中设置主要诊断、治疗设施的部门。 包括:影像诊断、放射治疗、手术中心、中 心检验、功能检查、理疗康复、重症监护单 元(ICU)、核医学、人工肾(血液透析)、 药剂科、高压氧舱等及相关的教学、研究用 房。医技部是医院中发展变化可能性最大、 改扩建最多的部分。
3.住院部
由出入院、住院药房和各科病房组成。 各科病房包括:普内、普外、儿科、妇科、 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泌尿科、皮肤 科、消化科、肿瘤科、眼科、五官科、心血 管科、传染科、整形外科、康复病房、特优 病房等。
2.医院各部联系的急切度
ICU、急诊、手术、血库、分娩最为紧急, 检验、放射、中心供应其次,住院部则以儿 科、妇产科、外科、内科与相关科室的联系 优先考虑
3.医院各科室联系的强度和频度
药剂、检验、放射、手术强度和频度最 高,药剂、放射人流主要来自门诊,住院次 之,手术人流主要来自住院
4.医院职工及探病人员分布密度
5. 标准单元组合式
由标准单元组合,便于不断扩建,灵活 多变,特点是用于多层或低层的横向发展模 式
20世纪下半叶,科学统计表明,心理、社 会因素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极大的关联,所 以,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得到发 展,同时,一系列新兴边缘学科和医疗技术的 出现,促成了专业分科更细、更多学科更具综 合性、医疗技术设备更加先进的现代医院或者 医疗城的产生,现代医疗模式不仅从生物学角 度,而且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建筑、环境、 设备等方面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医疗建筑设计》课件

可持续发展
医疗建筑趋向环境友好的设计和能源节约,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智能化和自动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建筑将采用智能化和自动化系统,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3
以人为本的设计
未来的医疗建筑将更加注重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舒适和体验,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 服务。
总结与结论
设计影响医疗质量
医疗建筑设计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起 着关键作用。
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
医疗建筑应提供便利的布局和设 施,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促进患 者参与护理。
成功的医疗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1
Mayo C linic
罗切斯特
2
Johns H opkins H ospital
巴尔的摩
3
Panasonic H ealthcare C enter
东京
医疗建筑设计的未来趋势
1
《医疗建筑设计》PPT课 件
医疗建筑设计课程
医疗建筑设计是针对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建筑规划和设计。本课程 旨在介绍医疗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原则以及未来趋势。
医疗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1 提供优质护理环境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设 施设计,提供舒适和安全 的环境,有助于医护人员 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2 满足不同需求
3 提倡人性化护理
医疗建筑应适应不同类型 和规模的医疗机构的需求, 确保顺畅的工作流程和高 效的资源利用。
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医 疗建筑可以为患者提供舒 适的就诊环境,促进快速 康复和积极心态。
医疗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性化设计
通过考虑人的需求和行为模式, 创造一个舒适和宜人的就医环 境。
灵活性和扩展性
《建筑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493006《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Architecture Design)总学时:64 学分:4一、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2、开课学期:第5学期3、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4、课程修读条件:5、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深化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基本原理以及对各类建筑类型的一般设计方法,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各类建筑类型的建筑方案设计的锻炼,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二、教学基本要求或建议:本课程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内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教学;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活学活用。
针对具体理论问题开展专题讨论,让学生发表个人观点,结合理论随时观察随时提问随堂答疑。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具有运用国家有关政策、规范、技术经济指标及评价标准的能力,通过各个课程作业,掌握对各类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
三、内容提纲及标准第一章概述[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以及各个设计阶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建筑设计的内容和依据难点是建筑设计阶段的划分[教学内容]第一节建筑的发生与发展第二节建筑的构成要素和建筑设计原则第三节建筑的分类与分级第四节建筑设计的内容与依据第五节建筑设计程序与设计阶段的划分第六节建筑师业务相关知识简介第二章人与建筑空间环境的关系[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人体工程学及行为建筑学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难点是行为建筑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教学内容]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第二节行为建筑学第三章单一建筑空间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单一建筑空间的各个空间设计内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主要使用空间的设计难点是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节主要使用空间的设计第二节辅助使用空间的设计第三节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第四章建筑空间组合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掌握建筑空间组合的方法步骤及设计手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建筑空间组合的方法步骤难点是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手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原则第二节建筑空间组合方式第三节建筑空间组合的方法步骤第四节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手法第五章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与建筑群体组合[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以及群体组合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建筑的群体组合难点是场地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第二节建筑的群体组合第三节场地设计第六章建筑设计中的技术与经济问题[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以及建筑设计经济分析方法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建筑设计经济分析方法难点是常见建筑结构形式[教学内容]第一节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第二节建筑设备与建筑设计第三节建筑设计经济分析方法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七章建筑设计中的美观问题[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进行建筑形体与立面设计[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难点是建筑形体与立面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节建筑艺术的特征第二节建筑创作的艺术构思第三节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建筑形体与立面设计第八章住宅建筑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住宅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住宅建筑户内设计难点住宅建筑空间组合[教学内容]第一节住宅建筑户内设计第二节住宅公用部分设计第三节住宅建筑的空间组合第四节住宅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九章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幼儿园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托幼建筑空间组合设计难点是总平面布局[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主要使用房间设计第三节托幼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第四节托儿所、幼儿园基地选择与总平面布置第十章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中小学校教学楼空间组合设计难点是总平面布局[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各类教学用房设计第三节办公、生活及交通空间设计第四节中、小学校教学楼空间组合设计第五节中、小学校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第十一章商店建筑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商业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商业建筑空间组合设计难点是总平面布局[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商业建筑基地选择与总平面布置第三节商业建筑设计原则与空间组合第四节专业商店设计第五节商店建筑物理环境与设备第十二章旅馆建筑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旅馆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旅馆建筑空间组合设计难点是总平面布局[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旅馆建筑的基地选择和总体布置第三节旅馆客房部分设计第四节旅馆公共部分设计第五节餐厅、厨房部分设计第六节旅馆建筑设计的其它问题第十三章电影院建筑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电影院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电影院建筑空间组合设计难点是总平面布局[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基地选择与总平面设计第三节观众厅设计第四节其它用房设计第五节电影院的建筑空间组合第十四章医院建筑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医院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医院各个空间设计难点是总平面布局[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综合医院基地选择与总平面设计第三节门诊部设计第四节医技部设计第五节住院部设计第六节辅助部分设计第七节医院建筑的物理环境与设备第十五章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风景园林各基本组成的设计难点是总平面布局[教学内容]第一节园林与园林建筑第二节园林建筑的布局第三节风景园林各基本组成的设计第四节庭园组合形式第十六章文化馆建筑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文化馆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文化馆各部分用房设计难点是总平面布局[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文化馆建筑基地选择与总平面设计第三节文化馆建筑设计一般原则与各部分用房设计第四节文化馆建筑的空间组合设计四、课程学时分配:五、分专业、层次不同要求的有关说明:无六、课程作业与考核评价:考查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建筑设计原理与建筑设计》,骆宗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主要参考书:《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第三版制订教师:张安皓。
现代医院建筑设计

现代医院建筑设计“医院”是一个令世人敬畏的地方,敬其治病救命,畏其疫菌扰民,少壮者唯恐其近,病老者犹恐其远;中国的医院又是一个承载太多愿景的地方,长官要借以展示政绩,开发商要借以炫耀实力,都要求高伟、豪华、气派;医护人员和平民百姓则要求功能合理,方便高效,经济实惠。
这些要求反映出社会需求的层次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其合理的一面。
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平衡不同人群和要素之间的需求关系。
平衡之道在于“求同存异” ,在各方利益的交集点上狠下功夫,便可找出一条和谐共融之路。
医院建筑设计,首先是设计者要重视、熟悉、驾驭功能,使之与业主的需求协调起来,而不是被动地受业主的驾驭和驱使;就弥漫着紧张焦虑情绪的医院环境而言,病人所必需的并非豪华时尚,而是简朴闲适,使其精神压力得以舒解。
医院建筑应少一点闹市尘嚣,多一点自然清妙,以突显其医疗康复功能。
设计应十分在意患者的关注点,将复杂的医院功能加以梳理、分解、重组,以求平面空间的简洁易懂,提高其可识别性。
要特别在意一般健康人不太在意的细节处理,这往往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
外观设计应消除因体量过重、过大而产生的压抑和冷漠感,构建“无压力”医疗环境。
在空间设计上应尽量利用自然景物扩大视野,以生机勃勃的生态绿化、自然风光,减轻患者的幽闭感和焦虑情绪,从而使我们的医院建设,更加贴近普通民众的真实需求,更加贴近医院自身的现实生活!在医院中,“医”有医“理”,“病”有病“理”,“管”有管“理”,时时处处依“理”而行。
医院建筑有其严格的空间秩序和功能要求,是一种十分强调理性思维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医院建筑的发展源流医院是人类维护身体健康、恢复劳动机能的场所,是人类生存繁衍、与疾病抗争的重要阵地。
第一节医学模式与医院建筑纵观中、外医学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了古代的宗教医学和经验医学模式;近代的实验医学和机械医学模式;现代的生物医学和整体医学模式等几个发展阶段。
一、古代宗教医学与经验医学模式 ---- 寺庙、教堂、民居型建筑模式养病坊医舍西方医学是以古希腊、罗马医学为基础。
《新编 医疗建筑设计》PPT课件

更衣室、浴室、厕所
Special lecture notes
比值 1/6 1/7 1/8
Special lecture notes
⑾室内净高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 ①诊查室2.60m,病房2.80m; ②医技科室根据需要而定。
有通风管道的条件下,需加上管道的高度,管道高度一般为550mm
⑿护理单元的备餐室、浴厕、盥洗室等辅助用房的位置,应力求减少噪声对病 房的影响
Special lecture notes
⑸楼梯 ①楼梯的位置,应同时符合防火疏散和功能分区的要求。 ②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16m。 ③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⑹三层及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抢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 诊 部,均应设置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并应有防滑措施。
《新编 医疗建筑设计》
【Applicable to lecture training work report】
Special lecture notes
医疗建筑设计
MEDICAL ARCHITECTURE
Special lecture notes
医疗建筑是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公共建筑,一般包括综 合医院、疗养院等类型,向人们提供诊断、治疗、休养等系列 服务。
①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 ②在门诊、急诊和住院主要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如设坡 道时,坡度不得大于1/10 ⑶医院的分区和医疗用房应设置明显的导向图标
Special lecture notes
⑷电梯 ①四层及四层以上的门诊楼或病房楼应设电梯,且不得少于二台;当病房楼
高度超过24m时,应设污物梯。 ②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基本尺寸2400x3000)。 ③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药房
1)、医院规模较大时,门诊、急诊及中心 药房应分别设置,中西药应分开设置。儿 科及各传染病科应设单独存药处
2)、中西药房各分为对内对外两个部分, 对内制剂,药库,对外划价,收费,调剂, 发药
3)、西药房包括 调剂室—用于收方、配 方、发药、划价
分装室—按常用药量分装药品,以备发送 分析室—分析、鉴定药房自制药品质量 制剂室—配用常用药水,药膏,药粉等 灭菌制剂室—配置葡萄糖水,生理盐水,
(7)、不要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区
二、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组成及功能关系
二、 总平面布置
1、 功能分区
总的可分为医疗区、总务区、生活区 (教学区)
医疗区应占据好的位置,总务区占下风 向,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如洗衣房、 营养餐厅应靠近病房,仓库和车库设在边 缘地带,锅炉房应下风向,停尸房应隐蔽
布置,避免患者往返,多次排队。
5平米,最少不得小于8平米,窗口2―4
个,中距小于等于1.2米
2)、病历室 病历保存3-5年,
初诊人数占门诊人数30-35%
门诊人次*30%*全年工作天数(307天)* (3-5年)=存放病历数。
目前很多医院取消病历室,由患者自行携 带(病志本),但一些专门医院如肿瘤医院及 教学研究医院仍需设,室内设办公桌及病
a)、集中候诊,各科共用,容易交叉感 染,目前已很少用
b)、分科候诊 *走廊加宽 单侧候诊宽不小于2.1米,
两侧候诊宽不小于2.7米 走廊候诊较嘈杂,不安静,卫生差
* 廊室结合候诊 环境好,但费面积
2)、面积 可按门诊人次15%,每人 0.8—1.0米
(3)、挂号与病历
1)、挂号室 面积 每工作人员3.
隔离作用,应有病人康复专用绿地,利用 隔离地带作绿地,绿地尽可能完整,成块, 绿化率35%。
三、 医院建筑的组合类型
1、分散式 门诊、病房、医技、总务、 行政等皆分散布置,相互分隔。
优点:可防止交叉感染,采光通风好, 环境安静,相互干扰少,便于利用各种地 形。
缺点:占地大,交通线长,联系不便, 管线长,不紧凑,不经济,用于小型医院 及传染病院。
4)、要处理好门厅与药房的关系 大医院应专设候药厅,与门厅既分开
又有联系,中西药还可分层或分厅,中成 药与西药可设一处,中草药应单设
5)、门厅高度 由于人流密集,应高些, 可设通厅,带夹层,或设廻廊,使门厅开 阔、开敞
总的趋势,宽敞,明亮,宽大,
引入景观,使环境良美好
(2)、候诊
1)、候诊方式
基本形式是,工字形,王字形等,门 诊在前,病房在后,中间是医技用房
四、 门诊部
1、 概述
(1)、规模,以平均每天接待门诊 人次表示,常采用两种方式确定
1)、按规划医疗网确定 每门诊
人次=服务地区居民数*每千居民每日门
诊人次
2)、按病房床数与门诊人次之
比确定 一般为1:3,如病房床位300
床则门诊人次为300*3=900人次
(2)、组成
1)、各科诊室 包括内、外、儿、
妇、中医、五官、神经、皮肤等以及急诊
2)、诊断与治疗 药房、检验、
X光、理疗、放射、激光、超声波、核医
学等
3)、公用部分 门诊、候诊、收
费、挂号、楼梯、厕所等
(3)、门诊流程
(4)、出入口,为防止交叉感染,应设 多个出入口
蒸馏水等
库房—存放药品 洗涤消毒——消洗制剂器皿 办公值班用房
4)、中药房包括 原药库及堆放场—存放 未经加工的原药
整理加工室—对原药清洗、整理 制作室—切片粉碎、炒熬制丸等 包装室—包装制成品 中成药库—存放外购及自制药品 调剂发药室—收配方、发药
5)、中成药与中药抓配方应分设。 6)、收费划价与药房联系密切,要妥善
1)、一般出入口 2)、儿科出入口 3)、妇科出入口 4)、急诊出入口 5)、肠道科等。应各自成一区
2、公用部分
(1)、门厅
1)、多种用途 集散人流,挂号,
收费、候药、取药等,要组织人流,避免
交叉往返
2)、面积可按门诊人次的15%,
每人0.8-1.0平米
3、小医院可只设一个门厅,
大医院可分设几个,以分散人流
2、 出入口的设置
设置原则:人货分流、洁污分流、方 便管理、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数量:不少于二个
二个出入口时 组合1、①总出入口 ②尸体、垃圾出入口。
组合2、①医疗、探病出入口 ②总务、尸 体、垃圾出入口
三个出入口时 组合1、①医疗、探 病 ②总务 ③尸体、垃圾处理
组合2、①医疗 ②探访、总务 ③尸体、垃 圾处理
3、 场地选地 (1)、符合城市规划和医疗网点的布局 (2)、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
(3)、能利用城市基础设施(上下水、 电、暖通、通讯、网络等)
(4)、环境安静,远离噪声和传染源
(5)、远离易燃易爆源、远离高压线及 其设施
(6)、地形规正,足够的用地面积,每 床80-120平米
医院建筑设计
一、 概述
1、 类型
综合医院 包括各科门诊、住院
专科医院 包括专科门诊、住院或只 设住院部,由其他医院门诊确诊后转来。 如结核病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肿瘤 医院等。
独立门诊部 只设门诊
2、 组成 一般综合医院包括 医疗部分――门诊、住院、医技 总务供应部分 行政管理部分 附属教学部分
2、集中式
将所有用房集中在一栋楼内,其优缺 点与分散式相反。
常用于城市用地受限,向高空发展, 可通过现代技术及消毒技术的发展来有效 防止交叉感染。
通常一、二层门诊及行政,医技等用 房,三、四层以上为各科病房,辅助用房 设在地下室。
3、 半集中式
医疗部分适当集中,总务、行政,等 分散,兼有集中和分散的优点,便于隔离, 分期建设,节约投资,采用较普遍
3、 道路、交通 便捷、人车分流、洁污分流。
门诊、急诊前应有停车场地。
4、 日照、通风 朝向、要保证病房有良好的日照,前
后间距不得小于12米,北方要1.5H以 上。
5、考虑扩建可能 扩建不可避免。
(1)、予留扩建用地。
(2)、接层,基础予先加以考虑。
6、 绿化 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帮助病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