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纤维综述

合集下载

碳纤维综述

碳纤维综述

PAN基碳纤维摘要:聚丙烯晴基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导电、导热、膨胀系数小、减震等优异性能,是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工程材料,同时在体育用品、交通运输、医疗器械和土木建筑等民用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其结构,制备方法,性能,应用领域及其前景。

关键词:PAN基碳纤维碳纤维结构 PAN基碳纤维制备 PAN基碳纤维性能PAN基碳纤维应用前景航天军事体育用品1.碳纤维结构碳纤维属于聚合的碳,它是由有机物经固相反应转化为三维碳化合物,碳化历程不同,形成的产物结构也不同。

碳纤维和石墨纤维在强度和弹性模量上有很大差别,这主要是由于其结构不同,碳纤维是由小的乱层石墨晶体所组成的多晶体,含碳量约75%~95%;石墨纤维的结构与石墨相似,含碳量可达98%~99%,杂志少。

碳纤维的含碳量与制造纤维过程中碳化和石墨化过程有关。

2.PAN基碳纤维的制备从原料丙烯晴到聚丙烯晴基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可以看出四个关键步骤:PAN的聚合,原丝的制备,原丝的预氧化以及预氧化丝的炭化和石墨化。

2.1 PAN的聚合由于PAN分子结构的特性,纯聚体PAN不适宜作为碳纤维前驱体。

工业生产中,往往采用共聚PAN来制备PAN原丝。

引入共聚单体可以起到如下作用:减少聚合物原液中凝胶的产生;增加聚合物的溶解性和可纺性;降低原丝环化温度及变宽放热峰。

但也可能带来一些负作用:降低原丝的结构规整性和结晶度;增加大分子链结构的不均匀性;引入更多的无机和有机杂质等。

2.2 原丝的制备PAN在熔点(317°C)以下就开始分解,因此形成纤维主要通过湿法或干湿法进行纺丝。

干湿法纺丝由于将挤出膨化与表皮凝固进行了隔离,纤维的成形机理有所改变,因此湿法纺丝凝固过程中皮层破裂或径向大孔及表皮褶皱等现象基本消失,干湿法纺丝的原丝表面及内部的缺陷减少、致密性提高。

干湿法纺丝还具有高倍的喷丝头拉伸(3~10mm的空气层是有效拉伸区),纺丝速度高(为湿法纺丝的5~10倍),容易得到高强度、高取向度的纤维等特点,从而保证了碳纤维有足够的强度,是当前碳纤维原丝生产的发展方向。

碳纤维综述

碳纤维综述

碳纤维综述碳纤维指在化学组成中碳元素质量分数在 90%以上的纤维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成功的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高强度、高模量新型碳材料。

碳纤维可采用聚丙烯腈纤维(PAN 纤维)、沥青纤维、粘胶纤维或木质素纤维等经过氧化、低温碳化、高温碳化而制成。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用品和一般工业领域。

碳纤维产业在发达国家支柱产业升级乃至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碳纤维是上世纪 60 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高性能材料,它具有很多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

起初是为宇航工业和军用飞机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但是如今己经广泛应用于商业、民用航空、文体、工业以及运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开发应用,进一步促进了碳纤维工业的发展[1]。

[2]二:碳纤维的分类碳纤维一般按原料不同、性能、用途来进行分类。

具体分类如下:(1)碳纤维纸根据其原料不同分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黏胶基碳纤维三种。

(2)碳纤维按性能可分为:高性能碳纤维和低性能碳纤维。

其中高性能碳纤维有分为高强度碳纤维、高模量碳纤维、中模量碳纤维等类型。

低性能碳纤维分为耐火碳纤维、石墨碳纤维等类型。

(3)按用途不同分为五个等级:高模量(模量>500GPa)、高强度(强度>3GPa)、中模量(模量100~500GPa)、低模量(模量100~200GPa)、普通用途(模量<100GPa ,强度<1 GPa)[3]。

三:碳纤维的性能碳纤维呈黑色,坚硬,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

碳纤维具有一些非常优异的特性:抗拉强度高,可高达3000~4000MPa,比钢高4倍,比铝高6一7倍;弹性模量高,可高达600GPa;密度小、比强度高,碳纤维的密度是钢的1/4,是铝的1/2,比强度比钢大16倍,比铝合金大12倍。

此外,还有耐高低温性能好,当温度高于400℃时,才出现明显的氧化,生成Co和Co2 ; 在非氧化气氛中,可在2000℃使用,即使在3000℃也不熔、不软;在-180℃下,钢铁都变得比玻璃脆,而碳纤维依旧很柔软; 耐腐蚀性强,能耐浓盐酸、硫酸、磷酸、苯、丙酮等,将碳纤维放在浓度为50%的盐酸、硫酸和磷酸中,200天后其弹性模量、强度和直径基本没有变化,其耐腐蚀性比黄金还好;热膨胀系数小、摩擦系数小和导热系数大,可以耐急冷急热,即使从3000℃降到室温也不会炸裂;导电性能好,电阻率为10-2 ~ 10-4Ω.cm;与其它材料相容性高、与生物的相容性好;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设计自由度大,可进行多种设计,以满足不同产品的性能与要求。

智能纤维综述精选全文

智能纤维综述精选全文
●将光敏化合物包裹在微胶囊中对纤维进行印花。
光敏变色机理:
①分子异构化; ②分子自由基离解; ③分子离子裂解; ④氧化还原反应。
33 日本:将螺吡喃类光敏化合物包裹在微胶囊中用于 纺织品印花。印花织物在350-400nm的紫外线照 射后,由无色变为浅蓝色或深蓝色。 T恤衫:1989年 供应市场
光致变色纱线:在紫外光照射下能产生橙、紫、 蓝、洋红、黄、红和绿等颜色。
犹如人体皮肤,主动智能型防水透湿 ——会呼吸的防水透湿织物
29 (3)亲水性涂层无孔膜防水透湿织物
在织物的内侧表面涂层整理特定组成的聚氨 酯(以分子量为400~2000的聚乙二醇为软段,含 量25%~45%)
透湿量:随聚合物中聚乙二醇含量和聚乙二醇嵌段 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但防水性能和强度 随之下降。
4 (2)满足界面相容要求
★传感介质表面应与基体材料有良好的亲合能力; ★两者应具有近似的热膨胀系数。
(3)满足工艺相容要求 ★传感系统的埋入不应给基体材料的生产工艺带来 困难; ★传感介质能经受基体材料制作工艺中压力、温度、 电场、真空条件等的考验。
5 (4)满足场分布相容要求
传感系统不应影响基体材料内各种物理场(如 应力场、电磁场、振动模式等)的分布。
光敏变色纤维应用: 娱乐服装 安全服 装饰品 防伪制品
34 (2)热敏变色纤维
随温度变化颜色发生变化的纤维。
制备:将热敏变色剂充填到纤维内部; 将含热敏变色微胶囊的氯乙烯聚合物溶液 涂于纤维表面,经热处理使溶液成凝胶状。
热敏变色材料:有机、无机
液晶类:胆甾型液晶
35
热敏变色机理:
●螺旋体结构,对白光选择性吸收,并反射某些波长 的偏振光,表面反射和透射两种不同颜色的光;

静电纺丝法制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文献综述】

静电纺丝法制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文献综述】

静电纺丝法制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献综述】毕业设计⽂献综述纺织⼯程静电纺丝法制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前⾔部分聚丙烯睛(PAN)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以及⾼科技产业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制备碳纤维时,要维持⾼强度,⼀般会降低其模量;只有纳⽶碳纤维不仅具有超⾼强度,还同时具有超⾼模量,从理论上来讲纳⽶碳纤维的综合性能最好[1]。

因此,纳⽶碳纤维的制备和应⽤是现代纳⽶材料领域研究的⼀个热点。

制备纳⽶碳纤维的⽅法主要有两种[2]:⼀是化学⽓相沉积法,这种⽅法⽣产成本⾼,产品纯度低;⼆是静电纺丝法,由静电纺丝可以制备连续碳纤维长丝,⽽且直径均匀性和化学纯度要好得多。

制备纳⽶碳纤维的整个⼯艺过程中不使⽤含有⾦属离⼦的化合物,避免了提纯要求,降低了制造成本,扩⼤了应⽤范围。

1.1 聚丙烯腈聚丙烯腈是由单体丙烯腈经⾃由基聚合反应⽽得到。

⼤分⼦链中的丙烯腈单元是头-尾⽅式相连的,主要⽤于制聚丙烯腈纤维。

聚丙烯腈纤维的优点是耐候性和耐⽇晒性好,在室外放置18个⽉后还能保持原有强度的77%。

它还耐化学试剂,特别是⽆机酸、漂⽩粉、过氧化氢及⼀般有机试剂。

1.2 碳纤维碳纤维(carbon fiber 简称CF),是⼀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新型纤维材料。

⼀般是由有机纤维经热处理⽽得到。

碳纤维具有强度⼤,模量⾼,密度⼩,线膨胀系数⼩等诸多优点,被称为新材料之王[3]。

1.3 纳⽶纤维⼀般是指纤维的直径是在纳⽶级。

有些⼈把直径⼩于111nm的纤维称为纳⽶纤维,⽽有些⼈则定义直径⼩于0.3tlm的纤维称为纳⽶纤维,也有⽂献将纳⽶纤维定义为直径为纳⽶级,长度超过lum的物质。

纳⽶纤维主要包括两个概念:⼀是严格意义上的纳⽶纤维,是指纤维直径⼩于100nm的超细纤维。

另⼀概念是将纳⽶粒⼦填充到纤维中,对纤维进⾏改性。

1.4 ⾼压静电纺丝⾼压静电纺丝[4](简称“电纺”)是⼀种利⽤⾼压静电为驱动⼒产⽣纳⽶纤维的⽅法,可制得直径为300nm左右的纳⽶纤维。

新型纤维材料概述

新型纤维材料概述

新型纤维材料概述――几种新型纤维及对未来的展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曹慧201013020520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熟知和掌握的纤维生产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由于纤维的生产应用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人们对纤维的要求是纤维生产技术发展的原动力。

本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纤维的性能和用途,并综述了今后我国纤维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海藻纤维;竹纤维;LENPUE纤维;纤维发展方向一新型纤维介绍I、海藻纤维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的深入,海洋资源在纤维生产领域也带来了新的技术和需求。

结合目前人类对美容和保健的需求,Zimmer公司经过深入研究,开发出了海藻纤维。

主要是利用海藻内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纤维素和丰富矿物质等开发出的纤维。

此种纤维的主要生产原理是在纺丝溶液中加入海藻粉末,再进行纺丝和后处理,使海藻的成分保留在纤维中。

由于海藻具有保湿和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镁,以及维生素A、E、C等成分,对皮肤有自然美容的效果…。

经过织造的海藻纤维有助于人体皮肤排泄矿物质、维生素和蛋白质,所以制成的衣物对皮肤有益。

2、LENPUR 纤维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特别是在使用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性开采,人类已经失去了许多珍贵的物种和资源。

因此,如何在未来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满足人们对纤维的需求,成为了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如今,人们开始认识到使用可再生的以及对环境没有危害的资源生产纤维是解决未来需求的最佳手段,其中纤维素纤维是理想的选择。

最近,Texinpro公司推出了LENPUR纤维,该纤维是用成材的白松制成的,主要生产原理与普通的粘胶纤维生产工艺相同。

这种纤维具有独特的性能,如回潮率高、不易缩水、耐洗性好,纤维表面有效裂片,具有柔软的手感。

同时,与粘胶纤维相同的是,该纤维可生产为长丝和短丝。

由于该纤维的断面还具特殊形态结构,因此使纤维具有吸湿快干能力,同时保温隔热,具有良好舒适感。

新型生态材料—甲壳质及甲壳胺纤维综述

新型生态材料—甲壳质及甲壳胺纤维综述

细、 色泽 白、 有光泽等 . 纺丝工艺可简单描述如下 :
甲壳胺经酸 软化一助剂 溶解一聚合 物溶液一经 湿 法纺丝 ( 一般选 择圆形喷丝孔 ) —烘干一切断
三、 甲壳 胺 纤 维 的 特 性
2 2 *1 中 国纤榆 ・ 9 0 0 蜘・ 3
甲壳胺的提取 : 甲壳 质用 强碱溶 液在加热条件下 将 脱去乙酰基可得到可溶性 甲壳素—— 甲壳胺。
甲壳胺纤维与其它纤维区别开来 。 五、 甲壳胺纤维 的优 缺点
时易染花。这些缺点 , 相信会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 步
得以克服。 1 尤 : 甲壳胺 制成 的纤 维 , 自然 界唯一带 正 _点 用 f 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 海洋资源将会得到更加 电荷 的动物纤维 ,具有相 当的生物 活性和生物相 容性 . 广泛的利用 , 甲壳胺纤维也将 因为其独具的绿色环保性 能有效地保持人体肌肤干净 、 无味。f 于它的纤维 结构 能更加受到人类的喜爱。 i f = 性质 , 其保 健功能具有永久性。甲壳胺纤维是一种环保 型纤维 ,由它制成的纤维埋在地下 5 厘米 处 , 个 月可 3 参考文献
壳 和蘑 菇菌类 的细胞 壁 中 ,每 年生 物合 成资 源 高达 均得 到优化 , 具有 10 0 %水溶 、 成膜 及极强的重金属螯 合 10 亿 吨,约每 1 吨 甲壳原料 可生产一 吨 甲壳胺纤 作用 00 0
维. 是地球上仅 次于植物纤 维的第二大 生物资源 , 被科 学 家誉 为继蛋 白质 、 、 糖 脂肪 、 维生素 、 矿物质 以外的第 六生命要素 。 这些物质是纯 天然 活性物质 , 无毒副作用, 对 人体 有 良好的亲 和性 、 螯合重金属 , 广泛应用于 可 被
指: 解毒 的虫类 。1 1 年 , 国学者布拉诺首先在蘑菇 81 法 用 。在甲壳 素被发 现的一个多世纪以来, 人们一直 把甲 壳素 当作废物, 因为 甲壳素不溶 于水 、 稀酸 、 稀碱 和某些 有机溶剂 , 开发 的成本要 比纤维 素直接利用高得多 。 2甲壳胺 .

智能调温纤维综述

智能调温纤维综述
4 调温纤维的性能评价
目前有 3 种方法能够表征智能调温纤维的调温 性能:(1)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一种热分析方法,可 以测定智能调温纤维织物的热焓和相转变温度;(2)动 态热转换测试法可以测定织物静态绝热效果和蓄热 微胶囊的动态绝热效果;(3)温度变化测试法可以测定 相变材料吸热时温度变化程度和相变影响的持久性. 3 种方法各有侧重,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24]
智能调温纺织品的调温机理与传统保温衣物有 明显不同:传统衣物主要是利用空气热传导率极小的 特点,采用提高织物内部静止空气的方法来避免热量 散失的,其绝热效果主要取决于织物的厚度和密度,且 其保温效果受外界压缩和水分的影响;智能调温纺织 品利用其内部的相变材料来调节热量而不是隔绝热, 是一种对水分和外界压力影响不敏感的,能为人体提 供舒适微气候环境的全新保温纤维.[3-4]B. PAUSE 测
不含相变物质
1 480
7.8 0.063 0 0 0.063 0
含 5%相变物质 1 160
6.0 0.062 7 0.077 3 0.140 0
从表 1 可以看出,含有相变材料纺织品的总热阻 值超过厚度接近的普通纺织品,这说明智能调温纺织 品比普通纺织品具有更好的调温保暖效果.[2]3
2 相变材料的选择
相变是指某些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相态发生变化 的现象.相变时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相变热(也叫 作相变潜热),物质温度变化时的吸放热量叫作显热, 相对于显热来说,相变热要大得多.例如,水在相变过 程中吸热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 加热过程 吸热
相变过程
加热过程 温度
吸热
的第一步.适用于纺织品的相变材料应具有的性质[5]: ⑴相变潜热要高;⑵适合纺织服装使用的相变材料,要 根据不同的气候及用途,选择与使用温度相一致的相 变温度范围;⑶相变材料安全可靠,化学和物理性质 稳定;⑷相变材料应具有适宜的热传导系数,灵敏性 高,能较快地吸收和释放热量;⑸相转变过程完全可 逆;⑹相变体积变化小;⑺经济可行.

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方向及前景综述

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方向及前景综述

在当今世界,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轻量化、高强度的新型材料,已经在诸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航空航天到汽车制造,从体育器材到建筑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本文将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综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一重要材料的未来走向。

1.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

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和耐腐蚀等优点。

而树脂基体则起着粘结和保护作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预浸法、纺丝法和层压法等。

2.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可以减轻飞机和航天器的重量,提高飞行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并且有利于节能减排。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更高强度、更低密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以及更加智能化的制造工艺和设计方法。

3.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们可以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增加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未来汽车领域的发展方向包括降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本,加快大规模生产工艺的研发,以及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材料回收利用方案。

4.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体育器材领域的应用在体育器材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已经成为了许多高端器材的首选材料。

它们轻盈、坚固、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吸震性能,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表现。

未来,随着运动科技的不断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体育器材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5.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应用在建筑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结构加固、新型材料研发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们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减轻结构自重,有利于节能减排。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综合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纤维综述
一、常规纺织纤维的类别和特征(举例)
1.植物纤维:棉、麻
棉:吸湿性好,穿着舒适,光泽较暗,手感柔软,风格朴实,耐用耐洗,物美价廉,易折皱,服装保形性欠佳,耐碱不耐酸。

麻:吸湿散湿性好,干爽利汗,风格粗犷,有光泽,粗硬,弹性差,易折皱。

耐碱不耐酸。

2.动物纤维:羊毛、蚕丝
羊毛:吸湿性强,手感丰满柔软,光泽柔和莹润,因表面有鳞片具有独特的缩绒性,保暖性能好,干燥时抗皱弹性好,湿态易皱,易虫蛀,耐酸不耐碱。

蚕丝:吸湿透气,舒适性极佳,滑爽柔软,光泽优雅悦目,风格高雅华丽,变形时弹性好,悬垂性好,湿态易皱,不耐汗,耐光性差,多晒会泛黄变脆,耐酸强于耐碱。

3.人造纤维:粘胶
粘胶:吸湿性好,穿着舒适,光滑明亮,柔软,悬垂性好,易皱,水洗易变形,缩水严重,湿强低,耐碱不耐酸。

4.化学纤维:锦纶、涤纶、腈纶
锦纶:耐用性,弹性好
涤纶:洗可穿的佼佼者
腈纶:最不怕光的合成羊毛
共性:强度高,不易起皱,悬垂性好,服装保形性好,易洗快干,不缩水,不霉不蛀,热定型性能好,可形成稳定造型,吸湿性差,易产生静电,易起毛起球。

二、新型纤维的种类和特性(举例)
1.天然纤维:(竹纤维)植物纤维、(蜘蛛丝)动物纤维、(银纤维)金属纤维及其他
竹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竹再生纤维素纤维不具抗菌功能。

用途:竹纤维纱线用于服装面料、凉席、床单、窗帘、围巾等,如采用与维纶混纺的方法可生产轻薄服装面料。

与棉、毛、麻、绢及化学纤维进行混纺,用于机织或针织,生产各种规格的机织面料和针织面料。

机织面料可用于制作窗帘、夹克衫、衬衫、床单和毛巾等。

针织面料适宜制作内衣、汗衫、T恤衫、袜子等。

竹原纤维含量30%以下的竹棉混纺纱线更适合于内裤、袜子,还可用于医疗护理用品。

蜘蛛丝:高强度,高弹性,高断裂功,低密度,有良好的耐温及耐紫外线性能,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理化性质优,每根蜘蛛丝的抗拉强度是钢材的五倍,弹性也比人造纤维好,开发前景广阔。

用途:制造防弹衣,制造坦克、飞机、雷达等军事设施的防护罩,制造降落伞,制造航天服,制成超细导线、渔线和轮胎外胎等。

2.再生纤维:(铜氨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大豆)再生蛋白质纤维
铜氨纤维:可承受高度拉伸,制得的单丝较细,面料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有真丝感,吸湿性好(与粘胶相近),染色亲和力大,干湿强低,耐磨,服用性能优良,悬垂性好。

用途:适用于与羊毛、合成纤维混纺或纯纺,做高档针织物,如做针织和机织内衣、女用袜子以及丝织缎绸女装衬衣、风衣、裤料、外套等。

大豆纤维:与皮肤亲和力好,丝般光泽,绒般手感,吸湿导湿性好,天然环保,具有抗菌能力。

大豆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外观华贵,既具有羊绒般柔软手感、蚕丝般柔和光泽,又符合服装免烫、洗可穿的潮流。

用途:适用于针织内、外衣产品,具有保健卫生功能,在高档针织内衣领域已显示较大的开发前景,与各种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混纺/交织的机织面料,在衬衫面料、家用纺织品面料等领域已开发了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大豆纤维的主要产品有T恤、内衣、海滩装、休闲服、运动服、时尚女装、衬衣、羊毛衫、西装、床上用品等。

银纤维:具有优秀的导电能力,防辐射,有抗静电性,除臭能力强,抗菌能力强,全天然,无毒无害,隔热保温能力好,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可贴身穿着、直接水洗、、轻薄柔软、透气、耐洗涤、屏蔽性极好。

用途:用纳米银纤维面料做防辐射服。

可满足电子、电力作业防护、通讯、军工、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行业电磁防护要求。

采用银纤维面料制成的防辐射服装是一种高档产品,长期穿着这种服装不会受到任何刺激甚至伤害,是目前国内最理想的防辐射面料,也是孕妇防辐射服的首选材料。

3.合成纤维:玉米纤维(以玉米、小麦等淀粉为原料,经发酵转化成乳酸再经聚合,纺丝而制成的合成纤维)
玉米纤维:轻柔滑顺,强度大,吸湿透气,加工的产品有丝绸般的光泽及舒适的肌肤触感和手感,悬垂性佳,良好的耐热性及抗紫外线功能,服用性能好。

属于完成自然循环型,具有生物降解性,环保健康。

用途:制成的圆形针织布,制作贴身内衣、针织服,与棉、羊毛等天然纤维混纺制成新的纺织产品,除用作服饰以外,还可广泛应用土木、建筑物、农林业、水产业、造纸业、卫生医疗和家庭用品上,PLA纤维也可用来生产可生物降解的包装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