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安全知识
生活饮用水安全知识ppt课件

06 校园饮用水安全 保障措施
校园直饮水系统建设规划
1 2
设计科学合理的直饮水系统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卫生标准和安全要 求的直饮水系统,包括水源、处理设备、管网和 饮水点等。
选择合适的饮水设备
选用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的饮水设备,如反渗透 净水器、超滤净水器等,确保供水质量和安全。
3
合理布局饮水点
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防止水源污
染。
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政策
03
针对农村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农村
饮用水工程建设和管理。
行业自律及监管机制
饮用水行业自律机制
饮用水行业组织建立自律机制,规范行业行为,提高饮用水质量 。
政府监管机制
政府加强对饮用水行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饮用水 安全。
观察水质
查看自来水是否清澈透明,有无 悬浮物、沉淀物或异味。
试纸检测
使用余氯试纸、PH试纸等快速检 测工具,了解自来水的余氯含量和 酸碱度。
专业机构检测
定期将自来水样本送至专业检测机 构,进行全面的水质分析。
节约用水小技巧分享
合理使用水资源
避免长时间开启水龙头,尽量缩 短用水时间。
推广节水器具
使用节水型水龙头、马桶等节水 器具,降低家庭用水量。
桶装水品牌信誉度考察
了解品牌背景和历史
选择有多年生产经验的知名品牌,考察其生产规模、技术实力和市 场口碑。
查看产品认证和荣誉
优先选择通过国家权威部门认证的产品,如QS认证、HACCP认证 等,并了解所获得的荣誉和奖项。
关注用户评价和反馈
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了解其他用户的评价和反馈,以便更全面 地了解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这些饮用水安全知识你知道吗?

这些饮用水安全知识你知道吗?在我们的日常生后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多喝水。
不管天气酷热还是寒冷,身体不管舒适还是不舒适,反正多喝水总感觉是健康的。
正所谓人可一天无饭,但是不可以一天无水。
我们人体有百分之七十由水分构成,为了保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水,可是大家知道吗?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的水是不能喝的,下面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水是不能喝的呢。
一、喝“千滚水”易中毒生活中有的人怕水不洁净,自来水要烧十几分钟以后再喝,也就是所谓的“千滚水”。
专家称,这个习惯是不对的。
有些地方,自来水本身的矿物质含量就比较高,水烧时间长了,水蒸气蒸发以后,水里的矿物元素就浓缩了,比如自来水它本身铅的含量是合格的,经过长时间烧以后,水浓缩了,自来水也就不合格了。
还有,自来水都是用氯来消毒的,水中的一些有机污染物,一旦跟氯结合,它会形成一种消毒副产物,属于A类致癌物,烧的时间越长,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量就越高。
以前老百姓都说蒸锅水不能喝,喝了就有毒,蒸锅水就是反复烧的,就是这个意思。
加热时间多长最好呢?有试验证明,最好是一烧开就关火,由于水烧开以后,水里面的大部分的细菌都可以杀灭,达到灭菌效果。
二、并不是全部的矿泉水都能喝现在许多人总以为只要是矿泉水就是好水,所以有人特意拿着瓶瓶罐罐到山上等地方来接山泉水。
但其实并不是全部的矿泉水都适合饮用。
有些地区的矿泉水,水含氟量就很高,虽然也是属于矿泉水,但长期饮用却会导致氟骨病、氟斑牙等疾病,所以并不适合饮用。
作为饮用自然矿泉水,国家有严格的限制标准,水中的有毒有害金属或其他矿物质不能超标。
水里的矿物质比例也很关键,假如钠高了,口感就会感觉有点咸;金属离子高了,就会感觉有股金属味;假如比例合适,就会有种甘甜的感觉。
假如喝水时感觉咸或有种金属味,或者土腥气,这种水都是有问题的。
三、隔夜水不要喝久置的开水中含氮的有机物会不断被分解成亚硝酸盐,同时,难免有微生物的介入会加速含氮有机物的分解。
饮用水卫生安全相关知识.总结

饮用水卫生安全有关知识一、家庭提防饮用水污染家庭生活中,饮水是影响健康的重要要素,常有的饮用水有直接饮用自来水(生水)、开水以及外购的桶装 / 瓶装饮用水。
自来水:是将地表水(江河水、水库水等)经积淀、沙滤、加氯消毒后输入供水网的。
因为从水厂出来的自来水要经过很长的供水管道才进入家庭,假如供水管道未按饮水输送的卫生要求安装,那么自来水不行防止的会遇到二次污染,所以,在家庭中不宜直接饮用自来水。
开水:开水是最卫生、最安全的饮用水。
可是,仍要注意:水烧开起码3—5 分钟,以保证杀死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同时水在沸腾时会将此中的氯气复原,可除去漂白粉气味,改良口味。
桶装水和瓶装水:这种水能否卫生、安全,取决于产品自己的质量。
所以,在选择桶装水时应注意:要选择著名厂家、商标齐备的产品;水体应当清亮透明,无浑浊积淀物或絮状的飘荡物,更不可以有瓶口塞之类的东西。
饮水机内部最好每周冲洗一次,免得遇到细菌的污染。
冲洗饮水机最简单的主法是用 75%酒精擦一遍,内部管路可灌入酒精再倒出,采集好下次再用。
酒精的长处在于足以杀死各样肠道致病菌,又没有化学残留,并且浓度也比较简单掌握。
长时间不使用的饮水机务势必水放干,使之保持干燥。
二、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漂白粉消毒:按惯例加氯量进行饮用水消毒。
一般1-2mg/L。
连续氯消毒法:可用竹桶、塑料袋、广口瓶等,上边打孔(直径0.2-0.4 CM)5-8个。
一次放漂白粉或漂白粉精20-30倍消毒用量于此中,将其用绳悬吊于水中,容器内的消毒剂借水的振荡由小孔中漏出,可连续消毒10-20天。
过度氯消毒法:加入常量的10倍,即10-20mg/L。
居民区发生饮水流传的肠道传得病,井水污染时,一般在投入消毒剂后等候10-12小时再用水。
煮沸消毒:对一般肠道传得病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卵,经煮沸3-5分钟均可杀灭。
臭氧消毒:用量一般为1mg/L。
三、什么叫介水传得病,介水传得病包含有几类,流行特点是什么?好多病原微生物能在水中存活,但存活的时间长短随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及其适应的环境条件而不一样。
饮用水基本安全知识

饮用水基本安全知识一、选择饮用水的常识(1)最好饮用瓶装水或开水,如果没有条件烧开水,可饮用消毒药剂消毒后的水;不喝被污染的水,不用浑浊、有颜色水洗漱等。
(2)取水优先选井水、泉水,也可选择河岸渗滤水。
(3)水容器应经常消毒,并用干净的水冲洗。
(4)有消毒味道的水是更安全的饮用水。
(5)选择水源的顺序为井水、泉水、山溪水、江河水、水库水、湖水、池塘水,但是,应结合实际情况和水源水质分析结果划定水源保护区,对水源地进行标识,加强保护水源地。
(6)我们应该共同保护饮用水源。
二、保护生活饮用水源的措施(1)水源井周围50米或地表水源沿岸30 米范围内,禁止建厕所、牲畜圈,禁止排放粪便、污水或倾倒垃圾,不要在水源处喷洒杀虫剂。
(2)粪便进行统一消毒和管理,动物和牲畜的尸体应及时移走并立即填埋。
填埋地点应距水源地150米以上并远离居民日常生活区,填埋深度应在40厘米以上,填埋按比例加入生石灰(重量为动物尸体重量的1/4~1/2),填埋完成后对填埋地进行标识。
(3)在水源地设置简易导流沟,防止雨水或污水将污染物直接带入水源或其上游区域;对于水井,应在周围设置拦截措施,要建井台、挖排水沟,并对水井进行加盖处理,严防污染物进入。
每天定时对井水消毒,用公用水桶进行取水。
三、判断饮用水水质的简易方法看:干净水应该无色、无异物、没有漂浮的动物尸体等;嗅:干净的水没有气味;尝:干净的水没有味道,如果发现有酸、涩、苦、麻、辣、甜味不可饮用;验: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利用水质(快速)水质快速检测设备,合格后才能饮用。
四、饮用水消毒方法(1)家庭和个人用水:煮沸消毒效果可靠,方法简便易行。
卤素(如漂白剂)也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①漂白浓缩片的消毒:清洁水100公斤加漂白粉精片1片,混匀静置30分钟后可饮用;②二氯异氰尿酸钠片的消毒:清洁水100公斤加二氯异氰尿酸钠药片(泡腾消毒片)5片混匀搅拌,静置30分钟后即可饮用;③氯亚明消毒法:首先制备氯胺10%溶液,每100公斤水中加5~6毫升混匀搅拌,静置30分钟后即可饮用;④次氯酸钠消毒:清水100公斤加入10%次氯酸钠5~6毫升混匀搅拌,静置30分钟后即可饮用;⑤每升个人饮用水添加纯净水锭2片或2%碘酒5滴,振摇2分钟,放置10分钟即可饮用。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宣传知识完整版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宣传知识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生活饮用水卫生宣传知识◆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是什么?生活饮用水是指人类饮用和日常生活用水,包括个人卫生用水,但不包括水生物(如养鱼)用水以及特殊用途的水。
2006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它主要基于三个方面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即确保饮用水感官性状良好;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暴发;防止急性和慢性中毒以及其他健康危害。
控制饮用水卫生与安全的指标(106项)包括四大类:微生物学指标;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放射性指标。
◆生活饮用水出现异常怎么办?1、首先判断是否仅是自己家的水有问题。
如果是,需先查找自己的原因,查不清原因可以向供水或管水单位反映,也可委托相关单位进行水质检测。
2、如果不仅自己家饮水出现异常,所在居民楼、小区均出现同样的异常情况,则应立即与本地卫生监督机构联系,反应有关情况,请求协助解决饮水污染问题。
◆为什么不提倡喝生水?答:因为生水可能含有大量致病菌,饮用后而引发各种介水传染病。
◆水被微生物污染的特征?答:水被微生物污染的特征:突发性大量人群发生相似疾病;人和动物粪便污染是引起介水传染病发病的主要威胁。
◆发生饮水污染事件如何处理?答:立即停止饮用该水源,并立即报告卫生监管员、村委会、乡镇政府、卫生部门等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供水水箱或水塔为什么要加盖加锁?答:防止投毒,防止病媒动物和昆虫掉进水箱或水塔污染水质。
◆生活饮用水消毒的目的?答:杀灭致病菌,防止发生肠道传染病。
◆为什么蓄水池、水箱等盛水容器要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处理?答:清除盛水容器中的附着物、沉淀物,防止微生物生长繁殖,杀灭微生物。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卫生三项基本要求:1.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宣传知识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宣传知识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日常生活所需的饮水和用水,包括直接饮用的水和用于做饭、洗菜、洗脸、洗澡、洗衣、冲厕所和清洁等的水。
生活饮用水的供水方式主要有三种: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和分散式供水。
饮用水不卫生会对人体造成传染病流行、寄生虫病、重金属中毒等危害。
实验表明,未经消毒的水中的细菌、病毒能存活较长时间,其中肝炎病毒能存活70天。
饮用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包括饮用水生产和输配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产品,如管材、管件、储水、联接止水材料、机械部件、防护涂料及内衬、化学处理剂、水质处理器等。
水源性疾病是指由于饮用水而引起的传染病、地方病和中毒性疾病。
在我国,主要指通过饮用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由饮水中氟化物、砷等引起的地方病和由饮水中某些化学物质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饮用水的水质卫生要求包括:确保每人每日摄入 2.0L水,该水中含的物质限量确保饮用者70年终生安全;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
自来水有氯味是因为自来水厂在处理水时添加了氯化物消毒。
为了消除氯味,可以将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或使用一些去除氯味的滤芯。
自来水常用液氯消毒,但为了保持消毒效果和避免微生物污染,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必须在0.05mg/L以上,因此自来水带有氯味。
水壶内出现水垢是因为日常使用的水中含有一定硬度,高硬度的水在加热时会析出不溶性盐类成分,如碳酸钙和碳酸镁,形成水垢。
饮用水消毒的目的是杀灭致病菌,防止肠道传染病。
我国主要的饮用水消毒方法包括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氯胺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
饮用水发黄可能是因为输水管网中的铁质水管内壁铁锈影响。
可放掉一些自来水,等水质恢复清澈后再使用。
简单测试水质可以通过观察、闻、品、查等方式。
观察水中是否有悬浮物和沉淀物,闻是否有氯气味,品尝是否有涩感,查热水器和开水壶内壁是否结垢等。
饮用水安全知识

饮用水安全知识1.定义与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是指用于饮用、烹饪、洗涤等日常生活目的的水。
按照中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这类水必须达到以下要求:-感官性状良好:清澈、无色、无异味、无异臭,无肉眼可见杂质。
-流行病学安全性:不含有能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化学安全性:水中不应含有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化学物质,不能引发急性或慢性中毒,也不能产生远期健康风险。
2.饮用水来源与水质:-饮用水来源通常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和自来水。
这些水源都可能受地质、环境、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而遭受污染。
-自来水需要经过水厂的净化和消毒处理,但即使经过处理也可能含有微量污染物,因此定期水质检测至关重要。
3.水质检测:-水质检测项目包括物理指标(如浑浊度、色度)、化学指标(如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代谢产物等)、微生物指标(如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
4.二次供水安全:-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水压限制,通常采用二次供水方式,即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供水设施提供的水储存并加压后再供给用户。
二次供水系统的管理尤为重要,因为储水设施如果不妥善维护,可能成为微生物繁殖的场所,导致水质下降。
5.正确用水行为:-避免将饮用水与可能污染水源混用,例如不得直接用自来水稀释农药,以防回流至供水系统,造成群体性饮用水污染事件。
-发现饮用水出现异常(如变色、变浑、变味),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
6.家庭饮用水保护:-家庭可通过安装家用净水设备或定期更换滤芯等方式,进一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维护供水管道的清洁和更新,尤其是避免老旧铁管造成的锈蚀和细菌滋生。
7.自来水氯化消毒:-自来水在出厂前通常会进行氯化消毒处理,氯能有效杀灭水中的大部分微生物,但可能导致自来水带有轻微氯味。
为确保到达用户的自来水仍具备持续消毒能力,出厂后的管网中也会保持一定的余氯浓度。
生活饮用水安全知识讲座

生活饮用水安全知识讲座生活饮用水安全是人们生活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我们的健康,以下是一些与生活饮用水安全相关的参考内容。
1. 饮用水的来源安全性。
在选择饮用水的来源时,应选择来自可靠渠道的水源,如自来水或经过净化处理的瓶装水等。
避免饮用未知来源或不确定安全性的水源。
2. 自来水水质的检测。
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饮用水来源之一,因此,确保自来水的水质安全非常重要。
了解所在地自来水水质的检测情况,并随时关注当地政府或水务局的公告,确保自来水达到相关的安全标准。
3. 瓶装水的选择。
如果选择喝瓶装水,建议选择经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查看瓶装水的包装日期和保质期,确保水的新鲜度和质量。
另外,注意查看瓶装水是否通过国家相关的认证和检测,如食品安全认证等。
4. 饮用水的储存和保鲜。
无论选择自来水还是瓶装水作为饮用水,都需要注意储藏条件。
尽量避免将开封的瓶装水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阳光直射或者有异味的环境中,以防止水质受到污染。
同时,使用具有可靠密封性的水壶或容器来储存水是保持水质的好方法。
5. 安全饮用水的消毒方法。
在特殊情况下,如露营、旅行或自备水等,为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消毒是必要的。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加氯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并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确保消毒的有效性。
注意,不同地区的水质和环境可能需要不同的消毒方法,请根据当地情况进行选择。
6. 水质异常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如果发现自来水或瓶装水出现异常情况,如变色、异味或有可见悬浮物等,应该立即停止饮用,并将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他们进行调查和解决。
同时,可以选择其他安全的饮用水来源,如可靠的矿泉水或生活用水经过净化处理后的水源。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饮用水的安全性需要高度重视。
了解安全水源、选择可靠的饮用水产品、储存适宜和正确消毒等措施,都能帮助我们保障生活饮用水的安全。
同时,关注公共水源的安全监测和政府部门的相关通知也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安全知识
1.什么样的水是安全饮用水?
答: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七大营养素(矿物质、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水和膳食纤维)之一,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合理、安全的饮用水,才能保障生命的健康生存。
从饮水与健康的角度来讲,良好的饮用水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干净,不含致病菌、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二是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三是含有新鲜适量的溶解氧;四是偏碱性的,水的分子团要小,活性要强。
目前,我国居民的饮用水主要有:自来水、纯净水、人造矿化水、矿泉水和天然水。
自来水是直接取自天然水源(地表水,地下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净化消毒后再输入到各用户,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生活饮用水。
纯净水一般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把有害物质过滤的同时,也去除了钾、钙、镁、铁、锌等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不宜多喝。
饮用矿物质水是通过人工添加矿物质来改善水的矿物质含量。
这样的水虽然补充了纯净水中部分矿物元素的不足,但是添加的矿物质能否被人体吸收、利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矿泉水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人工开采所得到的未受污染的天然地下水。
矿泉水含有一定的矿物盐、微量元素和二氧化碳气体,容易被人体吸收。
适量饮用矿泉水对身体健康有益。
2.我们应该喝什么水?
答: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饮用水。
烧开水的最佳时间是水烧开后再用小火维持沸腾3至5分钟。
研究显示,加氯消毒的水,随着温度的升高,所生成的卤代烃等致癌物质的含量也不断升高。
烧到90摄氏度和刚烧开的水,潜在的危险最大。
沸腾后再加热3到5分钟,这些有害物质可迅速挥发。
但是,水烧的时间太长也不利,因为烧的时间越长,水分蒸发越多,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能越高,会危及人体健康。
喝白开水的水温以25到30摄氏度为宜,不宜过高或过低。
水温太低会引起肠胃不适,过高可致口腔、咽部、食管及胃的黏膜烫伤而引起充血和炎症等,长期发炎可能成为癌变的诱因。
生水和蒸锅水不宜饮用。
生水是指未经洁制、消毒的水,如河水、溪水、井水、库水等,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直接饮用后会发生肠道疾病。
如急性胃肠炎、伤寒、痢疾、寄生虫病等。
蒸锅水是指蒸饭和蒸馒头的剩锅水。
因加热时间长,其中重金属和亚硝酸盐会浓缩,含量增高,对人体会造成危害。
合理选择饮料。
饮料的主要功能是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带给消费者愉悦的味觉感受。
但是很多饮料产品都含有糖和蛋白质,又添加了香精和色素,饮用后不易使人产生饥饿
感。
因此用饮料代替饮用水,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
同时,多数饮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大量饮用特别是含糖量高的饮料,会在不经意间摄入过多能量,造成体内能量过剩。
有些人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每天喝大量含糖的饮料代替喝水,是一种不健康的习惯,应当改正。
3.何时饮水是最佳时间?
(1)早晨起床后饮水,补充一夜之间的水消耗;(2)上午10时左右饮水,可补充流汗及尿液排出的水分;(3)下午3时左右饮水,再度补充体内排出的水分,也使体内囤积的废物顺利排出,防止人体酸性化;(4)晚上8时左右,睡前饮水是饮水最佳时间,因睡眠时血液浓度增高,睡前饮水可以冲淡血液,能加速血液循环。
4.人每天喝多少水合适?
人体大约每天肾脏排尿1.5公斤,加上皮肤蒸发、肺呼吸和粪便排出,人体每天排水大约2.5公斤,要维持生命,达到水平衡,正常人每天需要摄入水分2.5公斤。
其中一日三餐混合膳食中补充水分约1公斤,体内营养物质氧化产生代谢大约0.3公斤,其余1.2公斤,则需要通过饮水来补充。
所以,每天饮水1.2公斤比较合适。
5.饮用不卫生的水有什么危害?
饮用水质不达标的水,容易引发腹泻、霍乱、伤寒、肝炎、痢疾等传染病和氟中毒、砷中毒等地方病。
6.有时饮用自来水会有消毒水药味,为什么?
为确保自来水符合安全卫生,避免水生传染病的发生,供水皆经消毒处理(加氯消毒),并需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余氯范围。
因此有些人饮用时会感觉到消毒水味,但这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而且已习惯自来水生饮的先进国家的民众到各地旅游时,若当地自来水无此类消毒水味,反而不敢安心饮用。
7.有时自来水从水龙头流出后,看起来像牛乳般的白浊,但放置一会儿又变回清澈,为什么?
这是因为在输送自来水至用户的管线中需加压送水,在加压过程会混入空气,使得从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夹带大量的气泡,看起来白浊,但放置一会儿,气泡自然消失就可变回清澈,这与水质没有任何关系。
8.一般居民应如何判断其自来水有无问题?
居民仅能由自来水的外观、气味、和尝味来判断自来水水质,一般正常的自来水的外观应是澄清无色、闻起来没有气味(些微消毒水味是正常现象)、喝起来也没有异味(些微消毒水味是正常现象)。
9.什么是有效余氯?它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
自来水多以氯气消毒,当氯气溶于水中会变成次氯酸或次氯酸根离子,即俗称有效余氯。
由于次氯酸具有极高的氧化能力,如自来水含有效余氯,它在配水管中停留时可预防细菌(病原菌)的滋生,因此有效余氯在自来水的安全卫生上扮演极重要的角色。
为了卫生,自来水含有效余氯是必要的。
巴马百年高锶天然泉水,目前为止所有巴马水中含锶量最高。
其“锶”含量达0.438-0.570㎎/L,为人体最适合吸收的比例。
富含锶、锂、锌、硒、碘化物和偏硅酸等多种矿物质元素,营养丰富。
钙含量达80㎎/L左右,锶钙比例1:166,是人体补充钙质最佳比例,也是长寿秘诀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