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为引领促进城乡融合:案例与启示

合集下载

吉林城乡融合案例

吉林城乡融合案例

吉林城乡融合案例
嘿,咱今儿就来讲讲吉林城乡融合的事儿!
你去过吉林吗?那可真是个好地方!在吉林的农村,以前呐,路没那么好走,人们的生活也相对简单。

但现在可大不一样啦!比如说在某个小村庄,过去大家只能靠种地为生,收入微薄。

但现在呢,政府大力推动城乡融合,把城里的一些好项目引到了村里。

就好像给村子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这就好比是给一辆老马车换上了新的引擎,一下子跑得飞快!
再看看吉林的城市,发展得那叫一个迅速。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繁华的商业街让人眼花缭乱。

可城市也没有忘了农村呀!城里的企业和农村合作,搞起了特色农业,生产的农产品供不应求。

这其中就有一对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合作,城里老板眼光独到,农村人勤劳肯干,两人一拍即合,把事业搞得红红火火。

“哎呀,咱这城乡融合真是太棒啦!”他们开心地说道。

还有呢,教育资源也在城乡之间更好地流动。

以前农村孩子很难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现在可不一样了,城里的老师会到农村支教,农村孩子也可以到城里的好学校交流学习。

这多像搭起了一座坚固的桥梁,让城乡的孩子可以自由往来,共同进步呀!
吉林的城乡融合就像是一场美妙的化学反应,让整个地区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大家不再是分隔的两个群体,而是紧密融合在一起,共同迈向美好的未来。

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吗?所以啊,吉林的城乡融合案例真的太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学习啦,让我们都为它点赞!。

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案例

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案例

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案例
城乡融合发展是当今中国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效。

以下是一个成功的城乡融合发展案例:
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是一个主要的农业县市,传统以种植蔗糖和竹子为主,农村居民收入普遍较低。

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洪江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农村公路,安装了新的通讯设施,并统一了城乡规划,建立了生态农业和旅游区。

其次,政府还针对农民特点,推行了扶贫政策,鼓励村民发展特色农业,如葡萄、黑猪等。

政府还在城市中开发新产业,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需要大量从农村引进劳动力。

最后,政府推动了高质量教育和医疗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促进了洪江市农村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减少了城乡差距,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

如今,洪江市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生态酒庄旅游和休闲区,并逐渐成为城市化和全面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城市与乡村相互促进的例子

城市与乡村相互促进的例子

城市与乡村相互促进的例子
城市与乡村相互促进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
1. 高新区“城市带动+平台撬动+企业联动+群众互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案例:以西安市高新区为例,该区在实践中坚持工农互促、城乡互补,通过城市带动、平台撬动、企业联动、群众互动的方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 浙江省丽水市“四化同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案例:丽水市通过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同步推进的方式,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公共设施,增加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功能和吸引力,吸引人口和资金进入城市,促进城市和农村的贸易和服务活动。

同时,丽水市也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注重环保、节水、节能,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丽水市还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强信息技术在城乡社区基层治理中的应用,提高城乡治理效率,推动城乡社区的互动和交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相关学者。

城市与乡村振兴的案例

城市与乡村振兴的案例

城市与乡村振兴的案例
城市与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涉及多个方面和角度。

以下是一些关于城市与乡村振兴的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成功的战略和实践,旨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了从“矿山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型,并成功打造了一个以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

2. 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通过建设现代化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引进现代农业科技等措施,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富裕村的转变,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3.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4.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推广特色农产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等措施,实现了从传统农业村向现代化旅游村的转变,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5. 上海市崇明区瀛东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开展乡村旅游、推广绿色生活方式等措施,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村。

这些案例表明,城市与乡村振兴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等。

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和政策措施,可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城乡融合发展的案例

城乡融合发展的案例

城乡融合发展的案例
《城乡融合发展的奇妙案例》
哎呀呀,你知道吗,在咱们国家,有个地方那城乡融合发展真的超级棒!就说那个美丽的小镇吧,以前那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地方,可现在呢?那变化,简直让人惊叹!
就拿教育来说吧,以前农村的孩子想要接受好的教育那可太难啦!城里的学校各种资源丰富,而农村的学校呢,就显得有些寒酸。

可现在不一样啦!城乡学校之间开始合作,城里的老师会到农村去支教,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知识带过去。

这就好比是给农村学校注入了一股清泉啊!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差不多的教育啦,这多好啊!这不是让城乡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了吗?
再看看医疗方面。

以前农村人生病了,有时候得大老远地跑到城里去看病,多不方便啊!现在呢,城里的医院和农村的卫生站加强了联系,经常会有医生下乡义诊。

就好像是医生们带着“药箱子”直接来到了农村人的家门口,多贴心呐!而且农村的卫生站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设备更齐全了,看病也更方便啦!
还有啊,那个小镇搞起了特色农产品产业。

农民们不再只是简单地种地卖粮食啦,他们开始种植那些有特色的、市场需要的农产品,然后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

这就像是给农村经济安上了一双翅膀啊!农民们的收入提高了,生活也越来越好啦。

那些外出打工的人看到家乡这么有发展前景,好多都回来啦!
城乡融合发展,就像是一场美丽的邂逅,让城市和农村的优势互补,共同成长。

这难道不是一件超级棒的事情吗?这样下去,城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大家的生活都会越来越幸福!咱们都应该大力支持城乡融合发展呀,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美好!。

城乡建设典型案例

城乡建设典型案例

城乡建设典型案例一、乡村建设案例:浙江安吉余村的绿色转型。

曾经的余村啊,就是个普通的小乡村,靠山吃山,到处都是矿山和水泥厂,那灰尘漫天的,村民虽然有点收入,但是环境被搞得一塌糊涂。

后来呢,余村的领导们就寻思着,这不是长久之计啊。

他们决定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首先就把那些污染严重的矿山和水泥厂都给关停了。

这可不容易啊,就像壮士断腕一样,很多村民一开始都不理解,觉得这是断了大家的财路。

但是村里的干部们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给大家描绘绿色发展的美好蓝图。

接着,他们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利用余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打造了很多特色景点,像那大片大片的竹海,以前只是个背景板,现在成了游客们最喜欢的打卡地。

还开了很多农家乐、民宿,村民们从以前的矿工、水泥厂工人,摇身一变成为了老板、厨师、服务员。

现在你去余村看看,村子干净整洁,青山绿水间,游客们欢声笑语,村民们的收入也比以前只靠挖矿、开厂的时候多了不少呢,真正实现了环境和经济的双赢。

二、城市建设案例: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

成都这个城市啊,一直都很有自己的韵味。

但近年来搞的“公园城市”建设,那可真是把成都变得更巴适了。

以前成都虽然有不少公园,但比较分散,城市里很多地方还是钢筋水泥的丛林。

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提出了“公园城市”的理念,就像是要把整个城市都变成一个超级大公园。

比如说,在城市的新区建设中,他们把公园和城市建筑融合得非常巧妙。

你看那些高楼大厦周围,不是简单地种几棵树就算了,而是打造出大片大片的城市绿地,有湖泊、有湿地、有各种花草树木。

而且还修了很多方便市民休闲散步的绿道,这些绿道就像城市的绿色血管一样,贯穿了整个城市。

像锦城湖那一带,以前就是普通的城郊荒地,现在呢?湖光山色,周围还有现代化的写字楼、购物中心。

上班族们中午休息的时候,可以去湖边散散步,喂喂鸭子;周末的时候,全家老小都能来这儿露营、晒太阳。

成都的这种“公园城市”建设,不仅让城市的环境更加宜居,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投资,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

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典型案例

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典型案例

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典型案例一、浙江德清:产业协同,共享繁荣。

1. 背景与挑战。

德清这个地方啊,离大城市杭州挺近的。

以前呢,就像是个小跟班,看着杭州发展得风风火火,自己虽然有不少资源,但就是没找对发展的门道。

城乡之间差距也比较明显,城里高楼大厦,各种现代化产业,农村呢,大多就是传统的农业,年轻人都爱往城里跑,农村就剩下些老人和小孩,感觉有点冷冷清清的。

2. 创新举措。

产业协同发展:德清可聪明啦,它就想着借助靠近杭州的优势,和杭州搞产业协同。

杭州有很多高科技企业,德清就专门划出一块地来,建了个产业园区,吸引这些企业来开分公司或者搞合作项目。

这就像大树底下好乘凉,德清的这个产业园区,不仅有高科技企业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解决了很多当地人的就业问题。

农村地区也没闲着,围绕着城市的消费需求,发展起了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

比如说,种一些城里人爱吃的有机蔬菜、水果,然后搞那种可以让游客自己采摘的活动。

这样一来,农村的农产品不愁销路了,农民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了。

人才流动机制:为了让城乡之间的人才能够流动起来,德清制定了一系列诱人的政策。

对于那些从城市到农村创业或者工作的人才,给予住房补贴、创业资金支持等。

反过来,对于农村有才华、想往城市发展的年轻人,也提供免费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工作环境。

这就像在城乡之间搭起了一座人才的桥梁,让两边的人才可以自由穿梭。

3. 取得的成效。

现在的德清啊,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了。

农村变得越来越热闹,到处都是新建的农家乐和民宿,一到节假日,城里人都往德清的农村跑。

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建设得特别好,道路宽敞平坦,网络信号也很强。

而德清的城市呢,因为有了农村特色产业的补充,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特色。

整个德清就像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城市和农村手拉手,共同走向繁荣。

二、四川成都郫都区:乡村振兴带动城乡融合。

1. 背景与挑战。

郫都区以前大家可能就知道它的豆瓣酱很出名,但这个地方在城乡融合发展之前,也面临不少问题。

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案例

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案例

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案例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差距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各地方政府不断推出相关政策和措施。

下面介绍几个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显著的案例。

一、广东省揭阳市潮汕城乡一体化发展
揭阳市潮汕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式,实现了城乡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了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发展的协调和融合。

二、江苏省靖江市“慢城镇”建设
靖江市提出了“慢城镇”建设的理念,重点通过发展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推进农村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培育新型农民群体,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该市还加强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缩小了城乡差距。

三、湖南省衡阳市“三农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衡阳市通过建立“三农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包括咨询、培训、技术指导等。

同时,该市还通过支持农村电商、发展农村合作社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缩小了城乡差距。

以上案例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式,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提出宁波要全面实施城乡深度融合 发展行动。率先探索让农业加快成为有奔头的产 业,让农民加快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加 快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提出九大乡村振兴专项行动 实施25项重点项目
亮点拾锦
加快卫星城 (中心镇) 建设, 有序适度推进产业和人口 集聚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以欠发达地区、山区、海岛为重点 推动农网改造升级和网架结构优化,供电可靠率达到99.9%以上 数字乡村战略,行政村普遍满足用户百兆以上宽带网络应用需求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水质综合达标率达到95% 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和调整户口迁移制度,将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
宁波市在培育和发展卫星城、中心镇 和特色小镇,推动产城融合和城乡统 筹等方面,走出了具有宁波特色的新 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宁波的做法与经验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慈溪作为全省户改试点地区, 2015年底全面实行城乡户口一元化管理,在全市率先 完成户改工作。
同年9月,确定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省级综 合配套改革试点。
2013年3月,《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经国 务院批复,是我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 域规划。
苏州推动城乡融合的做法
农民股东化与居住集中化在农民中大力推行换股、 换保、换房的“三置换”,加快“三集中”步伐。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一体化。通过各级政府强力 推动,促进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 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之间的“无缝对接”和共建共享 共用。
推动农业与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方式融合,提高农民 收入
引导人才、技术、土地、资本等要素向农村集聚
落实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乡村地区开发强度、 产业门类和生态红线控制,切实强双流黄龙溪镇东岳村幸福美丽新居
《2018年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 合发展行动计划》
规划提升:以“乡村振兴走廊” 重塑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格局
产业融合:力争农商文旅融合 新产业新业态产值增长20%
美丽乡村:启动建设特色镇(街区)57个,川西林盘修复保 护100个
民生保障: 力争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人才培育: 建立急需紧缺“人才资源库”.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 万名
城乡融合的苏南案例
农民就业 城市的形象面貌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是乡村
建设的标杆。
城乡融合的成都案例
2007年,成都和重庆被批准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 套改革试验区
要求重庆市和成都市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 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 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 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 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 制。2014年起,宁波市开始全面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 份合作制改革,到2015年底,全市2802个村经济合作 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率达99.3%。
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和老城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品质魅力。 近年来,宁波市提出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一手抓新型 城市建设,一手抓老城有机更新,统筹推进智慧城市、绿 色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积极开展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
口全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引导城市和社会的资本、人才、技术和产业项目等资源要素更多
更好地向农业农村流动集聚和高效配置
经验与启示
经验与启示
加快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 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和
同质化 优化空间布局,构筑中心城区-卫星城-中心镇为节点的网络
改革开放——2007: 城镇化到城乡统筹
乡镇企业 农民工进城 统筹城乡发展
2012年— 2019年: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
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新格局。
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2017年,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立健全城 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产业布局的一体化。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和布 局。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城乡各自比较优势,集中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社会文明一体化与生活方式城乡融合。
苏南地区城乡关系与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融合的宁波案例
这里很难看出城乡 差别!
城市里,楼房前后绿树掩映、 花团锦簇; 农村里,万绿丛中的是一座座 典雅的别墅。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道路整洁 宽敞,溪流碧水清清。 人们的穿着、享受的福利待遇 也都在告诉人们,这里的城乡 鸿沟正在填平 !
2019年《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 系的意见》
城乡融合发展时间表
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 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
具体的改革举措
改革的要求,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改革的抓手,是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 化战略;
——苏南模式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就地城镇化道路,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
苏南模式三个阶段
发源阶段:“以工促农”的探索与实践。以 乡村的城镇化为特征,通过发展以集体经济 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走出了 一条与西方工业化迥然不同的工农相辅、城 乡协作的城镇化道路。
演进阶段:“以城带乡”的探索与实践。以城市的现代化 为特征,建立经济开发区,通过所有制改造和外资引进 ,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多层次产业并重的多元格局。 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主要体现在: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医疗卫生、居家养老、文化娱乐等不断 下沉,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品质生活。全市已建成乡 村卫生服务站711家,村卫生室882家,建成农村居家养老服 务中心(站)2112个。1000多个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农村居民的精 神家园。
调整产业和居住布局 。通过科学调整行政区划,撤县设区、 乡镇改街道、建制村合并、规划中心村,推进人口、产业、 居住“三集中”,形成梯次合理的居住和产业布局,加强了 城乡基础设施的支撑力。
加快卫星城、中心镇和特色小镇培育。宁波加快卫星城、中 心镇建设步伐,通过促改革、强产业等手段,着力增强集聚 辐射功能;同时,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培育,为新型城镇化发展 增添新动能。
2018年中国特色小镇50强名单中,浙江就占了23席,杭
州最多,宁波有两个特色小镇上榜。余姚智能光电小 镇(又称云城小镇)和宁海智能汽车小镇,分列榜单第10 名和第13名。
改革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 差距;
改革的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城乡融合:丰富的时代内涵
什么是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的内容
城乡空间融合 城乡经济融合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融合 城乡公共服务融合 城乡生态环境融合
以中心城市为引领:实现城乡融合必由之路
只有城镇化才能解放农民和富裕农民 城市汇聚了发展经济的主要要素和高端要素 城市经济实力和活力能够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和
型都市圈 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实现城市对乡村的产业带动和产业互动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守住底线,不犯方向性错误。
谢谢聆听!
1983年,市管县体制改革。城市国有大中型 企业与区县、乡镇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 联合和协作。
2007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 案,三个集中:
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
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
推进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做法
规划上重塑城乡空间形态和经济地理 确立农民土地权利,健全农村产权服务体系
全面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并轨。2012年宁波在全省率先实现“ 城乡一体、标准一致”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3 年实现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城乡并轨,2015年全面消除6000元 以下贫困人口现象,2016年起全面实现城乡居民低保、基本 医保和基本养老保障“三保”各自并轨。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目前,供水、电力、电信、广播 电视宽带、等级公路、公共交通已实现建制村全覆盖。截至 2017年年底,全市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99%,农村区域已建 成4G基站1099个,光网能力达到276万纤,在省内处于领先。
以城市为引领促进城乡融合: 案例与启示
xxx xxxx经济学院
城乡融合发展的提出
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建立健 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城乡政策演变:从城乡分离到城乡融合
1950S——改革开放前:城乡分离阶段
二元户籍制度 二元就业制度 统购统销政策 强制工业积累
一是农民大量进城务工经商,带动了收入的增加。
二是许多农村企业不仅搬迁到了各类开发园区,甚至把总部设 到了大城市
三是城市资本参与农村资源的开发,推进了现代农业和新农村 建设。
融合阶段:城乡互动与融合,城乡一体化。
2008年适时提出了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 新的战略思路,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城市化,旨在打 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城乡之间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发展的制度隔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