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练习:第十三章实验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知能演练提升 含解析
人教版高考物理选修3-4同步学案 第13章 第1节 第2课时 实验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一、实验目的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与入射光线相对应的出射光线,用量角器测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 =sin θ1sin θ2。
三、实验器材长方形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图钉、量角器、三角板(或直尺)、铅笔。
四、实验步骤1.将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过aa′上的一点O 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
2.把长方形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条边bb′。
3.在线段AO 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 1、P 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 1、P 2的像,调整视线的方向,直到P 1的像被P 2挡住。
再在观察的这一侧依次插上两枚大头针P 3、P 4,使P 3挡住P 1、P 2的像,P 4挡住P 1、P 2的像及P 3,记下P 3、P 4的位置。
4.移去长方形玻璃砖连接P 3、P 4并延长交bb′于O′,连接O O′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θ1=∠AON ,折射角θ2=∠O′ON′。
5.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和折射角,从三角函数表中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6.改变入射角θ1,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五、数据处理 1.平均值法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比值 sin θ1sin θ2,最后求出在几次实验中所测 sin θ1sin θ2 的平均值,即为玻璃砖的折射率。
2.图象法以sin θ1值为横坐标、以sin θ2值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描数据点,过数据点连线得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求解图线斜率k ,则k =sin θ2sin θ1=1n ,故玻璃砖折射率n=1k。
3.作图法在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与AO 交于C 点,与OO′(或OO′的延长线)交于D 点,过C 、D 两点分别向NN′作垂线,交NN′于C′、D′,用直尺量出CC′和DD′的长,如图所示。
人教版选修3-4课后作业第十三章光 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课时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word版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选修3-4课后作业第十三章光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课时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一、选择题1.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n。
如图甲所示,O是圆心,MN是法线,AO、BO分别表示某次测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
该同学测得多组入射角i和折射角r,作出sin i-sin r图象如图乙所示。
则()A.光由A经O到B,n=1.5B.光由B经O到A,n=1.5C.光由A经O到B,n=0.67D.光由B经O到A,n=0.672.①“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平行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1所示。
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入大头针P3和P4。
在插P3和P4时,应使。
图1图2②某同学实验中作出光路图如图2所示,在入射光线上任取一点A,过A点作法线的垂线,B点是垂线与法线的交点。
O点是入射光线与aa'界面的焦点,C点是出射光线与bb'界面的交点,D点为法线与bb'界面的交点。
则实验所用玻璃的折射率n=(用图中线段表示)。
3.用圆弧状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先在白纸上放好圆弧状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P1和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圆弧状玻璃砖轮廓如图甲所示(O为两圆弧圆心;图中已画出经P1、P2点的入射光线)。
(1)在图上补画出所需的光路;(2)为了测出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请在图中的AB分界面上标出这两个角。
(3)多次改变入射角,测得几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玻璃的折射率n=。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4)-13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探索出插针法确定光路的方法;(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的方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2)通过典型题目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在练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应用折射定律,进而转化为技能技巧,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3)明确入射光线、出射光线以及折射光线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实验操作的乐趣,提高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养成探究物理规律的良好习惯,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学会用插针法确定光路.2.会用玻璃砖和光的折射定律测定玻璃的折射率.3.会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4.会用单位圆的方法处理本实验数据。
5.知道入射光线、出射光线以及折射光线的关系。
[教学难点]:1.学会用插针法确定光路.2.会用玻璃砖和光的折射定律测定玻璃的折射率.3.会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4.会用单位圆的方法处理本实验数据。
5.知道入射光线、出射光线以及折射光线的关系。
[教学器材]:塑料板、白纸、玻璃砖、大头针、图钉、量角器、三角板、铅笔、圆规.[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课题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目标知识①通过实验,探究出折射规律。
总结出测定玻璃折射率的一般规律;②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使学生领悟折射定律,通过思考得到确定光路的方法。
③能够运用折射定律解决问题。
能力①通过实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②通过从猜测探究方法实验操作等一系列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能力;③培养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发明意识等。
情感①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索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奋发学习的精神;②探索性实验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形成辩证思维的方法和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4知能巩固提升4.2学生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知能达标演练1.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注意的是( )A.玻璃砖的宽度宜大些B.实验时可用玻璃砖代替直尺画折射面,这样比较方便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D.大头针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2.如图为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示意图,对于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玻璃砖的两折射面平行,则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平行B.即使玻璃砖的两折射面不平行,则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也平行C.在入射角i不变的情况下出射光线的侧移量与玻璃砖的厚度有关,玻璃砖越厚,侧移量越大D.玻璃的折射率数值与玻璃砖的形状有关3.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对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现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做出如图所示的四组插针结果.(1)从图上看,肯定把大头针插错了的同学是__________.(2)从图上看,测量结果准确度最高的同学是__________.4.用“插针法”测定透明半圆柱玻璃砖的折射率,O为玻璃截面的圆心,使入射光线跟玻璃砖平面垂直,如图所示四个图中P1、P2、P3、P4是四个学生实验插针的结果.(1)如图所示四个图中肯定把针插错了位置的是_________.(2)这四个图中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折射率的是_________.5.用半圆形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如下:(1)把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定出其圆心O,在白纸上用铅笔描下其直径和圆心位置,让一束光沿与直径垂直的方向穿入玻璃砖的圆弧部分,射到圆心O,如图所示.(2)不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和位置,让玻璃砖以O点为轴逆时针转动到从玻璃砖平面一侧恰好看不到出射光为止.(3)用铅笔描下此时玻璃砖直径的位置,移去玻璃砖,测出玻璃砖转过的角度β,由β计算出折射率.若已知β=42°,又查出sin42°=0.67,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6.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表面光线不能通过.现要测定此玻璃砖的折射率.给定的器材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P1、P2、P3、P4)、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上画出直线aa′和bb′,aa′表示镀银的不透明玻璃表面,bb′表示另一表面,如图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位置如图).用P1、P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1)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P3、P4,试在题图中标出P3、P4的位置.(2)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题图中通过作图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中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简要写出作图步骤.(3)写出用θ1、θ2表示的折射率公式n=__________.7.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一圆盘上过其圆心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BC、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下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P1、P2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BFC 部分竖直浸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2的像,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P3,使P3正好挡住P1、P2的像.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P3所插位置,就可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1)若∠AOF=30°,OP3与OC的夹角为30°,则P3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为____.(2)图中P3、P4两位置哪一处所对应的折射率值大?答:_______.(3)作AO的延长线交圆周于K,K处所对应的折射率值应为______.答案解析1.【解析】选A、C、D.玻璃砖的宽度大些,折射光线出射时其侧移明显,便于插针和测量,减小误差,A 正确;用玻璃砖代替直尺画折射面,会污染或损坏玻璃砖的折射面,B 错误;大头针之间的距离适当远些,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可使出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定位准确,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所以A 、C 、D 正确. 2.【解析】选A 、C.根据在折射中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如果玻璃砖的两折射面平行,则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所以A 正确,B 错误.由解析图可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侧移量dd sin i r cos r∆=-(),所以在入射角不变的情况下,宽度d 越大,侧移量越大,C 对.折射率是物质的特性与玻璃砖的形状没有关系,D 错.3.【解析】光线透过平行玻璃砖时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且从空气射入玻璃砖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而光线透出时相对于入射光线向右下侧偏移.另外,插针确定光路时,入射角稍大些好且插针相距稍远些好.由图可知,甲、乙图中出射光线向左上侧偏移不符合事实,肯定插错了,丙与丁相比较,前者入射角及插针间距都比丁图小,故丁同学测量最准确. 答案:(1)甲、乙 (2)丁4.【解析】分别连接P 1、P 2和P 3、P 4用以确定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入射点与折射点,并连接该两点,可确定出射光线和玻璃砖内部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1)图A 把针插错了.(2)图B 是r =i =0的特殊情况,不能测定n ;图D入射角太大接近临界角,使出射光线弱、观察误差大;而图C的入射角适中,所以C比较准确.答案:(1)A (2)C5.【解析】这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圆弧部分时光路沿直线传播,射到玻璃砖的平面部分后再折射出来,当入射角i增大到等于某值时刚好没有光线射出,此时的入射角i即玻璃的临界角,也就是玻璃砖平面转过的角度β.由全反射规律得n=1/sinβ=1/sin42°=1.5.答案:1.56.【解析】(1)在bb′一侧观察P1、P2(经bb′折射、aa′反射,再经bb′折射后)的像,在适当位置插上大头针P3,让P3挡住P1、P2的像;再插上大头针P4让它挡住P1、P2的像和P3.P3、P4的位置如图所示.(2)①过P1、P2作直线与bb′交于O;②过P3、P4作直线与bb′交于O′;③利用尺规作图找到OO′的中点M;④过O点作bb′的垂线CD,过M点作bb′的垂线与aa′相交于N点,如图所示,连接ON;⑤量得∠P1OD=θ1,∠CON=θ2.(3)12sin n sin θθ=答案:(1)、(2)见解析 (3)12sin sin θθ 7.【解析】这个装置可以说是一个简易的液体折射率测量装置.它的原理还是利用折射定律,只是入射角固定,而折射角的位置被刻好的折射率值所取代,从而可直接读取折射率. (1)由折射定律有 3sin EOP sin60n 1.73sin AOF sin30∠︒∠︒===(2)因入射角固定,折射角越大则折射率越大,而折射角∠EOP 3<∠EOP 4,故P 4对应的折射率大.(3)如果光线经过液体中的P 1、P 2后没有偏折,直射到K 点,则该液体折射率为n =1.答案:(1)1.73 (2)P 4 (3)1。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选修3-4练习:第十三章实验 测

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时,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注意的是( )A .玻璃砖的宽度宜大些B .入射角应尽量小些C .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D .大头针P 1和P 2及P 3和P 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解析:玻璃砖宽度宜在5 cm 以上,太小测量误差较大,故A 正确;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但也不宜太大,一般在30°到60°之间较合适,B 错误;大头针要竖直插在纸上,且相互之间的距离要稍大一些,这些都可以减小误差,故C 、D 正确。
答案:ACD2.某同学做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时,用他测得的多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作出sin θ1-sin θ2图象如图13-实-7所示,下列判断中哪些是正确的( )A .他做实验时,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的B .玻璃的折射率为0.67图13-实-7C .玻璃的折射率约为1.5D .玻璃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67解析:由题图可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光线是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故选项A 正确;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故B 项错;由折射率公式n =sin θ1sin θ2,可得n =10.67=1.5,故C 项正确;由临界角的定义公式:sin C =1n ,可知D 项正确。
答案:ACD3.由某种透明物体制成的等腰直角棱镜AOB ,两腰都为16 cm ,且两腰与Ox 和Oy 轴都重合,截面如图13-实-8所示,从BO 边的C 点注视A 点,发现A 点的位置在D 点,测出C 点的坐标(0,12),D 点的坐标为(9,0),由此可以算出该透明物质的折射率为________。
图13-实-8解析:由题中叙述可知,A 点发出的光线在C 点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D 点,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以求得:sin i =OC OC 2+OD 2, sin r =OC OC 2+OA 2,所以:n =sin i sin r =OC 2+OA 2OC 2+OD 2=122+162122+92=43。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课后习题 第十三章 习题课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第十三章光习题课: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课后篇巩固提升1.劣质的玻璃中往往含有空气泡,这些空气泡看上去比较亮,对这一现象有以下不同的解释正确的是( )A.空气泡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而较亮B.空气泡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而较亮C.从空气泡到达玻璃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因而较亮D.从玻璃到达空气泡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因而较亮2.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B.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C.单色光1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2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D.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光1的折射率较大,与光2相比,其波长较小,在玻璃中传播速度较小,临界角较小,通过玻璃的时间较大。
3.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界面两直线aa'与bb'后,不小心误将玻璃砖向上稍平移了一点,如图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得的折射率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变大、变小均有可能设P1、P2、P3、P4是正确操作所得到的四枚大头针的位置,画出光路图后可知,即使玻璃砖向上平移一些,如图所示,实际的入射角没有改变。
实际的折射光线是O1O1',而现在误把O2O2'作为折射光线,由于O1O1'平行于O2O2',所以折射角没有改变,折射率不变。
4.图甲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b、c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的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图乙所示。
计算折射率时,用(选填“d”或“e”)点得到的值较小,用(选填“d”或“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
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光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4

图14
1234
4.(其他形状玻璃砖测折射率)在做“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对 于如图所示的梯形玻璃砖(两个光学面不平行),实验结果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__B__.(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234
课时对点练
1.在“用插针法测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实验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但测 后发现玻璃砖的两个光学面不平行,则 A.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一定不平行,测量值偏大 B.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一定不平行,测量值偏小
1234
(2)对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和计算,求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1_._5_3_(说__明__:___ _±__0_.0_3_范__围__内__均__可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 设方格纸上正方形的边长为 1,光线的入射角为 θ1,折射角为 θ2,则 sin θ1
= 5.3 ≈0.798,sin θ2= 2.2 ≈0.521,所以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n=
二、实验器材
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四枚、图钉(3~4枚)、量角器、直尺、铅笔.
三、操作步骤
1.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 2.用直尺画一条平行于玻璃砖一个面的一条线aa′作为界面,过aa′上一点O 作垂直于aa′的直线NN′作为法线,过O点画一条入射光线AO,使入射角θ1 适当大些,如图1所示.
√A.为了减小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 √B.为减小测量误差,P1、P2连线与玻璃砖界面法线的夹角应适当
大一些
C.若P1、P2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P1、P2的像
第十三章 光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知识内容 选考要求
课时要求
1.知道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
会画光路图,能计算折射率以及折射率的平均值,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4)-13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7-
六、数据处理
1.计算法
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
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 sin������1
sin������2
,并取平均值。
2.作sin θ1-sin θ2图象
改变不同的入射角θ1,测出不同的折射角θ2,作sin θ1-sin θ2图象,由
4.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 5.从玻璃砖bb'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 的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再在bb'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3、 P4,使P3能挡住P1、P2的像,P4能挡住P3本身及P1、P2的像。 6.移去玻璃砖,在拔掉P1、P2、P3、P4的同时分别记下它们的位 置,过P3、P4作直线O'B交bb'于O'。连接O、O',OO'就是玻璃砖内折 射光线的方向。∠AON为入射角,∠O'ON'为折射角。 7.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
5
-6-
五、注意事项 1.实验时,应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P1和P2之间、P3和 P4之间、P2与O、P3与O'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 2.入射角θ1不宜太大(接近90°),也不宜太小(接近0°)。当θ1太大时 ,反射光较强,出射光较弱;当θ1太小时,入射角、折射角测量的相对 误差较大。 3.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光学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 当作尺子画界线。 4.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5.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 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 差较大。
10
-11-
典例 在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
(1)某同学实验插针的步骤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解析:玻璃砖宽度宜在5 cm以上,太小测量误差较大,故A正确;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但也不宜太大,一般在30°到60°之间较合适,B错误;大头针要竖直插在纸上,且相互之间的距离要稍大一些,这些都可以减小误差,故C、D正确。
答案:ACD
2.某同学做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时,用他测得的
多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作出sin θ1-sin
θ2图象如图13-实-7所示,下列判断中哪些是正
确的( )
A.他做实验时,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的
B.玻璃的折射率为0.67
图13-实-7
C.玻璃的折射率约为1.5
D.玻璃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67
解析:由题图可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光线是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故选项A正确;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故B项错;由折射率公式n=,可得n==1.5,故C项正确;由临界角的定义公式:sin C=,可知D项正确。
答案:ACD
3.由某种透明物体制成的等腰直角棱镜AOB,两
腰都为16 cm,且两腰与Ox和Oy轴都重合,截面如
图13-实-8所示,从BO边的C点注视A点,发现A
点的位置在D点,测出C点的坐标(0,12),D点的坐标为(9,0),由此可以算出该透明物质的折射率为________。
图13-实-8
解析:由题中叙述可知,A点发出的光线在C点
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D点,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图
可以求得:
sin i=,
sin r=,
所以:n====。
答案:4
3
4.(20xx·重庆高考)图13-实-9图甲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________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b、c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的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图乙所示。
计算折射率时,用__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较小,用__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
图13-实-9
解析:玻璃砖的光学面不能用手直接触摸,第一空填“光学”,计算玻璃折射率时,需将c点与d或e点连接,即为出射光线,连接d时,入射光ab的折射角更大,计算出的折射率更小,第二空填“d”,又因长方体玻璃砖两光学面平行,出射光与入射光应该平行,根据图中d、e两点的位置,用e点时出射光与入射光更接近于平行,误差更小,第三空应填“e”。
答案:光学 d e
5.如图13-实-10所示,一半圆形玻璃砖外面插上P1、P2、
P3、P4四枚大头针时,P3、P4恰可挡住P1、P2所成的像,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
有一同学把大
头针插在P1′和P2′位置时,沿着P4P3的方向看不到大头针的像。
其原因是________。
图13-实-10
解析:θ1=60°,θ2=30°,n==,此介质的临界角的正弦sin C=<,即C<60°,当光线由P1′P2′射入时在MN面上发生全反射,故沿P4P3观察不到大头针的像。
答案:当光线由P1′P2′射入时在MN面上发生全反射
6.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
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
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
的像被P2挡住。
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如图13-实-11所示。
图13-实-11
(1)在本题的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在图上标出它们。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________。
解析:(1)如图所示,画出通过P1、P2的入射光
线交AC面于O,画出通过P3、P4的出射光线交
AB面于O′,则光线OO′就为入射光线P1、P2在
三棱镜中的折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