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单闭环管道流量比值控制系统设计

《单闭环管道流量比值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班级:11级自动化1班姓名:孙勇李自强周程鲍凯学号:080311009 080311022080311035 080311047指导教师:陈世军设计时间: 2014年6月11日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2014年 6 月11 日摘要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工艺上常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流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一旦比例失调,就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影响产品质量,浪费原料,消耗动力,造成环境污染,甚至产生生产事故。
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参数符合一定比例关系的控制系统,称为比值控制系统。
通常以保持两种或几种物料的流量为一定比例关系的系统,称之为流量比值控制系统,这次课程设计的内容就是流量比值过程控制系统。
流量测量是比值控制的基础。
各种流量计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一般正常流量选在满量程的70%左右),必须正确选择使用。
在工程上,具体实施比值控制时,通常有比值器、乘法器或除法器等单元仪表可供选择,相当方便。
若采用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只要进行乘法或除法运算即可,我们这次就主要使用计算机及组态王软件进行设计。
关键词:组态王;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目录1、引言 (1)1.1主要内容 (1)1.2任务要求 (1)2、设计方案 (2)2.1设计原理 (2)2.2系统原理图 (2)2.3 仿真调试 (3)3、硬件设计 (4)3.1使用仪器 (4)4、软件设计 (7)4.1 程序 (7)4.2 系统组态设计 (11)4.2.1组态图 (11)4.2.2静态画面 (12)4.2.3数字字典 (14)4.2.4系统应用程序 (16)4.2.5动画连接 (17)5、课程设计总结 (17)6、参考文献 (18)1、引言1.1主要内容本课程设计是学完《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后的一个应用性实践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训练,对过程控制工程设计的概念有完整地了解,同时培养综合应用基础课、专业课所学知识与工程实际知识的能力。
基于mcgs的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

标题:探究基于MCGS的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在当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流量控制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基于MCGS(多变量控制系统)的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更是一项挑战而又高效的技术。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探讨该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一、流量控制系统概述1.1 什么是流量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流体的流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过程,而流量控制系统则是用来准确控制流体的流动速度、流量和压力的系统。
它可以应用在化工、石油、制药等领域,对生产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流量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MCGS的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由哪些主要组成部分组成?(这里可以详细介绍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二、基于MCGS的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2.1 MC基于MCGS的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当其冲的就是MC (多变量控制系统)。
MC是一种先进的控制系统,它采用多个输入、多个输出(MIMO)的控制方法,相比传统的单变量控制系统(SISO),MC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流量的比值。
2.2 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这里可以详细描述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的特点和设计原理,以及与MC的结合)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基于MCGS的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体现,更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将有效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为工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益处。
总结和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基于MCGS的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流量控制系统的概述,到MC和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再到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们获得了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知识体系。
基于MCGS的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工作,它必将推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向更高水平迈进。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大的效益。
在文章中,我尽力多次提及了指定的主题文字“基于MCGS的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并按照知识的文章格式进行撰写,保证了文章内容的丰富和深度。
实验二十——精选推荐

实验⼆⼗实验⼆⼗⽐值控制系统实验第⼀节单闭环流量⽐值控制系统⼀、实验⽬的1、了解单闭环⽐值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结构组成。
2、掌握⽐值系数的计算。
3、掌握⽐值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与投运。
⼆、实验设备1、THJ-2型⾼级过程控制实验装置2、计算机、上位机MCGS组态软件、RS232-485转换器1只、串⼝线1根3、万⽤表 1只三、系统结构框图图6-1单闭环流量⽐值控制系统结构图四、实验原理在⼯业⽣产过程中,往往需要⼏种物料以⼀定的⽐例混合参加化学反应。
如果⽐例失调,则会导致产品质量的降低、原料的浪费,严重时还发⽣事故。
例如在造纸⼯业⽣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纸浆的浓度,必须⾃动地控制纸浆量和⽔量按⼀定的⽐例混合。
这种⽤来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参数之间保持⼀定⽐值关系的过程控制系统,均称为⽐值控制系统。
本实验是流量⽐值控制系统。
其实验系统结构图如图6-1所⽰。
该系统中有两条⽀路,⼀路是来⾃于电动阀⽀路的流量Q1,它是⼀个主动量;另⼀路是来⾃于变频器—磁⼒泵⽀路的流量Q2,它是系统的从动量。
要求从动量Q2能跟随主动量Q1的变化⽽变化,⽽且两者间保持⼀个定值的⽐例关系,即Q2/Q1=K。
图6-2 单闭环流量⽐值控制系统⽅框图图6-2为单闭环流量⽐值控制系统的⽅框图。
由图可知,主控流量Q1经流量变送器后为I1(实际中已转化为电压值,若⽤电压值除以250Ω则为电流值,其它算法⼀样),如设⽐值器的⽐值为K,则流量单闭环系统的给定量为KI1。
如果系统采⽤PI调节器,则在稳态时,从动流量Q2经变送器的输出为I2,不难看出,KI1=I2。
五、⽐值系数的计算设流量变送器的输出电流与输⼊流量间成线性关系,当流量Q由0→Qmax变化时,相应变送器的输出电流为4→20mA。
由此可知,任⼀瞬时主动流量Q1和从动流量Q2所对应变送器的输出电流分别为I1= (1)I2= (2)式中Q1max和Q2max分别为Q1和Q2 最⼤流量值。
设⼯艺要求Q2/Q1=K,则式(1)可改写为Q1= Q1max (3)同理式(2)也可改写为Q2= Q2max (4)于是求得= (5)折算成仪表的⽐值系数K′为:K′ = K (6)六、实验内容与步骤1、按图6-1所⽰的实验结构图组成⼀个为图6-2所要求的单闭环流量⽐值控制系统。
第五章-比值控制系统

Q1
相当于改变空气量Q2的给定值。所以,空气量就要跟随改变,从 而保持了比例关系。如果调节器 Gc 2 (s) 选用比例积分作用,则平衡 时
Gm 2 ( s) Q1 ( s) Q2 ( s) Gc1 ( s)Gm1 ( s)
式中;
Gm1 ( s)
--为两个流量变送器的传递函数; Gm 2 ( s)
例如:合成炉的比值控制系统,如(图5-30):
要求A、B两种物料的流 量保持一定比例,其中B 不可控,当它改变时, 由调节器控制调节阀,A、 B管路上都安装了节流元 件。DT为变送器,它将 两个压差变成两个电流, R为比值器,将压差控制 电流作为设定值送到调 节器,系统框图如下
QAC 是比例积分作用,通过调节A物料流量以保持 I I * A B
要求Q1、Q2流量比较恒定,因此,设计了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其框图为:
X (s )
Gc1 ( s)
Gv1 (s)
G p1 (s)
Q1 ( s )
Gm1 ( s)
K
Y (s)
Gc 2 ( s)
Gv 2 ( s)
Gm 2 ( s)
( 图5-25)
G p 2 ( s)
Q2 (s)
在生产恒定的情况下,主动量Q1通过本身的闭合回路保持在给定 值x(t)上,同时,通过比值器K给出从流量回路的给定值y (t)。从流量根据给定值y(t)进行调节,以保持主流量、从 流量之间为一定比例。
由于采用了开方器,比值系数的计算需要稍加改动.
从压差变送器输出的信号仍为IA和IB, 经过开方器后得到
(5-28)
同样,IB’ 经过比值器后得到:
I
' B
' ( I B 4) 4
单闭环流量定值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分解

开封大学毕业论文单闭环流量定值控制系统专业:[电气自动化]班级:[2班]学生姓名:[毕士杰]指导教师:[曹红英]完成时间:2018年10月13日目录第1章实验装置介绍 (1)1.1对象系统组成 (1)1.2 对象系统主要特点 (2)第2章系统的方案设计 (3)2.1硬件设计 (5)2.2软件设计 (6)第3章组态王软件设计 (10)3.1组态王软件介绍 (10)3.2使用组态王 (11)3. 3 创建组态画面 (14)3. 4 动画连接 (18)第4章系统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2)4.1控制规律的确定 (22)4.2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 (23)总结 (27)参考文献 (28)第1章实验装置介绍1.1 对象系统组成(1)过程控制实验对象系统实验对象系统包含有:不锈钢储水箱;上、中、下三个串接有机玻璃圆筒型水箱;三相4.5kw电加热锅炉(由不锈钢锅炉内胆加热筒和封闭式外循环不锈钢冷却锅炉夹套构成)和铝塑盘管组成。
系统动力系统两套:一套由三相(380V交流)不锈钢磁力驱动泵、电动调节阀、交流电磁阀、涡轮流量计等组成;另一套由日本三菱变频器、三相不锈钢磁力驱动泵(220V变频)、涡轮流量计等组成。
整套对象系统完全由不锈钢材料制造,包括对象框架、管道、底板、甚至小到每一颗紧固螺钉。
如图1-1(2)对象系统中的各类检测变送及执行装置扩散硅压力变送器三只:分别检测上水箱、中水箱、下水箱液位;涡轮流量计三只:分别检测两条动力支路及盘管出水口的流量;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六只:分别用来检测锅炉内胆、锅炉夹套、盘管(三只)及上水箱出水口水温;控制模块:包括电磁阀、电动调节阀各一个;三相380V不锈钢磁力驱动泵、三相220V不锈钢磁力驱动泵;1.2 对象系统主要特点(1)被调参数囊括了流量、压力、液位、温度四大热工参数;(2)执行器中既有电动调节阀仪表类执行机构,又有变频器等电力拖动类执行器;(3)系统除了能改变调节器的设定值作阶跃扰动外,还可在对象中通过电磁阀和手操作阀制造各种扰动;(4)一个被调参数可用不同的动力源、不同的执行器和不同的工艺线路下可演变成多种调节回路,以利于讨论、比较各种调节方案的优劣;(5)能进行多变量控制系统及特定的过程控制系统实验。
过程控制比值实验报告

5. 比值系统的控制器参数整定应按什么要求?分别给出单闭环比值控制与液位单回路控制的控制器参数,说明其差别并解释原因。
比值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要求:首先要计算出精确的比值系数,然后再整定其余参数;双闭环比值的主流量回路为一般定值系统,可按常规的单回路系统进行整定。变比值控制系统因结构上是串级控制系统,故只控制器也按串级控制系统整定。而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双闭环的副流量回路,变比值回路均为随动控制系统,对于随动控制,希望从物料能迅速正确地跟随主物料变化,且不易有过调,也就是要使随动控制系统达到震荡与不震荡的临界过程。
6.(自控专业必做)用matlab仿真单闭环比值控制方案和双闭环比值控制方案。
实验现象:
图
6.必须有足够的直管段长度。
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制成的一种测量导电液体体积流量的仪表。传感器由两根电极嵌入防磁、绝缘管中获取感应电动势,两个平行线圈绕在管道上建立磁场
,所以 。
适用介质:测量各种腐蚀性酸、碱、盐溶液,固体颗粒悬浮物,粘性介质等溶液。
2.流量比K与信号比K’的区别是什么?
K是指两物料的流量比,即K=从动流量/主动流量,而K’是仪表有效信号之比,即K’=从动流量的测量信号/主动流量的测量信号。
3.如果用孔板测量流量,K’应如何计算?给出算式。
用孔板流量计时,测量信号与背侧流量成平方关系,所以比值系数等于流量比的平方乘以流量测量上限之比的倒数的平方,即
4.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可以给从动量加干扰吗?如何加?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可以给主动量加扰动吗?如何加?
举例说明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举例说明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自动控制系统,它通过测量被控对象(如温度、压力等)与给定参考值之间的误差,并利用控制器对输出信号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下面以温度控制系统为例来说明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1. 设置参考值:首先,我们需要设置一个目标温度作为参考值。
2. 测量过程变量:通过传感器实时测量被控对象(如温度)的当前值。
3. 计算误差:将测量到的当前值与设置的参考值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即偏差)。
4. 控制器调整输出:控制器根据误差信号来决定需要进行的调整动作。
比如,如果当前温度低于目标温度,则控制器会通过增加供热设备的输出来达到升温的目的。
5. 反馈控制:控制器对输出信号进行调整后,被控对象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系统通过反馈机制重新测量被控对象的状态,并将新的测量值与参考值进行比较,重新计算误差。
6. 循环控制:系统会不断地重复上述步骤,通过不断调整输出信号来使误差逐渐减小,直到被控对象的状态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需要注意的是,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只考虑当前的误差和输出调整,对于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小。
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更为复杂的控制方式,如采用多闭环控制系统来改善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以上就是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简要工作过程。
单闭环流量定值控制系统

第二节单闭环流量定值控制系统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闭环流量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原理。
2.掌握单闭环流量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
3.研究P、PI、PD和PID四种控制分别对流量系统的控制作用。
二.实验原理:离心泵恒流量控制系统图如图5.3-1所示,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5.3-2所示。
图5.3-1 离心泵恒流量控制系统图图5.3-2 离心泵恒流量控制系统方框图离心泵恒流量控制系统为单回路简单控制系统,安装在离心泵出口管路上涡轮流量传感器TT将离心泵出口流量转换成脉冲信号,其脉冲频率经频率/电压转换器转换成电压信号后输出至流量调节器TC,TC将流量信号与流量给定值比较后,按PID调节规律输出4—20mA信号,驱动电动调节阀改变调节阀的开度,达到恒定离心泵出口流量的目的。
离心泵恒流量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十三所示。
控制参数如下:1.控变量y:离心泵出口流量Q。
2.定值(或设定值)ys:对应于被控变量所需保持的工艺参数值3.测量值ym:由传感器检测到的被控变量的实际值4.操纵变量(或控制变量):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在本实验中为离心泵出口流量。
使用电动调节阀作为执行器对离心泵出口流量进行控制。
电动调节阀的输入信号范围:4—20mA。
5.干扰(或外界扰动)f:干扰来自于外界因素,将引起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
在本实验中采用突然改变离心泵转速的方法,改变离心泵出口压力,人为模拟外界扰动给控制变量造成干扰。
6.偏差信号e:被控变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值之差, e=ys-ym 。
ym---离心泵出口流量值Q 。
ys---离心泵出口流量设定值。
7.控制信号u :工业调节器将偏差按一定规律计算得到的量。
离心泵恒流量控制系统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PID)对离心泵流量进行控制。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是比例、积分与微分三种控制规律的组合,理想的PID 调节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为:01()()()()tP D I de t u t K e t e t dt T T dt ⎡⎤∆=++⎢⎥⎣⎦⎰ 三.实验方法:1.向V103中注入2/3以上清水 2.打开设备总电源,检查各仪表,执行器是否正常3.打开阀门VA110或VA111,A112,A117,其余阀门关闭4.松动离心泵放气螺丝,直到有水流出,拧紧螺丝5.将离心泵出口压力测量表(PI-03)设为手动输出且输出值为100,变频器的频率即设为50.00Hz6.打开实验软件,进入流量曲线界面点击菜单栏中的“曲线 流量控制曲线”开始记录液位变化7.将流量测量表(FI-01)设为自动输出且SV 值为4.00,P=3,I=5,D=1.5 FILE=58.打开立式离心泵向观察曲线变化情况,待流量稳定后,点击菜单栏中的“曲线 流量控制曲线”重新记录液位变化9.大约10秒钟后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干扰:(1)突增(或突减)仪表设定值的大小,使其有一个正(或负)阶跃增量的变化;(此法推荐,下面方法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F1是通过变频器调整水泵转速而改变,F2的大小则通过电动/气动调 节阀的开度来调节,两管道中的水流分别由电磁泵P101和P102输送 并维持其循环
• 生产中物料的配比关系,是指其质量比或摩尔比。但因质量和浓度参 数不易在线测量,所以当物料的密度、温度、压力基本恒定或变化不 大、配比要求不太严格时,多使用物料的体积比来表示其配比关系
• 在实践中,多针对流量的体积比实现比值控制。在下面的实验中,只 是需要做到保证两路流量的体积比一定
• 在多路流体中,总有一路为主要参照量(主动量),其他的则要求与 它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从动量)
实验目的&要求
• 实验目的:通过对一个典型的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搭建与操作,更 深入理解一般比值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原理;了解流量计的工作 原理和量程现场校对方法;掌握比值系数计算和设置的一般方法;掌 握比值控制系统投运过程和参数调整方法
• 实验要求:基于A3000实验装置的工艺设备和仪表,构建一个能保持 两路流量成一定比例关系的比值控制系统;正确完成系统运行工作, 平稳地将其投运到自动,调整控制器参数,使之满足系统的质量要求, 验证流量比值关系的保持能力
• 控制阀控制的从动量F2,应根 据F1的变化自动调节并跟踪其 变化
F1
K’
FC
F2
单闭环比值原理图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K’
GC2(s)
GV (s) Gm2 (s)
F2 G0 (s)
Gm1(s)
F1
单闭环比值系统方框图
• K’是决定两个变送器输出信号能否形成正确比例关系的关键
• 比值控制系统要求:若管路1的流量发生变化,管路2的流量就要尽快 跟随,并在一定范围内始终保持与管路1流量的比例关系
② 关闭泵2,关闭阀QV102(泵P102的入口阀),关闭1#电磁阀,开 启连通阀QV103,调节阀开到最大100%,泵P101的流量将经过电 磁流量计和调节阀进入水箱;改变变频器的输入为20、60、100, 读出电磁流量计的读数与对应的涡轮流量计输出值PV1,据此推算 涡轮流量计的量程;
③ 务必立刻关闭连通阀QV103,开启P102吸入阀QV102,然后接通 1#电磁阀,保证P101流体能进入下水箱V103。再次开启泵2,让流 体经过电磁流量计和控制阀进入水箱V103;
• 水泵的出口压力、供水量,调节阀的流通能力及管道尺寸,流量计口 径以及其他阻力,共同决定了系统的最大流量
比值控制方案选择
• 比值控制有多种方案,单闭环、 双闭环、变比值及串级比值等; 根据比值关系的实现又分为乘 法方案、除法方案
• 本实验采用乘法方案实现单闭 环比值控制
• 变频器调节的流量F1为主动量, 工作中要一直保持开环
7. 改 变 主 动 量 F1 分 别 为 20%F1max 、 40%F1max 、 60%F1max 、 80%F1max、F1max,然后按同样间隔返回;同时观察、记录F2流 量跟踪的结果(从电磁流量计直接读出流量值),判断其是否能够 保持正确的流量比,并将对应数据填入相应的表格;
8. 让主动量在40%F1max处,待从动量稳定,在从流量F2系统中施加 一外部干扰(适度打开另一水阀,如QV107),观察其自身抗扰控 制效果。 F1 (%) 20%F1max 40%F1max 60%F1max 80%F1max F1max
过程控制工程实验
实验六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比值控制的意义
• 比值控制主要目的:保证两路或多路流体计量关系的比值。在生产中, 这种比例关系可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产量、质量,生产的能耗与安全; 在化学反应过程的进料比或加热比、燃烧过程的燃-空比、蒸馏过程 多组分的进料或采出的进料比与采出比等,常采用比值控制方案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输出接在1#控制器的输入端(PV),其输入的 信号在计算机内利用组态监控软件,除了在屏幕上显示,进行曲线绘 制、存储外,还在软件中进行乘法运算,与比值系数K’相乘,运算 的 结 果 通 过 智 能 模 块 的 模 拟 量 输 出 端 AO0 连 接 到 从 动 量 控 制 器 (2#PID控制器)的外给定端(SP)
保系统稳定迅速、静态误差小; 6. 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主动量F1,测试从动量F2能否迅速跟上,并且能
保持预先设定的比例关系。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信号连线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信号连线
• 1#控制器接受主流量的信号,并负责主流量操作,保持开环;2#控 制器负责从动流量的跟踪调节工作,闭环控制
• 从动流量闭环系统的设定值:SP2=FT101*K’ • 主流量手动调节:MV1,即变频器输出U101 • 副流量自动调节:MV2,及控制阀FV101输出 • 信号比:K' =K*F1max/F2max
3. 启动实验软件,选择“比值控制”项目,两控制器都置于“手动”;
实验步骤
4. 分别进行F1、F2流量计量程标定工作 :
① 标定F2:开启泵2,手动调整控制阀开度,令其分别为20、60、80、 100,然后依次返回;观察记录电磁流量计的读数并记录仪表测量信 号值及计算机上读到的PV2值(因仪表有阻尼,故一般要等30s后读 数才较稳定);估计电磁流量计的实际量程:F2max = F/X*100;
比值控制实验方案
红色线条标识的管道为 流量1(主动量),蓝 色线条标识的管道为流 量2(从动量) ,干扰 量为QV107的开度
注意:V103仅是 个维持水循环的 过渡容器,本实 验与液位无关
实验设备说明
• 实验设备:两路独立的流量系统是由各自的流体管线、阀门、水泵、 流量计等构成,流量F1是主动量,在这里是被检测参数,而流量F2是 从动量,既是被控参数也是控制参数
F1 (M3/h)
F2 (%)
F2 (M3/h)
实验报告要求
•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分析,写出实验报告 • 思考题: 1. 简述涡轮流量计的特点与工作原理,适合什么情况下使用?电磁流量
计的特点与工作原理,适合测量什么类型的介质?(测控同学要求论 述更详细) 2. 流量比K与信号比K’的区别是什么? 3. 如果用孔板测量流量,K’应如何计算?给出算式。 4.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可以给从动量加干扰吗?如何加?双闭环比值控 制系统可以给主动量加扰动吗?如何加? 5. 比值系统的控制器参数整定应按什么要求?分别给出单闭环比值控制 与液位单回路控制的控制器参数,说明其差别并解释原因。 6. (自控专业必做)用matlab仿真单闭环比值控制方案和双闭环比值控 制方案。 • 下次实验时提交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每组1份
实验步骤
5. 根据流量比K=0.45:1的要求,设定单闭环比值系数K’,手动调整控 制阀开度,使得F2测量值等于设定值,实现控制系统的无扰动投运 (预置:P=100,I=20);
6. 投入自动后开始整定PI参数,按照临界衰减状态为参考进行整定 (P=50~100,I=10~40),以保证F2能快速平稳地跟踪主动量F1 的变化;
• 1#控制器始终保持手动,其输出信号连接至变频器U101的输入端
• 流量F2变送器FT102输出接在2#控制器的输入端(PV),其输出信 号接到控制阀FV101的输入端
实验步骤
1. 通过连线,取来自现场流量仪表的信号,并把控制作用信号送到现 场的执行仪表,构建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2. 检查管路阀门,打开进入下水槽的管线手阀QV105、QV106,关闭 进入中水箱的管线手阀QV107、QV108。注意提高V103出口闸板 QV116在3cm以上,确保V103的积水能迅速流出。然后给系统加 电;
实验内容
1. 进行系统信号连线,完成构建单闭环比值系统的工作; 2. 对流量计进行现场的量程标定; 3. 根据要求的流量比例关系,计算流量信号的比值系数K′,并进行设
置; 4. 主动量保持手动操作,从动量控制系统无扰动地切换为自动; 5. 调整控制器的P、I参数,达到几乎无超调、无震荡的过渡过程,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