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物理基础知识含答案

合集下载

放射物理资料

放射物理资料

式中μtr和 分别为线性能量转移系数和线性能量吸收系数。同样地,为避开同物质密度的相关性,常引入质能转移系数μtr/ρ和质能吸收系数μen/ρ。
例1-3已知铀 的K吸收限为0.0107nm, K 谱线波长0.0126nm那么L吸收限波长为( )nm。
A. 0.071;B. 0.035 ; C. 0.063; D. 0.0233;
这里U是管电压,以“千伏特”为单位 。
这里,λmin以纳米(nm)为单位。
连续X射线的最短波长只与管电压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
入射电子与靶原子的内层电子发生作用,使靶原子的内层电子成为自由电子,外层电子向内层电子空穴跃迁,就产生标识X线。由于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这种能级跃迁的电磁辐射波长不连续,呈现为分立的线状谱。标识X射线中以激发最靠近原子核的K层电子所形成的能级跃迁的电磁辐射能量为最高,即所谓K线系,它们由分别来自L、M、N等外层电子的跃迁的谱线构成。以K线系为例,欲使K层电子成为自由电子,外界的激发能量必须大于K层电子在原子中的结合能,这就是标识辐射存在激发电压的原因。由于K层结合能最大,所以标识辐射一旦发生,线系中各谱线均会出现。结合能与线系中最短波长的光子能量对应。简单地说,如果线系中最短波长的谱线出现,后面几个波长较长的谱线也同时出现,否则整个线系消失。由于能级的位置不会改变,所以在管电压升高时,标识X射线的谱线位置不变,辐射的强度加大。但是,由于L、M、N等线系的光子能量小,辐射强度较弱,通常都被X射线管的管壁吸收而不能发射出去,只有光子能量较大的K系射线能穿过管壁而成为X射线谱中的标识X射线。这也是,一般主要给出K线系的标识辐射的原因。
当x很小时,上式通过泰勒级数展开,可近似为
318
每次相互作用,光子转移给电子的平均能量为

2024年核电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最新版)

2024年核电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最新版)

2024年核电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最新版)一、单选题1.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的能力。

A、抵抗变形和破坏B、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C、抵抗其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参考答案:A2.无论哪种照射,都应遵守辐射防护三原则,包括:?原则、防护最优化原则、个人剂量限值的应用原则。

A、正当性;B、ALARA;C、确定性参考答案:A3.在核电厂的所有工况下,包括全厂失电的情况下,要求不间断地连续供电的是______。

A、第一类用户B、第二类用户C、第三类用户参考答案:A4.反应性控制的类型不包括:A、液位控制B、功率控制C、补偿控制D、紧急停堆控制参考答案:A5.反应堆功率正比于反应堆的?A、热中子最大通量B、热中子平均通量C、热中子最小通量D、快中子平均通量密度参考答案:B6.拉伸实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屈服强度B、抗拉强度C、弹性极限参考答案:B7.压水堆核电厂,链式裂变反应是由维持的。

A、热中子B、快中子C、γ射线参考答案:A8._____是压力容器用以储存物料或完成化学反应所需要的主要空间,是压力容器的最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

A、封头B、筒体C、密封装置参考答案:B9.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为。

A、后备保护B、辅助保护C、异常运行保护参考答案:A10.技术规格书不适用于异常或事故工况,在这种工况下的安全保证是通过来实现的。

A、事故程序B、正常运行规程C、操作单参考答案:A11.g射线束强度减弱为入射强度一半时,吸收材料厚度称为半吸收厚度,或半值层,关于g射线的减弱系数,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水的减弱系数最大;B、石蜡是g射线理想的屏蔽材料;C、铅对g射线的减弱系数大于水和石蜡参考答案:C12.核反应堆的反应性ρ=0,则表示该反应堆?A、临界B、超临界C、次临界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A13.安全阀是一种自动阀门,它不需要借助外力而是利用介质本身的压力来排除额定数量的流体,它能够防止锅炉、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等承压装置和设备因_____而破坏。

放射医学技术士《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放射医学技术士《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放射医学技术士《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单选题]1.属于上消化道的是()。

A.结肠B(江南博哥).盲肠C.十二指肠D.回肠E.直肠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以十二指肠为界,口腔到十二指肠称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消化道称下消化道。

[单选题]5.胃体的外侧缘称为()。

A.胃底B.胃小弯C.幽门管D.胃大弯E.幽门窦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胃体外侧缘为胃大弯,内侧缘为胃小弯。

[单选题]6.放射工作人员佩带个人剂量计的正确部位是()。

A.上臂B.上衣兜内C.裤子兜内D.左胸前E.背部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放射工作人员应将剂量计佩带在左胸前,以便随时使用。

[单选题]7.属于上呼吸道的是()。

A.口B.喉C.气管D.主支气管E.肺泡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单选题]8.肺门结构不包括()。

A.主支气管B.肺动脉C.肺静脉D.奇静脉E.支气管动脉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肺的内侧面又称纵隔面,此面中央部有一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

[单选题]9.照射量的测量利用的是X线的()。

A.电离作用B.荧光作用C.感光作用D.穿透作用E.着色作用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直接准确地测出X线的多少是相当困难的,可根据X线特性用间接方法来测量,方法是利用X线在空气中产生电离电荷的多少来测定X线的照射量。

[单选题]10.不属于折光装置的是()。

A.角膜B.虹膜C.房水D.晶状体E.玻璃体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构成眼的折光系统。

[单选题]11.控制心活动的正常起搏点是()。

A.窦房结B.房室结C.房室束D.浦肯野纤维E.心房优势传导通路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心的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束等。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是心脏正常的起搏点。

[单选题]12.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放射物理学基础

放射物理学基础

高能电子束剂量学特点
高能电子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分布大致为四 部分:剂量建成区,高剂量坪区,剂量跌落区 和X射线污染区。
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曲线
特点:
1、表面剂量高,并随能量增加而增加。 2、剂量建成效应不明显。 3、具有有限的射程,一般等于E/2值, 可以有效的保护靶区后深部的正常组织。
用途:
主要用于治疗表浅或偏心的肿瘤和 浸润的淋巴结
1、腔内照射 2、组织间插植照射 3、管内照射 4、表面施源器照射
三、放射物理学有关名词及概念
放射源(S) 一般规定为放射源前表面 的中心,或产生辐射的靶面中心。
照射野 射线束经准直后垂直通过模体的 范围。
临床剂量学中规定模体内50%等剂量线 的延长线交于模体表面的区域定义为照射野 的大小
参考点 规定模体表面下射野中心轴 上某一点作为剂量计算或测量参考的点。 400kV以下X射线参考点取在模体表面,对 高能X(γ)射线参考点取在模体表面下射 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位置
能量和照射野的选择
常用能量 4~25Mev
能量与治疗深度的关系 E = 3d+2~3Mev
照射野 电子束射野≥靶区横径的1.18倍
近距离照射剂量学
剂量学特点 放射源周围的剂量分布按照与放射
源之间的距离的平方而下降,即平方反 比定律。 基本特征 肿瘤剂量 高而不均匀,而邻 近正常组织受量低
近距离治疗的主要特点
肺剂量 双 双肺 肺VV2300≤≤2280%%
心脏 V40≤40~50% 肝脏 (60%体积)≤30Gy 骨髓 ≤45Gy 脑干 ≤54Gy
放射防护常识
基本原则
1.放射实践的正当化
任何伴有电离辐射的实践所获得的利益必须大于所付出 的代价。 2.放射防护的最优化 任何电离辐射的实践,应当避免不必要的照射。在谋求 最优化时,应以最小的防护代价,获取最佳的防护效果, 不能追求无限地降低剂量。 3.个人剂量限值 所有实践带来的个人受照剂量必须低于当量剂量限值标准。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肿瘤放射治疗学(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题后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肿瘤放射治疗学(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题后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肿瘤放射治疗学(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下列关于电子线的射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线的射程比α粒子小B.电子线的射程与α粒子相同C.电子线的射程大于其实际路径D.电子线的射程与其最大能量没有关系E.电子线的最大射程与其最大能量有一定关系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2.如果测得某能量的高能电子束PDD曲线,则电子束的模体表面平均能量是A.2.33Rs MeVB.2.33R50 MeVC.2.33R80 MeVD.2.059Rs MeVE.2.059R50 MeV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3.电子线的射程一般采用质量厚度为单位,其最大射程与其最大能量之间的关系一般为A.1MeV/cmB.2MeV/cmC.3MeV/cmD.4MeV/cmE.5MeV/cm正确答案:B解析:电子穿过物质时所走的路径十分曲折,因而路径长度大大超过射程。

对加速器产生的单能电子,由于统计涨落引起的歧离现象严重,射程难以准确确定。

射程的歧离可达射程值的10%~15%,所以一般采用电子线在物质中的最大射程来描述电子线的射程。

电子线的最大射程与电子的最大能量之间有一定关系,一般为每厘米2MeV。

射程一般采用质量厚度作为单位。

知识模块: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4.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制是A.伦琴B.居里C.毫克镭当量D.贝克勒尔E.希伏特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5.居里(Ci)与贝克勒尔(Bq)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居里等于A.3.7×108贝克勒尔B.3.7×1012贝克勒尔C.3.7×109贝克勒尔D.3.7×1010贝克勒尔E.3.7×106贝克勒尔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6.吸收剂量是A.电离辐射在靶区释放的全部动能B.电离辐射在靶区损失的能量C.电离辐射在空气中释放的全部动能D.电离辐射在水中释放的全部能量E.电离辐射给予单位质量物质的平均授予能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7.用授予某一体积元内物质的辐射能量除以该体积内的物质的质量,得到的是A.吸收剂量B.照射量C.照射率D.吸收剂量率E.比释动能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8.戈瑞(Gy)的国际单位为A.radB.C/kgC.J/kgD.J·kgE.Sv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9.比释动能定义为A.电离粒子在介质中释放的初始动能之积B.电离粒子在介质中释放的带电粒子与不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之差,C.电离粒子在介质中释放的带电粒子与不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之商D.不带电电离粒子在介质中释放的全部带电粒子初始动能之和E.电离粒子在介质中释放的初始动能之和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10.空气中某点的照射量定义为A.光子释放的次级电子被完全阻止时,产生的离子电荷量与单位质量空气的比值B.光子释放的次级电子被完全阻止时,产生的离子总电荷量与单位质量空气的比值C.光子释放的次级电子被完全阻止时,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量与单位质量空气的比值D.光子释放的所有次级电子被完全阻止时,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量与单位质量空气的比值E.光子释放的所有次级电子被完全阻止时,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量的绝对值与单位质量空气的比值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11.照射量X的国际单位制是A.库仑(C)B.伦琴(R)C.戈瑞(Cy)D.C/kgE.拉德(rad)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12.电子平衡指的是A.介质中某小区域的电子数目达到某种重量平衡B.介质中某小区域的电子逃不出该处从而使电子数目在一段时间内固定不变C.介质中某小区域入射的电子数目与逃出该处的电子数目相同D.介质中某小区域次级电子带走的人射光子贡献的能量与入射该区的次级电子带来的能量相等E.介质中电子数量达到某一数值,与另外一处数目相同正确答案:D解析:电子平衡是指某一小区域内由于电子活动,造成该区域内能量方面的平衡,是一种电子动态平衡。

放射治疗技术 物理学基础

放射治疗技术 物理学基础
• 2、高能X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及影响因 素
• 3、60钴γ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及影响因 素
• 4、高能电子线的临床剂量学
• 5、等剂量曲线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 6、人体曲面和不均匀组织的修正 • 7、临床处方剂量的计算方法
PPT学习交流
35
物理半影
80%和20%等剂量曲线间的侧向距离
PPT学习交流
• 5、等剂量曲线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 6、人体曲面和不均匀组织的修正 • 7、临床处方剂量的计算方法
PPT学习交流
27
高能X射线相关概念
• 放射源 • 照射野中心轴 • 照射野 • 参考点 • 源皮距(SSD) • 源轴距(SAD)
PPT学习交流
28
百分深度剂量
• 定义:照射野中心轴上,体模内深度d处的吸收剂 量率Dd与参考深度do处的吸收剂量率Ddo之比。
PPT学习交流
7
一、高能X射线的物理特性 (一)穿透作用 (二)电离作用 (三)荧光作用 (四)热作用 (五)干涉、衍射、反射、折射作用
PPT学习交流
8
(一)穿透作用
X射线透视和摄影的物理基础
PPT学习交流
9
(二)电离作用
X射线损伤和治疗的物理基础
PPT学习交流
10
(三)荧光作用
X射线透视的物理基础
PPT学习交流
22
一、常用放射线的物理特性 二、放射线射野剂量学
PPT学习交流
23
常用射线的物理剂量特性
PPT学习交流
24
• 1、放射线的临床剂量学原则
• 2、高能X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及影响因 素
• 3、60钴γ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及影响因 素
• 4、高能电子线的临床剂量学

第一章放射物理基础

第一章放射物理基础
③每一种放射性核素都有各自的λ值。
④若一种核素同时发生n 种类型的核衰变,则 多种衰变同时进行,互不影响:
1 2 n
半衰期:放射性核的数量因发生自发核衰 变而减少到原来核数一半所需的时间
N0 2

N0eT
可得:T ln 2 0.693

用半衰期表示衰变方程:
对递次衰变系列(T1»Ti, i=2,3,···),有:
1N1 2 N 2 n N n
暂时平衡(transient equilibrium)
条件:
T1

T2 1

2

t 7 T1T2 T1 T2
结果: N 2 1 N1 2 1
A2 2 A1 2 1
1、卢瑟福的原子模型
α 粒子的散射实验
目的:检验汤姆逊模型的正确性 原理:带电粒子射向原子,探测出射粒子的角 分布。
实验装置和模拟实验
R:放射源; F:散射箔; S:闪烁屏; M:显微镜
B:圆形金属匣
(a)侧视图
(b)俯视图
α 粒子:放射性元素发射出的高速带电粒 子,其速度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带+2e的 电荷,质量约为4MH。
吸收能量
核外电子从一个电子 层跃迁到另一个电子 层时,吸收或释放一 定的能量,就会吸收 或释放一定波长的光,
释放能量
所以得到线状光谱。
电子在原子中如何分布?
密集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包含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它被 带负电荷的电子包围
电子在原子中如何分布?
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每一层都 可以叫做能层,可以分为K.L.M.N.O.P.Q这 7个能层,每个能层最多能排2n2个电子,每 个能层又可以为多个能级。

放射医学主管技师基础知识(X线物理与防护)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放射医学主管技师基础知识(X线物理与防护)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放射医学主管技师基础知识(X线物理与防护)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A2型题 2. B1型题1.质量衰减系数μ/ρ,质量能量转移系数μtr/ρ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μen/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μ/ρ>μtr=μen/ρB.μ/ρ>μtr>μen/ρC.μ/ρ<μtr<μen/ρD.μ/ρ=μtr>μen/ρ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2.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特点是A.平均能量提高、能谱变宽、线质提高B.平均能量降低、能谱变宽、线质降低C.平均能量提高、能谱变窄、线质提高D.平均能量提高、能谱变宽、线质降低E.平均能量降低、能谱变窄、线质提高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3.能表示固有滤过的是A.铝当量B.半值层C.铅当量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4.关于X线滤过的说法,错误的是A.滤过是把X线束中的低能成分吸收掉B.固有滤过,是指X线管本身的滤过C.固有滤过用铅当量表示D.总滤过为附加滤过与固有滤过之和E.一般对低能量射线采用铝滤过板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5.铝当量的单位是A.mmAlC.mAlD.dmAlE.nmAl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低能量射线采用铜滤过板B.高能量射线采用铝滤过板C.高能量射线采用铜滤过板D.使用复合滤过板时原子序数大的朝向X线管E.使用复合滤过板时原子序数大的背向X线管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7.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简称A.ICRUB.ICRPC.ISOD.IBSS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8.关于x射线剂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修正后的吸收剂量称为当量剂量B.照射量率是单位时间内照射量的增量C.单位质量物质中所形成的离子的总电荷量是照射量D.吸收剂量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剂量的增量E.照射量是1R的照射使每千克空气吸收0.008 75的能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9.关于x线剂量定义的解释,错误的是A.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的能量B.当量剂量:引起某些生物效应的危险C.当量剂量率:单位时间内当量剂量的增量D.比释动能:间接辐射粒子释放的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之和E.比释动能率:时间间隔内的比释动能的减量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10.照射量的SI单位是A.CiB.BqD.RE.Rad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11.吸收剂量的SI单位是A.GyB.radC.SvD.C/kgE.Ci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12.可以作为吸收剂量的单位的是A.R和radB.Gy和CiC.Gy和radD.Sv和radE.Sv和Ci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13.伦琴(R)和库伦每千克(C/kg)的换算关系是A.1R=2.58×10-4C/kgB.1C/kg=2.58×10-4RC.1R=1C/kgD.1R=3.87×103C/kgE.1C/kg=3.87×10-3R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14.1C/kg的照射量对应空气的吸收剂量是A.0.3385GyB.3.385GyC.33.85GyD.338.5GyE.3385Gy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15.1R的照射量对应空气的吸收剂量是A.8.7×10-1GyB.8.7×10-2GyC.8.7×10-3GyD.8.7×10-4GyE.8.7×10-5Gy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16.戈瑞(Gy)和拉德(rad)的换算关系是A.1Gy=10radB.1Gy=103radC.1Gy=105radD.1Gy=102radE.1Gy=104rad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17.当量剂量的单位SV与rem的关系是A.1Sv=102remB.1Sv=103remC.1Sv=104remD.1Sv=105remE.1Sv=10rem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18.比释动能率的国际单位是A.Rem/sB.R/sC.Rad/sD.Gy/sE.Sv/s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19.关于当量剂量的描述错误的是A.SI单位是SvB.曾用单位是remC.是不同射线类型对组织和器官形成辐射危害的度量D.辐射权重因子无量纲E.能够反映不同组织或器官对辐射的敏感程度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20.用辐射的权重因子修正后的吸收剂量是A.有效剂量B.当量剂量C.照射量D.比释动能E.半价层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21.关于有效剂量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不同射线类型对组织和器官形成辐射危害的度量B.单位与当量剂量的单位相同C.SI单位是SvD.是以辐射诱发的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为基础的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22.下列对辐射的敏感度最高的是A.淋巴组织B.皮肤上皮C.心脏D.肌肉组织E.软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23.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辐射种类不同,机体的生物效应不同B.吸收剂量越大,机体的生物效应越显著C.剂量率越大,机体的生物效应越显著D.分次照射时间间隔越长,机体的生物效应越显著E.机体受照部位不同,机体的生物效应也不同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24.影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主要来自A.电离辐射和受照机体B.电离辐射C.受照机体D.不同个体E.不同种系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25.胚胎在器官形成期受照可能引起在照射时正在发育的器官畸形,这在性质上属于A.随机性效应B.确定性效应C.遗传效应D.致癌效应E.急性效应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确定性效应D.随机性效应E.遗传效应26.在引起生物大分子损伤中具有实际意义的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27.存在阈剂量的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28.有害程度与受照剂量的大小无关的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X线物理与防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物理基础知识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X线发现于…………………………………………………………( B )A.1885年B.1895年C.1913年D.1860年 2、X线波长单位常用…………………………………………………( C )A. RB. CiC. ÅD. C·Kg-13、X线是一种…………………………………………………………( C )A.超短波B.微波C.电磁波D.无线电波4、X线波长介于………………………………………………………( C )A.红外线与紫外线之间B.可见光与红外线之间C.γ射线与紫外线之间D.γ射线与红外线之间 5、目前,属于非损伤性的检查技术为……………………………… ( C )A.普通X线检查技术B.计算机体层摄影C.磁共振成像技术D.介入放射学6、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称为…………………………… ( B )A.分子B.原子C.电子D.质子 7、与实际焦点的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D )A. 聚焦槽的形状B. 聚焦槽宽度C. 灯丝在聚焦槽内的深度D. 灯丝材料 8、在正常情况下,整个原子对外呈现……………………………… ( C )A.正电位B.负电位C.中性电位D.任意电位 9、 X中的A代表………………………………………… ……… (A )A.质量数B.质子数C.中子数D.原子10、有关电磁波的性质说明,不正确的是…………………………… (D )A.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微粒性B.电磁波具有偏振性 C.电磁波在真空和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电场与磁场的变化,按异相位变化,步调不一致(应该是一致) 11、在X线管中,灯丝电子撞击阳极靶面的动能取决于………………( A )A.管电压B.管电流C.灯丝加热电压D.电源电压 12、当原子吸收一定能量后,电子跃迁,此时原子状态称为…………(B )?A.基态B.激发态C.稳态D.不稳定状态13、灯丝电子与靶面原子核相互碰撞,主要产生…………………… (B )A.连续辐射B.轫致辐射C.标识辐射D.电离辐射 14、产生X线的基本条件为……………………………………………(B ) A.具有阳极帽,阳极柄,集射罩及玻璃管 B.具有高速转动的靶面接受电子轰击产生X线 C.具有阴极灯丝,阴极头,阴极套及玻璃芯柱 D.具有阳极与阴极,两极间加上高压电场,管内有一定真空度 15、X线衰减所遵循的规律可用下列哪式表示……………… …( B )A.T=Cλ3Z4B.I=Ioe-udC.HVL=0.693/uD.λ=12.42/ kvp 16、特性放射线的能量由何决定………………………… … … (C )A.管电压B.管电流C.靶物质原子序数D.焦一片距 17、D—H法则公式为…………………………………………… (C )A.E=h·vB.T=Cλ3Z4C.λ=12.42/kvpD.I=Ioe—ud 18、散射线的增加与…………………………………………… …(C )A.mAS成正比B.kvp成反比C.肢体厚度成正比D.焦--片距成正比19、X线的光子数可用下列哪项来间接表示……………… ……(B )A.kvpB.mASC.FFDD.FCD 20、Compton效应的发生取决于………(入射射线波长?波长受管电压影响?)…………………… ……(A )?A.kv值B.mAS值C.吸收物质的密度D.吸收物质的每克电子数 2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kvp代表X线质B.mAS代表X线量C.kvp控制X线照片的对比度 D.mAS控制X线照片的密度及荧光屏亮度(亮度不可控) 22、人体对X线的吸收顺序,依原子序数排列,正确的为…… ( C )A.骨骼、脂肪、肌肉、空气B.脂肪、空气、肌肉、骨骼C.空气、脂肪、肌肉、骨骼D.骨骼、肌肉、空气、脂肪(就C选项排列是依原子序数。

不要纠结是吸收还是衰减。

) 23、若获得相同的照片密度值,焦片距增加一倍,X线量应增加至原曝光量的多少倍……………………… …… … …… … ……(D )A.1/2B.2C.1/4D.424、下列说明不准确的是………………………………… ………(C )A.照射野是产生散射线的主要来源B.照射野越大,照片越灰 C.管电压越高,散射线越少,照片对比度越好 D.照射野的大小,可用缩光器加以调节 25、使用附加过滤板的目的在于……………………… …………( C ) A.吸收软射线,提高线质 B.吸收散射线,提高X线照片对比度 C.抑制散射线的发生,减少吸收剂量 D.吸收大量散射线,漏射线及原发射线 26、使用限束器(遮线器)的目的在于……… …………… …………………(D )A.吸收软射线B.吸收大量散射线C.吸收大量散射线及部分原发射线D.抑制原发射线,减少散射线27、可用作阳极靶面的物质,下列哪一除外………………………(D )A.钼B.钨C.陶瓷D.铼钨合金28、有关过滤板的使用,不正确的叙述为…………………………( C ) A.高原子序数不能单独使用 B.复合过滤板使用时,将高原子序数物质置于低原子序数物质之下C.铜不能单独使用D.铝是常用的过滤板 29、在X线管窗口,增加附加过滤板的厚度,则导致X线质…………( C )A.失真B.变软C.变硬D.变形 30、普通摄影的管电压范围值为……………………………………( B )A.25—150kvpB.40—100kvpC.100—120kvpD.125—150kvp31、高千伏摄影的管电压范围值为…………………………………( D )A.25~150kvpB.40~100kvpC.100~120kvpD.125~150kvp 32、使用影像增强器进行透视的优点,下列哪一不是………………(D )?A.影像亮度提高B.影像分辨率提高C.X线照射量降低D.X线管负荷增加33、X线普通摄影的特点说明中,不包括………………………… (B )A.可记录影像,便于复查对比B.简便易行,可多轴位及动态观察(不能动态)C.病人吸收剂量少,以利防护D.为会诊与教学提供方便(消失的34题)35、X线透视与摄影的成像基础,主要是……… … ………… ( A )A.穿透作用B.感光作用C.电离作用D.生物作用36、有效焦点大小在摄影时的变化规律为 …………… ………… ( B )A.管电压越大,焦点越大B.管电流越大,焦点越大C.曝光时间越长,焦点越大D.照射野越小,焦点越小37、关于焦点方位特性的叙述,有效焦点大小…………………… ( B )A.近阳极侧大B.近阴极侧大C.两侧等大D.呈单峰或双峰分布38、关于标称焦点尺寸的表示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 (A )A.1.0B.1.0mmC.1.0mm×1.0mmD. 1.0cm×1.0cm39、有关中心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 )?A.中心线是摄影方向的表征B.斜射线能正确反映被照体的状况C.中心线通过被摄部位的边缘D.X线管窗口射出的X线即是中心线40、有关X线束、照射野的叙述,错误的是…………… ……… ( B )A.X线束具有穿透性B. X线摄影时,均应放大照射野C.照射野用限束器来控制D.X线束中心部分的X线称为中心线41、X线管发出的X线束是 …………… …… ……… …… (B )A.平行线束B.锥形线束C.交叉线束D.垂直线束42、临床上常用 “X线的硬度”表示 …………………… … ( B )A.X线的量B.X线的质C.摄影条件中的曝光量D.摄影条件中的管电流43、属于X线的化学效应是 …… ……… …… …… … … (C )A.穿透作用B.荧光作用C.感光作用D.电离作用44、X线光子与物质内部自由电子作用并产生散射线为…… …(B )A.光电效应pton效应C.古典散射D.光核反应4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直接影响X线产生的因素………… ……(D )A.阳极靶物质B.管电压、管电流C.高压波形D.人体物质46、影响X线衰减的因素,不包括 ……………… ……… ……(C )A.X线能量B.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C.阳极靶物质的原子序数D.吸收物质的密度47、欲缩小影像的放大率,应……………………………… ……( D ) A.增大KV值 B.增大mAS值 C.增大FFD D.缩小肢--片距48、照片密度一定,在KV不变时,mAS与FFD的关系为 … …(D )A.成正比B.成反比C.平方成正比D.平方成反比49、X线焦点成像性能主要参量不包括 ………… …… … …(C )A.焦点大小B.散焦值C.模糊阈值D.调制传递函数50、有关影像失真的解释,下列不准确的是………………… …(C ) A.照片上的影像较原物体在大小、形态上的差异称为失真度 B.影像的失真主要是不适当的摄影距离及不适当的摄影角度 C.一张标准的X线照片应无任何失真 D.影像的失真是同一肢体不同部分、不等量的放大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