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早读晚背
高考语文晨读晚背系列素材:文化常识、易混成语、诗歌鉴赏、热点素材(三)

高考语文晨读晚背素材积累(三):文化常识、易混成语、诗歌鉴赏、热点素材科举制度——考试、学生(一)考试【童试】也叫“童生试”。
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的“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科举时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
”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府试】府试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科举考试程序中,“童试”的其中一关。
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试。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
府试通过后就可参加院试。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
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院】古代会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
贡,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或国家的意思。
高三语文高考倒计时冲刺阶段早读晚背素材1[2020年最新]
![高三语文高考倒计时冲刺阶段早读晚背素材1[2020年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1f8975752af90242a895e5e5.png)
高三语文高考倒计时冲刺阶段早读晚背素材 1一、高考必背篇目《离骚》(节选)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hào)修姱(kuā)以革几(jī)羁兮,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xiānɡ)兮,又申之以揽茝(lǎn chǎi)。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miǎn)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tún)郁邑余侘傺(chàchì)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kè)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zhì)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yuán)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ɡòu)。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jì)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jí)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二、文言实词积累1.私李白与高力士有隙,唐玄宗之妃杨玉环私(偏爱)力士,力士请玉环害李白。
李白之友闻之,私(私下)见白于夜并告之以事。
白曰:“无妨,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私人,个人)仇也。
2.素刘兰芝家教甚好,素(向来)与人交好,十三能织素(白色的绢),后嫁于焦仲卿,着素(质朴,不加装饰)衣,人皆爱之。
焦母待其不好,常令其劳作不息。
3.汤商汤(专有名词,商朝第一个君王)时期,滥施酷刑,对犯者施以汤(热水,开水)镬之刑,未死,则家人以汤(汤剂)药治之。
高三语文晨读晚背知识点

高三语文晨读晚背知识点高三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关键一年,语文的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晨读晚背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
在晨读晚背中,语文知识点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高三语文晨读晚背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文言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
在学习文言文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文特点和阅读方法。
例如,《红楼梦》是一部经典的文言文巨著,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们需要关注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情节的发展等方面。
二、现代文的阅读与鉴赏现代文也是高中语文的重点内容。
在阅读现代文时,我们需要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行文结构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
例如,阅读一篇现代散文时,我们可以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文章结构如何安排,语言是如何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的。
三、作文表达作文是高三语文考试的重要环节,也是考察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写作文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提出明确的观点、合理组织结构、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等。
同时,多读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也能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
四、诗歌的鉴赏与默写诗歌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常考题型。
在学习诗歌时,我们需要熟悉不同诗体的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默写优秀的古诗词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方法。
五、修辞手法的应用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文章表达中的重要工具。
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夸张、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表达效果。
六、名篇名句的品味与背诵背诵名篇名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感,感受语言之美。
通过品味名篇名句,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默写这些名篇名句,可以锻炼我们的记忆能力,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七、阅读策略与技巧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阅读策略与技巧来提高阅读效率。
2020年高三新学期语文晨读晚背材料

2020年高三新学期语文晨读晚背材料第十一周周三内容周三早读模块一高频语言近义词积累(早上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担当担负担任负担]“担当”语义比“担负、担任”重,它的宾语多是责任,任务和艰巨的工作。
“担负”着重于负责,它一般不与具体职务名词搭配。
“负担”意义跟“担负”相同,但它的宾语有些不同,除负担工作,责任外,还与生活费,代培费搭配,且它还有名词用法。
“担任”多指职务。
[道路途径]“道路”常用于口头语体和政论语体,它可指具体的路,也指抽象的路,它的应用范围较“途径”广。
“途径”一般指抽象的路,而且是指一种门路,包括达到一定目的采取的方法、方式、措施、手段等。
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
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
命在旦夕: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岌岌可危:岌岌,危险貌。
形容极其危险。
模块二经典名言语言素材积累(早读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19.[原文]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先秦)《周易•乾•文言》[译文]用刻苦学习来集聚增长知识,用互相提问来明辩洞察真理。
20.[原文]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先秦)《礼记•中庸》[译文]要么就不学,学起来有一点不会就绝不罢休;要么就不问,问起来有一点不明白也不罢休。
21.[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先秦)《礼记•学记》[译文]对玉不进行雕琢它就成不了美器,人不学习就不知道道理。
22.[原文]智足以周知,仁足以自爱。
——(北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译文]智慧多的人才能遍知事物的基本规律,仁爱深的人才能做到自尊自爱。
模块三时代经典人物事件素材积累(概括人物事件积累分析观点启迪思路拓展)为人类美好未来汇聚青年科技力量2020-10-18 08:29:45 来源:新华网钟铭“汇集天下英才,共创美好未来。
”10月18日,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拉开帷幕,在这一科学盛会上,一大批中外科学大咖以线上线下联动形式,齐聚瓯江之滨,共话创新主题。
2020高三语文晨读晚背素材11

2020高三语文晨读晚背素材11高频语言近义词积累[讹传·讹舛]二者都与错误有关,但所指不同。
“讹传”,动词,指错误的传说,如“这一讹传不要紧,我倒成了一个罪人”。
“讹舛”,名词,指文字错误,如“这段文字的讹舛太多”。
[遏止·遏制]“遏止”指用力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如“不可遏止的革命洪流”。
“遏制”指制止,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如“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
(年春季高考已考)想方设法:积极动脑筋,想尽各种办法。
费尽心机:心机:计谋。
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
经典名言语言素材积累35、[原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先秦)《礼记•中庸》[译文]凡事只要提早准备就会获得成功,不提前准备就会遭到失败。
36.[原文]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译文]懂得道理相对容易,困难的是按照道理去做;做事情相对容易,困难的是能坚持到底。
37.[原文]贵远而贱近者,常人之用情也;信耳而遗目者,古今之所患也。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译文]重视远处的而轻视身边的,是常人的心理;相信耳闻的而忽略亲眼看见的,是古今人们的通病。
38.[原文]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北宋)欧阳修《伶官传序》[译文]灾祸往往由长期疏忽的小隐患积累而成,而智勇之人常常被平日宠幸的小人所困。
时代经典人物素材积累脱贫攻坚应善于打造优势吴齐强2020年10月30日05: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怎么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怎样因地制宜挖掘资源潜能,曾是不少贫困地区面临的一道难题。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精准扶贫方略指引各地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决定性成就。
笔者在基层采访中深切感到:善于打造并用好发展的优势,正是助力脱贫攻坚和地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用好深化改革的优势。
2020年高考语文知识积累早读材料

2020年高考语文知识积累早读材料早读材料(1)一、高考必背篇目《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 lú)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晨读晚背册子_第2周_含解析

一、名句名篇默写1.逍遥游(5年3考)庄周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015年高考全国Ⅱ卷)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①起而飞,抢②榆枋而止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014年高考全国Ⅱ卷)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④。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⑤,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⑦誉之而不加劝,举世⑦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2020年高三新学期晨读晚背材料第十四周周三内容

2020年高三新学期晨读晚背材料第十四周周三内容周三早读模块一高频语言近义词积累(早上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仿照仿效]“仿照”按照,依照,指依照别人的样子全盘搬用,包括计划,规模,方法等一整套都仿着做,全部模仿,全盘照用,运用对象常与“样子”搭配。
“仿效”效法,摹仿,指模仿别人的办法,式样,常与“方法”相配。
[诽谤·毁谤]二者都指无中生有,说别人的坏话,但其程度有所不同。
“诽谤”表示的程度稍轻一些,而“毁谤”表示的程度重一些。
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
无能为力:不能施展力量。
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手足无措:手足无处安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才好。
常用于形容举止慌乱。
模块二经典名言语言素材积累(早读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54[原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译文]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刻苦,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
55[原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汉)班固《汉书•韩信传》[译文]智慧的人思考得再缜密,也会偶尔有失误的时候,迟钝的人思考得多了,也会偶尔有想对的时候。
56.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
——雨果模块三时代经典人物事件素材积累(概括人物事件积累分析观点启迪思路拓展)教材循环利用须过好“三关”2020-11-16 08:28:51 来源:北京青年报“卖了一麻袋的书,最后只能买得起一个麻袋。
”“定价1000多元的书10多元就卖给了废品站。
”网络上不时能看到一些毕业生的留言。
这些感叹的背后折射出我国目前大中小学教材巨大浪费的严峻现实。
这样的浪费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推广教材的循环利用。
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教材循环利用却面临着三道难关,所以要想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落实教材循环利用,就必须过好“三关”。
第一关是“法律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语文早读晚背周次内容3名句名篇默写《师说》《虞美人》《破阵子》《游山西村》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典制——选官制度、中央官职易错易混成语易望文生义成语一、名句名篇默写1.师说(5年2考)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012年高考全国卷)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1)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从师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韩愈《师说》中的“师”有其独特含义,他认为“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这样的启蒙教师不是自己所说的“师”。
(3)韩愈《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韩愈在他的散文名篇《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话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韩愈在《师说》中阐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两句话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7)韩愈在《师说》中批评一些人学习小的方面,却放弃大的方面的两句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8)韩愈在《师说》中总结“师道之不复”的原因,说明士大夫们不愿以地位低的人为师,也不愿以地位高的人为师的两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9)《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10)《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虞美人(5年0考)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繁多与深广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3)“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也用到了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5)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诗人感慨时光消逝,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6)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
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年1考)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012年高考大纲全国卷)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1)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辅佐刘备父子,得到了极高的赞誉。
这可借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来概括。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绘战争爆发前的情状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5)我们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可以读出作者希望一战获胜,收复中原,既可以了却君王统一国家的心愿,又可以使自己名垂青史的心声。
4.游山西村(5年1考)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1)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陆游《游山西村》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反映村中民风淳朴的诗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4)昆明西山龙门有一副对联“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
该对联的上联化用了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6)陆游《游山西村》中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描写实景实感,又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二、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典制——选官制度、中央官职(一)选官制度【禅让制】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
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
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
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
【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
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
他们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
这样,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机构。
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
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
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
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其他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
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
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命其制定的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
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品至九品为下品)三类。
在德才与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
所谓“状”,乃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一般只有一两句话,如“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这是对东汉后期名士品评人物的制度化。
【流官】“流官”指明清在四川、云南、广西等少数民族集居地区所置地方官。
“流官”是相对于“土官”而言,“土官”是封建王朝封赐的独霸一方能世袭的官员或统治者。
“流官”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