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诗歌鉴赏
2020高考语文知识清单诗歌鉴赏专题归纳

2020高考语文知识清单诗歌鉴赏专题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
(一)古代诗歌中6大类意象集释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4.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5.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6.抒怀类意象(或托物言志,或抒发感慨)
(二)古代诗歌中14类语言特色精讲
(三)唐宋主要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
(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2.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3.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2020届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13古代诗歌鉴赏(二)

专题十三:古代诗歌鉴赏(二)清单二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体现在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
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
又如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有深意,藏而不露。
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夫妻间天各一方的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3.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如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好的愉悦感。
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因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5.绚丽飘逸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即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高考专题】2020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诗歌鉴赏 50首(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50首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海南岛后,遇赦北还渡海时所作。
②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横斗转”,指时近深夜,点出渡海的时间,又照应诗歌题目。
B.遇赦北归,诗人回想自身遭际,发出了空有乘桴渡海之意的感慨。
C.诗人被贬海南蛮荒之地,九死不恨,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贞之情。
D.诗歌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自然贴切,格调明朗,意蕴深远。
(2)诗的颔联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干戈王中①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
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
鹡鸰②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
安得中山千日酒③,酩然直到太平时。
注:①王中南宋末诗人。
②鸰: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呜叫起来,寻找同类。
语出《诗•小雅•棠棣》。
③中山千日酒:传说中山有人造的酒,饮后能醉千日。
泛指美酒。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一般泛指战争,暗示了诗歌表现的环境特点。
B.首联点题,“欲何之”暗示了战乱波及范围之广,而诗人自己也一事无成。
C.颔联以王粲和杜甫自比,表明其颠沛的行踪和忧伤的情怀与他们完全一样。
D.全诗充满着满腔的悲愤之情,但文字读来较为轻淡,情感表达比较委婉。
(2)诗的最后两联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请简要分析。
初夏江村高启①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②。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注]①高启(1336~1374),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
此诗作于高启回到家乡青丘乡间隐居时。
②纬车,即缲车,抽茧出丝的工具。
(2020高考诗歌鉴赏专题)2020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材类专项提升专题05咏史怀古诗含解析

专题05 咏史怀古诗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一.咏史怀古诗概说1. 咏史怀古诗定义咏史怀古诗,是指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咏史怀古诗严格来说应该有“怀古”、“咏史”两个小类:①.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检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读到的见地的诗歌,其长于精辟议论。
例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②. 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歌,其长于情景交融。
例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 咏史怀古诗特点:1)咏史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标题中常含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字样。
2)咏史怀古诗的代表作家:魏晋时期:左思唐代:中唐以后诗人居多,尤其以刘禹锡、杜牧、李商隐为代表。
两宋: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干、张孝祥、陆游、辛弃疾等。
3. 咏史怀古诗的典型意象:①.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等;②.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秦始皇阿房宫)、赤壁(赤壁大战)、新亭(六朝时期建康西南的近郊军垒,为兵家必争之地)、隋堤(古堤名,隋炀帝游江南时观赏用)、马嵬(马嵬哗变)、华清宫(唐玄宗杨玉环)、汴河(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一部分)、淮水(古代南北方分界线)、乌江亭等;③.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隋宫、湘妃祠、贾谊故居、武侯祠、昭君墓等;④.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朝、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⑤.景物:明月、江水、断壁残垣、荒草青苔、古墓、落日、悲风等;⑥.其他:后庭花、垂杨、霓裳羽衣等。
4.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典故咏史怀古诗由历史而兴怀,故其作品中常常涉及历史事件,上面介绍的标志意象背后都有历史典故,但因其描写对象即为历史,故一般情况下不算用典,但若注释提及则可算,所以做题时需留心注释。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专题六: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解析)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考点解读★★表达技巧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技巧点拨★★❖常见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诗歌鉴赏通常涉及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等。
(2)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
(3)谋篇布局: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
(4)其他常见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9.“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专题四:赏析诗歌重点字词(炼字)(含解析)

专题04 赏析诗歌重点字词(炼字)★★考点解读★★根据所炼的词性而言,往往炼动词、叠词、形容词、拟声词、副词比较多,根据所炼之字在诗句中的位置来看,五言诗句以第三个字居多(如《题扬州禅智寺》中“青苔满阶砌”一句中“满"),七言诗句以炼第五字居多(如《戏答元珍》中“残雪压枝犹有”中“”字)。
★★技巧点拨★★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简译;3、点出该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经典例题★★一、【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
炼字题首先要解释字在诗句中含义,如果有修辞手法,要指出该字运用的修辞。
然后把字放到诗句中,描述诗句所写内容,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字的表达效果,或者表达的情感。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和“攒”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字将江流两岸的崖石人格化,两岸崖石耸峙对错,犹如两兽相斗,写出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态。
而“攒”字山峰相连,好像攒集在一起,写出来山峰的密集、重叠。
二、【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诗歌鉴赏——赏析陆游的《苦笋》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诗歌鉴赏——赏析陆游的《苦笋》任何一种植物为人所欣赏,必有其独特的美感。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竹”大都喜爱有加。
苏东坡《於潜僧绿筠轩》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对“竹”的偏爱绝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色观感上,人们对“物”的热爱往往因为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人们托物言志,以物比德,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古人咏竹亦是如此。
竹子的植物特性如凌寒不凋、虚心有节、刚直坚韧等都在文学中形成了相应的象征内涵。
而新竹之始的竹笋作为文学题材,广泛的出现在文学作品之应始于宋代,较竹的形象略晚。
《全宋诗》诗题含“笋”316首,诗歌正文含“笋”1939首。
《全宋词》词序出现“笋”4次,词内容出现“笋”154次。
笋成新竹是一种动态生长过程,也被附会上成材与凌云之志等象征意义。
竹笋品类繁多,其中的“苦笋”因黄庭坚《苦笋赋》一文又开辟出了新的文化内涵。
其赋云:“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所以苦笋如同谏臣。
《新唐书・魏征传》载:“帝(太宗)大笑曰:人言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也。
”魏征以直言苦谏著名,故后人以魏征比喻苦笋,说它虽苦口而有利于身心黄庭坚说“苦而有味,如忠谏可治国”,为苦笋充实了“苦谏”的内涵,此后苦笋忠臣之喻成了常典。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诗歌鉴赏就选取了陆游的《苦笋》一诗。
其诗如下: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徵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食粗茶淡饭之时,被藜藿占据的盘中,剥开的苦笋若退去襁褓肤白如玉的婴儿,让诗人眼前为之一亮。
面对盘中白而有节的苦笋,诗人不禁想到了性情耿介之人,笋之节与生俱来,人之耿介又何尝不是?南宋诗人陆游定然读过黄庭坚的《苦笋赋》,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耿介敢谏的魏征,魏征与苦笋确有诸多相似之处,二者品性相似,都正直清高:魏征刚正不阿,直言进谏,而竹笋如同白玉般高洁的品格也是与生俱来的。
2020年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素材

诗歌鉴赏复习登高登楼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渚:水中小洲。
渚清:指渚边的江水清澈。
飞回:指鸟因风急而在天空盘旋。
②落木:落叶。
萧萧:风吹树叶飘落发出的声音。
③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指长久客居异乡。
这是引起悲秋的原因。
百年:犹言老年。
独登台:独自登高眺望。
④苦恨:甚恨。
繁霜鬓:两鬓白发繁多。
这两句说,在艰难的岁月中,日渐衰老,白发满头,令人抱恨不已;穷愁潦倒,本可借酒排遣,但因患病停饮,致使酒杯浊污。
当时杜甫因患肺病戒酒。
⑤客:杜甫自指。
万方多难:指国家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日甚一日。
⑥玉垒:在今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
其东南新保关,为唐代蜀中通往吐番的要道。
这两句说,锦江一带盎然的春色,已从天地的边际来临,古往今来,风云变幻,就像玉垒的浮云一样。
⑦北极:北极星。
这里比喻唐王朝。
终不改:借北极星在天空固定不变来比喻唐王朝的安全巩固。
广德元年(761)十月,吐蕃侵入长安,代宗逃往陕州。
后来郭子仪等收复长安。
唐王朝转危为安。
西山寇盗:指吐蕃统治者。
⑧后主:刘禅。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昏庸无能,宠信宦官,朝政腐败,终于亡国。
这里暗含对代宗的讥刺。
祠庙:成都锦官门外有刘备庙,西为武侯祠,东即后主庙。
梁甫吟:古乐府篇名。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这两句是以登楼所见古迹来抒写感慨。
意思是说,像后主那样一个亡国之君,还有祠庙,实为可怜,自己在万方多难之时,只有登楼凭吊感叹而已。
[鉴赏提示]《登高》是杜甫于大历二年(767)在夔州时所作。
前四句写登高所见,气象苍凉恢廓。
后四句抒发感慨,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同时对沦落他乡不胜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诗歌鉴赏意象
诗人往往选择日常生活中可见可闻可感的事物入诗,根据事物的
特性兴怀。
陪伴在我们周围的各色植物,如:梅、兰、竹、菊、莲、丁香、
松柏、杨柳、梧桐、落花等。
共存于天地中的各色动物,如:蝉、猿、鸿雁、杜鹃、鸳鸯、沙鸥、鹧鸪等。
变换于自然中的各种气象地理,如: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烟雾、阴晴、明月、夕阳、流水等。
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色器物,如:玉、灯、笛、箫、酒、楼、
捣衣砧等。
产生于举手投足间的各种动作,如:饮酒、登高、凭栏、望远、
长啸、捣衣等。
这皆为诗人运笔的主要道具,它们已经成为诗人之中约定俗成的
普遍暗号,留存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心中。
情感
酬唱送别之情:古人喜宴游交友,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朋友间
不免酬唱赠答、寄友送别,成为诗人抒发情感之由。
杨柳、长亭、南浦、酒便成为解读送别之情的暗号。
思乡怀远之情:建功立业,志在四方是古人的胸襟,不过久别家乡,远离亲人之时,难免怅然,加之古时交通不便,联络缓慢,思乡
怀远之情便能绵延千里。
月亮、鸿雁、双鲤、捣衣、莼羹鲈脍便成为
传递思乡之情的暗号。
咏物感遇之情:古人有感于自然界各色景物的特性而有感于己,
或抒发自己凄凉伤感、孤独寂寞的感叹;或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
门却坚贞不屈的感慨。
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松竹
梅菊、黍离、历史事件、名胜古迹便成为寄托感遇之情的暗号。
情爱婚姻之情:对爱情的渴望,夫妻间的悲欢离合,宫怨闺怨,
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情感。
莲、红豆、连理枝、比翼鸟便成为表达婚
恋之情的暗号。
闲适恬淡之情:古人超于现实之外,寄情山水,流连田园。
所写
之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五柳、东篱、三径便成为象征归隐之情的暗号。
边塞行役之情:古人常漫游天下,遍访名山大川、边塞关隘、通
都大邑等。
有感于兹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或
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便成为
见证行役之情的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