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行为的影响.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行为的影响.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行为的影响一、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行为影响的分析1.性格的涵义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想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或者说,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品质。

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

良好的个性包括直率,诚实,热情,大方,勇敢,谦逊,乐观,有礼貌,有信心能忍让,是非观念强,勤奋好学,求知欲望盛等。

而虚伪,奸诈,冷漠,吝啬,怯懦,自卑,高傲,悲观,粗鲁,急躁,懒惰,无所事事,不求上进,则是不好的性格。

2.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影响诸方面性格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在外界生活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家庭的影响奠定了儿童性格形成的基础。

家长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感与养育态度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家长不同的教养态度是形成孩子不同性格的重要原因。

家庭人际关系,心理氛围对孩子的性格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和睦的家庭气氛对孩子性格有积极影响,争吵的家庭气氛会给儿童性格留下很坏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化方面的影响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

(一)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化方面的影响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渐爱猫扑.爱生活地掌握他所处社会的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适应社会需要。

如果儿童社会化发展顺利,就会在其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社会变化的能力和处理各种复杂社会现象的技巧。

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要,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

由此可见,儿童的社会化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在众多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中,家庭教养是最基本动因,是儿童社会化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将通过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参与社会活动,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人的社会化始于家庭,因此父母采取怎样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所受家庭教育的效果。

浅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养成的影响

浅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养成的影响

261学习版浅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养成的影响■文/欧 冉内容摘要: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造就不同性格的儿童。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家庭中的教养方式,运用正确的教养方式,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本文主要从教育方式的概念出发,针对父母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进行讨论。

关键词:父母的教养方式 儿童性格 影响一、问题的提出:教育,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

它能够使儿童成长出不同的性格。

而儿童的人生开端除了应该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社会环境,还应该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暖爱心的家庭。

刚出生的宝宝就好比是一张白纸。

他们的心灵是纯洁、天真的,而宝宝的教育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我们知道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又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在出生以后,长期生活在家庭之中,家庭中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父母的文化教育水平及教育的态度观念和方法,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儿童在那该所扮演的角色等等,这些都会对儿童的性格的养成有一定的影响。

二、他人的研究与实践:教育不仅是指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正如新课标所言,教育合力是指以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

作为教育合力之基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个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发展个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虽然个性的发展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儿童期作为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是极为重要的,儿童的个性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所谓“从小看八十”、“三岁之魂,百岁之才”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

但是由于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可塑性比较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父母的影响很大,因此家庭教育,尤其是有关家庭教养方式的讨论在这一时期就显得很有必要。

三、父母教养方式的含义及其分类:(一)父母教养方式的含义。

父母的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比较稳定的教养观念(如 儿童观、教育观、养子观、人生观)和已经习惯了的教育行为。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之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之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之影响作者:苏庆芳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6期【摘要】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培养孩子性格的第一处所,对孩子的性格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幼儿时期,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家庭教养方式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在这时候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孩子性格的影响问题。

文章将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幼儿性格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幼儿性格在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下的不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孩子的良好性格培养所需的家庭教养方式。

【关键词】教养方式;幼儿性格;家庭教养一、教养方式的不同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一)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有些家长会对幼儿的所有行为加以限制,他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是符合家长心中的期望的,家长往往过于强制性的要求幼儿的所有作为,这给幼儿带来了太多的不自由,并且这就是对幼儿性格的发展带来最大负面影响的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

在日常活动中,幼儿的所有活动都处于家长的安排之下,家长没有尊重幼儿的自我喜好,而是完全的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想哪些活动对幼儿的将来有好处,可以有利于他们将来的生活。

幼儿往往是不享有抉择权的,他们完全的处于任由家长摆布的情形下,无论他们是否喜欢家长的安排,无论他们心里究竟接不接受家长的安排,他们都必须去做,没有人会告诉他为什么,家长只会告诉他这是你必须要做的。

虽然家长采取这种教养方式的初衷是为了幼儿好,但是不问幼儿是否愿意,而是一味的要求幼儿,这样不仅仅只是限制了幼儿的自由,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导致幼儿过早的产生逆反心理,加深幼儿对家长的距离感。

在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由于长期的处于家长的压制之下,容易形成胆小、怯懦、乖僻且过于以自己为中心不去考虑他人感受的冷漠的性格。

他们在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后,由于所有的事情都是家长决定的,他们往往没有自主权,长大以后的他们就会处于不独立、过于依赖他人帮助自己做决定,而不愿意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些事情的状态下,这样其实对于他们的未来是更加不好的。

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中文摘要家庭教养环境对幼儿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是我们值得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临床的研究与实践证明,青少年的人格、情绪特点、行为方式等都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本文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能够为当前家庭教养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能够促进家庭幼儿教养实践的积极发展。

文概述了父母教养方式的内涵及类型,指出了放纵型、溺爱型、专制型、严厉型以及民主型等教养方式的特点以及各种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幼儿;人格AbstractFamily education environment on personality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is essential, is cause for concern and further research.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young people's personality,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 their behavior is closely related to parent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ersonality of parenting styles on children'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study, the current family education activitie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to promote family child care education practice positive development. Paper outlines parenting styles and types of meaning, that the indulgent type, spoiled type, authoritarian, democratic-type of severe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aring styles and a variety of parenting styles on 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formation, an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type proposed targeted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parenting; children; personality.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一前言二父母教养方式概述(一)概念界定1父母教养方式2人格(二) 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1 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2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影响三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一)放纵型父母方式对幼儿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二)溺爱型父母方式对幼儿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三)专制型父母方式对幼儿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四)严厉型或虐待型父母方式对幼儿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五)民主型父母方式对幼儿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四不良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人格形成的与发展影响的对策(一)放纵型(二)溺爱型(三)专制型(四)严厉型或虐待型五小结参考文献一前言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看重,而与幼儿的早期教育联系最为紧密的是幼儿所生活的家庭教养环境。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影响的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影响的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影响的研究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家庭。

每个家庭教养子女的方式又是各不相同的。

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个性。

有的孩子大方、豁达,有的却自私狭隘;有的热心、善良,有的却蛮横霸道;有的自尊、自信、敢作敢为,有的却自卑、自贱、胆小懦弱……。

这些性格的形成无一不是家庭教养方式下的产物。

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即父母的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

(一)父母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专制型的父母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

这种教育方式更多的是存在于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十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

这样教养方式下的幼儿往往缺乏安全感,并且由于父母对幼儿缺少沟通容易造成幼儿的自闭、忧郁、不与他人交往,社会性差的性格。

(二)父母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放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时候交给保姆或父母,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

”这类父母存在着典型的角色问题,他们或性格内向或缺乏权威意识和责任感或社交能力差。

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

另一种放任是对子女过分的溺爱和宽容,使子女容易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嫉恨的心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模糊不清,不能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结果,不合理的需求、欲望不断增加,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道德观念薄弱,缺乏行为准则和规范,事事依赖成人,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内容摘要:孩子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孩子独创出来的,而是与父母的家教方法有直接的联系。

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性格发展时期影响是最为深刻和重大的。

幼儿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一个人的性格取决于其0至6岁时所接受的教育,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如何,将决定一个人成长后的性格,乃至今后的人生观、处事观。

本文针对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类型,从教养方式不同类型的特点和对孩子性格的影响等方面,具体分析、阐述并提出培养幼儿良好性格的个人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家庭教育方式子女性格特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作为个体最重要的社会化的载体之一,从幼儿刚出生一直到成人,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

学前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父母以及其家教方式对幼儿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家庭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家庭教育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特点,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替代不了的。

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更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也是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的关键,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行为,特别对于幼儿来说,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

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让人不太满意。

因此,通过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行为的影响,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对于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的几种类型及对幼儿性格的影响1.溺爱型。

溺爱型家庭的孩子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缺乏社会性和竞争性,容易形成怯懦、盲从、依赖、被动、不愿探索、不敢冒险、不能创造等性格弱点。

对子女过分娇惯、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执拗。

浅谈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浅谈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浅谈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个性和发展之路也各不相同。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教养方式不仅能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他们的人格和价值观。

因此,了解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对于父母和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不同教养方式的背景1.传统教养方式在过去,父母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养方式,例如高压、独裁、命令式的教育。

这种教养方式强调孩子的服从和纪律,忽略了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父母往往专注于规则和结果,而忽视了与孩子的情感互动。

2.现代教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养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采纳。

现代教养方式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和思辨能力。

父母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并鼓励他们表达和探索自己的观点和兴趣。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情感发展情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感发展。

传统的教养方式可能会导致幼儿情感的压抑和内向。

而现代的教养方式则能够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感,并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社交能力幼儿时期是孩子发展社交能力的关键时期。

父母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形成。

传统的教养方式可能会限制幼儿与周围的人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导致他们的社交能力受限。

而现代的教养方式则鼓励幼儿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提倡合作和分享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3.自律和责任感自律和责任感是幼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幼儿自律和责任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教养方式可能会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幼儿自身的探索和学习过程。

而现代的教养方式则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责任感,通过鼓励幼儿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康的自律和责任感。

4.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幼儿发展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显著影响。

传统的教养方式可能会限制幼儿的思维方式,使其缺乏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幼儿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较强,受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较大。

对此,本文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并分别阐述教养差异对幼儿性格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科学教养的有效措施,力求通过营造温馨家庭氛围、科学运用奖惩方式、维护孩子自尊等方式,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形成健全人格。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且社会判断力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化进程具有引导作用,特别是在孩子性格养成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这就要求家长意识到家庭教养的重要作用,并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采取多样化措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性格,实现健康发展。

一、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产生的主要影响孩子性格除遗传因素之外,还受到生长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因家长的生活背景、受教育水平、思想观念不同,所采取的教养方式也有所区别,不同方式对孩子性格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一)专制型部分家长对幼儿实施强硬专制管理法,对幼儿的各种行为进行绝对控制,此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全部生活由家长来安排,无论孩子是否喜欢,都必须按照家长的意愿做事,没有反抗和问“为什么”的权力。

家长采取此种方式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主要是为了将幼儿在自己的保护与监管下成长,但他们与孩子的沟通较少,当孩子犯错或者没有按照父母要求做事时,父母常常会将孩子的过失放大,并且严厉地批评和指责,以高压手段让孩子绝对服从,忽视了孩子自己的想法,一味地以“为孩子好”为理由干预幼儿成长,在孩子面前树立绝对的权威,不但使幼儿感到来自父母的强大压力,还会激发叛逆心理,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

在此种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一般容易形成胆小、自卑的性格,且个性叛逆,很容易暴躁、易怒,做事冲动、不顾及后果。

例如,在《爸爸去哪儿》中的郭涛与石头父子,郭涛对儿子的管教较为严格,石头在爸爸面前常常小心翼翼,不敢大喊大叫,在“换爸爸”一期中,他也是唯一没有与爸爸依依不舍的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有人独创的。而是与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同而造成性格上的差异。一个人的性格取决于其幼儿期所接受的教育,这一时期父母关系及其育儿态度等都给幼儿性格的形成刻上了深深地烙印。
从幼儿心理和教育的理论看,0-6岁是一个人一生中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段,是一生中最富有可塑性的阶段,也是人的智力和性格奠基最坚实的阶段。 幼儿的性格塑造,其最佳期是在早期3-6岁。性格能够明确的显露出人对现实的看法态度和与此相顺应的行为方式,比如对社会有责任心、为人诚实善良、行事端正等。性格一旦形成便有着相对的稳定性。
在早期的家庭环境中,幼儿大多通过父母或长辈的教育和影响获得最初的生活体验,社会常识,行为规范,并在对实际的稳定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法中所表示出的个性心理特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性格雏形。但是目前,在教养幼儿的过程中,各种各样不良的教养方式普遍的存在。如众星捧月,养尊处优,期望过高,放任迁就等现象。对幼儿也造成了多方面的不同影响。而就性格而言,就导致许多不良的结果,如自私,娇气,执拗等。因此,选择恰当的教养方式以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和形成良好性格,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Key words:parentsupbringingyoung childrencharacter
浅谈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幼儿期是指3-6岁的儿童,这期间是人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和活动园地是在家庭里。因此,父母对幼儿的影响也极为深刻。许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都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其教养态度都与幼儿性格的发展有较高的相关系数。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性格之间的关系,也被作为个性心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成绩
等级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不同类型父母教养方式对3-6岁
幼儿性格发展Βιβλιοθήκη 响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1201
学号121080130135
学生姓名王文洁
指导教师禹薇
完成日期2016年5月8日
西安思源学院教务处制
二〇一 六 年 五 月
摘要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父母的意义都是非常特殊的。父母是其成长过程中接触的最早,也是接触最多的,父母带给个体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幼儿所接触的人群和环境范围是有限的,因此幼儿也具有极强的可塑造性。而3-6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生理心理,情感个性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的发展着,对于有可能影响幼儿一生的性格方面更是需要极其重视。在这一阶段,不同的父母采取的不同教养方式都会对幼儿此后的性格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同时也启示教育着我们的家长,在孩子3-6岁的生长发育关键期,家长认识以及掌握正确恰当的教养方式是极其重要的。父母在孩子的性格塑造过程中起绝对的关键作用和榜样力量,平等的对待幼儿,给幼儿自由发展的机会,在适当的时期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才是培养幼儿外向,开朗良好性格的前提。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幼儿性格
Abstract
For every one of us, the meaning of the parents are very special. Parents are the earliest cont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growth, is also the most contact, parents to b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individual is also huge. People and young children are exposed to environmental scope is limited, so the child also has the very strong plasticity. And 3-6 years old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s the critical period, during this period, children'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emotional character in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 in such aspects as the likely impact on the child's life character is extremely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 At this stage, many different parents take a different upbringing of children since the character very different effect.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our parents, in children 3 to 6 years old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tage, parents know and master the right way is extremely important. Parents in the child's character development process model and the key role of absolute power, equal treatment of children, to children's fre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t the right time to give children the appropriate help, is to cultivate children's outgoing, cheerful the premise of good character.
(二)现实意义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幼儿的数量也是世界第一,在幼儿期认识到教养方式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使得可以培养出具备健全人格良好性格的孩子,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小孩子就像一颗种子,你只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去养育,就能看得到他抽芽。正如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在孩子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牢固,难以撼动。性格也是如此。而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或者习惯于什么样的行为方式,甚至一些细小的言谈,都会在孩子的性格形成反映出来。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极其重要”并不是一句空洞的说教,而是父母即将如何帮助孩子成为具有良好性格,高尚品德的人的重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