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e n ut , oe atdted ma do lcrcp we tr s mmaie es p l cu i f lcrcp w r nChn ,a da - rid sr frc se e n fee t y h i o ri f u e, u n u r dt u pya ta t o e t e i a n n z h l y e i o i ay e e ea xsigmatr n ldn mp p rs p l t cue,s p r u u ru h u dlg ign t ok c n tu t n,a d lz d s v rle it t sicu i gi r e u pysr tr n e o u u ef o st o g p ta a gn ew r o sr ci l h n o n
浅谈中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面I 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5 经济危 机 考验 电力行 业发 展 模 式 .
促进行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建 设,降低行业能耗 和污 染 ,从 而最终提 高整个电力行业与环境 的协 同度。现在有许多
旷 刚寺 的美 国次贷危机 最终转化为严峻的全球性金融危 电力行业 中的新技术 需要我们去攻 关,为整个 电力行业的可持 久
浅谈 中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马同涛 郭 鑫
摘要 :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是电力行业急需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本文 分析了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重要作用,并在
此 基础 上论 述 了电力行业可持 续发展 策略 。
关 键 词 : 电力行 业 ; 可持续 发展 ;能源 发展
作者简介 :马同涛 (91 ) 18- ,男,河南郑州人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电力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
2 社会 发展 .
随着我国电力装机 不断增加,大量 发电企 业投人运营,电
网规模与 电源规模 不匹配的矛盾 已经凸显 。冰雪灾害对 电网造
可持续发展要 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 量为 目的,与社会 的进 成的损失和破坏 ,迫使我们审视和分析这次灾害的深层 次原因, 步相 适应。如 果社 会不能进步,经济发展所带 来的结果 将是 无 如电源与电网规 划是否配套、电网设计建设标准是否应该提高、 益的,对资源和环境也将是不利的。
济的发展 ,其重 要地位不言 而喻。 电力工业的可持续 , 也是电力工业解 决现存 问题、 硕 果累累, 电网建设 迅 猛发 展,供 用 电事业蒸 蒸 日上 。但 是,
增强竞 争能力、开拓 电力市场 的必 然战 略选 择,它对 于整个社 在取得成绩 的同时我 国电力行业也存在 着一些 问题,这 些问题
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途径

石油
天然气
29.1% 0
3.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
政策目标 a. 节约能源/环境保护 b. 能源结构合理化/多样化:增加优质能源的比重 c. 增加国内供应,降低对外依赖程度 d. 能源供应来源的多样化
3.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要点
2004年6月30日,国务院通过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 2004 — 2020 年)》(草案)。确定新时期能源战略, 主要有八大要点: 一是坚持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严格的节约能源 制度和措施,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056
0.879 0.659 0.613
0.521
0.587 0.361 0.057
4.027
3.953 3.764 0.903
世界平均
0.577
0.370
0.409
0.190
1.546
2. 我国能源消费构成
100% 80%
60%
40%
20%
0% 一次电力
1990 5.1
1995 6.1
1996 5.5
3. 新能源发展政策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28日表决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共8 章33条,分为总则,资源调查与发展规划,产业指导与技术支持, 推广与应用,价格管理与费用分摊,经济激励与监督措施,法律责任, 附则。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制定这部法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 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法律规定,国家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利用,依法保护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还规定,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对全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施统一 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可再生能源开 发利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负责本 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 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 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 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水力发电对本法的适用,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 规定,报国务院批准。通过低效率炉灶直接燃烧方式利用秸秆、薪柴、 粪便等,不适用本法。
电力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应对策略

电力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应对策略一、可持续发展问题1.1 碳排放和气候变化在过去几十年间,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破坏负有不可忽视的责任。
传统的火力发电厂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炭和天然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入大气中。
这导致全球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灾害性后果。
1.2 能源消耗和资源枯竭电力行业对能源需求巨大,尤其是已发展国家。
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导致传统能源资源井喷式开采,并可能导致能源供应紧张和价格飞涨。
同时,也会引起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破坏的担忧。
1.3 区域性环境污染许多电力厂以及输电线路经常导致区域性环境污染,包括大量废弃物产生、水污染和土地退化。
这些环境影响对当地生态系统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二、应对策略2.1 清洁能源转型为了减少碳排放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电力行业需要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
这包括广泛采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进行发电,并逐渐淘汰高碳燃料使用。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鼓励技术创新来增加可再生能源供应。
2.2 能效提升提高电力行业的能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通过改进发电技术、减少输送损失以及优化用电设备等手段,可以降低单位产出所需的能源消耗。
此外,在建筑设计中考虑节能措施,比如智能控制系统和高效照明设备,也有助于减少电力需求。
2.3 智慧电网建设智慧电网是一个集成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力系统的高效优化网络。
通过智慧电网的建设,可以实现电力供应、传输和消费的智能化管理,并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智慧电网还可以促进分布式能源和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4 综合资源利用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可以采取综合资源利用的策略。
例如,在火力发电厂中引入脱硫、脱硝和除尘等先进技术来减少气体排放;同时将废热利用于加热水或生产煤层气等新型能源;在风场附近建设太阳能发电厂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报告(2006)——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领域全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 .北京前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将于2006年5月在联合国总部纽约召开。
作为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之后的实质性会议,国际社会十分重视。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领导带队,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科技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部门组团参会。
中国代表团成员将积极与会,交流经验,进一步展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提高中国在国际环发领域的地位。
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领域的实施进展情况,同时开展相应政策对话,为2007年的第十五次会议做准备。
为了反映中国在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实际情况,全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政府有关部门编写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报告(2006)——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领域》。
报告起草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外交部、科技部、农业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
报告主要反映了中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在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最新进展情况,阐明了这些领域面临的障碍与挑战,提出了这些领域今后的对策措施。
报告分为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大气污染、气候变化四篇共十七章,每章按目标任务、最新进展、实施手段、各群体参与、障碍与挑战以及对策措施等六个部分加以阐述,个别章节还附上了案例分析。
为便于国际社会和社会各界了解相关情况,更好地开展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全国推进可持续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将《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报告(2006)——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领域》编辑出版。
全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2006年3月目录第一篇 能源可持续发展 (3)第一章能源战略与规划 (3)第二章能源生产与消费 (7)第三章可再生能源发展 (11)第四章农村能源 (17)第五章能源效率与节能 (22)第六章能源科技和洁净能源 (28)第二篇 工业发展 (33)第一章工业化进程与结构调整 (33)第二章工业发展与就业 (36)第三章清洁生产 (40)第四章循环经济 (44)第五章工业污染防治 (47)第三篇 大气污染 (54)第一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体情况 (54)第二章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污染防治 (59)第三章城市空气质量与污染治理 (64)第四章臭氧层保护 (69)第四篇 气候变化 (74)第一章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 (74)第二章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81)第一篇 能源可持续发展第一章能源战略与规划一、目标任务《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建立一套适应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能源、环境、经济综合规划方法, 并推广应用到各级能源管理部门。
电力研究报告-电力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2020-2023年)

汇报人:XX 20XX-01-30
目录
• 电力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市场需求与预测 •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发展 • 环保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 产业链协同优化与升级 • 投资策略与建议
CHAPTER 01
电力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全球Leabharlann 力产业概述环保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政策对电力行业影响分析
01
环保政策加强了电力行业的排放限制,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 。
02
环保政策提高了电力行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促进了企业的
绿色转型。
环保政策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和技术挑战,需要电力行业
03
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及效果评估
节能减排技术包括高效燃煤技术、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余热回收技术等, 在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CHAPTER 05
产业链协同优化与升级
上下游产业链结构梳理
原材料供应
包括煤炭、天然气、核燃料等 一次能源,以及风能、太阳能 等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情况。
输电和配电环节
包括高压输电、中低压配电等 电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情 况。
发电环节
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 、太阳能发电等各类发电方式 的技术特点、装机容量和发电 量。
能源互联网发展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电力行 业将实现更加高效、智能的能源 管理和运营。
电力储能技术前景广阔
随着电力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 未来电力行业将实现更加灵活、 可靠的能源供应。
关键设备和技术突破情况
01
特高压输电技术领 先
我国在特高压输电技术方面处于 世界领先地位,有效保障了远距 离、大容量电力传输的需求。
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

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第一章:绪论电力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但是,电力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如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能源效率低下等问题。
如何促进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首先介绍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意义和现状,并分析电力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然后,结合国内外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提出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
最后,对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意义和现状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障能源供应、保护环境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电力行业的长期平衡发展的过程。
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为目标,要求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节,以保证未来世代的生存和发展。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能源电力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电力行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着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的质量。
目前,中国的电力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如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能源效率低下等,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改进。
第三章:电力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3.1 能源紧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供应逐渐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由于煤炭等传统能源资源的争夺,越来越多的森林和水库被淹没,土地资源固定的向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加重,石油和气体等资源缺口也日益增大。
3.2 环境污染电力行业作为国家能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很多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发电、输送、使用和排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加强环保意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
3.3 能源效率低下目前,中国电力行业能效水平低下,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也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中国电力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电力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电力现状和发展趋势电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供应和稳定性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能源的供应一直是中国的难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电力行业也在经历着快速变革。
本文将从中国电力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电力行业的现状和未来,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电力现状1、电力总量中国电力大幅增长,成为世界首位。
截止2019年,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06亿千瓦,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一,已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力生产国。
其中火电、水电和核电是中国三大主要电源,2019年中国火电装机容量为94,970千瓦,水电装机容量为3,47,660千瓦,核电装机容量为4,980万千瓦,快速增长的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装机容量分别为2,09,780千瓦和2,04,380千瓦。
2、电力供给结构中国电力供给结构基本平衡,但存在新能源消纳压力。
2019年中国的电力供给结构主要来自火电、水电和核电,其中火电占比高达62.9%;而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增加,在中国新能源消纳压力不断增加的同时,也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电力供给结构中占比的快速增大。
2019年,中国非化石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占比已经达到了38.4%,超过了国家能源规划纲要中2020年40%的目标。
3、电力需求结构中国电力需求结构日趋多元化,但仍以工业用电为主。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工业用电依然是中国电力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
2019年,工业用电用电量占全国用电量的74.5%。
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和公共需求的电力占比也在不断增加。
4、电力市场中国电力市场呈现出逐渐市场化趋势。
2002年,中国政府实施了电力制度改革,取消了“垄断经营”模式,引入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推动形成竞争性电力市场,发展了市场化电力直接交易、辅助服务市场、长期交易市场、配电电力交易市场等多个细分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叶 雷(国电信息中心,北京 100761)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LECTRIC POWER IN CHINA IN 2020YE Lei(China Electric Information Center, Beijing 100761,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guidance principle of pow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based on the forecasting power demand in 2020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networks, optimization of energy structure for power generation are prospected and power development objectives in 2020 are forecast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scale and constitution of installed capacity, the condition of energy and capital needed in power developmen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key of the pow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depends on the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s and policies.KEY WORDS: Power demand;Structure of power source;Sustainable development;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s;Forecast摘要:为了研究风电场和电力系统相互作用的稳定性,提出一种用于小干扰稳定分析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
应用该建模方法对风电场接入无穷大系统和接入三机系统的两种情况进行了计算,研究了风电场接入系统后影响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因素。
算例分析表明,与风电机强相关的振荡模式有着很好的阻尼;与电力系统相连时,风电场对与大系统中其它同步发电机强相关的振荡模式影响很小。
该建模方法为包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工具。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1 前言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并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因此,在今后20 年,我国电力需求将会持续快速增长,这是由我国要实现基本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电气化水平和提高科技水平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2 2020年电力需求预测根据GDP增长速度,用产值单耗及人均生活用电法预测需电量。
2000-2020 年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为7.2%,同时人民生活将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在GDP不断增长的同时,单位GDP的电耗呈持续下降趋势。
1978-2000年,单位GDP 产值的电耗显著下降,即由1978年的 6 962 kW·h/万元下降到2000年的1 506 kW·h/万元,预计今后仍将以1%~2%的速度下降。
我国第一、三产业电气化程度较发达国家产值单耗要低40%左右,近几年来一直在上升,今后仍呈上升趋势;第二产业由于技术落后,单耗比国外高4倍左右,但近几年随着技术进步已逐渐下降,今后将仍是下降趋势。
表1 需电量预测2000年项目预测实际2010年 2020年需电量/亿 kW·h13 68413 466.2 28 900~314 3042 400~51860人均/ kW·h915.2 1 062.8 2 060~2 2452 860~3500产业需电量/ kW·h12 21411 794.4 22 200~24 13035 520~39060第一产业 573 534.0 1 020~1 1101 700~1880第二产业 10 3509 786.1 15 700~16 10022 020~22780第三产业 1 291 1 474.3 6 480~7 9209 800~12400居民生活用电/亿kW·h1 470 1 671.8 5 700~6 3008 880~14800人均用电量/ kW·h116 132 300~450 600~750在GDP单位产值电耗下降的同时,人均用电及生活用电水平不断提高。
预计2010、2020年,GDP产值单耗将相继下降到1 237~1 364 kW·h/万元、1 016 ~ 1 120 kW ·h/万元,而人均用电量将由2000年的1 062.8 kW ·h/年提高到2 020~2 120 kW ·h/年和2 900~3 440 kW ·h/年。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水平也将由2001年的人均144 kW ·h/年相继提高到2010年的400 kW ·h/(人·年)和2020年的800 kW ·h/(人·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活用电水平。
由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构成、产业单耗、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电计算作依据,预测的电力消费列于表1。
根据产值单耗法预测结果,参考网络递推模型计算值,预计我国各时期需电量如下:2010年2.89万亿~3.14 万亿kW ·h ,2020年4.24万亿~5.19 万亿kW ·h 。
考虑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5 000 h 左右,可由需电量估算需要装机容量:2010年6.02万亿~6.54 亿kW ,2020年8.83万亿~10.79 亿kW 。
从需要看,2001-2010年间:年平均装机2 500万亿~2 800 万kW ;2010-2020年间:年平均装机3 500万亿~4 200 万kW 。
综合以上分析和预测,中国未来电力需求列于表2。
按以上预测的电量增长率(低~高)及相应的电力弹性系数(低~高)列于表3。
表2 电力需求预测项 目 2000年 2010年 2020年需电量/万亿kW ·b1.368 42.89~3.144.24~5.18需要装机/亿 kW 3.19 6.02~6.54 8.83~10.79表3 2000-2020年电力弹性系数项 目 2000-2010年 2010-2020年需电量年平均增长率V 1/% 6.0~6.5 5.0~5.5GDP 年平均增长V 2/% 7.2 7.2电力弹性系数 0.84~0.90 0.70~0.763 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按照价值规律、供求关系来确定电力的宏观规则,考虑:(1)从市场需求出发,进行电力、电量的消费预测。
要分析国民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等。
(2)从资源环境条件约束,进行电力供应的预测。
要分析一次能源的生产与运输、建设资金的规模是否国力允许等重大制约因素。
(3)重视价格的因素。
不仅要考虑燃料价格、运输价格对电力价格的影响,还要分析电价对电力消费与供应的影响。
(4)充分考虑国内、国际2 个市场。
在国内市场中,要跨省区、跨行业投资建厂,开矿送电。
在国际市场上,一方面要引进外资(资金、设备)促进国内发展;另一方面,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应到海外去开发和建立自己的资源供应基地。
(5)电力企业要市场化自主经营,具备投资功能,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符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地区差别。
考虑到各地区人文、社会、政治、经济、地理的不同特点。
既要承认地区间的差别,又要在政治、经济上使其差别不宜扩大。
中国幅员辽阔,是个多民族国家,在长远发展中处理好地区间平衡事关重大。
(1)以产业倾斜政策推动地区发展,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
(2)大力推进西部开发战略,提高西部地区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如改善交通、放开原材料及能源价格、减少计划调出物资、提供信息、财政支持等。
(3)积极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采取优惠政策,在尽量短的时期内消灭无电乡镇。
(4)充分发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才素质高的优势。
以“电力为中心”发展能源,提高电气化水平。
电气化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电气化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物质保证,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和节约能源的有效措施,也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此外,电气化还是信息社会分散工作方式的条件及综合利用多种能源的最好方式,因为电能洁净、易于传输和控制,可服务到用户电器终端。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我国电力工业已进入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超高电压、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阶段。
应充分考虑未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信息化改造传统行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行业发展。
体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发电能源多元化。
从总体经济效益出发研究电源布局,大力开发西部电源,推进“西电东送”。
(1)根据资源引导消费,高耗电企业应向发电资源充足的西部地区布置。
(2)以电力价格体现发电资源充足地区的竞争优势。
(3)实现同类生产的优化组合克服地区分散、封闭、中小厂过多的现象。
在相当长时间内,发电能源以煤为主的格局不会有很大变化,但需大力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适当发展燃气电站,尤其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充分考虑新能源,使新能源发电比例逐步增加。
高度重视环境容量和环保问题。
正确看待电力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然要消费能源,利用电能要消费矿物能源,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但利用电能比直接消耗化石燃料效率高,相对减少了能源消耗,从而保护了环境。
因此在环境容量方面应当给电力留更多余地,电能利用也应尽可能提高效率。
高度重视节能、节电。
从保护环境、提高效益和能源平衡要求出发,高度重视节约能源。
(1)新建电站要采用高效大机组,老厂中小机组要淘汰和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效率,降低能耗;(2)电网要合理设计,合理调度,减少煤耗,降低输电损失;(3)用电设备要采用高效节能产品。
4 加强电网建设,优化发电能源结构电力发展仍应继续坚持“重点加强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水电,优化火电结构,加快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能源发电”的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