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举例(共49张PPT)
合集下载
全球变化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ppt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 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 -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服务特 权
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任意下载券标价的文档(不含付费文档和VIP专享文档),每下载一篇共享文
档消耗一个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享受100次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一次 发放,全年内有效
赠每的送次VI的发P类共放型的享决特文定权档。有下效载期特为权1自个V月IP,生发效放起数每量月由发您放购一买次,赠 V不 我I送 清 的P生每 零 设效月 。 置起1自 随5每动 时次月续 取共发费 消享放, 。文一前档次往下,我载持的特续账权有号,效-自
俄罗斯 0.35
中国 1.24
其他国家 9.42
加拿大 0.72
意大利 1.18
美国 10.42
法国 1.41
英国 1.55 德国 1.98
日本 3.98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资料来源:周一星 2001年
中 国 城 市 化 水 平 及 发 展 阶 段
中国的 城市化 阶段
第一次反
第一次正常 过 度 向
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
2002年
2020年
城市 0.37亿(自然增长人口) 5.02亿
城市 8.28亿
农村 7.82亿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课件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海洋的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合理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如围填海造陆、现代化港口、 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②开发更多资源:a.提高海洋资源勘探技术 b.推进形成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 c.积极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 ③升级海洋产业结构:a.改造和升级传统海洋重化工业 b.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方向:a.优化产业结构 b.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3.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2)重点开发区域—以兰州-西宁地区为例
①发展现状:a.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目前开发基础较弱 b.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②发展前景: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 的重要增长极。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②京沪、京九、京广等南 北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接南济北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2.优势条件
(2)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①河网稠密,湖泊众多, 地表水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 ③旅游资源丰富,我国重要
的生物基因宝库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2.优势条件
(3)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毗邻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
四、维护海洋权益
1.海洋权益
大陆架: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 若自然延仲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1.基本概况
(1)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
(2)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 (沪、苏、浙、皖、赣、鄂、
②发展方向:a.优化产业结构 b.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3.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2)重点开发区域—以兰州-西宁地区为例
①发展现状:a.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目前开发基础较弱 b.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②发展前景: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 的重要增长极。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②京沪、京九、京广等南 北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接南济北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2.优势条件
(2)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①河网稠密,湖泊众多, 地表水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 ③旅游资源丰富,我国重要
的生物基因宝库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2.优势条件
(3)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毗邻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
四、维护海洋权益
1.海洋权益
大陆架: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 若自然延仲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1.基本概况
(1)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
(2)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 (沪、苏、浙、皖、赣、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ppt课件

• 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 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在国家的内水、 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称为公海
①公海:公海的定文引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域的划分
领土
管辖权程度逐渐减弱 非领土
0海里 12海里 24海里
分布区域: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 包鄂榆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
主要特点: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 承载力较强,进一步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 较好,开发潜力较大。
发展方向: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 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 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
主体功能区 限制开发区域
分布区域:包括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 功能区。
战略立足点(基本原则)
•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 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 • 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 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3.“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一带”
• 指海岸带
1
2
3
辽东半岛
海
域
渤海湾 海域
山东半岛海 域
4
5
“九区”
6
长江口
珠江口
苏北海域
及两翼
及两翼
7
8
海峡西岸海
北部湾
海南岛
3. 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发展规划)
•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格局
①“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 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 心作用
②“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 两大运输通道
③“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 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④“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 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①公海:公海的定文引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域的划分
领土
管辖权程度逐渐减弱 非领土
0海里 12海里 24海里
分布区域: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 包鄂榆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
主要特点: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 承载力较强,进一步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 较好,开发潜力较大。
发展方向: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 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 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
主体功能区 限制开发区域
分布区域:包括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 功能区。
战略立足点(基本原则)
•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 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 • 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 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3.“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一带”
• 指海岸带
1
2
3
辽东半岛
海
域
渤海湾 海域
山东半岛海 域
4
5
“九区”
6
长江口
珠江口
苏北海域
及两翼
及两翼
7
8
海峡西岸海
北部湾
海南岛
3. 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发展规划)
•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格局
①“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 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 心作用
②“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 两大运输通道
③“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 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④“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 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可持续发展战略》 完整版PPT课件

观点一:缺乏资源的支撑,中国经济很难持续增长。观 点二:我们经济发展了,有了钱就可以到国际市场去买 资源。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说说理由。
观点一是正确的。①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物质基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②因此,不管是缺乏 自然资源还是人力资源,都会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缺乏资源支 撑,中国经济很难持续增长。
5、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时,采取了
绕避线路,专门为野生动物设置保护通道等措施。
这体现了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
(
)B
①、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
②、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③、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
、②③④
(1)上图说明,由于人们的过度索取,造成严重的资 源、环境问题,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2)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资源、环保意识。自 觉参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各项活动;积极宣传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积极同各种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爱护动物、山水、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 动;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爱惜粮食等好习惯等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正确选择,下列举措体现实施这一战略的 有 (D)
(1)颁布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实施再就业工程
(3)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4)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
A、 (1)(2)(3) (1)(3)(4)
B、(2)(3)(4)
C、 (1)(2)(4)
D、
3、面对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 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是( A )
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要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PPT课件

四、维护海洋权益
(一)概念
海洋权益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二)范围
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 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
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 的全部海域,称为公海。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大陆海岸线18000多 千米,海岛11000余个,岛岸线超过14000千米,领 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为 300万平方千米。
【答案】1.A 2.A 3.B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长江中游城市群包含了湖 北(鄂)、湖南(湘)、江西(赣)。第2题,水能资源蕴 藏量自西向东应逐渐减少,故B错误;三峡工程在成渝 经济区东部,故C错误;长江下游应与京沪铁路交会, 故D错误。第3题,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的上游,所以 其发展的优势是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 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协 同发展战略等。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内河经济带, 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1.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2.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3.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4.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新课导入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政府公布了当年的环境 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能从环境日主题中解读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吗?这句话也反映了我国坚 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为了达成生态文明建 设的美好愿景,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展战略,你能说出 一两项吗?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可持续发展战略

PART 02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REPORTING
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的稳定和持 续增长,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提 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
会和财富。
资源效率
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更有效地利用 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实现经济活动的低资源消耗。
绿色产业
发展绿色产业,如清洁能源、环保 产业、循环经济等,推动经济向低 碳、环保方向转型。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挑战与 解决方案
REPORTING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资 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
解决方案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 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 约和环境保护。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气 候变化影响加剧。
信息化
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 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提高信息 化水平和社会效益。
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提高 人们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为 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PART 0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 实施
REPORTING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步骤
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
明确战略目标,包括经济、环 境和社会三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评估与监控
设定评估指标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相关数据,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分析 。
监控与调整
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 题,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战略进行调整和完善。
PART 04
评估资源与环境状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举例(新)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首时》)
特
殊
的
国 情
惊人的人口等式: 中国人口 = 前苏联 + 美国+ 日本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意大利 + 西班牙+ 加拿大 + 罗马尼亚
+ 越南 + 澳大利亚 + 荷兰 + 葡萄牙 + 比利时
另一方面,生态破坏的 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土地荒漠化区
水
森土
林流
破 坏
酸失区
雨
区
海
洋
污
染
严
区
重 区
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问题)
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资源问题)
深刻的环境危机 (环境问题)
Population 人口
R E D esources
nvironment
evelopment
资源
环境
发展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 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其内容包含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等。
P100活动
★关于我国发展之路, 有以下三种观点:
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 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 有更大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 这些问题。
高投入,低产出----传统发展观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 高投入,高产出----现代发展观
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 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重点:发展经济
★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实现 一个什么样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理论ppt课件

环境 生产
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 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加工废弃物、 消费废弃物)和产生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
.
29
人口 生产
环境 生产
♪ 三种生产的关系呈环状结构。
物质 生产
♪ 任何一种“生产”不畅都会危害世界系统的持续运行; 反过来可以说,人和环境这个大系统中物质流动的畅 通程度取决于三种生产之间的和谐程度。
还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的一
种“理论空谈”呢?
.
22
阅读材料:
可持续发展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叶文虎编著,可持续发展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23
工业革命推动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使人们的物质生活飞速提高,使人
类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对自工业革 命以来人类发展历程的反思。
工业革命又使人类饱尝战乱灾患的 痛苦,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自然资源
物资生产的作 用还未在世界 系统的运行中 凸现出来;
物资生产虽然有 物资生产规模的扩大, 所显现,但只是 逐渐发育成为一个独 作为人口生产的 立的系统,从人口生 一个附属部分; 产子系统中脱离。
.
36
世界系统演变过程示意图
工业文明时代
人
物
物资生产的规模、功能、作用
逐渐强大,从而成为能与人口
生产、环境生产并列的一个子
状况。 代际公平是指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存量有限的前提 下,要给后代人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当代人不能 因为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后代人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 环境条件。
.
6
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发展,必须全球共同 联合行动,这是由于地球的整体性和人类 社会的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
发布时间: 1994年3月
背景:中国总结了国内外的 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有选 择走 可持续 发展的道路。
全球第一部 国家级 的 《21世纪议程 》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北京 1994
阅读“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思考
土地资源
3
1/3,第107位
矿产资源
3
3/5,第53位
耕地资源
4
1/3,第110位
河流径流量
6
1/4,第107位
森林面积
6
1/5,第126位
我国的资源形势—(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人均少、资源相对短缺。
材料一:全国缺水城市已达300多个,但工业用水重复 利用率仅为20%~30%,单位产值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 出5~10倍。
图3
1.加强病毒起源及其传播 路径的研究; 2.加快疫苗研发,统筹防 治药物和医疗装备的研发; 3.应用大数据实时跟踪监 测,完善疫情防控预警预 测机制; 4.建立和完善疾病防控和 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 5.加强与国际医疗科技机 构的合作研究.
结合疫情防控作诗,老师起上句,学生填下句。
疫情爆发有缘由, 不当饮食病毒传; 崭断病毒封武汉,“九省通衢”传得快;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D C E
B G
F
A
(1) 在上图空格上,填入相对应的字母。 A.水利设施、水产资源被破坏 B. 扩大耕地面积 C.开垦草场 D. 粮食不足 E.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F. 围垦湖海 G. 旱涝灾害增加
(2) 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生态破坏 。图示产生该环境 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人口过快增长,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我国的资源形势—(2)由于劳动力素质较低,资源 利用率不高,加剧了资源的短缺。
资源短缺原因
我 国 的 自 然 资 源
国民经济 迅速发展
资源需 求量大
资 源
庞大的
人均占 相
人口数量
有量少
对
生产技术 工艺落后
资源利 用率低
短 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 环境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 农村蔓延。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首时》)
特
殊
的
国 情
惊人的人口等式: 中国人口 = 前苏联 + 美国+ 日本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意大利 + 西班牙+ 加拿大 + 罗马尼亚
+ 越南 + 澳大利亚 + 荷兰 + 葡萄牙 + 比利时
另一方面,生态破坏的 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土地荒漠化区
水
森土
林流
破 坏
酸失区
雨
区
海
洋
污
染
严
区
重 区
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问题)
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资源问题)
深刻的环境危机 (环境问题)
Population 人口
R E D esources
nvironment
evelopment
资源
环境
发展
农业观光
绿色食品
生态旅游
①生态效益: 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有效保护土地资源。 ②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③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可持续发展
我们能为可持续 发展做点什么?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垃圾分类回收宣传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将旧东西、书籍捐献 使用再生纸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选购环保和有机产品 不买野生动植物制品 …………
根据中国国情和经济承受能力, 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低投入,高产出----科学发展观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
环境无害 化技术
手段
环境 资源 友好方式 利用
循环 经济
核心 提高 生态效益
原则
资源输入减量化 资源再利用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传
产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传统生产
资 源 利 用 图
统 发 展 模 式
废弃物
+ 瑞士 + 瑞典(31个国家总人口)
1、庞大的人口压力
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
7%的耕地养活 21%的人口
1份的世界平均财富 养活6倍的人口
1/4的新增产值用来 养活新增加的人口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
自然资源
总量在世界排名
人均占有量占 世界人均值的比例
(3) 发展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
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农业 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生态农业 。
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路径
农
清洁生产
工业生产
业 生
个人消费
适度消费
产
生态农业
产品生产制造
产品包装运输
产品销售
原材料加工
产品利用回收
资源的摄取
环境
产品废弃物处理
环保产品: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 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 节约资源等优点。 绿色食品:安全无公害有营养的食品。
绿色食品标志
地理眼
地理眼
地理眼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 直接引发发热、咳嗽、 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呼 吸道症状,较严重感 染者可导致肺炎、严 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肾衰竭,甚至死亡.
重点:发展经济
★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实现 一个什么样的转变?
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实施可持续发展在人口方面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实施可持续发展,在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 要采取哪些措施?
统筹规划国土资源的开发与整治, 解决生态问题; 实施资源 有偿使用制度, 加大环保投入; 控制环境污染。
维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 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其内容包含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等。
该酒精厂实施清洁生产产生的效益 主副产品的生产既增加经济效益,又取得很好的环境效益。
1.生态农业:
一种社会、经济与生 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 业模式.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 中国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 道路至关重要。
案例: 江西千烟州立体农业 北京留民营生态农业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
原料
各类
饲料
食品
饲料
精饲料
食品
原料 加工厂
粮食、蔬菜、水果等
农户
粪
沼
尿
气
沼气池
鱼 加工厂
肉 蛋 奶 下脚料 等
太阳能
农产品
沼渣、沼液
P100活动
★关于我国发展之路, 有以下三种观点:
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 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 有更大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 这些问题。
高投入,低产出----传统发展观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 高投入,高产出----现代发展观
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 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秸杆
种植业
粪、尿
鱼肉蛋
粪、尿(有机肥) 养殖业 奶等
适量化肥、农药
饲料及农副产品
(1)调整农业结构
种植业为主 结构单一
(2)开展综合利用
农林牧副渔 全面发展
使用方式单一,
综合利用,效益增加
燃、饲、肥矛盾突出
净化环境;保护土地
(3)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能源紧张,
节省能源开支,
环境污染严重
净化环境
年末岁初抓隔离,新春团聚人流大; 防护路径有三条, 自我防护最重要;
怎样防护最有效,依靠科学出奇招; 怎样防护最长久, 保护环境天地合。
学习反思
敬畏
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规则,敬畏人心
珍惜
珍惜生命,珍惜阳光,珍惜友谊,珍惜健康,
自律
学会静心,能够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实现追赶 超越,不断提升自我; 学会乐观,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尽力把生 活过得生动、有趣、有意义。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美国学者卡尔.齐默说过:“人类生活的历史就是一部病毒史”。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为此,我们的 祖先一直跟自然灾害搏斗。
(1)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 强烈,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2)我国深受季风气候影响,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 移动,导致我国旱涝气象灾害频繁; (3)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复杂多样,2/3地区为山区,地势落差大, 再加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交汇处,所以,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再生资源化
比 物质流动
单向流动
反复循环流动
较 发展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 效益相结合
1.“竭泽而渔”和“杀鸡取蛋”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B)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周期性原则
2.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不在于( D )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严重的资源短缺 C、深刻的环境危机 D、沉重的粮食负担
循 环 经资 济源 模利 式 用 产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