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特性

合集下载

国家电网光伏电站并网技术标准解读

国家电网光伏电站并网技术标准解读

国家电网光伏电站并网技术标准解读标准Standard编辑/孑L令欣国家电网光伏电站并网技术标准解读………………………………………………………………………………………………………………………………………>◎文/张军军秦筱迪光伏系统接入电网作为光伏发电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光伏发电对公用电网的影响.未来光伏并网多应用于110kV以下的输电线路,电网运行环境极为复杂,并网技术难点亦将倍增,光伏发电功率的波动性,随机性,高渗透率给中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于2011年颁布了Q/GDw617—2011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和Q/GDW618-2011((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程两项企业标准,对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容量和不同并网方式的光伏电站,在技术指标,并网前应接受测试的项目和方法进行规范.本刊就两项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解读,以便企业参照执行.一,一般原则这两项标准适用于接入380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并网型光伏发电站,不适用于离网型光伏发电站.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和电能消费的格局决定了在中国进行光伏发电时应采用集中开发,高压输送和分布接入,就地消纳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光伏电站并网特性不同,其并网要求也有区别.标准中按不同的接入电压等级对光伏发电站进行了分类:通过380V 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为小型光伏发电站,通过10kV~35kV 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为中型光伏发电站,通过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为大型光伏发电站.按不同的并网连接方式,又将光伏发电站区分为:专线接入公用电网,T接于公用电网以及通过用户内部电网接入公用电网.为避免小型光伏发电站在用电低谷时向公用电网倒送电,小型光伏发电站总容量原则上不宜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最大负荷的25%,这样还能允许小型光伏发电站根据上一级变压器的容量进行灵活配置.为避免在发电高峰时输电线路过载,T接于公用电网的中型光伏发电站总容量宜控制在所接入的公用电网线路最大输送容量~,03o%以内.综合考虑光伏发电系统各个组成部件的工作温湿度条件和测试系统各设备的工作温湿度条件,测试环境温度要求10℃~50℃,环境湿度要求不超过90%. 二,电能质量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环节中,电能质量参数主要包括谐波,问谐波,高频分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不平衡度,直流分量.其中谐波,间谐波,电压偏差,电压波动《认证技术》2012?01和闪变,电压不平衡度分别参照对公用电网的相应国标.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主要是通过连接并网型光伏逆变器实现的.并网型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直流能量由稳定的电流源提供,属于电流源型逆变器.实际测试中,谐波电压,间谐波电压,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及电压不平衡度,这些涉及电压参数的量,一般与并网点的公用电网实际值相仿,差异不大.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运行时,并网点向公用电网馈送的直流电流分量不应超过其交流电流额定值的0.5%.但对于某些小型的光伏发电站,如社区型或户用型发电站,实际测试时精度要求过于苛刻,一般按照馈送的直流分量不应超过5mA来处理.通过1级以上的变压器升压至10kV以上电网的大中型光伏发电站,其逆变器产生的直流分量已被变压器有效隔离,不需要检测直流分量.三,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针对小型光伏发电站(380V),标准提出了有功功率变化率和功率因数的要求;针对大中型光伏发电站(10kV以上),除了有功功率变化率的要求外,还指明大中型光伏电站应配置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压调节的控制系编辑/孑L令欣Standard标准统,并能够接收并自动执行调度部门发送的控制指令.以上要求中,无功功率控制与电压调节的目的是确保其并网点的电能质量,在符合公用电网要求的范围内具有稳定性,并根据控制策略的差异而略有不同.大多数光伏发电站通过逆变器的调节来实现, 以无功补偿,变比调整作为辅助手段.对于光伏发电站无功容量要求的范围,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界定值.因为该值取决于光伏发电站的容量大小及所接入电网的特性和并网点位置(电网结构及输送线路长度).但是一般而言,需要光伏发电站具有在系统故障情况下能够调节电压恢复至正常水平的足够无功容量,以满足电压控制要求,其容量的大小,输送线路长度与光伏所接入的电网结构有密切关系.因此,对于专线接入公用电网,T接于公用电网或接入用户内部电网以及通过升压变接入公用电网的大中型光伏发电站,分别对其容性和感性无功容量给出相应要求,以确保其在需要提供无功补偿时有能力实现.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小型光伏发电站容量一般都比较小, 功率控制对并网的支持非常有限, 考虑到成本和技术因素,在功率控制上不做出要求,只对其功率因数提出相应要求.安全稳定运行的原则,向光伏发电站下达欠压响应或低电压穿越的指令.光伏发电站电压/频率异常时的分段响应要求在标准中进行了规定.低电压穿越要求电压跌落曲线如附图所示.电力系统发生不同类型故障时,若光伏电站并网点电压全部在图中电压轮廓线及以上的区域内,应保证不间断并网运行;否则停止向电网输送电能.埘1i:1(s1附图低电压穿越电压跌落曲线对于三相和两相短路故障,考核电压为光伏并网点线电压;对于单相接地短路故障,考核电压为光伏并网点相电压.光伏发电站并网点电压跌至20%标称电压时,光伏发电站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1s;光伏发电站并网点电压在发生跌落后3s内能够恢复到标称电压的90%时,光伏发电站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实际测试中,设备跌落时间可调节且最长不应少于3s, 从额定电压跌落~JJ2o%额定电压所经历的时间不应大于0.02s,应满足单相电压跌落,两相电压跌落,三相电压跌落的不同要求.四,电网异常时的响应五,防孤岛运行电网异常时的响应主要包括过欠压响应,低电压穿越和过欠频响应.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状态下,电网调度部门依据公用电网持续孤岛效应一方面危及电网线路维护人员和用户的生命安全,干扰电网的正常合闸;另一方面,孤岛状态电网中的电压和频率不受控制,将对配电设备和用户设备造成损坏,因此,必须设置专门的防孤岛保护,以防止孤岛运行的出现,保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运行安全.大中型光伏发电站由于其自身接入电网方式一般难以形成孤岛,其防孤岛保护依靠发电站内多个并联逆变器的控制也还存在技术问题,个别逆变器厂商在同时实现低电压穿越和防孤岛保护功能时仍然存在技术困难.大中型光伏发电站,无需专门设置防孤岛保护.但公用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必须保证公用电网出现故障时,切除光伏发电站;对小型光伏发电站,要求其具备快速监测孤岛效应的能力,并能立即断开与电网连接.其中,接入用户内部电网的中型光伏发电站的防孤岛保护能力由电力调度部门确定.六,标准的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的光伏发电检测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国家已经颁布实施了许多光伏行业的测试标准,但是大多数属于对光伏组件或离网型光伏系统的测试,光伏并网检测标准仍不够完善,新标准的颁布出台迫在眉睫.目前,2011年度部分新制定的并网技术标准处于报批审批流程, 还有一部分已经在编制过程中,新标准的出台,有利于国家光伏检测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快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同时促进新一轮标准的制定修订.预计在未来的3~5年内, 中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标准将趋于完善.四《认证技术》2012?O1。

光伏电站简介(并网)

光伏电站简介(并网)

二、光伏电站的应用前景
总结: 1、建设地点前景 光伏电站的建设地点主要是西部荒漠和东部城市建筑,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得到国家补 贴,西部光照资源好,发电量高,但西部自身用电少,输出到东部需建设配套高压输 变电设备,前期投资较高。目前青海格尔木的光伏电站需投资方自己建设35KV、 110KV升压站和330KV升压站。东部发电量较少,但是可以低压输出,自发自用 ,对太阳能的使用效率较高,且据估算,每年的新建建筑可安装1GW光伏电站,德 国目前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2300万千瓦,超过我国三峡水电站装机规模,基本都分 散地建在用电户屋顶 。借鉴意义很大。据此可推断屋顶光伏电站将是未来的主流发 展路线。 2、政策前景 根据上述国家和各省的政策分析可知,太阳能发电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补贴优厚, 资金来源可靠。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新规,提出可再生能源 补贴从现在每千瓦时4厘钱提高到8厘,这就意味着,每年至少可多征收100亿元的 电费用于可再生能源补贴。 2012年初可能推出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度,即国网 6%左右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南方电网3%,蒙西电网15%。在此基础之上 鼓励收购,同时允许配额交易,通过市场杠杆调节企业积极性。
• 断路器 • 光伏防雷器 • 电压表 • 电流表 • 电能计量仪
22
交流防雷配电柜原理接线图
一、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组成
6、电网接入主要设备
电网接入系统 • 低压配电网:0.4KV ——即发即用、多余的电能送入电网 • 中压电网:10KV、35KV ——通过升压装置将电能馈入电网 • 高压电网:110KV ——通过升压装置将电能馈入电网,远距离传输
8、监控及通讯装置
实现发电设备运行控制、电站故障保护和数据采集维护等功能, 并与电网调度协调配合,提高电站自动化水平和安全可靠性,有利于 减小光伏对电网影响。 在监控系统架构方面,采用与常规厂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同架构, 即分层分布式结构。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分类及其结构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分类及其结构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光伏电池方阵并网逆变器组成,不经过蓄电池储能,通过并网逆变器直接将电能输入公共电网。

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相比离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省掉了蓄电池储能和释放的过程,减少了其中的能量消耗,节约了占地空间,还降低了配置成本。

值得申明的是,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很大一部分用于政府电网和发达国家节能的案件中。

并网太阳能发电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方向,是21世纪极具潜力的能源利用技术。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有集中式大型并网光伏电站一般都是国家级电站,主要特点是将所发电能直接输送到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

但这种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因而没有太大发展。

而分散式小型并网光伏系统,特别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由于投资小、建设快、占地面积小、政策支持力度大等优点,是并网光伏发电的主流。

概述太阳能发电是传统发电的有益补充,鉴于其对环保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各发达国家无不全力推动太阳能发电工作,如今中小规模的太阳能发电已形成了产业。

太阳能发电有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 2 种方式,其中光伏发电具有维护简单、功率可大可小等突出优点,作为中、小型并网电源得到较广泛应用。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比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投资减少25 %。

将光伏发电系统以微网的形式接入到大电网并网运行,与大电网互为支撑,是提高光伏发电规模的重要技术出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也是今后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并网能够扩张太阳能使用的范围和灵活性。

特点及必要条件在微网中运行,通过中低压配电网接入互联特/超高压大电网,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特点。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必要条件是,逆变器输出之正弦波电流的频率和相位与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相同。

分类1、有逆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有逆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当太阳能光伏系统发出的电能充裕时,可将剩余电能馈入公共电网,向电网供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安装图片(2张)电(卖电);当太阳能光伏系统提供的电力不足时,由电能向负载供电(买电)。

光伏电站并网要求及并网方式

光伏电站并网要求及并网方式

光伏电站并网要求及并网方式光伏电站并网要求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的连接是一个重要环节,大中型并网光伏电站设计应符合以下几种标准要求:《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GB/T50865《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B/T50866《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29319《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19964《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并参照《光伏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T32006 等进行检测。

光伏电站的并网向当地交流负载提供电能和向电网发送电能的质量,在谐波、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度、直流分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方面应满足以下并网要求。

1.谐波和波形畸变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压应满足《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的规定。

2.电压偏差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应满足《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的规定,即35kV及以上公共连接点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

20kV及以下三相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

3.电压波动和闪变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波动和闪变应满足(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的规定。

光伏电站单独引起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变动限值与变动频度、电压等级有关。

光伏电站在公共连接点单独引起的电压闪变值,应根据光伏电站安装容量占供电容量的比例,以及系统电压,按照《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的规定,分别按三级做不同处理。

4.电压不平衡度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543规定的限值,公共连接点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2%,短时不得超过4%。

其中由光伏电站引起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1.3%,短时不超过2.6%。

5.直流分量光伏电站并网运行时,向电网馈送的直流电流分量不应超过其交流额定值的0.5%,对于不经过变压器直接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因逆变器效率等特殊因素可放宽到1%。

屋顶光伏电站并网运行特性分析

屋顶光伏电站并网运行特性分析
能 情 况 如 图 1 示 。6 W 光 伏 电站 年 发 电量 约 所 0k 5 0 Wh, 发 电 利 用 小 时 数 约 为 8 3h 30 0k 年 8 。
2类 单 晶 硅 光 伏 组 件 及 3种 逆 变 器 工 作 性 能 稳 定 ,无 设 备 故 障 ,能 实 现 自动 连 续 工 作 。通 过 对 电 站 运 行 特 性 的 总 结 及 设 备 性 能 的 试 验 研 究 ,为 进 一 步 完 善 光 伏 电站 安 全 、有 序 地 接 人 公 用 电 网 的技 术 要 求 提 供 依 据 。本 文 在 国 家 电 网公 司 科 研 项 目《 布 式 光 伏 电 源 接 人 配 电 网 的规 划 设 计 和 分 运 行 控 制 技 术 研 究 》 国家 电 网 发 展 『0 99 0号 ( 2 0 ]7
21 0 1年第 2期
浙 江 电 力
Z HEJANG EI TRI POW ER I EC C 5
屋 顶 光 伏 电站 并 网运 行 特 性 分 析
胡 文 堂 ,童 杭 伟
( 汀 省 电力 试 验 研 究 院 ,杭 州 3 0 1 浙 1 0 4) 摘 要 :总 结 浙 江 电 网 6 W 屋 顶 光 伏 示 范 电站 并 网 一 年 来 的运 行 规 律 .分 析 了 光 伏 电站 在 电 压 异 0k
Ana y i fO pe a i n l ss o r to Char c e i tc or G r d- o a t r s i s f i c nne t d c e Roo fPho o olai tv t c
Po we a r Pl nt
H U e t n W n—a g,T ONG n - i Ha g we
e up q i me tp ro m a c f t e p a t n e f r n e o h l n .

光伏电站的接入电网及并网技术

光伏电站的接入电网及并网技术

光伏电站的接入电网及并网技术光伏电站(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是利用太阳能通过光伏效应转化为电能的设施,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接入电网和并网技术是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行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本文将探讨光伏电站的接入电网及并网技术。

一、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光伏电站的接入电网是指将光伏发电系统与现有的电力系统相连接,实现电力输送和交换。

接入电网的目的是将光伏发电的电能进行有效利用,满足电力市场的需求,并确保电能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输送。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主要步骤包括系统规划、工程设计、设备调试等。

首先,需要进行系统规划,确定接入电网的位置和装机容量。

其次,进行工程设计,包括线路的选址、布局以及设备的选择和配置等。

最后,通过设备调试和试运行,确保光伏电站能够正常接入电网,实现电能的输送和交换。

在接入电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伏电站的接入会对电网的电压、频率等参数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电力系统仿真和评估,确保光伏电站与电网的完美衔接。

二、光伏电站并网技术光伏电站并网技术是将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并实现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

并网技术包括转换装置、保护装置、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

1. 转换装置:转换装置是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关键连接部分,主要包括逆变器和变压器。

逆变器将光伏电站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通过变压器提高电能的电压等级,以适应电网的要求。

2. 保护装置:保护装置用于保护光伏电站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的输送需要考虑到突发故障和异常情况,因此需要配备相应的保护装置,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实现光伏电站与电网之间协调运行的关键部分。

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光伏电站的功率输出和电网的负荷需求,实现电能的匹配和调度,提高光伏发电的利用率和经济性。

光伏电站并网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电网的接纳能力。

随着光伏电站规模的扩大,电网的接纳能力可能不足,需要进行电网升级和改造。

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特性及自动化技术应用

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特性及自动化技术应用
由于阳光和负荷出现的周期性,光伏并网发电量的增加并不能减少对电网装机容量的需求,而且输出功率的不稳定会导致电网电压波动。
(三)气象条件的变化
当一个区域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达到一定规模时,如果地理气象出现大幅变化,为了控制和调整系统的频率和电压,电网将需要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提供足够的区域性旋转备用机组和无功补偿容量。
(四)远距离光伏电能输送
当光伏并网发电远距离输送电力在经济和技术上成为可能时,由于光伏并网发电没有旋转惯量、调速器及励磁系统,它将给交流电网带来新的稳定问题。根据电网的要求,光伏并网发电站需要配备自动无功调压装置。
四、自动化技术在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中的应用
在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中采用以下自动化技术来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接人电网的安全稳定的运行。并网逆变器是影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部件,除了其本身的基本功能外,它还具有以下功能来保证电站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电能质量监测分析装置
光伏电站在并网点装设满足IEC61000-4—30《电磁兼容第4—3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一电能质量》标准要求的A类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以监测光伏电站的电能质量信息,包括谐波、波形畸变、直流分量、频率、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和闪变等电能质量指标,并将电能质量数据远程传送到电网企业,保证电网企业对电能质量的监控。
4.有功功率控制系统
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应具有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并能根据电网频率、调度部门指令等信号自动调节电站的有功功率输出,确保输出功率及变化率不超过给定值。
四、太阳能光伏功率预测系统
对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进行预测有助于电力系统调度部门统筹安排常规能源和光伏发电的协调配合,及时调整调度计划,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一方面有效地降低光伏接入对电网的影响,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减少电力系统的旋转备用和运行成本,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获得更大的经济效会效益。

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概率潮流计算及对电网的影响

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概率潮流计算及对电网的影响

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概率潮流计算及对电网的影响摘要:随着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光伏发电已经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电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光伏发电并网对电网潮流方向会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并网趋势随着光伏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增加。

由于光伏电站发电功率与并网方向一致,因此可以将光伏发电与电网潮流方向相比较计算光伏发电并网概率。

本文将对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概率潮流计算及对电网的影响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概率潮流计算;电网1引言电网的运行,包括电源、电网、用电、输配电、负荷等多个环节,其中用电环节中的电压稳定问题至关重要。

光伏发电是当前快速发展的新型能源,是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电网并网规划以及潮流计算问题成为研究和讨论热点。

本文通过分析光伏发电并网概率潮流计算方法、潮流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在电网中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2光伏并网原理光伏发电与常规电源不同的是光伏发电是把光伏转换成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

光伏逆变器主要由直流逆变模块、光伏电池组件、蓄电池、逆变器本体等组成。

直流逆变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直流变换器和逆变器本体。

直流调速器作为光伏电输出部分的控制器;逆变器本体一般由蓄电池控制器等组成。

在逆变器上通常接一个调速器用以控制逆变器电压,并通过调节PWM装置调节光伏逆变器电压实现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蓄电池、逆变器发电、蓄电池储能(充电/放电)电路组成。

蓄电池通过逆变器给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充电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容量里面,然后通过逆变器给蓄电池充电/放电)。

逆变器产生的电能通过电缆传送到蓄电池与逆变器本体,而后进行电能交换、蓄电池充电后向蓄电池充电,并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向蓄电池充电。

由于光伏发电系统中存在着交流电网和直流电网,在正常情况下整个电网是不稳定的;而光伏并网系统实际上就是在交流电网中由光伏电池阵列提供直流电(逆变器产生电能),再由直流电网输送到光伏发电系统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特性
光伏发电系统可分为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比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投资减少25 %。

将光伏发电系统以微网的形式接入到大电网并网运行,与大电网互为支撑,是提高光伏发电规模的重要技术出路,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也是今后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并网能够扩张太阳能使用的范围和灵活性。

光伏发电并网就是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

可以分为带蓄电池的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

带有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具有可调度性,可以根据需要并入或退出电网,还具有备用电源的功能,当电网因故停电时可紧急供电,带有蓄电池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常常安装在居民建筑。

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不具备可调度性和备用电源的功能,一般安装在较大型的系统上。

光伏发电并网有集中式大型并网光伏电站一般都是国家级电站,主要特点是将所发电能直接输送到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

但这种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还没有太大发展。

而分散式小型并网光伏,特别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由于投资小、建设快、占地面积小、政策支持力度大等优点,是光伏发电并网的主流。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基本必要条件是,逆变器输出之正弦波电流的频率和相位与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相同。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有2 种形式:集中式并网和分散式并网。

集中式并网:特点是所发电能被直接输送到大电网,由大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
与大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换是单向的。

适于大型光伏电站并网,通常离负荷点比较远,荒漠光伏电站采用这种方式并网。

分散式并网:又称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特点是所发出的电能直接分配到用电负载上,多余或者不足的电力通过联结大电网来调节,与大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换可能是双向的。

适于小规模光伏发电系统,通常城区光伏发电系统采用这种方式,特别是于建筑结合的光伏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基本必要条件是,逆变器输出之正弦波电流的频率和相位与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相同。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时对系统电网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实际输出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白天光照强度最强时,发电装置输出功率最大,夜晚几乎无光照以后,输出功率基本为零。

因此,除设备故障因素以外,发电装置输出功率随日照、天气、季节、温度等自然因素而变化,输出功率不稳定。

受多种因素影响,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具有不连续和不确定的特点,其中气象条件的影响最显著。

此外,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还具有很强的变化周期,这会对电网产生周期性冲击,据国外有关文献资料介绍,电网发电容量中光伏发电的比例不宜超过10%~15%,否则整个电网将难以运行。

因此,有必要进行光伏发电出力预测,以了解光伏电源的发电运行特性,这不仅
有助于解决与调度、负荷等的配合问题,从而有效减轻光伏并网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又可以为光伏电源的并网规划和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目前,针对光伏电源出力预测的研究还较少,一般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光伏电站数学模型,并根据当地太阳辐照强度模拟光伏电源出力,采用适用的算法建立出力预测模型,进而实现出力预测。

影响光伏电源出力的因素较多,很难用确定性模型来描述,因此,需根据光伏电源出力的不连续性、不确定性和周期性特点以及光伏电源出力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研究更适用的出力预测模型和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