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头猪场建设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500头基础母猪万头猪场设计方案

500头基础母猪万头猪场设计方案

500头基础母猪万头猪场设计方案猪场设计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猪的生长环境、饲养方式、设备配置等多个因素。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500头基础母猪猪场的设计方案,并结合现代科技与猪的健康成长作出合理的设备选择与配置,以保证猪场的高效运作和猪的良好生长。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是设计过程的基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环境:猪场应位于地势较高、通风良好、水源丰富的地方。

避免选址在低洼地区,以防止雨水积聚和猪群的感染疾病。

2.猪舍布局:猪舍应根据规模合理划分区域,500头基础母猪可考虑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容纳100头母猪。

每个区域应设有饲料存放室、饲料加工室、垫料存放室、猪舍和猪圈等。

3.猪舍设计:猪舍应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隔离措施,以防疾病传播。

猪舍的大小应根据每头母猪的舒适空间需求来设计,一般每头母猪需要10-12平方米的空间。

猪舍内部应设置合适的温度控制和保湿设备,保证猪的适宜生长环境。

4.饲养设备:猪场应配备饲喂设备、饮水设备、保温设备和垫料处理设备等。

饲喂设备应选择自动化喂料设备,能根据猪的需求进行定量喂养,减少浪费。

饮水设备应保证猪群充足的饮水量,一般每头母猪需要每天饮水10-15升。

保温设备可选择地热或空气加热系统,保持猪舍内温度适宜。

垫料处理设备可选择自动化除杂设备,保持猪舍内的卫生环境。

5.办公区域和设施:猪场还需要配备管理办公区域和设施,包括办公室、实验室、存档室等。

办公区域应位于猪舍附近方便管理和观察猪群情况。

6.污染治理设施:猪场应配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粪便处理设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活污水可通过生物处理设备进行处理,粪便可选用沼气池发酵或制成有机肥料。

7.安全与消防设施:猪场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照明等安全设施,确保猪场的安全运营。

总结起来,一个500头基础母猪猪场设计方案应包括地理选址、猪舍规划布局、饲养设备的选择和配置、办公区域和设施的设置、污染治理设施以及安全与消防设施。

万头猪场的建设设计

万头猪场的建设设计
在 20米以上 , 0 尸体坑 、 粪便存放点距健康猪舍 2 0米以上。 0 病死猪的尸体必须做无害化处理 。 ㈢猪场生产区布局 ( 图 3 见 )
离肥猪舍较近 的地方 , 并与肥猪舍有一通道 。每次售猪后要
彻底消毒。 三 、 舍 建设 猪
㈠猪舍类型与结构 1猪舍类型 猪舍的类型多种 多样。按 屋顶形式可分为 .
列的方式可分为单列式 、 列式和 多列式 。按 建筑材料可分 双
2 生产辅助 区 生产辅助区位于管理 与生活区的下风 . 向、 生产区的上风向。包括饲料仓库 、 饲料加工车间、 车库 、 药 房、 水塔 、 配电房和杂品库等 。 3 生产 区 生产区位于管理与生活区 、 . 生产辅助 区的 下 风向 , 隔离区的上风 向。包括种猪舍 、 产仔舍 、 保育舍 、 生长肥 育舍 、 饲料调配储存室 、 消毒室 、 值班室和卸猪台等 , 是猪场的 主要区域 、 卫生防疫的重点保护区 , 应用 围墙与生活管理区 、 生产辅助区和隔离区分开 , 实行封闭式管理, 人员和车辆进入
2. ) 5 4亩 。
靠近生产区的卸猪台 , 建有观 察室 , 察区 门内设有消毒室。 观
②污染 区。 污染区包括病猪隔离治疗舍 、 兽医室 、 粪污处理场 、 尸体处理坑 、 垃圾场和沼气池等。病猪隔离舍包括母猪舍 、 产 仔猪舍 、 保育舍和肥 育猪舍, 进入隔离舍的猪一律不能返回生 产区。 隔离区与生产区的门卡设消毒通道和消毒室 , 消毒通道
二 、 场 规划 布局 猪
圈 2 隔 禹区 的 布局
养猪场总体布局包括管理与生活区 、 生产辅助区 、 生产区
低处 , 分为引进种猪观察区和污染区。 ① 引进种猪观察区。 为引入种猪进行检疫和观察的区域 ,
和隔离区。年出栏 1 0 头肥育猪的商品猪场 , 0 0 0 生产区需要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一、目标规模建成年出栏(销售)10000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的万头猪场。

按每头生产母猪年均提供18头商品猪计,全场共需种猪如下:1.生产母猪:年饲养生产母猪600头,其中25头为生产后备母猪用,年饲养后备母猪150头(分两批饲养,按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实际生产母猪为600头×92%(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550头。

2.种公猪:年饲养生产种公猪24头(按公母比例1:25计),每年饲养(或向外引进)后备公猪8头。

3.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42周。

16周怀孕+4周哺乳+6周保育+16周肥=42周4.生殖周期:16周怀孕+4周哺乳+1周配种+2周生产无效期=23周全年52周/23周=2.27胎/母猪/年5.生产标准:550头×2.27胎/年=1248胎/年,24胎/周24胎/周×9头断奶猪/窝×97%=210头断奶猪/周210×97%(3%保育死亡率)=204头猪出保育舍/周204×98%(2%育肥死亡率)=200头猪出栏/周6.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为5.5~5.75胎,平均为5.67胎。

平均利用年限=5.67胎/2.27胎/年=2.5年年更新母猪数=550头×40%(年更新率)=220头公猪平均利用年限=2年年更新公猪数=25头×50%(年更新率)=12头7.饲料利用:按年生产10400头商品猪计:10400头×100kg×3.5:1料重比=3640吨饲料/年,其中母猪料:550头×365天×2.75kg/天=552吨/年,约1吨/母猪/年保育猪料:204头保育猪/周×52周/年=10608头10608×17kg(25kg~8kg)×2.0:1料重比=360吨/年生产育肥猪料:10400头/年×75kg(100~25kg)×3.5:1料重比=2730吨/年总耗料=552+360+2730=3642吨,相当于6.6吨/母猪/年8.用水量估计机:按每头存栏猪每天20升水(其中50%饮用,50%冲洗等)计,相当于每头母猪(10头小猪计)每天200升水,则:550头母猪×200升/天=110000升水/天=110吨水/天550头母猪群从产仔到育肥采用全年均衡生产模式,产仔24胎/周。

万头猪场设计及预算方案

万头猪场设计及预算方案

600头基础母猪猪场设计方案一、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对年产10000头肉猪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19.8头肉猪,母猪利用期为三年。

肉猪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0天左右(24周)。

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猪群存栏:5600头基础母猪:600头其中:空怀 48头、妊娠 440头、 哺乳 96头、公猪 30头、后备母猪 72头、后备公猪 4头,整个生长期的成活率大于87%二、生产工艺程序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周”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

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 待产母猪阶段。

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

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30头,保证每周能有24头母猪分娩。

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在待产前转入产房。

✧ 母猪产仔阶段。

母猪按预产期进产仔舍产仔,在产仔舍内4周,仔猪平均3.5周断奶。

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合并,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 仔猪培育阶段。

断奶后仔猪进入仔猪培育舍培育至9周龄转群,仔猪在育仔舍5周。

✧中猪饲养阶段。

9周龄仔猪由育仔舍转入到中猪舍饲养7周(16周龄)预计体重可达50公斤左右。

✧大猪饲养阶段。

将50公斤左右的猪群转入大猪舍饲养至24周龄,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

一般每周可出栏100头猪左右。

三、猪场布局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并在利用原有房舍的基础上进行猪舍布局。

猪场生产程序分空怀母猪、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仔猪培育;肉猪饲养四个阶段。

各区域配有专门化猪舍和设备。

猪舍力求紧凑合理,互不干扰,便于猪群周转,严格做到各生产单元全进全出,各舍的大小以及规格布局,按设计要求系统安排,形成稳定的生产流水线。

猪场除各生产环节的猪舍和设备外,还需外围的配套条件,包括种猪来源、饲料来源,全年约需全价配合饲料1800吨,以及采暖用锅炉房、供水设施、排污设施、办公、宿舍、交通运输、防疫消毒等生产和附属设施。

万头猪场设计图纸ppt课件

万头猪场设计图纸ppt课件

精选ppt
3
后备母猪舍
自动饮水器
4头
2m
3.1m
精选ppt
4
0.8m 0.3m
2m 0.65m
1m
妊娠空怀舍
漏缝地板
食槽水槽
精选ppt
5
产房侧面图
720cm
100cm 230cm 80cm
30cm
精选ppt
6
0.8m 0.3m
2m 0.6m 0.65m 1m
1m
产房
漏缝地板
食槽水槽
精选ppt
7
产房内部立体图
仔猪自动饮水器
50cm
精选ppt
8
产房保暖设备
漏缝地板
水泥板
仔猪饮水器
热水管 食槽
走廊
精选ppt
9
产房侧面图
720cm
100cm 230cm 80cm
30cm
精选ppt
10
产房水管安装示意图
水泥层
热水管 锯末层
炉渣层
精选ppt
11
产房限位栏
精选ppt
12
保育舍
自动饮水器 50cm
30cm
30cm
230cm
200cm
自动料槽
漏缝地板
精选ppt
13
保育舍
自动饮水器 50cm
30cm
30cm
230cm
200cm
自动料槽
漏缝地板
精选ppt
14
保育舍示意图
720cm
100cm
精选ppt
230cm
50cm
30cm
15
保育舍单元房立体图
仔猪进舍和转圈靠人工抱进抱出

万头猪场标准化设计

万头猪场标准化设计

万头猪场标准化设计一:目标规模建成年出栏(销售)10000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的万头猪场。

按每头生产母猪年均提供18头商品猪计(平均有18头就算中上成绩了,有人说22头24头的,在大规模猪场很难达到的!),全场共需种猪如下:1、生产母猪:年饲养生产母猪600头,其中25头为生产后备母猪用(规模小了不建议这样做),年饲养后备母猪150头(分两批饲养,按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实际生产母猪为600头×92%(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这一点很多好人注意到)=550头。

2种公猪:年饲养生产种公猪14头(按公母比例1:60计),每年饲养(或向外引进)后备公猪8头。

3、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42周。

16周怀孕+4周哺乳+6周保育+16周肥=42周4、生殖周期:16周怀孕+4周哺乳+1周配种+2周生产无效期=23周全年52周/23周=2.27胎/母猪/年5、生产标准:550头×2.27胎/年=1248胎/年,24胎/周24胎/周×9头断奶猪/窝×97%=210头断奶猪/周210×97%(3%保育死亡率)=204头猪出保育舍/周204×98%(2%育肥死亡率)=200头猪出栏/周6、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平均为8胎平均利用年限=8胎/2.27胎/年=3.5年年更新母猪数=600头×25%(年更新率)=150头引种后备头数150/0.9=167公猪平均利用年限=2-3年年更新公猪数=14头×50%(年更新率)=7头7.饲料利用:按年生产10400头商品猪计:10400头×100kg×3.4:1料重比=3536吨饲料/年,其中母猪料:550头×365天×2.75kg/天=552吨/年,约1 吨/母猪/年保育猪料:204头保育猪/周×52周/年=10608头10608×17kg(8kg~25kg)×2.0:1料重比=360吨/年生产育肥猪料:10400头/年×75kg(25~100kg)×3.0:1料重比=2340吨/年总耗料=552+360+2340=3252吨,相当于6吨/母猪/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样的料肉比基本正常,有人说在2.5,其实是很难达到的。

关于万头猪场设计及预算方案

关于万头猪场设计及预算方案
长。
05
经济效益分析
投资回报率分析
投资回报率
通过比较项目的总投资与每年的净收益,可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投资回收期
了解项目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回收初始投资,有助于评估项目的风险和回报。
成本效益分析
要点一
成本效益比
比较项目的总成本和预期的总收益,以确定项目的经济可 行性。
要点二
敏感性分析
分析不同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以便制定应对策略 。
摄入有害物质。
饲养密度
合理安排猪只的饲养密 度,保证猪只舒适生长

饲养方式
采用科学的饲养方式, 如全进全出制,提高生
产效率。
疫病防治方案
01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 的疫苗接种计划。
生物安全
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降低疫 病传入和传播的风险。
03
02
药物使用
合理使用兽药,防止药物残留和耐 药性的产生。
疫情监测
定期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控 制疫情。
04
环境卫生管理方案
清洁卫生
保持猪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减 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消毒制度
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对 猪舍、设备和工具进行消毒。
废弃物处理
合理处理猪场废弃物,防止对 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有害气体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猪舍内的有 害气体浓度,保证猪只健康生
响。
高效养殖原则
优化猪场布局和设施配置,提高养 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经济 效益。
防疫安全原则
严格执行养殖防疫措施,降低疫病 发生风险,保障猪群健康和食品安 全。
猪场规模与布局
规模确定
根据市场需求、养殖技术、土地 资源等因素综合确定猪场规模, 确保产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山区万头猪场的规划设计方案

山区万头猪场的规划设计方案

山区万头猪场的规划设计方案(一)、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建造一个猪场,首先要考虑选址问题。

场址选择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猪场的卫生防疫、猪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关系到养猪的成败和效益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

场址选择要考虑综合性因素,如面积、地势、朝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自然灾害及经济环境等,一般场址选择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地形地势。

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以便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

地势要求高燥、南向、平坦或有缓坡。

如是缓坡,坡度不得大于25°,以减少基建投入。

2.农牧结合。

农牧结合是山区创办大型猪场,走生态养殖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

一个万头猪场每天产生粪尿、污水总量近50吨。

这些粪尿如果通过附近的农田、果园、渔塘等自然消化,它是很好的肥料;如果无序乱排放,它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

因此,在选址时要考虑周围有农田、果园、渔塘等配套。

一般一个万头猪场大约需要80公顷土地才能消化掉粪便。

这是最划算、最经济的粪便处理方式,国外的大型牧场也多采用集粪池存放粪尿,定期运送到田野里,当作农作物肥料。

3.交通便利。

交通便利对猪场极为重要。

一个万头猪场平均一天进出饲料约20吨,每天运出商品猪30头左右,肥料4吨,交通不便会给生产带来巨大困难。

此外,交通不便也影响职工的生活和工作。

4.有利于防疫。

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规模猪场应建在离城区、居民点、交通干线较远的地方,一般要求离交通要道和居民点1千米以上。

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

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5.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

猪场需要用水用电,故必须要有水源和电源。

万头猪场必须有一个质好、量多而无污染的可靠水源,一般一个万头猪场日用水量150吨~250吨左右。

万头猪场有成套的机电设备,包括供水、保温、通风、饲料加工、清洁、消毒、冲洗等设备,加上职工生活用电,一个万头猪场装机容量(饲料加工除外)应有70~100千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学号):设施农业工程工艺课程设计(2012 级本科)题目:万头猪场规划设计学院:专业:组长:同组成员: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前言 (3)一、设计基本原则及条件 (4)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5)1生产方案 (5)2生产工艺流程 (5)3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5)4主要技术措施。

(6)三、猪舍的设计方案 (7)1生产规模 (7)2面积规划 (7)3养猪场的功能分区 (7)4猪舍的形式 (8)5猪舍建筑考虑的因素 (9)6猪舍面积的测算 (9)7猪舍的其他技术要求 (10)四、猪舍内的饲养设备 (11)五、卫生防疫措施 (14)六、环境保护 (15)七、总平面设计 (17)八、结果与讨论 (18)参考文献 (18)设计题目:万头猪场规划设计摘要:集约化猪场的建设,使猪高密度饲养、猪舍等建筑的重复利用、生产流程的交叉,一旦出现失误,将造成难以控制的疫情和经济损失。

这就要求猪场在场址选择、建筑物的布置、隔离设施的设置、交通路网的布置、单体建筑的间距、通风、采光、防疫、环保和合理的工艺流程等方面加以周密的研究和设计。

因此,猪场建设的研究和设计,是养猪业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饲养技术,提高饲料转化率,最大限度地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以提供更多的断奶仔猪,缩短肉猪出栏天数,提高出栏率,降低生产成本,在提高母猪单产效益的基础上获取总体效益;使我国养猪企业达到生产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高的目的。

关键词:万头猪场、规划设计第一章设计条件建造一个猪场,首先要考虑选址问题。

场址选择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猪场的卫生防疫、猪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关系到养猪的成败和效益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

场址选择要考虑综合性因素,如面积、地势、朝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自然灾害及经济环境等,一般场址选择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1.地形地势: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以便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

地势要求高燥、南向、平坦或有缓坡。

开阔、平坦、1%~3坡度%、高于洪水水位线,以减少基建投入。

2.农牧结合。

农牧结合是创办大型猪场,走生态养殖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

一个万头猪场每天产生粪尿、污水总量近50吨。

这些粪尿如果通过附近的农田、果园、渔塘等自然消化,它是很好的肥料;如果无序乱排放,它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

因此,在选址时要考虑周围有农田、果园、渔塘等配套。

一般一个万头猪场大约需要80公顷土地才能消化掉粪便。

这是最划算、最经济的粪便处理方式,国外的大型牧场也多采用集粪池存放粪尿,定期运送到田野里,当作农作物肥料。

3.交通便利。

交通便利对猪场极为重要。

一个万头猪场平均一天进出饲料约20吨,每天运出商品猪30头左右,肥料4吨,交通不便会给生产带来巨大困难。

此外,交通不便也影响职工的生活和工作。

4.有利于防疫。

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规模猪场应建在离城区、居民点、交通干线较远的地方,一般要求离交通要道和居民点1千米以上。

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

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5.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

猪场需要用水用电,故必须要有水源和电源。

万头猪场必须有一个质好、量多而无污染的可靠水源,一般一个万头猪场日用水量150吨~250吨左右。

万头猪场有成套的机电设备,包括供水、保温、通风、饲料加工、清洁、消毒、冲洗等设备,加上职工生活用电,一个万头猪场装机容量(饲料加工除外)应有70~100千瓦。

如果当地电网不能稳定供电,大型猪场应自备相应的发电机组。

6.符合总体规划要求:符合本地区国家畜牧产业政策及畜牧行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

7.“全进全出”的管理:多点分散式布局、按单元实行“全进全出”。

8.场地面积。

猪场总占地面积应符合年出栏一头育肥猪占地2.5~4平方米的要求,生产建筑面积应符合年出栏一头育肥猪需0.8~1平方米的要求。

所以,一个年出栏1万头的规模猪场须占地面积约3.3公顷,生产建筑面积须1公顷(10000平方米)左右。

第二章生产工艺技术方案1 生产方案年向社会提供肉猪10000头。

场内年存栏基础母猪600头,种公猪25头,后备母猪120头,后备公猪8头。

常年存栏6000头,年饲养量16000头。

年淘汰猪128头。

2 生产工艺流程2.1生产工艺流程。

按现代生产方式来生产肉猪,实行流水线生产工艺。

即配种→怀孕→分娩→哺乳→育成→育肥→销售,形成一条连续流水式的生产线,有计划、有节奏地安排全年养猪生产。

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要求,采取全进全出方式进行生产。

生产工艺流程采取四阶段工厂化养猪模式。

主要工艺如下:母猪(公猪)舍分娩舍仔培舍育成舍2.2繁育技术方案本方案以三元杂交繁育为手段,其繁育技术方案示意图见下图。

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杜长大繁育体系图3 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⑴生产技术指标①基础母猪a.年平均产仔窝数≥2.2窝。

b.每窝平均产仔10头。

c.一次情期受胎率≥85%。

d.怀胎分娩率≥95%。

e.使用年限≤5年。

②仔猪a.平均初生重≥1.3公斤。

b.断奶体重≥7公斤。

c.平均成活率≥95%。

③种公猪平均使用年限3.5年。

种公母猪比例:本交1:204 主要技术措施4.1选择优秀的杂交组合。

经科学试验和实践,拟生产杜大长、杜长大或大长本(培)杂种商品猪,瘦肉率达60%以上。

4.2实行仔猪28~35天早期断奶。

早期断奶可增加母猪的年产胎数、年产仔数和出栏数,并有利于控制疾病。

早期断奶使乳猪及早吃上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只要掌握好技术要领,饲喂得当,其生长性能还略高于非早期断奶的仔猪。

由于实行了早期断奶,全场母猪年产胎数可达2.2胎以上。

4.3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提供优质平衡日粮。

根据猪在空怀期、怀孕期、哺乳期、保育期、生长期、肥育期等不同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全价日粮,从而提高饲料报酬、猪舍利用率、降低成本。

采购饲料原料,应坚持新鲜、优质的原则。

商品代猪经5.5~6个月饲养,体重达100~110千克,料重比2.8~2.9。

4.4强化饲养管理。

抓好防疫消毒工作,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提高配种受胎率、仔猪育成率,使管理制度化。

健全卫生消毒制度,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严格、科学地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控制各生产、生活区人员流动,做好人员、车辆、工具的消毒工作。

4.5各类猪群营养指标各类猪群营养指标表1第三章猪舍的设计方案1 生产规模年出栏瘦肉型猪1万头,常年存栏0.6万头,年饲养量1.6万头。

2 面积规划猪场规划总面积为3.3公顷,总体分为办公生活区和饲养生产区,两区间围墙隔离。

饲养生产区是猪场的主要部分,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隔离舍、消毒室、兽医室、饲料厂、仓库等,占地面积1公顷(10000平方米)以上。

3 养猪场的功能分区建筑物组成按功能可分为:1.生产性建筑:配种舍、保育舍、分娩舍、断奶仔猪舍、生长舍、育成舍和出售猪舍等。

2.辅助生产建筑:饲料库、物料库、车库、变配电室、水塔或水泵房、种猪销选间、隔离猪舍、兽医室、污水和粪便处理设备、淋浴及更衣消毒间。

3.管理及生活用房: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隔离、粪污处理区4 猪舍的形式a、猪舍的建筑形式猪舍的建筑形式应当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半开敞式(侧墙完全敞开)或有窗式(单层或多层)猪舍。

猪舍的屋顶形式应采用双坡式屋顶。

猪舍净高度不低于2.5m—2.7m。

跨度以9m—15mb、生产工艺对猪舍建筑的基本设计要求(一)猪舍平面猪舍建筑上一般选用单层矩形平面。

猪栏在舍内与猪舍长轴平行排列,种猪舍猪栏多为两列,中间用一条饲喂走道隔开,两侧靠纵墙各留一条供猪进出猪栏的通道而对于生长和育肥猪舍则只设中央一条通道,饲喂和赶猪共用,以最大限度利用猪舍面积。

(二)猪舍跨度猪舍跨度同开间一样,通常按建筑模数选用9~15m跨度。

跨度过小,会相对增加单位面积投资成本,但跨度过大又降低自然通风和采光效果,尤其自然通风的猪舍跨度以不超过15m为好。

(三)舍内净高各地猪舍的舍内净高取2.4~2.8m为宜。

寒冷地区可取下限,炎热地区可取上限。

空间过大不利于冬季采暖保温,过小不利于夏季防暑降温。

(四)猪舍屋面猪舍屋面形式有单坡、双坡、拱型、钟楼型等多种;自然通风效果较好的是采用人字形双坡屋顶。

要求屋面结构简单、轻便、防水、耐火,能承重、严密不透气,保温隔热性能好。

对于分娩哺乳舍和断奶仔猪舍,有时还要作舍内吊顶,要求吊顶保温、隔热、不透水、不透气、防潮、耐火,外表面光滑、平整、便于清扫。

(五)猪舍墙体猪舍墙体要求结构简单、保温隔热、坚固、防火、防潮、耐水、抗冻。

内墙面平整光滑,距地面1m高做水泥墙裙,能耐受经常性的水洗消毒。

外墙勒脚要求平整结实、防水,便于清扫消毒。

(六)猪舍地面猪舍地面质量好坏不仅影响舍内卫生状况和空气环境质量,而且影响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成绩。

猪舍地面要坚实、平整、不滑,耐消毒液或高压水冲洗,便于清扫。

地面坡度从走道中央坡向排水沟为1%~2%。

地面保温效果好坏对于舍内温湿度状况影响很大,除漏缝地板以外部分都应做保温地面。

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材料的地面:三合土、木板、混凝土铺设厩垫:橡皮垫、塑料垫、木板、垫草5 猪舍建筑考虑的因素(1)冬暖夏凉,舍顶要有一定的厚度(不少于10厘米),隔热性好。

(2)圈舍方向最好东西走向、背北向南,以利于采光。

(3)防疫卫生。

场门口、生产区门口建有消毒池,与门口等宽,长度不少于出入车轮周长的1.5倍,深度15~20厘米。

规模化养猪场在生产区门口要建有专用更衣室、紫外线消毒间及消毒池等。

(4)饲养密度。

6 猪舍面积的测算猪舍面积的测算,根据各类猪舍的要求不同有不同的测算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根据猪只在各猪舍的占栏时间,包括清洗消毒的时间,计算好各类猪舍内各种猪栏的理论需要量,并留出6-8个机动栏,得出实际应设的猪栏数。

②确定各舍内猪栏的排列方式,如单列式、双列式、多列式,分几个单元,留几个通道等。

③设计好过道、排污沟、饲料间、产仔舍的值班室等的面积。

④计算出猪舍的实际面积。

⑤调整各猪舍的长度、宽度,使一点内的猪舍尽可能长度一致。

如1栋猪舍不能满足需求,可分别建 2栋或数栋。

以分娩舍为例,说明猪舍面积的测算方法:①首先确定母猪在分娩舍的占栏时间,母猪临产前7天进入分娩舍,仔猪 28日龄断奶,则母猪每产在分娩舍的时间为 35天。

母猪全出后清洗消毒需要7天时间,则母猪每产使用分娩舍的时间为 42天,②然后计算所需的猪栏数,可按下式进行计算:各舍所需的猪栏数=基础母猪头数×( 母猪在该舍的占栏天数 |母猪生产周期的天数) 。

母猪生产周期天数 = 断奶到配种天数 + 妊娠天数+哺乳天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