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测听声阻抗ppt课件
合集下载
声导抗知识PPT课件

.
17
由于放入外耳道的探头无法放置在鼓膜 平面,因而所测得的声导纳值只是测量小管 所在测量面的声导纳值,这个数值为测量面 至鼓膜之间外耳道的容积所产生的声导纳 值和中耳系统本身声导纳值之和,因此测量 值减去耳道容积所产生的声导纳值才是中
耳系统声导纳值。
.
18
外耳道和中耳 ECV 的声导纳总值
Ear Canal Volume, ECV 外耳道容积
声阻 与摩擦有关 声抗 又可分为:
❖ 感抗:与质量有关, 亦称质量声抗 ❖ 容抗:与劲度有关, 亦称劲度声抗
.
5
声导纳:声能在传导系统中畅流的情况
声导 :克服摩擦阻力后通过的声能 声纳 :克服惯性和弹性后进入并被传音
系统接纳的声能,又可分为
❖劲度声纳:与劲度有关,即声顺 ❖质量声纳:与质量有关
提供有频率的探测音 记录反射回来的声能以测量声导抗值
.
10
.
11
声导抗工作过程
声导抗测试的探头由三个小管道组成 : 提供气压可以产生正压和负压
提供有频率的探测音
记录反射回来的声能以测量声导抗值
.
12
以不同频率的纯音作为探测音对同一中耳系统来 说其鼓室导抗图是不相同的。
和中耳系统的共振频率相比较声导抗测试的 探测音分为三种:低频探测音、共振频率探测 音、高频探测音。
.
19
鼓室导抗图形和基线补偿
SA
Total Admittance ECV SA
TPP
Subtraction of the ECV contribution gives us a baseline compensated tympanogram 去除外耳道容积成分后的鼓室图称为基线补偿鼓室导抗图 Peak admittance becomes Static Admittance, SA 该图峰值处的声导纳称为静态声导纳(SA) The SA is the admittance of the middle ear alone. Now we can use the normative data! SA等于中耳的声导纳值
声导抗测听ppt课件

耳蜗性聋声反射阈感觉级(SL)缩小(重振)
蜗后病变时声反射阈提高而感觉级(SL)正常
正常耳 耳蜗性聋 蜗后性聋
听阈
声反射阈
dB (HL) dB (HL)
0
85
30
85
85
30
115
85
声反射阈感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声反射阈(ART)
指可重复的引起镫骨肌收缩,使声导抗发生变化的 最小声刺激强度
正常ART在纯音听阈70~95dB 同侧耳较交叉ART约低3~12dB 白噪声比纯音ART低20~25dB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6. 声反射对面瘫的定位 镫骨肌反射的有无,可判断面瘫病损在镫骨肌支的远
端或近端,对减压手术有参考价值 反射存在表示病变位置较浅,手术容易达到 镫骨肌较面肌恢复早,可提示面瘫恢复的信息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C型:负压型,峰在-100dapa以外,见于中耳负压曲线移向负 压 侧,峰压点位于-100dapa及更大的负压处,见于咽鼓管功 能障碍。又分为三型 C1型:–100~-150dapa C2型:-150~-200dapa C3型:-200dapa以上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实验十二 电测听 PPT课件

当任一耳听力损失达Ⅴ级者,需计算双耳平均 听阈,评定听力损失或噪声性耳聋。或者当高频时 (3000,4000,6000HZ)任一频率听力下降 ≥30dB,也可直接计算双耳平均听阈,根据计算结 果评定听力损伤及噪声性耳聋。
高频
分
语
级级
频
N1(<25dB)
D(26-40dB)
E(40-)
职业性噪声听力损伤分级
轻度听力损伤:26-40dB 中度听力损伤:41-55dB 重度听力损伤:56-70dB 噪声性聋: 71-90dB
二:实验内容
1实验目的: 1.1掌握电测听的原理及方法。 1.2熟悉听力损伤的分级并对结果作出相应的卫生学评价。
2实验原理
2.1仪器的主要部件: 2.1.1音频振荡器;既纯音发生器,可发出不同频率的纯 音,经多级放大后达测试要求。
2.1.2噪声发生器;测听力时作掩蔽声。 2.1.3耳机;分气导和骨导两种耳机。 2.1.4衰减器;既声音强度调节器,用以控制耳机输出的 纯音和噪声的强度。
实验十二 电测听
一:理论知识复习
1外界声波传入听觉的途径:1)气传导,声波——外耳道—— 鼓膜 振动——听骨链——内耳卵 圜窗——前庭膜——外淋巴振 荡——内 淋巴振荡——基底膜听毛细胞振荡——神经纤维兴 奋——为听神经——中枢——音响感觉;2)骨传导,声波—— 颅骨——内耳。 2相关名词:噪声;永久性听阈位移(PTS);暂时性听阈位移 ( TTS );V型下陷。
N2(<25dB)
A(26-45dB)
B(46-60)
C(66-)
正常
Ⅰ
Ⅱ
其它
Ⅱ
Ⅱ
Ⅲ
Ⅳ
Ⅴ
1)右耳平均听阈 = HL500HZ+HL1000HZ+HL2000HZ 3
高频
分
语
级级
频
N1(<25dB)
D(26-40dB)
E(40-)
职业性噪声听力损伤分级
轻度听力损伤:26-40dB 中度听力损伤:41-55dB 重度听力损伤:56-70dB 噪声性聋: 71-90dB
二:实验内容
1实验目的: 1.1掌握电测听的原理及方法。 1.2熟悉听力损伤的分级并对结果作出相应的卫生学评价。
2实验原理
2.1仪器的主要部件: 2.1.1音频振荡器;既纯音发生器,可发出不同频率的纯 音,经多级放大后达测试要求。
2.1.2噪声发生器;测听力时作掩蔽声。 2.1.3耳机;分气导和骨导两种耳机。 2.1.4衰减器;既声音强度调节器,用以控制耳机输出的 纯音和噪声的强度。
实验十二 电测听
一:理论知识复习
1外界声波传入听觉的途径:1)气传导,声波——外耳道—— 鼓膜 振动——听骨链——内耳卵 圜窗——前庭膜——外淋巴振 荡——内 淋巴振荡——基底膜听毛细胞振荡——神经纤维兴 奋——为听神经——中枢——音响感觉;2)骨传导,声波—— 颅骨——内耳。 2相关名词:噪声;永久性听阈位移(PTS);暂时性听阈位移 ( TTS );V型下陷。
N2(<25dB)
A(26-45dB)
B(46-60)
C(66-)
正常
Ⅰ
Ⅱ
其它
Ⅱ
Ⅱ
Ⅲ
Ⅳ
Ⅴ
1)右耳平均听阈 = HL500HZ+HL1000HZ+HL2000HZ 3
(医学课件)电测听声阻抗

电测听声阻抗检查结果的分析与解读
听力损失程度的判断
通过电测听声阻抗图谱可以判断受试者的听力损失程度,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病因分析
根据电测听声阻抗图谱的结果,可以分析听力损失的病因,如外耳道炎、中耳炎、内耳病 变等。
指导治疗
根据病因和听力损失程度,可以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并为患者提供听力康复建议。
电测听声阻抗在听力康复中的应用
测试方法
电测听声阻抗测试是听力康复中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 了解外耳道容积、中耳传导通路以及内耳功能状态,从而评 估听力损失的情况。
康复方案制定
根据电测听声阻抗测试结果,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 包括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听力言语康复训练等,改善患 者的听力状况。
电测听声阻抗在医学上的重要性
01
评估听觉系统功能
电测听声阻抗技术可以评估听觉系统功能,辅助医生诊断听力损失、
耳聋等听觉系统疾病。
02
检测中耳病变
通过电测听声阻抗技术可以检测中耳病变,如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等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03
评估听力损失程度
电测听声阻抗技术可以评估听力损失程度,为听力损伤的治疗和康复
炎长期不愈等,导致外耳至听神经全程病变。
听力损失和耳聋的治疗现状及发展
传统治疗方法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佩戴助听器和手术治疗,助听器适用于轻度至中度听力损失患者, 手术治疗适用于某些传导性听力损失患者。
人工耳蜗植入
人工耳蜗是一种通过电子设备模拟耳蜗功能,刺激听觉神经产生听觉的植入装置。适用于 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尤其适合儿童患者。
电测听声阻抗在听力康复中的前景展望
新技术应用
声导抗测试入门ppt课件

h
19
声反射的解剖路径和生理
声反射为强声刺激引起镫骨肌的反射 性收缩,肌肉牵拉听骨链及鼓膜而产生强 的声顺变化,在平衡计上显示,并可看出 反应曲线。可用来鉴别该反射径路的各种 病变。声反射的反射中心在低位脑干。
Hale Waihona Puke h20声反射的解剖路径和生理
声反射是通过中耳间接记录到的,虽然声反射弧通畅, 但由于中耳的病变也会记录不到。
h
5
二 名词及基本概念
什么是声导抗?中耳对外界传来的 声能有吸收传导的特性,又有反射和声 阻抗的特性,通过测试中耳的声阻抗或 声导纳,了解中耳的功能状态。声导抗
(acoustic immittance)是声导纳 (acoustic admittance)及声阻抗 (acousticimpedance)结合于一起的名
h
22
五.声反射的测试内容
1.声反射阈 是指所能重复引出声反射的 最小声音强度。正常耳的声反射阈为7 0到95dBHL 同侧比对侧低2到16 dB
h
23
2.声反射衰减 较长时间的持续刺激 声使声反射的幅度明显减小的现象称 为声反射衰减。多见于蜗后病变,如
听神经瘤。方法:刺激时程为10秒,刺
激声强度为反射阈上10dB,于5秒内声反 射振幅减少50%者为阳性。
称。
h
6
鼓室导抗测量:是声导抗测量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系测定中耳传音系统在外
耳道压力从 +200到 -400kpa变化过程中
,对探测音顺应性的变化.通过记录装
置,可将此过程中的声顺动态变化记录
下来,绘成一条“人”字形压力声顺函数
曲线,成为鼓室功能曲线,又称鼓室导抗 图或声顺图。
h
声阻抗分析课件

tube. Child often have.
ml 3.0
2.5
2.0
1.5
1.0
0.5
0
-200 -100
0 100 200
daPa
中耳肌反射测试
(Engström & Engström, 1979)
声阻抗在验配助听器中的作用
• 镫骨肌声反射(acoustic stapedius reflex)
声阻抗
Acoustic immittance
GN Resound Hearing Equipment
声阻抗在验配助听器中的作用
中耳检查 Middle ear test
• 声导抗 acoustic immitance
• 声反射阈 acoustic reflex threshold
• 声反射衰减 acoustic reflex decay
大脑听觉中枢病变所致的听觉障碍不一定影响声反射
声阻抗在验配助听器中的作用
1.声反射阈(acoustic reflex threshold),是可重复的、能引起镫骨肌收缩, 导致声导抗变化的最小声刺激强度。正常声反射阈在纯音听阈上7095dB(条件是指示耳的传音功能必须正常)。 Acoustic stimulation intensity is small enough, can be repeated and make stapes muscle reflex, make acoustic impedance changed. Normal acoustic reflex threshold is 70-95dB above threshold for hearing(the condition is that the acoustic conduction must be available).
ml 3.0
2.5
2.0
1.5
1.0
0.5
0
-200 -100
0 100 200
daPa
中耳肌反射测试
(Engström & Engström, 1979)
声阻抗在验配助听器中的作用
• 镫骨肌声反射(acoustic stapedius reflex)
声阻抗
Acoustic immittance
GN Resound Hearing Equipment
声阻抗在验配助听器中的作用
中耳检查 Middle ear test
• 声导抗 acoustic immitance
• 声反射阈 acoustic reflex threshold
• 声反射衰减 acoustic reflex decay
大脑听觉中枢病变所致的听觉障碍不一定影响声反射
声阻抗在验配助听器中的作用
1.声反射阈(acoustic reflex threshold),是可重复的、能引起镫骨肌收缩, 导致声导抗变化的最小声刺激强度。正常声反射阈在纯音听阈上7095dB(条件是指示耳的传音功能必须正常)。 Acoustic stimulation intensity is small enough, can be repeated and make stapes muscle reflex, make acoustic impedance changed. Normal acoustic reflex threshold is 70-95dB above threshold for hearing(the condition is that the acoustic conduction must be available).
电测听声阻抗PPT幻灯片课件

11
受试者的位置
在检查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让受试者看到检 查者,而检查者可观察到受试者的面部表情
双室测听要按这一要求设计,单室测听受试者 坐在检查者的斜前方,二者成90度角
12
操作手法
用手控听力计测听有上升法和升降法两种操作 方式
测听阈给测试音持续1~2秒 每次给声之间间隔时间应是不规则的 但每次间隔不得短于给声的持续时间
28
什么时候加?
无论通过气导还是骨导耳机给出的测试音,交 叉听觉都是由非测试耳的骨导参与而产生
当测试耳气导听阈与非测试耳骨导听阈,相差 大于或等于耳间衰减时,就可出现交叉听觉
这时要测得测试耳的实际听阈,就需在非测试 耳加噪声
29
气导什么时候加?
1.测试耳的气导阈大于非测试耳的气导阈 40dB或测试耳的气导阈大于非测试耳的骨导阈 40dB。
33
气导如何加掩蔽?
(3)加到多大分贝为止,才能有效掩蔽? 以在非测试耳加噪音(30 dB),让受试者
判断是否还能听到测试的纯音信号,如能 听到纯音信号则继续5 dB为一档加噪音, 连续加3次(到45 dB ),如受试者还能听 到纯音信号,即得到需要测试的气导阈值。 。
34
。气导如何加掩蔽?
(4)如果在逐级加噪音的过程中,患者 听不到测试的纯音信号,怎么办?
解说指导
17
第二步
–按频率顺序1000 Hz开始 –按上升法或升降法操作进行得出正确的该
频率听阈级
18
第三步
测试下一个频率 可在刚测得的听阈下10dB开始 如此依次测完各应测频率 如在两个相邻的倍频程之间的听阈相差超过20dB
以上,则应加测半倍频程的听力
19
受试者的位置
在检查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让受试者看到检 查者,而检查者可观察到受试者的面部表情
双室测听要按这一要求设计,单室测听受试者 坐在检查者的斜前方,二者成90度角
12
操作手法
用手控听力计测听有上升法和升降法两种操作 方式
测听阈给测试音持续1~2秒 每次给声之间间隔时间应是不规则的 但每次间隔不得短于给声的持续时间
28
什么时候加?
无论通过气导还是骨导耳机给出的测试音,交 叉听觉都是由非测试耳的骨导参与而产生
当测试耳气导听阈与非测试耳骨导听阈,相差 大于或等于耳间衰减时,就可出现交叉听觉
这时要测得测试耳的实际听阈,就需在非测试 耳加噪声
29
气导什么时候加?
1.测试耳的气导阈大于非测试耳的气导阈 40dB或测试耳的气导阈大于非测试耳的骨导阈 40dB。
33
气导如何加掩蔽?
(3)加到多大分贝为止,才能有效掩蔽? 以在非测试耳加噪音(30 dB),让受试者
判断是否还能听到测试的纯音信号,如能 听到纯音信号则继续5 dB为一档加噪音, 连续加3次(到45 dB ),如受试者还能听 到纯音信号,即得到需要测试的气导阈值。 。
34
。气导如何加掩蔽?
(4)如果在逐级加噪音的过程中,患者 听不到测试的纯音信号,怎么办?
解说指导
17
第二步
–按频率顺序1000 Hz开始 –按上升法或升降法操作进行得出正确的该
频率听阈级
18
第三步
测试下一个频率 可在刚测得的听阈下10dB开始 如此依次测完各应测频率 如在两个相邻的倍频程之间的听阈相差超过20dB
以上,则应加测半倍频程的听力
19
声导抗测试PPT课件

13
精选2021最新课件
声的等效容积 acoustic equivalent volume
将标定声能引入硬壁密 闭腔中,所产生的声压 级(SPL)与容积成反比
将固定频率标定强度的 探测音引入密闭外耳道 中,通过声桥系统监控 其声压级,就能得出其 声顺大小
14
精选2021最新课件
声桥 acoustic bridge
有两个对比信号的电路,一个是标定的作 为参考指标(平衡计),当两个信号相等 时,即达到0点平衡。如有差异指针就偏 转,这样能灵敏地测出另一信号变化的程 度
15
精选2021最新课件
鼓膜平面的声阻抗(声顺)可用等效容积原理求出
声波
鼓膜
传导 反射
中耳传导特性决定传导和反射的比例
劲度
大 小声顺
小 大
传导
抗
12
精选2021最新课件
低频探测音测得的主要是声顺 声阻ZRA与频R2率(无2f关M,2质kf )量2 M和劲度k都随频率f而变动,
一个增大,一个变小,到一定频率时,消互抵消,达 到共振。正常听骨被肌肉韧带悬挂,质量和摩擦都很 小。低频时质量因素更小,测得的主要是劲度声抗成 分
低频探ZA测 音测( 2k出f )的2 声其阻倒抗数大即体上为可声用顺声顺来表示
传导和接纳
2
二者互为倒数关系
精选2021最新课件
ZA
1 YA
声阻抗(ZA)声音在传导过程中受到总的 阻尼和对抗
声阻 Resistance (RA)与摩擦有关 声抗 Reactance (XA)又可分为:
❖ 感抗(+Xm)与质量有关, 亦称质量声抗 ❖ 容抗(-XC)与劲度有关, 亦称劲度声抗
声导纳计有音量自控线路(AV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受试者的位置
在检查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让受试者看到检 查者,而检查者可观察到受试者的面部表情 双室测听要按这一要求设计,单室测听受试者 坐在检查者的斜前方,二者成90度角
.
操作手法
用手控听力计测听有上升法和升降法两种操作 方式 测听阈给测试音持续1~2秒 每次给声之间间隔时间应是不规则的 但每次间隔不得短于给声的持续时间
– 某人的听阈是指在规定条件下, 以一规定的声 信号
– 在多次重复试验中, 有一半以上的次数 – 能确切地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压级
.
测试人员在测试前应告诉受试者:
– 怎样作出反应 – 只要听到纯音, 那怕很轻微, 也要作出反应 – 听到声音立刻作出反应, 听不到时立刻停止反应 – 一次只测一耳, 两耳分别测 – 音调的顺序 – 先测哪一耳 – 不要作不必要的活动 – 如有不适可及时提出中断测试 – 说明听到(那怕再小的声音)就按钮 – 听不到就立即停止按钮 – 加噪声时如何配合
.
用于纯音听阈测试的掩蔽为窄带噪声, 其带宽、强度等都有相应的国际标准。
.
气导如何加掩蔽?
(1)加在哪侧? 给予非测试耳的掩蔽噪声。 (2)从多少分贝开始加(初始掩蔽级)? 从测试耳气导听阈阈上10 dB开始加(如非测试耳听阈是
25 dB ,则要从35 dB开始给窄带噪音 ),但需注意 的是最少要从30 dB开始加(如果非测试耳听阈是15 dB ,则也要从30dB开始给噪音 )
耳科听力检测技术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耳鼻喉科张静 E-mail:baggio0812@
.
.
♣纯 音 测 听 ♣声 阻 抗
.
.
.
.
.
.
纯音测听
.
听阈(Hearing threshold)
纯音听阈是受试耳对测试频率的纯音恰能 听到的最轻的声音, 按GB/T 16403规定:
.
第四步
用同法测另一耳 在整个测试过程应限于20分钟内完成
.
.
影子听力图
.
左耳中度传导性聋
误 诊
左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
.
为什么加? 什么时候加? 如何加?
.
为什么加?
给全聋耳或较差耳以刺激声时 声可振动颅骨传至对侧耳蜗 如果对侧耳蜗功能尚好, 则会出现交叉听觉(越边听觉)
而在全聋或较差耳测得一“影子听力图”
C
E
B
30 40 50 6. 0 70 80 90 100
注意事项
.
由于骨振动器可引起振动触觉 ,应注意不将振 动触觉误当成听觉 ,250Hz的振动触觉阈约 为40dB(乳突处)或30dB(额部)。 骨导振动器应避免接触耳廓 ,否则通过振动耳 廓, 可把声传至外耳道,造成骨导阈值的降低。
.
在以下情况可考虑不测骨导: (1) 气导听力正常,佳于25 dB HL; (2) 除高频3k或4kHz凹陷处,其他频率气导 听力正常
.
测试时间太长, 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就将受到影响 因此不宜连续测试20分钟以上
.
.
.
声阻抗
.
声阻抗是声音在传导过程中受到总的阻尼
和对抗。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0 40
40 40
操作步骤
.
第一步:熟悉过程
• 一般先测健测 • 用1000Hz测试音40dB HL给受试耳 • 如无反应,则以10dB一档加大测试音, 直到受
试者作出反应 • 间隔1~2秒后再在这同一听力级上给测试音 • 如再次作出反应, 即可开始测听 • 注意反应和给声是否一致, 如不一致则应重新解
为防止“影子听力图”出现,需要给非测试耳加掩蔽
.
什么时候加?
气导耳机两耳衰减值(单位:dB)
耳间 衰减
频率
Hz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40 40 40 40 45 50
8000 50
骨导耳机低频、中频两耳间无衰减, 4000Hz时两耳间衰减是15dB。
.
什么时候加?
无论通过气导还是骨导耳机给出的测试音,交 叉听觉都是由非测试耳的骨导参与而产生 当测试耳气导听阈与非测试耳骨导听阈,相差 大于或等于耳间衰减时,就可出现交叉听觉 这时要测得测试耳的实际听阈,就需在非测试 耳加噪声
.
气导如何加掩蔽?
(3)加到多大分贝为止,才能有效掩蔽? 以在非测试耳加噪音(30 dB),让受试者
判断是否还能听到测试的纯音信号,如能 听到纯音信号则继续5 dB为一档加噪音, 连续加3次(到45 dB ),如受试者还能听 到纯音信号,即得到需要测试的气导阈值。 。
.
气导如何加掩蔽?
。
(4)如果在逐级加噪音的过程中,患者听 不到测试的纯音信号,怎么办?
说指导
.
第二步
– 按频率顺序1000 Hz开始 – 按上升法或升降法操作进行得出正确的该频
率听阈级
.
第三步
测试下一个频率 可在刚测得的听阈下10dB开始 如此依次测完各应测频率 如在两个相邻的倍频程之间的听阈相差超过20dB 以上,则应加测半倍频程的听力
.
当复测1000Hz听阈时其结果如与第一次所测 的结果相差10dB以上时应依次复测各频率,直 至两次测试结果相差不超过5dB为止
.
上升法
– 在受试者作出反应后, 降低10dB, – 然后再5dB一档地递增, – 作出反应后, 降低10dB, 再5dB一档地递增, – 反复5次“降低-递增”给声, – 5次上升中,3次以上在同一听力级作出反应
的,即为听阈级
.
如 60dB开始
60 55 55
55
55
50 50 50
50
50
50
加大测试耳纯音的强度直到受试者重新 听到纯音信号,在此基础上,继续5 dB为一档加噪音,连续加3次直到患 者始终能听到纯音信号为止。
.骨Biblioteka 如何加掩蔽?同气导加掩蔽.
100
测 90 试 耳 80 纯 音 70 听 阈 60 (dB) 50
40
掩蔽平台法
最 小 掩 蔽
D
足
不
蔽 掩
A
最
大 掩 蔽
蔽
掩
度 过
.
气导什么时候加?
1.测试耳的气导阈大于非测试耳的气导阈 40dB或测试耳的气导阈大于非测试耳的骨导 阈40dB。
.
骨导什么时候加?
2.骨导耳间衰减为零,骨振器置于一侧乳突给 声,两侧耳蜗可受到相等强度的声刺激 理论上讲,测骨导就应在非测试耳加掩蔽 但在临床实践中,当测试耳气骨导阈值之差大 于10dB时,才加掩蔽 因为骨、气之间允许的差异各为5 dB,而且 骨气导之差大于10dB才有临床意义
受试者的位置
在检查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让受试者看到检 查者,而检查者可观察到受试者的面部表情 双室测听要按这一要求设计,单室测听受试者 坐在检查者的斜前方,二者成90度角
.
操作手法
用手控听力计测听有上升法和升降法两种操作 方式 测听阈给测试音持续1~2秒 每次给声之间间隔时间应是不规则的 但每次间隔不得短于给声的持续时间
– 某人的听阈是指在规定条件下, 以一规定的声 信号
– 在多次重复试验中, 有一半以上的次数 – 能确切地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压级
.
测试人员在测试前应告诉受试者:
– 怎样作出反应 – 只要听到纯音, 那怕很轻微, 也要作出反应 – 听到声音立刻作出反应, 听不到时立刻停止反应 – 一次只测一耳, 两耳分别测 – 音调的顺序 – 先测哪一耳 – 不要作不必要的活动 – 如有不适可及时提出中断测试 – 说明听到(那怕再小的声音)就按钮 – 听不到就立即停止按钮 – 加噪声时如何配合
.
用于纯音听阈测试的掩蔽为窄带噪声, 其带宽、强度等都有相应的国际标准。
.
气导如何加掩蔽?
(1)加在哪侧? 给予非测试耳的掩蔽噪声。 (2)从多少分贝开始加(初始掩蔽级)? 从测试耳气导听阈阈上10 dB开始加(如非测试耳听阈是
25 dB ,则要从35 dB开始给窄带噪音 ),但需注意 的是最少要从30 dB开始加(如果非测试耳听阈是15 dB ,则也要从30dB开始给噪音 )
耳科听力检测技术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耳鼻喉科张静 E-mail:baggio0812@
.
.
♣纯 音 测 听 ♣声 阻 抗
.
.
.
.
.
.
纯音测听
.
听阈(Hearing threshold)
纯音听阈是受试耳对测试频率的纯音恰能 听到的最轻的声音, 按GB/T 16403规定:
.
第四步
用同法测另一耳 在整个测试过程应限于20分钟内完成
.
.
影子听力图
.
左耳中度传导性聋
误 诊
左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
.
为什么加? 什么时候加? 如何加?
.
为什么加?
给全聋耳或较差耳以刺激声时 声可振动颅骨传至对侧耳蜗 如果对侧耳蜗功能尚好, 则会出现交叉听觉(越边听觉)
而在全聋或较差耳测得一“影子听力图”
C
E
B
30 40 50 6. 0 70 80 90 100
注意事项
.
由于骨振动器可引起振动触觉 ,应注意不将振 动触觉误当成听觉 ,250Hz的振动触觉阈约 为40dB(乳突处)或30dB(额部)。 骨导振动器应避免接触耳廓 ,否则通过振动耳 廓, 可把声传至外耳道,造成骨导阈值的降低。
.
在以下情况可考虑不测骨导: (1) 气导听力正常,佳于25 dB HL; (2) 除高频3k或4kHz凹陷处,其他频率气导 听力正常
.
测试时间太长, 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就将受到影响 因此不宜连续测试20分钟以上
.
.
.
声阻抗
.
声阻抗是声音在传导过程中受到总的阻尼
和对抗。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0 40
40 40
操作步骤
.
第一步:熟悉过程
• 一般先测健测 • 用1000Hz测试音40dB HL给受试耳 • 如无反应,则以10dB一档加大测试音, 直到受
试者作出反应 • 间隔1~2秒后再在这同一听力级上给测试音 • 如再次作出反应, 即可开始测听 • 注意反应和给声是否一致, 如不一致则应重新解
为防止“影子听力图”出现,需要给非测试耳加掩蔽
.
什么时候加?
气导耳机两耳衰减值(单位:dB)
耳间 衰减
频率
Hz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40 40 40 40 45 50
8000 50
骨导耳机低频、中频两耳间无衰减, 4000Hz时两耳间衰减是15dB。
.
什么时候加?
无论通过气导还是骨导耳机给出的测试音,交 叉听觉都是由非测试耳的骨导参与而产生 当测试耳气导听阈与非测试耳骨导听阈,相差 大于或等于耳间衰减时,就可出现交叉听觉 这时要测得测试耳的实际听阈,就需在非测试 耳加噪声
.
气导如何加掩蔽?
(3)加到多大分贝为止,才能有效掩蔽? 以在非测试耳加噪音(30 dB),让受试者
判断是否还能听到测试的纯音信号,如能 听到纯音信号则继续5 dB为一档加噪音, 连续加3次(到45 dB ),如受试者还能听 到纯音信号,即得到需要测试的气导阈值。 。
.
气导如何加掩蔽?
。
(4)如果在逐级加噪音的过程中,患者听 不到测试的纯音信号,怎么办?
说指导
.
第二步
– 按频率顺序1000 Hz开始 – 按上升法或升降法操作进行得出正确的该频
率听阈级
.
第三步
测试下一个频率 可在刚测得的听阈下10dB开始 如此依次测完各应测频率 如在两个相邻的倍频程之间的听阈相差超过20dB 以上,则应加测半倍频程的听力
.
当复测1000Hz听阈时其结果如与第一次所测 的结果相差10dB以上时应依次复测各频率,直 至两次测试结果相差不超过5dB为止
.
上升法
– 在受试者作出反应后, 降低10dB, – 然后再5dB一档地递增, – 作出反应后, 降低10dB, 再5dB一档地递增, – 反复5次“降低-递增”给声, – 5次上升中,3次以上在同一听力级作出反应
的,即为听阈级
.
如 60dB开始
60 55 55
55
55
50 50 50
50
50
50
加大测试耳纯音的强度直到受试者重新 听到纯音信号,在此基础上,继续5 dB为一档加噪音,连续加3次直到患 者始终能听到纯音信号为止。
.骨Biblioteka 如何加掩蔽?同气导加掩蔽.
100
测 90 试 耳 80 纯 音 70 听 阈 60 (dB) 50
40
掩蔽平台法
最 小 掩 蔽
D
足
不
蔽 掩
A
最
大 掩 蔽
蔽
掩
度 过
.
气导什么时候加?
1.测试耳的气导阈大于非测试耳的气导阈 40dB或测试耳的气导阈大于非测试耳的骨导 阈40dB。
.
骨导什么时候加?
2.骨导耳间衰减为零,骨振器置于一侧乳突给 声,两侧耳蜗可受到相等强度的声刺激 理论上讲,测骨导就应在非测试耳加掩蔽 但在临床实践中,当测试耳气骨导阈值之差大 于10dB时,才加掩蔽 因为骨、气之间允许的差异各为5 dB,而且 骨气导之差大于10dB才有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