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高三地理微专题物种多样性
高三地理三轮复习微专题五:生物及生物多样性

地理三轮微专题生物及生物多样性一、生物学基本概念:1.生物的结构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2)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
(3)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的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组成、结构和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2.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产者:植物,为自身和其它生物提供营养,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
(2)消费者: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3)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4)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矿物质、有机质。
3.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关系。
食物链的模式: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如:草→鼠→蛇→鹰。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成网状的形式。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在原因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就被称为达到了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的能力,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成分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物要适应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生物会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2.生物的分布、形态等受环境的影响,如阳光、温度、水分等。
3.生物与生物的关系:同一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一定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捕食、竞争、共生、寄生、腐生。
四、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一定范围内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2024高三地理微专题生物及生物多样性

2024高三地理微专题生物及生物多样性2024年高三地理微专题:生物及生物多样性随着全球变化的不断加速,生物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三地理课程中,学生们将深入学习关于生物及生物多样性的各种概念和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首先,学生们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这些多样性在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接下来,学生们将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平衡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同时,生物多样性还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药物和工业原料。
然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影响。
过度捕猎、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都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这种丧失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学生们需要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和方法。
一方面,政府和国际组织需要制定严格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另一方面,个人也需要采取行动,例如减少对野生生物的破坏、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和服务等。
最后,学生们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在应对全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生物多样性在缓解气候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成为了应对全球变化的重要策略之一。
综上所述,生物及生物多样性是高三地理微专题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们需要深入学习并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价值和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保护策略。
通过这一微专题的学习,学生们将更好地认识到生物及生物多样性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学会采取行动来保护和恢复这些宝贵的资源。
这将有助于确保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同时也为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高三地理微专题 物种多样性

6.B
【解析】
【分析】
考查热带雨林与物种的分布。
5.目前世界上3/4的物种生活在热带地区,以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种最为丰富。①地处赤道,为热带雨林气候,自然条件优越,物种丰富。故选A。
6.俄罗斯国土面积大,但处于高纬地区,物种较少,A错误;刚果民主共和国位于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物种丰富,B正确;物种的丰富与否与人口数量、经济水平无必然的联系,CD错误。故选B。
7. D
8. C
9. A
【解析】
【分析】
物种均匀度越高的地区优势物种越不明显。
7.据材料可知,在游客步行上山的游览路径两侧,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说明影响该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故选D。
8.据材料可知,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物种均匀度越高的地区优势物种越不明显。据图可知,4m处物种均匀度最高,因此优势物种最不明显。故选C。
13.太白山位于秦岭主峰,地处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没有冰雪带,故A错误;读图3500-3700高度段,坡度面积小,说明其坡度较陡,故B错误;太白山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故C错误;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水热条件,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坡地面积小,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的种类也少,故D正确。
9.人类干扰越大,物种越均匀。据图可知,4m处物种均匀度高,说明人类干扰最大,12m处人类干扰最小,少数植物通过竞争获得优势,均匀度最低。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提取图文材料信息是关键。
10.A
11.D
【解析】
10.表中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始期提前0.37天,末期延迟了4.58天,整个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都提前了;花期末期提前,花期缩短。据此分析选A。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生物多样性保护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包含三方面概念:基因多样性(也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环境多样性。
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表现的是地球上千千万万种生物和它们生存的环境。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我国在纬度上地处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在经度上由于距海洋的远近不同,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再加之全国山地众多,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自然环境复杂。
因此,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度占世界第8位。
总之,我国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物种的特有性高,生物区系起源古老,经济作物丰富。
中国物种的损失状况: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动植物种类中已有总物种数的15%-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
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列640个种中,中国就占156个种;近50年来,中国约有200种植物已经灭绝,高等植物中濒危和受威胁的高达4000-5000种,约占总种数的15%-20%。
许多重要药材如野人参、野天麻等濒临灭绝。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确定珍稀濒危植物354种,其中,一级8种,二级143种,三级203种;中国近百年来,约有10余种动物绝迹,如高鼻羚羊、麋鹿、野马、犀牛、新疆虎等。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雪豹、白暨豚等20余种珍稀动物又面临绝灭的危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57种。
丹顶鹤、台湾猴、扭角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绿尾红雉、扬子鳄、中华鲟等属于我国100多种珍稀动物之列。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我国在纬度上地处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在经度上由于距海洋的远近不同,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再加之全国山地众多,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自然环境复杂。
因此,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度占世界第8位。
总之,我国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物种的特有性高,生物区系起源古老,经济作物丰富。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及生态系统,国家将需要特殊保护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自然景观区域划出界限加以保护。
2022高考地理专题十六 生物多样性、物种的特殊性分析(含答案解析)

微专题十六生物多样性、物种的特殊性分析【点拨高考】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较多,涉及到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且随着中国重视生态环境的程度增加,此类问题考查的机率会逐渐变大。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对于生态环境、人地和谐、珍稀动植物等内容会经常出现。
【知识梳理】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一定范围内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与变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直接价值包括对人类的医药、仿生、文艺、旅游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间接价值亦称“生态功能”,指的是对生态环境起稳定调节作用的功能,常见的有:湿地生态系统的蓄洪防旱功能、森林和草原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
一、影响生物多样性因素1、气候:热量和降水。
2、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海拔高,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3、生存空间:面积大,且自然条件差异大。
4、封闭程度(独特物种必用)。
5、天敌情况、灾害污染情况。
6、人类活动影响:开发早晚;距人类活动远近。
7、优势物种。
[11题详解】物种丰富,与气候有关,该地纬度低,水热条件充足,C 对;该地多火山,土壤肥 沃,但不是主因,A 错;该地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B 错;马来群岛人口稠密,D 错。
故答案选C 。
【点睛】物种类型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最大,不同的环境影响下,形成不同的物 种。
川东-鄂西、川西-滇西北、滇东南-桂西是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三大分布中 心。
云 南大理苍山位于横断山系东缘的滇西北地区。
如图为苍山东坡植被垂直分布格局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植被状况从原生到现状的变化,最能反映() A.人类干扰强烈 B.局部气候变冷C.植被自然演化13.现状苍山东坡亚高山草甸地区比云南松林地区()川西-滇西北地区相较于其他两大中心,植物更为丰富多样,关键在于其( )水热组合好 B.气候垂直变化大C.纬度位置最低D.区域面积最大 【答案】12.A13. C 14. B 【解析】【12题详解】据图可知,图示植物在高海拔的位置能够保持原生物质的状态,而在低海拔处,原 始自然植物都更改了,因为低海拔处,人类活动较多,所以反映出人类活动对原生海拔/m32H9.3100云南扶杉及常母针阔叶混交林 2900 中山湿润常绿帽叶林 25001900海城4,22豆高山池丛草甸3900.......• (3800)3600 亚高山草甸3500华蛭芝 (2500)云南松林赢・一2200D.生物多样性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强A.热量更充足B.地表气温高C.光照条件好D.水土流失严重云杉、苍山冷杉林半湿润常嫁解叶林1975原生4122亚高山灌丛草甸…西也竺吸模会及更包40003900 3750350037503500 19753200 苍山冷杉'云南映杉、杜隅温丛2900现状苍山冷杉、杜牌林植物的影响。
2020高三地理微专题生物及生物多样性(共25张PPT)

“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 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 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 近的草木大量枯死…
规律总结
生物多样 性
生存空间
天敌 食物 人类活动
环境 大小 差异
气候 地形 水文 土壤
差异大
差异小
物丰 难以生存
类多 类单一
量---物丰类不多
温带森林
加拿大 大熊森林
温带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 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 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
生物及生物多样性
考查内容和命题立意
考查: 动、植物的生存条件。
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解题思路: ➢ 全面获取和解读图文材料 ➢ 综合类比分析动植物习性和动植物所 在地的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
量类 变
近三年全国卷真题
【2018年全国Ⅲ】
43.旅游地理 格陵兰岛 【2017全国卷Ⅰ】 37.山地苔原带不同坡向遭受的干扰度 【2017全国卷Ⅰ】 44.环境保护 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2017全国卷Ⅲ】 37.(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6分) 【2016全国卷Ⅰ】 37.(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
材料二:下图为峨眉山及周边区域简图
分析峨眉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量---物丰类多
参考答案: ①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 ② 区域内地形复杂多变,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物种类型丰富; ③ 历史上由于地形复杂不利于人类生产活动,故受人类开发和干扰
高中地理必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高中地理必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种类和遗传变异的丰富程度。
它是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们文明社会的精神和审美价值的源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性,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衰退。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重要性,高中地理课程中必须学习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知识,并提供解决方案,以实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首先,在学习生物多样性时,我们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以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物种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基因多样性指的是物种内个体之间的基因变异;而生态系统多样性则是指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多样性。
这些多样性的存在确保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并提供了人类社会所需的生态系统服务,如食物、水源、气候调节等。
其次,我们需要学习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和衰退因素进行分析。
人类活动是主要的威胁因素之一。
森林砍伐、土地开发、水体污染、气候变化等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例如,森林砍伐导致栖息地丧失,进而导致许多物种灭绝;水体污染导致水中生物的丧失;气候变化导致栖息地的变化,使得一些物种无法适应而灭绝。
此外,非法捕捞、非法贸易和入侵物种的引入也是导致生物多样性衰退的原因。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
保护和恢复栖息地是保护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手段。
政府和各个社会组织应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限制砍伐森林、保护湿地、恢复退化的土地等。
其次是控制非法捕捞和非法贸易。
非法捕捞和非法贸易对于许多珍稀物种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政府应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捕捞和非法贸易活动。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入侵物种的防控。
入侵物种往往对原生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威胁,政府应加强对入侵物种的监测、防控和管理。
此外,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高考地理全球生物多样性与地理

高考地理全球生物多样性与地理全球生物多样性与地理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各种现象、规律和空间关系的科学。
而全球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度。
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而这种关系在高考地理考试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
一、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与意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存在着大量不同的物种以及它们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对地球的生态平衡、人类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生物多样性维持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食物链和生态圈的存在都依赖于生物多样性。
失去了某些物种,将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不稳定,从而对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生物多样性也对人类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许多重要的商品和服务都是依赖于生物多样性的。
例如,许多药物的原料来自于植物和动物,失去了这些物种将导致大量药物的缺乏。
此外,旅游业、农业和渔业等行业也都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
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社会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将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如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污染和社会冲突等。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也是为了未来世代的可持续发展着想。
二、地理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地理学研究的范围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在自然地理方面,地理学家通过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气候、土壤和地形等因素来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
例如,气候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物种的分布和生存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人文地理方面,地理学家研究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往往对自然环境产生重大的改变,包括森林砍伐、湿地开发和土地利用变化等,这些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地理学也致力于寻找合理的方式来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三、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挑战目前,全球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m处物种均匀度高,说明人类干扰最大,
12m处人类干扰最小,少数植物通过竞争获得优势,均匀度最低。故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提取图文材料信息是关键。
10. A
11. D
【解析】
10.表中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始期提前 0.37 天,末期延迟了 4.58 天,整个生长期比正 常年份延长; 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都提前了; 花期末期提前, 花期缩短。 据此分析选 A。
11 .根据材料信息,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展叶和开花的提前
,植被成熟期延迟,增
加了受冻害的可能性;矮蒿草甸植被物候变化不同步,导致物种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相互间脱节,这就增加了物种间竞争,加快了物种淘汰、灭亡速度。据此分析选
D。
【点睛】
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可知, 表中植物种群的整个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 但矮蒿草甸植被 物候变化不同步, 导致物种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增加了物种间竞争, 加快了物种淘汰、 灭亡速度。
7.据材料可知,在游客步行上山的游览路径两侧,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说明影响该
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故选
D。
8.据材料可知,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物种均匀度越高的地区优势物种越
不明显。据图可知, 4m处物种均匀度最高,因此优势物种最不明显。故选
C。
9.人类干扰越大,物种越均匀。据图可知,
生物多样性往往发生变化。 下
图为某山地草甸 (2100 ~ 2358m)物种丰富度 ( 植物种类的数量 ) 、物种均匀度 ( 不同种类
植物的数量差异 ) 随路径距离的变化情况。其中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读图
完成 下列各题。
2
7.推测影响该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海拔高度
B .地势起伏
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东部地区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广东省入侵植
物种数多的原因是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适宜多种物种生存。地形垂直地带
性不明显,不是物种多样的主要原因。
3.根据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 局是东部地区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B 对。内蒙古、西藏是边境省区,外来入侵物种少, A 错。青海、西藏面积大,外来入侵物种少, C错。与海拔高低没有相关性, D 错。
(1) 导致渡渡鸟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 请举两例可以有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2010 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 主题为“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
5
, 生物多样性也是我
们的生命” , 这正如渡渡鸟之于大颅榄树的意义。请分析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积极 意义。
17.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7
于绝对,不符合实际。③④正确,选 D。
【点睛】
一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可以判断该地区容
易出现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原因
( 多与区域特征有关 ) ,
也有人为原因 (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 ) 。
3. B
4. C
【解析】
【分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适宜多种物种生
存, C对。经济发达、交通方便、人口稠密与物种多样无关,
A、 D错。地形以平原、丘
陵为主,垂直地带性不明显,不是物种多样的主要原因,
B 错。
5. A
6. B
【解析】
【分析】
考查热带雨林与物种的分布。
5.目前世界上 3/4 的物种生活在热带地区,以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种最为丰富。
材料一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 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不同坡向的热量、降水、光照、坡地面积等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 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材料二 湖南省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变化图、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 1)描述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
过程中 , 存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 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一般认为 , 城市
中不同功能区之间用地类型、性质、面积等存在差异
, 造成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 ,
而植物和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也存在差异 , 从而出现了城市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
物种多样性
云南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在全世界都罕见, 堪称世界“基因宝库”。 令人担忧的 是,目前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减少, 25%的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造成云南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规模的商业利益造成生物物种濒危②地壳运动,气候变迁
③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形成威胁④可再生资源有限,资源的后备存储量不足
A .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④
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存以后的发展机会和竞争实力,为此我们应该
①全面封山育林,禁止当地居民入山
②停止一切商业活动,加大执法力度
③建设自然保护区,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好形式
④开展生态旅游
A .①③
B .②④
C.②④
D .③④
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 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下图为“我 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
C. 4m 处人类干扰较大,少数生命力较强植物优势较大
D .0m 处人类干扰最大,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
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 下表示意气候变暖条件下矮蒿草甸植被 物候期的变化。
完成下列小题。
注: “+”表示提前, “- ”表示延迟, “* ”表示差异显著, “** ”表示差异极显著。 10 .全球气候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 A .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延长 B .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推迟 C .花期末期延迟 D .生长期比正常年份缩短 11 .矮蒿草甸植被物候变化,使得 A .植物提前展叶和开花 , 减小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 B .植物成熟时期避开秋季霜冻 , 避免物种生殖失败 C.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 , 物种间相互作用不脱节
灭绝以后 , 在西方就流传了一句谚语 , 叫“逝者如渡渡”。
材料二 :2010 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 其主题为“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 也是我们的生命”。
, 生物多样性
维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 然而由于受到人类活
动和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的影响 , 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
6
( 2)指出湖南省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 ( 3)分析湖南省 1500 米以上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 ( 4)湖南省大多数山地南坡物种丰富度高于北坡,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 B 2.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 1.商业利益、外来物种入侵是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主要原因。地壳运动,气候变 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影响较小,②错误,云南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可再生资源 丰富,④错误。选 B。 2.全面封山育林,禁止当地居民入山和停止一切商业活动是不太可能实现的,①②过
C .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光热不足
D .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
左图为“我国某日沙尘暴天气分布 ( 阴影部分 ) 示意图”。右图为“P 地不同放 牧强度物种丰富度变化示意图”,其中 6 只羊 / 公顷为重牧强度、 4 只羊 / 公顷为中牧强 度、 2 只羊 / 公顷为轻牧强度。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000
倍的速度消失 , 而生物多样性的快速消失 , 给人类自身的健康以及赖以生存的农业和畜
牧业带来严重威胁。据生物学专家估计 , 全世界目前约有 3.4 万种植物和 5 200 种动物
濒临灭绝。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 , 保持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健康还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最 近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 , 每年仅因毁林和森林退化就导致 2 万亿到 4.5 万亿美元的经济 损失 , 另一方面 , 如果每年对自然保护区投资 450 亿美元用于改善生态系统 , 由此带来的 收益便可高达 5 万亿美元。
12. B
13. D
【解析】
12.读图,虚线表示物种丰富度, 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
海拔 1300 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 1300 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14.下列有关 P 地放牧强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4
A .中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最高
B .重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最终小于轻牧
C .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均不一样
D .相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变化相同
15.为减少 P 地沙尘危害,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宜实行的发展策略有
5.下列各地物种最丰富的是 :
A .①
B .④
C.⑤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俄罗斯国土面积很大,所以物种较丰富 B .刚果(金)位于刚果盆地中,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物种较丰富 C .中国人口很多,所以物种较丰富 D .美国经济十分发达,所以物种较丰富
D .⑥
旅游景区在游客步行上山游览路径两侧的不同距离,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
A .边境省区多
B.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C .面积大的省区多
D .海拔越低,种数越多
4.广东省入侵植物种数多的原因是
1
A .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C .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B.地形复杂,环境多样 D .交通方便,人口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