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光在波导中的传播
光电子教学大纲

《光电子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称: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学时数:60学时学分:3.5学分适用专业:电子科学技术专业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光电子技术是由电子技术和光子技术互相渗透、优势结合而产生的,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科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光电子学为基础的光电信息技术是当前最为活跃的高新技术之一。
光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它的开设为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必备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门课程不仅是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环节,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目的:该课程介绍光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内容可以分为四大主要部分:(1) 激光原理基础及典型激光器;(2) 光的耦合与调制技术;(3) 光电探测器及其应用;(4) 光电子集成器件及光电子器件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主要介绍了光电子系统中关键器件的原理、结构、应用技术和新的发展。
该课程在阐明基本原理的同时,突出应用技术,使学生能够把握光电子技术的总体框架,有兴趣、有信心投入实践和创新活动。
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光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实际应用,为今后从事光电子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并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加深光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一定的实验,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相应技术、实验方法和技能锻炼。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下自学为辅。
对自学的内容布置讨论及思考题,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当增加flash动画、视频材料,同时安排一些课外科技学术报告,使学生了解到本学科的最新前沿进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光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了解光电子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光电子领域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对光电子技术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电动力学复习总结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2012答案

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一、 填空题1、 色散现象是指介质的( )是频率的函数. 答案:,εμ2、 平面电磁波能流密度s 和能量密度w 的关系为( )。
答案:S wv =3、 平面电磁波在导体中传播时,其振幅为( )。
答案:0x E e α-⋅4、 电磁波只所以能够在空间传播,依靠的是( )。
答案: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5、 满足条件( )导体可看作良导体,此时其内部体电荷密度等于( ) 答案:1>>ωεσ, 0, 6、 波导管尺寸为0.7cm ×0.4cm ,频率为30×109HZ 的微波在该波导中能以( )波模传播。
答案: 10TE 波7、 线性介质中平面电磁波的电磁场的能量密度(用电场E 表示)为( ),它对时间的平均值为( )。
答案:2E ε,2021E ε 8、 平面电磁波的磁场与电场振幅关系为( )。
它们的相位( )。
答案:E vB =,相等9、 在研究导体中的电磁波传播时,引入复介电常数='ε( ),其中虚部是( )的贡献。
导体中平面电磁波的解析表达式为( )。
答案: ωσεεi +=',传导电流,)(0),(t x i x e e E t x E ωβα-⋅⋅-= ,10、 矩形波导中,能够传播的电磁波的截止频率=n m c ,,ω( ),当电磁波的频率ω满足( )时,该波不能在其中传播。
若b >a ,则最低截止频率为( ),该波的模式为( )。
答案: 22,,)()(b n a m n m c +=μεπω,ω<n m c ,,ω,μεπb ,01TE11、 全反射现象发生时,折射波沿( )方向传播.答案:平行于界面 12、 自然光从介质1(11με,)入射至介质2(22με,),当入射角等于( )时,反射波是完全偏振波.答案:201n i arctgn = 13、 迅变电磁场中导体中的体电荷密度的变化规律是( ). 答案:0teσερρ-=二、 选择题1、 电磁波波动方程22222222110,0E B E B c t c t∂∂∇-=∇-=∂∂,只有在下列那种情况下成立( )A .均匀介质 B.真空中 C.导体内 D. 等离子体中 答案: A2、 电磁波在金属中的穿透深度( )A .电磁波频率越高,穿透深度越深 B.导体导电性能越好, 穿透深度越深 C. 电磁波频率越高,穿透深度越浅 D. 穿透深度与频率无关 答案: C3、 能够在理想波导中传播的电磁波具有下列特征( ) A .有一个由波导尺寸决定的最低频率,且频率具有不连续性 B. 频率是连续的 C. 最终会衰减为零 D. 低于截至频率的波才能通过. 答案:A4、 绝缘介质中,平面电磁波电场与磁场的位相差为( )A .4π B.π C.0 D. 2π答案:C5、 下列那种波不能在矩形波导中存在( )A . 10TE B. 11TM C. mn TEM D. 01TE 答案:C6、 平面电磁波E 、B、k 三个矢量的方向关系是( )A .B E ⨯沿矢量k 方向 B. E B⨯沿矢量k 方向 C.B E ⨯的方向垂直于k D. k E ⨯的方向沿矢量B的方向答案:A7、 矩形波导管尺寸为b a ⨯ ,若b a >,则最低截止频率为( )A .μεπa B. μεπb C.b a 11+μεπ D. a2μεπ答案:A8、 亥姆霍兹方程220,(0)E k E E ∇+=∇⋅=对下列那种情况成立( ) A .真空中的一般电磁波 B. 自由空间中频率一定的电磁波C. 自由空间中频率一定的简谐电磁波D. 介质中的一般电磁波 答案:C9、 矩形波导管尺寸为b a ⨯ ,若b a >,则最低截止频率为( )A .μεπa B. μεπb C.b a 11+μεπ D. a2μεπ答案:A三、 问答题1、 真空中的波动方程,均匀介质中的定态波动方程和亥姆霍兹方程所描述的物理过程是什么?从形式到内容上试述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光通信:第04章常用光无源器

光隔离器的应用场景
光隔离器是一种用于防止光信 号反方向传输的无源器件,主 要用于光纤放大器和激光雷达 等光通信系统。
在光纤放大器中,光隔离器可 以防止反向传输的光信号对放 大器的工作产生干扰,提高系 统的稳定性。
在激光雷达中,光隔离器可以 防止反向传输的光信号对激光 源的工作产生干扰,提高系统 的测量精度。
光通信第04章常用光无源器
contents
目录
• 光无源器件概述 • 常用光无源器件 • 光无源器件的工作原理 • 光无源器件的应用场景 • 光无源器件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光无源器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光无源器件是指那些在光通信网络中 ,不需要外部电源直接驱动,只起到 传输、控制或变换光信号作用的器件 。
光衰减器的工作原理
光衰减器是一种用于降低光信号 强度的器件,它可以通过吸收或 散射等方式将光信号能量损耗掉
一部分。
光衰减器通常由光学玻璃、陶瓷 等材料制成,其结构可分为均匀
损耗和渐变损耗两种类型。
光衰减器在光通信系统中主要用 于调整光信号的功率、测试光路 的损耗以及保护光接收器件等。
光分路器的工作原理
光环形器的应用场景
光环形器是一种用于实现光信 号环形传输的无源器件,主要 用于光纤传感和激光雷达等光
通信系统。
在光纤传感中,光环形器可 以将多个传感光纤环形连接 在一起,实现多点同时测量
和数据采集。
在激光雷达中,光环形器可以 将多路激光信号环形连接在一 起,实现多目标同时测量的功
能。
05 光无源器件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应用
WDM系统等领域。
03 光无源器件的工作原理
光纤连接器的工作原理
光纤连接器是用于连接两根光纤的器件,通过精确对准光纤的纤芯和包层,实现光 信号的传输。
《光电子学教程》课后作业答案-部分

解:
则纵模输出的个数为:
为使获得单模输出,需
7.He-Ne激光器的腔长为1m,计算基横模的远场发散角和10km处的光斑面积。
7。在He-Ne激光器的增益曲线上1/2G(v0)处,有两个烧孔,增益曲线半宽度为1500MHz,计算与烧孔相对应的粒子速度有多大?
返回目录
第三章激光振荡与工作特性
1.要使氦-氖激光器的相干长度达到1Km,它的单色性Δλ/λ0应为多少? 解:根据P48式(3-1-2):
好好学习,天天上上
03电子科学与技术
4)α=0.5dB时: =1.122, 所以损耗百分比为:(1- )×100﹪=10.9﹪;
5)α=0.2dB时: =1.047, 所以损耗百分比为:(1- )×100﹪=4.5﹪;
4、阶跃光纤的纤芯折射率 ,包层折射率为 ,如果一条光线沿轴向传输,另一条光线沿最大入射角入射。计算传输1kM后两光线的时延差。 解:
好好学习,天天上上
03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电子学课程作业
*
章节目录
第五章 光辐射的探测
第四章 光辐射在介质中波导中的传播
第三章 激光振荡与工作特性
第二章 介质中的光增益
第一器件
第七章 光电转换器件
第八章 第八章 光波调制
第一章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基础
2. 说明相干长度相干时间与光源的关系:相干面积,相干体积的物理意义。 答:根据 故:光源频率宽度 越窄,相干时间越长,相干长度也越长。 根据P49(3-1-12),相干面积的物理意义:从单位面积光源辐射出的光波,在其传播方向上发生相干现象的任一截面面积范围为辐射波长λ与该截面至光源距离R的乘积的平方。 根据P49(3-1-13),相干体积的物理意义:在单位面积光源辐射出的单位频率宽度的光波,在其传播方向上发生相干现象的任一体积范围为相对应的相干面积与光速的乘积。
光波导技术

ei ji z ( x , y ) e i h
一个特征解为一个模式,光纤中总的光场分布则是这些 模式的线性组合:
一系列模式可以看 a e E i i j iz ( x , y ) e 成是一个光波导的 b H 场分布的空间谱。 ih i i
(均匀光波导) 横向非均匀的光波导 (非均匀光波导) 缓变光波导 迅变光波导
突变光波导
模式的概念
不同类型的光波导相应于求解不同类型的微分方程。对 于光纤,还应注意结构的特征:纵向(光纤的轴向,即光传 输的方向)和横向的差别,这是光纤的基本特征。这个基本 特征决定了光纤中纵向和横向场解的不同。对于正规光波导 ,它表现出明显的导光性质,而由正规光波导引出的模式的 概念,则是光波导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
正交性:一个正规光波导的不同模式之间满足正交关系。
光波导技术的广阔应用领域
光波导技术
信息获取
信息传输
信息处理
其它应用
位移、振动 温度、压力 应变、应力 电流、电压 电场、磁场 流量、浓度 可 以 测 量 70 多 个物理化学量
有源无源器件 光纤通信干线 光交换接入网 AON DWDM OADM OTDM FTTC,B,O,H
k 0
2 2
其中 代表 E 和H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各个分量。
在推导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影响光波导传输特 性的,主要是折射率的空间分布。
光波导的进一步分类
可根据折射率的空间分布,将光波导分类为:
正规光波导 (纵向均匀) 光波导 非正规光波导 (纵向非均匀)
横向分层均匀的光波导
n ( x ) cos ( x ) n ( 0 ) cos ( 0 ) 1 z 1 z
第四章光波导原理

3/28
《光电子技术》● 第四章 光波导原理
2015-11-10【17】
光纤的基本知识—光纤的优缺点
传输介质 对绞线
带宽 6 MHz
衰减系数 中继距 抗电磁干 尺寸与 dB/km 离km 扰性能 重量
第四章 光波导原理
4.1 平板型介质光波导
光
波
4.2 通道型介质光波导
导
原 理
4.3 光纤
4.4 新型光波导
1/28
《光电子技术》● 第四章 光波导原理
2015-11-10【17】
光纤(圆柱光波导)
光纤的基本知识 光纤的结构参数 光纤的射线光学分析 光纤的物理光学分析 光纤的传输特性
2/28
光纤界面光传输情况
9/28
《光电子技术》● 第四章 光波导原理
2015-11-10【17】
光纤的结构参数—相对折射率、归一化频率
相对折射率Δ定义为纤芯折射率同包层折射率的差与纤芯折射率之比:
n1 n2 n1
一般n1只略大于n2:单模光纤Δ=0.3% ,多模光纤Δ=1% ,于是
N . A. n12 n22 n1 n1 n2 n1 2
《光电子技术》● 第四章 光波导原理
2015-11-10【17】
光纤的基本知识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 中的全内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和George A. Hockham首先提出光纤可 以用于通讯传输的设想,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1. 平面电磁波§2. 电磁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3. 有导体存在时电磁波的

知 H
E
较大,非铁磁
B
可取 = 0
(2) E k 在与 k 垂直平面上可将 E 分解成两个分量
(3) H k, 且 H E
(4)
nn ((EH22EH1)1
0 )0
即 Et E't E"t Ht H 't H"t
(5) ' ,
sin 2 sin " 1
(1 2 0 )
电磁波:迅变电磁场, 导体内 = ?
电流:J
E
电荷:
E
/
,
J
E
J
0
t
t
J
,
d dt,
t
0e
t = 0 时,导体内 = 0 , 然后 随 t 按指数衰减 t = 时,( = / 特征时间) = 0 / e
导体内的自由电荷分布
t = 0 时,导体内 = 0 , 然后 随 t 按指数衰减
o
y
x
平面电磁波的特性: (证明 see next page)
(1) 电磁波是横波, E k , B k
(2) E B , E B 沿 k 方向
(3) E 和 B同相,振幅比 E / B = v
平面电磁波
证明平面电磁波的特性
E 0
E
E0
ei
(
k
xt
)
E0
ei
( k xt
)i(k
E"
2 1 cos
2sin "cos
E 1 cos 2 cos" sin( ")
振幅关系 Fresnel 公式
(2) E || 入射面: (Ht H )
简明光波导模式理论

简明光波导模式理论光波导模式理论是光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光在波导结构中的传播模式和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光波导模式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种类和特点,以及在光电子学、光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1、光波导模式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光波导模式理论主要研究光在波导结构中的传播模式和特性。
波导结构是指能够约束和引导光波传播的介质层或光纤。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波动光学理论,光波导模式理论可描述为在波导结构中传播的光波的电磁场分布和传播常数之间的关系。
在光波导中,光波的电磁场分布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因此光波导模式理论包括横向模态和纵向模态。
横向模态是指光波在波导结构横截面上的场分布,它包括多种模式,如基模、高阶模、辐射模等。
纵向模态是指光波在波导结构长度方向上的场分布,它描述了光波的传播行为,包括相速度、群速度、衰减等参数。
2、光波导模式的种类和特点根据光波在波导结构中的传播特性和横向模态,光波导模式可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常见的类型包括:(1)基模(Fundamental Mode):基模是波导结构中最基本的横向模态,它的场分布具有对称性,并且在横向方向上具有最小的光强分布。
基模的传播常数较小,具有最小的衰减系数。
(2)高阶模(Higher-order Mode):高阶模是波导结构中除基模以外的其他模态,它的场分布具有非对称性,并且在横向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光强分布。
高阶模的传播常数较大,具有较大的衰减系数。
(3)辐射模(Radiation Mode):辐射模是波导结构中不限制光波传播的模态,它的场分布不受波导结构的限制,并且可以向外部辐射能量。
辐射模的传播常数最小,衰减系数也最小。
3、光波导模式在光电子学、光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光波导模式理论在光电子学、光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光电子器件方面,光波导模式理论可用于分析器件的性能和使用条件。
在光纤通信方面,光波导模式理论可用于研究光的传输和信号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φ1s = arctan
n sin θ − n
2 1 2
2 2Βιβλιοθήκη n1 cosθφ0 s = arctan
2 n12 sin 2 θ − n0
n1 cosθ
而对于TM波(即电场矢量E平行于纸面的p波),有:
n sin θ − n φ1 p = arctan n cosθ / n1
2 1 2 2 2 2 2
2π m=
λ0
2 h n12 − n2 − φ0
π
与该m对应的模式处于截止状态, 与该 对应的模式处于截止状态,而比它低的模式处于导 对应的模式处于截止状态 行状态。波导中导波模式的数量是TE模和TM模的模式数量之 行状态 和。膜越厚(h越大),n1与n2差别越大,波导中的模式数量 就越多。
二、平板光波导的波动理论
用射线法讨论平板波导,物理概念清楚、明确, 用射线法讨论平板波导,物理概念清楚、明确, 得出的许多结论不仅对平板波导, 得出的许多结论不仅对平板波导,而且对其它形式的 介质波导也是很有价值的。 介质波导也是很有价值的。但对波导中各模式对应的 电磁场的具体分布形式, 电磁场的具体分布形式,射线法尚不能给出满意的解 答,必须应用电磁场的波动理论结合波导的边界条件 来确定。 来确定。
2 2h n12 − n2 对于n 的所谓对称平板波导,截止波长为: 对于 2=n0的所谓对称平板波导,截止波长为: λc = m
该式对TE模和TM模都适用,这就是说,对于对称波导,模序 数相同的TE模和TM模具有相同的截止波长 λc 。但是,TE0模 (或TM0模)的截止波长=∞,此时没有截止现象,这是对称 波导的特有性质。
B
θ
C B
’
’
D
A A
’
C 射线
D 等相面
’
图4-2
平板波导中的平面波
所以B、B’点应有相同的相位,C、C’点也有相同的相位。可见 由B到C和由B’至C’所经历的相位变化之差为 2π 的整数倍。于 是两射线的相位差为:
k0 n1 ( BC − B 'C ' ) − 2φ1 − 2φ0 = 2mπ ,
2π
λ0
hn1 cosθ = mπ + φ0 + φ1
对一个给定的模式,m是常数。如果工作波长变化,必须调整 平面波的入射角,才能满足特征方程,形成导波。当 时 θ = θ c1,导波转化为辐射模,此时的波长就是该模的截止波 截止波 长,截止波长用 λc 表示。由上式有
λc =
2πhn1 cosθ c1 mπ + φ0 + φ1
c1 c0
θ c1 = arcsin
θ c 0 = arcsin
n2 n1
n0 n1
由于n2>n0,所以 θ c1 > θ c0 ,当平面波的入射角θ 变化时,波导内 可产生不同的波型。当入射角满足 θ c 0 < θ c1 < θ < 90° 时,入射平 面波在上下界面均产生全反射,此时形成的波称为导波 导波。 导波 当 θ c 0 < θ < θ c1 时,在下界面的全反射条件被破坏; 当 θ < θ c 0 < θ c1 时,上下界面的全反射条件均被破坏。 在这两种情况下均有一部分能量从波导中辐射出去,此时的 辐射模。 波称为辐射模 辐射模 只有导波能将能量集中在波导中导行,在平板型光波导中 只有导波能将能量集中在波导中导行, 导波能将能量集中在波导中导行 即是由导波来传输光能量的。 导波来传输光能量的 即是由导波来传输光能量的。而辐射模却通过界面向外辐射能 是不希望存在的寄生波。 量,是不希望存在的寄生波。
β = k1z = k0 n1 sin θ
α 2 = k0 n1 sin 2 θ − (n2 / n1 ) 2
α 0 = k0 n1 sin 2 θ − (n0 / n1 ) 2
α 横向相位常数k1x决定导波模式在薄膜内的横向驻波规律,0 和α 2 决定导波在上、下界面的横向衰减规律,即决定了导波模式 传播常数),它表示 的横向分布图形。β 称为轴向相位常数(或传播常数 传播常数 导波模式的纵向传播规律,是导波的一个重要参数。
(二)
平板光波导中的导波
1.波的特征方程与横向谐振条件 波的特征方程与横向谐振条件 当平面波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才能形成导波。但在θ > θ c θ 的范围内, 的取值并不是连续的 并不是连续的,只有当入射角满足某些条 并不是连续的 件时,才能在薄膜中形成导波。图4-2表示平板波导中构成导波 的平面波示意图,实线ABCD和A’B’C’D’代表平面波的两条射线。 虚线BB’和CC’则代表向上斜射的平面波的两个波阵面,
2 n12 − n2 n1
因此截止波长表示为:
λc =
2 2πh n12 − n2
mπ + φ0
对于TE模和TM模,把不同的 φ0 代入上式即可得到相应的截止 波长。显然,各模式的截止波长由波导参数 1、n2、n0和h决 截止波长由波导参数n 截止波长由波导参数 决 与入射光频率无关, 定,与入射光频率无关,它是表示波导本身特征的物理量。 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截止波长,模序数越高,截止波长越短。 TE0模和TM0模的截止波长最长。模序数相同的TE模和TM模 的截止波长不同。TE模的截止波长较TM模的长,因而在所 有的波导模式中,TE0模的截止波长最长。 模的截止波长最长。
对于定态单色波 定态单色波,其电磁场满足波动方程,若不考虑时间因子, 定态单色波 则波动方程将转化为亥姆霍兹方程。对于TE模,其电场只有沿 y方向的一个分量Ey,并且Ey可以表达为
φ0 p = arctan
2 n12 sin 2 θ − n0 2 n0 cosθ / n1
特征方程中 特征方程 k0 n1 cosθ 是薄膜中波矢量在x方向的分量,它是 薄膜中的横向相位常数,可表示为:
k1x = k0 n1 cosθ
于是特征方程可写为: 2k1x h − 2φ1 − 2φ0 = 2mπ 该式表明,由波导的某点出发,沿波导横向往复一次回到原 处,总的相位变化应是 2π 的整数倍。这使原来的波加强,即 横向谐振条件。 相当于在波导的横向谐振,因而叫做波导的横向谐振条件 横向谐振条件 横向谐振特性是波导导波的一个重要特性。 2.导波的模式 对给定的波导、工作波长和整数m,由特征方程可求出形 成导波的入射角。以该角入射的平面波即形成一个导波模式。
由特征方程,波长越大,要求相应模式光波的入射角越小。因 此,截止波长实际上是波导内允许存在的光波的最大波长 截止波长实际上是波导内允许存在的光波的最大波长。 截止波长实际上是波导内允许存在的光波的最大波长
由于下界面处于全反射临界状态,因而不管对TE波还是TM波, 都有,
φ1 = 0
cosθ c1 = 1 − (n2 / n1 ) 2 =
λc (TM 0 ) < λ0 < λc (TE0 )
当n1与n2差别不大时,TE0模和TM0模非常接近,难以分开,此 时仍可认为是单模传输。因此,单模传输的概念并不严格。
●模数量 当单模传输的条件被破坏(如工作波长缩短)时,即出现 多模共存现象。多模共存时的模数量可由特征方程求得 模数量可由特征方程求得: 模数量可由特征方程求得
φ 当 φ1 、 0 以s波的表达式代入时,得出模式为TE波;当以p波 波 的表达式代入时,得出模式为TM波。 波
当m=0,1,2,…时,可得到TE0、TM0、TE1、TM1、TE2、TM2… 模。m表示了各模式的特点,称为模序数 模序数。 模序数 各模式的特性可用横向相位常数k1x及以下几个参数表示:
4. 单模传输与模式数量 由于TE0模的截止波长最长,因而它的传输条件最容易满足。 在波导术语中,把截止波长最长(截止频率最低)的模式叫做 把截止波长最长( 把截止波长最长 截止频率最低) 基模。平板波导中的TE0模即是基模。如果波导的结构或选择 基模 如果波导的结构或选择 的工作波长只允许TE 模传输,其它模式均截止, 的工作波长只允许 0模传输,其它模式均截止,则称为单模 传输。 传输 ●单模传输的条件是: 单模传输的条件是:
其中: m = 0,1,2,⋅ ⋅ ⋅ 全反射时相位变化
根据图中的几何关系,上式可变为:
2k0 n1h cosθ − 2φ1 − 2φ0 = 2mπ
式中n1、h是薄膜波导的参数,k0是自由空间的波数,它决定 φ φ 于工作波长, 1 、0 与波导的结构参数n1、n2、n0和入射角有关。 当波导和入射波长给定时,上式是关于未知数 的方程,它 θ 波导的特征方程。 确定了形成导波的入射角的条件,因而叫薄膜波导的特征方程 波导的特征方程 特征方程是讨论导波特性的基础。
一、平板光波导的射线理论 平板型波导是介质波导中最简单、最基本的结构, 平板型波导是介质波导中最简单、最基本的结构,理论分 析也具有代表性。故本节就平板型波导从射线理论和电磁 析也具有代表性。 故本节就平板型波导从射线理论和电磁 理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场理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n0 θ x z 图 4-1 h n1 n2 平板波导及其中的射线路径
n0 θ x z 图 4-1 h n1 n2 平板波导及其中的射线路径
设在平板波导中,衬底和覆盖层的长度延伸到无穷远,薄膜的 宽度远大于它的厚度。因此,可以认为平板波导中的光波只在 x方向受到限制(见图),并设平板波导的几何结构和折射率 分布沿y方向不变,即折射率分布n(x)只与x有关,相应的模式 也只是x坐标的函数。为简单起见,下面只讨论TE模的场分布 形式。对于TE模,在图4-1所选的坐标系中,它的电磁场分量 H 为 E y 、 x 和 H z 。由于电场与磁场有确定的关系,因此下面 只分析电场Ey。
第四章 光在波导中的传播
光波被约束在确定的介质中传播 时,由这种介质构成的光波通道称 为光学介质波导,或简称为光波导 为光学介质波导,或简称为光波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