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世界第三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合集下载

全球十大太空研究组织

全球十大太空研究组织

全球十大太空研究组织太空存在着无数的秘密在大气层之外的天体更是多如牛毛,这一片未知区域等待着人类进步一的开发与研究。

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义在100公里的高度为卡门线,为现行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定义。

美国认定到达海拔80公里的人为宇航员,在航天器重返地球的过程中,120公里是空气阻力开始发生作用的界线。

以下整理全球十大太空研究组织的名单:第十名:加拿大航天局加拿大航天局标志该组织是由加拿大工业部管理,成立于1989年,总部在魁北克省蒙特利尔。

组织的目标是成为开发和利用航天技术的领导者。

加拿大太空局局有五部分:航天系统、航天技术、航天科学、加拿大宇航员处和航天运行处。

1962年,加拿大发射了Alouette1,成为第三个在人造卫星上空的国家。

年度预算为4.83亿美元。

第九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标志通常被称为ISRO,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是印度的国家航天机构,创建于1972年,总部位于印度班加罗尔,雇佣约2万名员工,主要从事与航天和空间科学有关的研究。

该组织建造的第一颗卫星是Aryabhata,1975年4月19日由苏联发射。

印度2013年发射的首颗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安全进入火星轨道。

至此,印度成为亚洲首个拥有火星探测器的国家。

它有在单个有效载荷发射20颗卫星的纪录,其中一颗来自谷歌。

第八名: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国家航天局标志中国国家航天局,于1993年4月22日成立,其职责是执行中国的国家航天政策。

国家航天局是在原航天工业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发射成功,未来的火星探测工程于今年1月11日正式批复立项,预计2020年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

第七名:意大利航天局意大利航天局标志意大利航天局是意大利政府于1988年为了对空间探索的资金运用、管理和协调而成立的空间机构。

意大利航天局是意大利教育大学研究部的辖下单位,并且和许多国家或国际性空间研究与科技研发单位合作。

火箭发射基地有哪几个

火箭发射基地有哪几个

火箭发射基地有哪几个火箭发射基地是人类进行宇宙探索和发射航天器的重要场所。

全球范围内存在许多火箭发射基地,下面将介绍几个国际上闻名的火箭发射基地。

一、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Cape Canaveral)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航天发射基地之一。

它位于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大西洋海边。

自1950年代开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航天发射任务。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历史性事件就是在这里发射的。

卡纳维拉尔角拥有先进的发射设施和技术优势,是美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支撑。

二、俄罗斯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俄罗斯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Baikonur Cosmodrome)坐落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航天发射基地之一。

该发射场建于1955年,由苏联时期的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率先完成航天发射任务。

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曾经是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航天活动的主要场所,许多载人和无人飞行任务都在这里发射。

目前,俄罗斯仍然使用这个基地进行载人和无人飞行任务,同时也将其开放给其他国家使用。

三、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是中国目前最新、最重要的航天发射场之一。

它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并于2016年投入使用。

文昌航天发射场是中国国家航天局的主要基地之一,主要用于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这个基地的建设使得中国的航天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进一步突破,为中国未来的太空探索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Guiana Space Centre)位于南美洲法属圭亚那,是欧洲航天局(ESA)的主要基地之一。

该航天中心成立于1964年,是欧洲进行商业卫星发射和科学卫星任务的重要场所。

库鲁航天中心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发射任务更加经济高效。

世界四大航天发射场

世界四大航天发射场

世界四大航天发射场来自:新华网21小时前日本航天发射场种子岛航天中心建于1966年,主要由竹崎发射场、大崎发射场以及吉信综合发射场组成。

竹崎发射场:主要用来发射小型卫星。

大崎发射场:主要用来发射大型液体火箭,如N火箭和H—1火箭.吉信发射场:为适应H—2新型运载火箭的发射而兴建的.吉信发射场主要由四个工作场区组成:固体发动机贮存及检验区;卫星准备与总装区;运载火箭装配楼区;发射台及服务塔区。

种子岛航天中心主要用于日本应用卫星的发射。

种子岛航天中心隶属于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位于种子岛的东南端,在鹿儿岛航天中心以南约100公里处,航天中心的总面积约为8.65平方公里。

该岛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9。

5℃.竹崎发射场:竹崎发射场于1966年9月开始营建,1968年投入使用.该发射场占地面积约0.79平方公里,位于北纬30°22′20″,东经130°57′55″。

主要用来发射小型卫星.该发射场的主要设施有发射台、发射控制室、装配车间、综合测试车间、气象观测室、固体火箭点火试车台、推进剂库、跟踪站等。

大崎发射场:大崎发射场于1969年开始营建,1980年全部建成,占地面积约7。

6平方公里,位于北纬30°23′38″,东经130°58′22″。

该发射场主要用来发射大型液体火箭,如N火箭和H-1火箭。

1975年9月,第一枚H-1火箭从这里起飞,把83公斤重的菊花卫星送入轨道. 大崎发射场的发射设施主要包括发射台、控制中心、火箭总装车间、推进剂贮存库、发动机静态点火试车台、气象台等.吉信发射场:吉信发射场于1985年开始兴建,1986年底勤务塔基础工程基本结束,1988年8月建成发射控制中心,1988年12月建成LE-7发动机点火试验设施。

测控中心、动力站、液氧、液氢以及高压气体库等也相继建成。

该发射场位于大崎发射场东北方向约1公里处,是为适应H—2新型运载火箭的发射而兴建的。

世界上三大航天大国

世界上三大航天大国

世界上三大航天大国中国航天事业的特点和优势在于自主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才培养和自我造血,在成为航天强国的过程中需要坚持。

世界上三大航天大国是哪三个美国、俄罗斯、中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航天活动的国家,活动规模和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

尤其是在美苏军事准备期间,不可否认美苏争霸加速了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航天技术提高了几十年。

在世界航天格局中,美俄是公认的航天强国,加上欧空局,都处于第一梯队;中国、日本等则处于第二梯队,中国算得上是第二梯队的“领头羊”。

中国作为航天大国,正处在向航天强国发展转变的阶段。

中国航天事业在不断探索中,不顾制裁、封锁和挫折,通过自主创新不断突破前进。

集中力量办大事或举国体制的特点不是无限投入。

相反,在重大航天项目上的投入远不如美国。

举国体制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精挑细选项目,然后执着地追求目标。

随着世界各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迅速崛起的新兴国家也开始探索外层空间。

千禧年以来,这种探索的步伐逐渐加快。

天宫系列、长征系列、嫦娥系列的发射,不断打破了过去只有美苏垄断的技术垄断。

所以目前世界上三大航空大国,无疑是美,俄,中三国。

其中第一名宝座毫无疑是美国。

虽然近几年由于财政短缺以及科研成果不佳等原因,导致美国在航天工业制造项目上上出现了接二连三的纰漏,其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但NASA在对外观测以及对火星探索上仍然是行家里手,同时其还拥有SpaceX这样的致力于对外探索的民营航天公司在,相信随着美国重启对外探索的计划,这位昔日的航天大国将会再度登顶。

紧随美国之后的是俄罗斯和中国。

随着苏联的解体,曾经的航天技术已经完全被俄罗斯继承。

俄罗斯作为一个曾经能够在太空与美国抗衡的大国的继承人,由于财政原因无法大规模开展太空工作,但仅仅依靠苏联时代的老资本,仍然可以保证在今天的太空领域不落后。

中国作为新兴航天国家之一,早在神舟系列发射之初,就在航天领域逐步超越了美国和俄罗斯。

它不仅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还多次全方位探索月球。

临空经济的制约因素与加快发展我国临空产业的建议

临空经济的制约因素与加快发展我国临空产业的建议

临空经济的制约因素与加快发展我国临空产业的建议赵志泉;张玲玲【摘要】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国内57个城市提出了58个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但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本文分析了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临空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期刊名称】《中原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26)002【总页数】6页(P29-34)【关键词】临空经济;临空产业;临空经济区;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作者】赵志泉;张玲玲【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郑州450007;中原工学院,郑州4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62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航空港作为全球化产业分工与合作支持体系的组成部分,逐渐成为经济竞争的制高点,不断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并形成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临空经济。

所谓临空经济,是指以航空运输(人流、物流、信息流)为指向,以临空偏好型产业为支撑所形成的经济增长区域。

该区域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不断引致周边产业的调整与趋同。

我国临空经济萌芽于上世纪90年代。

2004年,机场属地化改革之后,全国各地开始了临空经济的规划浪潮,经过20多年尤其是近1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临空经济初具规模,在一些核心城市形成了临空经济集聚区。

然而,国内学者对临空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积累相对较少。

截止2014年1月14日,以“临空经济”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论文只有295篇。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①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

赵文对北京市[1],王剑等对黑龙江省[2],王雪娇对呼和浩特市[3],曹山河对长沙市[4],李非等对广州市[5],张占仓、王永苏等对郑州临空经济区进行了初步分析[6-7]。

②临空经济的动力机制。

曹允春分析了临空经济演进的动力[8],资金星等以湖南为例分析了临空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与路径选择[9]。

魁北克在中国

魁北克在中国

在中国30多年的友好关系独特的国际关系魁北克在宪法赋予的领域中拥有自主权,魁北克的国际行动是其在加拿大联邦的权利的延伸。

因此,在经济发展、文化、卫生、教育、农业、环境、自然资源和移民领域,魁北克直接向全球展现其特殊的社会选择。

至今魁北克已经与外国政府签署了700多项国际协议。

© J ean Désy ——学生© 蒙特利尔植物园© TQ: Mathieu Dupuis ——蒙特利尔会议中心© Gabriel Rancourt ——Beenox 游戏开发商© T Q: Viateur Castonguay ——厨师© TQ: Jean Fiset ——丹尼尔·约翰逊坝,马尼夸根水库 (Manic-5)© T Q: Jean-François Bergeron ——魁北克港© 冰山© P ierre-Étienne Bergeron ——蒙特利尔交响乐团魁北克对中国有诸多裨益。

两地经济在多个领域优势互补, 双方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最近十年以来,魁北克和中国的交流稳步发展。

魁北克市场和中国市场相互为双方提供了大量的商机,在经贸、文化、科技、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蕴藏了众多有价值的合作机会。

中国是魁北克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魁北克在全球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2015年9月,蒙特利尔和北京之间开辟了直飞航线,每周有三个往返航班。

这是魁北克和中国之间的首条直飞航线,将进一步推动我们的双边交流,尤其是在经贸和旅游领域的交流。

魁北克和中国之间的友谊已经历了30多年,正是在这种充满活力的背景下,我期望能努力推进我们的友好关系。

Jean-François Lépine (雷平江)魁北克政府驻中国办事处主任international.gouv.qc.ca——芳堤娜城堡,魁北克市魁北克与中国 加拿大大使馆中国北京市朝阳区 东直门外大街19号100600电话: 10 5139 4000 传真: 10 5139 4445qc.beijing@mri.gouv.qc.ca 加拿大驻沪总领事馆 中国上海市南京西路 1788号8楼200040电话: 021 3279 2800 传真: 021 3279 2801qc.shanghai@mri.gouv.qc.ca魁北克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魁北克政府驻上海办事处1998年和1999年先后开设了魁北克驻京办事处和驻沪办事处。

航天基地的选址

航天基地的选址
卫星发射时,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进行横向机动,才能到达预定轨道,能量消耗越多,卫星的工作寿命越短。但是,如果地球的自转线速度越大,地球就能赋予卫星更大的自西向东的初速度,提高运载能力,减少能量消耗。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有纬度和地势,纬度越低,地势越高,地球的自转线速度就越大。所以,许多国家的发射场尽量建在该国纬度低的地区或者地势高的地区,如美国肯尼迪航天基地(28.50N、81.00W)、美国约翰逊航天基地(29045/N、95022/N)南美洲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场(50S),中国海南文昌发射场、四川西昌发射场等。
2.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气候干燥。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摄氏度。但纬度较高。
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西南部四川省的西昌地区,纬度较低。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16摄氏度,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但由于初建时考虑“战备”“隐蔽”因素过多,发射场建在三面环山的沟谷中,火箭射向为狭窄的谷道,无法适应发射其他类型卫星的需要。
航天基地选址是综合比较各因素后确定的,但都有不如意的地方,如库鲁发射场纬度低,优势明显,但降水量大;酒泉发射场天气晴朗,但纬度高。
二、航天器返回地的选址
1.地势平坦开阔;
2.人烟稀少;
3.无大片森林,无大河湖泊;
4.交通便利,便于搜救。
三、中国四大航天基地
1.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甘肃省西部重镇酒泉市东北210公里处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海拔1000米。该地区全年少雨,白天时间长,年平均气温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5%,环境条件很适合卫星发射,是中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运载火箭和卫星综合发射场,被誉为“中国航天第一港”。但纬度较高。

探索航空航天协议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探索航空航天协议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探索航空航天协议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航空航天协议是国际社会针对航空航天事务所达成的一系列法律文件和政府间协议。

这些协议旨在加强国际合作,解决与航空航天相关的各种问题,推动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平衡。

本文将探讨航空航天协议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趋势。

一、航空航天协议的发展历程航空航天协议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航空业刚刚起步。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航空航天协议发展里程碑:1. 蒙特利尔公约(1919年):这是第一个关于国际航空合作的协议,旨在确保飞行安全、顺畅和有序。

它促进了国际航空服务的发展,并建立了国际民航组织(ICAO)。

2. 芝加哥公约(1944年):该公约为国际民航运输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原则,包括领空主权、安全要求和国际民航组织的职能。

芝加哥公约奠定了现代国际民航的基础。

3. 肯尼迪和平空间合作协议(1972年):这是美国和苏联签署的第一个航天合作协议,标志着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在航天领域的互动与合作。

4. 航天合作协定(1992年):这是美国、俄罗斯和其他国家之间签署的一项协议,旨在推动国际航天合作和资源共享。

以上仅是航空航天协议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里程碑。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航空航天协议的数量和范围不断增加,涉及到更多领域的合作和规范。

二、航空航天协议的趋势当前,航空航天协议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当前航空航天协议的趋势:1. 多边合作:随着航空航天产业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多边合作变得更加重要。

多边协议的签署可以促进技术共享、资源整合和经验交流,推动航空航天事业的全球发展。

2. 航空安全:随着航空运输量的不断增加,航空安全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焦点。

航空航天协议的趋势之一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非法活动和安全威胁。

3. 环境保护:航空业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引起关注。

航空航天协议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促进绿色航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例如,国际民航组织已经推出了“碳中和2030”计划,旨在实现航空业的碳中和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特利尔,世界第三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蒙特利尔大区作为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在北美拥有重要的战略位置。

这里不仅是魁北克省的经济中心,更是海外投资者进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洲市场的门户。

蒙特利尔的投资优势众多,这里拥有优惠的商务运营成本,高素质的人才集群,并且大力倡导新经济,在高科技和创新领域表现出色,特别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生命科学和航空航天,这3个产业集群创造的就业岗位占蒙特利尔大区所有私企岗位的10%,其中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动力尤为强劲。

蒙特利尔航天航空产业发达,是继西雅图、图卢兹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航空产业集群,集中了魁北克航空航天活动的97%,以及加拿大航空航天产业约70%的研发活动。

汇集了200多家私人企业提供4万余个职位,总收益超121亿加元的销售,占加拿大航空航天制造总量的55%,以及加拿大航空航天业劳动力总量的50%。

蒙特利尔大区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在30公里半径内就可以找到供一架飞机所用的几乎所有必要零部件的地方之一。

蒙特利尔现有200多家航空航天领域企业,其中包括世界第三大民用飞机制造商以及全球领先的支线喷气飞机制造商“庞巴迪”、全球领先的民用飞机、通用飞机、支线飞机和直升机发动机制造商“加拿大普惠公司”、全球领先的飞行模拟器供应商“CAE”、大型直升机
制造商“德事隆贝尔加拿大直升机公司”等4家大型骨干企业,Héroux-Devtek等10家一流的设备集成、制造、维护检修企业以及170余家分包供货企业。

2015年,魁省航空航天产业年销售收入155亿加元,创造4万多个就业岗位,80%产品用于出口。

根据统计,2006—2016航空航天产业战略实施期间,魁省累计投入7亿加元用于支持企业和项目发展,带动各类投资共计57亿加元。

2016年5月,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发布《2016—2026魁北克航空航天产业战略( Stratégie québécoise de l'aérospatiale 2016-
2026 )》,魁省政府将在2016年至2021年投入5.1亿加元支持省内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预计带动各类投资共计28亿加元。

此前,魁省政府已在本财年预算中承诺投入2.5亿加元用于落实该战略第一个五年时期。

《2016—2026魁北克航空航天产业战略》由四大方针和十大目标组成,四大方针分别为:“产业结构的强化和多元化”、“通过支持新项目和人力资源投资促进增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强化创新”;十大目标为:“吸引优质大型企业落户”、“发展安全和防卫行业”、“发展无人机及有关民用领域应用”、“支持新项目”、“投资人力资源”、“推进中小企业迈向工业4.0”、“鼓励兼并”、“促进出口”、“发展新产品和技术工艺”、“增强中小企业创新力”。

相信全新的航空航天产业十年战略,会为蒙特利尔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助力。

2017年4月
3日~7日,航空航天产业的盛事——由蒙特利尔航空航天产业集群(Aéro Montréal)主办的“蒙特利尔国际航空航天周(INTERNATIONAL AEROSPACE WEEK - MONTREAL 2017)”即将盛装登场,届时投资者们将对蒙特利尔的航空航天产业有更新更全面的了解,欢迎相关企业及各位业界人士莅临。

原创:谁还记得越洋航空236号航班死里逃生的那一刻?原创:日本航空123号航班,500多人遇难,因怀疑无人生还原创:明星赵丽颖的空姐梦,小时候就很可爱,给她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