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浪淘沙
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文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注释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⑵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然后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然后赞扬它们冲风破浪,然后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见黄河后留下的感慨,也是他对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而时间让世事变得复杂,追逐静已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渴求。九曲黄河沉积下来的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静,它们深埋在河水转弯处的山坳里,在浮华背后深深地拽住民族的根,使我们在追逐中不会迷失方向。
⑶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⑷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⑸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
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然后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小学生必背古诗浪淘沙(刘禹锡)原文及解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浪淘沙(刘禹锡)原文及解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浪淘沙(刘禹锡)原文及解析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是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首诗。
下面是关于小学生必背浪淘沙(刘禹锡)原文及解析的内容,欢迎阅读!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说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浪淘沙唐刘禹锡

浪淘沙唐刘禹锡浪淘沙唐刘禹锡浪淘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之一,下面让我们来赏析浪淘沙古诗吧!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代: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及注释译文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注释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⑵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⑶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⑷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⑸自天涯:来自天边。
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
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6)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创作背景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
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赏析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浪淘沙诗词

浪淘沙诗词浪淘沙古诗1、《浪淘沙》唐·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1、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
后也用为词牌名。
2、迁客:指谪降外调的官。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
淘、漉:过滤。
译文: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低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
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2、《浪淘沙》唐·白居易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译文: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海浪从不停歇地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3、《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译文: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注释:1、浪淘沙:词牌名。
2、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秦皇岛市西南海滨,是着名夏季休养地。
3、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4、滔天:形容水势很大,大到好像与天连接起来一样。
5、秦皇岛:三面环海,是渤海湾一个不冻良港,现已设为市,相传秦始皇求仙曾到此,它因此得名。
6、汪:指水势大,深且阔。
7、谁边:何处,哪里。
8、往事:过去的事,这里指公元二百零七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古代部族名)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观沧海》一诗之事。
9、越:越过。
10、千年:只是一个大概数,实际已一千七百多年。
11、魏武:即曹操(公元155--220年)。
古诗《浪淘沙》诗文赏析

古诗《浪淘沙》诗文赏析一、诗文《浪淘沙》《浪淘沙》唐代·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二、诗人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三、释文: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四、词语注解: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
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
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五、赏析: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
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浪淘沙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浪淘沙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前两句描写了黄河的雄浑壮阔,后两句则将黄河与天上的银河联系起来,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九曲黄河万里沙”,通过“九曲”和“万里”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黄河的曲折和漫长。
而“沙”字则突出了黄河水中挟带大量泥沙的特点。
第二句“浪淘风簸自天涯”,则进一步表现了黄河的雄浑气势。
“浪淘”和“风簸”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黄河水流的汹涌和澎湃,而“自天涯”则表现了黄河的源远流长。
后两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则将黄河与天上的银河联系起来。
“直上银河”表现了黄河的雄浑和不可阻挡,而“同到牵牛织女家”则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气势磅礴,意境雄浑,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浪淘沙古诗

浪淘沙古诗浪淘沙古诗1、《浪淘沙》唐·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1、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
后也用为词牌名。
2、迁客:指谪降外调的官。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
淘、漉:过滤。
译文: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低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
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2、《浪淘沙》唐·白居易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译文: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海浪从不停歇地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3、《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译文: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注释:1、浪淘沙:词牌名。
2、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秦皇岛市西南海滨,是着名夏季休养地。
3、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4、滔天:形容水势很大,大到好像与天连接起来一样。
5、秦皇岛:三面环海,是渤海湾一个不冻良港,现已设为市,相传秦始皇求仙曾到此,它因此得名。
6、汪:指水势大,深且阔。
7、谁边:何处,哪里。
8、往事:过去的事,这里指公元二百零七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古代部族名)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观沧海》一诗之事。
9、越:越过。
10、千年:只是一个大概数,实际已一千七百多年。
11、魏武:即曹操(公元155--220年)。
浪淘沙其一古诗翻译

浪淘沙其一古诗翻译
摘要:
一、前言
二、浪淘沙其一原文
三、浪淘沙其一翻译
四、诗歌背景与赏析
五、结论
正文:
一、前言
《浪淘沙》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组诗歌,共五首。
其中第一首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浪淘沙其一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三、浪淘沙其一翻译
北方的风光,千里之地都被冰封,万里雪花飘舞。
望着长城内外,只剩下一片苍茫;黄河上下游,河水顿时失去了波涛。
群山如银蛇舞动,高原如白象飞驰,想要与天公一较高下。
等待晴天时,看那红妆与素裹,格外娇艳动人。
四、诗歌背景与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当时国家政治动荡,民生疾苦。
刘禹锡借黄河的壮丽景
色,抒发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形象地描绘了北国的雪景。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五、结论
《浪淘沙其一》以黄河雪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沙浩浩四无边
平沙:水中可以作为田地的地方 四无边: 没有边际,十分辽阔 水中间的田地十分辽阔, 也是看不到尽头的。
暮去朝来淘不住
海水每天从早到晚 不停地冲刷着大地
遂令东海变桑田 于是叫东海变成了桑田
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 深刻道理。
浩瀚的大海也会变成桑田, 更何况是人生。人生的道路 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总会 遇到一些挫折与坎坷。
《浪淘沙》 ——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 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 遂令东海变桑田。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山西)。 他生活在唐代末年,经历了很 多艰辛,所以他的诗很多是在 讽刺当时的社会,表达了对社 会的不满
茫茫 暮 朝
浩浩 淘
桑田 遂 令
白浪茫茫与海连
白茫茫的浪花与大海相连
面对大海
我站在江岸上,见到…… 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