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浪淘沙
浪淘沙六年级上册古诗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浪淘沙》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资料拓展:【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两人合称“刘柳”。
其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
性格豪迈,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
而用民歌体裁来写的七绝更是他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注释】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湾。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赏析】《浪淘沙》组诗共九首,此其第一首。
是唐穆宗长庆年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
这首诗写得很有气势。
诗人从一个极其宏大的空间背景着笔,将流经万里的九曲黄河尽收眼底。
在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黄河写成从遥远的天际汹涌而来,携风卷浪,夹泥带沙,奔腾入海,景色非常壮阔。
不仅如此,诗人还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了一个奇特的景观:黄河挟狂风、踏巨浪,溯流而上,直达天河,去与天上的牵牛、织女相会,想象美丽新奇,气势非凡。
传说汉武帝曾派张骞乘着筏子,逆流而上,一直到了天河,见到了织女。
诗人借用这个传说故事,大胆地抒写自己的情怀。
全诗节奏有徐有疾,奔放而有宕逸之气。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共23张PPT)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典故: 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 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相传每年农历 七月七日,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 译文:既然你是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 空,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 到牵牛织女家里做客吧。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 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 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长、弯曲、沙多。 波涛滚滚,气势磅礴。
由现实联想到神话,烘托 出黄河的雄伟气势。
全诗赏析
这首诗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描写与夸张相映照。 前两句写实,描写了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 “九曲黄河”,泥沙万里描其形,“浪淘风簸”绘 其声。好一派“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
这触发了诗人的豪情,从而产生了浪漫的想象。 使他从黄河想到天边,想到天上的银河,想到隔河 相望的牛郎、织女。后两句夸张地写黄河源远流长, 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和无穷的韵味。
学习目标
1会认1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片,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涯
“ 涯 ” 字 的 “氵” 瘦 小 偏上,右部“厂”撇舒 展,横画长短错落。
辨 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 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 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一些诗歌 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 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 缠绵,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 (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无晴 (情)却有晴(情)”句为著名的双关语,足见诗人之匠心独具。其 诗结有《刘宾客集》。
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文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注释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⑵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然后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然后赞扬它们冲风破浪,然后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见黄河后留下的感慨,也是他对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而时间让世事变得复杂,追逐静已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渴求。九曲黄河沉积下来的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静,它们深埋在河水转弯处的山坳里,在浮华背后深深地拽住民族的根,使我们在追逐中不会迷失方向。
⑶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⑷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⑸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
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然后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浪淘沙刘禹锡古诗全文

浪淘沙刘禹锡古诗全文
浪淘沙-刘禹锡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十年来家国艰,
犹残射殺草原河。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时人纵使沧海变,
手版仍尔鄙薄鄙。
*注释:
1. 浪淘沙:指金石经过浪涛冲击沙砾,最终将金子暴露出来的景象,借用此景象来比喻经历艰辛后的成功。
2. 千淘万漉:形容反复淘汰、筛选一番的辛苦努力。
3. 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经过辛苦努力后才能获得成功。
4. 犹残射杀草原河:指边塞战事频繁,长期以来我国边疆地区的困境。
5. 边庭:边境。
6. 绝域:广阔无边的地方。
7. 若使沧海变:即使大海变成了陆地,广阔无边的地方仍然存在。
8. 手版:古代记事用的木板,刘禹锡认为我国边疆地区虽然艰苦,但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文

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 刘禹锡⼀阕《浪淘沙》,⽣动形象地写出了滔滔黄河的来龙去脉和雄伟⽓势。
其中,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天仙佳侣之家做客。
下⾯是⼩编整理的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欢迎来参考!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沙,浪淘风簸⾃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织⼥家。
译⽂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蜿蜒奔腾⽽来,⼀路裹挟着万⾥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同到⽜郎和织⼥的家⾥做客吧。
注释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刘禹锡、⽩居易,其形式为七⾔绝句。
后⼜⽤为词牌名。
⑵九曲:⾃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很多。
⑶万⾥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量泥沙。
⑷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⑸⾃天涯:来⾃天边。
李⽩有⼀⾸诗中说:“黄河之⽔天上来”。
然后古⼈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6)牵⽜织⼥: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古相传,织⼥为天上仙⼥,然后下凡到⼈间,和⽜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七⽇的夜晚相会⼀次。
牵⽜:即传说中的⽜郎。
赏析: 这⾸绝句模仿淘⾦者的⼝吻,表明他们对淘⾦⽣涯的厌恶和对美好⽣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活,⽜郎织⼥⽣活的天河恬静⽽优美,黄河边的淘⾦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活。
直上银河,同访⽜郎织⼥,寄托了他们⼼底对宁静的⽥园牧歌⽣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然后以豪迈的⼝语倾吐出来,有⼀种朴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沙,浪淘风簸⾃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
淘:⽤⽔冲洗。
簸:摇动。
⾃:来⾃。
这两句⼤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数的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直来到这⾥。
诗⼈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黄沙,然后赞扬它们冲风破浪,然后⼀往⽆前的顽强性格。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诗豪刘禹锡描写黄河壮丽豪迈的古诗集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诗豪刘禹锡描写黄河壮丽豪迈的古诗集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
接下来小编会给大家分享一首关于黄河的的诗词鉴赏。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代: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译文及注释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注释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创作背景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
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人物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浪淘沙》古诗三首

主题与意境
主题
该诗以虞美人草为题材,通过对虞美 人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 念与忧思。
意境
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 将情感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营 造出一种哀婉、凄美的氛围。
词句解读与修辞手法
词句解读
诗人通过“春梦冷”、“宫月空”等词语,描绘出故国的衰败与沧桑,同时借 助“啼鹃”、“恨东风”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眷恋与哀怨。
三首《浪淘沙》的艺术风格也有所不同。第一首清新明快 ,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第二首沉郁顿挫,表现出作者 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第三首则深沉凝练,体现了作者对 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创作背景与历史价值的比较
创作背景
三首《浪淘沙》的创作背景各不相同。第一 首可能作于春天游览时,第二首则可能作于 作者在旅途中怀念历史英雄时,第三首则可 能作于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过程中。
主题
第一首《浪淘沙》以春天为背景,描述了春 意盎然的景象和作者对自然的感慨。第二首 《浪淘沙》以历史为题材,通过对古代英雄 的怀念,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第三首《 浪淘沙》则以人生为主题,探讨了生死、名 利等人生哲理。
修辞手法与艺术风格的比较
要点一
修辞手法
要点二
艺术风格
三首《浪淘沙》在修辞手法上各有特点。第一首以写景为 主,运用了大量的形象描写和比喻,如“绿杨阴里水声喧 ”、“风前秋意生”等。第二首则注重历史典故的运用和 气氛的渲染,如“千古楚王应悔错”、“空遗恨”等。第 三首则以哲理阐述为主,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如“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等。
03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赏析
主题与意境
主题
该诗以山寺夜半闻钟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刘禹锡浪淘沙古诗译文

刘禹锡浪淘沙古诗译文《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词作(有人认为是诗)。
作品描写的是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涨落的壮观景象。
前二句描写涨潮情形,后二句描写退潮情形,写涨潮固然写出其势,写退潮实亦写出其力,显得形象生动、丰满多姿。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刘禹锡浪淘沙古诗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翻译/译文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海潮浪涛声如万马奔腾,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击回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似乎在片刻之间,潮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样堆积在江岸。
注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形制又变。
作品描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②须臾:指极短的时间。
③海门:江海汇合之处。
赏析/鉴赏这是刘禹锡《浪淘沙》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又称浙江。
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
钱塘潮以每年的夏历八月十八在海宁所见者为最壮观。
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此诗首句,“八月”点出大潮时节,“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旳感觉。
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旳壮观场面。
悍湍旳潮头,昂扬着数丈高旳身躯,撞击着两岸旳山崖。
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旳全过程,语气上旳急转,更衬托出潮势旳奔腾急遽。
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
三、四两句写退潮旳景象。
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潮水应时而来,应时而退,来时凶猛,退去迅疾,似乎“须臾”之间。
这里由开头旳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旳静态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写﹛ 雄伟 壮阔 ﹜ 景 浪淘风簸自天涯。
想 如今直上银河上, 豪迈浪漫 ﹜ 象﹛ 同到牵牛织女家。 奋发有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为词牌名。
◆
关于作者:
刘禹锡,唐代诗人,是柳宗元 (唐代大文学家)的好朋友,人 称“刘柳”,性格豪迈,决不向 恶势力低头。刘禹锡的诗写的很 有豪气,因而又有“诗豪”之称。
◆
诗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挟带泥沙,波 涛滚动,奔腾万里,仿佛来自天 边。
◆
诗意:
现在,我要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同黄河一起到牛郎织女家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