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分析目录(1)

决策分析目录(1)
决策分析目录(1)

精心整理

决策理论和方法(章节目录)

DecisionTheoryandTechnology

引言

第一章决策的基本概念

§1-1引论

一、决策与决策分析的定义

1.Decision 的本义:(牛津词典)

2.3.<4.< 5. 6.7.1.2.3.4.5.§1-2§1-3§1-4一、问题的复杂性:

二、微观经济学和决策论关于经济人的假定:

三、决策人和决策分析人的分工

§1-5分析方法和步骤

一、 决策树与抽奖

二、分析步骤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二章主观概率和先验分布

SubjectiveProbabilityandPriorDistribution §2-1基本概念

一、概率(probability)

.频率L aplace在《概率的理论分析》(1812)中的定公理化定义

二、主观概率(subjectiveprobability,likelihood)

1.为什么引入主观概率

2.主观概率定义

三、概率的数学定义

四、主客观概率的比较

§2-2先验分布(Priordistribution)及其设定

1.

2.

3.

4.

5.

§2-3

§2.4

二、

习题

§3—1

四、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Cardinal&OrdinalUtility)

§3.2效用函数的构造

一、离散型的概率分布

二、连续型后果集

§3.3风险与效用

一、效用函数包含的内容

1.对风险的态度

2.对后果的偏好强度

3.效用表示时间偏好

二、可测价值函数确定性后果偏好强度的量化

三、相对风险态度

四、风险酬金

五、钱的效用

§3.4损失、风险和贝叶斯风险

一、损失函数L

二、风险函数

三、贝叶斯风险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四章贝叶斯分析

§4.1

§4.1

一、

三、

六、

§4.2

四、E—

§4.3

二、

§4.4

三、例

§4.5非正常先验与广义贝叶斯规则

一、非正常先验(ImproperPrior)

二、广义贝叶斯规则(GeneralBayeseanRule)

§4.6一种具有部分先验信息的贝叶斯分析法

一、概述

二、分析步骤

三、几何意义

§4.7序贯决策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五章随机优势

StochasticDominance

§5.1Markowitz模型

§5.2优势原则(DominancePrinciple)

一、最简单的优势原则:(强随机优势)

1.按状态优于:

2.E—V排序

3.Markowitz模型

二、为什么要研究优势原则

三、优势原则的一般表示

§5.3一、二、三等随机优势

一、第一等随机优势FSD(First-DegreeSD)

1.第一类效用函数U

2.

3.例:

四、N

习题

§6.1

§6.2

一、Y、C

三、

1.

2.

3.

§6.3

一、引言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七章多目标决策的基本概念

FoundationalConceptofMulti-criterionDecision-making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68,111,112

§7.0概述

一、特点

二、分类

三、几个术语的含义

§7.2多目标决策与多目标评价

一、多目标决策的求解过程

二、多目标评价

§7.3多目标决策问题的五要素

一、决策单元(Decision-makingUnit)

二、目标集及其递阶结构

三、属性集和代用属性

四、决策形势(情况)(DecisionSituation)

五、决策规则(DecisionRule)

§7.4多目标决策问题(MCDP)的符号表示§7.4非劣解及其生成

一、定义

二、非劣解的生成

三、最佳调和解(BestCompromiseSolution)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8.1

§8.2

§8.3

习题

§9.1

1

2标准

3最优值为给定区间时的变换

4向量规范化

5原始数据的统计处理

6专家组成员意见的规范化

三、方案筛选

§9.2加权和法

一、引言

二、字典序法与一般加权和法

三、确定权的常用方法

四、层次分析法AHP

五、最低层目标权重的设定

1.网状结构树状结构

六、权重的敏感性分析

§9.3TOPSIS法

§9.4基于相对位置的方案排对法

§9.5ELECTRE

一、级别高于关系(OutrankingRelation)

二、级别高于关系的性质:

三.级别高于关系的构造

四、级别高于关系的使用

五ELECTRE-Ⅱ

六、讨论

§9.6PROMETH

§9.7其它方法

习题

§10.1

1.

2.

3

§10.2

三、分类

四、例:

§10.3

§10.4

§10.5

§

§

一、思路

三、优缺点

§10.8代理值置换法(SurrogateworthTrade-offMethod)

一、思路:

二、求解步骤

第十一章群决策与社会选择

GroupDecision-makingandSocialChoiceTheory §11-1概述

一、为什么要研究群决策

二、分类

三、社会选择的定义与方式

§11.2投票表决(选举)(Voting)

一、非排序式投票表决(Non-rankedVotingSystems) (一)只有一人当选

候选人只有两个

候选人多于两个时

①简单多数(相对多数)

②过半数规则(绝对多数Majority)

a.二次投票,

b.反复投票

(二).同时选出二人或多人

1.单一非转移式投票表决(Singlenontransferablevoting)

2.复式选举(Multiplevoting)

3.受限的选举(Limitedvoting)

4.累加式选举(Cumulatevoting)

5.名单制

(1)

⑵.

6.

7.

(三).

1.

2.

⑴2/3

⑵2/3

⑶3/4

1.记号

2.Borda

4.

5.出现

1.

2.

3.程序(

§11.3

一、引言

三、社会选择函数

1.Condorcet-函数

2Borda-函数

3.Copeland-函数

4.Nanson函数

5.Dodgson函数

6.Kemeny函数

7.C ook-Seiford函数

8.本征向量函数

9.Bernardo函数

§11.4社会福利函数(SocialWelfareFunction)

一、社会福利(SocialWelfare)

二、偏好断面(profileofpreferenceordering)(偏好分布)

1.可能的偏好序

2.偏好断面:

三、Arrow的条件(即社会福利函数应当具有的性质)

四、Arrow的可能性定理

五、单峰偏Black好与Coombs条件

六、SCF与SWF的比较

§11.5群效用函数

一、导致Arrow不可能定理的原因

二、群效用函数与多目标效用函数的比较

群决策提法本身存在缺陷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十二章冲突分析

ConflictAnalysis §12.1

§

三、Nash

四、定理

.

§12.3

§12.4

§12.5

§12.6n

二、

三、

四、Raiffa的裁决

五、例一(存在核)

六、例二(不存在核的情况)

§12.7投资分摊与协调规划法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参考文献

习题的参考答案与提示

决策分析1

决策理论和方法(讲稿) Decis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0-0 引言: 1.讲义: 陈 先生编著: 决策分析 科学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1) 参考文献中 书 * 56 60 68 111 112 118 120 论文 70 72 86 87 94 107 119 152 154 159 (2) Hwang,C.L. Group Decision under Multi-Criterion.(1987) (3) Howard Raiffa The arts and science of Negotiation(1982) 中译本: 谈判的艺术与科学 湖北科技出版社,1986 以及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4) 决策科学手册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89 (5) Ralph https://www.360docs.net/doc/345616453.html,es 主编 Systems Concepts —Lecture on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Systems 中译本: 系统思想:当代系统方法讲座 走向未来丛书 四川人民出版社 (6) S ang M.Lee 著 宣家冀 卢开译 决策分析的目标规划 清华大学出版社 (1) 贵州人民出版社 决策科学丛书 (8) S imon,H. 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2) S imon,H. 管理行为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 3.讲课方式与复习 △讲课内容 基本概念的建立和难点: 多举例 希望: 课堂内随时提问,多讨论,有意见及时反映 适当预习,扩大阅读范围,扩大知识面 作业请自觉完成 ( 注意课内外学时之比1:2) △目录中带*的可以跳过 △考试与成绩评定:考试占70%~80% 平时作业20%,做即可得50% 4.各章节间关系 1 3 8 9 1011 12 4 5 2 6 7

决策分析报告-模板

XXX有限公司 决策分析报告 编写:编写时间: 审核:审核时间: 文档版本:V1.0 发布日期: 软件研发部发布 未经允许,文档内容不可全部或部分发表、复制、使用于任何目的。

目录 1前言 (1) 2报告内容 (1) 2.1决策目标与现状描述 (1) 2.2决策成功的影响因素指标分类 (1) 2.3识别可能的解决方案 (1) 2.4为关键的期望指标设定权重 (2) 2.5检验解决方案的必要指标,排除不满足必要指标的解决方案 (2) 2.6对筛选后的解决方案的关键的期望指标评分 (2) 2.7计算分值 (2) 2.8分析被选择方案的风险 (3) 2.9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 (3) 3引用文档/参考资料 (3)

1前言 [前言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决策分析与决定解决方案的目的、范围、定义、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2报告内容 2.1决策目标与现状描述 2.2决策成功的影响因素指标分类 2.3识别可能的解决方案 【说明】下表中的来源可以是用户提出要求、头脑风暴、现有条件等。

2.4设定关键的期望指标的权重 假设1-10评分,10 为最重要 2.5检验解决方案的必要指标,排除不满足必要指标的解决方案 排除:serials B-1 servers,和serials C-2 servers 2.6对筛选后的解决方案的关键的期望指标评分 2.7计算分值

2.8分析被选择方案的风险 由于Serials C-1 和Sierals B-1评分接近,对Serials C-1进行风险分析。 如果我们选择Serials C-1, 可能会发生什么错误?从两方面来分析: 1>存在什么危险可能性 2>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分析:根据市场信息,供应商C当前利润下滑,信用度降低;他们最近还宣布裁员10%。这些可能会影响到产品的交付、后续的服务以及将来的产品升级。 结论: 1>危险可能性—中 2>负面影响—高 如果我们选择Seriale B-1, 则没有这样的风险。 2.9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 决定最终解决方案的原则是:在可以接受的风险范围内,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 由于Serials C-1 和Sierals B-1评分接近,并且选择Serials C-1的方案存在的风险较大,所以我们选择Serials B-1方案。 3引用文档/参考资料 ●《决策分析与决定方针》 ●《决策分析与决定过程》 ●《决策分析与决定指南》

决策分析(含答案)

决策分析复习题 (请和本学期的大纲对照,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 一、选择题(单项选) 1.1966年,R. A. Howard在第四届国际运筹学会议上发表( C )一文,首次提出“决策分析”这一名词,用它来反映决策理论的应用。 A.《对策理论与经济行为》B.《管理决策新科学》 C.《决策分析:应用决策理论》D.《贝叶斯决策理论》 2.决策分析的阶段包含两种基本方式:( A ) A.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B. 常规分析和非常规分析 C. 单级决策和多级决策 D.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在管理决策中,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只要选取满意的方案即可,而无须刻意追求最优的方案。对于这种观点,你认为以下哪种解释最有说服力?( D ) A.现实中不存在所谓的最优方案,所以选中的都只是满意方案 B.现实管理决策中常常由于时间太紧而来不及寻找最优方案 C.由于管理者对什么是最优决策无法达成共识,只有退而求其次 D.刻意追求最优方案,常常会由于代价太高而最终得不偿失 4.关于决策,正确的说法是(A ) A.决策是管理的基础 B.管理是决策的基础 C.决策是调查的基础 D.计划是决策的基础 5.根据决策时期,可以将决策分为:(D ) A.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B. 定性决策与定量决策 C. 常规决策与非常规决策 D. 静态决策与动态决策 6.我国五年发展计划属于(B)。 A.非程序性决策 B.战略决策 C.战术决策 D.确定型决策 7.管理者的基本行为是(A) A.决策 B.计划 C.组织 D.控制 8.管理的首要职能是(D)。 A.组织 B. 控制 C.监督 D. 决策 9. 管理者工作的实质是(C)。 A.计划 B. 组织 C. 决策D.控制 10. 决策分析的基本特点是(C )。 A.系统性 B. 优选性 C. 未来性 D.动态性 二、判断题 1.管理者工作的实质就是决策,管理者也常称为“决策者”。(√) 2.1944年,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从决策角度来研究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贝叶斯(统计)决策理论。(×) 3.196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H. A. Simon)在他的著作《管理决策新科学》中,明确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商法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述

问t 沁卩匚I淑劣卑彳端. 韌汕丨 心一4章实体法5章程序法) 第?章国际商法概述 导读:明确国际商法的概念,与相邻部门法关系的基础,深入了解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商法的特点,施点学握国际商法的渊源,国际商法的历史沿革,初步拿握学习国际商法的比较分析研究方法。 国际商法作为?门独立的法卸学科,是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国际商事组织的实体法律规范和程序法律规范 第?节国际商法的概述 -国际商法的概念 槪念:国际商法是指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国际商事组织的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律规范的总称。 此概念包含三层含义: A调整国际商出交易(上市交易)。国际商事交易是指国际货物买贞或交易沾动(涉及有形货物交易也涉及无形的技术,资金和服务交易,如投资,租赁等) B调整国际商事组织。(商事组织是指个人,合伙企业,公司,个人独资),只有这些商事组织参与跨越国界的商事交易或进行国际投资时,才能成为国际商事组织 C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实体法:规范主体平等,规定相关权利与义务(商法合同法公司法)程序法:规则是对实体法实行过程中不正确程序进行规范(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二国际商法是独立的法律学科 国际商法是独立的法律学科,理由由以下几点分析: A国际商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 国际商申交易和国际商事组织是其特有的调整对象,核心是以营利为目的。基于此,其强调方法也有别与其他法律部门,主要以自治(即尊重双方意愿,个人自愿自发)手段进行调整,显而易见与国际经济法以强调干预手段的调整方法有所不同 B国际商法规范的性质属于私法 “公法是关于罗马国家的法卸,私法是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 公法:强制性权利义务不平等(如纳税人更多的是义务交税) 私法:自由意志主体平等(判断标准:既有义务又有权利) 私法和公法:私法是主体平等,衡虽的依据为双方是否既有权力又有义务(是则平等);公法: 税法主体是国家、政府、纳税人,衡虽的依据是有权利和义务中的其中-个。 私法是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公法是利用国家强制性权力 C国际商法事实上已经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四国际商法的渊源 含义:法的来源或法的栖身之地 国际商法的渊源,主要指国际商事产生的依据及其农现形式,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国际商事条约如:关贸总协定TPP (二)国际商事惯例如国际贸易术语(含义:通常做法) 理解:国际商事惯例:指具有?定的普通性的通常做法,是在长期的商业或贸易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解决国际商事问题的实体法性质的国际商事惯例(不是实体法) 国际商事惯例与公约相比,没有普遍的约束力,无法与国际公约的效力相比 (三)国内法 国家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构成的国际商法 第二节国际商法的历史沿革

常用决策分析方法(基本方法)

常用决策分析方法(基本方法) 上一节我们说了决策分析的基本概念,这一节我们谈谈决策分析常用的三种方法:决策树法、Bayes方法、Markov 方法。 决策树法决策树法(decision tree-based method):是通过确定一系列的条件(if-then)逻辑关系,形成一套分层规则,将所有可能发生的结局的概率分布用树形图来表达,生成决策树(decision tree),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进行精确预测或正确分类的目的。树的扩展是基于多维的指标函数,在医学领域主要用于辅助临床诊断及卫生资源配置等方面。 决策树分类:按功能分:分类树和和回归树按决策变量个数:单变量树和多变量树按划分后得到分类项树:二项分类树和多项分类树 决策树的3类基本节点:决策节点(用□表示)机会节点(用○表示)结局节点(用?表示) 从决策节点引出一些射线,表示不同的备选方案,射线上方标出决策方案名称。射线引导到下一步的决策节点、机会节点或结局节点。从机会节点引出的线表示该节点可能出现的随机事件,事件名称标在射线上方,先验概率在下方。每个结局节点代表一种可能的结局状态。在结局节点的右侧标出各种状态的效用(utility),即决策者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结

局的(利益或损失)感觉和反应,用量化值表示。绘制决策树基本规则:各支路不能有交点每一种方案各种状态发生概率之和为1 决策树分析法步骤:1 提出决策问题,明确决策目标2 建立决策树模型--决策树生长2.1决策指标的选择的两个步骤:2.1.1 提出所有分值规则2.1.2 选择最佳规则 2.2 估计每个指标的先验概率3 确定各终点及计算综合指标 3.1 各终点分配类别3.2 各终点期望效用值得确定3.3 综合指标的计算3.4 计算值排序选优树生长停止情况:子节点内只有一个个体子节点内所有观察对象决策变量的分布完全一致,不能再分达到规定标准一棵树按可能长到最大,通常是过度拟合(overfit)的。训练集:用于决策树模型建立的数据集测试集:决策树进行测评的数据集。过度拟合的树需要剪枝,即去掉噪声(拟合中的误差)。剪枝需要兼顾复杂度(节点数目)和预测精度(决策损失)。决策损失(decision lose):指随机抽取的某一个个体,在树的某决策节点被错误分类所引起的效用损失。建立决策树的目的在于获得最高精度的分类或预测值,以期为决策提供依据。可按照这几个特性对其评估:准确、简洁、易行、易理解和能发掘复杂数据内在关系。Bayes方法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决策者通常是将状态变量当作随机变量,状态变量发生的可能性用先验概率(prior probability)表示,以期望值准则(expectation rule)作为选择最优方案的标准。但是先验概率

国际商法第三版答案

国际商法第三版答案

国际商法第三版答案 【篇一:国际商法课后习题答案】 txt>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述 一、判断题 1、国际商法包含在国际公法的范围之内。 2、内国商法是国际商法的最主要渊源。 对对错错 对 错 错错3、国际商法的特征使今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才出现的。 4、国际商事惯例具有法律约束力。 5、德国商法采用民商分离的立法模式。 二、选择题 1、在下列法律部门中,与国际商法关系最密切的是( 对对 a、国际私法 b、国际公法 c、国际经济法 d、内国公法 2、下列属于民商合一立法模式主张的理由是( 遍商化 c、受国际商事习惯影响较大 d、有一些特有的法律制度

3、其本国的商法典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对本国的商法影响较大,这个国家是 ( a、从事营利性活动的自然人、法人等,是抽象的经营型单位 b、民事主体的普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三、简答题 1、简述国际商法的发展历史。 2、简述美国商法的特点。 3、试述在普通法系中,如美国,其判例的拘束力的表现。 4、结合实际,谈一下对国际商法特点的认识。 5、怎样判断国际条约的效力? 6、国际商事惯例具有怎样的效力? 7、试讨论中国民商事法律制度受大陆法系的影响大,还是受英美法系的影响大。 四、案例分析题 2003年8月,中国杭泽经贸公司与日本某公司签署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双方 约定了货物的价格及运输的条件,后双方发生纠纷,在适用何种法律来解决纠纷方面也产生了分歧:日本公司认为双方价格条件的约定基本是依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fob贸易术语签订的,而最新的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2000年进行了修订,因此,应适用2000年通则;而中方杭泽公司则主张应适用合同的签订地及履行地,即中国的《合同法》。请问:双方应如何解决这一纠纷?

商法 第一章 国际商法概述

(1—4章实体法5章程序法) 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述 导读:明确国际商法的概念,与相邻部门法关系的基础,深入了解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商法的特点,重点掌握国际商法的渊源,国际商法的历史沿革,初步掌握学习国际商法的比较分析研究方法。 国际商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是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国际商事组织的实体法律规范和程序法律规范 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述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 概念:国际商法是指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国际商事组织的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律规范的总称。 此概念包含三层含义: A 调整国际商事交易(上市交易)。国际商事交易是指国际货物买卖或交易活动(涉及有形货物交易也涉及无形的技术,资金和服务交易,如投资,租赁等) B 调整国际商事组织。(商事组织是指个人,合伙企业,公司,个人独资),只有这些商事组织参与跨越国界的商事交易或进行国际投资时,才能成为国际商事组织

C 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实体法:规范主体平等,规定相关权利与义务(商法合同法公司法)程序法:规则是对实体法实行过程中不正确程序进行规范(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二国际商法是独立的法律学科 国际商法是独立的法律学科,理由由以下几点分析: A 国际商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 国际商事交易和国际商事组织是其特有的调整对象,核心是以营利为目的。基于此,其强调方法也有别与其他法律部门,主要以自治(即尊重双方意愿,个人自愿自发)手段进行调整,显而易见与国际经济法以强调干预手段的调整方法有所不同 B 国际商法规范的性质属于私法 “公法是关于罗马国家的法律,私法是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 公法:强制性权利义务不平等(如纳税人更多的是义务交税) 私法:自由意志主体平等(判断标准:既有义务又有权利) 私法和公法:私法是主体平等,衡量的依据为双方是否既有权力又有义务(是则平等);公法:税法主体是国家、政府、纳税人,衡量的依据是有权利和义务中的其中一个。 私法是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公法是利用国家强制性权力 C 国际商法事实上已经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四国际商法的渊源 含义:法的来源或法的栖身之地 国际商法的渊源,主要指国际商事产生的依据及其表现形式,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国际商事条约如:关贸总协定TPP (二)国际商事惯例如国际贸易术语(含义:通常做法) 理解:国际商事惯例:指具有一定的普通性的通常做法,是在长期的商业或贸易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解决国际商事问题的实体法性质的国际商事惯例(不是实体法) 国际商事惯例与公约相比,没有普遍的约束力,无法与国际公约的效力相比 (三)国内法

国际商法概述

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述 第一节国际商法概述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和特征 国际商法是指调整国际商事组织和国际商事交易活动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随着经济的一体化不断发展,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已经扩展到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三大贸易领域,并且增加了融资租赁、工程承包等新型国际商事行为。 注意一种社会关系受国际商法调整的几个条件:法律关系跨越国境,具有国际性;主体必须是商事主体;行为是商事行为。 国际商法含义的几个特征:1.国际商法源于传统商法,但其调整对象和范围比后者更为广泛。2.国际商法中的“国际”不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而是指“跨越国界”。3.国际商法的性质属于跨国私法。4.国际商法主要是实体法。 二、国际商法的起源和发展 国际商法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如下阶段:1.中世纪商人的习惯法时期。2.国内法时期。 3.20世纪,尤其是60年代以后的现代国际商法时期。 商人习惯法(Law merchant):是各港口、集市之间的商人们约定俗成的采用重罗马法流传下来的商事交易习惯规则。为了维护交易秩序和维护共同利益,他们自愿接受这些习惯的约束,自发的推举“法官”运用习惯法,采用简洁、迅速、灵活的程序,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裁决商事纠纷,建立起类似于现代的国际商事仲裁或调解制度。 三、国际商法的渊源(表现形式) 现代国际商法有两个方面的渊源:一是国际法方面的渊源;二是国内法方面的渊源。(一)国际法方面的渊源 国际法方面的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国际商事条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国际组织共同缔结的确定其相互关系中有关商事权利义务的各种协议。按照条约的缔约方数目划分,可以分为双边,区域性和全球性国际条约。条约必须遵守;条约仅对缔约国有效; 国际商事惯例(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Practices) :是在长期反复的国际商事交往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得到各国普遍承认或遵守的商事活动的习惯做法,由此成为公认的国际商事原则或规则。他们本身不是法律,不具有法律的普遍约束力。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区别:(1)形成方式不同:条约由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国家或国际组织制定或认可,而惯例是国际商事交往中通过实践形成的习惯性做法,只不过这种做法得到了各国普遍承认和自愿遵守。(2)效力不同:条约对缔约国当然生效,保留条款除外;而国际惯例的适用必须得到当事人的选择,当事人不选择,惯例不适用。 (二)国内法方面的渊源 国内法规范国际商事行为一方面是通过国私法的冲突规范指引而适用的有关国家的民商法,另一方面是有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专门制定的涉外立法。可以说,各国有关商事交易的国内法是国际商法的国际方面渊源的重要补充。 最惠国待遇(most favored nation treatment):公约的缔约国两方约定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国民待遇(national treatment):即所在国给予外国人以内国公民享有的民事权利地位,但其存在的权利有限制。 互惠对等待遇(Reciprocal and Counter Treatment):

决策分析目录(1)

精心整理 决策理论和方法(章节目录) DecisionTheoryandTechnology 引言 第一章决策的基本概念 §1-1引论 一、决策与决策分析的定义 1.Decision 的本义:(牛津词典) 2.3.<4.< 5. 6.7.1.2.3.4.5.§1-2§1-3§1-4一、问题的复杂性: 二、微观经济学和决策论关于经济人的假定: 三、决策人和决策分析人的分工 §1-5分析方法和步骤 一、 决策树与抽奖 二、分析步骤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二章主观概率和先验分布

SubjectiveProbabilityandPriorDistribution §2-1基本概念 一、概率(probability) .频率L aplace在《概率的理论分析》(1812)中的定公理化定义 二、主观概率(subjectiveprobability,likelihood) 1.为什么引入主观概率 2.主观概率定义 三、概率的数学定义 四、主客观概率的比较 §2-2先验分布(Priordistribution)及其设定 1. 2. 3. 4. 5. §2-3 §2.4 二、 习题 §3—1 四、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Cardinal&OrdinalUtility) §3.2效用函数的构造 一、离散型的概率分布 二、连续型后果集 §3.3风险与效用 一、效用函数包含的内容 1.对风险的态度 2.对后果的偏好强度 3.效用表示时间偏好 二、可测价值函数确定性后果偏好强度的量化

三、相对风险态度 四、风险酬金 五、钱的效用 §3.4损失、风险和贝叶斯风险 一、损失函数L 二、风险函数 三、贝叶斯风险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四章贝叶斯分析 §4.1 §4.1 一、 三、 六、 §4.2 四、E— §4.3 二、 §4.4 三、例 §4.5非正常先验与广义贝叶斯规则 一、非正常先验(ImproperPrior) 二、广义贝叶斯规则(GeneralBayeseanRule) §4.6一种具有部分先验信息的贝叶斯分析法 一、概述 二、分析步骤 三、几何意义 §4.7序贯决策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五章随机优势

Wincc组态软件介绍

一、组态软件概述及功能 组态软件是数据采集监控系统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的软件平台工具,是工业应用软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设置项日,使用方式灵活,功能强大。组态软件由早先单一的人机界面向数据处理机方向发展,管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随着组态软件自身以及控制系统的发展,监控组态软件部分地与硬件发生分离,为自动化软件的发展提供了充分发挥作用的舞台。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的出现,以及现场总线尤其是工业以太网的快速发展,大大简化了异种设备间互连,降低了开发I/O设备驱动软件的工作量。I/O驱动软件也逐渐向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实时数据库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实时数据库是SCADA系统的核心技术。从软件技术上讲,SCADA系统的实时数据库,实质上就是一个可统一管理酌、支持变结构的、支持实时计算的数据结构模型。在实时数据库技术中,还有对工业标准的支持(如OPC规范等),对分布式计算的支持和对实时数据库系统冗余的支持,等等。 目前看到的所有组态软件都能实现类似的功能:几乎所有运行于32位windows平台的组态软件都采用类似资源浏览器的窗口结构,并对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设备、标签量、画面等)进行配置和编辑;处理数据报警及系统报警;提供多种数据驱动程序;各类报表的生成和打印输出;使用脚本语言提供二次开发的功能;存储历史数据并支持历史数据的查询,等等。 二、WinCC简介 西门子视窗控制中心SIMATIC WinCC(Windows Control Center)是HMI/SCADA软件中的后起之秀,1996年进入世界工控组态软件市场,当年就被美国Control Engnieering杂志评为最佳HMI软件,以最短的时间发展成第三个在世界范围内成功的SCADA系统;而在欧洲,它无可争议地成为第一。 在设计思想上,SIMATIC WinCC秉承西门子公司博大精深的企业文化理念,性能最全面、技术最先进、系统最开放的HMI/SCADA软件是WinCC开发者的追求。Wincc是按世 界范围内使用的系统进行设计的,因此从一开始就适合于世界上各主要制造商生产的控制系统,如A—B,Modicon,GE等,并且通讯驱动程序的种类还在不断地增加。通过OPE的方式,WinCC还可以与更多的第三方控制器进行通讯。 WinCC V6.O采用标准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WinCC V6.0以前版本采用Sybase)数据库进行生产数据的归档,同时具有web浏览器功能,可使经理、厂长在办公室内看到生产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2)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2) (1/50)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关于非经营性项目财务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B.营业收入首先需要补偿的费用是缴纳流转税 C.无论有无营业收入,都要进行盈利能力分析 D.单位功能建设投资是常用的比选指标 下一题 (2/50)单项选择题 第2题 某企业资产总额为97800万元,所有者权益59830万元,中长期负债21000万元,已知速动资产为7300万元,则资产负债率为______。 A.27.25% B.34.07% C.33.13% D.38.82% 上一题下一题 (3/5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影响力系数______表示该产业部门增加产出对其他产业部门产出的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该产业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带动作用越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大。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小于或等于1 上一题下一题 (4/50)单项选择题 第4题 面值100元的债券,发行价格为100元,票面年利率为4%,3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发行费为0.5%,在债券发行时支付,兑付手续费为0.5%,则债券资金成本为______ A.3.64% B.4.18% C.5.26% D.6.54% 上一题下一题 (5/50)单项选择题 第5题 常用的项目回报机制及适用条件的主要类型不包括______。 A.使用者付费 B.政府付费 C.政府付费为主,使用者付费为辅 D.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

上一题下一题 (6/50)单项选择题 第6题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敏感性分析的不确定因素的是______。 A.运营负荷 B.汇率 C.社会折现率 D.建设期 上一题下一题 (7/50)单项选择题 第7题 下列关于市场预测方法中的组合预测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动态与静态预测的组合 B.几种定量方法的组合 C.几种定性方法的组合 D.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组合 上一题下一题 (8/50)单项选择题 第8题 对某项目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当单位产品价格为1500元时,内部收益率为23%;当单位产品价格为1080元时,内部收益率为18%;当单位产品价格为950元时,内部收益率为10%;当单位产品价格为700元时,内部收益率为-8%。若基准收益率为10%,则单位产品价格变化的临界点是______元。 A.1500 B.1080 C.950 D.700 上一题下一题 (9/50)单项选择题 第9题 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应______。 A.同时验收 B.同时招标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同时交给业主单位 上一题下一题 (10/50)单项选择题 第10题 项目融资研究首先要考查项目______ A.可能的融资渠道 B.投资政策 C.税务条件 D.所在地的融资环境 上一题下一题

国际商法1-2单元

第一章知识点 1、国际商法的渊源,是指国际商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国际商事条约、国际商事惯例和各国商事立法。 渊源:是法学术语,是有效的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 ①国际商事条约: 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1988年生效。1978年《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条约》。 ②国际商事惯例: 指由于长期,反复的国际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并得到较为普遍遵守的一些商事原则和规则。 国际商事惯例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按照各国法律,一旦一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采用某项国际商事惯例,则该国际商事惯例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现在许多重要的国际商事惯例已经由一些国际组织编纂成文,并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承认,影响较大的惯例只要有国际商会制定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海事协会制定的《美国对外贸易定义——1941年修正本》。 ③各国商事立法:对国际商法制定最有影响的是英美法系及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在大陆法系国家,商法主要采 用法典化的形式;在英美法系国家,商法则主要采取单行法规的形式。 判例一直是英美法系国家的重要法律渊源。上级法院的判决对下级法院的审判具有约束力。因此,在英美法系国际,判例是其商法的重要渊源。 2、中国的商法:《民法通则》、《海商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合同法》、《独资企业法》等。 中国至今没有制定商法典。 3、大陆法系: (1)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法系,指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法律体系的总称。 1804年《法国民法典》、1900年《德国民法典》。 法国和德国同属大陆法系,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国法系强调个人权利;以《德国民法典》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德国法系则强调社会利益。 瑞士、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丹麦、挪威、芬兰、瑞典和希腊等国家,整个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一部分,近东的一些国家以及日本和泰国。美国的路易安那州,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和英国的苏格兰等地属于大陆法系的范畴。 (2)大陆法系的结构特点: ①强调成文法的作用; ②分为公法和私法。公法是与国家状况有关的法律,私法是与个人利益有关的法律。 4、普通法系: (1)普通法系又称英美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法律体系的总称。 普通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 加拿大(除魁北克省)、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中国香港。 (2)普通法系的结构特点: ①结构的两大特点:一是法律的二元性结构;二是重视程序法。 ②分为普通法与衡平法。 5、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的区别: ①法律的主要渊源不同 大陆法系继承与发展了罗马法,以成文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 英美法系则是继承与发展了日尔曼的习惯法,以判例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

决策分析(含答案)

决策分析复习题 (请和本学期的大纲对照,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 一、选择题(单项选) 1.1966年,R. A.Howard在第四届国际运筹学会议上发表(C)一文,首次提出“决策分析”这一名词,用它来反映决策理论的应用。 A.《对策理论与经济行为》 B.《管理决策新科学》 C.《决策分析:应用决策理论》 D.《贝叶斯决策理论》 2.决策分析的阶段包含两种基本方式:( A ) A.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B. 常规分析和非常规分析 C. 单级决策和多级决策D.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在管理决策中,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只要选取满意的方案即可,而无须刻意追求最优的方案。对于这种观点,你认为以下哪种解释最有说服力?( D) A.现实中不存在所谓的最优方案,所以选中的都只是满意方案?B.现实管理决策中常常由于时间太紧而来不及寻找最优方案? C.由于管理者对什么是最优决策无法达成共识,只有退而求其次 D.刻意追求最优方案,常常会由于代价太高而最终得不偿失 4.关于决策,正确的说法是(A ) A.决策是管理的基础 B.管理是决策的基础? C.决策是调查的基础 D.计划是决策的基础 5.根据决策时期,可以将决策分为:(D) A.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B. 定性决策与定量决策 C. 常规决策与非常规决策D.静态决策与动态决策 6.我国五年发展计划属于(B)。 A.非程序性决策 B.战略决策C.战术决策 D.确定型决策 7.管理者的基本行为是(A) A.决策 B.计划 C.组织 D.控制 8.管理的首要职能是(D)。 A.组织 B. 控制 C.监督D.决策 9. 管理者工作的实质是(C)。 A.计划B. 组织 C. 决策D.控制 10. 决策分析的基本特点是(C )。 A.系统性 B. 优选性 C. 未来性D.动态性 二、判断题 1.管理者工作的实质就是决策,管理者也常称为“决策者”。 (√ ) 2.1944年,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从决策角度来研究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贝叶斯(统计)决策理论。(×) 3.196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H. A.Simon)在他的著作《管理决策新科学》中,明确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 4.决策的制定者就是决策的分析者。(×) 5.所谓定性分析是这样一种分析方式,它基于能刻画问题本质的数据和数量关系,建立能描述问题的目

兰州大学运筹学——决策分析 课后习题题解

第二章决策分析 2.1 某公司面对五种自然状态、四种行动方案的收益情况如下表: 假定不知道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分别用以下五种方法选择最优行动方案: 1、最大最小准则 2、最大最大准则 3、等可能性准则 4、乐观系数准则(分别取 =0.6、0.7、0.8、0.9) 5、后悔值准则 解: 1、用最大最小准则决策如下表: S4为最优方案; 2、用最大最大准则决策如下表: S2为最优方案;

3、用等可能性准则决策如下表: S4为最优方案; 4、乐观系数准则决策如下表:(1) α=0.6 1 (2) α=0.7 S1为最优方案;

(3) α=0.8 S1为最优方案; (4) α=0.9 S2为最优方案; 可见,随着乐观系数的改变,其决策的最优方案也会随时改变。 5、后悔值表及后悔值准则决策如下表: S4为最优方案。 2.2 在习题1中,若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N1)=0.1、P(N2)=0.3、P (N3)=0.4、P(N4)=0.2、P(N5)=0.1。请用期望值准则进行决策。 解:期望值准则决策如下表:

S1为最优方案。 3.3 市场上销售一种打印有生产日期的保鲜鸡蛋,由于确保鸡蛋是新鲜的,所以要比一般鸡蛋贵些。商场以35元一箱买进,以50元一箱卖出,按规定要求印有日期的鸡蛋在一周内必须售出,若一周内没有售出就按每箱10元处理给指定的奶牛场。商场与养鸡场的协议是只要商场能售出多少,养鸡场就供应多少,但只有11箱、12箱、15箱、18箱和20箱五种可执行的计划,每周一进货。 1、编制商场保鲜鸡蛋进货问题的收益表。 2、分别用最大最小准则、最大最大准则、等可能性准则、乐观系数准则( =0.8)和后悔值准则进行决策。 3、根据商场多年销售这种鸡蛋的报表统计,得到平均每周销售完11箱、12箱、15箱、18箱和20箱这种鸡蛋的概率分别为:0.1、0.2、0.3、0.3、0.1。请用期望值准则进行决策。 解: 1、将每周卖出的箱数做为自然状态,同时又将每周购进的箱数为决策方案。可得如下收益表: 其收益值可以用下面的关系确定: 对于购进多少就能卖出多少的情况: a ij =S i×(50-35) 对于购进后卖不完的,能卖的全卖,剩余的处理: a ij =S i×(50-35) a ij=N j×(50 -35) -(S i-N j) ×(35-10) 可得下面的收益表

国际商法概述

国际商法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1.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是()。 A.国际贸易关系 B.国际商事关系 C.国际经济关系 D.国际投资关系 2.国际商法最重要的渊源是()。 A.国际商事条约或公约 B.国际商事惯例 C.各国国内商事法律 D.国际公法 3.大陆法国家法律往往依据()不同,划分出不同的法律部门。 A.调整手段 B.强制约束力大小 C.所调整的经济关系 D.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 国际商法属于()范畴。 A.民商法 B.私法 C.公法 D.国际法 2.下列属于国际商法的渊源的有()。 A.国际商事条约 B.国际商事惯例 C.国内商法 D.国际公法 3.下列属于英美法系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新西兰 C.意大利 D.新加坡 4.由国际商会制订的较有代表性的国际惯例有()。 A.《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C.1994年《国际商事合同通则》 D.1993年《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5.关于大陆法叙述正确的是()。 A.法律渊源是成文法 B.原则上不把判例作为法的渊源 C.重视法律的系统化 D.通行归纳法的法律推理方式 四、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国际商法是现代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或组成部分。 ()2.当国际商事条约与国内商事法律发生冲突时应采纳“条约优先适用”原则。 ()3.国际商法在性质上主要是私法。 ()4.立法、司法、行政等司法解释是现行中国法律的一个重要渊源。 ()5.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典型案件判决,对同类案件具有法律约束力或指导意义,说明我国是判例法国家之一。 五、名词解释 1.国际商事关系: 2.英美法系: 3.国际商法:

第一章 国际商法概述教材

? 国际商法 ?前言 ? 国际商法 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述 第二章商事组织法 第三章代理法 第四章合同法 第五章货物买卖法 第六章产品责任法 第七章票据法 第八章国际商事仲裁 ?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述 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述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两个主要法律体系 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三节中国法律制度概述 ? 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述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 二、国际商法的历史发展 三、国际商法的渊源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 国际商法(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是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合。 概念分析 1.国际商法是法律规范的总合。

2.国际商法是调整跨越国界的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合。 ? 1.国际商法是法律规范的总合 法律规范即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与道德规范的不同 (1)起源不同: 道德起源于原始社会 (2)表现形式不同: 道德存在于认的思维中 (3)具体内容不同: 法律体现权利与义务的 一致性,道德强调义务。 (4)实现方式不同: 道德依靠社会舆论 (5)调整的范围不同: 道德更为广泛,深刻 ? 2.国际商法是调整跨越国界的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合 A. 国际意为“跨越国界”,国际商事关系是指处于不同国家的商事主体之间发生的商事关系,而不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商事关系,后者由国际公法调整。 B. 商事关系包括: (1)商事组织关系 (2)商事交易关系:传统商法仅调整有形商品的交易,现代商法除调整有形商品的交易外,还调整无形商品的交易,如国际技术转让、国际投资、国际融资等。 ?二、国际商法的历史发展 [国际商法历史发展简图] 古罗马时期出现了商法规范(萌芽) ┇ 11世纪威尼斯商人习惯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 16世纪成为国内法一部分(丧失了国际性) ┇ 二战后统一的国际商法形成(蓬勃发展) ?三、国际商法的渊源 1、国际条约

生产决策分析

第四篇 生產決策分析4-27 大產量。 若使一定產量的生產成本為最低,必須滿足在各種變動生產要素上所支出最後一元的邊際產量皆相等。 【解析】詳生產者均衡條件 MPP L/MPP K = 2/3K1/3L?1/3/1/3K?2/3L2/3 = 2K/L = w/r = 1/2,則L = K Q = K1/3L2/3 = L = K = 100,即需要勞動投入L = 100 題型25 規模報酬分析 長期平均成本(long run average cost;LAC): 平均每單位產量所須支付的長期總成本,指供給者可以完全調整生產資源,足以改變產量或生產線的期間,投入的所有生產要素(K與L)均能調整並支付成本,因此,產出之生產規模亦可改變。LAC = LTC/Q,Q不只是短期生產特定規模內的產量,而是長期之生產規模。 短期內,技術水準與固定要素K不變下,因為生產規模固定,對應

4-28 經濟學申論題熱門題庫 邊際報酬先增後減與邊際成本先減後增,短期平均成本(short run average cost ;SAC )為先減後增之U 型曲線;而長期生產期間之生產規模改變,是由各短期特定規模的生產所累積建立,因此,長期平均成本可由各特定規模的短期平均成本導出。 2n C Q 10 包絡線 廠商的長期生產調整過程中,依計畫建立各特定規模以生產適合之產能,每一SAC 代表建立每一特定規模所須支付的短期成本,每一特定產量以最適合之規模生產,使長期成本最低。長期平均成本曲線之最低點生產Q *,長期生產之最適規模為SAC *,而SAC *之最低點可產出Q *,亦即LAC 最低點與最適規模SAC *最低點相同。 包絡線(envelop curve ):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便是長期生產調整過程中,各特定產量的長期最低平均成本,對應各最適合之短期生產規模所連結的軌跡。因此,長期平均成本恆不大於各特定產量的短期平均成本,而使LAC 曲線與各最適合短期生產規模之SAC 曲線相切,即長期平均成本曲線LAC 將各短期平均成本曲線包起來,又稱為計畫線(planning curve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呈現U 字型,代表規模報酬先增後減,長期總成本曲線LTC 為短期總成本曲線STC 之包絡線。 只有在最適產量(Q *)的長期最低平均成本,才會等於最適規模之短期最低平均成本(LAC 最低點與SAC *最低點相切),其餘各特定產量(非最適產量Q *)的長期最低平均成本,並非各最適合生產規模之短期最低平均成本(LAC 與其餘各SAC 之切點並非各SAC 之最低點);長期

(决策管理)决策分析内容

决策理论和方法(章节目录) Decis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引言 第一章决策的基本概念 §1-1引论 一、决策与决策分析的定义 1. Decision的本义:(牛津词典) 2.苏联大百科全书 3.<现代科学技术辞典> 4. <美国大百科全书>的“Decision Theory”条: 5.美国现代经济词典 6.哈佛管理丛书: 7.决策的政治含义 二、发展简史 三、地位(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是运筹学的一支 2. 控制论的延伸 3.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系统工程中的重要部分 5.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典型的软科学 §1-2决策问题的基本特点与要素 一、特点 二、要素 §1-3决策问题的分类 一、按容易区分的因素划分 二、按涉及面的宽窄 三、个人事务决策与公务决策 §1-4 决策人与决策分析人 一、问题的复杂性: 二、微观经济学和决策论关于经济人的假定: 三、决策人和决策分析人的分工 §1-5 分析方法和步骤

一、决策树与抽奖 二、分析步骤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二章主观概率和先验分布 Subjective Probability and Prior Distribution §2-1 基本概念 一、概率(probability) . 频率Laplace在《概率的理论分析》(1812)中的定公理化定义 二、主观概率(subjective probability, likelihood) 1. 为什么引入主观概率 2.主观概率定义 三、概率的数学定义 四、主客观概率的比较 §2-2 先验分布(Prior distribution)及其设定 一、设定先验分布时的几点假设 二、离散型随机变量先验分布的设定 三、连续型RV的先验分布的设定 1.直方图法 2.相对似然率法 3.区间对分法 4.与给定形式的分布函数相匹配 5. 概率盘法(dart) §2-3 无信息先验分布 一、为什么要研究无信息先验 二、如何设定无信息先验分布 §2.4 利用过去的数据设定先验分布 一、有θ的统计数据 二、状态θ不能直接观察时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