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实习报告(完整版)1

合集下载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数字测图一、实习单位及时间实习单位:XXX公司实习时间:XXXX年X月-X月二、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数字测图技术逐渐成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参与实际的数字测图项目,了解并掌握数字测图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

三、实习内容1. 项目介绍:在实习期间,参与了一个土地利用调查的数字测图项目。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绘制指定区域的土地利用分布图,为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2. 数据采集:首先,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对研究区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记录了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情况。

同时,还利用遥感影像对该区域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影像采集,为后续的数字测图提供数据支持。

3. 数据处理:接下来,我们利用专业的地理信息软件,对采集到的遥感影像进行了预处理。

这包括影像的校正、配准和投影变换等操作,以保证影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特征提取: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影像进行了特征提取。

通过分析影像中不同的色彩和纹理信息,我们成功地将影像中的不同土地类型进行了区分,并提取出相应的特征参数。

5. 数字测图:最后,我们利用提取到的土地利用特征参数,绘制了完整的土地利用分布图。

在绘制过程中,我们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分类和标注,使得图像更具可读性和信息丰富度。

四、实习心得和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数字测图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地理信息软件和遥感影像进行数据处理和特征提取,以及如何应用 GIS 技术进行数字测图。

同时,我还通过参与实际的项目,提高了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

总之,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数字测图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总结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总结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数字测图的实习。

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收获的经历,让我对测绘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实习的开始,我们首先接受了系统的理论培训。

了解了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

这为后续的实地测量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所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全站仪、GPS 接收机等。

全站仪的操作相对复杂,但通过反复练习,我逐渐掌握了其测量功能,能够准确地获取角度和距离等数据。

而 GPS 接收机则在一些开阔区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测量提供了便捷的定位信息。

在实地测量中,我们面临了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条件。

有时候是炎热的天气,有时候是复杂的地形。

但这并没有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我们按照预定的测量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作。

每一个测量点的选择都经过了仔细的考虑,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测量过程中,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我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操作仪器,有人负责记录数据,还有人负责现场的标记和草图绘制。

大家相互配合,及时沟通,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遇到的问题。

数据采集完成后,就进入了数据处理阶段。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我们使用专业的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了初步的地形图。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差,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检查每一个数据,确保其准确性。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字测图工作的严谨性和重要性。

一个小小的误差可能会在后续的工程中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专注度。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之处。

例如,在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上还有待提高,在数据处理时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应对能力还不够强。

这也让我明确了今后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此外,实习还锻炼了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不再是孤立无援的个体,而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这次数字测图实习是我学习生涯中的一次宝贵经历。

2023实用的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三篇

2023实用的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三篇

2023实用的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三篇数字测图实习报告篇1实习项目:大比例尺数字成图测区概况: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前半面(图书馆门前到一饭后的一段路为界,前段校区)作业方法:一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选点、埋石、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2.高程控制测量(测站间偶数站、闭合平差、图根有符合、闭合、往返的方法等要求)3.碎步测量(准备控制测量成果表、采用测记法成图、包括建站定向、碎步点测量、数据导出、数字地形图编辑和输出成图质量检查。

)技术要求:1.测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为0.5.2.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0.4mm。

3.高程注记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m。

导线略图:控制点坐标数据:闭合差统计报告几何条件:闭合导线路径:[N18-N26-N7]角度闭合差=26(s),限差=42(s)fx=-0.010(m),fy=0.023(m),fd=0.025(m)[s]=312.723(m),k=1/12504,平均边长=104.241(m) 几何条件:闭合导线路径:[N7-GP01-N6-A-K1-1-B-N1-JD80-N18]角度闭合差=-69(s),限差=72(s)fx=-0.035(m),fy=0.034(m),fd=0.048(m)[s]=828.082(m),k=1/17108,平均边长=92.009(m) 几何条件:闭合导线路径:[G-F-A-N6-GP01-N7-N26-K0-H]角度闭合差=-58(s),限差=72(s)fx=0.018(m),fy=0.008(m),fd=0.019(m)[s]=670.378(m),k=1/34599,平均边长=74.486(m) 几何条件:闭合导线路径:[E-N3-B-N1-JD80-N18-N26-K0-N27-D]角度闭合差=-75(s),限差=76(s)fx=-0.010(m),fy=-0.001(m),fd=0.010(m)[s]=593.759(m),k=1/58833,平均边长=59.376(m)几何条件:闭合水准路径:[]高差闭合差=-11.0(mm),限差=15.4(mm)路线长度=0.594(km)实习总结为期两周的实习终于圆满结束,在此期间,我们都得到了不少收获巩固了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也把以前零零碎碎学到的测量知识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梳理,运用。

数字测绘实习报告

数字测绘实习报告

数字测绘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测绘技术在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数字测绘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掌握数字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学会使用数字测绘仪器和软件;3. 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 数字测绘基本原理:学习数字测绘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数字测图系统、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成果输出等内容。

2. 数字测绘仪器操作:学习全站仪、水准仪等数字测绘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仪器的设置、观测和数据记录等。

3. 数字测绘软件应用:学习数字测绘软件(如Cass、MapGIS等)的操作,掌握数据输入、处理、成图和输出等功能。

4. 实际操作:分组进行实地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完成一幅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数字测绘工作。

三、实习过程1. 第一周:学习数字测绘基本原理,了解数字测图系统的工作流程。

同时,熟悉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的操作方法,进行实地观测和数据记录。

2. 第二周:学习数字测绘软件的应用,进行数据输入、处理和成图。

同时,对实地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第三周:分组进行内业数据处理,完成一幅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数字测绘工作。

期间,学会了如何处理和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习收获1. 掌握了数字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学会了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数字测绘仪器,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熟练运用数字测绘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成图,提高了工作效率。

4. 培养了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数字测绘实习,我对数字测绘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仪器的操作方法和软件的应用。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本次实习的经历将对我产生积极的影响。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要求和成图过程;(2)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经纬仪)的检校与使用;(3)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和数字成图软件CASS的使用,能够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实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1)布设和施测一条闭合导线控制测量;(2)在布设的导线的基础上.,进行食堂和夏日广场的碎部测量,并利用CASS进行室内成果处理。

三、实习仪器和软件仪器:南方全站仪一台,脚架两副,对中杆一根,棱镜两个,记录板一个,油漆,记录图纸、刀片和铅笔等。

软件:南方CASS 8.0。

四、实习内容1.测区概况测区为校区,地势平坦,通视良好。

2.闭合导线的布设、施测和平差计算2.1人员的分工及轮换小组共五人,设组长一名。

控制测量时测站两人,前视、后视各一人,一人机动。

施测过程中,每测站轮换一次,具体见右图所示。

2.2踏勘选点根据测区情况,在路口选取四个已知点重新编号后作为控制点,组成一条闭合导线。

2.3控制测量使用南方全站仪,通过测回法进行观测,每站水平角均观测两个测回。

2.4平差计算使用人工对控制测量的数据进行平差计算,所得结果均在限差之内。

2.5技术要求2.5.1选点的技术要求(1)导线点不要选在道路的中间,要选在道路边不妨碍交通的位置。

(2)相邻导线点应相互通视,以便于观测。

(3)各导线点的点位应有明显的标记并予以编号。

2.5.2导线布设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2.6注意事项(1)将全站仪由箱中取出并安放到三脚架上时,必须是一只手拿住全站仪的一个支架,另一只手托住基座的底部,并立即将中心螺旋旋紧,严防仪器从脚架上掉下摔坏;(2)观测过程中,人不要离开仪器;(3)观测过程中,若水准管的汽泡偏离居中位置,其值不得大于一格;(4)记录员听到观测员读数后必须向观测员汇报,经观测员默许后方可一记入手簿,以防听错而记错。

3.碎步测量野外数据采集3.1人员的分工及轮换采用全站仪碎步测量时,1个观测者、1个绘草图、1个后视、1个跑尺人员,剩下一人灵活调配,如测量仪器高、传达信息等。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 熟悉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的全过程,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2 熟练掌握数字化测绘基本操作方法;3 熟练使用全站仪的基本功能,以及RTK外业采集的设置和外业的数据采集3掌握南方地形地籍成图系统CASS7.0的使用方法与技能;4培养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组织管理、协调组织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和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

二实习任务5人一组,每小组要求完成一幅1:500全数字化测图的图根点测量、野外数据采集、内业编辑成图、野外调绘检查、成果输出的全过程。

三实习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四实习地点本次测区位于西南科技大学老区驾校的校外,东经104度北纬31度,北至小桥村,南至西科大后花园,西至成绵高速,东至邓家沟。

五实习时间和仪器实习从2014年6月18日开始到2014年7月仪器为南方362R全站仪一台脚架一个棱镜杆两个棱镜两个测伞一把对讲机三部华测RTK一套六实习方案1 选GPS点实地踏勘选择GPS点作为控制点,结合测区的情况,我们布设了四个GPS点,能够大致满足测区测图的需要,四个控制点中有两组控制点间能够保证通视。

2 GPS外业观测内业处理选好点以后我们用GPS对这些点位进行了测量,内业解算出坐标,作为测图的控制点。

3 外业观测全站仪观测根据已知的控制点,我们架设仪器在控制点上,通过新建文件,设置测站点,设置后视点,输入测站点和后视点的坐标,并进行校正,当设置好以后就开始碎部点的测量,通过绘制草图和编码的方法表示点位之间的关系,方便内业成图。

RTK测量架设好基站以后,设置移动站,对移动站进行点校正,校正好以后就可以开始碎部点的测量,通过使用编码法和绘制草图的方法,方便内业的成图4 内业成图对于每天的外业观测数据,回来后及时的导出,展绘出来,通过一部分的简码识别和草图大致的画出点位的一些情况,结合实地的情况对图形做一定的改正和纠正。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三篇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三篇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三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字测图实习报告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及意义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数字化测图》这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本次实习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以及实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吃苦耐劳,同时还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好小组的实习任务。

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为以后的测量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1、实习的具体内容如下:1、数字地图测绘(1)练习和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2)每组测绘一幅1:1000的数字地图;(3)熟悉和掌握南方CASS地形测图软件编辑地形图的基本方法。

2、数字地图的工程应用(1)完成测站改正;(2)完成设计路线的断面图绘制;(3)用DTM和断面法计算土方量。

3、MAPGIS扫描矢量化熟悉MAPGIS软件进行扫描矢量化的步骤和方法。

2、实习的具体要求如下(1) 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2) 掌握并熟练全站仪的使用。

(3) 掌握使用数字成图软件(南方CASS)进行数字地图编绘的方法。

(4) 掌握矢量化软件进行地图的扫描矢量化操作步骤和方法。

三、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采用草图法进行数字化测图,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

在本次实习中利用中纬全站仪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在内业计算机上采用南方CA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

四、数字地图测绘过程1、踏勘,选点本次实习地点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地形十分熟悉。

老师带领我们在校区大门口选择一点作为已知点,根据一份小比例尺图,选出一条闭合导线,现场选出导线点,并均匀分布在校内,共计6个点。

数字测量实习报告4篇

数字测量实习报告4篇

数字测量实习报告4篇数字测量实习报告4篇在当下社会,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字测量实习报告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字测量实习报告篇1一 lps简述lps 工程管理器器是一个基于windows 的综合数字摄影测量软件包,可以对来自不同类型的航空遥感相机及卫星传感器的图像进行快速和精确地三角测量和正射校正,与传统的三角测量和正射校正相比,可以极大的减少费用和时间可以处理各种各样的图像数据,诸如来自不同的摄影相机、不同的卫星传感器、不同的航空 gps 数据等,处理过程涉及很多不同类型的几何模型。

二、数字摄影测量处理过程1 创建 lps 工程文件2 向 lps 工程加载图像3 刺点4 自动量测图像同名点5 执行航空三角测量dtm+等高线 dtm+等高线6 图像正摄校正处理处理前处理后控制点坐标三、lps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应用leica photogrammetry suitelps 是徕卡公司最新推出的数字摄影测量及遥感处理软件系列。

lps 为影像处理及摄影测量提供了高精度及高效能的生产工具、它可以处理各种航天(最常用的包括卫星影像quickbird、ikonos、spot5 及landsat 等等)及航空(扫描航片、ads40 数字影像)的各类传感器影像定向及空三加密,处理各种数字影像格式,黑/白、彩色、多光谱及高光谱等各类数字影像。

lps 的应用还包括矢量数据采集、数字地模生成、正射影像镶嵌及遥感处理,它是第一套集遥感与摄影测量在单一工作平台的软件系列。

lps 制作 dom 的全过程如下: lps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制作dom 具体制作过程如下:首先创建工程文件,选择相机类型,设置投影参数,输入相片参数,创建相机参数,导入外方为元素;其次数据处理,内定向,人工选择一个点后,自动完成内定向。

建立金字塔影像,加载控制点文件,并在图上刺出相应的点!一般说来,选择 6 个均匀分布的点作为控制点,其他的设为检查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专业地籍测绘与土地信息管理班级地测1411组号2姓名郑子汉学号2014010768指导教师林军强.张敏2016年11月15日至2016年12月9日目录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1)三、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 (2)四、数字地图测绘过程 (2)五、参考资料 (7)六、实习心得 (8)数字测图实习报告2010-11-1至2010-11-12我们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在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数字化测图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数字化测图》这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本次实习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以及实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吃苦耐劳,同时还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好小组的实习任务。

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为以后的测量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1、实习的具体内容如下:1、数字地图测绘(1)练习和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2)每组测绘一幅1:1000的数字地图;(3)熟悉和掌握南方CASS地形测图软件编辑地形图的基本方法。

2、数字地图的工程应用(1)完成测站改正;(2)完成设计路线的断面图绘制;(3)用DTM和断面法计算土方量。

3、MAPGIS扫描矢量化熟悉MAPGIS软件进行扫描矢量化的步骤和方法。

2、实习的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2)掌握并熟练全站仪的使用。

(3)掌握使用数字成图软件(南方CASS)进行数字地图编绘的方法。

(4)掌握矢量化软件进行地图的扫描矢量化操作步骤和方法。

三、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采用草图法进行数字化测图,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

在本次实习中利用中纬全站仪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在内业计算机上采用南方CA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

四、数字地图测绘过程1、踏勘,选点本次实习地点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地形十分熟悉。

老师带领我们在校区大门口选择一点作为已知点,根据一份小比例尺图,选出一条闭合导线,现场选出导线点,并均匀分布在校内,共计6个点。

导线点的选择应注意是否相互通视,架设仪器是否安全方便。

2、控制测量全站仪测角、测边:在已知导线点上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开机。

同时将棱镜架设在待测点出对中整平。

在全站仪中创建一个文件CL24-02,用来保存测量数据.。

在当前文件下,按照提示输入测站点点号和给定的坐标、仪器高、目标高(取至毫米位),设置EDM,并瞄准后视点,进行后视置零定向。

定向完后仪器照准目标点棱镜,盘左盘右观测并测存,将屏幕显示结果记录在导线坐标记录表上。

导线边长、水平角施测要求及精度要求:1观测:水平角观测一个测回,起始点采用全圆方向法观测,内角采用测回法观测;距离测量往测一测回(瞄准目标一次,读数4次),直接读记平距;2取位:角度取至秒,距离取至mm,坐标取至mm;3限差:对中误差≤3mm,水准管气泡偏差<1格,水平角观测半测回较差≤±24″,半测回归零差≤±24″,距离测量一测回读数差≤5mm;4精度要求:导线内角和闭合差≤±20″n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4000。

计算方法:由A 点出发,取正北方向为0方向,测定连接角β0,以及各个左连接角12345,,,,ααααα,那么对于各个边的方位角之间就有关系:180βααβν=-++ 后左前,若α前<0°,则+360°,若α前>0则-360°,保证方位角在0°~360°的范围之内。

而对于第一条边P1P2边的方位角12101P P P A βααββν=+++,同时也要注意方位角的取值范围。

最后根据坐标正算,计算出各个点的坐标。

3、碎步测量(1)碎步测量技术要求碎步测量在观测精度上的要求没有控制测量的那么严格,在测量时也没有控制测量那么多要求和限制,一般情况下所得的数据精度完全符合碎步点的要求。

本次实习,采用草图法进行碎部测量。

一组中测站1-2人,镜站1-2人,领尺员(绘草图人员)2人。

根据地形情况,镜站可用单人或多人。

领尺员负责画草图和室内成图,是核心成员。

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 。

照准一图根点作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坐标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 。

检查另一测站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1/5基本等高距;仪器高、镜高应量记至毫米。

采用绘草图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应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绘制测站草图。

(2)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要素,并对各要素进行名称注记、说明注记及数字注记。

在测量的过程中,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测点过密,造成成图密集,不该要的要了;测点过少,没有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对于碎部点的确定,就注意以下几点:A、各级测量控制点均应展绘在图上并加注记。

控制点按地物精度测定平面位置,图上应表示。

B、测绘居民地和垣栅。

居民地按实地轮廓测绘,房屋以墙基为准正确测绘出轮廓线,并注记建材质料和楼房层次,依据不同结构、不同建材质料,不同楼房层次等情况进行分割表示。

1:500、1:1000测图房屋一般不综合,临时性建筑物可舍去。

城区道路以路沿线测出街道边沿线,无路沿线的按自然形成的边线表示。

街道中的安全岛、绿化带及街心花园应绘出。

依比例尺表示垣栅,准确测出基部轮廓并配置相应的符号,不以比例尺的垣栅测绘出定位点、线并配置相应的符号。

街道的中心处、交叉处、转折处及地面起伏变化处,重要房屋、建筑物基部转折处,庭院中,各单位的出入口等择要测注高程点,垣栅的端点及转折处也要择要测注高程点。

C、凡具有判定方位,确定位置,指示目标的设施应测注高程点,例如入井口、水塔、烟囱、打谷场、雷达站、水文站、岗亭、纪念碑、钟楼、寺庙、地下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等。

D、独立地物是判定方位、指示目标、确定位置的重要依据,必须准确测定位置。

独立地物多的地区,优先表示突出的,其余可择要表示。

E、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

所有的铁路、有轨车道、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均应测绘。

车站及附属建筑物、隧道、桥涵、路堑、路地、里程碑等均需表示。

在道路稠密地区,次要的人行道可适当取舍。

公路及其他双线道路在大比例尺图上按实宽依比例尺表示,若宽度在图上小于0.6mm时,则用半比例尺符号表示。

公路、街道按路面材料划分为水泥、沥青、碎石、砾石、硬砖、沙石等,以文字注记在图上。

辅面材料改变处应用点线分离。

出入山区、林区、沼泽区等通行困难地区的小路,以及通往桥梁、渡口、山隘、峡谷及其特殊意义的小路一般均应测绘。

居民地间应有道路相连并尽量构成网状。

F、管线及附属设施的测绘。

正确测绘管线的实地定位点和走向特征,正确表示管线类别。

永久性电力线、通信线及其电杆、电线架、铁塔均应实测位置。

电力线应区分高压线和低压线。

居民地内的电力线、通信线可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绘出连线方向。

地面和架空的管线均应表示,并注记其类别。

地下管线根据用途需要决定表示与否,但入口处和检修井需表示。

管道附属设施均应实测位置。

G、水系及附属设施的测绘。

海岸、河流、湖泊、水库、运河、池塘、沟渠、泉、井及附属设施等均应测绘。

海岸线以平均大潮高潮所形成实际痕迹线为准,河流、湖泊、池塘、水库、塘等水压线一般按测图时的水位为准。

高水界按用图需要表示。

溪流宽度在图上大于0.5mm的用双线依比例尺表示,小于0.5mm的用单线表示;沟渠宽图上大于1mm(1:2000测图大于0.5mm)的用双线表示,小于1mm(1:2000测图小于0.5mm)的用单线表示。

要表示固定水流方向。

水深和等深线按用图需要表示。

H、地貌和土质利用等高线,配置地貌符号及高程注记表示。

当基本等高距不能正确显示地貌形态时加绘间曲线,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天然和人工地貌形态,需配置地貌符号及注记。

居民地中可不绘等高线,但高程注记点应能显示坡度变化特征。

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在70°以下表示为斜坡。

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 时宜表示为陡坎并测注比高,当比高小于1/2等高距时,可不表示。

I、植被。

应表示出植被的类别和分布范围。

地类界按实地分布范围测绘。

(3)地形图的检查与验收地形图的检查包括自检、互检和专人检查。

3、其他注意事项在作业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全站仪的电池、备用电池均应充足电。

外业数据采集时,记录及草图绘制应清晰、信息齐全。

不仅要记录观测值及测站有关数据,同时还要记录编码、点号、连接点和连接线等信息,以方便绘图。

数据处理前,要熟悉所采用软件的工作环境及基本操作要求。

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和实际的每天工作量,人工实地绘制草图,在草图上标明,每隔30个点和测站互通点号,防止出错。

测量毕竟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采用以上方法,要求队员之间要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

草图绘制人员担负着室内绘图的工作,是测图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所以对于地物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并且应在跑尺员跑尺前确定好这一区域跑尺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

为了节省时间要求要求两名草图绘制人员配合工作,即一名队员负责本测站的指挥协调,标记工作;另一名队员去规划下一侧站点的测量路线,和具体地物的草图速写。

另外全站仪是一个精确的测量仪器,只要在能通视的范围内都可以做到精确测量,所以在一个测站我们应尽量多的完成通视地物的测量,这就要求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使用通讯工具进行联络。

4、内业数据传输:格式转换:将保存的数据文件转换为成图软件(如CASS)格式的坐标文件格式。

执行下拉菜单“数据/读全站仪数据”命令,在“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对话框中的“全站仪内存文件”文本框中,输入需要转换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在“CASS坐标文件”文本框中输入转换后保存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

这两个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均可以单击“选择文件”,在弹出的标准文件对话框中输入。

单击“转换”,即完成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展绘碎部点、成图: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定显示区”确定绘图区域;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位”,即在绘图区得到展绘好的碎部点点位,结合野外绘制的草图绘制地物;再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高程点”。

经过对所测地形图进行屏幕显示,在人机交互方式下进行绘图处理、图形编辑、修改、整饰,最后形成数字地图的图形文件。

5、内业成图方法:在外业无码作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内业将利用外业草图,采用南方CASS7.0软件进行成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