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转换)性障碍33页PPT

合集下载

分离性障碍PPT演示课件

分离性障碍PPT演示课件
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遗忘内容与创伤事件的关系;进行心理 评估,观察患者情感反应及解离症状;排除器质性病变导致 的记忆障碍。
治疗与预防
治疗
心理治疗为主,如认知行为疗法、眼动脱敏和再加工等,帮助患者处理创伤记忆 和情感问题;药物治疗可辅助缓解症状,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预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个体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对于经历创伤事件的人群提 供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支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减少危险因素。
02
分离性遗忘
定义及特点
定义
分离性遗忘,又称为心因性遗忘或阶段性遗忘,是指患者对于某段特定时间内 的重要个人信息无法回忆,而这段记忆丧失通常与强烈的心理应激或创伤事件 相关。
特点
遗忘内容具有选择性,通常围绕创伤事件;患者对于遗忘的经历无法通过正常 回忆途径获取;症状可由心理暗示或治疗诱发。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分类
根据症状表现,可分为分离性遗 忘、分离性漫游、分离性木僵、 出神与附体障碍、分离性运动障 碍、分离性抽搐等。
发病原因及机制
心理社会因素
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等 ,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生物学因素
包括遗传、生理和神经生物学等方面的异常 ,如脑部结构或功能异常。
发病机制
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在心理社会 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下,通过易感素 质的病理心理机制而导致的。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需排除癫痫等器质性疾病,并结合心理评估进行诊 断。
治疗与预防
要点一
治疗
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治疗等 ,以及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治疗需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分离性障碍 ppt课件

分离性障碍 ppt课件
急性应激障碍 精神分裂症 神经系统疾病 :分离性抽搐与癫癎大发作
鉴别 诈病
诊断和鉴别诊断
分离性抽搐与癫癎大发作的鉴别
发作诱因 先兆 发作形式
拇指 言语
分离性抽搐
癫癎大发作
多在精神刺激之后
可无明显诱因
可以有,但内容形式多 内容形式固定 变化
翻滚、四肢乱舞、表情 症状刻板,强直期、
痛苦、保持呼吸
临床表现
常见表现形式
特殊的表现形式 集体性癔症 :发生于集体中。通过自我暗 示和相互暗示,短期内爆发性流行 赔偿性神经症 :纠纷中受伤害者显示、保 留或夸大症状 职业性神经症 :与职业活动相关的运动协 调障碍 癔症性精神病 :精神刺激后突然起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病学 第三节 发病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第四节 临床表现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六节 病程和预后 第七节 治疗与预防
精神心理因素 ✓ 对应激性事件的经历和反应。 “世界上不 存在没有精神诱因的癔症”
社会文化因素 ✓ 影响发病形式、临床症状 ✓ 特殊的分离性障碍表现形式只出现于某些特 定 的种族和社会文化背景下
发病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原始的应激现象 兴奋性反应 抑制性反应 退化反应
有目的的反应
诊断和鉴别诊断
ICD-10关于分离性障碍的诊断标准
有以下各种障碍之一的证据: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漫游; 分离性木僵;出神与附体障碍;分离性运动和感觉障碍; 其他分离性障碍
不存在可以解释症状的躯体障碍的证据 有社会心理因素,表现在时间上与应激性事件、问题或
紊乱的关系有明确联系
诊断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分离(转换)性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病学 第三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四节 临床表现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六节 病程和预后 第七节 治疗与预防

分离(转换)性障碍-心理治疗 ppt课件

分离(转换)性障碍-心理治疗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4其他特定的分离障 碍
ICD-10 1出神(trance)与
附体障碍
2.1分离性遗忘 ;2.2 分离性漫游
3----- 4.1分离性木僵 4.2分离性运动和感觉
障碍
ppt课件
11
DSM-5 与ICD-10
4— 5未特定分离障碍
4.3分离性运动障碍
4.4分离性抽搐
4.5分离性感觉麻木 和感觉丧失
ppt课件
8
DSM5与DSM4
DSM—5定义为: 是意识、记忆、身 份,情感,感知,躯 体表现,运动控制 和行为正常整合的 破坏/和中断
DSM—4定义为: 是意识、记忆、身 份识别,或环境定 向的统一性机能障 碍
ppt课件
9
DSM5与DSM4
DSM5 分离性身份障碍
分离性遗忘症(游离 性遗忘)
人格解体(现实解 体)障碍
其他特定的分离障 碍
未特定分离障碍
DSM4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

分离性遗忘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 综合征
特定不能的分离性 障碍
分离性漫游
ppt课件
10
DSM-5 与ICD-10
DSM-5
1分离性身份障碍
2分离性遗忘症(游 离性遗忘)
3人格解体(现实解 体)障碍
4.6混合性分离(转 换)性障碍
5.1其它分离(转换) 性障碍
5.2分离(转换)性 障碍,未特定
ppt课件
12
DSM-5 与ICD-10
ICD-10细分为了10个亚型,而将“人 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放在了其它 神经症性障碍范围

一例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一例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机制
患者在用药期间如出现异常情况,如严重副作用、过敏反应等,应立即告知医护人 员。
医护人员会评估患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同时,医护人员会记录患者的反馈和处理情况,以便后续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进 行。
06 康复训练与出院指导计划制定
康复训练项目选择和安排
1 2 3
出院指导内容梳理
用药指导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说明出院后需 继续服用的药物名称、剂量、用 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能够正
确用药。
日常生活指导
针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 的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如饮食调整、睡眠改善、活动
安排等。
应对策略指导
教授患者和家属一些简单有效的 应对策略,如情绪调节技巧、压 力管理方法等,帮助患者更好地
息。
病史资料
详细记录患者的现病史 、既往史、家族史等。
诊断结果
记录患者的诊断结果, 包括症状、体征和辅助
检查结果等。
治疗方案
记录患者的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使用、心理治
疗和护理措施等。
护理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护理问题分析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分析存 在的护理问题,如疼痛管理、心理支 持、营养支持等。
评估患者功能状况
通过专业评估工具,全面了解患者在认知、情感 、行为等方面的功能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结合患者的兴趣和需求,制定包 括认知训练、情感管理、社交技能训练等在内的 综合康复训练方案。
安排训练时间和频率
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和康复进展,合理安排每次训 练的时间和频率,确保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例分离转换性障碍 患者的护理查房

分离转换性障碍ppt课件

分离转换性障碍ppt课件
分离,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完 全或部分不相符合。
转换,精神刺激引起情绪反应,接着出现躯体症状, 一旦躯体症状出现,情绪反应消退。
4
共同特点是: 部分或全部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或身份,或出
现具有发泄特点的情感暴发。患者可以有遗忘 、漫游、人格改变等表现,症状可具有发作性。 起病前心理因素常很明显。
源于早期的歇斯底里(hysteria),由于歇斯 底里在非医学界被广泛理解为无理行为的贬义 词,故在中国译为癔症(hysteria)。在ICD-10 中,癔症的概念已经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分 离(转换)性障碍 。
3
分离(转换)性障碍
概念
是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 碍,主要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
分离(转换)性障碍
1
目的要求
一、掌握: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概念、临床 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与发病 机制。
三、了解:神经症与分离(转换)性障碍的关 系。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法律责任。
2
分离(转换)性障碍 [dissociative (conversion) disorders]
能一年内自发缓解
25
案例1
马某,女,60岁。因“反复鬼神附体,言行紊乱6 年,再发伴眠差5天”
患者平素心胸狭窄,2007年婆婆去世被吓,随之 出现学婆婆讲话,称婆婆附在自己身上,借自己 嘴讲话,阵发性哭泣,大叫大喊,之后装“昏死 ”。当年曾住院治疗,7天好转出院。后于每年清 明节或“七月半”时上述症状便出现。此次将自 己反锁于家中,脱衣裸体,称要跳楼,要去死。 时唱歌,时哭泣。时大哭大闹。称婆婆附身,用 婆婆的语气讲话,要自己去将没下葬的骨头下葬 。

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PPT课件

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PPT课件
心理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生物因素 遗传
分离(转换) 性障碍
郝伟.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39
二、临床表现 (Clinical Features)
郝伟.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40
(一)分离(转换)性障碍
1.分离性遗忘(dissociative amnesia)
2.分离性漫游(dissociative fugue)
郝伟.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30
(二)药物治疗
病人对健康要求高,对躯体反应敏感,宜选用 不良反应小的药物,且以小剂量治疗为宜;
焦虑、抑郁症状明显者可予适量抗焦虑药物或 抗抑郁药;
对有偏执倾向者可使用小剂量非经典抗精神病 药治疗。
郝伟.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31
(三)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目的在于让患者逐渐了解所患疾病 之性质,改变其错误的观念,解除或减轻精神 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与健康 状态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评估,逐渐建立对躯体 不适的合理性解释 。
郝伟.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19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躯体化表现
(疲劳) 眼 喉
(异物感、干咳、
心血管系统 阻塞感)
(心悸、胸闷、头晕、 发冷、体位性低血压)
头(头痛、头重等) 耳(耳鸣等)
口 (口渴、味觉
异常等)
消化系统
(恶心、腹胀、腹泻、胃部 不适等)
皮肤
多汗、无汗、冷 汗、瘙痒等
泌尿系统
尿频、尿急
现具有发泄特点的情感暴发。患者可以有遗忘 、漫游、人格改变等表现,症状可具有发作性。
起病前心理因素常很明显。
郝伟.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36
疾病的发作常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发泄压抑 的情绪、获取别人的注意和同情、或得到支持 和补偿,但患者本人可能否认。

分离性障碍ppt课件

分离性障碍ppt课件

3、分离性木僵(dissociative stupor) 常在精神创伤之后或被创伤体验所触发,患者出现 精神活动的全面抑制,表现为在相当长时间维持固 定的姿势,完全或几乎没有言语及自发的有目的的 运动,行为符合木僵的标准,检查找不到躯体疾病的 证据,一般数十分钟即可自行醒转.
4、出神与附体(trance and possession disorders) 表现为暂时性地同时丧失个人身份感和对周围环境 的完全意识,对过程有全部或部分遗忘.在某些病例, 患者的举动就像是已被另一种人格,精灵神或力量多 代替,此时患者的注意和意识仅局限于或集中在密切 接触的环境的一,二个侧面,常有局限且重复的一系 列运动,姿势,发音.此处包含的出神状态是指不由自 主,非人所愿的.处于出神状态的人,如是某神或 已死去的某人在说话,则称为附体状态.出神和附体 是不随意的,非己所欲的病理过程.
4、富于幻想
在情感的基础上,想象丰富、鲜明、 生动,由于高度情感的影响,往往分不 清幻想与现实的界限,可有幻想性说谎 的现象。
(三)社会文化因素
现代文化程度越高,以兴奋为主要表现者 就少见,而以躯体症状表现者较多. 文化程度低的人,生活环境封闭的人更容 易发病.
(四)发病机制 Janet的意识分离理论:认为意识状态的 改变是癔症发病的神经生理学基础,随 着患者意识的分离,正常的认知功能受 损,大脑皮层对传入刺激的抑制增强, 患者自我意识减弱并有暗示性增高,此 时,当个体受到急性应激时,就会表现 出类似动物在遇到危险时所做出的各种 本能反应。包括兴奋性反应,如狂奔、 乱叫、情感爆发等精神兴奋状态;抑制 性反应,如昏睡、木僵、瘫痪、失明、 失聪等;退化反应,如童样痴呆、幼稚 行为等。
分离性障碍
分离性障碍
分离(转换)性障碍也称癔症 ,歇斯底里,是由于明显 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 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而引起的一组疾病。 疾病共同特征是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身份意识,即刻感觉 以及身体运动控制四个方面的正常整合.

转换障碍和分离障碍PPT.

转换障碍和分离障碍PPT.
表现为突然丧失了对自己的感觉,主要 特征就是感觉到自己很奇特或不真实
重大创伤性事件之后出现
分离性遗忘(dissociative amnesia)
没有任何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忘记有关自 己的信息
却保持读、写、听、说、推理能力及以 前获得的知识
外显记忆缺失,内隐记忆仍存在
局限性遗忘(localized amnesia) 选择性遗忘(selective amnesia) 普遍性遗忘(generalized amnesia) 延续性遗忘(continuous amnesia) 系统性遗忘(systematized amnesia)
患病率
统计差异非常大,1%-30% 我国无单独统计
癔症:3.55‰(1986)
女性多于男性
诊断分类
CCMD-3 癔症 [解离(转换)障碍]
DSM-IV 转换及分离障碍Leabharlann 癔症性精神障碍(CCMD-3)
癔症性躯体障碍(CCMD-3)
癔症性遗忘
癔症性运动障碍
癔症性精神病(癔症性附
癔症性抽搐发作
特点
对症状漠不关心 一般发生在大的应激事件之后,快而突然 如果症状是选择性的,就有可能是转换障碍 转换障碍的病人是能够正常行使功能的
病因
心理分析
无意识冲突的表现 症状的获益
初级获益 二级获益
一战和二战的时候, 有些士兵出现了转换 障碍,通常表现为肢 体瘫痪等,这可以使 他们逃离战场的威胁
推荐阅读
《人格裂变的姑娘》
作者:F·R·施赖勃[美] 译者::孙宗鲁 / 陈梅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
推荐影视
三面夏娃(The Tree Faces of Eve)
多重人格障碍
一个头,两个大(Me, Myself & Iren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