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性障碍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一、概述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 dissociative neurological symptom disorder)是一组以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抽搐、木僵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
但其症状与神经解剖特征或生理功能不相符。
这些症状一般不会在另一种分离障碍(如分离性身份障碍)中出现。
此类患者多就诊于综合医院神经科、五官科、急诊科、康复科等非精神科部门,但常没有提供合适的诊疗。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的治疗,分离性神经症状会持续多年。
应激或内心冲突、人际冲突容易激发分离性神经症状,但并非所有患者都有明显的、现实的心理应激或创伤,一部分慢性疼痛、外伤患者也可出现上述症状。
因此,ICD-11 不再强调个体心理社会因素与症状的因果关系。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多发生于女性,男女比例为 1:2~1:5。
患者可以在各年龄段发病。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常与躯体疾病、其他精神障碍共病。
二、临床特征与评估(一)临床特征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在被观察或关注时常加重。
患者也可能伴随焦虑、抑郁情绪,对症状的焦虑增加时,症状也趋于加重。
以下常见类型可以单独或合并出现。
1.运动障碍(1)肢体瘫痪:可表现单个肌群、单侧肢体瘫痪、截瘫或偏瘫,伴有肌张力增高或降低。
肌张力增高者常固定于某种姿势,被动活动时出现明显抵抗。
慢性患者可有肢体挛缩或呈现废用性肌萎缩。
检查不能发现相应的神经系统损害证据。
例如,对下肢瘫痪患者,令其在卧位做健侧腿抬举动作,患侧会相应用力下压,可以此与器质性偏瘫相鉴别。
(2)肢体异常运动:表现多样,常见表现包括:①肢体粗大震颤或不规则抽动,类似舞蹈样动作,但缺乏舞蹈病、抽动障碍的特征;②与情感爆发相应的手足乱舞或四肢挺直,可有扯头发、揪衣服、捶胸、打脸、撞头、发怪声,可以伴有恍惚障碍;③起立不能、步态障碍:患者上肢可有粗大震颤,剧烈摇动;下肢在卧、立位时运动正常,但不能站立,起身需要他人支撑,否则向一边倾倒,但通常不会跌倒;不能起步行走,或行走时双足并拢,或呈摇摆步态,呈严重共济失调。
分离性人格障碍常见的分离性人格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

分离性人格障碍常见的分离性人格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分离性人格障碍:常见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分离性人格障碍是一种精神障碍,其特征是个体对于分离、孤立以及自我批评等问题表现出过分的担忧。
这种人格障碍常常对个体的生活和人际关系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分离性人格障碍的常见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一、分离性人格障碍的症状1. 放弃责任感和独立性:分离性人格障碍患者常常缺乏独立性和对自己的责任感。
他们常常依赖他人来解决问题,无法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挑战。
2. 恐惧独处:患者对于独处感到极度恐惧,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应对孤独,并担心与他人断开联系。
这种恐惧使他们极力避免独处的情况,甚至可能对人际关系产生过度的依赖。
3. 急需亲密关系:分离性人格障碍患者渴望与他人建立紧密的关系,并常常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过度依赖。
他们可能过度追求亲密关系,过早地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甚至可能出现过度的嫉妒和依赖。
4. 自我贬低和自卑感:这种人格障碍的患者常常对自己持有负面的评价,并感到自己是不值得他人关注和爱护的。
他们可能表现出自我贬低的行为和言辞,以此来获得他人的关注和安抚。
5. 自我伤害倾向:分离性人格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自我伤害的行为,例如刻意割腕或用药物滥用来减轻情感上的痛苦。
这种自我伤害行为是他们应对负面情绪和焦虑的一种方式。
二、分离性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分离性人格障碍的首选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心理动力学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帮助患者理解自身情感和行为的根源,并作出积极的改变。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不是分离性人格障碍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用于辅助治疗。
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和稳定剂可能会被用于减轻患者的症状。
3. 全面护理:这包括提供身体的和心理的全方位关怀,以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平衡。
定期的心理评估、个案管理和支持性护理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4. 群体和家庭治疗:治疗分离性人格障碍的过程中,群体和家庭治疗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分裂情感障碍常见的分裂情感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

分裂情感障碍常见的分裂情感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分裂情感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特征是个体情绪不稳定、自我认同模糊、人际关系困扰等。
本文将介绍分裂情感障碍的常见症状,并探讨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分裂情感障碍的典型症状1. 情绪不稳定:患者常常因为微小的刺激或挫折而出现情绪爆发,包括愤怒、恐惧、沮丧等。
这些情绪的快速变化使患者难以应对情绪压力,并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情感不稳定的行为。
2. 自我认同模糊:分裂情感障碍患者常常没有明确的自我认同感,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在不同的情境中变换自己的角色和形象。
同时,患者也经常感到虚空和内心空洞,缺乏稳定的自我认同感。
3. 自残行为和自杀倾向:自残行为是分裂情感障碍患者常见的症状,他们可能刻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以消磨内心的痛苦。
此外,许多患者也伴有自杀倾向,这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4. 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患者常常表现出对他人的不信任和过度依赖,这导致他们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健康稳定的关系变得困难。
在人际关系中,患者可能会经历极度的波动,从过度接近到避开他人,增加了他们的痛苦和困惑。
二、分裂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1.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治疗分裂情感障碍的常用方法之一。
CBT通过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促进健康的情绪调节和人际关系技巧的培养。
另外,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也可以采用方案化的心理治疗,如认知分析治疗(CAT)和模式治疗。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中起到辅助作用,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情绪稳定剂等。
然而,药物治疗只能减轻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通常与心理治疗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3. 辅助疗法:除了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一些辅助疗法也可以用于治疗分裂情感障碍。
例如,艺术治疗和心理教育可以帮助患者通过创造性的媒介表达情绪和提高情感管理能力。
分离性感觉障碍名词解释

分离性感觉障碍名词解释
分离性感觉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也称为虚幻感觉障碍或尤金型多感官自主失调综合征(JHMDS)。
该障碍的症状包括身体和环境感受的异常、五官功能紊乱、时间和空间感知的改变等。
这些症状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困扰。
尽管分离性感觉障碍并不常见,但它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真实而严重的,可能会干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
患者常常报告感觉自己脱离了自己的身体,或者感觉自己和周围环境之间存在一种不真实的联系。
他们可能会感受到身体的变形、部分失去感觉或感觉异常,或者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运动中出现问题。
脑部的正常处理环境信息的能力受到影响,患者有时可能无法准确地感知时间的流逝,或者感到时间在放慢或加速。
空间感知也可能受到干扰,导致患者产生物体大小和距离的错觉。
此外,分离性感觉障碍还可能导致感官功能紊乱,如视觉、听觉或触觉异常。
尽管分离性感觉障碍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有一些可能的诱因和因素被认为与此病症有关。
这些因素包括创伤历史、焦虑和抑郁症状、使用药物或物质滥用等。
治疗分离性感觉障碍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和应对他们的症状,包括情绪管理和应对焦虑的技巧。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或抗
精神病药物,以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总的来说,分离性感觉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患者经历身体和环境感知的异常。
这种障碍可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造成明显的困扰。
尽管它并不常见,但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真实而严重的。
及早诊断和治疗是帮助患者应对和管理症状的关键。
分离性感觉障碍名词解释

分离性感觉障碍名词解释摘要:离性感觉障碍是指一种躯体感觉失灵的情况,这种感觉失灵会影响日常的活动,使患者感受到两个不同的身体部位,除此之外,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这篇文章将首先讨论分离性感觉障碍的病因,然后结合临床实例来解释病症的进展以及特征,最后分析治疗此病的方法和背后的挑战。
分离性感觉障碍(SSD)是指一种躯体感觉失灵的情况,这种感觉失灵会影响日常的活动,使患者感受到两个不同的身体部位。
SSD也可以被称为混合感觉神经病,因为它由感觉神经病变症状引发。
这些症状包括触觉过敏和植物神经症,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它们原本来自同一部位的敏感现象。
这种感觉失灵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好比说,他们会感觉到身体的异常和恐惧,以及失去自我认同和安全感。
分离性感觉障碍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一些损伤引起的神经可塑性紊乱;另外也可能是病毒或者传染病的影响;有一些病症可能是由遗传所导致的。
有些患者还表现出了定向错误的双侧同时运动,这使得他们定位自己的身体部位变得困难。
患者可能会在睡眠时出现肢体惊奔等异常现象,而这些现象在治疗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
以学生小明为例,他被诊断出患有SSD,他觉得自己的手掌和小腿变得很敏感,这使得几乎每件事都会非常痛苦。
此外,他还会出现肢体惊扰,双侧同时运动等症状,这使他在定位自己身体部位时变得困难。
分离性感觉障碍的特征可以分为六种:触觉减敏、过度疼痛感受、肌肉肌腱问题、惊奔反射和受损的智能功能。
触觉减敏是SSD患者最主要表现,其表现为触觉超敏,甚至最轻微的受到刺激都会引起强烈疼痛。
过度疼痛感受指的是即使不受到刺激,患者也会感到疼痛。
肌肉肌腱的问题指的是患者会感觉到肌肉肌腱的异常紧张,这可能会导致肌肉僵硬和出现抽筋。
惊奔反射指的是患者会在睡眠中出现惊奔的反射,这会让患者突然醒来,极其痛苦。
受损的智能功能是指患者会出现学习和记忆力的障碍。
治疗SSD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晚间护理、康复训练、镇定剂治疗和多学科治疗。
icd10分离转换障碍诊断标准

icd10分离转换障碍诊断标准
ICD-10分离转换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离症状群:包括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木僵、分离性运动和感觉障碍、分离性抽搐等。
这些症状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暂,可自行缓解,但反复发作。
2. 分离转换障碍的特殊表现:包括分离性运动和感觉障碍、分离性抽搐、分离性木僵、分离性遗忘等。
这些症状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暂,可自行缓解,但反复发作。
3. 分离转换障碍的附加特征:包括分离性失语、分离性偏瘫、分离性失明、分离性聋等。
这些症状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暂,可自行缓解,但反复发作。
4. 分离转换障碍的附加特征:包括分离性意识障碍、分离性自动症等。
这些症状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暂,可自行缓解,但反复发作。
5. 分离转换障碍的病因学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等。
以上是ICD-10分离转换障碍的诊断标准,如果您有任何疑虑或不适,请及时就医。
分离转换障碍名词解释

分离转换障碍名词解释
分离转换障碍(Depression with Bipolar Disorder, BipolarDE),又称Bipolar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
该疾病的特点是,在一段时间里,患者会感到情绪低落、焦虑和愤怒,然后会出现一种被称为“冷静期”的幻觉,认为任何事情都没有影响,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这种经历可能是周期性的,也可能持续数周或数月。
分离转换障碍的症状包括:
1. 情绪低落:患者会感到悲伤、沮丧、无助和无意义。
2. 焦虑和紧张:患者可能会感到害怕、不安和紧张。
3. 愤怒和自责:患者可能会感到愤怒和自责,认为自己无法控制情绪。
4. 失眠或其他睡眠障碍:患者可能会感到难以入睡或睡眠过多。
5. 食欲改变:患者可能会感到食欲不振或食欲增加。
6. 疲劳和无力: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劳和无力。
7. 失去兴趣:患者可能会失去兴趣和目标,感到空虚和无助。
除了情绪低落、焦虑和愤怒之外,该疾病还可能包括其他症状,
例如失眠、疲劳、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
分离转换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改变等。
管理包括与专业的医生和治疗师密切合作,制定适合个人情况的治疗方案,以及按照医
嘱进行治疗和管理。
第 90 节 分离性障碍

第90 节分离性障碍分离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这种防御机制中,个体的身份、记忆、意念、感觉或知觉从意识状态脱离开来,并不能主动地回忆或体验。
每个人在某段时间均可出现分离现象,例如,人们发现下班乘车回家后对路途上大部分经历并不能回忆,因为他们当时可能正沉湎于个人内心体验或在听收音机的节目。
在催眠中,一个人可以对身体上的疼痛出现感觉分离。
但在其他形式的分离现象中,一个人可以缺乏自我感觉并有对既往生活事件回忆的紊乱。
分离性障碍包括分离性遗忘、分离性神游、分离性身份障碍、人格解体和一些精神病学家认为是分离性障碍但没有特异性,缺乏明确定义的分离性状态。
分离性障碍往往由不能承受的应激所引起,这种应激可能是个体看见或经历的创伤性事件、事故或灾难而造成,或者个体内心存在强烈的矛盾体验,不能容忍,迫使其神志脱离意识状态里那些不能容忍或不能接受的信息和感觉。
- 分离性遗忘主要特征是对既往发生的事情不能回忆,往往是由创伤和应激所造成,这种遗忘是广泛的,不能用正常的遗忘过程来解释。
遗忘往往是清醒意识状态下的正常现象或是一种"自传性"记忆--他是谁,他做了什么,他要去哪儿,他对谁说了什么,以及所说、所想和感觉到的等。
有时这些内容被忘记了,但对人的行为可以继续产生影响。
本病患者往往有几分钟、几小时或数天的记忆缺失。
但亦有文献报道,这种记忆缺损可以波及数年或个体一生,而记忆中断前后事情均记忆得比较清楚。
大多数人均意识到自己"丢失了一些时间",但亦有一些人只有在认识到或又遇到他们不能回忆的事情时,才能意识到自己丢失了时间。
有些人经过一段时间后,仅是忘记了事件一部分而不是事件的全部,有一些人对先前的全部生活均不能回忆,或在再遇到类似事情时就把以前的忘记了。
本病的发生率还不清楚,但是最常发生于青年人,在那些经历战争、事故或自然灾难的人当中比较多见。
许多患者承认在儿童时期曾遭受性虐待,并且在后来可以记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性障碍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对于疾病有很多,是非常可怕的,疾病的发生人们都是不知道的,所以有时候都是马马虎虎的,比如分理性障碍变现这个问题就引起了一部分人们的注意,当人们出现这些疾病的时候,还不知道它的具体情况,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讲一下分理性障碍的具体变现有哪些?
(1)分离性遗忘表现为突然出现不能回忆自己重要的事情,特点是丧失近期的阶段记忆,可为部分性和选择性,一般围绕创伤性事件。
这种遗忘不是由器质性原因所致,也不能用一般的健忘或疲劳加以解释。
(2)分离性漫游指患者在觉醒状态下突然从家中或工作场所出走,往往离开的是一个不能耐受的环境,进行无计划、无目的的漫游。
此时患者意识范围缩小,但能进行日常的基本生活和简单的社交接触。
有的患者忘掉了自己既往的经历,以新的身份出现。
漫游可持续几十分钟到几天,有的可以更持久。
这种发作
突发突止,清醒后患者对病中的经历不能完全回忆。
(3)分离性木僵患者的行为符合木僵的标准,检查也不能发现躯体疾病的证据。
通常在一定的生活事件之后,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不动,对外界的刺激几乎或完全没有反应,完全或几乎没有言语及自发的有目的的运动。
但患者的肌张力、呼吸运动均存在,有时可有睁眼及眼球的协调运动。
(4)出神与附体障碍本症表现为暂时性地同时丧失个人身份感和对周围环境的完全意识。
患者的意识范围明显缩小,注意和意识仅局限于或集中在密切接触的环境的一二个方面,只对环境中的个别刺激有反应。
常有局限且重复的一系列运动、姿势、发音。
如果患者的身份被鬼、神、或死亡之人所代替,则被称为分离性附体障碍。
发作过后患者对过程全部或部分遗忘。
(5)分离性运动障碍表现为一个或几个肢体的全部或部分运动能力丧失。
常见的形式有肢体瘫痪、肢体震颤抽动或肌阵挛、起立或行走不能、失音症等。
瘫痪可为部分性的,即运动减弱或运动缓慢;也可为完全性的。
共济失调可为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尤以双腿多见,引起离奇的姿势或不借扶助站立不能。
也可有一个或多个肢端或全身的夸张震颤。
(6)分离性抽搐分离性抽搐(假性癫痫发作)是一种类似于癫痫发作的状态,但没有癫痫的临床特征和脑电生理改变,咬舌、严重摔伤、小便失禁等表现在分离性抽搐中很罕见,也不存在意识丧失,而代之以木僵或出神状态。
(7)分离性感觉障碍可表现为躯体感觉麻木、丧失、过敏或异常,或其他特殊的感觉障碍。
皮肤麻木区域的边界表明,它更接近病人关于躯体功能的概念,而与神经解剖不符。
感觉丧失可伴感觉异常的主诉。
上面叙述了一个关于分理性障碍的具体变现有哪些,希望大家可以对它有个认识,所以患者们不要太过于担心和害怕,根据现在的医学条件,疾病大多数人都可以治疗的,只要大家了解这个疾病的相关知识,主要的要及时的发现原因及时的去治疗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