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模板(从零开始,直接改数据)
用EXCEL2003制作柏拉图方法

用EXCEL2003制作柏拉图方法第一篇:用EXCEL2003制作柏拉图方法柏拉图(排列图)制作方法1.1、柏拉图(排列图)1.2、举例说明第一步:收集整理数据。
收集频数(柏拉图的数据点是从大到小排列,事前需先进行数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以此计算累计频数,频率,累计频率。
第二步:选择影响因素,频数,累计频数生成柱状图。
(步骤:1、点击“插入”→“图表”,2、点击“自定义类型”→“两轴线-柱图” →“下一步”,3、点击“自定义类型”→“两轴线-柱图”引用数据(ctrl键同时选中B1:C8,F1:F8),4、点击“下一步”→“下一步”→“完成”)原因125原因2原因3原因4原因5原因6原因7120.00%100.00%80.00%201560.00%1040.00%520.00%0.00%原因1原因2原因3原因4原因5原因6原因7频数(个)累计频率(%)0 第三步:更改累积频率坐标轴。
(步骤:选择累积频率坐标轴,点击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
去掉最小值、最大值前的“√”,将最小值为0,最大值改为1,点击分类(X)轴交叉于最大值,其他可按照需求或选择默认设置。
得到如下图形。
)原因125原因2原因3原因4原因5原因6原因7100.00%90.00%2080.00%70.00%1560.00%50.00%1040.00%30. 00%520.00%10.00%0原因1原因2原因3原因4原因5原因6原因70.00%频数(个)累计频率(%)第四步:更改频数坐标轴。
(步骤:选择频数坐标轴,点击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去掉最小值、最大值前面的“√”,将最大值设置为大于或等于累计频数的最大值。
最小值和其他数据可按照需要选择。
得到如下图形。
)原因***20100原因1原因2原因3原因4原因5原因6原因7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 00%10.00%0.00%频数(个)累计频率(%)原因2原因3原因4原因5原因6原因7第五步:更改次坐标轴。
EXCEL柏拉图制作方法

数据分析:通过 柏拉图分析市场 趋势和竞争格局
销售预测:预测 产品在不同市场 的销售情况
客户分析:了解 客户需求和消费 行为
营销策略:制定 针对不同市场的 营销策略
用于分析历史财务数据识别趋势 和模式
预测未来财务状况制定预算和计 划
监控财务指标评估经营绩效和风 险
对比实际财务数据与预算调整策 略和目标
调整坐标轴范围:根据 数据大小适当调整横坐 标和纵坐标的范围使柏 拉图更加清晰易读。
添加标题和标签:为柏 拉图添加标题、X轴标 签和Y轴标签以便更好 地解释图表内容。
格式化图表:对图表进 行格式化如修改图表颜 色、线条粗细等以使图 表更加美观。
打开Excel选择 需要制作柏拉 图的表格数据
点击“插入” 选项卡选择
计算销售额、成本和利润等关键指标 计算毛利率、净利率等比率指标 分析销售趋势和成本波动情况 对比不同产品或市场的销售数据
加载预测工具: 在Excel中安装 数据分析工具如 “数据分析库” 或“数据分析插
件”。
选择数据:将 要分析的数据 导入Excel中并 选择用于预测
的数据列。
配置预测模型: 在预测工具中选 择适合的预测模 型如线性回归、
汇报人:
字体大小: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图表大小调整字体大小使图表更加层次分明。
字体颜色:根据数据系列的颜色调整字体颜色使图表更加统一。
添加数据线和数据标记:通过添加数据线和数据标记可以更清晰地展示数据之间的关 系和变化趋势使柏拉图更加直观易懂。
调整颜色和字体:通过调整颜色和字体可以使柏拉图更加美观和易于阅读。
识别趋势:使用图表中的线条或趋势线来分析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趋势
数据分析方法:结合EXCEL柏拉图和其他数据分析工具如移动平均线、指数平滑等进行趋势预测和 异常值检测
Pareto Chart(柏拉图)Excel模板(自动排序计算生成图表)_V2.0

7.50% 78.67% 72.99% 62.56% 90.05%
84.36%
Defect Rate
100.00% 91.94%
Accumulated Effect
100.00%
80.00%
Accumulated Effect
5.00% 51.66%
60.00%
Defect Rate
0.00%
0.00%
dfn7
Defect Rate
dfn12 2.76% 36.49%
dfn4 2.59% 51.66%
dfn1 1.86% 62.56%
dfn13 1.78% 72.99%
dfn3 0.97% 78.67%
dfn5 0.97% 84.36%
dfn8 0.97% 90.05%
dfn10 0.32% 91.94%
Others 1.38% 100.00%
3.48% 20.38%
Accumulated Effect
Defect
TOP5 Defect Analysis & Improvement
工站 Station 不良描述 Defect Description 不良率 Defect Rate 原因分析 Root Cause Analysis 改善對策 Action 责任人 Owner 需完成日 Due Date
dfn7
3.48%
dfn12
2.76%
dfn4
2.59%
dfn1
1.86%
dfn13
1.78%
针对本sheet布局位置勿改动sheet名称勿改动若图表柱子显得太低可双击主y左侧纵轴修改最大值或改为自动若前五大不良需要填写仅需填写黄底色部分1234不良数211lossrate1710defectitemdefectraterelativedefectrateaccumulatedeffectdfn123186dfn734820382038dfn2dfn1227616113649dfn312097dfn425915175166dfn432259dfn118610906256dfn512097dfn1317810437299dfn6dfn30975697867dfn743348dfn50975698436dfn812097dfn80975699005dfn9dfn100321909194dfn1003210others13880610000dfn11024以下自动排序dfn1234276排序不良名称不良率dfn1322178dfn1186dfn140081515dfn2008dfn15dfn3097dfn4259value
如何制作柏拉图

.. 如何用Excel 2010制作柏拉图以下例详细讲解用Excel2010制作柏拉图.步骤1.首先要有一个表。
步骤2.在原先数据的基础上,在第一行项目下插入一条空行,如下图所示的第2行。
插入空行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得到0%那个点,然后在后面再插入一列,如下图所示的D列,算出累计百分比。
插入“累计百分比”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得到柏拉图中的折线。
以A3:B8单元格的内容为基础,创建基本的柱形图步骤3.下面添加百分比折线。
在图表上右键单击,点击“选择数据”点击左侧的“添加”系列名称这里我输入“累计百分比”,系列值选择D2:D8单元格都选择好以后,就可以看到,图表中出现了新的图案(图中红色部分),因为跟原来的数据相比,这些百分比数字很小,所以以柱状图显示的时候不是很明显,一会儿我们需要让它以折线图的形式显示出来..在刚刚添加的红色柱形图上右键单击,选择“更改系列图表类型”-“折线图”步骤4.然后在变成折线以后的图形上右键单击,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在“系列选项”中,选“次坐标轴”,这时候,图表自动添加了百分比的次Y 轴。
步骤5.在柱形图上右键单击,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然后将“系列选项”中的“分类间距”调整为0,此时,柱形图各项目之间的间隙没有了步骤6. 最麻烦的一步:怎么加入80/20虚线?对于所需的虚线,我们可以在后期添加。
在“插入”-“形状”-“线条”后右击所添加的线条点击“设置形状格式”,选择你想要线条的类型、颜色等(但这样的弊端就是一调节图表,虚线就得重新调整)①在表格后加入一列,在我们重点要改善的项目对应的格子中输入累计百分比,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重点要改善的项目的累计百分比是80.65%。
如图②在图表上右键单击,点击“选择数据”点击左侧的“添加”系列名称可以随便输入,这里我输入“8020”,系列值选择E2:E8单元格..③点击“确定”以后可以看到在累计百分比的折线图上多了一个绿色三角形,此时我们刚添加的8020还是折线图,现在我们把刚刚添加的8020改成散点图,这样我们才好添加我们需要的虚线。
用Excel2007制作柏拉图详解

1、在Excel上输入需要的数据,如图:注意:我在第3行空出了一行,累计百分比如要用到0%这个点,所以输入以备待会制图的时候需要用到;还有F列也是待会制图的时候需要用到的,这个是计算出来的,“次X坐标轴”中的内容=累计项目数/项目总数,项目总数包括空白行,在这里是5(例如“肿胀”“出血”“水泡”“高迷走N反射”共4个项目,再加上一个空白行,项目数就是5个了);累计项目数就是,比如说空白行是第一个项目,也就是1/5,出血是第二个项目,也就是2/5,以此类推,其实这些都没什么用,你知道怎么来的就行,一会作图的时候要用到,所以提前把数据都准备好了。
2、以B4:C7单元格的内容为基础,创建基本的柱形图,如图:选中B4:C7单元格,插入—柱形图—二维柱形图,选择第一个就行,如图:3、在柱形图上右键单击(单击后可以看到4个柱形图的4个角有小圆圈,看到没),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然后将“系列选项”中的“分类间距”调整为0%,此时,柱形图各项目之间的间隙没有了,如图:4、为了好看点,我们可以改一下4个柱形图的颜色,以示区分,随便选择1个柱形图,在柱形图上右键单击,选择“设置数据点格式”,然后在左侧选择“填充”,然后选择“纯色填充”,然后选择喜欢的颜色,(这和上一步不一样,这是选择1个柱形图,你看一下图,这次是1个柱形图4个角有圆圈,代表选中了)如图:把图上右侧没用的标签删掉,如图:5、右击整张图表,点击“选择数据”,点击“添加”,系列名称填写“系列2”就行,系列值选择累计百分比的那些数据,也就是E3:E7的单元格,如图:6、在刚刚添加的柱形图上,右键单击,选择“更改系列图表类型”,选择折线图,确定,如图:7、在折线上右键单击,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选择“次坐标轴”,如图:8、在折线右键单击,选择“选择数据”,选择“系列2”,点击“编辑”,轴标签区域选择次X坐标轴的数据,也就是F3:F7的单元格,点击确定,如图:9、选中整个图表,在工具栏—布局—坐标轴—次要横坐标轴—显示从左向右坐标轴,如图:10、在次X轴上(就是图表上边的刻度线0.2,0.4,0.6,0.8,1)右键单击,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然后在“坐标轴选项”中的“位置坐标轴”选择“在刻度线上”,然后将其“主要刻度线类型”和“坐标轴标签”都设置为无,如图:11、选中次Y轴,右键单击次Y轴,点击“设置坐标轴格式”,然后将最小值设置为“固定”“0”,将最大值设置为“固定”“1”,然后将主要刻度单位设置为“固定”“0.2”,这样图表里就显示5条刻度线(1/0.2=5),如果想显示10条刻度,就设置为0.1(1/0.1=10),如图:12、选中主Y轴,右键单击主Y轴,点击“设置坐标轴格式”,然后将最小值设置为“固定”“0”,将最大值设置为“固定”“51”,然后将主要刻度单位设置为“固定”“10.2”(51/5=10.2),Y轴的最大值设置就是看你的样品总数量,在你的表格中,23+17+6+5=51例,所以在此设置为51,如果你的总数是X,就设置为X,另外,主要刻度单位就设置为X/5,因为我们在设置次Y轴的时候,显示的是5条刻度线,所以现在也得显示5条刻度线,于是51/10.2=5,如图:13、选中折线,右键单击,选择“添加数据标签”,然后就能显示每个点的数据了,然后选中4个柱形图,右键单击,选择“添加数据标签”,然后也能显示每个点的数据了,见图:到这就大功告成了。
excel2010柏拉图制作教程

excel2010柏拉图制作教程在Excel中录入好数据以后都需要进行数据统计,在统计过程中如果用到图表进行辅助,那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其中柏拉图在图表中也用得比较多。
下面是由店铺分享的excel2010柏拉图制作教程,供大家阅读、学习。
excel2010柏拉图制作教程:柏拉图制作步骤1:选中数据,点击插入—柱形图,选择二维柱形图中的第一种图形。
柏拉图制作步骤2:选中位于右边的红色柱(系列2),右键,选择更改系列图表类型,将系列2改为折线图。
柏拉图制作步骤3:选中蓝色柱(系列1),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将分类间距调为0柏拉图制作步骤4:选中折线,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在系列选项中选择“次坐标轴”。
柏拉图制作步骤5:然后将折线的数据区域向上拓展一格,使其包含“累计百分比”单元格,这时,折线的纵坐标起点变为0。
柏拉图制作步骤6:分别选中左右两边的主/次纵坐标轴,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根据数据将坐标轴的最大值改为100或1,同时可将数据改为用百分比显示,并可调整小数位数等(按自己的需要)。
柏拉图制作步骤7:点击图表工具下的布局—坐标轴—次要横坐标轴—其他次要横坐标轴选项,将位置坐标轴选为“在刻度线上”。
柏拉图制作步骤8:此时,折线的起点移动到了横纵轴交叉处,但底下出现了一正一偏两条横坐标轴,分别为主、次横轴,要把偏的次横轴去掉:点击图表工具下的布局—坐标轴—次要横坐标轴—显示无标签坐标轴。
柏拉图制作步骤9:分别选中柱形图、折线图,点击图表工具下的布局—数据标签,按个人需要加上数据并设置字体等格式。
柏拉图制作步骤10:点击图表工具下的布局—网格线,自行保留或去掉网格线。
柏拉图制作步骤11:点击图表工具下的设计—选择数据,选中“系列1”,点击编辑按钮,在系列名称下的文本框中输入“比例”,同样地将“系列2”改为“累计百分比”,按确定,可见图例名称已改变。
点击图表工具下的布局—图表标题,在文本框中输入标题。
柏拉图制作(EXECL2007)

第十五步:柏拉图制作—折线图—不良 数折线图调整为柱形图
1、鼠标左键点击不良数的蓝色带点的折线区域。 2、点鼠标右键。 3、点选“更改系列图表类型”。 4、点选“柱形图”。 5、点选“第一种柱形图”。 6、点“确定”。
第十六步:柏拉图制作—折线图—不良数折 线图调整为柱形图—柱形图间距调整
1、点击图表中的不良数蓝色“柱形图”。 2、再点右键。 3、点选“设置数据系列格式”。
右部的次要坐标轴刻度线的调整方法也同上。
第十八步:柏拉图调整—添加80/20线
从插入栏用手工按80/20原则划出红色虚线。
一个标准的柏拉图就完成 了,但可继续往下优化。
柏拉图美化1—主要网格线调整为虚线
1、点击图表中的横向网格线。 2、点鼠标右键。 3、点选“设置网格线格式”。
柏拉图美化1—主要网格线调整为虚线
第十三步:柏拉图制作—折线图—生成 次坐标轴—次坐标轴调整
1、鼠标左键点击图表上右边的垂直轴(次坐标轴)。
第十三步:柏拉图制作—折线图—生成 次坐标轴—次坐标轴调整
2、点鼠标右键。3、点选“设置坐标轴格式”。
第十三步:柏拉图制作—折线图—生成 次坐标轴—次坐标轴调整
4、在坐标轴选项中:最大值、最小值、主要刻度单位、次要刻度单位等 目前都是自动。
按上页的方法逐 项调整如左图。
第八步:统计表—累计不良率计算
1、在“累计 不良率”第一 输入计算公式。 2、点 “Enter”。
第八步:统计表—累计不良率计算
3、在“累计不 良率”第二行输 入计算公式。 4、点“Enter”。
第八步:统计表—累计不良率计算
5、 鼠标移动到 “48.9%”的右 下部(此时右下 部区域出现小的 “+”字符号)。 6、鼠标左键点 住该“+”符号, 并下拉到序号第 11格。
柏拉图制作步骤完整版

柏拉图制作步骤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举例:某月统计A产品生产中的不良项目及不良数量,统计结果为:黑点14pcs,白点8pcs,划伤4pcs,凹点10pcs,气泡5pcs,流纹2pcs。
用以上不良统计数量作出柏拉图。
第一步:数据整理(依次从最高向最低排列)第二步:插入图表①先选择上图所整理的数据(除去合计一列),然后点击菜单→插入→图表→自定义类型→两轴线-柱图,出现下图所示:?②出现上图所示之后,点击: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完成,柏拉图雏形作成,如下图所示:第三步:图表中Y轴左右两边的刻度整理①鼠标右键点击图表Y轴左侧,出现下图所示②点击坐标轴格式,出现下图,然后将“最小值”设置为“0”,“最大值”设置为“43”(不良数量的总数为43)然后点击确认,再用同样的方法点击Y轴右侧,将“最小值”设置为“0”,“最大值”设置为“100%”(不良数量的总百分比为100%),“主要刻度单位”设置为“25%”,然后图形如下所示:第四步:柱图调整(柏拉图的柱子之间是没有空隙的)①鼠标右键点击图中柱图,然后点击:数据系列格式,如下图所示:②然后点击选项,然后将“分类间距”设置为"0" ,勾选“依数据点分色”(为了不良项目区分更加明显,也可以不选)然后确定,就得出柏拉图啦第六步:百分比“源数据”选择区域调整(百分比的第一个数据为不良最高所占比例)①将百分比源数据第一个数值前面的单元格设置为“0”。
②鼠标右键点击图表,选择源数据,然后在“系列”点击“不良比例(%)”,将值的选定区域的开始的单元格设置成前面设置为“0”的单元格数值。
如下图所示,然后点击确定。
第七步:柏拉图作成①上图所示点击确定后,在图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图表选项”,然后选择“坐标轴”,勾选“次坐标轴”的“分类(X)轴”,然后点击确定。
②上图点击确定后,在下图所示的“次X轴位置”单击右键选择“坐标轴格式”③点击“刻度”后,去掉“数值(Y)轴至于分类之间”前面的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