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饮用水标准对比
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四国饮用水质标准比较

.快适水水质卫生标准1、快适水概念水质指标达到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现行饮用水标准中最高要求,适合于婴幼儿等对水中污染物较为敏感的人群长期饮用的优质饮用水。
2、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四国或地区饮用水水质标准比较2.1分类的区别(1)美国水质标准分为国家一级饮用水水质标准和二级饮用水标准。
国家一级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又有最大污染物浓度(MCL)和最大污染物浓度目标(MCLG)两个指标,MCL为强制性的标准,MCLG是非强制性的更高目标值。
美国一级饮用水指标共有78个,分为:无机物、有机物、放射性物质、微生物学指标,其中无机物指标有15个,有机物指标54个,放射性物质指标有3个,微生物学指标有6个;二级饮用水污染物指标共有15个,没有细分。
(2)欧盟水质标准并没有特别分类,水质指标分为微生物学指标、化学物质指标和指示指标,其中微生物学指标2个(瓶桶装水是5个),化学物质指标26个,指示指标20个。
(3)日本水质标准分为水质基准项目和水质管理目标设定项目。
水质指标项目分为病原微生物、重金属、无机物、金属类、有机物、消毒剂残留及消毒副生成物、基本特性、其他类。
日本水质基准项目共50个,其中病原微生物指标有2个,重金属指标有10个,无机物指标有9个,有机物指标有11个,消毒剂和消毒副生成物10个,基本特性指标5个,其他类指标2个;水质管理目标设定项目共27个,其中重金属和金属指标有4个,无机物指标有2个,有机物指标有9个,消毒剂和消毒副生成物6个,其他类6个。
(4)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分为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共计106项。
饮用水标准水质常规指标分为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四类共1 / 19.38个,其中微生物指标有4个,毒理指标有15个,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有17个,放射性指标2个;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4个;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分为微生物指标2个、毒理指标59个、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3个。
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四国饮用水质标准比较

快适水水质卫生标准1、快适水概念水质指标达到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现行饮用水标准中最高要求,适合于婴幼儿等对水中污染物较为敏感的人群长期饮用的优质饮用水。
2、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四国或地区饮用水水质标准比较2.1分类的区别(1)美国水质标准分为国家一级饮用水水质标准和二级饮用水标准。
国家一级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又有最大污染物浓度(MCL)和最大污染物浓度目标(MCLG)两个指标,MCL为强制性的标准,MCLG是非强制性的更高目标值。
美国一级饮用水指标共有78个,分为:无机物、有机物、放射性物质、微生物学指标,其中无机物指标有15个,有机物指标54个,放射性物质指标有3个,微生物学指标有6个;二级饮用水污染物指标共有15个,没有细分。
(2)欧盟水质标准并没有特别分类,水质指标分为微生物学指标、化学物质指标和指示指标,其中微生物学指标2个(瓶桶装水是5个),化学物质指标26个,指示指标20个。
(3)日本水质标准分为水质基准项目和水质管理目标设定项目。
水质指标项目分为病原微生物、重金属、无机物、金属类、有机物、消毒剂残留及消毒副生成物、基本特性、其他类。
日本水质基准项目共50个,其中病原微生物指标有2个,重金属指标有10个,无机物指标有9个,有机物指标有11个,消毒剂和消毒副生成物10个,基本特性指标5个,其他类指标2个;水质管理目标设定项目共27个,其中重金属和金属指标有4个,无机物指标有2个,有机物指标有9个,消毒剂和消毒副生成物6个,其他类6个。
(4)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分为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共计106项。
饮用水标准水质常规指标分为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四类共38个,其中微生物指标有4个,毒理指标有15个,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有17个,放射性指标2个;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4个;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分为微生物指标2个、毒理指标59个、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3个。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介绍国内标准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介绍:国内标准摘要:饮水安全是影响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的健康生命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工作的第一需要。
而饮用水水质标准是评价饮用水质量优劣程度和供水企业供水水质好坏程度的尺度,也是卫生、水利、城建等部门和相关行业、单位进行水质与卫生管理、监督执法的基础依据。
本系列文章主要介绍我国与WHO、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基本情况,以期对我国的饮水安全工作有所借鉴。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饮水安全则是影响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际上一些地区和国家频繁发生恶性事件,饮水安全和卫生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关注,饮水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安全、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死于饮用不卫生的水,饮水安全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生命。
近年来,我国农村饮水解困取得了很大进展,城市供水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饮水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一些地区饮水存在水质严重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水性地方病等问题。
据初步调查,全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其中约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血吸虫病区约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严重,威胁到饮水水质。
当前饮水水质带来的危害,已严重影响人的生命健康。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
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决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要增强紧迫感,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提出解决方案,认真加以落实,使群众喝上‘放心水’”。
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的健康生命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工作的第一需要。
由于水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此,饮水的每个环节其安全质量要素都必须严格控制。
中日饮用水标准对比

中日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比较(刘晓茹李贵宝李文奇)刘晓茹李贵宝李文奇摘要:本文比较了中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和日本《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各自的特点,以及二者在水质指标分类、指标数目和指标值等方面的异同。
中国《规范》基本上符合国情,且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标准;日本;比较自来水是城市人民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物品,它应是安全、无害,并且清洁卫生、无嗅无味、可口好喝的。
“饮用水水质标准”就是为达到此目的而制定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以及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水质标准也在不断修改与完善。
我国加入WTO后,水环境监测也必须逐渐与国际接轨。
2001年中国国家卫生部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以下简称中国《规范》),该规范从2001年9月1日起实施。
《规范》的水质卫生部分,在检测项目和指标值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与国际同类标准比较,基本上是一个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又是经济高度发展的国家,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以下简称日本《标准》)的制订同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EC)和美国环保局(USEPA)的相关标准,并进行了多次修订。
本文就这两个规范和标准进行对比,以反映中日两国在标准制定方面的差异,促使我国进一步加强对饮用水水质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
1 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概述1.1 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发展上海是我国最早制定地方性饮用水标准的城市之一,“上海市饮用水清洁标准”于1928年10月修订公布。
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上海市自来水水质标准》,共有16项指标。
1954年我国卫生部拟订了一个自来水水质暂行标准草案,有16项指标,于1955年5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十二个大城市试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部管理生活饮用水的技术法规。
1959年经国家建设部和卫生部批准,定名为《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
1976年国家卫生部组织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饮用水标准,共有23项指标,定名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编号为TJ 20-76),经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批准。
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四国饮用水质标准比较

快适水水质卫生标准1、快适水概念水质指标达到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现行饮用水标准中最高要求,适合于婴幼儿等对水中污染物较为敏感的人群长期饮用的优质饮用水。
2、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四国或地区饮用水水质标准比较2.1分类的区别(1)美国水质标准分为国家一级饮用水水质标准和二级饮用水标准。
国家一级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又有最大污染物浓度(MCL)和最大污染物浓度目标(MCLG)两个指标,MCL为强制性的标准,MCLG是非强制性的更高目标值。
美国一级饮用水指标共有78个,分为:无机物、有机物、放射性物质、微生物学指标,其中无机物指标有15个,有机物指标54个,放射性物质指标有3个,微生物学指标有6个;二级饮用水污染物指标共有15个,没有细分。
(2)欧盟水质标准并没有特别分类,水质指标分为微生物学指标、化学物质指标和指示指标,其中微生物学指标2个(瓶桶装水是5个),化学物质指标26个,指示指标20个。
(3)日本水质标准分为水质基准项目和水质管理目标设定项目。
水质指标项目分为病原微生物、重金属、无机物、金属类、有机物、消毒剂残留及消毒副生成物、基本特性、其他类。
日本水质基准项目共50个,其中病原微生物指标有2个,重金属指标有10个,无机物指标有9个,有机物指标有11个,消毒剂和消毒副生成物10个,基本特性指标5个,其他类指标2个;水质管理目标设定项目共27个,其中重金属和金属指标有4个,无机物指标有2个,有机物指标有9个,消毒剂和消毒副生成物6个,其他类6个。
(4)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分为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共计106项。
饮用水标准水质常规指标分为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四类共38个,其中微生物指标有4个,毒理指标有15个,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有17个,放射性指标2个;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4个;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分为微生物指标2个、毒理指标59个、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3个。
我国现行饮用水水质标准与国际水质标准的比较

六、饮水的健康标准
前面所说的对城镇自来水的水质要求,是从必须确 保用户终生饮用安全出发而规定的,这显然是个安全 标准,若从更加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对水质 的要求就要高于安全标准。
专家一般认为健康的饮用水应有如下特点; ①除应符合已经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和非常 规检验项目及限值外,色度与浑浊度越低越好;有毒 有害物质和细菌越少越好。
第25页/共60页
④矿泉水
矿泉水是来自地下深处流经岩石的地下水。含有一 定的对人体新陈代谢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矿泉水由于是流经地下,地下地质情况千差万别, 因而对矿泉水的“品质”优劣必须有严格的检验测试, 一般钙高钠低为优,符合人们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 素种类多、含量适中为最佳。优质的矿泉水对人体健 康最有益,可惜这种矿泉水并不多见。
第20页/共60页
炎热的夏天或运动之后,由于大量出汗,体内水分 大大减少,应及时补充水分,同时还应适量补充盐分, 因为体内盐分也随汗液流失。
盐(主要是氯化钠)溶液能与细胞保持等渗(进出水分 相等)。人体在腹泻等失去过多水分的情况下,就要 向体内补充生理盐水,以此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生 理盐水是含0.9%氯化钠的水溶液。通常是在医院里 由静滴注入体内,也就是常说的“吊盐水”。
第28页/共60页
⑨含银水
装在银制器皿的水具有杀灭水中细菌的作用。有的 国家也曾对这种水的灭菌机理进行研究,前苏联宇航 员就曾饮用含银水。
⑩冰雪融化水 人们早就知道,饮用没有污染、纯净的冰雪融化的 水,使人生气勃勃,赋予青春活力,这固然是由于这 种水没有毒素感染,还由于这种水中重水含量比一般 水要低得多,活性比一般水要强得多之故。
第35页/共60页
多喝水,保持体内充足的水分,可使皮肤显得滋润光滑。 开水自然冷却至20~25℃时,溶于其中的气体比煮沸前少 1/2,这些水的内聚力增大,分子间更加紧密,表面张力 加强。这些物质与生物细胞内的水十分接近,有很大的亲 和性,饮用后易被皮肤吸收渗透到皮肤内,有利于美肤。
日本最新饮用水水质标准,抢先看!

日本最新饮用水水质标准,抢先看!编者按日本最新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共由三部分构成,即法定项目、水质目标管理项目和要检讨项目。
其中法定项目和我国的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大同小异,但对溶解性固体和总硬度的限值更为严格和合理。
水质目标管理项目中的农药指标共计120项,在世界上涵盖最多,同时有不少是既要求测定其母体农药,又要求测定其主要代谢产物。
此外,要检讨的项目中包括了一些常见的环境干扰化学物质(如雌二醇、炔雌醇、双酚A、壬基酚等),但相应限值较高,其合理的限值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科学探讨。
作者简介:刘则华(1978-),湖南新邵人,工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水体环境微污染研究。
1 日本最新饮用水水质标准日本最新的的水质基准于2019年4月1日正式实施。
该标准包括如下3类指标:1)根据日本自来水法第4条规定必须要达到的标准,即法定标准,共51项;2)可能在自来水中检出,水质管理上需要留意的项目,即水质目标管理项目,共26项,其中农药类项目含120种;3)需要检讨的项目47项。
因为这些指标的毒性评价还未确定,或者自来水中的存在水平还不大清楚,所以还未被确定为水质基准项目或者水质目标管理项目。
日本饮用水水质基准修订主要记事实施日期修订内容备注2019年4月1日水质基准:新增加氯酸项目,限值0.6 mg/L水质管理目标项目:追加异养菌和氟虫腈两项经厚生省科学生活环境上水委员会审议通过(2019年8月和2019年10月)2019年4月1日水质基准:废除1,1-二氯乙烯;将顺-1,2-二氯乙烯变更为顺-1,2-二氯乙烯和反-1,2-二氯乙烯;总有机碳的限值降为3 mg/L水质管理目标项目:增加铝项目;追加1,1-二氯乙烯;变更二氯乙腈和水合氯醛目标值;修订农药EPN和毒死蜱的目标值;废除反-1,2-二氯乙烯经厚生省科学生活环境上水委员会审议通过(2019年10月和2019年12月)2019年4月1日水质基准:镉的限值降低至0.003 mg/L水质管理目标项目:废除1,1,2-三氯乙烷;对农药稻瘟灵、氟硫、苯噻草胺、溴丁酰草胺、禾草畏和吡丙醚的目标值进行了修正经厚生省科学生活环境上水委员会审议通过(2019年12月和2019年2月)2019年4月1日水质基准:三氯乙烯的限值强化为0.01 mg/L水质管理目标项目:变更了甲苯的目标值;对农药戊菌隆、甲灵、去草胺和丙草胺的值进行了修正经厚生省科学生活环境上水委员会审议通过(2019年2月和2019年12月)2019年4月1日水质管理目标项目:农药类的分类进行了修正经厚生省科学生活环境上水委员会审议通过(2019年3月)2019年4月1日水质基准:追加亚硝酸氮指标,限值为0.04 mg/L水质管理目标项目:对铅和镍的限值做了修改;对包括恶嗪草酮、肟醚菌胺和硫线磷等12种农药的限值做了修正经厚生省科学生活环境上水委员会审议通过(2019年1月)2019年4月1日水质基准:二氯乙酸的限值强化为0.03 g/L;三氯乙烯的限值强化为0.03 mg/L水质管理目标项目:变更了(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的目标值;对1,3-二氯丙烷和羟基喹啉酮的目标值进行了修正经厚生省科学生活环境上水委员会审议通过(2019年2月)2 日本自来水水质特点及启示2.1 普通指标比较中日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普通指标(即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发现,两国之间的水质标准相差不大。
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

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因此对饮用水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主要由《饮用水卫生法》和《饮用水水质标准》两部分构成,其中《饮用水卫生法》规定了饮用水的基本管理制度,而《饮用水水质标准》则明确了饮用水的各项指标和标准要求。
首先,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对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放射
性物质等指标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等,无机物质指标包括砷、铅、镉等,有机物质指标包括农药、有机卤化物等,放射性物质指标包括放射性铯、放射性钡等。
这些指标的设定是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有效预防水源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其次,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还规定了饮用水的理化指标,包括颜色、浑浊度、
气味、味道等。
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饮用水的口感和观感,也是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直观感受。
因此,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对这些指标也有着详细的要求,确保饮用水清澈透明、无异味异色,让人们放心饮用。
此外,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还对饮用水的供水设施和供水管网提出了要求。
它
规定了供水设施和供水管网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标准,以确保饮用水在输送过程中不受二次污染,保证水质的稳定和安全。
总的来说,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体系,涵盖了饮用水的各
个方面,旨在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
这一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为日本的饮用水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饮用水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希望各国都能加强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比较(刘晓茹李贵宝李文奇)刘晓茹李贵宝李文奇摘要:本文比较了中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和日本《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各自的特点,以及二者在水质指标分类、指标数目和指标值等方面的异同。
中国《规范》基本上符合国情,且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标准;日本;比较自来水是城市人民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物品,它应是安全、无害,并且清洁卫生、无嗅无味、可口好喝的。
“饮用水水质标准”就是为达到此目的而制定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以及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水质标准也在不断修改与完善。
我国加入WTO后,水环境监测也必须逐渐与国际接轨。
2001年中国国家卫生部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以下简称中国《规范》),该规范从2001年9月1日起实施。
《规范》的水质卫生部分,在检测项目和指标值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与国际同类标准比较,基本上是一个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又是经济高度发展的国家,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以下简称日本《标准》)的制订同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EC)和美国环保局(USEPA)的相关标准,并进行了多次修订。
本文就这两个规范和标准进行对比,以反映中日两国在标准制定方面的差异,促使我国进一步加强对饮用水水质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
1 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概述1.1 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发展上海是我国最早制定地方性饮用水标准的城市之一,“上海市饮用水清洁标准”于1928年10月修订公布。
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上海市自来水水质标准》,共有16项指标。
1954年我国卫生部拟订了一个自来水水质暂行标准草案,有16项指标,于1955年5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十二个大城市试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部管理生活饮用水的技术法规。
1959年经国家建设部和卫生部批准,定名为《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
1976年国家卫生部组织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饮用水标准,共有23项指标,定名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编号为TJ 20-76),经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批准。
1985年卫生部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了修订,指标增加至35项,编号改为GB 5749-85,于1986年10月起在全国实施。
解放五十多年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颁布了4次,从开始的16项指标增加到35项,每次标准的修改制定都增加了水质检验项目和提高了水质标准。
1993年国家建设部又根据中国自来水协会对全国100多个城市调查研究的情况,制定了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水质指标88项,将供水企业分成四类,分别提出不同的水质目标和检测项目。
88项水质指标基本是按欧共体和世界卫生组织20世纪80年代的标准制定的。
2001年6月7日卫生部正式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161号),自2001年9月1日起实施,共包括7个附件:附件1: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附件2: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附件3: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评价规范附件4: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附件5: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附件6: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附件7: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
1.2 中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特点中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有96项水质指标,其中常规检验项目34项,非常规检验项目62项;另外还规定了法定的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法定的量的限值”共122项。
该《规范》与1985年版本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比,作了重大修改。
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由35项增加至96项,主要是有机物检测项目增加较多,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重大举措,新增水源水有害物质检测项目64项,标准限值要求有所提高。
2 日本《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概述2.1 日本《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日本卫生部于1955年7月首次颁布了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
之后先后于1957年、1959年对此标准进行了两次修改,于1985年颁布了包括微生物学指标、无机物及感官性项目等26个指标在内的饮用水水质国家标准。
此标准一直沿用到1992年。
在1985年到1992年期间内,颁布了几次临时标准。
1992年10月,日本卫生部根据国际和国内的实际情况颁布了新的标准。
1993年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1998年又进行了修订,增加了铀和亚硝酸盐氮两个监测项目,1999年再增加了苯达松、卡巴呋喃等四中除草剂和二恶英监测项目,2000年又重新修改了水质标准,主要增加了监视性项目,从1992年的26项增加到了35项。
其中包括了两种与代替氯气消毒剂(二氧化氯、亚氯酸离子)有关的项目及4种农药等。
2.2 日本《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特点日本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标准包括了46项水质标准项目,其中有29项是与健康关联项目,17项则是自来水基本性状项目。
除了标准项目以外,还设了13项以保证水的可饮用性为目的的快适项目,以及35项为掌握新化学物质的污染状况为目的的监视性项目。
日本标准中,“与人体健康关联指标”为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为了确保自来水的安全性和信赖性而设立的标准项目;“管网水必须具备的的基本性状指标”为自来水须具备的基本性状项目,从确保自来水的技能条件出发,人民生活上的基本需求和腐蚀性等设施管理上的要求出发而设定的项目。
“快适水质项目”是为了提供高质量的饮用水,设定了各项目的目标值,其实施则由各自来水公司自行判断决定,这主要是作为水质管理的目标,以求饮用水舒适爽口,其中的要求比水道法规定的水质标准高得多,如浊度,水质标准中管网水规定小于2NTU,快适性指标要求出厂水小于0.1 NTU,给水栓处小于1 NTU;“监视项目”指和指导值相比,现在的检出浓度非常低,但将来有可能会上升的趋势,从安全角度出发,要求全国范围内进行检测。
水质分析方法标准大多采用ISO水质分析方法标准。
3 中日饮用水水质标准(规范)的对比3.1 水质指标的比较中国与日本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的特点对比,见表1。
由表可见,中国的饮用水水质规定指标为96项,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指标为46项,中国比日本多出了50项;在62项非常规监测项目中有机监测指标占了54项,说明我国对有机污染越来越重视了。
我国对饮用水水源水质还提出了专门的要求,共要求监测64项有害物质,这使得我国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更科学、更符合实际。
日本在饮用水水质标准46项指标的基础上,又对饮用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设了13项快适水质指标,以使饮用水更加舒适爽口,虽不作为强制性检验项目,但说明人们对影响生活水平的饮用水有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从发展的角度考虑,提出了35项监视项目,这些项目将来可能会有上升的趋势,为了安全也有必要进行检测。
中日两国水质标准在水质指标分类上也有所不同,中国饮用水水质指标以实验室能否测定为条件,分常规和非常规检验项目进行分类,并规定了64项饮用水源水有害物质的限值。
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以水质指标的功能划分,分为与人体健康有关的指标和管网水必须具有的性状指标,另外规定了快适水质指标和监视项目。
3.2 水质指标标准值的比较中日生活饮用水标准不仅在指标方面有所区别,而且在指标的标准值方面也有不同。
本文主要对以下13项差别较大且较敏感的指标项目进行了分析比较(表2)。
由表可见,中国规范的水质指标值普遍高于日本标准的指标值,只有酚、镉、铅低于日本。
日本于1999年修订的标准中增加了国际关注的二恶英,作为监视项目,也说明日本的监测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中国也应加强该方面的研究。
在金属元素监测方面,中国监测了钡、铍、银、铊,而日本没有监测这四项,1998年日本增加了铀,作为监视项目。
农药及除草剂监测方面,中日两国在监测项目上有较大区别,只有百菌清是共同的监测项目,中国控制在0.01 mg/L以下,日本作为监视项目控制在0.04 mg/L以下;其它监测项目均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两国施用的农药种类不同。
在生物监测项目方面,中国比日本多一项,日本监测大肠菌群,中国对大肠菌群的监测分为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
在放射性指标监测中,中国监测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日本则没有监测。
3.3 评价污染物的替代指标水中大多数污染物的监测较复杂,日本采用了一种UV260的简便方法作为评价污染物的替代指标。
UV260测定值与主要水处理中去除的程度呈相关关系,测定迅速、连续、精度高且价格便宜。
其原理是可从UV260的去处率来预测对某些金属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去除率,特别是通过UV260的去除率可预测水处理中对二恶英的去除率,这给日常的水质监测与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有效的控制出水水质。
4 结语与国际同类标准比较,中国新《规范》克服了原《标准》存在的水质指标项目少、某些指标值偏宽、水质指标要求一刀切、标准复审周期长等不足,基本上是一个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中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不仅在指标数目和分类方面有所区别,而且在标准值方面也有差异。
中国规范的水质监测指标数比日本多,而日本的水质指标值大多低于中国。
因此,中国要根据国情及不同地区的水质特点,逐渐完善与提高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饮水卫生与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1.深圳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汇编.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P150-153)2.李赞堂. WTO与中国水利标准化.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3.井翼等. 日本的水质标准与水质评价指标. 中国给水排水 2002,Vol.18:90-924.李延平.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实用指南.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20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19857.李贵宝等. 我国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发展. 水利技术监督 2003,11(3):15-178.刘晓茹等. 新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特点. 水利技术监督2003,11(4):22-24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 水利部水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