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探究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的效果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的进步,负压封闭引流术已经成为了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的
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就着重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利用负压引流对伤口进行处理的方法,它可以在伤口处形成一
个局部的低压环境,有助于抽出伤口内的渗出液和炎症渗出物,减少伤口内的炎症反应,
促进伤口的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被证明是治疗各种类型的
创伤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局部切开清刮,或者是通过使用消毒
药物进行清洗。
但是这些方法在治疗效果上并不理想,而且创面愈合时间较长,易于复发。
而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性渗出物的聚集,达到加速创面修复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时需要在机器的帮助
下维持负压,一般来说需要持续72小时左右。
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以确保引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并且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
在实际的治疗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的效果非常显著。
一般来说,患者感染症状得到较快缓解,创面较快愈合,病程时间明显缩短。
同时,负压
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减少治疗期间的疼痛和不适,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一、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原理及优势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是一种通过负压装置将伤口内的血液和渗出液抽出,促进伤口底部的愈合和组织重建的治疗方法。
其原理主要包括:1)维持伤口的稳定环境,减少感染的风险;2)通过负压作用促进伤口底部的血液灌注和组织修复;3)减少渗出液的积聚,降低伤口水肿和炎症反应。
相对于传统的引流方法,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操作简单、方便快捷;2)可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伤口;3)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4)可提高伤口愈合速度和治愈率。
1)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开放性骨折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和骨折部位软组织损伤,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伤口分泌物的积聚,降低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愈合和骨折愈复。
2)关节腔引流:在关节腔手术后,为避免渗出液的积聚和关节炎症的发生,通常需要进行引流处理。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关节内的渗出液,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手术后的恢复速度和效果。
3)复杂创伤的治疗:对于复杂创伤患者,通常需要多次手术和长期的伤口处理,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降低手术次数,减少伤口处理的痛苦和费用,提高治疗效果。
三、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它可以减少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痛苦和治疗成本。
它可以加速伤口底部的愈合和组织修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它还可以减少手术次数和伤口处理的频率,简化治疗流程,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虽然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对于部分患者来说,该技术需要长期的使用,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不适感和心理压力;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仍然受到一些限制,如对于部分特殊伤口或患者,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在未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将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治疗效果也将更加显著。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创面护理方式,通过在创面上施加负压,可以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提高创面愈合的成功率。
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
其主要作用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清除创面渗出物:在创伤创面护理过程中,产生的渗出物会导致创面感染和愈合受阻。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通过负压作用将渗出物从创面中抽出,保持创面干燥清洁。
2. 促进血液循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创面周围的血液循环,提高创面的供血供氧情况,促进创面愈合。
2. 减少感染风险:创伤创面易受感染,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地清除创面渗出物,保持创面干燥清洁,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提高创面护理的效果。
3. 缩短住院时间: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提高创面的愈合速度和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4.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促进创面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疼痛和不适感,加速康复。
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优势与前景1. 无创伤性: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没有创伤性,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2. 安全性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安全性高,不易引起并发症,并且操作简便。
3. 适应范围广: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创面护理,包括骨科创伤、烧伤、手术切口等,具有很广泛的适应范围。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将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尽管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效果,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 成本较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设备和耗材成本较高,增加了医疗费用的支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骨科创伤是指骨骼受到外力冲击或者拉伤导致骨折或者软组织损伤的一种情况。
骨科创伤常见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运动损伤等各种意外情况。
在骨科创伤的治疗过程中,创面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创面愈合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传统的骨科创伤创面护理常采用纱布包扎或者开放式引流方式,存在易感染、创面愈合缓慢、术后恢复时间长等问题。
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为骨科创伤创面护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通过在创面覆盖专用敷料,与引流管连接负压泵,形成负压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感染风险,缩短康复时间。
本文旨在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并比较其与传统护理方式的差异,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影响、优点、局限性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简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通过负压作用将创面渗出液引流出体外的现代创面管理技术。
该技术利用特殊的引流器件将创面覆盖后形成密封性空间,然后通过连接负压泵在创面上施加持续的负压,从而实现创面内渗出液的引流和污染物的清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创面感染的发生,还能促进创面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与传统的敷料覆盖引流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具有引流效率高、维持创面干燥、减少感染风险、促进新生皮下组织生长等优点。
目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已经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拓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评估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分析其优点和局限性,并对其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可以全面了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指导,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引言:骨科创伤创面护理是外科护理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能够减少感染率、促进愈合非常重要。
目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治愈率。
本篇文章将就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阐述与综述。
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基本原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通过应用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
该技术基于三个基本原理:创面的缩小、切口边缘的牵张和创面表面上的渗出液的处理。
首先,设定一定的负压压力,可以使得创面边缘向中心方向收紧,从而能够减少创面的大小,形成一个微小的缩小区域,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
其次,负压的引导作用也可以加强切口边缘的牵张力,从而有效地减少内部组织的收缩,防止裂缝和排出渗出液。
最后,负压还可以用于有效地清除创面表面的渗出液。
当负压被应用到创面上时,渗出液沿着负压引力在创面边缘被吸取掉,清除了创面表面的代谢废物、液体积聚以及其他有害物质,从而再次促进创面愈合。
骨科创伤创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对象,它们经常需要引流和封闭。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已被证明是治疗骨科创伤创面的有效方法之一,并具有许多其他治疗方法无法达到的优点。
1. 促进愈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促进创面边缘的下降,并增加血流。
这些作用有助于加快创面愈合,并降低疤痕形成的风险。
此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改善局部创面环境,提高配合治疗的效果,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2. 降低并发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创口渗出液等系反应,在创口愈合期间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时间,例如创口发炎、出血、感染、水肿等。
3. 快速从创面清除渗出液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作用下,创面周围积聚、梗死的组织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可以被有效清除,避免感染和形成新的分泌物积聚,减小了创面愈合的时间和复杂程度。
优点: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封闭引流是一种比较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出血和伤口感染的风险,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骨科创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通常需要在手术后进行创面护理以促进创面愈合和预防感染。
传统的创面护理方法包括纱布覆盖和开放引流,然而存在着易感染、排出液体不畅、创面愈合缓慢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被引入到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通过在伤口表面覆盖负压导管,利用外界的负压吸引伤口分泌物,促进伤口愈合,同时防止感染和减少渗出量,达到更好的创面治疗效果。
该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好评。
本文将详细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原理、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其优势与局限性,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创伤创面护理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
通过对该技术原理、应用、效果、案例分析、优势与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护士提供科学的护理指导,促进骨科创伤患者的康复和愈合,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骨科创伤创面护理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正文2.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原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负压原理,通过在创面周围设置负压导管,利用外部负压装置形成一个负压环境,促进创面处的渗出液排出,加速组织愈合和修复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引流管置入:先通过手术将引流管置于创面周围,确保负压导管覆盖整个受损区域。
2. 负压装置连接:将引流管与负压装置连接,负压装置可以通过电源或手动方式产生负压。
3. 调节负压力度:根据具体情况调节负压力度,一般建议维持在125-150mmHg,以避免对组织造成损害。
4. 持续吸引渗出液:负压环境能够促使渗出液顺利引流,减少局部水肿和感染风险,有利于创面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目的该研究主要探讨和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科创伤以及感染创面的护理方法。
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4月—2011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40例骨科创伤且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术前的心理疏导以及术后创面及引流装置的一系列护理。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该次的40例患者在随访跟踪6~12个月后,所有的患者都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38例患者创面无肌腱骨骼外露的情况且肉芽生长良好,对创面进行细菌培养显示呈阴性且创面修复好。
而另外2例则因骨外露面积比较大以及感染肉芽生长停滞而进行了二次修复。
结论该结果显示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创伤和感染患者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标签:骨科创伤;感染;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通过保护引流创面,利于创面肉芽生长的一种技术[1-2]。
在临床上,创伤骨科病人中无论是四肢复杂创面、大面积皮肤缺损、皮肤脱套伤还是陈旧创面的患者,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是暴力致伤,创面暴露的时间较长、软组织缺损面积比较大且受污染严重,有些甚至还伴有深部组织的损伤。
这些问题是创伤骨科常见的问题也是难题之一。
该研究随机选择2008年4月—2011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40例骨科创伤且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负压封闭减压术在治疗骨科创伤和感染创面中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来该院就诊的40例骨科创伤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在8~65岁之间,平均年龄50岁。
其中24例患者属于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10例患者术后伤口感染,5例皮肤脱套伤,1例大面积皮肤缺损。
1.2 手术方法麻醉后对创面给予彻底清创,清除创面感染、坏死组织及异物,用大量0.9%生理盐水、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冲洗创面,并观察创面有无出血的情况,对明显的活动性出血,给予创面彻底止血。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中的应用背景介绍创伤骨科手术是治疗骨与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手术后的感染是该术式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会威胁生命。
传统的引流方式效果不佳,易发生感染和输血等并发症。
在此情况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手术后创面引流,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术后感染方法。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定义和原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通过负压的作用排除创面血肿,降低细胞损伤并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
它由引流装置和负压泵等组成。
引流装置贴合患者的创面,并将创面内的液体和血液排出,同时保持负压状态。
通过负压的作用,创面边缘的组织受到拉伸,从而加速伤口愈合和创面收缩过程。
尤其对于深部创伤和手术创面的引流效果更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优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优于传统引流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降低感染风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效清除术后创面内的分泌物和血液,减少术后感染风险。
2.促进创面愈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通过负压的拉伸作用,促进创面边缘愈合和创面收缩,有利于伤口愈合过程。
3.减少出血和肿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通过有效引流减少出血和肿胀,促进术后恢复。
4.减轻患者疼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应用范围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领域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表现较为明显。
例如:1.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2.创伤和修复手术。
3.关节置换手术。
4.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
5.长时间床位患者的创面处理等。
操作方法1.患者在手术后置入引流管,并确认管路无气泡。
2.把引流管插入污物袋中,并将负压泵与引流管连接在一起。
3.在手术完成后,确认污物袋与负压泵连接牢固且污物袋密封。
4.开始设定负压泵的负压力,并设定引流量和引流频率。
5.监测污物袋内引流情况,并定期更换污物袋。
6.根据病情调整负压力和引流量。
7.在引流停止后,从引流管中移除负压装置并关闭引流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探究
发表时间:2018-07-02T13:55:54.30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杨佩1 杨小军2 郭伟3
[导读] 治疗骨科创伤与创面感染,引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解放军第517医院山西忻州 0363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你,我院收治的72例骨科创伤与创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各自3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中的相关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换药次数(3.1±0.9)次、抗菌药使用时间(5.9±1.3)d、抗菌药总费用(210.3±16.1)元,创面愈合时间(17.5±1.7)d,住院时间(19.7±3.9)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治疗骨科创伤与创面感染,引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骨科创伤;感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引言:
近年来,在工业生产、交通领域的各种事故中导致的骨科创伤以及感染创面十分常见,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发生率还在逐渐上升。
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加速创面愈合,控制并发症是创伤骨科面对的重要课题[1]。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用以治疗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我院特实施此次研究,现就此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你,我院收治的72例骨科创伤与创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各自3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2例和14例,年龄范围在17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7±9.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3例和13例,年龄范围在18岁到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9.6)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创伤面积和创伤程度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首先对患者的创面实施有效清理,然后在创面上将事前完成修剪的VSD敷料覆盖。
对于较深的创伤面,需要以敷料填入创面底部,在使用单项生物半透明薄膜将创口封闭,保证其密封状态。
再调整负压吸引器的设置为0.017到0.060 MPa,具体标准以敷料有明显凹陷为准。
患者连续接受7到10天的负压吸引后,取出敷料,对创面实施全面检查。
对于创伤面积较小,已经出现了丰富肉芽的创面,可实施缝合;对于出现丰富肉芽,但创伤面积较大的创面,以植皮的方式消除创面;对于床上面积较大,并且依然有软组织大量缺损的创面,则可再次实施VSD覆盖,直到丰富肉芽出现后以创面植皮给予治疗。
对照组患者以常规引流技术治疗:首先清理患者的创面,根据创面的实际状况实施辅料覆盖,1天或2天更换敷料1此;对于大面积的创伤,需增加引流条并且实施抗感染处理;每5到7天为患者实施病原学检查,直到患者创面具有丰富的肉芽以后,根据创面面积选择直接缝合或植皮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观察并对比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为[2]:患者在2周内创面完全愈合,表皮完好覆盖,无需再接受敷料治疗,视之为治愈;患者创面面积有显著缩小,且有健康肉芽生成,分泌物明显较少,并且在接受植皮术后床面愈合,视之为显效;未达到显效疗效标准,视之为无效。
痊愈与显效均视之为临床有效。
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抗菌药使用时间、抗菌药费用、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红,采用SPSS19.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的工具,计数数据表示为(数量/百分比),以卡方减压验证组间差异;计量数据表示为(平均数±方差),以t检验验证组间差异,P<0.05表示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在各自36例患者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中,2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无效,1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骨科创伤与创面感染,是创伤骨科治疗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也是重点问题,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持续冲洗,清楚创面分泌物、异物、脓液,然而该疗法的实施过程中,引流区与外界相连,导致感染难以真正有效控制,进而导致患者康复时间延长,治疗费用也大幅增加。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VSD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换药次数、抗菌药使用时间、抗菌药费用、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同样比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势,P<0.05。
综上所述,治疗骨科创伤与创面感染,引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安鹏,王建,石成柱.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3):24—25.
[2]邓中华,王永强,陈小龙,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09+211.作者信息:
杨佩,男,单位:解放军第517医院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外科第二作者:杨小军
第三作者: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