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中枢神经系统是我们身体的指挥中心,负责处理和传递信息,控制我们的行为和反应。
理解它的解剖结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体,也能为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1.1 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负责思考、感知、记忆和情感等复杂功能。
它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右半球通过一条叫做胼胝体的结构连接。
每个半球又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额叶主要与决策、问题解决和运动控制有关;顶叶则处理触觉和空间感知;枕叶负责视觉信息的处理;而颞叶则与听觉和语言理解密切相关。
1.2 小脑小脑位于大脑的下方,外观看上去像个小球。
尽管它的体积不大,但在运动协调和姿势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脑能处理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帮助我们保持平衡和精准运动。
二、脊髓的角色2.1 脊髓脊髓是连接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的主要通道,位于脊柱内,保护得相当周全。
它由一系列神经节组成,负责传递运动信号和感觉信号。
脊髓还控制一些反射行为,比如触碰到热物体时的迅速撤回手。
2.2 脊神经从脊髓延伸出来的脊神经负责将信息从身体各个部位传回大脑,或将大脑的指令传递到肌肉。
每一对脊神经都与特定的身体区域相关联,因此它们在感觉和运动的调节中至关重要。
2.3 反射弧反射弧是一种特殊的神经传导路径,当我们受到刺激时,它能快速做出反应,而不需要经过大脑的处理。
这种机制在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伤害时非常有效,比如当我们触碰到尖锐物体时,身体会立刻做出反应。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机制3.1 颅骨和脊柱大脑和脊髓的保护不仅依靠神经组织本身,还依赖于外部的结构。
颅骨将大脑包裹得严严实实,脊柱则是脊髓的保护者。
这些骨骼结构在外部冲击下提供了必要的保护。
3.2 脑脊液脑脊液是一种清澈的液体,充满在大脑和脊髓周围。
它不仅起到缓冲作用,保护神经组织免受撞击,还能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保持神经系统的健康。
脑脊液的平衡对于正常的神经功能至关重要。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解剖

1h CT
3h MRI T2WI
3h DWI
5d CT 弥散加权像诊断超早期脑梗死
星形细胞瘤囊变区 扩散呈低信号
DWI用于肿瘤鉴别诊断
脑脓肿扩散呈高信号
rCBV↓ 脑PWI示左侧基底节区中心梗塞形成
(局部血容量下降)
脑功能成像(BOLD—fMRI)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 )
皮质脊髓束走行
1 动眼神经 2 滑车神经 3 三叉神经眼支 4 三叉神经上颌支 5 展神经 6 颈内动脉 7 垂体 8 视交叉
海绵窦结构
脑膜解剖
脑有三层被膜:从外到里即硬脑膜、蛛网膜和软 脑膜
1 硬脑膜:分为两层,内层衬于颅骨表面,既骨 膜,外层深入大脑表面,形成大脑镰、小脑幕。 两层硬膜之间可形成静脉窦系统。硬脑膜与蛛网 膜之间为硬膜下腔
脑正常影像解剖
概论: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 包括大脑(端脑) 、间脑、小脑、脑干、岛叶、
边缘系统 脑室池系统: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诸
脑池 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 静脉窦:上矢状窦、直窦、横窦、窦汇、乙
状窦、颈内静脉
一 大脑
大脑(端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大脑半球由浅到深分为:皮质、髓质和基
小脑上蚓
小脑下蚓 小脑扁桃体
小脑扁桃体 小脑下蚓部
齿状核
小脑MRI表现
小脑上、中脚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下脚
小脑上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小脑上动脉
小脑血供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大脑后动脉
基底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前上动脉
椎动脉
小脑血供
小脑血供
四 脑干
神经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解剖学,顾名思义,即为研究神经解剖的学问。
它是神经科学的基础,掌握神经解剖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治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各种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其作用是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以控制身体内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
一. 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两个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两半球彼此之间通过大脑半桥相连。
大脑半球的表面被覆盖着许多大脑回和裂,不同的回和裂上有着不同的功能区,比如控制动作的前中央回,控制言语的前额叶回等等。
大脑的结构主要分为基底节、丘脑、海马体、杏仁体等多个部位,这些结构的功能各不相同。
1. 基底节基底节是大脑的一部分,它主要控制人体运动和规划动作。
它由若干个核团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黑质,它能够释放出神经递质多巴胺,促进神经元的活动,调节人体的运动和认知能力。
2. 丘脑丘脑是大脑的一部分,它位于脑中央,主要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它通过控制松果体、下丘脑等神经结构,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比如睡眠、食欲等。
3. 海马体海马体位于大脑的颞叶,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部位。
它主要负责控制学习、记忆等功能。
在海马体中可以发现大量长期形成的突触,形成了神经网络,对于人类的认知和记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4. 杏仁体杏仁体是大脑中较为原始的结构,与大脑皮层处于不同的区域,它位于颞叶的前部。
杏仁体主要参与了情绪和记忆的形成和加工,尤其是它对于情绪的影响更为显著,可以使人产生快乐、悲伤、愤怒等不同的情绪体验。
二. 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体最重要的神经组织之一。
脊髓主要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指令到各个部位,比如控制肌肉收缩、感觉信息的传递等等。
脊髓位于脊椎内,是一个长约45厘米的管状结构。
脊髓可分为灰质和白质两个部分,灰质位于中央,白质则位于周围。
1. 灰质灰质位于脊髓中央,呈蝴蝶状,它主要由神经元和突触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PPT

大脑皮层得功能与结构性分区-内 侧面
Figure 13、11b
Association Areas-联络区
大脑半球
大脑皮层
• 三种功能区
–运动区(Motor areas) –感觉区(Sensory areas) –联络区(Association areas)
运动区 – Primary Motor Cortex
• 控制运动功能 –初级运动皮层 (躯体运动 区) –中央沟前方
• 锥体细胞
• 皮质得深面为神经纤维形成得白质(髓质),它 们除了联系大脑不同区域得皮质外,更重要 得就是大脑皮层以外得脑与脊髓,把皮层运 动中枢发生运动信息向下传,把感受到得感 觉信息往上传给皮层感觉中枢,这些传导纤 维都要集中通过“内囊”,而且有交叉,即传
• 边缘叶 limbic lobe 由半球内侧面与底面某些脑叶 得脑回组成,它呈O形环绕于脑干前端。通常包括 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海马结构。主要 功能就是调节内脏活动,实现情绪反应以及参与记 忆、睡眠、性欲、食欲等得调节。
额叶得功能:
位于:边界、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回 • 1、皮质运动区 • 2、皮质侧视中枢 • 3、书写中构(额中回后部) • 4、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 • 5、额叶联合区
• 谢谢大家
半球内侧面得沟与回
半球底面
• 额叶底面纵 行得纤维束 为嗅束,其 前端膨大称 嗅球,嗅球 与嗅神经相 连。嗅束向 后扩大为嗅 三角,连于 海马回前部 与海马回钩 等嗅觉高级 中枢。
大脑半球上面观
岛叶
CNS得灰质与白质
• 通过前脑得额切面(冠切面)
–大脑皮层
–大脑深部灰质 (基底节)
脑干得生理功能
• 最重要得生理功能区域,脑干有维持维持生 命活动得重要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 枢、吞咽中枢等,如遭损伤会危及生命。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ppt课件

构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由此感觉组成的感觉传 导通路即为深感觉传导通路。 躯体四肢意识性本体感 觉传导通路
躯体四肢非意识性本体
感觉传导通路
ppt课件 13
第三级 神经元
丘脑外 侧 核
第二级 神经元
延髓
第一级 神经元
躯 体 四 肢 意 识 性 本 体 感 觉 传 导 通 ppt路 课件
14
躯体四肢非 意识性本体 感觉传导通
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抑制区易化区网状结构背外侧部包括中脑背盖网状结构内侧尾部部位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与易化区构成易化系统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引部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网状脊髓束抑制n元兴奋性肌梭敏感性肌紧张和肌运动上级中枢下传通路作用特点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强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占优势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弱网状脊髓束加强n元兴奋性肌梭敏感性肌紧张和肌运动二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rigidity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⑶ 牵涉痛(referred pain) ①定义: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 敏现象。 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
患病器官 体表疼痛
部 位
心 心前区
左臂尺侧
胃、胰 左上腹
肩胛间
肝、胆 右肩胛
肾脏 腹股
沟区
兰尾 上腹部
或脐区
②机制:
Ⅰ.会聚学说:
患病内脏与某 部位体表的感觉传入 纤维会聚于同一个后 角N元→痛觉错觉。
38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脊髓是完成躯体运动最基本、低位的反射中 枢。 脊髓反射:只需要脊髓存在即能完成的反射 活动。 脊 动 物:脊髓第五颈节段以下横断(保留膈 肌运动),使脊髓与延髓以上中枢离断的动物,来 研究脊髓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运动传导通路
01 02 03 04
运动传导通路是指从大脑皮层到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的神经传导路径 ,包括三个阶段:大脑皮层、传出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第一阶段:大脑皮层,发出运动指令,通过传出神经元传递给运动神 经元。
02
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表面有许多沟回和裂隙,内部则由不同功 能区域组成,如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等。
03
大脑皮层是大脑表面最发达的部分,负责处理复杂的感知和思维活动 。
04
大脑内部还有许多核团和传导束,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协调各个器官 和系统的功能。
小脑
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负责 协调身体的自主运动和平衡。
小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表 面有许多小的叶和沟回,内部 则由许多神经元和纤维组成。
小脑通过与大脑、脑干和脊髓 等部位的连接,协调身体的运 动和平衡,维持身体的稳定和 姿势。
脑干
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通道, 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和调节自主神经系 统的功能。
脑干内部有许多神经核团和传导束, 如延髓、桥脑和中脑等,这些区域分 别负责不同的功能。
延髓是脑干的最下部,控制着基本的 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和血压等。 桥脑位于延髓上方,负责协调身体的 运动和感觉信号的传递。中脑则位于 桥脑上方,是视觉和听觉信号传递的 重要区域。
脑桥与延髓
01
脑桥是连接中脑和小脑的重要通 道,负责协调小脑和脑干之间的 神经信号传递。
02
延髓是脑干的最下部,控制着基 本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和 血压等。
03 脊髓的解剖
脊髓的结构
01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接脑干,下至尾骨,由 灰质和白质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一、大脑人类的大脑位于颅骨内,由左右两个半球和脑干组成。
大脑表面有复杂的皮质,被称为大脑皮层,它是人类思维和智力的中心。
大脑的外观有许多褶皱,这些褶皱被称为脑回,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使得大脑有更多的神经元。
1.大脑的主要功能:-认知功能:大脑是思考、记忆、学习、理解和决策的中心。
它负责对来自外界环境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运动功能:大脑控制整个身体的运动,对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进行调节。
运动功能由大脑皮层的运动区控制,不同的运动区对应不同的身体部位。
-感觉功能:大脑对外界的刺激进行感知和解释,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
这些感觉信息通过神经元传递到大脑皮层,再进行加工和理解。
-情绪和意志:大脑也是情绪和意识的中心,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如开心、愤怒、恐惧等。
同时,大脑还控制人的意志和决策能力。
2.大脑的不同区域:-前额叶:负责思考、决策和社会认知等高级功能,也是人格和情绪调节的中心。
-顶叶:参与感觉和知觉的处理,包括触觉、体温、嗅觉和听觉等。
-颞叶:负责语言理解和处理,同时也涉及到记忆和情绪调节。
-枕叶:主要处理视觉信息,负责视觉物体的识别和空间导航。
-中央沟:将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同时也是运动和感觉功能的交叉区域。
二、脊髓脊髓是连接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核心神经纤维束,位于脊柱内。
脊髓分为颈、胸、腰和骶四段,由灰质和白质构成。
1.脊髓的主要功能:-运动功能:脊髓是传递大脑运动指令的一部分,负责控制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
运动指令由大脑皮层经过脊髓传递到肌肉,使肌肉得以收缩和放松。
-感觉功能:脊髓也是感觉信息传递的通道,将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加工和解释。
例如,当我们触摸到热物体时,感觉信息会通过脊髓传递到大脑皮层,我们才能感受到热。
2.脊髓内的结构:-灰质:位于脊髓的中央部分,形状呈“H”字状。
灰质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突触,是完成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地方。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哎,真是一门既复杂又迷人的学科。
我们先从头说起。
大脑,这个神秘而又奇妙的器官,控制着我们的一切。
想想看,所有的思想、感情、记忆,甚至是你现在的想法,都是由它在幕后操控的。
大脑分为几个主要部分。
前额叶,哦,这里可是个决策的中心,做选择、计划未来都在这儿。
枕叶则负责视觉处理,简直就是我们的“眼睛之脑”。
接着,咱们再聊聊脑干。
这部分虽然小,但可不能小看它!它负责维持生命的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心跳,简直是个守护神。
有趣的是,脑干还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桥梁。
脑干中的中脑、脑桥和延髓,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再说说小脑。
许多人可能没太注意到它,但它在平衡和协调运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试想一下,没了小脑,你走路就像小鸭子,摇摇晃晃。
小脑也参与学习,特别是运动技能的学习,真是个勤奋的小家伙。
讲到脊髓,它是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
大脑发出的指令通过脊髓传递到全身,反之亦然。
脊髓内有很多神经元,它们就像小邮差,把信件送到各个地方。
发生意外时,比如说摔倒,脊髓能迅速发送信号,反应之快令人惊叹。
再聊聊保护大脑和脊髓的脑膜。
外面一层叫硬膜,坚固无比,像个盔甲。
内层叫软膜,柔软而灵活。
它们之间还有蛛网膜,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
脑脊液在这里流动,像个安全气囊,吸收震荡,保护着中枢神经系统。
在解剖学上,大脑皮层分为不同的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
感觉区、运动区、语言区,各司其职,相互合作。
比如,语言区掌控我们的沟通,而运动区则让我们能够流畅地走路和跑步。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简直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传递信息时如同电闪雷鸣。
有趣的是,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并非一成不变。
学习新事物时,它们的连接会加强,这就是神经可塑性。
大脑的可塑性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适应变化。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脑力训练”,通过不断练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说到情感,大脑中的边缘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里的杏仁核和海马体,分别负责情感和记忆的处理。
想想吧,第一次约会时的心跳,或是某个瞬间让你难以忘怀,都是它们在背后运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5
.
26
3、小脑
• 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脑干后方,管理 躯体的平衡,协调运动。
.
27
Corpus Callosum
.
28
• 中脑 • 脑桥 • 延髓
脑干
.
29
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
• 共有10对神经核 (2,4,4) • (三叉、面、外展、前庭蜗、舌咽、迷走、
• 岛叶 insular lobe 隐居于大脑外侧沟深方,被额 颞顶叶所掩盖,只有分开额叶、颞叶和顶叶岛盖 处才能看到它。机能可能与内脏活动有关。
• 边缘叶 limbic lobe 由半球内侧面和底面某些脑叶 的脑回组成,它呈O形环绕于脑干前端。通常包 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海马结构。主 要功能是调节内脏活动,实现情绪反应以及参与 记忆、睡眠、性欲、食欲等的调节。
.
15
顶叶
• 1.皮质感觉区(倒人状) • 2.运用中枢(复杂动作和劳动技能) • 3.视觉语言中枢(角回)
.
16
损害表现及定位:
• 1.皮层感觉障碍(复合性感觉障碍) • 2.体象障碍 • 3.古茨曼综合征:四主征 • 4.失用症(供应缘上回顶下叶的动脉为大脑中动脉发
出的顶后支,闭塞则可出现失用症和其它顶叶受损表现, 如病灶对侧深浅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前庭症状、共济 失调等。可有触觉滞留、倒错、失认或定位不能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
.
1
神经系统概念
•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
• 周围神经包括:与脑神经和与脊神经相连 的脊神经,以及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支配 内脏和心血管的植物性神经
.
2
一、中枢神经系统 1、脑
–大脑半球 –间脑 –小脑 –脑干
• 中脑 • 桥脑 • 延髓
碍、精神迟钝) • 视野改变
.
19
枕叶
• 功能主要与视觉有关 • 损害表现及定位
• 1.视野改变(光反射好,象限盲) • 2.视幻觉(幻视、闪光、暗影) • 3.视物变形
.
20
边缘叶
• 边缘叶由扣带回,海马回,钩回组成. • 边缘叶与杏仁核,丘脑前核,乳头体核,丘脑下
部等共同组成边缘系统.
.
21
• 上面观略呈卵圆形,脑沟 –大脑表面的凹槽 • 脑回 – 脑沟之间的皱褶
.
4
半球背外侧面的沟与回
.
5
• 大脑半球-脑沟和脑回
• 每个半球分为背外侧面、内侧面和底面。 大脑半球借大脑外侧沟、中央沟和顶枕 沟分为五叶,即额叶、顶叶、枕叶、颞 叶和岛叶。
.
6
• 额叶 • 顶叶 • 颞叶 • 枕叶 • 岛叶 • 边缘叶
内囊
• 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之间的白 质带,其外侧为豆状核,内侧为丘脑,前内侧为 尾状核,同纵行的纤维束组成,其纤维呈扇形 放射至大脑皮质.
.
22
• 前肢 • 后肢 • 膝部
内囊
.
23
损害表现及定位
• 完全损害 :三偏 • 部分损伤:部分症状
.
24
2、间脑
• 间脑位于左右大脑半球之间,其中的下丘 脑是仅次于大脑皮层的皮层下的内脏和感 觉中枢所在,管理体温、饮食行为、物质 代谢和内脏的机能活动,协调内分泌腺的 活动。
.
3
大脑半球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人类的大脑最为发达,由 左右大脑半球组成,半球表面有许多沟回。
• 大脑半球表面称大脑皮层(灰质),共有100多亿个神经 细胞,是管理全身运动、感觉、语言和内脏活动的最高司 令部,分布在脑回,即所谓的神经中枢。在大脑半球的表 面,呈现许多深浅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有隆起的 脑回。沟裂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大脑皮质各部在发生上快慢 不均所致,发育快的露在表面而将生长慢的部分挤往深部。 大脑由两侧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而成。
.
13
额叶的功能:
位于:边界、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回 • 1.皮质运动区 • 2.皮质侧视中枢 • 3.书写中构(额中回后部) • 4.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 • 5.额叶联合区
.
14
损害表现及定位
• 1.精神症状 主要为痴呆和人格改变 (易怒、 欣快,表情淡漠等)
• 2.瘫痪(单瘫、面舌瘫、双下肢瘫) • 3.言语障碍:运动性失语 • 4.书写障碍:失写症 • 5.强握及摸索:
大脑半球
.
7
大脑皮层
• 三种功能区
–运动区(Motor areas) –感觉区(Sensory areas) –联络区(Association areas)
.
8
运动区 – Primary Motor Cortex
• 控制运动功能
–初级运动皮层 (躯体运动 区)
–中央沟前方
• 锥体细胞
.
9
• 皮质的深面为神经纤维形成的白质(髓 质),它们除了联系大脑不同区域的皮质 外,更重要的是大脑皮层以外的脑和脊髓, 把皮层运动中枢发生运动信息向下传,把 感受到的感觉信息往上传给皮层感觉中枢, 这些传导纤维都要集中通过“内囊”,而 且有交叉,即传导到对侧身体的运动与感 觉信息。因此内囊有损伤就会引起对侧身 体“半身不遂”。
• 5.视野改变
.
17
颞叶功能
• 1.听觉中枢: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
• 2.感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
• 3. 嗅觉中枢
• 4.高级神经活动(记忆、联想、比较等)
• 5.边缘系统、精神活动
.
18
颞叶损害表现
• 感觉性失语(wernike失语) • 命名性失语(喝水用、茶杯) • 颞叶癫痫 • 幻觉 • 精神症状(人格改变、情绪异常、记忆障
部为环曲回,后部为角回。
• 颞叶 temporal lobe 在大脑外侧沟下方有与之平
行的颞上沟和颞中沟,在2者上方、中间、下方分
别为颞上回、颞中回和颞下回、在颞上回的上面
(大脑外侧沟内)有几条.短的颞横回。
12
脑叶
• 枕叶 occipital lobe 居小脑幕上,枕叶重要的沟裂 为距状沟,距状沟与顶枕沟间为楔叶,与侧副间 沟为舌回,楔叶和舌回靠近距状沟区域的皮质, 为视觉中枢。
.
10
.
11
脑叶
• 额叶frontal lobe 在中央沟的前方有与其平行 的中央前沟,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 自中央前沟向前走出与半球上缘平行的额上、下沟, 此二沟的上方、中间、下方分别为额上回、额中回
和额下回。
• 顶叶parietal lobe 在中央沟的后方有与其平行 的中央后沟,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 自中央后沟向后走出与半球上缘平行的顶间沟,后 者上方为顶上小叶,下方为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