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B 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纤维蛋白原(FIB)测试盒使用说明

纤维蛋白原(FIB)测试盒使用说明

纤维蛋白原(FIB)测试盒使用说明货号:BC0050试剂名称规格(200T)试剂主要成分R1凝血酶试剂(液体)1ml×6瓶>100u/ml牛凝血酶,稳定剂适量,防腐剂适量。

R2纤维蛋白原标准品1ml×1瓶200~400mg/dL纤维蛋白原,缓冲液适量,稳定剂适量。

R3咪唑缓冲液(IBS)75ml×2瓶 2.84×10-2M巴比妥钠,稳定剂适量。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凝固法为原理的各类半自动及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

二、试剂保存和稳定性:2~8℃保存,未开封试剂有效期内稳定。

凝血酶试剂(液体):开封后2~8℃下可稳定1周。

纤维蛋白原标准品:复溶后在2~8℃下可稳定4小时。

缓冲液2~8℃保存。

三、操作过程:1、检测前准备凝血酶试剂:使用前轻摇颠倒混匀.纤维蛋白原标准血浆:按标签要求用去离子水复溶。

静置使其完全溶解,轻摇颠倒混匀。

禁用含防腐剂的水。

2、样本收集和处理:新鲜静脉血与0.109gM的柠檬酸三钠按9:1(V/V)混合均匀,以3000rpm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血浆,在2~3小时内进行实验。

3、检测流程:①、标准曲线制作:将复溶后的纤维蛋白原标准品用缓冲液分别作1:5(100μl血浆+400μl缓冲液)、1:10、1:15、1:20、1:30稀释,取此不同浓度的标准血浆各200μl,37℃预温3分钟,然后分别加入凝血酶试剂100μl(不需预温),测定凝固时间。

②、待测血浆用缓冲液作1:10稀释,取待测血浆200μl,37℃预温3分钟,加入凝血酶试剂100μl,测定凝固时间。

③、标准曲线绘制:以不同浓度的纤维蛋白原标准品含量(mg/dL)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凝固时间为纵坐标,在双对数纸上作出标准曲线,或把FIB的浓度与相应的凝固时间输入到血凝仪中。

不同稀释度的标准血浆浓度计算:以测标本时1:10的稀释倍数与其它稀释倍数的比值作为稀释系数计算。

FIB操作

FIB操作

Helios NanoLab操作规章一样品要求样品类型:非磁性块体和粉末材料。

样品卫生:保证样品表面清洁,更换样品要戴橡胶手套。

样品尺寸及重量:长*宽〈100*100mm,高<20mm,重量〈500g。

形状不规则样品(样品表面起伏较大,大于3mm)、有机样品需要老师批准.不导电样品需要用导电胶固定或者其他方法提高成像效果。

磁性材料(特别是磁性粉末材料做)不能做。

二样品粘接1 根据样品制备的需求,确定粘接时样品台的高度.如果只放一个样品进去,只需要确定样品不超过4mm的标准线即可,如果同时放入若干样品,要求这些样品的高度基本一致,且不超过4mm标准线。

样品台高度选择根据此标准进行。

2二更换样品1. 确定电镜状态正常(电子枪高压、离子枪高压、气体注入系统收起并冷却、easylift探针收起)。

2. 给样品室放气(vent),小心打开舱门。

3. 将样品托放到样品台相应位置内,拧紧螺丝固定好样品托.(样品托没有固定好,在旋转、倾转样品台时样品会移动。

)。

4。

在关样品室舱门时,要观察用户界面CCD图像,以确定样品不会与电子枪、离子枪发生碰撞。

5。

抽上样品室真空(Pump),在抽真空的起始阶段应当用手轻轻压住样品室的舱门。

三如何移动样品台1 如何理解样品台的运动坐标系2 如何给样品台定位3移动样品的一般方法.1)双击2)拖动3)输入坐标4)划线确定方向5)操纵杆三FIB、GIS、Easylift操作前的状态调整待真空系统图标全部变为绿色后打开电子束与离子束的Beam on,启动电子束与离子束。

电子束一般状态为:2kv,0.34na;离子束状态一般为:30kv,40pa。

粗略调整样品高度(将高度调到eucentric position附近)1.在样品托最高处较小放大倍数和较大放大倍数下分别聚焦一次;2.做Link WD to Z。

(必做);3.将样品台上升到距离电子枪4mm处(即工作距离为4mm),在较小和较大倍数下聚焦、并调整象散;4.再次Link (必做)。

FIB操作

FIB操作

Helios NanoLab操作规章一样品要求样品类型:非磁性块体和粉末材料。

样品卫生:保证样品表面清洁,更换样品要戴橡胶手套。

样品尺寸及重量:长*宽<100*100mm,高<20mm,重量<500g。

形状不规则样品(样品表面起伏较大,大于3mm)、有机样品需要老师批准。

不导电样品需要用导电胶固定或者其他方法提高成像效果。

磁性材料(特别是磁性粉末材料做)不能做。

二样品粘接1 根据样品制备的需求,确定粘接时样品台的高度。

如果只放一个样品进去,只需要确定样品不超过4mm的标准线即可,如果同时放入若干样品,要求这些样品的高度基本一致,且不超过4mm标准线。

样品台高度选择根据此标准进行。

2二更换样品1. 确定电镜状态正常(电子枪高压、离子枪高压、气体注入系统收起并冷却、easylift探针收起)。

2. 给样品室放气(vent),小心打开舱门。

3. 将样品托放到样品台相应位置内,拧紧螺丝固定好样品托。

(样品托没有固定好,在旋转、倾转样品台时样品会移动。

)。

4. 在关样品室舱门时,要观察用户界面CCD图像,以确定样品不会与电子枪、离子枪发生碰撞。

5. 抽上样品室真空(Pump),在抽真空的起始阶段应当用手轻轻压住样品室的舱门。

三如何移动样品台1 如何理解样品台的运动坐标系2 如何给样品台定位3移动样品的一般方法。

1)双击2)拖动3)输入坐标4)划线确定方向5)操纵杆三FIB、GIS、Easylift操作前的状态调整待真空系统图标全部变为绿色后打开电子束与离子束的Beam on,启动电子束与离子束。

电子束一般状态为:2kv,0.34na;离子束状态一般为:30kv,40pa。

粗略调整样品高度(将高度调到eucentric position附近)1.在样品托最高处较小放大倍数和较大放大倍数下分别聚焦一次;2.做Link WD to Z.(必做);3.将样品台上升到距离电子枪4mm处(即工作距离为4mm),在较小和较大倍数下聚焦、并调整象散;4.再次Link (必做)。

FIB-Clauss标准操作流程

FIB-Clauss标准操作流程

纤维蛋白原(Clauss法)标准操作流程目录1 目的2 检测原理3 产品信息4 试剂准备5 试剂保存和稳定性6 警告和注意点7 样本收集和准备8 检测需要但试剂盒中未提供的耗材9 质量控制10定标11定标方法 (如需要)12检测程序13结果计算14 结果解释15局限性/干扰16 参考范围17 性能特征18 参考文献1 目的此程序提供在ACL 8000,ACL 9000仪器上使用HemosIL™ Fibrinogen-C 试剂用于纤维蛋白原(Clauss法)定量检测。

2 测试原理将试剂加入稀释的样本中,试剂中过量的牛凝血酶可直接作用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反应过程的速率和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呈函数关系。

3 产品信息HemosIL™ Fibrinogen-C纤维蛋白原测定试剂盒包含:牛凝血酶: 8 x 2 mL (P/N8469110)或者10 x 5 mL(P/N20003900) 冻干牛凝血酶(35 UNIH/瓶) ,内含牛血浆白蛋白,CaCl 2,缓冲液和稳定剂。

异常质控血浆:2 x 1 mL 冻干人枸橼酸抗凝血浆,含低值的纤维蛋白原,缓冲液和稳定剂(仅P/N8469110含有)。

4试剂配制牛凝血酶:用2 mL (或5mL ) NCCLS II 型或相同质量的去离子水溶解1瓶牛凝血酶,盖上盖子,轻摇至完全溶解,15-25˚C 室温平衡30分钟,使用前充分颠倒混匀。

不可用力振摇。

异常质控血浆:每瓶用1 mL NCCLS II 型或相同质量的去离子水溶解。

盖上盖子,轻摇至完全溶解,15-25˚C 室温平衡30分钟,使用前充分颠倒混匀。

不可用力振摇。

5 试剂保存和稳定性未开封的试剂可稳定至2-8 o C 至试剂盒上标明的有效期。

牛凝血酶:复溶后于原瓶中2-8 o C 稳定3天;于原瓶中-20 o C 稳定1个月;在ACL 8/9000上(15o C )稳定8小时。

为了最佳试剂保存,建议不使用时,将试剂从仪器系统撤回,使用原瓶,保存于2-8 o C 。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为加强对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的管理,保证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杜绝医疗隐患和纠纷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三、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四、操作流程(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门、急诊护士(分诊员),护士(分诊员)在最短时间内通知接诊医生(或直接通知接诊医生),并做好登记,由接诊医生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住院病人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在病区,病区接收人员做好登记并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

(三)登记程序“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照“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医技科室与门急诊、病区均建立《危急值及处理措施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登记,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 )、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四)处理程序1 、医技科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危急值及处理措施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fib制样流程

fib制样流程

fib制样流程
Fib(FocusedIonBeam)制样是一种微细加工技术,可以在样品表面刻出纳米级别的图形或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纳米器件制备、材料表征等领域。

以下是Fib制样的流程:
1. 样品准备:将待制作的样品固定在样品台上,并进行初步清洗和处理,以保证制样的精度和质量。

2. 样品定位:通过显微镜或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确定制作位置和方向,并进行标记。

3. 刻蚀:利用Fib束的高能离子束,对样品表面进行刻蚀加工,制作所需的形状和结构。

刻蚀时需要控制离子束的能量、角度、位置等参数,以达到精确的刻蚀效果。

4. 清洗:在刻蚀过程中,样品表面会产生许多杂质和残留物,需要进行清洗和去除,以保证样品的表面光洁度和质量。

5. 检测:制作完成后,需要通过SEM等设备对样品进行检测和评价,以验证制备的结果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Fib制样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高灵活性等优点,在微纳加工、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 -。

纤维蛋白原(FIB)测试盒使用说明

纤维蛋白原(FIB)测试盒使用说明

纤维蛋白原(FIB)测试盒使用说明货号:BC0050试剂名称规格(200T)试剂主要成分R1凝血酶试剂(液体)1ml×6瓶>100u/ml牛凝血酶,稳定剂适量,防腐剂适量。

R2纤维蛋白原标准品1ml×1瓶200~400mg/dL纤维蛋白原,缓冲液适量,稳定剂适量。

R3咪唑缓冲液(IBS)75ml×2瓶 2.84×10-2M巴比妥钠,稳定剂适量。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凝固法为原理的各类半自动及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

二、试剂保存和稳定性:2~8℃保存,未开封试剂有效期内稳定。

凝血酶试剂(液体):开封后2~8℃下可稳定1周。

纤维蛋白原标准品:复溶后在2~8℃下可稳定4小时。

缓冲液2~8℃保存。

三、操作过程:1、检测前准备凝血酶试剂:使用前轻摇颠倒混匀.纤维蛋白原标准血浆:按标签要求用去离子水复溶。

静置使其完全溶解,轻摇颠倒混匀。

禁用含防腐剂的水。

2、样本收集和处理:新鲜静脉血与0.109gM的柠檬酸三钠按9:1(V/V)混合均匀,以3000rpm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血浆,在2~3小时内进行实验。

3、检测流程:①、标准曲线制作:将复溶后的纤维蛋白原标准品用缓冲液分别作1:5(100μl血浆+400μl缓冲液)、1:10、1:15、1:20、1:30稀释,取此不同浓度的标准血浆各200μl,37℃预温3分钟,然后分别加入凝血酶试剂100μl(不需预温),测定凝固时间。

②、待测血浆用缓冲液作1:10稀释,取待测血浆200μl,37℃预温3分钟,加入凝血酶试剂100μl,测定凝固时间。

③、标准曲线绘制:以不同浓度的纤维蛋白原标准品含量(mg/dL)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凝固时间为纵坐标,在双对数纸上作出标准曲线,或把FIB的浓度与相应的凝固时间输入到血凝仪中。

不同稀释度的标准血浆浓度计算:以测标本时1:10的稀释倍数与其它稀释倍数的比值作为稀释系数计算。

飞钠电镜操作规程

飞钠电镜操作规程

飞钠电镜操作规程飞钠电镜(FIB-SEM)是一种结合了离子束刻蚀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先进仪器。

它可以在纳米尺度下观察和加工样品,因此在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操作的安全和正常进行,下面是飞钠电镜的操作规程。

1. 飞钠电镜的安全注意事项:- 飞钠电镜是一台复杂的设备,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前应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

- 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对人身造成伤害。

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白大褂、手套、护目镜等。

- 确保实验室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并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防尘和防化学品溅出。

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和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

- 注意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放置有序,避免拥挤和混乱。

- 不允许任何不必要的进口和出口,以保持操作环境的干净和安全。

2. 飞钠电镜的操作流程:- 准备样品:将待观察的样品固定在样品台上,并保证样品平整。

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显微镜参数和样品导航方式。

- 真空系统:启动飞钠电镜前,先启动真空系统,并排除任何漏气问题。

确保真空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 离子束操作: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离子束参数进行离子束刻蚀或刻蚀修整。

可以使用离子束抛光等技术来精确制备样品表面。

- 扫描电子显微镜操作:切换到扫描电子显微镜模式,调整电子束参数(如电流、放大倍数等),使得样品表面能够清晰地被观察到。

- 数据收集和分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记录图像和数据,可以采用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等技术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 结束操作:实验结束后,要关闭所有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保养。

3. 飞钠电镜的日常维护:- 每次使用结束后,要清理仪器,包括离子束和电子显微镜部分。

使用吹风机或无尘布轻轻清理,避免损坏仪器。

- 定期检查仪器的真空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果出现问题,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 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温度和湿度,避免在潮湿或过热的环境中使用。

以上是针对飞钠电镜的操作规程。

在操作飞钠电镜时,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可以保证飞钠电镜的正常运行和样品的准确观察与加工,同时也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