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升测试规范(20210128090251)
温升测试仪操作规范

文件修正一览表规范/表单权责维护主导单位:品保部变更前:1. 目的为更好的操作,维护机器及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便于操作员使用及保养仪器,特制定此操作说明。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温升测试实验的操作。
3. 参考记录3.1《仪器测试记录表》(QC-4-009)3.2《量规仪器总览表》(QC-4-007)3.4《量规仪器异常处理单》(QC-4-017)3.5《量规仪器点检表》(QC-4-012)4.维护单位品保部/实验室5. 权责实验室:管理、操作、保养本仪器6. 作业程序与说明6.1 仪器外观如图:温升测试仪由(从右至左)温度记录器、电源供应器加记录电脑组成。
6.2 将待测试样品的相邻3P用样品使用的额定最大号单芯线串联来,并将感温线用温升胶接在在导线与样品的连接处,需建立六个温度检测点,如下图:如右图绿色框内,将感温线用温升胶粘贴牢固6.3. 将样品接上电源供应器,调节CURRENT旋钮至测试需要电流,打开温度记录器开始记录测试时的样品的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6.3.1将样品连接上电源供应器后,注意需要将样品固定在档风板内(如下图所示),避免空调、人员走动带动空气流动对测试的影响。
6.4 打开电脑,将电脑选择“趋势”记录画面,持续观察电脑记录画面,直至画面内温度在至少半小时内曲线趋向一条直线,点选保存,并选取这一段时间的曲线,点选运算,如电脑显示最高温度点,半小时内温差值不超过1度,表示样品内温度已稳定,测试可以结束。
(操作画面如下图)如上绿色框内,样品内最高温度曲线已接近一条直线电脑运算出半小时内样品内最高温度变化只有0.2度6.5 结果判定:6.5.1测试结束后,依据温度测试仪记录的样品内温度最高点的温度值,减去室温值,得到测试温升值。
如上图所示温升为36.8-21.3=15.5度。
6.5.2 依据UL要求,温升值不能超过30度。
如计算出温升值达到或超过30度,则判定样品测试不合格,如温升值低于30度,则判定样品测试合格。
温升测试标准

温升测试标准温升测试(TemperatureRiseTest)是一种重要的产品可靠性测试方法,它用于分析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温升变化情况,是了解产品可靠性水平、估计热点散热评估过程中的重要手段。
温升测试通常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开展,测试数据和报表是了解产品可靠性水平和对各部件和系统进行调试的重要依据。
在温升测试中,特定条件下温升的量和速率随被测产品的构型、工作环境、参数等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温升的量和速率越低,表明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越高。
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温升测试应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
温升测试标准主要包括:1)测试环境,包括室内空气温度、湿度等;2)测量精度、稳定性要求,括温度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3)测量参数的设定,包括测试时间、冷却时间、运行时间等;4)测试现场布线,包括电源输入、交流电源、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布置等;5)测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对被测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温升测试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正确开展需要技术人员掌握有关标准,熟悉产品构造,熟悉测量和分析设备。
一般来说,温升测试范围包括: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温度最高值,温升幅度,温升趋势及其他参数;设备在故障条件下,温度及其他相关参数;温升趋势和温度的衰减率,以及一些燃烧测试的结果。
此外,温升测试标准还要求测试者在可视范围内检查产品内部电路及电子元件的状态,确保温升测试的准确性。
因此,对温升测试的正确运用及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测试,将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保护用户安全。
如果温升测试数据不符合相关标准,则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处理,以保证产品可靠性。
温升测试是一项综合性的测试,它能够反映出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温度发展情况,并能够评估设备的可靠性水平,是评价电子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温升测试应根据标准完成,是保证产品性能可靠性有效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
电机温升测试

电机温升试验电机中绝缘材料的寿命与运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为保证电机安全、合理的使用,需要监视与测量电机绕组、铁心等其他部分的温度。
按国家标准规定,不通绝缘等级的电机绕组有不同的允许温升,如下表所示若超过规定值,如对B级绝缘的电机,温升每增加10度,电机的寿命将降低一半。
因此电机的温升试验,准确的测取个部件的温度,对改进电机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电机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对电机绕组和其他各部分的温度测量,目前虽已采用不少先进技术,仍可归纳为电阻法、温度计法、埋置检温计法三种基本方法。
一、电阻法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电机绕组的电阻值将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相应的增加,而且其阻值与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通过测定电机绕组的电阻来确定其温度,故称电阻测量法。
当绕组温度在-50~150度范围时,其温升有下式确定Δθ=(R f-R0)(k+θ0)/R0+θ0-θf式中R0、θ0分别为绕组的实际冷态电阻和环境温度;R f、θf分别为绕组热态式电阻和环境温度;k为常数,对铜绕组为235,对铝绕组225如果不能采用带电测量装置,可采用较先进的快捷、准确、数字显示的各种毫欧表或微欧计等直流电阻测量仪。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采用高准确度、高稳定度的恒流电源所产生的直流电流通到被测电阻上,则电阻两端的电压降将严格的按照电阻值变化二、温度计法对电机中不能采用电阻法测量的部位,如定子铁心,轴承及冷却介质等,可采用温度计法来测量。
温度计法是用温度计贴附在可接触的表面来测量温度,所测得的温度是被测点的表面温度。
为了减小误差,从被测点到温度计的热传导尽可能的良好,将温度计球面部分用绝热材料覆盖,以免周围冷却介质的影响。
温度计除包括水银、酒精等膨胀式温度计外,也包括半导体温度计及非埋置的热电耦或电阻温度计。
在电机中存在交变磁场的部分,不可采用水银温度计,因为交变磁场在水银中产生涡流会发热,以致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三、埋置检温计法埋置检温计法是讲电阻检温计、热电耦或半导体热敏元件埋植于电机内部不能触及的部位,如定子绕组的槽部和铁心内等,经连接导线引到电机外的二次仪表,从而测定温度值。
温升测试规范

1.0测试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描述了园林工具、电动工具产品在发热试验中的工作程序,用以确定产品各部件的温升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允许值。
2.0适用范围:适用于符合标准要求的所有园林工具及电动工具产品。
3.0 名词术语:热平衡 --- 每隔前面已用的测试时间的10%的时间(但不少于5分钟)连续三次读数, 其变化少于1℃时样机所达到的热稳定状态.4.0 参考文献 :EN/UL/CSA/GLOBE要求5.0 职责:实验室所有技术员及工程师6.0 测试设备:6.1 变频电源6.2 交直流电参数测量仪6.3 热电偶线(K型或J型)6.4 UL胶水和催化剂6.5 数据采集仪(安捷伦)6.6 电机温升测试仪7.0 测试程序:7.1 温升测试前的条件。
7.1.1 使用的所有设备都必须以一年为周期进行调校. 载有最后调校日期和调校周期的调校粘纸必须粘固在每一台仪器上.7.1.2 检查样机的完整性,零部件,配件,附件应齐全。
7.1.3准备具有代表性的样机在温度23℃±2℃,湿度50﹪RH—90﹪RH之内的环境温度下放置10H,至样机表面温度达到与室温平衡进行测试。
7.2 温升测试前的准备。
7.2.1 根据标准中对被测产品测试点位置的要求,把热电偶牢固粘接在被测产品各测量点部位的表面(除非标准另有规定选用其它热电偶外),并应确保连接至数据采集仪的热电偶设置与仪器操作规范的要求一致。
a、热电偶线:J型或K型长度约1mm—2mm,探头为碰焊,材料为铁–铜镍合金(J型),铬-硅,镍合金(K型)b、胶水,崔化剂(质量需保证,需有证可或能满足要求)c、对于工具类的产品通常需要布点的位置有:电机绕组,炭刷,轴承(需要钻孔),电机外壳,开关,内部导线,把握手柄,电阻,电容,PCB,IC,外壳(出风口处)等。
d、焊点:把探头紧贴在被测位置的比较恰当的点,打上一点胶水(胶水不宜过多,能粘住即可)e、热电偶走线:尽可能把机器内部的电线整齐,用高温胶带捆住,走边槽或电线槽f、热电偶出线:不得从进出风口或其它不安全处引出(尽可能走槽,没槽从外壳边挖一小孔出线) g、连接数据采集仪,检测各热电偶的状态是否正常,再检查环境温度是否稳定,等到环境温度稳定后才可以开始进行温升试验。
温升测试规范

1.0测试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描述了园林工具、电动工具产品在发热试验中的工作程序,用以确定产品各部件的温升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允许值。
2.0适用范围:适用于符合标准要求的所有园林工具及电动工具产品。
名词术语:热平衡 --- 每隔前面已用的测试时间的10%的时间(但不少于5分钟)连续三次读数, 其变化少于1℃时样机所达到的热稳定状态.参考文献 :EN/UL/CSA/GLOBE要求职责:实验室所有技术员及工程师测试设备:变频电源交直流电参数测量仪热电偶线(K型或J型)UL胶水和催化剂数据采集仪(安捷伦)电机温升测试仪测试程序:温升测试前的条件。
使用的所有设备都必须以一年为周期进行调校. 载有最后调校日期和调校周期的调校粘纸必须粘固在每一台仪器上.检查样机的完整性,零部件,配件,附件应齐全。
准备具有代表性的样机在温度23℃±2℃,湿度50﹪RH—90﹪RH之内的环境温度下放置10H,至样机表面温度达到与室温平衡进行测试。
温升测试前的准备。
根据标准中对被测产品测试点位置的要求,把热电偶牢固粘接在被测产品各测量点部位的表面(除非标准另有规定选用其它热电偶外),并应确保连接至数据采集仪的热电偶设置与仪器操作规范的要求一致。
a、热电偶线:J型或K型长度约1mm—2mm,探头为碰焊,材料为铁–铜镍合金(J型),铬-硅,镍合金(K型)b、胶水,崔化剂(质量需保证,需有证可或能满足要求)c、对于工具类的产品通常需要布点的位置有:电机绕组,炭刷,轴承(需要钻孔),电机外壳,开关,内部导线,把握手柄,电阻,电容,PCB,IC,外壳(出风口处)等。
d、焊点:把探头紧贴在被测位置的比较恰当的点,打上一点胶水(胶水不宜过多,能粘住即可)e、热电偶走线:尽可能把机器内部的电线整齐,用高温胶带捆住,走边槽或电线槽f、热电偶出线:不得从进出风口或其它不安全处引出(尽可能走槽,没槽从外壳边挖一小孔出线) g、连接数据采集仪,检测各热电偶的状态是否正常,再检查环境温度是否稳定,等到环境温度稳定后才可以开始进行温升试验。
温升测试标准

温升测试标准温升测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电气设备或元器件进行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测量其温度升高值的测试方法。
温升测试是电气设备或元器件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对于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温升测试标准对于保障设备质量和用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温升测试标准需要明确测试的对象和测试的条件。
测试对象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或元器件,如变压器、电机、电缆、开关设备等。
测试条件包括环境温度、通电电流、通电时间等。
这些条件的选择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实际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其次,温升测试标准需要规定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
包括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测试中的监测和记录、测试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这些操作步骤和要求的规定,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测试,减少人为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另外,温升测试标准还需要规定测试结果的评定标准和限值要求。
根据不同类型的设备或元器件,其温升值的限值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这些评定标准和限值要求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以保证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因温升过高而影响其安全可靠运行。
最后,温升测试标准还需要对测试设备和仪器的要求进行规定。
包括测试仪器的精度要求、校准周期要求、使用和维护要求等。
这些要求的规定,可以保证测试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温升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设备质量和用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安全可靠运行。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温升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努力,为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的安全可靠运行保驾护航。
温升测试规范

1.0测试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描述了园林工具、电动工具产品在发热试验中的工作程序,用以确定产品各部件的温升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允许值。
2.0适用范围:适用于符合标准要求的所有园林工具及电动工具产品。
3.0 名词术语:热平衡 --- 每隔前面已用的测试时间的10%的时间(但不少于5分钟)连续三次读数, 其变化少于1℃时样机所达到的热稳定状态.4.0 参考文献 :EN/UL/CSA/GLOBE要求5.0 职责:实验室所有技术员及工程师6.0 测试设备:6.1 变频电源6.2 交直流电参数测量仪6.3 热电偶线(K型或J型)6.4 UL胶水和催化剂6.5 数据采集仪(安捷伦)6.6 电机温升测试仪7.0 测试程序:7.1 温升测试前的条件。
7.1.1 使用的所有设备都必须以一年为周期进行调校. 载有最后调校日期和调校周期的调校粘纸必须粘固在每一台仪器上.7.1.2 检查样机的完整性,零部件,配件,附件应齐全。
7.1.3准备具有代表性的样机在温度23℃±2℃,湿度50﹪RH—90﹪RH之内的环境温度下放置10H,至样机表面温度达到与室温平衡进行测试。
7.2 温升测试前的准备。
7.2.1 根据标准中对被测产品测试点位置的要求,把热电偶牢固粘接在被测产品各测量点部位的表面(除非标准另有规定选用其它热电偶外),并应确保连接至数据采集仪的热电偶设置与仪器操作规范的要求一致。
a、热电偶线:J型或K型长度约1mm—2mm,探头为碰焊,材料为铁–铜镍合金(J型),铬-硅,镍合金(K型)b、胶水,崔化剂(质量需保证,需有证可或能满足要求)c、对于工具类的产品通常需要布点的位置有:电机绕组,炭刷,轴承(需要钻孔),电机外壳,开关,内部导线,把握手柄,电阻,电容,PCB,IC,外壳(出风口处)等。
d、焊点:把探头紧贴在被测位置的比较恰当的点,打上一点胶水(胶水不宜过多,能粘住即可)e、热电偶走线:尽可能把机器内部的电线整齐,用高温胶带捆住,走边槽或电线槽f、热电偶出线:不得从进出风口或其它不安全处引出(尽可能走槽,没槽从外壳边挖一小孔出线) g、连接数据采集仪,检测各热电偶的状态是否正常,再检查环境温度是否稳定,等到环境温度稳定后才可以开始进行温升试验。
电机温升测试标准

电机温升测试标准电机温升测试是指在电机正常运行时,测量其温升情况,以验证电机的绝缘系统和冷却系统的有效性,保证电机在长时间运行中不会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电机温升测试标准是对电机温升测试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范和要求的总称,下面将对电机温升测试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电机温升测试应该在标准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
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测试前应该对测试环境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调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电机温升测试应该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工具,包括温度计、绝缘电阻测试仪、冷却系统检测设备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应该经过校准和验证,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在进行电机温升测试时,应该严格按照测试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包括测试过程中的时间、频率、测量点、测量方法等。
测试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测试标准的操作规程,确保测试过程的规范和一致性,从而得到可比较的测试结果。
另外,电机温升测试标准还应该规定测试结果的评定标准和限值要求。
根据电机的额定功率和使用条件,制定相应的温升限制,以确保电机在长时间运行中不会因温度过高而损坏,保证电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最后,电机温升测试标准还应包括测试报告的要求和内容。
测试报告应该包括测试的基本信息、测试环境条件、测试设备和工具、测试过程、测试结果及评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内容,从而为电机的后续维护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电机温升测试标准是对电机温升测试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范和要求的总称,其制定和遵守对于保证电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电机温升测试,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为电机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试规范
MTD-CS-182 A1
温升测试规范
(共7 页)
起草:冯金勇2009.7.20
审核:卢栋才2009.7.20
批准:卫海龙2009.7.20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本部发布
QR-STA-017 版本:A1
目次
前言 (I)
修订履历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3.1温升 (1)
3.2热点 (1)
3.3温度稳定 (1)
4要求 (1)
4.1测试配置的选取 (1)
4.2测试点的选取 (1)
4.3加载发热卡 (1)
5试验方法 (1)
5.1试验环境条件 (2)
5.2试验程序 (2)
5.3判定标准 (2)
5.4常温温升超标时的选择 (3)
前言
温升测试是对产品散热性能的检测。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整机、板卡、笔记本、测
CPCI系列产品温升试的试验要求。
本规范由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本部中试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规范起草部门:中试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丁登峰冯金勇
本规范审核人:卢栋才
本规范批准人:卫海龙
修订履历
5 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温升试验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整机、板卡、笔记本等系列产品工作温升性能的评定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电子设备可靠性热设计手册
电子设备热设计规范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温升
元器件表面温度与设备外部环境温度的差值。
用符号 ΔT 表示。
温度与温升的区别:温度是量化介 质热性能的一个指标, 是一个绝对概念; 温升是指介质自身或介质间温度的变化范围, 它总是相对于不 同时刻或同一时刻的另一介质,是一个相对概念。
3.2 热点
元器件、散热器、机箱外壳、单板等各个局部表面温度最高的位置。
热点器件指单板上温度最高和 较高的器件。
3.3 温度稳定
当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设备中发热元器件表面温度每小时变化波动范围在± 0.5℃内时,称温度
稳定。
4
要求
4.1 测试配置的选取
当一个型号的产品有几种配置时只对标配 (即出货时的配置) 和最高配置进行温升测试
4.2 测试点的选取
温升试验测试点的选取一般为: CPU (散热片 )表面、南北桥芯片 (散热器 )表面、内存芯片表面、 I/O 芯片表面、时钟芯片表面、电源 MOS 管表面、机壳上表面、电源外壳表面、电源适配器表面、笔记本电 池、笔记本底部表面、笔记本键盘表面、机箱内系统温度等位置。
(不同产品选取测试点的位置可能不同 , 一 般
选取发热量大且容易超出规格的位置)
4.3 加载发热卡
机箱产品温升试验所配发热卡,按每个扩展槽 7.5W 左右功率配置 (比如四个 PCI 插槽,可插三个 10W 的发
热卡)。
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发热卡功率不要过于集中,以
10W/卡为宜。
5.1 试验环境条件 温升测试规范
GJB/Z 27-1992 QJ 1474-88 GB 2423.2-89
工作温度:25℃ ± 2℃
相对温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风速:<0.5m/s 高温测试条件:在环境实验箱中进行(实验箱要求:实验箱体积/ 实验样品体积>5;样品的任何一表面与箱壁间距大于20cm;如果采用强迫空气循环,风速小于0.5m/s )
5.2试验程序
室温环境下,被试产品装机。
装电脑配件、热电偶、自制负载卡(如有PCI 或ISA 插槽),装OS及测试软件,在要求的位置放置热电偶测温点,安装完毕,运行测试程序3DMark,Maxpower,BurnInTest 等(针对不同产品可选用不同的试验程序),使各个工作部件充分工作,用温度测试仪接各热电偶测出各点的温度。
待温度稳定时记录测试数据,各测试点及测试时间的温度按具体要求记录到相关报告上。
5.3判定标准
在常温下进行温升试验,判定标准按表 1 至表3 进行:
表1 整机温升测试合格判定标准
2
表2 (续)
表3 板卡温升测试合格判定标准
5.4常温温升超标时的选择
当常温测试过程中,发现温升超标时,必须测高温情况下对应点的温度,即使高温测试时系统运行正常,也要依据关键器件的SPEC所定义的最高可工作温度(由热设计工程师提供)来判断高温测试结果,要求测试值小于规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