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升测试规范
温升测试仪操作规范

文件修正一览表规范/表单权责维护主导单位:品保部变更前:1. 目的为更好的操作,维护机器及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便于操作员使用及保养仪器,特制定此操作说明。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温升测试实验的操作。
3. 参考记录3.1《仪器测试记录表》(QC-4-009)3.2《量规仪器总览表》(QC-4-007)3.4《量规仪器异常处理单》(QC-4-017)3.5《量规仪器点检表》(QC-4-012)4.维护单位品保部/实验室5. 权责实验室:管理、操作、保养本仪器6. 作业程序与说明6.1 仪器外观如图:温升测试仪由(从右至左)温度记录器、电源供应器加记录电脑组成。
6.2 将待测试样品的相邻3P用样品使用的额定最大号单芯线串联来,并将感温线用温升胶接在在导线与样品的连接处,需建立六个温度检测点,如下图:如右图绿色框内,将感温线用温升胶粘贴牢固6.3. 将样品接上电源供应器,调节CURRENT旋钮至测试需要电流,打开温度记录器开始记录测试时的样品的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6.3.1将样品连接上电源供应器后,注意需要将样品固定在档风板内(如下图所示),避免空调、人员走动带动空气流动对测试的影响。
6.4 打开电脑,将电脑选择“趋势”记录画面,持续观察电脑记录画面,直至画面内温度在至少半小时内曲线趋向一条直线,点选保存,并选取这一段时间的曲线,点选运算,如电脑显示最高温度点,半小时内温差值不超过1度,表示样品内温度已稳定,测试可以结束。
(操作画面如下图)如上绿色框内,样品内最高温度曲线已接近一条直线电脑运算出半小时内样品内最高温度变化只有0.2度6.5 结果判定:6.5.1测试结束后,依据温度测试仪记录的样品内温度最高点的温度值,减去室温值,得到测试温升值。
如上图所示温升为36.8-21.3=15.5度。
6.5.2 依据UL要求,温升值不能超过30度。
如计算出温升值达到或超过30度,则判定样品测试不合格,如温升值低于30度,则判定样品测试合格。
温升测试规范

1.0测试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描述了园林工具、电动工具产品在发热试验中的工作程序,用以确定产品各部件的温升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允许值。
2.0适用范围:适用于符合标准要求的所有园林工具及电动工具产品。
3.0 名词术语:热平衡--- 每隔前面已用的测试时间的10%的时间(但不少于5分钟)连续三次读数, 其变化少于1℃时样机所达到的热稳定状态.4.0 参考文献:EN/UL/CSA/GLOBE要求5.0 职责:实验室所有技术员及工程师6.0 测试设备:6.1 变频电源6.2 交直流电参数测量仪6.3 热电偶线(K型或J型)6.4 UL胶水和催化剂6.5 数据采集仪(安捷伦)6.6 电机温升测试仪7.0 测试程序:7.1 温升测试前的条件。
7.1.1 使用的所有设备都必须以一年为周期进行调校. 载有最后调校日期和调校周期的调校粘纸必须粘固在每一台仪器上.7.1.2 检查样机的完整性,零部件,配件,附件应齐全。
7.1.3准备具有代表性的样机在温度23℃±2℃,湿度50﹪RH—90﹪RH之内的环境温度下放置10H,至样机表面温度达到与室温平衡进行测试。
7.2 温升测试前的准备。
7.2.1 根据标准中对被测产品测试点位置的要求,把热电偶牢固粘接在被测产品各测量点部位的表面(除非标准另有规定选用其它热电偶外),并应确保连接至数据采集仪的热电偶设置与仪器操作规范的要求一致。
a、热电偶线:J型或K型长度约1mm—2mm,探头为碰焊,材料为铁–铜镍合金(J型),铬-硅,镍合金(K型)b、胶水,崔化剂(质量需保证,需有证可或能满足要求)c、对于工具类的产品通常需要布点的位置有:电机绕组,炭刷,轴承(需要钻孔),电机外壳,开关,内部导线,把握手柄,电阻,电容,PCB,IC,外壳(出风口处)等。
d、焊点:把探头紧贴在被测位置的比较恰当的点,打上一点胶水(胶水不宜过多,能粘住即可)e、热电偶走线:尽可能把机器内部的电线整齐,用高温胶带捆住,走边槽或电线槽f、热电偶出线:不得从进出风口或其它不安全处引出(尽可能走槽,没槽从外壳边挖一小孔出线)g、连接数据采集仪,检测各热电偶的状态是否正常,再检查环境温度是否稳定,等到环境温度稳定后才可以开始进行温升试验。
温升测试标准

温升测试标准温升测试是指在电气设备运行中,通过对设备进行电流和电压等参数的测试,来检测设备的温升情况,以确保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损坏。
温升测试标准是对温升测试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范和要求的总称,它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温升测试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电气设备生产厂家和使用单位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一、温升测试的基本原则。
温升测试的基本原则是在设备正常工作条件下,对设备进行电流和电压等参数的测试,通过测量设备的温升情况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在进行温升测试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温升测试的方法。
温升测试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恒流法和恒功率法两种。
恒流法是通过给设备施加恒定的电流,测量设备的温升情况;恒功率法是通过给设备施加恒定的功率,测量设备的温升情况。
在进行温升测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设备类型和规格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三、温升测试的标准。
1. 设备温升限值。
设备的温升限值是指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允许的最大温升值。
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设备,其温升限值是不同的,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定。
在进行温升测试时,需要将测试结果与设备的温升限值进行比较,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 测试环境条件。
温升测试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包括环境温度、湿度、通风情况等。
这些环境条件会对温升测试的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控制和记录。
3. 测试设备和仪器。
进行温升测试需要使用专门的测试设备和仪器,包括恒流电源、功率计、温度计等。
这些设备和仪器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测试报告和记录。
进行温升测试后,需要编制测试报告并进行记录。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设备信息、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条件、测试结果等内容,记录应包括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观测情况。
测试报告和记录是对温升测试结果的总结和归档,对于设备的安全评估和日常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温升测试规范

1.0测试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描述了园林工具、电动工具产品在发热试验中的工作程序,用以确定产品各部件的温升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允许值。
2.0适用范围:适用于符合标准要求的所有园林工具及电动工具产品。
名词术语:热平衡 --- 每隔前面已用的测试时间的10%的时间(但不少于5分钟)连续三次读数, 其变化少于1℃时样机所达到的热稳定状态.参考文献 :EN/UL/CSA/GLOBE要求职责:实验室所有技术员及工程师测试设备:变频电源交直流电参数测量仪热电偶线(K型或J型)UL胶水和催化剂数据采集仪(安捷伦)电机温升测试仪测试程序:温升测试前的条件。
使用的所有设备都必须以一年为周期进行调校. 载有最后调校日期和调校周期的调校粘纸必须粘固在每一台仪器上.检查样机的完整性,零部件,配件,附件应齐全。
准备具有代表性的样机在温度23℃±2℃,湿度50﹪RH—90﹪RH之内的环境温度下放置10H,至样机表面温度达到与室温平衡进行测试。
温升测试前的准备。
根据标准中对被测产品测试点位置的要求,把热电偶牢固粘接在被测产品各测量点部位的表面(除非标准另有规定选用其它热电偶外),并应确保连接至数据采集仪的热电偶设置与仪器操作规范的要求一致。
a、热电偶线:J型或K型长度约1mm—2mm,探头为碰焊,材料为铁–铜镍合金(J型),铬-硅,镍合金(K型)b、胶水,崔化剂(质量需保证,需有证可或能满足要求)c、对于工具类的产品通常需要布点的位置有:电机绕组,炭刷,轴承(需要钻孔),电机外壳,开关,内部导线,把握手柄,电阻,电容,PCB,IC,外壳(出风口处)等。
d、焊点:把探头紧贴在被测位置的比较恰当的点,打上一点胶水(胶水不宜过多,能粘住即可)e、热电偶走线:尽可能把机器内部的电线整齐,用高温胶带捆住,走边槽或电线槽f、热电偶出线:不得从进出风口或其它不安全处引出(尽可能走槽,没槽从外壳边挖一小孔出线) g、连接数据采集仪,检测各热电偶的状态是否正常,再检查环境温度是否稳定,等到环境温度稳定后才可以开始进行温升试验。
温升测试规范(20210128090251)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试规范MTD-CS-182 A1温升测试规范(共7 页)起草:冯金勇2009.7.20审核:卢栋才2009.7.20批准:卫海龙2009.7.20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本部发布QR-STA-017 版本:A1目次前言 (I)修订履历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温升 (1)3.2热点 (1)3.3温度稳定 (1)4要求 (1)4.1测试配置的选取 (1)4.2测试点的选取 (1)4.3加载发热卡 (1)5试验方法 (1)5.1试验环境条件 (2)5.2试验程序 (2)5.3判定标准 (2)5.4常温温升超标时的选择 (3)前言温升测试是对产品散热性能的检测。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整机、板卡、笔记本、测CPCI系列产品温升试的试验要求。
本规范由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本部中试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规范起草部门:中试部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丁登峰冯金勇本规范审核人:卢栋才本规范批准人:卫海龙修订履历5 试验方法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温升试验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整机、板卡、笔记本等系列产品工作温升性能的评定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电子设备可靠性热设计手册电子设备热设计规范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程3 术语和定义3.1 温升元器件表面温度与设备外部环境温度的差值。
用符号 ΔT 表示。
温度与温升的区别:温度是量化介 质热性能的一个指标, 是一个绝对概念; 温升是指介质自身或介质间温度的变化范围, 它总是相对于不 同时刻或同一时刻的另一介质,是一个相对概念。
3.2 热点元器件、散热器、机箱外壳、单板等各个局部表面温度最高的位置。
热点器件指单板上温度最高和 较高的器件。
3.3 温度稳定当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设备中发热元器件表面温度每小时变化波动范围在± 0.5℃内时,称温度稳定。
4要求4.1 测试配置的选取当一个型号的产品有几种配置时只对标配 (即出货时的配置) 和最高配置进行温升测试4.2 测试点的选取温升试验测试点的选取一般为: CPU (散热片 )表面、南北桥芯片 (散热器 )表面、内存芯片表面、 I/O 芯片表面、时钟芯片表面、电源 MOS 管表面、机壳上表面、电源外壳表面、电源适配器表面、笔记本电 池、笔记本底部表面、笔记本键盘表面、机箱内系统温度等位置。
温升测试作业规范

更改记录作业文件版次 1.0 文件编号温升测试操作规范页码2/3实施日期1、测试目的:规范本公司漏电保产品品质,使产品在常温下对可触及的表面进行温度测试。
2、测试范围:适用本公司生产之所有漏电保护器产品。
3、引用标准:UL943B标准。
4、使用仪器:热电耦测量温度, 电阻式温度计,调压仪,负载。
5、测试程序:5.1 测试前确认及基本要求5.1.1 确认测试样品接一个有效负载,并施加额定电流, 使负载电流值与装置的安培额定值相同(此项测试也可在做UL943B第21节的总则测试时进行)。
5.1.2 确认测试样品接有效负载后的各项功能完全正常。
5.1.2 确认热电耦所用导线不大于24 AWG(0.21 mm2),用热电耦温度计确定电子装置加热温度时,一般使用由30 AWG(0.05 mm2)铁镍铜丝构成的热电耦,以及电位计式指示仪。
5.1.3 热电耦温度计和有关仪器必须准确,要用认可的实验室标准法进行校准。
5.2 对产品进行温升测试5.2.1 将样品置于室温25℃的环境中,待额定电流值参数稳定后,用热电耦测量温度,除非无法装上热电耦温度计(例如:装在密封体中)或者除非线圈外壳包括有隔状物,如石棉或两层以上(1/32英寸或最大要0.8 mm)的棉、纸、人造纤维或类似物。
由于受外部热源的影响,用热电耦温度计测得的线圈子表面的温升可允许超过最大规定值的10℃(18℉)。
用电阻式温度计测得的线圈表面的温升值不得超过下表30.1所标明的值。
5.2.2 可通过热电耦温度计获得温度读数,热电耦所用导线不大于24 AWG(0.21mm2),以一定间隔连续获得的三个读数无变化时,就可认爲是恒温,提取读数的间隔爲上一测试所耗时间的10%,但该间隔不得短于5分钟。
6、结果判定:6.1 a) 任意点温度过高而有着火危险或损坏装置所用材料,b) 某点温升超过下表30.1规定值。
表30.1 最大可接受温升值。
安规温升测试标准

安规温升测试标准
安规温升测试是对电器或电子产品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升高进行评估的测试。
其中,安规指的是电器或电子产品必须符合的安全规范和标准。
安规温升测试标准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使用场景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规温升测试标准:
1. IEC 60335系列标准:适用于家用电器,包括IEC 60335-1(一般要求)、IEC 60335-2-x(特定产品要求)等。
2. IEC 60601系列标准:适用于医疗电器,包括IEC 60601-1(一般要求)、IEC 60601-2-x(特定产品要求)等。
3. IEC 60950系列标准:适用于信息技术设备,包括IEC 60950-1(一般要求)、IEC 60950-xx(特定产品要求)等。
4. UL 60950-1标准:适用于北美市场的信息技术设备。
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安规温升测试标准,具体的标准要根据所测产品的类型、用途以及目标市场进行选择。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行业或地区可能会有专门的安规温升测试标准。
最好咨询当地的认证机构或专业测试实验室以获取详细的信息。
温升测试规范

1.0测试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描述了园林工具、电动工具产品在发热试验中的工作程序,用以确定产品各部件的温升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允许值。
2.0适用范围:适用于符合标准要求的所有园林工具及电动工具产品。
3.0 名词术语:热平衡 --- 每隔前面已用的测试时间的10%的时间(但不少于5分钟)连续三次读数, 其变化少于1℃时样机所达到的热稳定状态.4.0 参考文献 :EN/UL/CSA/GLOBE要求5.0 职责:实验室所有技术员及工程师6.0 测试设备:6.1 变频电源6.2 交直流电参数测量仪6.3 热电偶线(K型或J型)6.4 UL胶水和催化剂6.5 数据采集仪(安捷伦)6.6 电机温升测试仪7.0 测试程序:7.1 温升测试前的条件。
7.1.1 使用的所有设备都必须以一年为周期进行调校. 载有最后调校日期和调校周期的调校粘纸必须粘固在每一台仪器上.7.1.2 检查样机的完整性,零部件,配件,附件应齐全。
7.1.3准备具有代表性的样机在温度23℃±2℃,湿度50﹪RH—90﹪RH之内的环境温度下放置10H,至样机表面温度达到与室温平衡进行测试。
7.2 温升测试前的准备。
7.2.1 根据标准中对被测产品测试点位置的要求,把热电偶牢固粘接在被测产品各测量点部位的表面(除非标准另有规定选用其它热电偶外),并应确保连接至数据采集仪的热电偶设置与仪器操作规范的要求一致。
a、热电偶线:J型或K型长度约1mm—2mm,探头为碰焊,材料为铁–铜镍合金(J型),铬-硅,镍合金(K型)b、胶水,崔化剂(质量需保证,需有证可或能满足要求)c、对于工具类的产品通常需要布点的位置有:电机绕组,炭刷,轴承(需要钻孔),电机外壳,开关,内部导线,把握手柄,电阻,电容,PCB,IC,外壳(出风口处)等。
d、焊点:把探头紧贴在被测位置的比较恰当的点,打上一点胶水(胶水不宜过多,能粘住即可)e、热电偶走线:尽可能把机器内部的电线整齐,用高温胶带捆住,走边槽或电线槽f、热电偶出线:不得从进出风口或其它不安全处引出(尽可能走槽,没槽从外壳边挖一小孔出线) g、连接数据采集仪,检测各热电偶的状态是否正常,再检查环境温度是否稳定,等到环境温度稳定后才可以开始进行温升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测试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描述了园林工具、电动工具产品在发热试验中的工作程序,用以确定产品各部件的温升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允许值。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符合标准要求的所有园林工具及电动工具产品。
3.0 名词术语:
热平衡 --- 每隔前面已用的测试时间的10%的时间(但不少于5分钟)连续三次读数, 其变化少于1℃时样机所达到的热稳定状态.
4.0 参考文献 :
EN/UL/CSA/GLOBE要求
5.0 职责:
实验室所有技术员及工程师
6.0 测试设备:
6.1 变频电源
6.2 交直流电参数测量仪
6.3 热电偶线(K型或J型)
6.4 UL胶水和催化剂
6.5 数据采集仪(安捷伦)
6.6 电机温升测试仪
7.0 测试程序:
7.1 温升测试前的条件。
7.1.1 使用的所有设备都必须以一年为周期进行调校. 载有最后调校日期和调校周期的调校
粘纸必须粘固在每一台仪器上.
7.1.2 检查样机的完整性,零部件,配件,附件应齐全。
7.1.3准备具有代表性的样机在温度23℃±2℃,湿度50﹪RH—90﹪RH之内的环境温度下放
置10H,至样机表面温度达到与室温平衡进行测试。
7.2 温升测试前的准备。
7.2.1 根据标准中对被测产品测试点位置的要求,把热电偶牢固粘接在被测产品各测量点部
位的表面(除非标准另有规定选用其它热电偶外),并应确保连接至数据采集仪的热电偶设置与仪器操作规范的要求一致。
a、热电偶线:J型或K型长度约1mm—2mm,探头为碰焊,材料为铁–铜镍合金(J
型),铬-硅,镍合金(K型)
b、胶水,崔化剂(质量需保证,需有证可或能满足要求)
c、对于工具类的产品通常需要布点的位置有:
电机绕组,炭刷,轴承(需要钻孔),电机外壳,开关,内部导线,把握手柄,电
阻,电容,PCB,IC,外壳(出风口处)等。
d、焊点:把探头紧贴在被测位置的比较恰当的点,打上一点胶水(胶水不宜过多,
能粘住即可)
e、热电偶走线:
尽可能把机器内部的电线整齐,用高温胶带捆住,走边槽或电线槽
f、热电偶出线:
不得从进出风口或其它不安全处引出(尽可能走槽,没槽从外壳边挖一小孔出线) g、连接数据采集仪,检测各热电偶的状态是否正常,再检查环境温度是否稳定,等到
环境温度稳定后才可以开始进行温升试验。
7.2.2 如果用电阻法测试被测产品定、转子线圈温度(温升)时,用导线连接被测产品定子
线圈,作为数据采集仪的引线。
转子一般是测试换向器的对角项位或侧角相位使作锥子在转子的对角相位的底部位置凿两个小眼,以便测量。
a、感应电机直接定子绕组线圈引线。
b、永磁电机直接测试转子。
c、串激电机定、转子绕组皆测。
d、定子引线,定子引线在装配好的机器中不得触及到带电或发热部件。
引线不得从进
出风口或其它不安全处引出(尽可能走线槽)。
引线不可太长(只要能引出机壳方便
测量即可)。
e、转子测试采用对角相位或侧角相位。
顶角相位测试中必须断开碳刷,侧角相位测试
至少隔3片。
(在换向器片数较少的情况下允许隔2片进行测试)
7.2.3 根据被测产品功率,选择适用的测功机。
装夹测试样品,使之与测功机输入轴连接,
并确保测试样品的输出轴与测功机输入轴同轴同心。
7.2.4 检查数据采集仪反映的热电偶和定、转子线圈引线连接是否正常,确保各测试用记录
连线连接良好。
7.2.5 测量被测产品各温度测量点的室温值和测试室室温。
如果用电阻法测量被测产品定、
转子的温升,此时应测量定、转子线圈的冷态电阻,记录冷态电阻值和室温。
7.2.6 被测产品在额定负载下运行至热平衡或其他规定的运行工作制运行,测量并记录额定
电压、负载电流、输入功率、输出功率、转矩、转速等参数。
7.3 调试负载
7.3.1除被测产品在标准或其他要求中有明确规定的测试加载方式外(比如打草机,通过放线
方式进行加载进行测试),一般测试按被测产品的额定转矩为加载方式。
7.3.2根据测试需要和被测产品种类,设定测功机控制器或数据采集仪测试程序和数据记录方
式等。
7.4 测试与记录
7.4.1被测产品以额定电压接通电源,并逐步加载到选定负载的额定值(按要求选择加载方
式)。
按照标准或其他要求,设备或设备的零部件应在正常负载条件下运行至热平衡状态或曲线走势明显平稳。
7.4.2保持额定负载值运行,并监测各温度(温升)测量点热电偶反馈的数据,记录被测产品
各点温度(温升)测量点的反馈值,测量和记录被测产品运行的电压、电流、输入功率、输出功率、转矩、转速。
a、环境温度控制的稳定性:观察环境温度曲线是否稳定,其波动幅度是否在有效幅度
范围之内。
b、机器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如发现有声音、火花、振动或其它异常状态的发生,保
存现有数据,停止试验,查看分析原因,并能尽快得到解决。
c、查看曲线图,观察各测试点的温度曲线变化状况是否合理,如有异常,保存现有数
据,停止试验,查看分析原因,并能尽快得到解决。
d、测试开始后,人尽可能的少在测试周围走动,即使是查看数据是否正常,走动速度
要慢且人体尽可能远离被测试机器,以免影响被测机器周围的环境温度。
7.4.3用电阻法测量被测产品定、转子温度(温升)的,还应在热电偶反馈数据稳定后,切断
被测产品和测功机的电源,此时应尽快:
a、把被测产品定子线圈的引出线接入电阻测量仪;
b、用已与电阻测试仪相连的测量探棒与被测产品换向器上标记孔相接触;确保测量探
棒与换向器标记孔接触良好、平稳。
c、测量和记录被测产品定、转子线圈随时间变化的各电阻值。
d、测量电阻时测量与断开电源同时进行,测量电阻要选择最佳测量方式,包括坐姿,
避免手出现抖动。
数值测量显示时间不得超过15S。
e、测量和记录被测产品定、转子线圈随时间变化的各电阻值。
每5秒一组数据,一共
取12组数据,进行推算温升值。
7.4.4以被测产品额定电压的0.94倍和1.06倍的电压分别重复测试其温度,记录各测试数据。
直流产品分别运行2个满电的电池包后进行测试。
电池包的更换间隔为30S。
7.4.5按标准规定的热电偶法或电阻测量法计算要求,得出被测产品本次测试的实际温度(温
升)试验值。
7.4.6被测产品的各点试验温度(温升)值不得超过标准中规定的相对该产品绝缘等级的温度
(温升)要求值。
7.4.7计算公式:电阻法:△t=[(R2-R1)/R1]*(K +t1)—(t2-t1)
注:R1:冷态电阻 R2:热态电阻 .. t1:测试前室温 t2:测试后室温 K为绕阻的系数,铜线为234.5,铝线为225。
为了更准确的计算温升结果,在我们的电脑里面有专门的计算软件,我们只要把冷热态的温度、电阻值输入软件内就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计算出结果。
7.5 测试判定
7.5.1 测试中所有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7.5.2 温升值不得超过下面中的规定值:
被测部件温升℃线圈(1)和所接触的叠钢片,当绕组绝缘为:
——A类材料:(2)75(65)
——E类材料:(2)90(80)
——B类材料:(2)95(85)
——F类材料:(2)115标有独立的额定值(3)的开头和恒温器周围的温度:
——无T标志30
——有T标志T-25内部导线和外部导线(包括电源线)上的橡胶或聚氯
乙烯绝缘材料:
——无T标志50(4)
——有T标志T-25(5)用做附加绝缘的电缆护套层:
——无T标志35
——有T标志T-25(5)
用作衬垫等部件的橡胶,如果它变质会导致人身伤害的危险:
——若用作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40
——其它用途50
用做绝缘的材料,不包括绕组和线圈上的绝缘材料(6):
——浸渍的或涂覆过的纺织品、纸、或压板70——依靠以上物质连接的层压板:
*三聚氰胺-甲醛、苯酚-甲醛、或是苯酚-甲醛树脂80(175)
*硝酸氨-甲醛树脂65(150)——由以上物质模压而成:
*掺入纤维的苯酚-甲醛85(175)
*掺入矿物质的苯酚-甲醛100(200)
*三聚氰胺-甲醛75(150)
*硝酸氨-甲醛65(150)——用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酯纤维110
——硅橡胶145
——聚四氟乙烯255
——用作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纯云母和致密的陶瓷烧结
410
材料制品
——热塑性材料(7)——
普通木材(8)——
电容的外部表面:
——标有最大工作温度(T)(T)-25
——未标明最大工作温度
*用于降低电磁辐射的小陶瓷电容50
*其它电容20除通常使用中握持的手柄之外的外机壳60在通常操作中连续握持的手柄、旋钮、握柄等:
——金属材料30
——瓷器或玻璃材料40
——模压材料、橡胶、木头50在通常操作中仅用短时握持的手柄、旋钮、握柄等(如开
关):
——金属材料35
——瓷器或玻璃材料45
——模压材料、橡胶、木头60
和燃点为1℃的油类相接触的部件t-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