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气候具体情况介绍
城市小气候形成原因

城市小气候形成原因1、林地小气候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林地小气候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森林小气候指的是由森林以及树冠下的灌木丛、草被等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小气候。
由于森林的树种、林龄、郁闭度以及灌木丛和草被等特性的变化,引起森林小气候中各种要素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研究森林小气候必须建立在分析森林特性的自然环境的基础上[1] .2、各气候形成原因,地理高手进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冬季受来自高纬度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
这样的气候称为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如西欧、北美和南美西岸狭长地带,以西欧为典型。
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洋气流吹向大陆,受海洋调节作用明显。
这样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
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
多形成沙漠等。
这样的气候被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全年在赤道气团控制下,高温、多雨、湿度大。
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
这样的气候被称为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气候温和,最冷月均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
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云量稀少,阳光充足。
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半年约占60%~70%,夏半年只有30%~40%。
冬雨夏干的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在众多气候当中是最特殊的,没有固定的位置,集中在地中海沿岸。
城市气候特点介绍,了解气候变化

城市气候特点介绍,了解气候变化1. 什么是城市气候城市气候是指城市内外的气象要素、气候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演变规律。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气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城市气候与传统的自然气候有很大的差异,城市的建筑、交通、人口密度等因素对气候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2. 城市气候的特点城市气候具有以下特点:2.1 高温岛效应城市地表由于大量的建筑、道路和人口活动而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往往会被建筑物和道路所吸收并逐渐释放,导致城市地表温度较高,形成高温岛效应。
高温岛效应会导致城市内部的气温比郊区更高,使得城市成为一个“热岛”。
2.2 气候变异城市的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对气候具有重要的影响,造成城市和郊区之间的气候差异。
例如,空调、供暖和交通等活动会导致城市的温度和湿度变化,降水分布也受到城市的影响。
2.3 污染和雾霾城市中大量的排放物和工业废气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形成雾霾。
雾霾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
城市的气候条件也容易产生污染,例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化学反应。
2.4 降水分布不均城市的建筑、道路和排水系统会改变降水的径流,导致城市降水分布不均。
一些研究显示,城市内部的降水量可能更高,降水强度也更大,容易引发城市内部的洪涝。
3. 城市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气候变化对城市生活和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1 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城市气候变化会导致城市变得更加炎热、潮湿或干燥,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高温和长时间的高温都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而潮湿的气候则容易导致感冒和湿气病。
3.2 城市基础设施受到挑战城市气候变化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例如,高温和强降雨可能会导致道路损坏、排水系统失效,加剧城市交通拥堵和洪涝灾害。
3.3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城市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高温和污染会对植被和动物造成伤害,热岛效应还会影响城市内部的生物多样性。
深圳市天气

深圳市天气深圳市位于广东省南部,是中国的一座现代化城市。
作为中国著名的经济特区和国际大都市,深圳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众多人们的关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深圳市的天气情况。
深圳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四季分明。
一年中最冷的月份通常是1月,平均气温在10至20摄氏度之间,但最高气温也可达到25摄氏度。
而最热的月份则是7月,平均气温在25至33摄氏度之间,最高气温可达到35摄氏度。
深圳市常年阳光明媚,日照充足,降水分布较均匀。
由于深圳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南侧,地形起伏较小,且环境质量较好,加之其临近大海,所以气候较为温和。
夏季,受季风的影响,深圳市的气温较高,但相对湿润,往往伴随着高温高湿的天气。
此时市区常常出现雷阵雨,气温在下午最高时可能会有所下降。
这种天气状况给人们带来一定的不适,但由于城市绿化率较高,市区内有众多公园和绿地,人们可以在树荫下纳凉,享受凉爽的气息。
而深圳市秋冬两季,由于受到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气温有所下降。
但相比北方城市,深圳市的冬季仍然属于温暖的气候。
此时,气温在白天仍可达到20摄氏度以上,而夜晚则稍微凉爽一些。
市区内的居民往往可以在薄衣服的衬托下,享受夜市的美食,感受冬夜的温暖。
总的来说,深圳市的天气宜人,四季如春。
整体上呈现出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全年平均降水量较为丰富,分布均匀。
由于深圳市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所以台风来袭的可能性较大。
每年夏季到秋初,深圳市会受到几次或者更多的台风影响,气温下降,风速增大,降雨增多。
由于深圳市的地域较大,所以市区内部还存在一定的气温差异。
市区内的沿海地带相对较凉爽,而内陆地带则相对较热。
此外,由于市区内的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会形成局地小气候,这也导致市区内气温稍微比郊区高一些。
总的来说,深圳市的天气四季如春,温暖宜人。
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可以在大部分时间里享受到阳光明媚、气温适宜的天气。
当然,在夏季和秋季台风来袭时,大家也要做好准备,注意安全。
微气候体现在哪些方面

微气候体现在哪些方面1、我国常见小气候类型有哪些小气候是指由于下垫面结构和性质不同,造成热量和水分收支差异,从而在小范围内形成一种与大气候不同特点的气候,统称小气候。
在一个地区的每一块地方(如农田、温室、仓库、车间、庭院等)都要受到该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因下垫面性质不同、热状况各异,又有人的活动等,就会形成小范围特有的气候状况,小气候中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人类的工作环境,家庭的生活情趣等。
可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加以改善。
农业小气候按系统进行分类可分为:农田小气候、园田小气候、保护地小气候、温室小气候、畜舍小气候、农业地形小气候和农业水域小气候。
(1)农田小气候:包括没有作物覆盖的闲置地和有作物的农田。
通常又按作物种类划分为麦田小气候、稻田小气候和玉米小气候等;(2)园田小气候:主要指菜园和果园,也包括花卉栽培地。
此外,野生果林木多在山坡地带无规则生长,不属于园田小气候;(3)保护地小气候:主要指农田或园田上,采用了一定的有益于改善小气候条件的简单保护措施。
如地膜覆盖小气候、阳畦小气候、凉棚小气候、防风障小气候、防护林小气候等;(4)温室小气候:主要是指冷季使用的植物种植室。
包括大棚塑料温室、各种类型(单斜面、双屋面、连栋式等)的玻璃温室。
此外,还有加温温室与不加温温室之分;(5)畜舍小气候:这里的畜舍包括了禽舍;(6)农业地形小气候:包括尺度较小的,有一定种植意义的(单纯的)山坡地、谷地、山前平地等农业场所;(7)农业水域小气候:包括具有一定养殖意义的湖、池塘、水库、水池等水体以及邻近水体的岸边场所。
2、城市建设通风廊道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通风廊道的作用,主要是为减少城市对风的阻挡,达到促进城区内外热交换和污染物扩散的作用,从而缓解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
在污染排放不减、气象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单靠通风廊道不能解决问题,但可以肯定,它的形成对改善城市微气候、促进污染物扩散有一定作用。
城市气候特点介绍,了解当地天气

城市气候特点介绍,了解当地天气引言无论我们是居住在城市还是计划前往某个城市旅行,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城市气候是指城市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地形地貌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气候现象。
不同的城市气候具有独特的特点,包括气温、降水、季节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
通过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为自己的生活和旅行做出合理安排。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许多位于赤道附近的城市拥有热带气候,这意味着他们气温高且稳定,降水量多且分布均匀。
例如,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和印度的孟买就属于这种类型。
由于气温高,这些城市常年炎热,适合沙滩度假和热带雨林探险。
温带气候许多城市位于温带地区,其中包括我居住的上海。
温带气候具有四个明显的季节,春季温暖宜人,夏季炎热潮湿,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多雨。
在这种气候下,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季节的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活动,比如春季郊游、夏季海滩度假、秋季赏红叶以及冬季滑雪等。
寒带气候位于北方高纬度地区的城市通常拥有寒带气候,例如莫斯科和哈尔滨。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在这样的气候下,人们需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同时还能享受到冬季独特的风景,比如冰雕节和冰灯展。
温度和湿度高温多湿许多城市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温普遍偏高且湿度较大。
这种气候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些不便,例如出汗多、空调使用频繁以及湿润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等。
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来避免高温时段,同时注意保持身体的水分和营养平衡。
温差较大一些城市的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尤其是位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的城市。
例如,加拿大的多伦多和中国的哈尔滨,冬夏温差十分明显。
这种气象特点需要人们随季节变化调整衣物,防止因温差大而感冒或中暑等。
降水量和季节变化洪涝和干旱城市气候特点中,降水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有些城市年降水量较多,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而另一些城市则干旱少雨。
城市绿化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初探

城市绿化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初探西安市革命公园牛春梁摘要:城市绿地通过构筑微地形、栽植园林植物、适量的景观小品构成了优美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游憩空间。
其中城市绿地的景观水体和植物群落等通过其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对城市小气候有比较显著的影响。
一、城市小气候及主要特点城市小气候及所谓城市小气候即在大气候或区域气候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局地气候或小气候。
城市小气候主要是因为城市下垫面是一个人造的下垫面,其特点是人为的建筑面积占绝对优势,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排放出大量废气和热量等这些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与周边显然不同的局地气候,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
一般来说,城市愈大,人口密度越大,城市气候特征愈明显。
二、城市绿化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城市绿地通过构筑微地形、栽植园林植物、适量的景观小品构成了优美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游憩空间。
其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对于治理PM2.5能起到显著作用。
三、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还与城市坏境质量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得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即城市中不同类型、性质和规模的各类绿地共同构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坏境体系。
城市绿地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活坏境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越来越重要。
1、植物在大气保温效应中的作用大气中的水汽可二氧化碳等,可以透过太阳辐射,又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绝大部分的地面辐射的能量保存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辐射向上传递。
博湖县小气候特征和小气候效应分析

所谓小气候通常是指在小范围内,由于地面状况和性质不同,导致局地范围内的辐射特性、贴地层的乱流交换和水分交换过程的与大范围出现差异[1-2]。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有关小气候研究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3-4]。
新疆省博湖县位于天山南麓,处于焉耆盆地东南部地区,县域内有开都河流经,县东的博斯腾湖水草丰美,植被茂盛,因此当地的气候温和湿润,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博湖县既适宜农业种植,也适宜畜牧业养殖,因此有“塞外小江南”的美誉。
笔者将利用当地的气象资料,对当地的小气候特征和气候效应进行分析,以提高当地农业气象科技水平。
1博湖县的小气候特征分析1.12004—2011年的降水量分析年降水量是指一年中测站上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总和,其单位为mm。
年降水量是衡量当地气候特征的重要要素。
由2004—2011年博湖县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博湖县的年降水总量最多的是2008年,年降水量高达140 mm左右;博湖县的年降水总量最少的是2009年,当年的年降水量不足40 mm;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较最少年份高近100 mm;2004—2011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9.6 mm。
总体来看,博湖县的降水量要高于全巴州的年平均降水量,比南部的库尔勒等县更多。
1.22004—2011年的年平均气温分析年平均气温是指测站一年当中温度的平均值。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年平均气温是衡量当地气候变化程度的最关键变量。
由2004—2011年博湖县年平均气温变化可以发现,博湖县平均气温最高的年份是2006年,年平均气温是9.6 ℃;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年份是2005年和2011年,年平均气温均为9.0 ℃;2004—2011年的平均值为9.3 ℃。
由于博湖县处博斯腾湖的西部区域,因此受湖陆风影响较大。
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
小气候的特点及应用

小气候的特点及应用小气候是指城市内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微观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辐射等多种因素。
它与大气候不同,有着更为复杂、多变的性质和特点。
了解小气候的特点及应用,可以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人类居住条件。
首先,小气候的一大特点是温度分布不均。
城市表面的建筑物、路面、热源等能容易地吸收和释放热量,导致城市内部的温度分布不均,某些区域温度相对高一些。
大型城市的热岛效应就是一种具体的表现。
因此,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应重视突出绿化覆盖,减少大量灰色面积,避免形成高温区;同时科学地布置建筑物和道路,利用天然气流,改善小气候状况,减轻热岛效应。
其次,小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湿度变化大。
尤其是在潮湿的季节,城市内部湿度分布差异明显。
湿度过高不仅影响由热量来维持人体舒适感觉,而且也极易引发疾病,如湿疹、呼吸系统疾病等。
因此,城市设计中应尽可能保留水源,例如以公园、绿地、天然湖泊、河流为生态绿心,在城市空气中释放负离子,保持空气中湿度的稳定状态,同时也会将空气温度下降。
城市内部的小气候也受到风的影响。
城市内建筑物等气密性强,不利于风的自然通风,尤其在高密度居住区的房子间距较窄,难以形成透气间隔,进一步影响空气流动。
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通风设计,创造高层建筑、绿化带两侧形成风道,增加通风面,使风能够穿过城市,降低空气温度,减缓污染物沉积和扩散。
小气候还具有其他各种特点,如电磁辐射分布、气压变化以及湍流分布等。
了解了小气候的特点,可以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例如,在新城规划中,应尽量避免高层建筑密集排列,在建筑中增加小平台,增加人们居住的户外休息空间。
对于城市维护和保护工作,应注重创建绿色生态体系,强调绿地、水系、湿地环境的保护,扩大城市绿化覆盖面积,降低城市表面温度,净化空气,改善人的居住环境。
综上所述,小气候在城市环境规划改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合理处理小气候,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具有不可等量的推动作用和积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小气候
一、定义:由于下垫面性质以及人类和生物活动的影响而形成的近地层大气的小范围气候。
小气候是指在局部地区内,因下垫面局部特性影响而形成的贴地层和土壤上层的气候。
它与大气候不同,其差异可用“范围小、差别大、很稳定”来概括。
所谓范围小,是指小气候现象的垂直和水平尺度都很小(垂直尺度主要限于2米以下薄气层内;水平尺度可从几毫米到几十公里或更大一些)。
所谓差别大,是指气象要素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差异都很大(如在沙漠地区贴地气层2毫米内,温差可达十几度或更大)。
所谓很稳定,是指各种小气候现象的差异比较稳定,几乎天天如此。
二、各种小气候
不同的下垫面上就形成各种小气候:
农田小气候城市小气候森林小气候
中小地形造成的小气候的差异,主要是通过小的地形起伏、坡向和坡度的不同,来影响辐射状况、温度分布、湿润状况和局部风的变化影响小气候的因素
地表是人类活动、动植物生存的主要场所。
中小地形、森林、湖泊和人类活动集中的城市、耕地等,对贴地气层的小气候影响很大
三、地形对小气候的影响
在起伏地形中,温度、湿度的分布和变化有较大的差异。
例如,山顶和山谷的气温日变化有显著的差异,山顶的气温日较差小,山谷的气温日较差大,
谷底由于夜晚冷空气下沉,往往形成“冷湖”,增强逆温层。
湿度的变化与上述的相似,也是低洼地的绝对湿度日振幅大,高坡地的日振幅小。
风的变化,由于山谷风等局地环流的影响,风向变化很大。
特别在天气较稳定的晴朗日子里、局地环流较明显,不同部位的风向差异更为明显。
在坡地上,由于坡向、坡度的不同,其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不同,故温度的分布也不同。
白天南坡增温幅度大于其它各坡;东坡接收辐射早,最高温度出现早(午前);
西坡接受辐射最迟,最高温度出现时刻也迟(午后)。
各坡地最高温度出现时刻前后相差可达三小时左右。
北坡接受太阳辐射最少,增温幅度最小。
各坡地上温度日较差,属南坡最大,西坡次之,东坡又次之,北坡最小。
四、小气候的特点
与大范围气候相比较,小气候有五大特点:
1、范围小,铅直方向大概在100米以内,主要在2米以下,水平方向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十公里,因此,常规气象站网的观测不能反映小气候差异。
对小气候研究必须专门设置测点密度大,观测次数多,仪器精度高的小气候考察。
2、差别大,无论铅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气象要素的差异都很大,例如:在靠近地面的贴地层内,温度在铅直方向递减率往往比上层大2~3个量级。
3、变化快,在小气候范围内,温度、湿度或风速随时间的变化都比大气候快,具有脉动性。
例如:M. N. 戈尔兹曼曾在5厘米高度上,25分钟内测得温度最大变幅为7.1℃。
4、日变化剧烈,越接近下垫面,温度、湿度、风速的日变化越大,例如:夏日地表温度日变化可达40℃,而2米高处只有10℃。
5、小气候规律较稳定。
只要形成小气候的下垫面物理性质不变,它的小气候差异也就不变。
因此,可从短期考察了解某种小气候特点。
由于小气候影响的范围正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空间,研究小气候具有很大实用意义。
我们还可以利用小气候知识为人类服务,例如:城市中合理植树种花,绿化庭院,改善城市下垫面状况,可以使城市居民住宅区或工厂区的小气候条件得到改善,减少空气污染。
五、草坪可调节小气候
草地调节小气候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作用:
第一,草地可截留降水,且比空旷地有较高的渗透率,对涵养土壤中的水分有积极作用。
据试验冰草的降水截留量可达50%。
第二,由于草地的蒸腾作用,具有调节气温和空气中湿度的能力,与裸地相比,草地上湿度一般较裸地高20%左右。
第三,由于草地可吸收辐射外地表的热量,故夏季地表温度比裸地低3-5℃,而冬季相反,草地比裸地高6-6.5℃。
这些就使得草坪在调节
小气候方面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