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综合布线说课材料
综合布线水晶头制作说课稿和教案

一、说课稿:教案名称:综合布线水晶头制作说课稿和教案教材来源:《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水晶头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 能够独立完成水晶头的制作。
教学内容:1. 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水晶头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以及水晶头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采用演示法,演示水晶头的制作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水晶头。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出水晶头的制作。
2. 讲解:详细讲解水晶头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 演示:演示水晶头的制作过程。
4.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水晶头。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水晶头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水晶头的制作。
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水晶头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 能够独立完成水晶头的制作。
教学重点:1. 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水晶头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水晶头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1. 教材:《网络综合布线技术》。
2. 工具:网线、水晶头、网线钳、剪刀等。
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出水晶头的制作。
步骤2:讲解1. 准备工具和材料:网线、水晶头、网线钳、剪刀等。
2. 剥线:用剪刀剪断网线,用网线钳剥掉外皮,露出内部的线缆。
3. 排列线缆:将线缆按顺序排列整齐,一般为蓝、橙、绿、棕四根线。
5. 插入水晶头:将线缆插入水晶头,注意要按照正确的顺序插入。
6. 压线:用网线钳压紧水晶头,确保线缆牢固。
7. 测试:用网线测试仪测试水晶头的通断情况。
步骤3:演示教师演示水晶头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步骤4:实践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水晶头,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网络综合布线》说课稿

《网络综合布线》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网络综合布线》,下面我分六个部分谈谈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设计。
一、课程设置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明确定位于网络综合布线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
通过进行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技术方面的实训,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毕业前熟练掌握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基本操作方法和经验,能够承担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施工。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课程设计坚持以实践动手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的选取组织安排上。
在西安开元综合布线实训室模拟实践施工。
职业需求:计算机通信专业学生新增的就业岗位:随着3G的推进,3G网络建设需要大量的综合布线工程施工人员智能小区和信息化大厦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综合布线工程施工人员课程定位: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综合布线系统各个子系统特性能根据需求编制合适的施工预算和方案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思维的能力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知识在类似环境中的迁移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二、教学内容处理1.理论教学内容围绕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各个子系统展开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2、实践教学内容第一阶段:基础单元训练目标:熟悉掌握各种传输介质、布线工具使用,端接技术。
内容:根据实训教材的基本内容设计5个基础单元实验项目,意在巩固施工基础知识。
跳线的制作与测试信息模块的制作与信息插座安装管槽敷设技术线缆敷设与配线架端接技术光纤熔接技术第二阶段:综合实训项目。
目标:通过对学过的单元模块化知识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对多个子系统综合布线的实际施工整体能力。
内容:1个综合实训园区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建筑群布线施工技术3、课程重点和难点课程重点:传输介质、施工工具、端接技术课程难点: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三、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现状分析该课程授课对象为计通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学习过计算机网络、AutoCAD、计算机组装等多门专业基础课,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
《综合布线》教案

2.工程方案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
综合布线产品选型;
建筑物内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
管槽系统的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接地与防雷工程的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设备及材料预算。
3.编写投标文件
投标文件是投标的主要依据,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投标函;
投标方资格、资信证明文件;
投标项目方案及说明;
3.工程招标程序
1.3.2综合布线工程的投标
投标人应按照招标文件的具体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并作出实质性的响应。工程投标的组织工作应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包括项目负责人以及管理、技术、施工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对投标人来说,应充分体现出技术、经验、实力和信誉等方面的组织管理水平。对于较大的和技术复杂的工程可以由几家工程公司联合承包,体现强强联合的优势。
1.铜缆构造对性能的影响
铜缆构造对性能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导体横截面积的大小决定了铜缆能承受多大的电流。
铜缆的电容影响其携带信号的能力。电容表示相邻导体之间的接近程度,即内部导体空间的大小。
铜缆的同一性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直径的变化或铜缆构造中的瑕疵,会引起阻抗的不匹配,引起信号能量的回流。
绝缘体的化学组成直接影响在铜缆两个导体之间克服绝缘体电阻形成短路电流之前,可以承受多大的电压。
2.1.1铜缆介质
铜是信号导线中最常用的介质。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主要是两类铜电缆,即双绞线和同轴电缆。大多数数据和话音网络使用双绞线布线,同轴电缆虽然曾经作为局域网布线的选择,但现在主要用于视频连接。无论构造如何,铜缆一般包含以下部分:
用来保护的外皮或护套;
防止各导线间短路的绝缘层;
保护电缆电气特性的隔离层。
综合布线技术说课

2、兼职教师(武汉誉天) 张智勇 CCNP 蔡俭 CCIE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综合布线技术与施工
1
课程设置 课程资源
2 3 4 5
6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评价与考核
教学效果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3
情境名称 1.综合布线 系统设计
教学设计
学习情境 情境描述 对校园网系统结构了解的基础上,对校园实训大楼的布局分析, 重现设计。 学习单元 1.1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 1.2绘制综合布线图 1.3编制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书 进行1000个信息点的小型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按照每个信息 点平均端接12次计算,该工程总共需要端接12000次,端接线芯 96000次。配线端接质量及数量是综合布线工程师必备技能 2.1 RJ45网络配线架端接 2.2 110型通信跳线架端接 2.3 链路实训 独立单人办公室、多人办公室、集中办公区、会议室、学生宿舍 、超市等工作区数据点及语音点设计与施工。数据点及语音点需 求桌面型或地弹型。 3.1办公室信息点设计 3.2 会议室信息点设计 3.3 学生宿舍信息点设计 3.4 超市信息点设计 参考学时 2 4 4 4 4 6 4 2 4 2 8 6 4 4 4 6 10 72 12 14 12 14 10
武昌职业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综合布线技术说课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说课人:成洋
2013-12-6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综合布线技术
1
课程设置 教学资源
2 3 4 5
6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评价与考核
教学效果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综合布线技术
1
课程设置 教学资源
2 3 4 5
《综合布线课程》课件

综合布线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综合布线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详细描述
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当时建筑物内部通信和信息传输主要依靠传统的布线方 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布线方式的弊端逐渐显 现,不能满足人们对高速、稳定、可靠的信息通信需求 。于是,综合布线系统应运而生,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 或缺的基础设施。未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等技术的发展,综合布线系统将更加智能化、绿色化、 安全化,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通信服务。
详细描述
光缆敷设与连接技术包括光缆的选型、敷设 方式、连接方式等。在敷设过程中,需要注 意光缆的弯曲半径、避免过度拉扯和扭结等 问题,以确保光缆的正常传输和使用寿命。 光缆连接需要使用专业的光纤连接器和熔接 机等设备,进行端接和熔接操作,以确保光 缆连接的质量和稳定性。
04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与验收
测试标准与工具
VS
详细描述
线缆敷设前需要检查线缆的规格、长度、 质量等,并选择合适的敷设方式和工具。 根据管槽和桥架的走向、线缆的数量和重 量等因素,可以选择人工或机械敷设方式 。在敷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线缆的弯曲半 径、避免过度拉扯和扭结,以确保线缆的 传输性能和使用寿命。
配线架与信息插座安装
总结词
配线架与信息插座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连接和管理线缆,实现终端 设备的接入和通信。
校园综合布线系统需要满足教 学、科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办公等多种需求, 同时需要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便
捷性。
校园的综合布线系统需要具备 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
学校的发展和变化。
案例中可以介绍某知名高校的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和管
综合布线讲座课程

综合布线讲座
第四章:综合布线设计
B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1) 工作区内线槽要布得合理、美观;
2) 信息座要设计在距离地面3 0 c m以上;
3) 信息座与计算机设备的距离保持在5 m范围内;
4)所有工作区所需的信息模块、信息座、面版的数量;
5) RJ45所需的数量。
R J 4 5头的需求量一般用下述方式计算:
综合布线讲座
第三章:实用性案理
运营商接入在综合布线里的运用(电缆)
HDSL(High-data-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高速率数字用户线路)。
即为上行和下行通信提供相等的带宽,传输 速率可达到T1/E1,一般采用两对电话线进 行全双工通信,有效传输距离只有5km。一 般在机房半径1.5 Km内。
综合布线讲座
第一章:综合布线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2)
灵活性、适应性强 ——采用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时,如需改变终端设
备的位置和数量,必须敷设新的缆线和安装新的设 备,且在施工中有可能发生传送信号中断或质量下 降,增加工程投资和施工时间,因此,传统的专业 布线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差。在综合布线系统中 任何信息点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当设备 数量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采用简单的插接工序, 实用方便,其灵活性和适应性都强、且节省工程投 资。
综合布线讲座
第二章:布线部件和指标参数
综合布线系统的指标参数 5.光缆布线链路性能指标和主要参数
综合布线讲座 第二章:布线部件和指标参数
综合布线系统的指标参数
5.光缆布线链路性能指标和主要参数 光缆布线链路的衰减 色散 吸收
综合布线讲座 第三章:实用性案理
项目05任务1综合布线实战教学课件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工作区子系统
由信息插座和连接软线组成,用于连 接终端设备(如计算机、电话等)和 配线架。
01
02
水平子系统
将信息插座连接到干线子系统,通常 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实现楼层 内各房间的信息接入。
该案例重点介绍了某医院病房楼综合布线系统的维护工作,包括日常维护、故障排查和维修等环节。 维护团队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高效地处理各种问题,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同时,该团队还注重预防性维护,有效延长了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干线子系统
由配线架、跳线和设备架组成,实现 楼层间、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
设备间子系统
集中管理建筑物内的通信和计算机网 络设备,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 机等。
05
04
管理子系统
对配线架进行管理,实现跳线连接和 标签标识等功能,便于维护和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模块化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 化设计,易于扩展和维 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
维护与管理的内容
定期巡检
清洁保养
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定期巡检 ,包括线缆、配线架、跳线等,确保其外 观完好、无损坏。
定期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清洁,去除灰尘 和污垢,保持其良好的工的传输性能和信号质量,确 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制度,记录综合布线 系统的配置、维修记录等信息,方便后期 查询和维护。
验收流程与要求
验收流程
先进行初步检查,然后进行性能测试 和验收测试,最后进行文档验收和签 署验收报告。
综合布线及中心机房培训资料

综合布线及中心机房培训资料一、综合布线概述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它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
综合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
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一)综合布线的优点1、兼容性:综合布线能兼容众多厂家的设备及不同的传输介质。
2、开放性:对于传统的布线方式,只要用户选定了某种设备,也就选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布线方式和传输介质。
如果更换另一设备,那么原来的布线就要全部更换。
对于综合布线,由于它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因此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
3、灵活性:综合布线系统中,由于所有信息系统皆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因此所有的信息通道都是通用的。
每条信息通道可支持电话、传真、多用户终端。
另外,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变布线,只需增减相应的应用设备以及在配线架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
4、可靠性:综合布线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
所有线槽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 ISO 认证,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
应用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这就为链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方便,从而保障了应用系统的可靠运行。
5、先进性:综合布线采用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
所有布线均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链路均按八芯双绞线配置。
5 类双绞线带宽可达 100MHz,6 类双绞线带宽可达 250MH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房布线产品应用
5 智能配线系统应用(硬件与软件) ( 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宜采用电子配线设备对布线系统进行
实时智能管理) -对配线端口与终端信息插座进行实时的管理 -与计算机网络管理进行平台的融合增强网络安全 -降低运行维护的工作量 6 标识与标签的应用:
-对技术文档的管理更加优化与标准化 -降低日常运行维护的成本 -有利于固定资产的清算 -方便网络与布线系统的扩容。 7 机柜与机架(宽架、垂直理线架、特殊功能) 8 敞开桥架
机房布线产品应用
3 相应防火线缆应用(敞开布线) 规范: A级:应采用CMP级电缆,OFNP或OFCP
级光缆 B级:宜采用CMP级电缆,OFNP或OFCP
级光缆
-阻燃CMP -耐高温低烟无卤线缆(850度) 4 高密度模块 5 RJ45/SFF预端接线缆应用
-端接部位性能指标得到可靠的保障 -线缆的施工带来极大的简便,可以提高施 工效率。
机房工程与综合布线
机房类型
1 智能建筑弱电总控机房(布线、监 控、消防、计算机机房、楼宇自控等 )
2 电信间 、弱电间 、竖井
3 数据中心机房 (企业自用数据中心、 运营商托管/互联网数据中心 )
机房类型
1 计算机房 (无人值守) 2 支持空间
-进线间 -电信间 -行政管理区 -辅助区和支持区
机房布线设计特点
布线规范及相关标准图集
标准系统描述差异
标准 1 GB/T50314(机房内部) 2 ISO/IEC 24764-2010
EN 50173.5/1-2007(建筑群) 3 TIA 942-2005(建筑物)
中间配线区IDA
不同规模数据中心组成
1 小型数据中心往往省略了主干子系统 2 中型数据中心
-1个进线间、电信间、主配线区域 -多个水平配线区域组成 -占据一个房间或一层楼面 3 大型数据中心 -多个楼层或多个房间 -每个楼层或每个房间设立中间配线区 -有多个电信间用于连接独立的办公和支持空间 -对超大型数据中心需要增设次进线间
机房布线与大楼布线对应关系的理解
办公室、操作室(自用场地)
进线间
TO 信息插座 设备线缆
水平线缆
电信间(机房用地) 可以合并主配线区域 水平配线区 FD 线缆
主干线缆
主配线区 MDA (设备间) 主交叉配线 MC (BD) 主干线缆 线缆
- 可以包括 HC (FD)
பைடு நூலகம்
主干线缆
中间配线区
水平配线区 HDA (电信间)
2 7、7A类布线系统为全屏蔽的布线系统,在 对大 于10G网络的应用中,会体现更大的 优势
免于缆间串音测试
屏蔽电缆选用
规范内容体现 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光缆布线系统或采取
其它相应的防护措施。 -环境要求未达到要求(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应 大于126dB ) -磁场场强不应大于(800A/m) -网络安全保密要求; -安装场地不能满足非屏蔽布线系统与其它系 统管线或设备的间距要求。
1)系统的中断造成经济损失与公共场所程序混乱程度 2)设备的容错配置(运行期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 源中断、维护检修)造成信息系统中断 2 TIA/EIA942 4/3/2/1四级 可用性、年宕机时间 3 系统与设备基本(C/1)、冗余(B/2)、可维修性 (A/3)、容错(A/4)
机房国内标准
TO 信息插座 设备线缆
水平线缆
规划要点
1 水平、中间、主干配线设备的交叉连接 2 列头柜及各信息通信设施的设置位置与功能 3 水平布线系统区域配线模块与CP点的设置 4 介质的传输距离
- 铜缆链路90米,信道100米(4个连接器件) - 光纤300米,OM4 550米
5 支持区域信息点数量的确定(GB50311) 6 基础、设备、确认数据调查表的填写 7 产品等级的选择 8 管线的综合规划
机房布线—工作区划分
1 主机房以一个机柜为一个工作区 2 暂时无法确定机柜数量的,以3~5平方米为一
个工作区 3 辅助区以3~9平方米为一个工作区 4 支持区以不同的功能用房为一个工作区,如
UPS室、空调机房等
机房布线产品应用
1 6类(国标、942) 6A(ISO至少6A)及屏 蔽4对对绞电缆应用 -支持永久链路长度可达到90m -可减少电缆间串音与线槽占有空间 -便于散发热量 -网络对传输带宽的更高需求
网络设施与配线
1 网络设备的类型、结构、尺寸、端口的数量、耗 电量、采用的传输介质等各不相同
2 每一个机柜的端口及与公用网之间的端口 3 存储、接入、核心网络构架 4 主配线、水平配线、中间配线、设备配线模块设
1 考虑机房环境的节能、环保、安全 2 适应冷热通道布置设备 3 列头柜的设置 4 敞开布线与线缆防火 5 长跳线短链路与性能测试 6 网络构架与外部网络(多运营商)互通(次进线
间设置) 7 高端产品应用 8 机房与布线系统接地
机房分级
1 国标QB/T50314 为A/B/C三级 (机房内的不同部分根据实际情况按不同标准进行设计 )
机房布线产品应用
2 光缆的应用 1) 50微米(OM2/OM3/OM4)多模光缆 -利于网络的安全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 -减少线缆在线槽中的占有空间 -50微米(OM3)支持10G网络300m/100G 网络100m,(OM4)支持10G 550m/100G 网络125m 2)单模光缆(OS1/OS2)则可以达到10000m; 有利于与外部及电信运营商之间配线网络的 互通。
主干线缆 次进线室(可以合并在主 配线区) 入口设施(配线) 通信设施
主干线缆
水平配线区 HAD
主干线缆
水平交叉本线 HC (FD) 线缆
- 规模较小,可以不设置
水平线缆
设备配线区 EDA (工作区) 多用户信息插座
水平线缆
区域配线区 IDA (开放办区) CP 集合点(无交叉连接) 区域插座(多用户插座) 无线缆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检测规范》GB50462-2008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5003-200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GB50289-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CP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