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_董社英
咪唑基聚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咪唑基聚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咪唑基聚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人们对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咪唑基聚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本文将从咪唑基聚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咪唑基聚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咪唑基聚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离子液体基的合成方法,另一种是通过预聚物离子液体的形成。
离子液体基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阴阳离子的合成反应和共轭聚合反应。
其中,阴阳离子的合成反应往往采用咪唑的化学修饰,例如在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中,可以通过对丙烯腈和丁烯酰氯的共轭加成反应得到。
预聚物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则是先将聚合物与离子液体相结合,形成预聚物,再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得到咪唑基聚离子液体。
例如,可以将聚乙烯醇和咪唑离子液体进行复配得到。
三、咪唑基聚离子液体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咪唑基聚离子液体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吐温-咪唑基聚离子液体复合体的制备及应用:吐温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水的溶解性和界面活性。
研究发现,将吐温与咪唑基聚离子液体复合,可以大大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从而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
2. 咪唑基聚离子液体溶液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研究:重金属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污染物,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研究表明,咪唑基聚离子液体溶液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较好,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去除重金属的材料。
3. 咪唑基聚离子液体在水处理膜的改性中的应用:水处理膜是水处理工程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研究发现,将咪唑基聚离子液体引入水处理膜的制备中,可以显著改善膜的抗污染性能和分离效果。
四、结论咪唑基聚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材料,在制备方法上具有多样性,在污水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在燃油脱硫中的应用

使离子液体的研究向功能化体系迈进。
1.2.2 离子液体的组成及性能离子液体又称室温离子液体或室温熔融盐,它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 或者室温附近温度下呈液体状态的盐类。
与传统盐类相比,离子液体具有许多优点[18-20]:(1) 液态温度 范围宽,可达300℃,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2) 蒸汽压低,不易挥发,通常无色无嗅;(3) 对 很多无机和有机物质都表现出良好的溶解能力,且有些具有介质和催化双重功能;(4) 具有较大的极性 可调性,可以形成两相和多相体系;(5) 电化学稳定性高,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较宽的电化学窗口,是 一种理想的绿色溶剂,并在电化学、分离(尤其是脱硫工艺)、化学反应、纳米材料、色谱等领域得到 了广泛应用。
1.2.3 离子液体的分类离子液体的种类很多,按阴阳离子的不同排列组合方式,离子液体的种类有108种之多[21]。
目前通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有机阳离子母体的不同,将离子液体分为四类[22(] 4种阳离子结构式如图1.1所示): 分别是咪唑盐类、吡啶盐类、季铵盐类,季磷盐类,其中咪唑盐类离子液体是当前研究最多的离子液体, 而且二烷基咪唑离子液体是最流行的离子液体,因为它具有易于合成,性质稳定,且熔点较低等优点。
R 1 R 4 N R 2 R 3R 1 R 4 P R 2 R 3NR R 5 R 4 R 3 N N R 1 R 2Tetraalkylammonium Tetraalkyl-phosphonium N-alkyl-pyridimilum Imidazolium ion图1.1 常见离子液体的阳离子结构示意图Fig.1.1 Common cations of ionic liquids此外,还有其它的分类方法,如:可分为AlCl 3型、非AlCl 3型及其他特殊型离子液体;按照Lewis 酸性分为可调酸性的离子液体(如AlCl 3型)和中性的离子液体(如阴离子为BF 4-、PF 6-等);从水溶性角度又可将其分为亲水型离子液体与憎水型离子液体。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Diels-Alder反应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Diels-Alder反应中的应用的
开题报告
导言: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溶剂,在化学、材料和生物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咪唑类离子液体是目前最为研究和应用广泛的一类离子液体,其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前景。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及其在Diels-Alder反应中的应用。
正文:
一、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咪唑类离子液体是由咪唑环和离子对组成的,其合成方法包括离子交换法、氨基化法、咪唑化法等。
其中,离子交换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合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已有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置换为我们需要的离子对,从而得到目标离子液体。
二、咪唑类离子液体在Diels-Alder反应中的应用
Diels-Alder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反应,它可以在较温和条件下构筑重要的有机分子骨架。
然而,由于传统的反应溶剂对Diels-Alder反应中的不稳定亚烷基或亚甲基共轭二烯加成物具有很高的亲疏性,会导致产率和选择性不佳。
因此,利用咪唑类离子液体来替代传统的溶剂,可以有效改善反应条件和提高产率和选择性。
结论:
咪唑类离子液体是一类具有独特性质和应用前景的离子液体。
通过离子交换法、氨基化法、咪唑化法等多种方法可以合成得到该类离子液体。
咪唑类离子液体在Diels-Alder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效果,可以有效提高产率和选择性。
因此,在有机合成中,咪唑类离子液体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咪唑类聚离子液体材料的制备、修复及功能化

咪唑类聚离子液体材料的制备、修复及功能化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咪唑类聚离子液体材料的制备、修复及功能化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咪唑类聚离子液体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能源、环境、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首先介绍咪唑类聚离子液体材料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其在众多领域的应用价值。
随后,重点阐述咪唑类聚离子液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合成路线、反应条件优化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详细的制备指南。
本文还将探讨咪唑类聚离子液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修复策略,以保证其性能的稳定性。
本文将关注咪唑类聚离子液体材料的功能化研究,通过引入不同的功能基团或纳米粒子等手段,拓展其应用领域,提升其综合性能。
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推动咪唑类聚离子液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取得更大的进展。
二、咪唑类聚离子液体材料的制备咪唑类聚离子液体材料(Polyionic Liquid Materials based on Imidazolium)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使其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制备咪唑类聚离子液体材料主要涉及到选择合适的单体、催化剂、溶剂以及聚合条件,通过精确的化学反应来合成目标产物。
在制备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目标聚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咪唑类单体。
常见的咪唑类单体包括1-乙烯基-3-甲基咪唑氯盐、1-乙烯基-3-乙基咪唑溴盐等。
这些单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够在聚合过程中保持结构的稳定。
接下来,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溶剂来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金属催化剂和有机催化剂,如四氯化锡、氯化铁等。
溶剂的选择则要根据单体的溶解性和聚合反应的条件来确定,常用的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等。
在聚合反应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聚合度等参数,以获得具有理想结构和性能的咪唑类聚离子液体材料。
通过调整聚合条件,可以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链结构和离子液体的分布等关键性质。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表征[开题报告]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表征[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2d627e376baf1ffd4fad2d.png)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环境工程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表征一、选题的背景、意义绿色化学是国际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是化学化工发展的新阶段,也是迈进21世纪人类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
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二氧化碳是大宗工业生产的主要排放物之一,又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近年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年升高,加剧了温室效应并给当今和未来的全球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京都议定书( Kyoto protocol) 倡议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恢复到1990 年的水平,使得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利用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
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离子液体,完全满足绿色化学的需要。
离子液体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在温室或温室附近温度下呈液体状态的盐类,他们具有非挥发性或“零”蒸汽压、宽液程、宽的电化学窗口、强的静电场、良好的离子导电性与导热性、高热容及热能储存密度、高热稳定性,具有选择性溶解力和可设计性等特点,使得离子液体成为具有特殊功能与特性的“固体”液体。
离子液体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研究在迅速扩大,每年发表的有关论文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从“清洁”或“绿色”化学化工领域扩展到功能材料科学、能源资源、环境科学、分析技术、生命科学等领域。
离子液体被广泛应用于一些重要反应过程,例如烷基化、催化合成、羰基合成等反应。
离子液体家族经历了氯铝酸体系(2O世纪9O年代前)、耐水体系(20世纪90年代)和功能化体系(21世纪)三个发展阶段。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功能化离子液体的提出,是现在使用的主要研究思路,摆脱传统研究思路的狭隘,通过接枝上特定的官能团来对离子液体进行功能化修饰,充分利用离子液体的物化性质可随结构调变的优点,有目的地合成具有一定指标的离子液体。
丛晓辉等研究了SO3H—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苯酚与叔丁醇的烷基化反应。
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苯酚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为80.4%和60.2%;离子液体重复使用三次,活性不变。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溶解性及其应用研究解读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溶解性及其应用研究解读咪唑类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简称ILs)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溶剂体系。
它由有机阳离子(通常为含有咪唑环结构的阳离子)和对应的无机阴离子组成。
咪唑类离子液体具有以下特性:高热稳定性、低挥发性、良好的电导率、可调控的溶解度和极性、良好的溶解能力等。
这些特性赋予了咪唑类离子液体广泛的应用领域,涵盖了化学工业、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许多领域。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非常多样,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中性有机物和酸碱中和反应得到。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咪唑类离子液体包括1-烷基-3-甲基咪唑和1-烷基-3-丙基咪唑等。
这些咪唑类阳离子可以与各种无机阴离子(如氟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等)组成稳定的离子液体。
咪唑类离子液体在溶解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由于其离子特性,咪唑类离子液体能够和多种物质形成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物质的溶解度、稳定性和化学活性。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溶解能力可调控,可以通过改变离子的结构和组成,调整其溶解度和选择性溶解性。
此外,咪唑类离子液体还可以与不同的溶质发生离子-离子、离子-分子或分子-分子相互作用,进一步调整物质的溶解性。
咪唑类离子液体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化学工业领域,咪唑类离子液体可用作催化剂和溶剂,具有高效、环境友好的特点。
在能源科学领域,咪唑类离子液体可用作电解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稳定性和溶解性,用于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电池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在材料科学领域,咪唑类离子液体可用作模板剂、溶胶-凝胶剂和涂层剂,用于合成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此外,咪唑类离子液体还在环境保护、分析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咪唑类离子液体可用作吸附剂,具有对污染物高吸附能力和可回收性的优点,用于废水处理和环境污染物的吸附。
咪唑类离子液体还可用作萃取剂和分析试剂,用于生物质样品的分离和分析。
此外,咪唑类离子液体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有广泛应用,用于药物传递、药物储存和生物分子的稳定性研究等。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的研究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的研究近几十年来,咪唑类离子液体已经发展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低亲和力等优异特征而受到密切关注。
本文旨在回顾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的研究。
首先,介绍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这些合成方法可以大致分为化学诱导和物理诱导两类。
化学诱导合成方法具有比较高的效率,在低亲和力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偶联反应法、离子螯合法和萃取法。
物理诱导合成方法则比较复杂,相对耗时,但能够生产出更高质量的咪唑类离子液体,如微米颗粒法、旋转式分散机法、单分子离子液体散射技术等。
其次,介绍咪唑类离子液体的表征方法,表征方法可以分为普通和特殊两类。
普通表征方法可以对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相对分子量、溶质分布和温度等物理性质进行表征,如动力学沉淀、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热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而特殊表征方法则可以进一步进行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结构表征,如X射线衍射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和单分子离子液体散射分析。
最后,介绍咪唑类离子液体的一些应用,咪唑类离子液体主要用于分离、提纯和制备一些有机、无机和聚合物中的分子或离子,以及在药物分子结构表征等方面,如在有机合成反应中作为催化剂、在药物制剂中用于分散和辅助功能、在药物输送和控制释放中作为低分子量的载体、在分子结构表征中用于晶体结构分析和单分子结构分析等。
此外,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咪唑类离子液体也可以用于活性炭的吸附分离、能源的转换、聚合物的制备和光电器件的制备等。
综上所述,咪唑类离子液体因其优异的性能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自身的合成、表征及应用也受到了研究。
未来,咪唑类离子液体不仅将发挥重要作用于材料科学、化工、药学等学科,也可能在更多的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医学、新能源技术等。
由此可见,咪唑类离子液体是一种重要的可重复利用新材料,具有巨大的前景。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β-萘甲醚合成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β-萘甲醚合成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咪唑类离子液体是一类重要的绿色溶剂,在化学合成中具有诸多优点,如理化性质稳定、不挥发、可回收利用等特点,因此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β-萘甲醚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合成需要使用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对环境造成污染,有些甚至对人体有害。
因此,寻找一种绿色溶剂用于β-萘甲醚的合成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合成咪唑类离子液体,并将其用于β-萘甲醚的合成中,探究咪唑类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性能,为绿色化学合成提供新思路。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合成咪唑类离子液体;2. 研究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的反应机理及其反应效果;3. 探究咪唑类离子液体与β-萘甲醚的相互作用机理;4. 研究咪唑类离子液体在β-萘甲醚的合成中的反应优势及其应用性能;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咪唑类离子液体在β-萘甲醚合成中的小试大做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合成咪唑类离子液体,通过对不同离子液体的改性,获得具有较好催化活性的离子液体,以及进行表征和纯化;2. 探究离子液体反应机理及其在β-萘甲醚合成中的应用效果,在反应中加入离子液体,研究离子液体对反应的催化作用;3. 研究离子液体与β-萘甲醚的相互作用机理;4. 研究咪唑类离子液体在β-萘甲醚合成中的反应优势及其应用性能。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将通过实验,得出咪唑类离子液体在β-萘甲醚合成中的反应效果及其优势,并解析离子液体反应机理及其与β-萘甲醚的相互作用机理,为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预计得出如下结果:1. 合成具有较好催化活性的咪唑类离子液体;2. 确定咪唑类离子液体在β-萘甲醚合成中的催化作用机理;3. 探究离子液体与β-萘甲醚的相互作用机理;4. 研究咪唑类离子液体在β-萘甲醚合成中的应用性能。
五、研究意义和贡献本研究将探索咪唑类离子液体在β-萘甲醚合成中的应用性能,并阐述离子液体反应机理及其与β-萘甲醚的相互作用机理,为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r > C l。孙华等 [ 8 ]则在 Vasudevan 的基础上作 了进一步的合成 ,在超声波 (振荡频率为 40kHz) 作用下 ,合成了 [Bm im ]BF4 ,产率 92%。
2 咪唑类离子液体在分析化学中的 应用
2. 1 电化学分析 2. 1. 1 伏安法方面的应用
伏安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离子液体的研究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收稿日期 : 2008205214;修回日期 : 2008210218 基金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 (2005B28)资助项目 ;西安市科技计划基金 ( GG06081)资助项目 联系人简介 :董社英 (19642) ,女 ,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电化学分析研究 。 Email: dongsyy@126. com
Laremore等 [ 18 ]以离子液体作为基质 ,用基质 辅助激光解吸的飞行时间离子化质谱对硫酸酯低 聚糖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只有咪唑类离子液体 和季铵类离子液体作为基质时 ,表现出制备样品 简单 、用量少 、重现性好等特性 。但这些基质都不 能很好的抑制硫酸酯低聚糖的热解 ,使得分析的 灵敏度比较低 。 Earle等 [ 19 ]研究了离子液体在光 谱中的脱色行为 ,结果发现 ,大部分离子液体都能 使具有发色基团的杂质脱色 ,尤其是以 [ NTf2 ]2、 [BF4 ]2和 [ PF6 ]2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表现得尤为 突出 。而有些离子液体不具有脱色的功能 ,主要 是因为存在氢键的相互作用 。 2. 3 色谱 2. 3. 1 气相色谱
[Bm im ]BF4和 [ Bm im ] PF6 ,产率分别为 97. 8%和 92. 9%。 1. 1. 2 两步法
目前大多数咪唑离子液体的合成都采用两步
法 ,在卤化烷基咪唑离子液体的基础上 ,采用复分 解反应 ,得到 B F4 2、PF6 2、C lO4 2、N Tf2、OTf2 2、N [ C2 F5 SO2 ]2 2等阴离子的咪唑类离子液体 。自 W ilkes用 银盐法合成了 [ Em im ]BF4以来 ,相继有人用钠盐 和铵盐代替银盐合成了 [ Bm im ]B F4 ,大大降低了 成本 。但以 B F4 2为阴离子的咪唑类离子液体具有 亲水性 ,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合成以 PF6 2 为阴离子 的 疏 水 性 离 子 液 体 更 具 有 价 值 。 Paul 等 将 [ 3 ] [Bm im ] Cl和 HPF6混合 ,制得 12丁基 232甲 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 [ Bm im ] PF6 )离子液体 ,产率 80%。此方法中使用了 HPF6 ,缩短反应时间 、没
微波合成法是在微波作用下 ,无需有机溶剂 且反应速度快 、产率高 、产品纯度好的合成方法 。
较传统法有极大的改进 。自 Varma等报道了用家 用微波炉合成 [ Bm im ]B r离子液体以来 。相继有 人对其合成进行改进 ,如采用间歇加热 、控制加热 时间 和 转 移 热 量 等 方 法 。最 近 张 冲 等 [ 5 ] 合 成 [Bm im ]B F4时 ,对功率 、时间和产率的关系进行了 研究 ,同时将钠盐法和银盐法结合 。在微波功率 为 280W 下 ,将 N 2甲基咪唑和氯代正丁烷混合 ,采 用间歇式辐射加热 ,得到 [Bm im ]B r,产率 97. 4%。 向其中加入 NaB F4反应 ,得 [ Bm im ]B F4 ,产率 90. 6% ,再用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方法测定的 B r2含量 , 再精确计算所用 AgBF4的量 ,得 [ Bm im ]BF4 ,产率 为 95. 5%。该方法既可控制产物中溴含量 ,提高 产品纯度 ,又不会使成本有较大的增加 。Xia等 [ 6 ] 则以 12氦 基 232甲 基 咪 唑 四 氟 硼 酸 盐 ( [ Hem im ] BF4 )离子液体为溶剂 ,在微波作用下 ,采用“一锅 法 ”合成了一系列咪唑类离子液体 。该方法反应 时间短 、产率高 ,同时 [ Hem im ]BF4不仅作为溶剂 而且还起着催化的作用 。 1. 3 超声波法
离子液体 ( ionic liquids)是在室温或室温附近 完全由离子组成的有机液体物质 。与传统的有机 溶剂相比 ,它具有很多优点 : (1)几乎没有蒸汽压 、 不挥发 、无色 、无臭 ; ( 2 )有较大的稳定温度范围 , 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及较宽的电化学窗口 ; ( 3)通过 阴阳离子的设计可调节其对水 、有机物及聚合物 的溶解性 。其中以 N , N 2二烷基咪唑为阳离子 ,以 BF4 2、PF6 2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具有其它离子液体 不可比拟的优点 ,如对空气 、水稳定 ,有较宽的液 态温度范围 ,低配位能力 、高导电率等 。
王欢等 [ 9 ]通过线性扫描的方法研究了电活性物质
(香豆素 )在离子液体 ( [ Bm im ]BF4 )中的电化学 还原行为 ,发现 [ Bm im ]B F4中香豆素在电极界面 的传质是线性的 ,电极动力学过程受香豆素向电 极 /溶液界面扩散控制 。N agy等 [ 10 ]比较了二茂铁 在不同浓度的离子液体 [ Bm im ] PF6中的电化学行 为 ,结果表明 ,在狭窄范围内二茂铁的伏安电流和 浓度也呈线性关系 。本课题组 [ 11 ] 研究了碘化物
1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1. 1 传统加热法 1. 1. 1 一步法
一步法合成咪唑类离子液体 ,主要是通过 N 2 烷基咪唑与卤代烷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或者是 N 2
烷基咪唑与硫酸 、磷酸等的烷基酯发生烷基化反
应 。而研究者对以 N 2甲基咪唑与卤化烷 、硫酸及 磷酸等为原料合成离子液体的方法已经成熟 。最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3. 西北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 ,陕西省电分析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6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特别是以 BF4 2、PF6 2为阴离子的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并重点综 述了近年来咪唑类离子液体在电化学分析 、质谱 、光谱 、色谱及毛细管电泳等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关键词 :咪唑 ;离子液体 ;合成 ;分析化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 O652 文献标识码 : A
第202019卷年第1月1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hem ical Research and App lication
文章编号 : 100421656 (2009) 0120013205
Vol. 21, No. 1 Jan. , 2009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董社英 1 ,王 远 1黄廷林 2 ,郑建斌 3
2
B F4和 K3 Fe (CN ) 6 32之间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 , [ Fe (CN ) 6 ]32被诱导进入 sol2gel基质中 ,发生了氧化 还原反应 。二是将离子液体与其它物质混合后修
饰电极 。李江文等 [ 13 ] 将离子液体 [ Bm im ] PF6和 N , N 2二甲基甲酰胺混合修饰到玻碳电极 ( [ Bm im ] PF6 / GC)上对氯丙嗪 ( CPZ)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 究 ,发现 CPZ在修饰电极上峰的可逆性比 GC 有 较大改进 ,其电极过程为吸附控制 。本课题组 [ 14 ] 将离子液体 [ pm im ] PF6与石墨混合制备碳糊电极 ( IL /CPE) ,研究了羟苯磺酸钙 ( CD )在 IL /CPE和 传统的碳糊电极 ( T2CPE)上的电化学行为 ,结果 表明 CD 在 IL /CPE较 T2CPE有较高的灵敏度 、较 快的电子传输及较好的可逆性 。同时 ,在 8. 0 × 10 - 7 ~1. 0 ×10 - 4 mol/L 范围内 , CD 在 IL /CPE上 的峰电流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可直接用来 测定胶囊和尿样中的 CD。此外本课题组 [ 15 ]用亲 水性离子液体氯化 12戊基 232甲基咪唑作修饰剂构 置了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 ( IL /CPE) ,用循环伏 安法和方波伏安法研究了黄芩苷在 IL /CPE 上的 电化学行为 ,表明 IL /CPE对黄芩苷的氧化还原反
14
化学研究与应用
第 21卷
有副产物 ,但是使用了 HPF6 ,对设备的耐腐蚀性 有一定要求 ,而且 HPF6在高温下有可能分解 。后 来用 KPF6代替了 HPF6 ,合成了 N , N 2二烷基咪唑 六氟磷酸盐 ( [ R1 R2 im ] PF6 ) ,产率为 89 ~95%。 蔡月琴等 [ 4 ]在合成 [ Bm im ] PF6时 ,对反应物的投 料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投料量大于 0. 5 mol时 , N 2甲基咪唑和溴代正丁烷经一段诱导期后 开始放热 ,由于反应物量比较大 ,升温速度较快 , 需要及时把热量转移 。她们用水浴冷却的方法合 成了 [Bm im ] PF6 ,产率 91%。 1. 2 微波法
在 [Bm im ]BF4中的氧化行为 ,结果表明 ,离子液体 增加了碘化物的扩散系数 ,使得碘化物峰电流和 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
2. 1. 2 化学修饰电极方面的应用 用离子液体修饰电极一般可采用两种方式 :
一是直 接 将 离 子 液 体 修 饰 到 电 极 表 面 。 Zhang 等 [ 12 ]用 [ Bm im ]B F4对 A u 电极表面进行了修饰 ,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 K3 Fe ( CN ) 6在 Au 电极 、 Gel/Au电极 、[ Bm im ]B F4 / Gel/Au 电极的电化学 行为 。结果表明 ,当用 Au电极和 Gel/Au电极时 , [ Fe (CN ) 6 ]32在 sol2gel基质中的电子传递是受限 制的 ,无法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而用 [ Bm im ]B F4 / Gel/Au电极测定时 , [ Fe ( CN ) 6 ]32 / [ Fe ( CN ) 6 ]42 的 E1 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可能是由于在 [ Bm 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