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性质分类简介

合集下载

原油基础知识

原油基础知识

原油基础知识原油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矿物油,它是能源行业中最重要的商品之一。

它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能源生产和交通运输。

了解原油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石油市场、能源行业以及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原油的定义、分类、产地、成分以及价格形成机制。

一、原油的定义原油是地球地壳层中形成的一种深褐色或黑色液体。

它是由古代生物在地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万年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分解而成的。

原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其中包括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化合物。

二、原油的分类原油可以根据其物理性质和地理来源进行分类。

根据物理性质,原油可以被分为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

轻质原油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煤油和汽油产率,而重质原油则相反。

根据地理来源,原油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布伦特原油、西德克萨斯中级原油等。

三、原油的产地原油的产地遍布全球各地,但一些国家拥有更丰富的原油资源。

全球最大的原油产国包括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美国、伊朗和伊拉克等。

这些国家的原油产量对于全球石油供应和价格具有重要影响。

四、原油的成分原油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混合物,其中含有各种碳氢化合物。

主要成分包括烷烃、烯烃和芳香烃。

烷烃是碳氢链上没有双键的化合物,烯烃则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而芳香烃则由苯环结构组成。

五、原油的价格形成机制原油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以及市场因素共同决定的。

供求关系是主要的价格形成因素之一,当供应紧张或需求增加时,原油价格往往上涨。

此外,市场因素如地缘政治风险、货币汇率以及宏观经济状况等也会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

六、结语原油是能源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于全球经济和各个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原油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定义、分类、产地、成分以及价格形成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石油市场、能源行业以及全球经济的运行机制。

不断深化对原油的认知,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原油的分类

原油的分类

原油的分类原油按性质分为矿物燃料和石油产品两大类。

原油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途是作为燃料,可用于制造汽油、煤油、柴油、机油、润滑油、石蜡等石油产品以及沥青、石油焦、石油沥青等化工产品。

也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制取合成氨、合成纤维、人造橡胶等。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它是比较重要的能源之一。

石油主要分布在陆地上稠密的地下沉积岩中,石油的形成,通常需要上亿年的时间。

石油在自然界中通过不同的沉积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而转化形成。

原油是指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温度在250 ℃以上的黑褐色可燃粘稠的液体。

广义地说,凡是经过原油蒸馏所得的燃料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都是原油。

世界上原油储量最多的是中东地区,中东的原油主要是重质原油(包括凝析油、混合油),还有少量的中质原油。

石油主要分布在陆地上稠密的地下沉积岩中,石油的形成,通常需要上亿年的时间。

石油在自然界中通过不同的沉积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而转化形成。

石油通过管道运输到各地炼油厂后,进行一系列的提炼,然后装车销售。

主要的生产流程:原油脱水脱盐、原油预处理、原油加氢精制、原油加工。

一般原油经脱水、脱盐、原油预处理等工艺处理后,可改善其使用特点并降低其危害;但由于这些工艺均属物理变化,故又统称为二次加工。

根据原油所含轻、重组分的不同情况和对产品性质要求的差异,原油可以再进行加工,以获得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基础油、石蜡基础油、沥青等产品或其他用途。

2、炼油工艺(1)裂解工艺—将原油加热到250~280 ℃,利用催化剂作用把碳氢化合物裂解成烃类气体,该法具有投资省、建设周期短、操作简单、便于控制、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2)热加工工艺—将原油加热到400~450 ℃,干馏将残留在原油中的非碳氢化合物彻底氧化,此法适应性强且不受炼厂规模限制,产品纯度高,但能耗较大,废气排放量往往超标。

(3)催化裂化工艺—将原油加热至260~300 ℃,使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类饱和烃断链、环化,得到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将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因此发达国家已很少采用。

各类原油概念、划分标准、组分特征

各类原油概念、划分标准、组分特征

各类原油概念、划分标准、组分特征一、基本概念1)轻质油:指地面相对密度小于0、886的原油。

2)凝析油:在一定温度、压力及气液比条件下,液态烃逆蒸发为气相,反溶解于气态烃中,后来因温度、压力条件改变又逆凝析为液相。

其地面相对密度小于0、80的原油。

3)重质油:地面相对密度大于0、934的原油。

4)气层:地下与地面条件下均为气相,聚集在地下储集层中。

二、主要特性与组分特征1.轻质油、凝析油、重质油的主要特性1)轻质油一般为褐色,也有棕黄色,地面相对密度为小于0、886。

粘度、含蜡量及凝固点均较低。

粘度一般为0、83~3、0mPas,含蜡量为0~4、97%,初馏点68~70℃。

气油比较高为(210~977)m3/m3。

馏份也较高为60%~78%。

2)凝析油色浅,一般为无色、浅棕黄色,也有桔色及褐色。

透明度高,油质轻,具有六低二高之特性:即地面相对密度低,一般小于0、72~0、80;粘度低,为0、61~0、83mPa、s;含蜡量低,一般不含蜡,有的微含蜡;初馏点低为50~68℃;凝固点低,含胶质、沥青质低;而馏分高,大于78%;气油比高,大于1000m3/m3。

凝析油的成分以汽油成分为主,煤油成分次之。

3)重质油色深,为黑色或黑褐色,油质重,具有六高二低之特性:即地面相对密度高,大于0、934;粘度高大于30~50mPa、s;含蜡量高,大于20%;初馏点高,大于70℃;凝固点高,大于30℃;含胶质、沥青质高;而馏分低,小于60%;气油比低,小于3、1m3/m3。

2.天然气的组分特征(表5一5)1)凝析气:凝析气具有地面相对密度小,为0、59~0、81。

甲烷含量高,一般为77、99%~91%,部分为46、73%~76、60%,局部甲烷含量达94、84%~98、40%;乙烷以上重烃含量较低。

2)伴生气:油田伴生气具有地面相对密度较高,为0、743~1、141。

甲烷含量较低,为36、23%~87、31%;乙烷以上重烃含量高。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原油的分类与原油的评价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原油的分类与原油的评价

低硫石蜡基 低硫石蜡基 低硫中间基 含硫中间基 低硫环烷-中间基
含硫环烷基
二、原油的评价
原油评价:对于新开采的原油,必须先在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试验 (一)原油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性质分原油析。 简单评价。 常规评价。 综合评价。
原油综合评价的流程
三、我国主要原油性质及加工方向简介
(一)原油的加工方案概述
原 油 加 工 方 案 的 确 定 取 决 于 诸 多 因 素 , 例 如 市 场 需 要 、 经 济 效 益 、 投资力度、原油的特性等。通常主要从原油特性的角度来讨论如何 选择原油加工方案。
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原油加工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燃料型 :主要产品是用作燃料的石油产品。
K=11.5~ 12.1
中间基原 性质介于石蜡基原油和环烷基原油之间。 油
K=10.5~ 11.5
环烷基原 油
环烷和芳香烃的含量较多,密度较大,凝点较低,
一般含硫、含胶质、含沥青质较多,所以又叫沥 青基原油。孤岛原油和单家寺(胜利油区)原油等 都属于环烷基原油。
2.关键馏分分类法 关键馏分的分类标准
d420>0.8562 API0<33 (K<11.5)
d420>0.9305 API0<20 (K=11.5)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编号
1 2 3 4 5 6 7
第一关键馏分 类别
石蜡 石蜡 中间 中间 中间 环烷 环烷
第二关键馏分 类别
石蜡 中间 石蜡 中间 环烷 中间 环烷
原油类型
石蜡 石蜡—中间 中间—石蜡
原油名称
含硫% (质量)
相对 密度
特性因素
特性因 第一关 第二关 关键馏分

原油液体类别

原油液体类别

原油液体类别原油液体是指天然界存在的一种混合状的液体燃料,主要由碳、氢和少量的氧、硫和氮等元素组成。

根据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原油液体可分为几个类别。

1. 原油:原油是指未经任何处理的混合状液体,它是石油工业的基础原料。

原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其中烃类占主导地位。

根据其密度和硫含量的不同,原油可以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和重质原油。

轻质原油是指密度较低、黏度较小、易于提炼的原油。

它通常含有较多的低级烃类物质,如石脑油、汽油等。

轻质原油在炼油过程中可以得到较高的产率和质量。

中质原油是指密度和黏度介于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之间的原油。

它的炼油性能介于两者之间,既可以得到较高的产率,又可以得到一定质量的产品。

重质原油是指密度较高、黏度较大、难以提炼的原油。

它通常含有较多的高级烃类物质,如柴油、润滑油等。

重质原油在炼油过程中需要经过加热和加压等处理才能得到较高的产率和质量。

2. 煤油:煤油是一种从煤炭中提炼出来的液体燃料,广泛用于家庭、工业和交通等领域。

煤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其中主要成分是烷烃类物质。

煤油的密度和黏度较小,燃烧效果好,是一种重要的燃料。

3. 柴油:柴油是一种由原油或合成油提炼而成的液体燃料,主要用于柴油机和柴油发电机等设备。

柴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其中主要成分是烷烃类物质。

柴油的密度和黏度适中,燃烧效果良好,是一种重要的能源。

4. 石脑油:石脑油是一种由原油提炼而成的液体燃料,主要用于化工工业中的溶剂、燃料和原料等。

石脑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其中主要成分是芳烃类物质。

石脑油的密度和黏度较小,挥发性较大,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

5. 润滑油:润滑油是一种用于润滑机械设备的液体,主要用于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其中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酯类物质。

润滑油的密度和黏度较大,具有较好的润滑性和附着性。

原油液体类别包括原油、煤油、柴油、石脑油和润滑油等。

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工业。

原油的分类和加工方案

原油的分类和加工方案

原油的分类和加工方案原油是地球上的一种天然资源,是石油的主要成分。

根据其化学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原油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在加工方面,原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处理和提炼,以获得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

关于原油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2.按照原油中的硫含量进行分类:根据原油中的硫含量,可以将原油分为低硫原油和高硫原油。

低硫原油指硫含量低于0.5%的原油,而高硫原油则指硫含量高于0.5%的原油。

3.按照原油中的密度进行分类:根据原油中的密度,可以将原油分为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

轻质原油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API重度,可以被直接用作汽车燃料。

而重质原油则较密度较高,需要通过更复杂的加工工艺才能获得可用的燃料。

在加工方案方面,原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理和提炼,以获得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1.原油提纯:原油提纯是指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原油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分离出来,使原油达到特定的纯净度要求。

常见的提纯方法包括蒸馏、提馏和重整等。

2.原油加氢:原油加氢是指将原油中的硫、氮和重金属等杂质物质通过加氢反应转化为较为稳定和无害的化合物。

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燃料的热值和质量。

3.原油裂化:原油裂化是指将较重的原油分子通过加热和催化作用分解为较轻的分子。

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汽油和燃料油,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4.原油重整:原油重整是指将原油中较为复杂的分子重新排列和重组,以获得较高的辛烷值和较低的燃油沉积。

这样可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烧效率。

5.原油催化:原油催化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原油中较重的分子转化为较轻的分子。

这样可以增加汽油和润滑油的产量,并提高其品质。

原油划分标准

原油划分标准

原油划分标准原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其各种性质如含硫量、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杂质含量等都会影响其加工和运输。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油的划分标准,包括以下方面:1.含硫量:原油中的含硫量是指原油中硫原子的百分比含量。

根据含硫量的不同,原油被划分为高硫原油、中硫原油和低硫原油。

含硫量的划分标准通常是根据加工过程和环保要求制定,因为硫是一种有害元素,会导致燃烧产生SOx等污染物质。

2.密度:原油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以千克/立方米(kg/m³)表示。

根据密度的不同,原油被划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和重质原油。

密度对原油的储存和运输有着重要影响,因为不同密度的原油具有不同的体积和质量,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储存和运输容器。

3.粘度:原油的粘度是指液体在流动时所产生的阻力,通常用粘度计来测量。

粘度对原油的储存和运输也有着重要影响,因为粘度高的原油流动性差,需要更高的压力才能流动,而粘度低的原油则更容易流动。

不同粘度的原油需要选择不同的储存和运输设备。

4.凝固点:原油的凝固点是指原油在一定压力下开始凝固的温度。

凝固点是衡量原油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同凝固点的原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以确保其正常流动。

5.闪点:原油的闪点是指原油在空气中加热时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衡量原油燃烧危险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闪点的不同,原油被划分为高闪点油、中闪点油和低闪点油。

闪点对原油的储存和运输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闪点低的原油更容易燃烧,需要更加严格的防火措施。

6.杂质含量:原油中的杂质含量是指除主要成分外,其他杂质的百分比含量。

这些杂质包括灰尘、水、盐和其他矿物质等。

根据杂质含量的不同,原油被划分为低杂质原油、中杂质原油和高杂质原油。

杂质含量的多少对原油的提炼和储存有影响,因为杂质会降低原油的质量和纯度。

7.稳定性:原油的稳定性是指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性质稳定的能力。

稳定性好的原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易变质或产生有害物质。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杂质含量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氧化、燃烧等。

颜色:原油的色泽‎按产地和成‎分不同,一般有褐色‎、黄褐色、深棕色和黑‎色。

通常颜色越‎深则比重越‎大,同时含沸点‎成分就越少‎,反之亦然。

然而原油中‎纯粹烃类为‎无色物质,原油的颜色‎是由石油中‎含有的其它‎物质所形成‎的。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溶解性:原油很难溶‎于水中,但却能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酒精、乙醚、四氯化碳等‎。

虽然原油几‎乎完全不能‎和水相溶解‎,但仍有少量‎水分会“包溶”于原油中,一定条件下‎可自然析出‎。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油性质分类简介
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
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发热量、荧光性、旋光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组分组成和杂质含量等。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

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

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胶量: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

原油的含胶量一般在5%~20%之间。

胶质是指原油中分子量较大(300~1000)的含有氧、氮、硫等元素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呈半固态分散状溶解于原油中。

胶质易溶于石油醚、润滑油、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其他:原油中沥青质的含量较少,一般小于1%。

沥青质是一种高分子量(大于1000以上)具有多环结构的黑色固体物质,不溶于酒精和石油醚,易溶于苯、氯仿、二硫化碳。

沥青质含量增高时,原油质量变坏。

原油中的烃类成分主要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根据烃类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的石蜡基石油、环烷基石油和中间基石油三类。

石蜡基石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石油含环烷烃、芳香烃较多;中间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

目前我国已开采的原油以低硫石蜡基居多。

大庆等地原油均属此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庆原油,硫含量低,蜡含量高,凝点高,能生产出优质煤油、柴油、溶剂油、润滑油和商品石蜡。

胜利原油胶质含量高(29%),比重较大(0.91左右),含蜡量高(约15-21%),属含硫中间基。

汽油馏分感铅性好,且富有环烷烃和芳香烃,故是重整的良好原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