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分类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杂质含量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氧化、燃烧等。
颜色:原油的色泽按产地和成分不同,一般有褐色、黄褐色、深棕色和黑色。
通常颜色越深则比重越大,同时含沸点成分就越少,反之亦然。
然而原油中纯粹烃类为无色物质,原油的颜色是由石油中含有的其它物质所形成的。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溶解性:原油很难溶于水中,但却能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酒精、乙醚、四氯化碳等。
虽然原油几乎完全不能和水相溶解,但仍有少量水分会“包溶”于原油中,一定条件下可自然析出。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油品的基础知识简介石油主要是由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球化学演化后形成的油状可燃液体,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常与天然气并存。
其中未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
经炼制加工后的石油称为油品。
一、原油分类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
国际石油市场上常用的标准是按API度和含硫量分类。
API度是比重指数的简称,其数值越大,表示密度越小。
1、按密度与API度分类类别 20℃密度(g/cm³) API度(60℉)轻质<0.851 >34中质 0.85—0.93 34—20重质 0.931—0.996 20—10特稠>0.996 <10我国原油的相对密度大多在0.85—0.95之间,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
2、按含硫量分类类别百分比低硫<0.5%含硫>0.5%高硫—3、按含蜡量分类类别百分比低蜡 0.5—2.5%中蜡 2.5—10.0%高蜡>10%二、油品分类GB/T 498—87中分六类: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蜡;沥青;焦。
三、油品工艺把原油或石油馏分加工(或精制)成目的产品的方法(过程)。
生产燃料产品的现代石油炼制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1、原油(常、减压)蒸馏:通过常压和减压蒸馏,把原油中固有的各种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分离成各种馏分。
如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等馏分。
从减压蒸馏得到的称减压馏分。
蒸馏塔底剩余的则称为渣油。
馏分只是在沸点范围上类似,还不是石油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满足规格要求的石油产品。
2、二次加工:从原料中直接得到的轻馏分是有限的,大量的重馏分和渣油需要进一步加工,已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品。
二次加工工艺包括催化裂化、加氢裂化、重整、焦化等,是以化学反应为主的加工过程。
催化裂化: 在分子筛或硅酸铝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重质油(减压馏分油或掺渣油)进行裂化反应,转化成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轻质产品的过程。
3、催化重整:重整是指对分子结构进行重新整理和排列,催化中正是在含铂催化剂存在下,将汽油馏分中的正构烷烃和环烷烃,转化为芳香烃和异构烷烃。
原油的分类

能知道这种原油是含烷烃多还是含环烷烃多。
2021/5/10
6
K
3
TR
/
d15.6 15.6
1.2163
TK
/ d15.6 15.6
缺 点:
① 不能表明原油中低沸点馏分和高沸点馏分中烃类 的分布规律,因此它不能反映原油中轻、重组分 的化学特性。
② 由于原油的特性因数 K 难以准确求定,用其他参
数计算或查特性因数K容易造成误差,因此这一
➢ 同一类原油的性质具有明显的共同特点 ➢ 大庆原油属于低硫石蜡基原油;胜利原油属于含硫中
间基原油
➢ 石蜡基原油一般含烷烃量超过50%,其特点是密度小,
含蜡量较高,凝点高,含硫、胶质较少,属于地质年 代古老的原油
➢ 环烷基原油的特点是含环烷烃和芳烃较多,密度大,
凝点低,一般含硫、胶质沥青质较多,是地质年代较 年轻的原油
直馏汽油的收率和辛烷值都较低(ON=37左 右),但汽油的感铅性好,应通过催化重整来提 高汽油的辛烷值或生产芳烃,但芳潜量低。也可 以将直馏汽油用来生产溶剂油,或作为制取乙烯 的原料。
2021/5/10
17
煤柴油馏分(200~300℃),收率为20%(w)左右
航空煤油密度小,结晶点高,通过精制只能符合2# 喷气燃料的规格要求;另外,直馏180~300℃馏分芳烃 少,无烟火焰高度大,含硫少,精制后可以生产高质量 灯用煤油;
2021/5/10
5
1.特性因数分类
根据原油特性因数K值大小分为石蜡基、中间基和环烷 基三类原油,分类标准见表
特性因数,K >12.1 原油类别 石蜡基
11.5~12.1 中间基
10.5~11.5 环烷基
特性因数分类法多年来为欧美各国普遍采用,它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原油的组成特性。例如通过这一方法分类我们
原油运输温度控制

粘度:是指流体在流动中内部分子间摩擦的量度。 它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指标。 表示方法--运动粘度 我国产原油:10-57 CST(50℃) 中东原油:7-18 CST(37.8℃) 拉美地区原油:7 CST(37.8℃) 欧洲地区原油:3-7 CST(37.8℃) 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 地蜡的百分比。
原油运输温度控制
2015.12
目录
一:原油的分类和理化性质
二:原油运输温度控制
因原油种类的多样性,组成成分的复杂性,各种原 油的性质多种多样,其对卸货温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运输途中控制好货油温度,保证货油的品质不 受影响,才能确保卸货顺畅,同时做到节能降耗。
1、分类:
按组成分类: 按硫含量分类:
2、倾点15-40度,凝固点10-35度, 流动性较差,较易凝 固;装油温度35-55度,最佳卸油温度35-57度;需适当进 行保温或加温。 如:渤中281平台原油,温度高于50度时,汽化厉害,降 到48度左右时;菊花(BUNGA KEKWA-30度),卸货温度40 度,超过45度汽化。收舱的效果就非常好。 温度控制要求:仔细研究货油特性,保持最佳卸油温度, 获得最可靠的靠泊时间和卸货时间,定时监测货油温度, 结合本船加温系统的加温能力,按计划适时开始加温,确 保抵港卸货前货油温度满足卸货要求。
4、应熟悉本船设备的操作,尽量减少加温设备和系统管 线的漏损。 5、“暖管”,开始加温前注意适当放残。一方面查找加 温盘管是否有渗漏及管内是否有货油,另一方面回水是 热的蒸馏水,回到热水井,锅炉时,可以减少锅炉热能 耗,节省燃油。
货油特性对温度控制的影响:
1、低倾点(15度以下),低凝固点(10度以下),流 动性好, 挥发性强的原油, 如:南帕斯(South Pars--50度),芒都(MONDO--17度), 荣卡多(Roncador--21度),马瑞(Merry-6度),卢拉 (Lula-9度)等,卸油温度高时易汽化; 控制要求:装油卸油温度均为20度左右,通常此油种不 需加温,卸货比较理想。
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原油的分类方法石油产品分类国产原油的性质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6、青海冷湖原油
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质部发现冷湖构造带的基 础上,在冷湖5号构造上打出了日产800吨的高产油井,并相 继探明了冷湖5号,4号,3号油田。
青海冷潮原油是一种少见的特殊轻质原油。只需要经过 简单加工,就可以得到收率很高的直馏油品。其汽油、煤油 和柴油的安定性很好,质量高,不必要经过精制就可以直接 使用。由于含蜡量不多,柴油的凝点较低。
第22页/共27页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5、中原原油
中原原由密度中等、凝点较高。含硫量达0.62%(质量分数),胶质、沥青质含 量不高,属含硫石蜡基原油。含轻馏分较多,小于300℃的馏分含量达31.1%(质量分 数),是国内少有的。汽油馏分辛烷值较高。初馏点~180℃馏分中芳香烃含量、烷烃含 量较低,环烷烃含量较高,是理想的催化重整原料。
第7页/共27页
第一节 原油的分类方法
2.3 原油性状指数分类法(补充) 此方法的特点是将原油蒸馏获得的汽油、煤油、柴油、瓦斯
油、润滑油馏分的主要特性(如:汽油的辛烷值、煤油的烟 点、柴油的十六烷值、瓦斯油的特性因素、润滑油的粘度指 数及各馏分的API度)及各馏分的收率数据,经过规定的数 学处理后,得到一个综合指数QI,并以QI值表示原油综合性 质的好坏。 该分类方法将原油的品质好坏,按QI值的高低顺序划分为十 个等级,如阿拉伯原油QI值为13,属E级;科威特原油QI值 为3,属F级;科威特原油较差者QI值为-1,属G级。
第11页/共27页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大庆原油是我国产量最高的原油。 大庆原油的性质主要特点是含蜡多、凝点高、含硫少、汽
油馏分较少。接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分类,属于低硫石蜡 基原油。
原油分类方法

第二节 炼油装置工艺流程 一个炼油厂和一个炼油装置的构成和生产程序可以用工艺流程图来
描述。炼油生产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连续生产过程,正确设计的工艺 流程不仅可以保证正常生产,而且对提高效益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使用目的和描述范围的不同,炼油厂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 以下三类:
① 全厂生产工艺流程图。 ② 生产装置工艺原理流程图。 ③ 炼油装置工艺管线-自动控制流程图。
12
一、大庆原油的燃料-润滑油加工方案 大庆原油主要直馏产品性质如下:
① 初馏点-200 ℃直馏汽油辛烷值低,仅有37左右,应通过催化重整 提高辛烷值,也是制取乙高只能符合2号喷气燃料的规格 指标。
③ 直馏柴油的十六烷值高,有良好的燃烧性能,但是收率受凝点的限 制。
④ 煤油、柴油馏分含烷烃多,是制取乙烯的良好原料。 ⑤ 350-500 ℃减压馏分的润滑油潜含量(烷烃+环烷烃+轻纺挺)约 占原料的15%,而粘度指数可达90-120,是生产润滑油的练好原料。
13
⑥ 减压渣油硫含量低、沥青质和重金属含量低、饱和分含量高、 可掺入减压馏分油或直接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可经过丙烷脱沥青 及脱沥青油精制生产残渣润滑油。
关键馏分的取得也可以取实沸点蒸馏装置蒸出的250 ~275 ℃ 和395 ~425 ℃馏分分别作为第一关键馏分和第二关键馏分。
3
关键馏分
表 5-6 关键馏分的分类指标
石蜡基
中间基
环烷基
第一关键馏分
d420 <0.8210 比重 指数>40(K >11.9)
d420 =0.8210~0.8562 比重指数=33~40 (K=11.5~11.9)
9
近年来石油大学重质油研究室将超临界溶剂萃取技术应用到渣 油评价,开展了分离渣油的超临界翠区分离技术(SFEF).利用该技 术可以将渣油按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在较低的温度( < 250℃)分 离成多个窄馏分,所抽出的的馏分油的累计收率可达减压渣油的 80%-90%。其中最重的窄馏分的平均沸点(相当于常压下)850 ℃。 可以讲窄馏分进行组成分析,从而得到详细的渣油组成数据。 一、渣油性质、结构组成变化规律
原油分类中间基

原油分类中间基
原油分类一直是石油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原油特征、品质及加工成品的性能。
目前,通过对油和油脂中油酸、芳香族物质、含碘量及抗渗性等属性进行测定,可以很好地对原油进行分类和排序。
首先,根据油的抗渗性将原油分为两大类:抗渗性好的原油和抗渗性差的原油。
其中,前者指的是抗渗性强、稠度高、油质少、多晶性非常好的原油,适用于加工成高价值产品;而后者由于抗渗性差、油质多等特点,容易积碳污染设备,排放量大,且难以生产出高品质的成品,故应予削减。
此外,根据成分可以把原油分为烃油、气体油和微量组份三大类;烃油主要由
杂烃、烷烃及炔烃等三大结构类型组成,在各种原油中以含量最大,可以作为生产加工成品的主要原料;气体油和微量组份分别包括气体油和几百种以下的组分,可以起到改善成品品质的作用。
总之,原油分类工作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全面了解原油、改善加工成品的品质,
还可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减少污染,因此近年来备受关注。
原油的分类:

原油的分类:世界上各地所产原油,由于地质构造、生油条件和生油年代的差异,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有的有很大的不同,而有的又很相似。
对组成和性质相似的原油,其开采、输送和加工方案也可类似,这样可以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根据原油的组成和物理特征进行分类,对于原油的储存、输送、加工和销售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但如何对原油分类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问题,尽管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但至今还没有一种公认的标准分类方法。
本书介绍较广泛采用的化学分类法和商品分类法。
化学分类法原油的化学分类以原油的化学组成为基础,通常采用原油某几个与化学组成有直接关系的物理性质作为分类依据。
最常用的有特性因数分类法和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
1.特性因数分类法多年来,人们欲寻找一个简单的物性指标来表示原油或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
特性因数是应用最普遍的一个特性参数。
在各族烃类性质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各族烃类的沸点和相对密度同化学组成有一定关系。
由沸点T(取绝对温标)和相对密度。
计算得到的表示化学组成的参数,称为特性因数K,按下式求得。
3TK1.21615.6d15.6特性因数K与油品的化学组成有关。
当沸点相近时,烷烃的K值最大,环烷烃的次之,芳香烃的最小。
因此,可大体按照其特性因数K值将原油分为石蜡基、中间基和环烷基,具体来说:K>12.1石蜡基原油K=11.5~12.1中间基原油K=10.5~11.5环烷基原油特性因数K对于了解石油的分类、化学性质,确定加工方案以及与其他一些物性一起确定油品的另一些物性是十分有用的。
但这种分类方法不如下面介绍的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分得细,并且其中的平均沸点对于原油很难准确求得,目前很少用于原油的的分类。
商品分类法商品分类法又称工业分类法,其是按原油的某一种性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分类的补充,在国际石油市场广泛采用。
1.按相对密度分类原油的相对密度对其开采、储运和加工成本的影响很大。
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原油按质论价,相对密度是反映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油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
但按关键馏分的特性即特性因数K值,可大致将原油分为石蜡基原油、中间基原油和环烷基原油三大类。
环烷基原油又称沥青基原油,是以含环烷烃较多的一种原油,环烷基原油所产的汽油辛烷值较高,柴油的十六烷值较低,润滑油馏分含蜡量少或几乎不含蜡、凝固点低,粘度指数较低,渣油中含沥青较多。
环烷基原油虽然粘温性差,但低凝固点,可用来制备倾点要求很低而对粘温性要求不高的油品,如电器用油、冷冻机油等。
环烷基原油属稀缺资源,储量只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 2.2%,被公认为生产电气绝缘油和橡胶油的优质资源。
全球目前只有中国、美国和委内瑞拉等国家拥有环烷基原油资源,中国存在于新疆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以及渤海湾等地区较为丰富,环烷基原油具有蜡含量低、酸值高、密度大、粘度大、胶质、残炭含量高以及金属含量高等特点,其裂解性能很差,很少作为催化原料,然而是生产沥青的优质原料,所以环烷基原油的装置工艺设置是按照燃料—润滑油—沥青型路线安排的。
以环烷基原油为原料生产的变压器油、冷冻机油、橡胶填充油、BS光亮油、重交通道路沥青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倍受青睐。
原油中的烃类成分主要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根据烃类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的石蜡基石油、环烷基石油和中间基石油三类。
石蜡基石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石油含环烷烃、芳香烃较多;中间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
目前中国已开采的原油以低硫石蜡基居多。
大庆等地原油均属此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庆原油,硫含量低,蜡含量高,凝点高,能生产出优质煤油、柴油、溶剂油、润滑油和商品石蜡。
胜利原油胶质含量高(29%),比重较大(0.91左右),含蜡量高(约15-21%),属含硫中间基。
汽油馏分感铅性好,且富有环烷烃和芳香烃,故是重整的良好原料。
石蜡基原油性质:按烃类组成分类,以石蜡烃(烷烃)为主的一类原油。
特性因数大于12.1。
高沸点馏分含量蜡较多、凝点高、相对密度较小,非烃组成较低。
所产汽油的辛烷值较低,柴油的十六烷值较高,润滑油的粘度指数较高。
适于生产优质润滑油、石蜡等。
我国大庆、华北、江苏、青海、南阳等油田均为低硫石蜡基原油。
石油分为石蜡基原油、沥青基原油、环烷基原油。
实际上所有原油都是石蜡基和环烷基的混合物。
如两者的含量大致相等,则称为混合基原油,也称为中间基原油。
中间基原油——性质介于石蜡基原油和环烷基原油之间的一类原油。
原油的特性因素11.5~12.1。
其烷烃和环烷烃含量基本相近。
胜利油田的胜坨原油属我国为数很少的中间基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