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总复习第1节传染病及其预防精练(2)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健康地生活-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1、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病人 病原体携带者 受染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
:
经过的途径
空气、飞沫
饮水、饮食
生物媒介
接触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 缺乏免疫力 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结核 杆菌
病原 体
患者
传染 源
空气 飞沫
传播 途经
健康人
易感 人群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抗原 )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产生 (抗体
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 特殊蛋白质。
抗原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如病原体、 : 移植器官等异物)。
抗体A
病
原 (抗原A 体)
产生
刺激
淋巴细胞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
人体抵抗水痘病毒的过程
结合
水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健康地生活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 和
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 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远离传染病
安全用药
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度过青春期
省纲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
考试知识内容
10-2 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原体及其流行的基 传染病 本环节 和免疫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目标层 次要求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具体措施:
控制传 染 源:1.对病人早发现、早诊断、 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 2.对感染动物及时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食卫生、水源和粪便 管理;生活用具消毒;消灭 媒介动物(蝇蚊蚤虱)等。
保护易感人群:体育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 、预防接种等
中考生物复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传染病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
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不同的病原体能引出不同的传染病。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二、传染病的流行环节
传染病若能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1.传染源:指能散布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如对患病病人实行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如搞好个人卫生,或喷洒消毒液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如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等。
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传染病的预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不懈,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项重点措施。
能力模块突破
四、传染病知识归纳
1.传染病的概念
2.常见传染病的分类
五、传染病易混概念
病原体、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病原体指直接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是引起传染病的直接根源;传染源,指病原体的携带者,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将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给感染者的中间媒介,如飞沫、空气、饮水、食物、吸血的节肢动物等生物、体表接触。
人教版八下生物【推荐】8.1.1传染病及其预防(习题2带答案)

第一节传得病及其预防一、点睛之笔1.“非典”和“禽流感”的病原体都属于。
2.惹起传得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
3.传得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一定同时具备、和这三个基本环节。
缺乏此中任何个环节,传得病就流行不起来。
4.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5.传得病的预防举措能够分为传染源、流传途径和易动人群三个方面。
二、慧眼识珠1.禽流感流传的渠道有()A.禽类的粪便 B .空气和飞沫 C .呼吸道分泌物 D .前三项都是2.细菌性痢疾(拉肚子)属于()A.呼吸道传得病 B .体表传得病C.血液传得病D.消化道传得病3.接种疫苗来预防传得病的做法属于()A.控制传染源 B .控制流传门路C.保护易动人群D.前三项都不对4.流行性感冒的流传门路主假如()A.水流传和饮食流传 B .饮食流传和接触流传C.空气流传和飞沫流传 D .虫媒流传和接触流传5.以下疾病中,哪一项不是传得病?()A.流行性感冒 B .肺结核C.麻疹 D .心脏病6.以下哪一种方式不可以传染艾滋病()A.静脉注射毒品 B .不安全性行为C.无防备性输血 D .蚊虫叮咬7.预防传得病有三个环节,在实质生活中,有效预防某种传得病应做到()A.在三个环节中抓主要环节,做到综合举措和要点举措相合。
B.三个环节都是主要环节,要齐抓共管C.只需仔细控制住传染源即可D.只需确实做好保护易感者的工作即可8.生物媒介流传属于()A.传染源 B .流传门路 C .易动人群D.前三项都是三、友谊结盟1.将以下三个环节与相应的解说用线相连A.传染源 a. 对某种传得病缺乏免疫力而简单感染该病的人群B.流传门路 b. 病原体走开传染源抵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门路C.易动人群 c. 能够散布病原体的人或动物2.将下传记得病及其种类用连线归位A.非典型肺炎 a. 体表传得病B.病毒性肝炎 b. 呼吸道传得病C.出血热 c. 消化道传得病D.狂犬病 d. 血液传得病课后交流一、对号入坐将以下 A 至 H 的内容,用代号填写在表中的相关栏目里。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1节传染病及其预防精练(new)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选择题1.非洲国家安哥拉爆发黄热病疫情,该病由蚊子携带黄热病毒传播。
蚊子和黄热病毒分别属于( D )A.传染源、病原体B.传播途径、传染源C.病原体、传染源 D.传播途径、病原体2.以下不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是( A )A.彻底消灭该病毒 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3.下列传染病与其病原体配对错误的是( C )A.肺结核与结核杆菌 B.蛔虫病与蛔虫C.足癣与细菌 D.天花与天花病毒4.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
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病毒是天花病的( A )A.病原体 B.传染病C.传播途径 D.易感者5.寨卡病素是一种能通过蚊虫和母婴传播的病毒。
寨卡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属于( B )A.抗体 B.传染源C.易感人群 D.传播途径6.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病原体B.要求饭前便后洗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属于控制传染源D.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7.关于传染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呆小症和贫血病是传染病B.艾滋病能通过握手和拥抱传播C.肺结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D.灭蚊属于控制蛔虫病的传染源8.最近,部分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传染病。
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D )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C.对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9.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 ) A.对病人用过的器具消毒B.加强体育锻炼C.为儿童注射疫苗D.隔离传染病患者10.我市某校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的健身倡议,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 C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促进抗体产生11.学校经常进行卫生大扫除,清洁环境,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卫生大扫除最主要的作用是( B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A和C都是12.5月初我市发现一位同学患上肺结核,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 )A.把该同学送到医院的呼吸道科与其他病人一起住院治疗B.向市疾控中心汇报C.对与该同学有接触的人员进行检查与跟踪观察D.对所处教室、宿舍进行全面、彻底消毒13. 在“甲肝”流行期间,人们实施保护水源,消毒餐具等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的( C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14.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春天是高发季节,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体质较弱的人可适时注射丙种球蛋白,若出现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并采取隔离措施,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B.给病人注射丙种球蛋白属于抗原C.加强体育锻炼是保护易感人群D.对病人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15.某医院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等进行严格的消毒。
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检测(知识点+基础+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01知识管理1.传染病(1)概念:由__病原体__(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__人__之间或人与__动物__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比较(3)病原体概念:能够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__细菌__、__病毒__、__寄生虫__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__病原体__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__传染源__到达__健康人或动物__所经过的途径,如__空气__传播、__饮食__传播、__生物媒介__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__免疫力__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注意】病原体≠传染源。
病原体和传染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病原体是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源则是能够向外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是患病者或病原体的携带者。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措施:控制__传染源__、切断传播途径、保护__易感人群__。
02例题解读【例】疟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
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A.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B.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疟原虫是疟疾的传染源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解析】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03基础过关知识点1传染病1.下列疾病均是由病原体引起的是(B)A.肺结核和侏儒症B.流行性感冒和乙肝C.坏血病和蛔虫病D.糖尿病和白化病2.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不同,传染病具有(B)①传染性②广泛性③流行性④爆发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知识点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3.(南充中考)下列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的是(D)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以上三项都是4.(丰都中考)黄热病由蚊子携带黄热病毒传播。
初三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试题答案及解析1.(5分)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此病主要通过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卫生部门的重视。
资料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
狂犬病病死率高。
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⑴患手足口病的婴幼儿属于。
⑵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入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是。
⑶手足口病、狂犬病等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病毒,其结构由外壳和内核构成。
【答案】(1)传染源(2)抗原特异性免疫(3)蛋白质遗传物质【解析】(1)患手足口病的婴幼儿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属于传染源.(2)注入人体的狂犬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入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抗原;该抗体只对狂犬病毒有免疫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所以手足口病、狂犬病等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病毒,其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内核构成.故答案为:(1)传染源;(2)抗原;特异性免疫;(3)蛋白质;遗传物质.【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抗体和抗原;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2.今年入春以来,我市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明显增多.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下列预防措施不恰当的是( )A.饭前便后及时洗手B.服用抗生素提前预防C.对玩具、餐具、水杯等定期消毒D.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送诊【答案】B【解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所以A、C、D预防措施恰当,B服用抗生素不能起到预防作用,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学校食堂的生食熟食分开存放、门窗加纱网、工作人员带口罩,这些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杀死病原体【答案】B【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所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学校食堂的生食熟食分开存放、门窗加纱网、工作人员带口罩,这些措施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选B。
2020年中考生物总复习:传染病和免疫 考点及试题解析

传染病和免疫重难点1 传染病及其预防(海南中考)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C)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D.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解析】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流行性感冒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乐山中考)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C)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A、B、C都是【解析】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重难点2 免疫与计划免疫(宿迁中考)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第一道防线的是(D)A.人体内的杀菌物质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C.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D.皮肤和黏膜【解析】人体内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
(晋江中考)我国已经研制出了H7N9禽流感疫苗,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疫苗和这种免疫方式属于(A)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解析】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抗体。
从免疫角度分析,禽流感疫苗属于抗原,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1.(广东中考)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B)A.白化病 B.艾滋病C.心脏病 D.糖尿病2.(昆明中考)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A)A.握手 B.性传播C.血液传播 D.母婴传播3.(江西中考)今年我省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事发后有关部门立刻采取行动,把相关场所内的活禽全部捕杀并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甚至关闭了活禽交易市场。
上述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A)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清除病原体4.(邵阳中考)下列传染病与其病原体的配对错误的是(C)A.肺结核与结核杆菌B.蛔虫病与蛔虫C.足癣与细菌D.天花与天花病毒5.(苏州中考)在目前无疫苗可以预防诺如病毒的情况下,切断传播途径是比较可靠的措施之一。
中考生物精品复习专题训练:传染病及其预防(含真题及答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生物病毒具有遗传物质C.计算机病毒属于生物病毒D.生物病毒不能独立生活2.下列动、植物疾病中,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A.癌症B.艾滋病C.动物口蹄疫D.萝卜花病3.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 SARSB. 乙型肝炎C. 流行性感冒D. 心脏病4.下列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A.握手B.不正当性接触C.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D.母婴传播5.人很可能感染蛔虫病的生活习惯是()①喝白开水②喝生水③睡懒觉④随地大便⑤不勤洗手A.①②B.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6.血吸虫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的( )A.吃了米猪肉B.食未熟的鱼C.蚊虫叮咬D.吃了未熟钉螺7.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清洁、新鲜和空气流通,戴口罩等,主要是为了预防A.消化道传染病 B. 呼吸道传染病C.血液传染病 D. 体表传染病8.2009年起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许多国家蔓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下列关于其病原体一一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个体微小,结构简单B.离开寄生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C.在结构上,只有蛋白质外壳,不含遗传物质D.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9.下列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 )A.个体微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B.没有细胞结构C.在寄主细胞里生活和繁殖D.可以寄生,也可以独立生活10.下列关于肠道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毒个体微小,但肉眼可见B.该病毒具有细胞结构C.该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D.该病毒的类型属于植物病毒11.噬菌体是寄生在下列哪类生物细胞内的病毒 ( )A.植物B.动物C.细菌D.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素食为主的人,没有患夜盲症,是因为某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AB.人体的淋巴细胞可产生抵抗HIV病毒的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细菌能够用来保护环境,城市利用细菌进行污水处理,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D.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13.蛔虫和绦虫感染人的途径是(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血液14.下列有关常见传染病对应正确的是15.汶川地震后,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这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预防接种16.有关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艾滋病不是传染病B.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会感染艾滋病D.共用注射器吸毒不会感染艾滋病17.下列几种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易感染艾滋病的是A.暴饮暴食B.酗酒 C.吸烟D.吸毒18.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蛔虫病B.艾滋病C.侏儒症D.病毒性肝炎19.今年3月以来,我国部分省市发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为了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人们总结出许多有效措施.下列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保持室内勤通风换气B.及时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C.食用禽肉蛋时要煮熟D.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20.我国政府规定,对入境人员都要进行检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1节传染病及其预防精练(2)一、选择题1.非洲国家安哥拉爆发黄热病疫情,该病由蚊子携带黄热病毒传播.蚊子和黄热病毒分别属于( D ) A.传染源、病原体B.传播途径、传染源C.病原体、传染源 D.传播途径、病原体2.以下不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是( A )A.彻底消灭该病毒 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3.下列传染病与其病原体配对错误的是( C )A.肺结核与结核杆菌 B.蛔虫病与蛔虫C.足癣与细菌 D.天花与天花病毒4.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病毒是天花病的( A )A.病原体 B.传染病C.传播途径 D.易感者5.寨卡病素是一种能通过蚊虫和母婴传播的病毒.寨卡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属于( B )A.抗体 B.传染源C.易感人群 D.传播途径6.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病原体B.要求饭前便后洗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属于控制传染源D.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7.关于传染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呆小症和贫血病是传染病B.艾滋病能通过握手和拥抱传播C.肺结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D.灭蚊属于控制蛔虫病的传染源8.最近,部分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传染病.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D )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C.对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9.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 )A.对病人用过的器具消毒B.加强体育锻炼C.为儿童注射疫苗D.隔离传染病患者10.我市某校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的健身倡议,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 C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促进抗体产生11.学校经常进行卫生大扫除,清洁环境,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卫生大扫除最主要的作用是( B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A和C都是12.5月初我市发现一位同学患上肺结核,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 )A.把该同学送到医院的呼吸道科与其他病人一起住院治疗B.向市疾控中心汇报C.对与该同学有接触的人员进行检查与跟踪观察D.对所处教室、宿舍进行全面、彻底消毒13. 在“甲肝”流行期间,人们实施保护水源,消毒餐具等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的( C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14.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春天是高发季节,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体质较弱的人可适时注射丙种球蛋白,若出现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并采取隔离措施,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B.给病人注射丙种球蛋白属于抗原C.加强体育锻炼是保护易感人群D.对病人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15.某医院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等进行严格的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 C )A.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B.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C.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D.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16.(20__十堰中考)艾滋病是人类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于( D ) A.HIV是单细胞生物,可独立生活B.HIV通过分裂进行繁殖C.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患者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17.(20__襄阳中考)下列关于预防艾滋病和血吸虫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艾滋病和血吸虫病都是传染病B.血吸虫寄生在人和动物(如钉螺)体内C.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D.艾滋病病毒和血吸虫都具有细胞结构18.(20__海南中考)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C )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D.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19.(20__乐山中考)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 C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A、B、C都是20.(20__广东中考)我国科学家屠呦呦成功研制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从预防传染病来看,对疟疾患者及时治疗属于( B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二、填空题21.传染病是由__病原体__引起的,具有__传染性__和__流行性__的特点.22.小张同学患水痘在家休息,从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分析,使他患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__病原体__,与他有过接触的弟弟是__易感人群__.23.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各医院都在使用一次性输液管和注射器.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__切断传播途径__.三、连线题24.(齐齐哈尔中考)请将下列做法与相应的传染病预防措施连线A 饮用水消毒B 教室开窗通风C 将传染病患者隔离D 接种疫苗E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a 切断传播途径b 控制传染源c 保护易感人群四、分析作答题25.请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问题: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媒叮咬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传染病.20__年11月份以来,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出现该病的病例,约75%至80%的被感染者会出现发烧、头痛、关节痛及皮疹等症状,皮疹是最显著特征.小儿感染病例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眼下,医学界并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和有效疗法.1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寨卡病毒的全球警告.因此,相关地区正在积极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号召大家除“四害”,在针对预防虫媒传染病的措施中,提倡广大群众“齐动手,清积水”,清理蚊虫滋生场所,以达到预防虫媒传染病的目的.(1)寨卡病毒没有__细胞__结构,寨卡病毒属于寨卡病毒病的__病原体__.(2)从图中可以看出,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完全__变态发育.(3)根据资料可知蚊子属于传染病流行三个基本环节中的__传播途径__.(4)在预防寨卡病毒病措施中,提倡大家“齐动手,清积水”,这一预防措施属于__切断传播途径__.(5)像寨卡病毒病这一类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能通过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吗?__不能__,原因是__抗生素是一类对细菌具有杀死或抑制作用的物质,其不能处理病毒__.(6)科学家们计划释放经过基因改造的“生化雄蚊”,与野外携带寨卡病毒的雌蚊交配,后代具有先天遗传缺陷,数代之内,伊蚊有望被根除,这种后代具有缺陷的变异属于__不利__(选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26.材料20__年5月28日,我国广东__市出现了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患者,据了解,这位患者是在其停留香港期间曾与韩国的“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有过亲密接触.“中东呼吸综合症”是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是由MERS病毒引起的,其发病症状与肺炎类似,具有发烧、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最终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这一疫情引起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度重视,及时对首例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立即追踪与该患者有过亲密接触的人群,采取了隔离观察措施,对首例患者(从香港回到广东惠州)所途经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且在新闻媒体上做及时的报导,避免人们对此产生恐惧心理.根据材料,综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病原体是__MERS病毒__;其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遗传__物质组成.它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__活细胞__里才能表现出生命特征.(2)资料中对首例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这一预防措施属于__A__.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清除病原体(3)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首例患者(从香港回到广东惠州)所途经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__切断传播途径__.(4)国家新闻媒体还告诫国民尽可能不去传染病的爆发地旅游,这一预防措施的目的是__保护易感人群__. 27.(20__天门中考)20__春季,中国人民对丹麦生蚝的过度繁殖表现了深厚的兴趣.生蚝含有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食材.(1)吃生蚝时,为了避免病从口入,应充分加热后再食用,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三环节中的__切断传播途径__.(2)进食后,其中蛋白质经消化系统分解为__氨基酸__被人体吸收.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后,会转化为一种含氮的废物(尿素),通过排尿和__排汗__排出体外.(3)人体的消化、呼吸、血液循环和排泄等生命活动能够相互协调,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的状态,并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主要受__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__的共同作用.(4)生蚝在丹麦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为了应对其过度繁殖,丹麦政府准备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避免本地__生态__平衡受到破坏.28.(烟台中考)4月25日是世界反疟日,疟疾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威胁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良好的疗效,为此荣获20__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全世界对疟疾和青蒿素的关注.(1)疟疾通过疟蚊叮咬传播,它具有__传染性、流行性__的特点,疟蚊携带的疟原虫是引发疟疾的__病原体__,阻止疟疾传播的有效措施是清理积水,清除疟蚊的孽生地,这在预防措施中属于__切断传播途径__.(2)疟原虫已经对传统抗疟药物奎宁逐渐产生了抗药性,这是奎宁对疟原虫变异个体不断__选择__的结果.(3)从野生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含量偏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将FPS基因导入青蒿,获得了青蒿素含量高2-3倍的青蒿植株.这项生物技术是__转基因技术__,说明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基因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