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DOC)

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DOC)
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DOC)

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摘要:本文利用ADS设计了一个带阻滤波器,预期目标是满足中心频率为6GHz,相对带宽为9%,带内波纹小于0.2dB,阻带衰减大于25dB,在频率5.5GHz和6.5GHz处,衰减小于3dB,输入输出阻抗为50Ω。设计完成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证明,优化之后,带阻滤波器的的各项参数更加符合预期的要求。

关键字:ADS;带阻滤波器;优化

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Bandstop Filter

Abstract: this paper ADS design a band elimination filter, anticipated goal is to meet the center frequency for 6 GHz, relative bandwidth for 9%, less than 0.2 dB with inner ripple, stop-band attenuation more than 25 dB, 5.5 GHz in frequency and 6.5 GHz place, less than 3 dB atten uation, input/output impedance for 50 Ω. Design completed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show, after optimization, with the parameters of the stop filter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xpected.

Key Words: ADS;Bandstop filter; optimization

一、引言

带阻滤波器是指能通过大多数频率分量、但将某些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的概念相对。要想得到带阻滤波器,只需将输入电压同时作用于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再将两个电路的输出电压求和,就可以实现。从这个概念,本文利用理查德变换和科洛达规则的原理进行设计。二、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理论基础

当频率不高时,滤波器主要是由集总元件电感和电容构成,但当频率高500Mz 时,滤波器通常由分布参数元件构成,这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是频率高时电感和电容应选的元件值小,由于寄生参数的影响,如此小的电感和电容已经不能再使用集总参数元件;其二是此时工作波长与滤波器元件的物理尺寸相近,滤波器元件之间的距离不可忽视,需要考虑分布参数效应。我们这次设计采用短截线方法,将集总元件滤波器变换为分布参数滤波器,其中理查德变换用于将集总元件变换为传输段,科洛达规则可以将各滤波器元件分隔。

1.理查德变换

通过理查德变换,可以将集总元件的电感和电容用一段终端短路和终端开路的传输线等效。终端短路和终端开路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具有纯电抗性,利用传输线的这一特性,可以实现集总元件到分布参数元件的变换。在传输线理论中,终

端短路传输线的输入阻抗为:

Zin=jZ 0tanβl=jZ 0tanθ (1) 式中

θ =βl=

λ

π2l (2) 当传输线的长度l=λ0/8时

θ=λπ280λ=4π0f f (3) 将式(3)代入式(1),可以得到

Z 0=jX L =jZ 0tan(4

πν) (4) 式中

ν=

f f (5) 称为归一化频率。

终端短路的一段传输线可以等效为集总元件电感,等效关系为 jX L =jωL=jZ 0tan(4

πν) =SZ 0 (6) 式中

S=jtan(4

πν) (7) 称为理查德变换。

同样,终端开路的一段传输线可以等效为集总元件的电容。终端开路传输线的输入导纳为

jBC=jωC=jY 0tan(4

πν)=SY 0 (8)式中S = jtan(4

πν)为理查德变换。 前面将电感和电容用一段传输线等效时,传输线的长度选择为t=λ/8,这样的选择有个好处,因为点f =f 0时,有

S=jtan(4π0

f f )=jl (9)

这适合将集总元件低通滤波器原型转换为由传输线构成的低通滤波器,这时低通滤波器原型的电感值与终端短路传输线的归一化特性阻抗值相等,低通滤波器原型的电容值与终端开路传输线的归一化特性导纳值相等。

当传输线的长度t=λ/4时,这种选择适合将集总元件低通滤波器原型转换为由传输线构成的带阻滤波器。所以我们在做设计时用的传输线的长度为t=λ/4。

2.科洛达规则

科洛达规则是利用附加的传输线段,得到在实际上更容易实现的滤波器。利用科洛达规则既可以将串联短截线变换为并联短截线,又可以将短截线在物理上分开。附加的传输线段称为单位元件。

3.ADS 简介

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为美国Agilent Technologies 公司的产品,该软件的功能包含时域电路模拟(SPICE-like Simulation)、频域电路模拟(Harmonic Balance Linear Analysis)、电磁模拟(EM Simulation)、通信系统模拟(Communication SystemSimulation)、数字信号处理设计(DSP)等。此外和多家芯片厂商合作建立ADS Design Kit及Model File 供设计人员使用。使用者可以利用Design Kit及软件模拟功能进行通信系统的设计、规划与评估,以及MMIC/RFIC、类比与数位电路设计。除上述的设计模拟功能外,ADS也提供辅助设计功能,Design Guide是以范例及指令如方式示范电路或系统的设计规划流程,而Simulation Wizard是以步骤式界面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ADS还能提供与其他设计模拟软件(如SPICE、Mentor Graphics的ModelSim、Cadence的NC-Verilog、Mathworks的MATLAB等)做Co-Simulation,加上丰富的元件/应用模型库及量测/验证仪器间的连接功能,将增加电路与系统设计的方便性、速度与精确性。它提供优秀的频率模式和混合模式电路仿真器,可以模拟整个通信信号通路,完成从电路到系统的各级仿真。它把广泛的经过验证的射频、混合信号和电磁设计工具集成到一个灵活的环境中。ADS采用自顶至底的设计和自底至顶的验证方法,将系统设计和验证时间降到最少。它具有DSP、RF和EM协同仿真能力,从而能在系统级设计中高效率地分配和优化系统性能。完成系统建模后,就可用实际RE和DSP电路设计替代行为模型,评估它们对性能的影响。当任何一级仿真结果不理想时,都必须回到原理图中重新进行优化,并再次进行仿真,直到仿真结果满意为止,这样可以保证实际电路与仿真电路的一致性。ADS可以为电路设计者提供进行模拟、射频与微波等电路和通信系统设计的仿真分析方法,其提供的仿真分析方法大致可以分为时域仿真、频域仿真、系统仿真和电磁仿真。

三、设计带阻滤波器

1.各项参数设置

(1)设置微带线参数。在【Microstrip Substrate】对话框中进行设置,设置好后在原理图中有:

图1 MSUB参数

(2)在微带线元件面板上,选择一个微带线MLIN,插入原理图的画图区。

图2 MLIN参数

(3)在画图区中选中微带线MLIN,再选择【tools】调出【LineCalc】计算窗口如图:

图3 【LineCalc】计算窗口

(4)在【LineCalc】计算窗口,设置:将频率Freq设置为6GHz将微带线的特性阻抗设置为70.7Ohm将微带线的长度相移设置为90度点击【Synthesize】按钮可计算出微带线的宽度W=1.458mm和微带线的长度L=8.547mm。

(5)在【LineCalc】计算窗口,继续计算将频率Freq设置为6GHz将微带线的特性阻抗设置为50Ohm

(6)点击【Synthesize】按钮可计算出微带线的宽度W=2.647mm

(7)在【LineCalc】计算窗口,设置:将频率Freq设置为6GHz将微带线的特性阻抗设置为170.7将微带线的长度相移设置为90度点击【Synthesize】按钮可计算出微带线的宽度W=0.093mm和微带线的长度L=9.133mm。

(8)在【LineCalc】计算窗口,继续计算将频率Freq设置为6GHz将微带线的特性阻抗设置为60.4Ohm将微带线的长度相移设置为90度点击【Synthesize】按钮可计算出微带线的宽度W=1.940mm和微带线的长度L=8.455mm。

(9)通过上述计算得到的数据,是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尺寸。

2.设计原理图

(1)保留前面设置的微带线参数,删除原理图中的一个微带线MLIN。

(2)在原理图的元件面板列表上,选择微带线【Tlines-Microstrip】元件面板上出现与微带线对应的元件图标。在微带线元件面板上,选择微带线MLIN,4次插入到原理图中,并做如下设置:

图4 MLIN参数

(3)在微带线元件面板选择微带线的T形结MTEE,3次插入到原理图中,并做如下设置:

图5 MTEE参数

(4)在微带线元件面板,选择终端开路的微带线MLOC,3次插入原理图中,并做如下设置:

图6终端开路的微带线MLOC参数

(5)在S参数仿真元件面板上,选择负载终端Term,2次插入原理图中,并让两个负载均接地。

(6)应用连接工具,将MTEE,MLOC,Term和MLIN相连如下图:

图7 原理图

3.原理图仿真

(1)对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原理图仿真,数据显示,结果如下:

图8仿真结果

(2)对比设计指标发现此设计在多个方面存在不足,如:中心频率没有正好落在6GHz,M1和M2点的衰减又过大

4.优化设计过程

(1)由于图中曲线不满足技术指标,需要调整原理图,下面采用优化方法调整原理图。在优化仿真之前,先设置变量,然后再添加优化控件和目标控件。(2修改S参数仿真控件中微带线段的取值方式,将微带线段导体带的宽度W 设置为变量。再对原理图中TL2和TL3进行设置如下:

TL2的导体宽度设置为W=x1mm

TL3的导体宽度设置为W=x1mm

(3)设置T形结Tee1,Tee2,Tee3如下(单位mm):

Tee1设置为W1=2.647 W2=x1 W3=x2

Tee2设置为W1=x1 W2=x1 W3=x3

Tee3设置为W1=x1 W2=x2.647 W3=x2

(4)设置终端开路的微带线MLOC如下:

微带线TL5的宽度设置为W=x2mm

微带线TL6的宽度设置为W=x3mm

微带线TL7的宽度设置为W=x2mm

(5)在原理图的工具栏,选择变量【var】按钮,插入原理图中,双击V AR,打开【Variables and Equations】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分别对x1,x2,x3进行设置其结果如下:

图9 V AR参数

(6)在原理图的元件面板列表上,选择优化元件【Optim/Stat./yield/DOE】项,在优化的元件面板上,选择优化控件Optim插入原理图的画图区,并选择目标控件Goal插入原理图的画图区,共4个。

(7)双击Optim,打开【Nominal Optimization】窗口,在其中设置优化控件,设置优化控件的步骤如下:

选择随机Random优化方式,优化次数400次,其余保持默认状态。

(8)分别设置Goal1,Goal2,Goal3,Goal4控件,结果如下:

图10 GOAL参数

(9)最终原理图如下:

图11 优化后原理图

(10)点击仿真【Simulate】图标,运行仿真,数据结果显示如下图:

图11 优化后仿真结果

四、结果分析

查看优化后的曲线图可知:

在5.5GHz处,S21的值为-2.001dB,在6GHz处,S21的值为-46dB,在6.6GHz 处,S21的值为-2.256dB,这组数据比优化前的要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参考文献

[1] 刘长军、黄卡玛、闫丽萍:《射频通信电路设计》,科学出版社

[2] 陈晓文:《电子线路课程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版

[3] 殷际杰:《微波技术与天线》,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

[4] 黄玉兰:《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10月

[5] 毕满清:《电子技术试验与课程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版

基于matlab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多通带,窗函数法)

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基于matlab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彪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把自己在大学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2、深入了解利用Matlab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方法。 3、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掌握程序编译及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 4、提高自己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及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5、锻炼自己通过网络及各种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设计内容 利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绘制出滤波器的特性图。利用所设计的滤波器对多个频带叠加的正弦信号进行处理,对比滤波前后的信号时域和频域图,验证滤波器的效果。 三、设计原理 FIR 滤波器具有严格的相位特性,对于信号处理和数据传输是很重要的。 目前 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三种:窗函数法、频率取样法和切比雪夫等波纹逼近的最优化设计方法。常用的是窗函数法和切比雪夫等波纹逼近的最优化设计方法。本实验中的窗函数法比较简单,可应用现成的窗函数公式,在技术指标要求高的时候是比较灵活方便的。 如果 FIR 滤波器的 h(n)为实数, 而且满足以下任意条件,滤波器就具有准确的线性相位: 第一种:偶对称,h(n)=h(N-1-n),φ (ω)=-(N-1)ω/2 第二种:奇对称,h(n)=-h(N-1-n), φ(ω)=-(N-1)ω/2+pi/2 对称中心在n=(N-1)/2处 四、设计步骤 1.设计滤波器 2.所设计的滤波器对多个频带叠加的正弦信号进行处理 3.比较滤波前后信号的波形及频谱 五、用窗函数设FIR 滤波器的基本方法 基本思路:从时域出发设计 h(n)逼近理想 hd(n)。设理想滤波器的单位响应在时域表达为hd(n),则Hd(n) 一般是无限长的,且是非因果的,不能

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报告

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崔新科 同组者王霞吴红娟 指导老师王全州

摘要 该设计利用模拟电路的相关知识,设定上线和下限频率,采用开环增益80dB 以上的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符合要求的带通滤波器。再利用Multisim 仿真出滤波电路的波形和测量幅频特性。通过仿真和成品调试表明设计的有源滤波器可以基本达到所要求的指标。其主要设计内容: 1.确定有源滤波器的上、下限频率; 2.设计符合条件的有源带通滤波器;- 3.测量设计的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4.制作与调试; 5. 总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四阶电路有源带通滤波器极点频率 The use of analog circuit design knowledge, on-line and set the lower limit frequency, the use of open-loop gain of 80dB or more 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andpass filter. Re-use Multisim circuit simulation waveform and filter out the measurement of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Finished debugging the simulation and design of active filters that can basically meet the required targets. The main design elements: 1. Determine the active filter, the lower limit frequency; 2.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ctive band-pass filter; - 3.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filters; 4. Production and commissioning; 5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words: fourth-order active band-pass filter circuit pole frequency

窗函数设计低通滤波器 电信课设

XXXX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xxx 学号:xxx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学年学期20XX——20XX 学年第X学期指导教师:xxx 2014年6月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1. 窗函数设计低通滤波器 1.1设计目的 (1) 1.2设计原理推导与计算 (1) 1.3设计容与要求 (2) 1.4设计源程序与运行结果 (3) 1.5思考题 (10) 2. 用哈明窗设计FIR带通数字滤波器 2.1设计要求 (14) 2.2设计原理和分析 (14) 2.3详细设计 (15) 2.4调试分析及运行结果 (15) 2.5心得体会 (17) 参考文献 (17)

1.窗函数设计低通滤波器 1.1设计目的 1. 熟悉设计线性相位数字滤波器的一般步骤。 2. 掌握用窗函数法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方法。 3. 熟悉各种窗函数的作用以及各种窗函数对滤波器特性的影响。 4. 学会根据指标要求选择合适的窗函数。 1.2设计原理推导与计算 如果所希望的滤波器的理想的频率响应函数为() ωj d e H ,则其对应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 ωπ ωωπ π d e e H n h j j d d ?- = 21 (4.1) 窗函数设计法的基本原理是设计设计低通FIR 数字滤波器时,一般以理想低通滤波特性为逼近函数() ωj e H ,即 ()?????≤<≤=-π ωωωωωα ω c c j j d ,,e e H 0,其中21-=N α ()() ()[]() a n a n d e e d e e H n h c j j j j d d c c --= = = ??- -- πωωπ ωπ ωαωω ωαω π π ω sin 21 21 用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序列()n h 逼近()n h d 。由于()n h d 往往是无限长序列,而且是非因果的,所以用窗函数()n ω将()n h d 截断,并进行加权处理,得到: ()()()n n h n h d ω= (4.2) ()n h 就作为实际设计的FIR 数字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序列,其频率响应函 数() ωj e H 为 ()()n j N n j e n h e H ωω ∑-==1 (4.3) 式中,N 为所选窗函数()n ω的长度。 用窗函数法设计的滤波器性能取决于窗函数()n ω的类型及窗口长度N 的取

实验一 交叉耦合滤波器设计与仿真(材料详实)

实验一 交叉耦合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一、 实验目的 1.设计一个交叉耦合滤波器 2.查看并分析该交叉耦合滤波器的S 参数 二、 实验设备 装有HFSS 13.0软件的笔记本电脑一台 三、 实验原理 具有带外有限传输零点的滤波器,常常采用谐振腔多耦合的形式实现。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在谐振腔级联的基础上,非相邻腔之间可以相互耦合即“交叉耦合”,甚至可以采用源与负载也向多腔耦合,以及源与负载之间的耦合。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在等效电路模型中,e1表示激励电压源,R1、R2分别为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ik (k=1,2,3,…,N )表示各谐振腔的回路电流,Mij 表示第i 个谐振腔与第k 个谐振腔之间的互耦合系数(i,j=1,2,…,N ,且i ≠j)。在这里取ω0=1,即各谐振回路的电感L 和电容C 均取单位值。Mkk (k=1,2,3,…,N )表示各谐振腔的自耦合系数。 n 腔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1F 1/2H 1/2H 1/2H 1/2H 1/2H 1/2H 1H 1F 1F 1F ...i 1 i 2 i k i N i N M N ,1M k 1M kN M N 1 ,2-M 12 M k 2M N k 1 ,-M N N ,1-e 1 R 1 R 2 1F 1H 这个电路的回路方程可以写为 ?? ? ??? ? ?? ? ???????????????????????? ? ??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i i i i i R s jM jM jM jM jM s jM jM jM jM jM s jM jM jM jM jM s jM jM jM jM jM s R e 13212,1321,11,31,21,131 ,3231321,22312 11,11312110000M Λ ΛM M ΛM M M ΛΛΛM 或者写成矩阵方程的形式:I R M sU ZI E )(0++==j

带阻滤波器设计原理计算

带阻滤波器设计原理计算 时间:2009-07-08 20:38:37 来源:资料室作者: 滤波器是一种只传输指定频段信号,抑制其它频段信号的电路。 滤波器分为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两种: ①无源滤波器: 由电感L、电容C及电阻R等无源元件组成 ②有源滤波器: 一般由集成运放与RC网络构成,它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等优点,同时,由于集成运放的增益和输入阻抗都很高,输出阻抗很低,故有源滤波器还兼有放大与缓冲作用。 利用有源滤波器可以突出有用频率的信号,衰减无用频率的信号,抑制干扰和噪声,以达到提高信噪比或选频的目的,因而有源滤波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及控制技术中的小信号处理。 从功能来上有源滤波器分为: 低通滤波器(LPF)、高通滤波器(HPF)、 带通滤波器(BPF)、带阻滤波器(BEF)、 全通滤波器(APF)。 其中前四种滤波器间互有联系,LPF与HPF间互为对偶关系。当LPF的通带截止频率高于HPF的通带截止频率时,将LPF与HPF相串联,就构成了BPF,而LPF与HPF并联,就构成BEF。在实用电子电路中,还可能同时采用几种不同型式的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通带电压放大倍

数AVP、通带截止频率fP及阻尼系数Q等。

带阻滤波器(BEF) 如图1(a)所示,这种电路的性能和带通滤波器相反,即在规定的频带内,信号不能通过(或受到很大衰减或抑制),而在其余频率范围,信号则能顺利通过。 在双T网络后加一级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就构成了基本的二阶有源BEF。 (a) 电路 图 (b) 频率特性 图1二阶带阻滤波器 电路性能参数: 通带增益 中心频率 带阻宽度B=2(2-Aup)f0 选择性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与使用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指导老师:刘英成绩: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与使用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设计和应用FIR低通滤波器。掌握FIR数字滤波器的窗函数设计法,了解设计参数(窗型、窗长)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编写MATLAB程序,完成以下工作。 2-1 设计两个FIR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 C =0.5。 (1)用矩形窗,窗长N=41。得出第一个滤波器的单位抽样响应序列h 1(n)。记下h 1 (n) 的各个抽样值,显示h 1 (n)的图形(用stem(.))。求出该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的N 个抽样)H 1(k),显示|H 1 (k)|的图形(用plot(.))。 (2)用汉明窗,窗长N=41。得出第二个滤波器的单位抽样响应序列h 2(n)。记下h 2 (n) 的各个抽样值,显示h 2(n)的图形。求出滤波器的频率响应H 2 (k),显示|H 2 (k)|的 图形。 (3)由图形,比较h 1(n)与h 2 (n)的差异,|H 1 (k)|与|H 2 (k)|的差异。 2-2 产生长度为200点、均值为零的随机信号序列x(n)(用rand(1,200)0.5)。显示x(n)。 求出并显示其幅度谱|X(k)|,观察特征。 2-3 滤波 (1)将x(n)作为输入,经过第一个滤波器后的输出序列记为y 1(n),其幅度谱记为|Y 1 (k)|。 显示|X(k)|与|Y 1 (k)|,讨论滤波前后信号的频谱特征。 (2)将x(n)作为输入,经过第二个滤波器后的输出序列记为y 2(n),其幅度谱记为|Y 2 (k)|。 比较|Y 1(k)|与|Y 2 (k)|的图形,讨论不同的窗函数设计出的滤波器的滤波效果。 2-4 设计第三个FIR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 C =0.5。用矩形窗,窗长N=127。用它对x(n)进行滤波。显示输出信号y

FIR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FIR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1 前言 数字滤波器是一种用来过滤时间离散信号的数字系统,通过对抽样数据进行数学处理来达到频域滤波的目的。根据其单位冲激响应函数的时域特性可分为两类: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和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与IIR滤波器相比,FIR 的实现是非递归的,总是稳定的;更重要的是,FIR滤波器在满足幅频响应要求的同时,可以获得严格的线性相位特性。因此,它在高保真的信号处理,如数字音频、图像处理、数据传输、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R) 数字滤波器具有严格的线性相位,又具有任意的幅频特性。同时FIR 系统只有零点,系统是稳定的,因而容易实现线性相位和允许实现多通道滤波器。只要经过一定的时延,任何非因果有限长序列都能变成因果的有限长序列,因而总能用因果系统来实现。FIR 滤波器由于单位冲激响应是有限长的,可以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算法来实现过滤信号,从而大大提高运算效率。由于FIR 滤波器具有以上优点,在信号处理和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Matlab 语言是一种用于科学计算的高效率语言。随着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 的不断完善,使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得以实现。 1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2 设计原理 2.1 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理想带阻的频响:

其单位抽样响应: 带阻滤波器(W1,W2)=高通滤波器(W2)+低通滤波器(W1) 2.2 滤波器频率特性根据h(n),hd(n)W(n)时域中两序列相乘。 在频域中:为hd(n)与W(n)的卷积 (且为两序列频谱的周期卷积) ,1jw,jj(w,,),?H(e),H(e)W(edd,,,2, jw 以低通H(e)为例,说明频率特性d jwjw(1)H(e),H(e)发生了什么变化,d (2)研究什么窗函数使 jwjwH(e),H(e)变化最小。d jwjw最佳即使H(e),,,,逼近H(e)d 2.3 窗口法原理 用一个有限长度的窗口函数序列W(n)来截取hd(n):(即进行砍头截尾), h(n)=W(n)hd(n)使h(n)满足因果,有限长,实序列,并具有奇、偶对称性,则可设计出具有线性相位的FIR滤波器。 窗口法应用广泛,利用窗函数法可以设计四种线性相位FIR DF,即低通、高通、带通、带阻。 2

微带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微带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分类: 电路设计 嘿嘿,学完微波技术与天线,老师要求我们设计一个微带元器件,可以代替实验室里的元器件,小弟不才,只设计了一个低通滤波 器。现把它放到网上,以供大家参考。 带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一、题目 第三题: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f < 800MHz ;通带插入损耗 ;带外 100MHz 损耗 ;特性阻抗 Z0=50 Ohm 。 二、设计过程 1、参数确定:设计一个微带低通滤波器,其技术参数为 f < 800MHz ;通带插入损耗;带外100MHz 损耗;特性阻抗Z0=50 Ohm 。 介质材料:介电常数 £r = 2.65,板厚 1mm 。 2、设计方法:用高、底阻抗线实现滤波器的设计,高阻抗线可以等效为串联电感,低阻抗线可以等效为并联电容,计算各阻抗线的 宽度及长度,确保各段长度均小于 X /8(入为带内波长)。 3、设计过程: (1)确定原型滤波器:选择切比雪夫滤波器, ?s = fs/fc = 1.82 , ?s -1 = 0.82及Lr = 0.2dB , Ls >= 30,查表得N=5,原型滤波器的归 一化元件参数值如下: g1 = g5 = 1 .3394, g2 = g4 = 1.3370,g3 = 2.1660,gL= 1 .0000。 该滤波器的电路图如图 1 所示: O H 技术参数: 仿真软件: HFSS 、 ADS 或 IE3D 介质材料: 介电常数 £ r = 2.65板厚1mm

(2)计算各元件的真实值:终端特性阻抗为Z0=50?,则有 C1 = C5 =g1/(2*pi*f0*Z0) = 1.3394/(2*3.1416*8*10^8*50) = 5.3293pF , C3 = g3/(2*pi*f0*Z0) = 2.1660/(2*3.1416*8*10^8*50)= 8.6182pF , L2 = L4 = Z0*g2/(2* pi*f0) = 50*1.3370/(2*3.1416*8*10^8) = 13.2994nH。 (3)计算微带低通滤波器的实际尺寸: 设低阻抗(电容)为Z0I = 15?。 经过计算可得W/d = 12.3656, £ e = 2.443,贝U 微带宽度W1 = W3 = W5 = W = 1.000*12.3656 = 12.3656mm , 各段长度I1 = I5 = Z0I*V pl *C1 = 15* 3*10A11/sqrt(2.4437)*5.3293*10A-12 =15.3412mm, I3 = Z0I*V pl*C3 = 15* 3*10A11/sqrt(2.4437)*8.6182*10A-12 =24.8088mm, 可知各段均小于入/8符合要求。 设高阻抗(电感)为Z0h = 95? 。 经过计算可得W/d =0.85,£ e = 2.0402则 微带宽度W2 = W4 = W =1.0000*0.85 =0.85mm , 各段长度l2 = l4 = Vph*L2/Z0h = 29.4031mm , 带内波长入=Vpl/f = 3*10^11/(sqrt(2.0402)*8*10^8) = 262.5396mm,入/8 = 32.8175mm 可知各段均小于入/8符合要求。

根据ADS的带阻滤波器设计

电磁波与微波技术 课程设计 ----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课题: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目录 1.设计要求 (3) 2.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理论基础 (3) 2.1理查德变换 (4) 2.2科洛达规则 (6) 3.设计步骤 (7) 3.1ADS 简介 (7) 3.2初步设计过程 (8) 3.3优化设计过程 (14) 3.4对比结果 (17) 4.心得体会 (17) 5.参考文献 (18)

1.课程设计要求: 1.1 设计题目: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1.2设计方式:分组课外利用ads软件进行设计。 1.3设计时间:第一周至第十七周。 1.4 带阻滤波器中心频率:6GHz;相对带宽:9%;带内波纹: <0.2dB。 1.5 滤波器阻带衰减>25dB;在频率5.5GHz和6.5GHz处,衰 减<3dB;输入输出阻抗:50Ω。 2.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理论基础 当频率不高时,滤波器主要是由集总元件电感和电容构成,但当频率高于500Mz时,滤波器通常由分布参数元件构成,这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是频率高时电感和电容应选的元件值小,由于寄生参数的影响,如此小的电感和电容已经不能再使用集总参数元件;其二是此时工作波长与滤波器元件的物理尺寸相近,滤波器元件之间的距离不可忽视,需要考虑分布参数效应。我们这次设计采用短截线方法,将集总元件滤波器变换为分布参数滤波器,其中理查德变换用于将集总元件变换为传输段,科洛达规则可以将各滤波器元件分隔。 2.1 理查德变换

通过理查德变换,可以将集总元件的电感和电容用一段终端短路和终端开路的传输线等效。终端短路和终端开路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具有纯电抗性,利用传输线的这一特性,可以实现集总元件到分布参数元件的变换。 在传输线理论中,终端短路传输线的输入阻抗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0) 式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当传输线的长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1) 将式(1.1)代入式(1.1),可以得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2)式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3) 称为归一化频率。

树形结构滤波器组设计mtlab

树形结构滤波器组设计mtlab 山东轻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 姓名马淑丽班级通信09-2 学号200902041044 题目树形结构滤波器组设计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主要内容:滤波器组在语音、图像的子带编码和压缩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非均匀滤波器组还构成了Mallat 多分辨分析的算法基础,在小波变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设计主要内容是研究树形滤波器组的原理,并设计一个树形滤波器组,实现语音信号的分解与重构。 基本要求: (1)滤波器组的基本原理;(2)树形结构滤波器组的原理及设计方法;(3)设计一个8 通道的树形结构滤波器组:均匀滤波器组和非均匀滤波器组;给出设计思路及结果;(4)用设计的滤波器组对某信号进行多通道分解,验证滤波器组的性能,对结果进行分析;(5)提交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参考资料: 1.胡广书. 现代信号处理教程,数字信号处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06 2.高西全. 数字信号处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01 3.matlab 信号处理相关书籍,多采样率信号处理的书籍、资料 4.相关网络资源完成期限:自2012 年6 月28 日至2010 年 7 月13 日 指导教师:张凯丽教研室主任:目录

主要内容摘要................................ 设计方案........................... 设计原理........................... 设计框图....................... 设计程序........................... 结果图......................... 结果图分析........................... 结论及心得........................... 参考资料 .......................... 附录代码 ............................... 内容摘要: 树形结构滤波器组设计,将信源输入信息编码频带分段,便于在有限带宽信道中传输并且提高传输速率,在信宿端将信号解码恢复原始信号。有一定的失真。语音数据的有效编码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大大减少存储设备的容量。 子带编码是一种常用语音编码技术,子带编码中的子带分解和合成是子带编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树形结构滤波器组实现语音信号的子带分解和合并,常用的平行结构滤波器虽然也可以实现自带的分解,实现对高频成分的压缩,但不如树形结构灵活,树形结构QMF 可以实现多分辨率的信号分解与压缩,同时重建信号失真度很低。 设计方案 本次课程设计,分别用对称结构和非对称结构滤波器组设计,实现语音信号或别的信号3级分解8通道传输。我组用的matlab 编程实现方法。 一个语音处理系统主要包括语音信号的采集,预处理,语音信号的压缩编码,语音信号的解码,语音信号的增强,最后通过音频输出设备输出。为了能够使采集到的语音信号能够

带阻滤波器设计范文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二阶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题目二阶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截止频率f H=2000Hz,f L=200Hz; 2.电压增益A V=1----2; 3.阻带衰减速率为-40dB/10倍频程; 4.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将输入电压同时作用于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再将两个电路的输出电压求和,就可以得到带阻滤波器,其中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p1应小于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p2,因此电路的阻带为(fp2-fp2).实用电路常利用无源LPF和HPF 并联构成带阻滤波器电路,然后接同向比例运算电路,从而得到有源带阻滤波器,由于两个无源滤波电路均由三个元件构成英文字母T,故称之为双T网络。 根据电路的传递函数和归一化滤波器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建立起系数的方程组。根据课设要求,我们选择巴特沃斯(butterworth)滤波电路。巴特沃斯滤波器的幅频响应在通带中具有最平幅度特性,但是通带到阻带衰减较慢。由于要求为-40dB/十倍频程,选择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电路,即n=2。 方案一、压控电压源二阶带阻滤波器 这种电路的性能和带通滤波器相反,即在规定的频带内,信号不能通过(或受到很大衰减或抑制),而在其余频率范围,信号则能顺利通过。在双T网络后加一级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就构成了基本的二阶有源BEF。电路图如下: 方案二、无限增益多路负反馈二阶带阻滤波器 该电路由二阶带通滤波器和一个加法器组成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1)直流电源部分 直流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四部分构成。 1、稳压电源的组成框图 2、电路图 3、整流、滤波电路 用四个整流二极管组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U2变成脉动的直流 变 压 整 流 滤 波 稳 压 负 载

实验四 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实验四 窗函数法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窗函数法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及具体方法。 2、掌握频率取样法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3、学习利用窗函数法和频率取样法设计低通、带通、高通、带阻数字滤波器。 二、实验环境 计算机、MATLAB 软件 三、实验基础理论 窗函数设计FIR 滤波器 1.基本原理 窗函数设计法的基本思想为,首先选择一个适当的理想的滤波器()j d H e ω ,然后 用窗函数截取它的单位脉冲响应(n)d h ,得到线性相位和因果的FIR 滤波器。这种方法的重点是选择一个合适的窗函数和理想滤波器,使设计的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逼近理想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 2.设计步骤 (1)给定理想滤波器的频率响应()j d H e ω ,在通带上具有单位增益和线性相位, 在阻带上具有零响应。一个带宽为()c c ωωπ<的低通滤波器由下式给定: π ωωωωωωω≤<=≤=-||,0)(,||,)(c j d c ja j d e H e e H 其中α为采样延迟,其作用是为了得到一个因果系统。 (2)确定这个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 ) ()) (sin()(a n a n n h c d --= πω 为了得到一个(n)h 长度为N 的因果的线性相位FIR 滤波器,我们令 2 1 -= N a (3)用窗函数截取(n)d h 得到所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n R n h n h N d = 3.窗函数的选择 常用的窗函数有矩形(Rectangular )窗,汉宁(Hanning )窗,海明(Hamming )窗、布莱克曼(Blackman )窗、凯瑟(Kaiser )窗等 表4-1 MATLAB 中产生窗函数的命令

巴特沃斯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 题目巴特沃斯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学院英才实验学院 学号2015180201019 学生姓名洪 健 指导教师王玲芳

巴特沃斯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英才一班 洪健 2015180201019 摘 要:工程实践中,为了得到较纯净的真实信号,常采用滤波器对真实信号进行处理。本文对巴特沃斯模拟滤波器的幅频特性、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进行了研究,并利用Matlab 程序和Multisim 软件,设计了巴特沃斯模拟滤波器,并分析了巴特沃斯模拟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利用 Matlab 程序绘制了巴特沃斯模拟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并利用Matlab 实现了模拟滤波器原型到模拟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的转换。通过Multisim 软件,在电路中设计出巴特沃斯滤波器。由模拟滤波器原型设计模拟高通滤波器的实例说明了滤波器频率转换效果。同时通过电路对巴特沃斯滤波器进行实现,说明了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巴特沃斯滤波器 幅频特性 Matlab Multisim 引言 滤波器是一种允许某一特定频带内的信号通过,而衰减此频带以外的一切信号的电路,处理模拟信号的滤波器称为模拟滤波器。滤波器在如今的电信设备和各类控制系统里应用范围最广,技术最为复杂,滤波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产品的优劣。滤波器主要分成经典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两类。从滤波特性上来看,经典滤波器大致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等。 模拟滤波器可以分为无源和有源滤波器。 无源滤波器:这种电路主要有无源元件R、L 和C 组成。有源滤波器:集成运放和R、C 组成,具有不用电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均很高,输出电阻小,构成有源滤波电路后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作用。但集成运放带宽有限,所以目前的有源滤波电路的工作频率难以做得很高。 MATLAB 是美国MathWorks 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 和Simulink 两大部分。 Multisim10 是美国NI 公司推出的EDA 软件的一种,它是早期EWB5.0、Multisim2001、Multisim7、Multisim8、Multisim9等版本的升级换代产品,是一个完全的电路设计和仿真的工具软件。该软件基于PC 平台,采用图形操作界面虚拟仿真了一个如同真实的电子电路实验平台,它几乎可以完成实验室进行的所有的电子电路实验,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和仿真等工作中,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EDA 软件之一。 本文主要对低通模拟滤波器做主要研究,首先利用MATLAB 软件对巴特沃斯滤波器幅频特性曲线进行研究,并计算相应电路参数,最后利用Multisim 软件实现有源巴特沃斯滤波器。 正文 1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 巴特沃斯(Butterworth)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如该幅频特性的特点如下: ① 最大平坦性。可以证明,在ω=0处,有最大值|H(0)|=1,幅频特性的前2n-1阶导数均为零。这表示它在ω=0点附近是很平坦的。 ② 幅频特性是单调下降的,相 频 特 性 也 是 单 调 下降的。因此, 巴特沃斯滤波器对有用信号产生的幅值畸变和相位畸变都很小。 ③ 无论阶数n是什么数,都会通过C = ,并且此时|()|H j ,而且n 越大,其幅频响应就越逼近理想情况。

带阻滤波器设计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路分析大作业 题目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17级“电路分析”课程大作业:滤波器的设计 一、要求: 1、完成所要求的各性能指标的滤波器的设计; 2、完成滤波电路的仿真; 3、根据所做的工作完成相关的论文(纸质及电子文档)。 二、论文要求: 1、了解相关应用的背景资料,了解滤波器的工程应用; 2、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的理论分析; 3、电路参数选择的依据; 4、设计过程的记录; 5、仿真结果的记录、计算、分析; 6、心得和体会。 三、时间安排: 1、12月18日(第15周之前)完成仿真调试及验收;

2、12月25日(第16周之前)提交论文。 四、滤波器指标要求: 请设计一带阻滤波电路,上、下限截止频率分别为1500Hz、5000Hz。 目录 一、滤波器的背景资料和工程应用; 二、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的理论分析; 三、电路参数选择的依据; 四、设计过程的记录; 五、仿真结果的记录、计算、分析; 六、心得和体会;

一、滤波器的背景资料和工程应用 定义: 电源滤波器是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的滤波电路。滤波器可以对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的电源信号。 主要作用: 分类:

⑴ 按所处理的信号 按所处理的信号分为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两种。 ⑵按所通过信号的频段 按所通过信号的频段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四种。 低通滤波器:它允许信号中的低频或直流分量通过,抑制高频分量或干扰和噪声。 高通滤波器:它允许信号中的高频分量通过,抑制低频或直流分量。 带通滤波器:它允许一定频段的信号通过,抑制低于或高于该频段的信号、干扰和噪声。 带阻滤波器:它抑制一定频段内的信号,允许该频段以外的信号通过。 ⑶ 按照阶数来分 通过传递函数的阶数来确定滤波器的分类。 二、 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的理论分析 1.工作原理 滤波器是一种选择装置,它对输入信号进行加工和处理,从中选出某些特定的信号作为输出。电滤波器的任务是对输入信号进行选频加权传输。 电滤波器是Campbell 和wagner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自独立发明的,当时直接应用于长途载波电话等通信系统。电滤波器主要由无源元件R 、L 、C 构成,称为无源滤波器。 滤波器的输出与输入关系通常用电压转移函数H(S)来描述,电压转移函数又称为电压增益函数,它的定义如下 ) () ()(0S U S U S H i = 式中U O (S)、U i (S)分别为输出、输入电压的拉氏变换。在正弦稳态情况下,S=j ω,电压转移函数可写成 )(0)() ()()(ωφωωωωj i e j H j U j U j H == ? ? 式中H j ()ω表示输出与输入的幅值比,称为幅值函数或增益函数,它与频率的关系称为幅频特性;Φ(ω)表示输出与输入的相位差,称为相位函数,它与频率的关系称为相频特性。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统称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很容易用实验方法测定。 本实验仅研究一些基本的二阶滤波电路。滤波器按幅频特性的不同,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和全通滤波电路等几种,图附录1—1给出了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电的典型幅频特性。 低通滤波电路,其幅频响应如图1(a)所示,图中|H(j ωC)|为增益的幅值,K 为增益常

MTD雷达中多普勒滤波器组的设计与实现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 引言 (3)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3 本设计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 (4) 2 动目标检测(MTD)雷达基本原理 (6) 2.1 多普勒效应 (6) 2.2 动目标检测(MTD)雷达的工作原理 (8) 2.2.1 动目标显示(MTI)雷达的工作原理 (8) 2.2.2 动目标检测(MTD)雷达的工作原理 (10) 3 MTD多普勒滤波器组的设计 (13) 3.1 加权DFT实现MTD滤波 (13) 3.1.1 DFT滤波器分析 (13) 3.1.2 窄带滤波器组信号处理的优点 (15) 3.2 FIR实现MTD多普勒滤波器 (16) 3.2.1 设计思路 (17) 3.2.2 MTD多普勒滤波器组的设计 (17) 3.3 MTD/MTI雷达的性能评价指标 (20) 4 MTD雷达中预处理模块设计 (23) 4.1 乒乓操作 (23) 4.1.1 乒乓操作的处理流程 (23) 4.1.2 乒乓操作的特点 (23) 4.1.3 乒乓操作的应用 (25) 4.2 MTD雷达匹配滤波器的总体结构 (26) 4.3 MTD雷达中预处理模块设计 (27) 4.3.1 多路选择器的设计 (28) 4.3.2 计数器的设计 (30) 4.3.3 MTD雷达预处理模块设计 (32) 总结 (34) 谢辞 (34) 参考文献 (35)

合肥工业大学理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2006届毕业论文集 摘要:在高科技战争中,探测敌方的进攻目标(如飞机、导弹、舰艇等)是一个重要问题。它实际上是一个解决在密集的杂乱回波中发现感兴趣的目标的问题,即所谓的动目标检测(MTD)。 本文对MTD雷达技术的核心(多普勒滤波器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设计。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首先,本文对研究课题的背景及其意义进行了一个大概的说明。其次,对动目标检测(MTD)雷达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如MTD的主要功能,其中,对于与MTD极其相关的动目标显示(MTI)也进行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再次,对MTD雷达技术的核心(多普勒滤波器组)进行了设计和分析,文中应用了加权DFT和FIR这两种方法实现MTD滤波,并给出了MTD 性能评价指标。最后,对MTD滤波器输入数据的存储这一问题用预处理乒乓操作进行了设计,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动目标检测(MTD),动目标显示(MTI),滤波器,乒乓操作,设计

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DOC)

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摘要:本文利用ADS设计了一个带阻滤波器,预期目标是满足中心频率为6GHz,相对带宽为9%,带内波纹小于0.2dB,阻带衰减大于25dB,在频率5.5GHz和6.5GHz处,衰减小于3dB,输入输出阻抗为50Ω。设计完成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证明,优化之后,带阻滤波器的的各项参数更加符合预期的要求。 关键字:ADS;带阻滤波器;优化 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Bandstop Filter Abstract: this paper ADS design a band elimination filter, anticipated goal is to meet the center frequency for 6 GHz, relative bandwidth for 9%, less than 0.2 dB with inner ripple, stop-band attenuation more than 25 dB, 5.5 GHz in frequency and 6.5 GHz place, less than 3 dB atten uation, input/output impedance for 50 Ω. Design completed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show, after optimization, with the parameters of the stop filter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xpected. Key Words: ADS;Bandstop filter; optimization 一、引言 带阻滤波器是指能通过大多数频率分量、但将某些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的概念相对。要想得到带阻滤波器,只需将输入电压同时作用于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再将两个电路的输出电压求和,就可以实现。从这个概念,本文利用理查德变换和科洛达规则的原理进行设计。二、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理论基础 当频率不高时,滤波器主要是由集总元件电感和电容构成,但当频率高500Mz 时,滤波器通常由分布参数元件构成,这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是频率高时电感和电容应选的元件值小,由于寄生参数的影响,如此小的电感和电容已经不能再使用集总参数元件;其二是此时工作波长与滤波器元件的物理尺寸相近,滤波器元件之间的距离不可忽视,需要考虑分布参数效应。我们这次设计采用短截线方法,将集总元件滤波器变换为分布参数滤波器,其中理查德变换用于将集总元件变换为传输段,科洛达规则可以将各滤波器元件分隔。 1.理查德变换 通过理查德变换,可以将集总元件的电感和电容用一段终端短路和终端开路的传输线等效。终端短路和终端开路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具有纯电抗性,利用传输线的这一特性,可以实现集总元件到分布参数元件的变换。在传输线理论中,终

实验五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

实验四: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 一、实验内容及步骤 1、调用信号产生函数mstg产生由三路抑制载波调幅信号相加构成的复合信号 st,三路信号在时域混叠无法在时域分离,但频域是可分离的,所以可以通过滤波的方法在频域分离。 2、要求将st中三路调幅信号分离,通过观察st的幅频特性曲线,分别确定可 以分离st中三路抑制载波单频调幅信号的三个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的通带截止频率和阻带截止频率。要求滤波器的通带最大衰减为0.1db,阻带最小衰减为60db. 3、编程序调用MATLAB滤波器设计函数ellipord和ellip分别设计三个椭圆滤 波器,并绘图显示其损耗函数曲线。 4、调用滤波器实现函数filter,用三个滤波器分别对信号产生函数mstg产生 的信号st进行滤波,分离出st中的三路不同载波频率的调幅信号yn1、yn2、yn3的,并绘图显示其时域波形,观察分离效果。 二、实验结果显示 原信号图形:

高通滤波器 输出波形

带通滤波器输出波形

低通滤波器输出波形

带阻滤波器输出波形

三、实验结论:由上面所绘图形可知,利用数字滤波器完全可以将时域混叠而频域未混叠的波形分开,达到滤波目的。 四、思考题 (1)请阅读信号产生函数mstg,确定三路调幅信号的载波频率和调制信号频率。答:第一路调幅信号的调制信号频率为100HZ,载波频率为1000HZ;第二路调幅信号的调制信号频率为50HZ,载波频率为500HZ;第三路调幅信号的调整信号频率为25HZ,载波频率为250HZ。 (2)信号产生函数mstg中采样点数N=1600,对st进行N点FFT可以得到6根理想谱线。如果取N=1800,可否得到6根理想谱线?为什么?N=2000呢?请改变函数mstg 中采样点数N的值,观察频谱图验证您的判断是否正确? 答: 因为信号st是周期序列,谱分析时要求观察时间为整数倍周期。分析可知,st的每个频率成分都是25Hz的整数倍。采样频率Fs=10kHz=25×400Hz,即在25Hz 的正弦波的1个周期中采样400点。所以,当N为400的整数倍时一定为st的整数个周期。因此,采样点数N=800和N=2000时,对st进行N点FFT可以得到6根理想谱线。如果取N=1000,不是400的整数倍,不能得到6根理想谱线。

带阻滤波器介绍及ADS设计实例

帯阻滤波器研究 1 绪论 1.1带阻滤波器的研究意义 微波滤波器具有选频、分频和隔离信号等重要作用,在现代微波毫米波通信、卫星通信、遥感和雷达技术等系统中应用广泛,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而带阻滤波器作为微波滤波器的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在许多微波系统中,要求信号传输时,衰减应尽可能的小,而对不需要的噪声、干扰、杂散等则要抑制掉,即需具有很高的衰减度。带阻滤波器适于在宽频范围滤除某窄带频,无线通信系统中抑制高功率发射机、非线性功放的杂散频谱以及带通滤波器的寄生通带等,这时,如采用一个或几个带阻滤波器来抑制它们,就比采用带通滤波器的宽阻带来抑制更加灵活有效。 传统的带阻滤波器设计结构一般是由1 /4波长短截线谐振器,并沿主波导或主传输线排列,而谐振器间隔为1/ 4波长的奇数倍,这种结构的带阻滤波器的矩形系数不够理想且体积庞大。事实上,比较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不难发现,带通滤波器的回波损耗对应带阻滤波器的带内衰减,带通滤波器的通带对应带阻滤波器的阻带,带通滤波器的传输零点对应带阻滤波器的反射零点,可见将带通滤波器的各种拓扑结构来实现带阻滤波器的设计是可行的。 随着信息产业和无线通信的蓬勃发展,微波频段呈现相对拥挤的状态,这就对滤波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移动通讯基站双工器和多工器中使用的滤波器,除了通带内低插入损耗、小型化的要求外,对通带外的衰减更是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据此传统的滤波器,比如:最大平坦和切比雪夫滤波器很难胜任。增加滤波器的阶数,可以提高矩形系数,是一种在传统的滤波器设计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但这样体积、带内插损均增加了。虽然椭圆函数滤波器具有带外有限零点,零点位置却由阶数决定,且只适用于零点位置对称的情况。以广义切比雪夫函数实现的滤波器通过非相邻谐振腔的交叉耦合,可以产生有限零点,且这些零点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非对称的,这使得可以更加灵活地根据需要对滤波器的带外抑制度进行调节,提高其矩形系数。 另外,通过引入源与负载间直接耦合,N阶交叉耦合滤波器可以实现N个带外有限远处的零点。但这种结构源与负载之间需要很强的耦合,在一些实际应用中不易实现。非谐振节点的引入,N阶滤波器能产生N个有限频率的零点而不需源与负载直接耦合,也不必交叉耦合。这种方法还便于滤波器的模块化设计,即用于将简单的产生传输零点的结构进行级联,使得每个单元仍能独立的控制其零点,故这种结构的滤波器便于调谐并降低了制造公差的灵敏度。 同轴腔体滤波器在微波频段是应用最广泛的滤波器之一。同轴腔体滤波器的带内插损低,结构紧凑,有电容加载时,同轴腔体滤波器的体积可以做得很小,此外,其还有功率容量高等优点。据此,采用同轴腔体滤波器设计选频双工器,通过改变传统结构,可实现很高的收端异频隔离度和收端同频隔离度。 1.2国内外带阻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带通滤波器已经被广泛研究,但是带阻滤波器的报道较少。一般带阻滤波器设计是由1/4波长短截线谐振器构成的,谐振器间隔1/4长的奇数倍并沿主波导或主传输线排列,这种结构的带阻滤波器的矩形系数不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