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该专业现有导师侯晋川
山西师范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

,
促 进 了 我 所 与 国 外 的 学术 交 流
2003
年 北 京 大 学著 名 学者 徐
明 曜被 我校 聘 为 特 聘教 授
,
长期
在我 所 工 作
,
他 的 到 来拓 宽 了 我
’
所 的 学术 研 究 领 域
,
吸 引了
一
些
优 秀人 才 来 我 所 开 展
学术 交 流 和
长期工 作
,
特 别是 他 对提 升群 论
.
,
获 得 了 较 系统 的 研 究 成 果
。
在肯定
“
方 向上 首 次 部 分 回 答 了 由著名 群论 学家 B
H
u
ppe
=
等人 于
1967
年 在 他 的 有 限 群 专 著 中提 出 的
”
非可
也完
解群
G
中反
正 规
子 群 H 是 否 等 价 于 G 中 包含 H 的 子 群 都 是 自正 规 化 的
. .
这样
一
个公 开 问 题
;
全 回 答 了 上 个世 纪 9 0 年 代 群 论 学 家 v S
M
”
o n a
kh
一
o v
提 出的
“
是 否 存 在 有 限 多个 非 交 换 单 群 G ( 除 交 代
数 美 国 《 学评 勘
陕 西 师 范 大 学兼职
,
博士 生 导师
数 《 学研 究》 编 委
、
数 》 《 学教 育 学{艮 编 委
、
评论 员
曾 荣 获 山 西 省 优 秀共 产 党 员
。
优 秀留 学回 国人 员
《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内容初探

《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内容初探
郭婷婷
【期刊名称】《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3)0z2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高的现状与矛盾,基于何克抗、刘雍潜主编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和祝智庭主编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以及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模块化设计.【总页数】3页(P129-131)
【作者】郭婷婷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教育技术标准的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教学设计 [J], 陈梅
2.结合思维导图的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实践初探 [J], 白海城;杨帅
3.改革教学内容和考试方式构建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 [J], 王祥瑞
4.面向计算思维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J], 王晶
5.医学院校英语专业公共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J], 周秀琼;董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0年山西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

美术学院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
高鑫玺 白钊义 陈俊 霍耀中 李蕾 刘勇 王纪平 武贵文 武小明 要宇
注:1. 总计 300 人 2.排序方式 除学科带头人(字体为褐色) 排序方式: 2.排序方式:除学科带头人(字体为褐色)外均以姓氏拼音排序 3.姓名右上角打 ” 姓名右上角打“ 3.姓名右上角打“*”者为外单位人员
2010 年山西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
学院(中心、 学院(中心、所) 专业学 位类别 专业领域名 指 导 教 师 称 王继军 白红平 陈晋胜 董映霞 董玉明 何建华 金 永恒 李冰 李冰强 李麒 李晓燕 梁慧瑜 刘丽萍 法学院 法律硕 士 刘臻荣 马爱萍 毛瑞兆 彭云业 任凤莲 史凤林 史 永丽 孙淑云 完珉 王淑娟 王霄燕 汪渊智 王子昀 温树英 薛荣 杨志军 张钧 张天虹 赵小平 赵银翠 周子良 教育硕 教育科学学院 士 教育管理 杰 邢少颖 徐冰鸥 杨继平 张俊友 冯玫* 李爱伟* 郜江瑞 董磊 冯玫 贾锁堂 贾晓军 李爱伟 李昌 勇 李刚 李淑静 李永民 马维光 苏静 苏晓龙 田 物理电子工程学 院 光学工程 王五一* 晋平 汪丽蓉 王海 王军民 王五一 王彦华 卫栋 肖连团 肖燕 薛文瑞 尹王保 翟泽辉 张靖 张静 张俊香 张宽收 张雷 张天才 赵建明 赵延霆 闫卫平 白建云 柴树根 常美生 丁俊堂 郭翠花 韩 素青* 素青 郝成功 郝江浩 贺艺军 胡晓玲 贾新春 靳 平 李补喜 李福义 李济洪 李金仙 李晋民 李瑞娟 工程硕 数学科学学院 士 控制工程 王川龙* 林 王川龙 王光 王灵梅 王玲桃 王世英 王素格 王晓云* 王晓云 王耀庭 薛太林 杨爱民 翟成波 张丽香 张晓琴 张学军 张亚静 张园萍 赵爱民 赵巧娥 赵 兴勇 梁吉业 陈红星 崔军 单永明 高太平 李德玉 李桂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与信息技 术学院 软件工程 成 李国臣 李茹 李月香 吕国英 马千里 钱揖丽 成 李国臣 李茹 李月香 吕国英 马千里 曲开社 孙敏 谭红叶 王文剑 张霞 郑文萍 梁吉业 陈红星 崔军 单永明 高太平 李德玉 李桂 李胜家 李晓明 刘桂荣 刘锁清 刘维奇 孟琼 苏小 侯怀银 陈平水 郭芬云 郭三娟 刘庆昌 任桂平 孙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和优秀导师团队的通知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和
优秀导师团队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西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08.07.25
•【字号】晋教研[2008]6号
•【施行日期】2008.07.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和优秀导
师团队的通知
(晋教研[2008]6号)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经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和专家评审,并经公示期满无异议。
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和省教育厅同意山西大学刘滇生等16名导师为“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山西大学无机化学等3个学科团队为“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名单附后)。
希望受表彰的团队和个人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注重总结经验,勇于开拓创新,积极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我省研究生教育工作水平做出新贡献。
附件:1、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名单
2、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名单
二○○八年七月二十五日
附件1:
附件2:。
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山西永济实验小学为例

第33卷第6期2019年6月Vol.33No.6Jun.2019教育与教学研究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山西永济实验小学为例郝琦蕾1石慧彳姜晋国1曹璐娜彳(1.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2.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山西临汾041004)[摘要]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途径,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具有持久影响。
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对国家级课改实验校——山西永济实验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进行审视和反思。
认为该校学校文化建设具有以下特点:明德、厚学、笃行的精神文化;民主、公正、亲情的制度文化;翻转课堂展风采、教师研修促发展、多元课程育身心的师生行为文化。
基于该校学校文化建设反思,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应发挥校长的卓越领导力,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并有机融合学校文化和区域文化。
[关键词]学校文化;特色发展;实践探索[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9)06-0061-08学校是传递文化与创造文化的场所,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与“源头活水”⑴O 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既是推动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又是它在同类学校中独树一帜的重要标志。
山西永济实验小学成立于1961年(原名永济红旗学校),目前学校共有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名。
教职工135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能手6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
学校站在“用未来社会之需求,办好今日之教育”的制高点上,始终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课改活校、名师强校,特色立校”的名校战略,通过文化重建、实践创新来推动发展,成为了山西省义务教育实验示范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国家级课改实验校,一步步跻身于名校之列。
2012年在中国教育学会百强名校评选活动中,学校被评为“全国百强名校”,现任校长石百胜被评为“全国百强名校长”。
应用高等数学

《应用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介绍教研室主任:樊娟华团队成员:庞先勇刘天喜赵玲弟曹帅雷杨林裴秀艳黄亚鹏高等数学教研室总计有8名专任教师,其中1名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助教。
学历层次为博士1名,研究生6名,本科生1名,研究生及其以上的学历达到了88%。
高等数学教研室于2014.03出版教材《应用高等数学》(工科),于2014.04出版教材《应用高等数学》(文科)。
高等数学教研室完成省级重点项目高职高等数学分层分类分专业教学改革设计与实施,完成院级项目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在研省十三五规划项目高职院校高等数学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研究。
樊娟华个人简介:中共党员,硕士,高等数学教研室主任,运城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讲师,于2005.07从山西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行业,2005.08-2009.01在山西阳泉龙头培训学校培训出国留学生的数学和高等数学;2009.02-2012.12,工作于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高等数学教研室,职业是教师;2013.01-至今,工作于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高等数学教研室,职业是高等数学教研室主任兼高等数学教师;2013.10-至今,在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读在职硕士。
先后出版教材《应用高等数学》(工科)、《应用高等数学》(文科)和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新编经济应用数学》,发表论文《底层必选中层限选高层自选》、《微元法求旋转体体积课堂设计》、《对应用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处理的几点思考》、《信息化教学对传统教学的影响》、《大数据视角下高职应用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等。
主持并完成验收省级重点项目“高职高等数学分层分类分专业教学改革设计与实施”,主持院级项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设计与实施”。
如今正在探讨适合我院的应用型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2013年9月获运城职业技术学院2012—2013年度优秀教师;2013年7荣获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中青年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称号:2014年11月荣获运城职业技术学院“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15年1月荣获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课大赛二等奖奖称号;2015年11月荣获山西省中青年教学基本功竞赛优秀奖称号;2016年5荣获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中青年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称号。
第十四章 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新发展精选全文

2024/10/2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12
➢ 根植性是联系文化与经济的重要概念 ➢ 核心:经济网络与社会网络的精确结合 ➢ 经济活动根植于地方社会文化、权力关系网络中, 能减轻风险和不确定性,增进经济交易、提高效益 ➢ 类型:文化根植性、结构根植性、政治根植性 ➢ 根植性也有负面影响,容易形成“路径依赖”, 对生产经营构成限制
2024/10/2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17
3 、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
大量的机构(企业、地方当局,金融制度、发展机
构、 工会、研究与创新中心) 为经济活动提供基础
✓ 各种机构间产生高度的相互作用,促进相互合作、
交流及反射网络的形成,在地区制度安排方面产生显著
的同构
✓ 制度厚度取决于主体结构,通过联合建造和集体存
在, 将部门主义和制度之间的冲突降到最低
✓ 上述三方面导致一种涵化和集体动员,使各部分围
绕特定的议程、项目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
形成共同感,从而有着强烈的社区意识
✓ 这些因素的结合反映了地区的制度厚度的程度与性
质
2024/10/2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18
( 2 ) 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①制度过程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通过以制度能力定义 区域,提供了支持地方作为主体的思想的框架;通过建 立信用关系,促进产业地区根植性和创业环境;通过制 度化过程,形成一套共同认可的行为、支撑和操作规范, 使每个个体如鱼得水。
9
(三)经济地理学本身的变化
1.20世纪50年代,计量革命,通过定量化研究,建立
正式规范的科学。后来计量化受到挑战。
2.20世纪70年代,经济地理由新古典学派转向政治经
准教师专业能力的质性研究

理论劲究jsjylt@准教师专业能力的质性研究郝琦蕾1,桑荣2,姜晋国彳(1, 3.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山西临汾041004;2.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摘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对某高师院校经过教育实习的师范生(准教师)的专业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有的实习生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缺少启发性;师生关系处理不好,在学生中难以建立威信;教学反思形式单一,反思深度不够,反思后不能有效地改进教学。
建议在高师院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教学中注重新教育理念的渗透;实习生应多参与实习学校的课例研究活动;学会培养班干部辅助班级管理;养成撰写教学反思日志的习惯,多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实习指导教师应及时指导实习生的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准教师;专业能力;质性研究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19)05-0009-06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半年,逐步将修习教师教育课程、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严格教师准入。
[灯教育部2018年9月30日发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要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
図准教师,亦称职前教师,是对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并从事教师职业人员的一种称谓,一般是指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正在进行师范专业学习的学生。
间经过教育实习的师范生(准教师)专业能力现状怎样?在专业能力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提升师范生的专业能力?这些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
教师专业能力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将教师专业能力分为顷: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专业现有导师侯晋川、原存德、史及民、邸继征、赵英。
研究方向为应用泛函、生态数学、概率统计、小波分析、代数计算。
该专业研究算子代数上的映射理论、算子理论以及其在系统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生物种群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之过程及其规律的数学模型;线性统计模型,鞅论和岭估计研究;小波分析在求解积分方程、心电分析和信息处理方面的应用;多项式零点的计算与应用。
近年来在国内、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余篇;并获一项国家级科技奖,两项省级科技进步奖。
导师简介
姓名:侯晋川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4年11月
毕业学校: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职务和职称:山西师范大学校长、山西师大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全国劳模、山西省科技功臣、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为泛函分析、算子理论和算子代数、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指导研究生情况:已招收2届2名博士生。
4届8名硕士研究生,其中一名获得山西省首届优秀硕士论文奖。
主要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8项。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数被SCI,MR等索引杂志摘评。
另外,主持国家和省级教育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研究项目3项。
在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生产力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1篇。
作为第一完成人,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奖励,如,1991年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6年和2001年两次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奖。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连续两届被评为山西省优秀专家,2001年获山西省第二届科技功臣称号。
姓名:邸继征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5年
毕业学校:大连理工大学(理学博士)
职务和职称:山西计学院院长、应用数学研究所副所长。
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函数逼近论。
指导研究生情况:4届8名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成果:近年来在《科学通报》、《系统科学与教学》、《Approx,Theory & Its Appli》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并主编《(中学)新教材名师导学丛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
两度被山西省教育工会评为优秀党员。
曾先后承担《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基金》等多项科研任务。
原存德,男,1941年出生,教授。
现任山西师大数学应用所副所长。
近年来,先后在《应用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生物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工程数学学报》及《山西师大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关于教学研究的论文10篇),并先后主编和参编过四本书,主持过两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史及民,1941年出生,教授。
近年来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并出版专著《离散鞅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1999)和译著《对策论基础》(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赵英,1946年出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