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放电路图.ppt

合集下载

第3章功率放大器PPT课件

第3章功率放大器PPT课件

缺 双电源, 点 电源利用率不高
最大输出功率

Pom
1 2
V
2 CC
RL
要 公
直流电源消耗功率
PE
2 VC
CIcm
式 效率 理 想 78.5%
最大管耗 PC1m 0.2Pom
OTL
结构简单,效率高,频率 响应好,易集成,单电源
输出需大电容, 电源利用率不高
Pom
1 8
V
2 CC
RL
PE
1 VC
CIcm
甲乙类工作状态失真大, 静态电流小 ,管耗小,效率较高。
单管甲类电路
做功放适合吗?
乙类推挽电路 iB
0
u BE
UomVCC2UCES
信号的正半周T1导通、T2截止;负半周T2导通、T1截止。 两只管子交替工作,称为“ 推挽 ”。设 β为常量,则负载
上可获得正弦波。输入信号越大,电源提供的功率也越大。
两只管子交替导通,两路电源交替供电,双向跟随。
OTL 电路
输入电压的正半周:
+VCC→T1→C→RL→地

C 充电。
输入电压的负半周:
C 的 “+”→T2→地→RL→ C
“ -” C 放电。
静态 uI 时 U B, U EV 2 CC
Uom(VCC
2)UCES 2
C 足够大,才能认为其对交流信号相当于短路。
开启 电压
① 静态时T1、T2处于临界导通状态, 有信号时至少有一只导通;
② 偏置电路对动态性能影响要小。
消除交越失真的互补输出级
静 态UB : 1B2UD1UD2 动 态ub: 1ub2ui
若I

2

第六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实用PPT

第六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实用PPT
②负载为谐振回路,除了确保从电流脉冲波中取 出基波分量,获得正弦电压波形外,还能实现放 大器的阻抗匹配。
➢工作原理
➢图62 高频功放的工作状态 ➢设输入信号为 ➢
由图61得基极回路电压为
uBE= VBB+Ubmcosωt
(62)
放大器常工作于丙类状态,如图62所示。
输出电流为余弦脉冲,含有直流、 基波(信号频 率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输出谐振回路选出基波 分量,就实现了功率放大。
§6.2 谐振式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谐振式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及其特点
晶体管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晶体管、输出谐振回路和输入回路三部分组成。
图 61 晶体管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电路
➢谐振式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①为了提高效率,放大器常工作于丙类状态,晶 体管发射结为负偏置,由Eb(VBB)来保证,流 过晶体管的电流为余弦的脉冲波形;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高频输出功率:输出功率 Po ➢(2)效率η: 输出功率/直流电源功率Po/P= ➢(3)功率增益: 输出功率/输入功率Po/Pi ➢(4)带宽B0.7 ➢(5)矩形系数Kr0.1=B0.1/B0.7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可分为窄带放大器和宽带放大器两类。
晶体管的工作区域 低频区f<0.5fβ ; 中频区f在0.5fβ~0.2fT之间;
高频区f在0.2fT~fT之间。 ( fβ为截止频率,fT为特征频率)
§ 6.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线分析法
1. 集电极余弦电流脉冲的分解
如图62所示,集电极电流余弦脉冲是由脉冲高度 Icm和通角θc来决定的。在已知条件下,通过理想化
各次谐波分量的系数为 (2) 在临界工作状态,输出功率最大,且集电极效率也高,常用于发射机的功率输出级,以便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

丙类功率放大器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PPT课件

丙类功率放大器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PPT课件

ic
C Rp L vc +
Vc c
16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17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ic
+
C
Rp
L vc
vb
+
-
VBB
Vcc
电路正常工作(丙类、谐振)时,
外部电路关系式:
v BE
VBB
Vbm cost
vCE VCC Vcm cost
iC Ic0 Icm1 cost Icm2 cos2t Icmn cosnt

呈现为纯电阻,即 谐振电阻RP。
+- VBB
-+ VCC
结论:回路上仅有基波分量产生电压vc,因而在负
载上可得到所需的不失真信号功率。 8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ic


ib V +
uce

ube - -
vc C -L
输出
vb=Vbmcoswt

+- VBB
-+ VCC
vBE VBB Vbmcost;
低频
推挽,回 低频、高


推挽
低频
选频回路 高频
3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电路特点:
ic
1、VCC:提供直流能源


2、激励信号大:电 路处于大信号非线 性状态

vb=Vbmcoswt
ib V +
uce
ube - -
vc C -L
输出
3、晶体管:承受高电压 - 大电流,截止频率高
4、负载回路:谐振回路
+- VBB
vCE VCC Vcm cost
V cm vCE
V CC

概述甲类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全解ppt课件

概述甲类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全解ppt课件
信号在零附近两 只管子均截止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2. 消除交越失真的OCL电路:工作原理
利用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可以消除交跃 失真。
静态: U B1、B2 U R2 U D1 U D2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工作原理:
uI正半周主要是 T1管发射极 驱动负载; uI负半周主要是 T2管发射极驱动负载 T1、T2导通时间 uI半个周期 T1、T2工作在甲乙类状态。
UomVCC2UCES
PomU Ro2Lm(VCC2R ULCE)S2
4
78.5%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4. 几种电路的比较
变压器耦合乙类推挽:单电源供电,笨重,效率 低,低频特性差。 OTL电路:单电源供电,低频特性差。 OCL电路:双电源供电,效率高,低频特性好。
因此,选择功率BJT时,其极限参数:
I CM i U CEO(BR)
C
max
u CE
V CC RL
max
2V CC
PCM
PT max
0.2
V
2 CC
2RL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功率放大器原理及电路图PPT课件

功率放大器原理及电路图PPT课件

uA=(EC-UCES1) 。
ωt
VT2 ub2
ic2
RL uL
ui负半周时VT2管饱和导通,VT1管截止。VT2管的直流电源由电容C上充 的电尽荷管供每给管,饱u和A=导U通CE时S2的≈0电流很大,但相应的管压降很小,这样,每管的管 耗就很小,放大器的效率也就很高
uA近似为矩形波电压,幅值为(EC-2UCES)。若L、C和RL串联谐振回路调谐 在输入信号的角频率ω上,且回路的Q值足够高,则通过回路的电流ic1或ic2是角频 率为ω的余弦波,RL上可得相对输入信号不失真的输出功率。
0.5fβ fβ 0.2fT fT
第15页/共56页
1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
1、 放大区动态特性方程 当放大器工作在谐振状态时,其外部电路电压方程为:
若设: ub Ubm cost
ic
由上两式消除cos t 可得:
uBE
U BB
Ubm
EC uce U cm
又利用晶体管的内部特性关系式(折线方程):
Icmax
ic
ic1
ic2 ic3
Ico
ωt
θc
θc
其中各系数分别为:
1
I co 2
icd (t )
I cmax
sinc c cosc ) 1 cosc
I cmax 0
c
1
I cm1 2
c c
ic
costd(t )
1
I cmax (
c
sin c cos c 1 cos c
(4)不能用线性模型电路分析,一般采用图解法分析和折线法
第1页/共56页
功率放大器按工作状态分类:
A(甲)类:导通角为 180o

TEA2025B2.1声道装配音频功放优秀课件

TEA2025B2.1声道装配音频功放优秀课件

(L.in)——→U2(TEA2025B)第7脚——→U2内部功放2进
行功率放大——→U2第2脚——→L.OUT莲花座——→左音箱
•.
•17
*前面板SD卡模块通过面板按 键,由用户在 外接音源、SD 卡音频、收音机音频 3组信
号之间选择一路输出
音频信号流程在电路原理图 中由红色箭头标出。
•.
•18
低音音箱的喇叭通过排线座CN3接于 TEA2025B内部功放1的输出端(15脚)和 内部功放2的输出端(2脚)之间。
本电路在典型参数工作状态下,输出功率 Po约为4.5W。
•.
•15
电源电路
• 本有源音箱的电源部分使用了一个功率 10W左右,交流输出9V的变压器。
• 变压器次级输出的9V交流电压经排插CN1 接到桥式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后的直 流输出电压约为12V(图中的VCC),该电 压为主电路板的功放电路提供电源。并通 过R3限流降压后,由排插CN4为SD卡模块 供电。
•.
•16
整机音频信号流程
下面以外接音源的左声道为例,说明音频信
号从RCA插座输入,直到左声道扬声器的 整个流程:
外接音源(如手机)——→音频线——→RCA插座的L.INPUT端
子——→排线座VR15第1脚(L.INPUT)——→前面板SD卡
模块的排线座VR14+VR15第1脚(L.INPUT)——→经前面板
• 本电路部分是成品模块,无需学生安装, 只需通过一条组合排线(VR14+VR15)与 主电路板相连。
• 本模块部分主要是提供外接SD卡音频输出 以及收音机信号输出。
•.
•11
主电路板各单元电路原理
• 左右声道功放电路 本电路主要完成各个音源(RCA插座输入 音频、SD卡音频、收音机音频)送来的 左、右2个声道音频信号的功率放大,以 驱动左右声道的2只音箱发声。

《音频功率放大器》PPT课件

《音频功率放大器》PPT课件
随着声波信号的输入,这 类功率放大器的晶体管将 声波的正负半波完整地进 行放大。输出不失真,正 弦波形非常完整。
电路特征是这类功率放大器的晶体管工作在输出特性曲
线的放大区。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晶体管均导通,
有电流流过。
17
第3章 音频功率放大器
甲类功率放大器:
甲类功率放大器的优点 是失真极小,各项电声 指标高。在Hi-Fi音响领 域里很多厂家选用此种 功放,如英国罗特功放、 音乐传真功放和日本的 金嗓子功放都是甲类功 率放大器。
12
第3章 音频功率放大器
(3)V―MOS功率放大器。
金属栅极采用V型槽结构 ; 漏极是从芯片的背面引出 , 具有垂直导电性。由于在栅极 与芯片之间有二氧化硅绝缘层, 因此它仍属于绝缘栅型MOS 场效应管。
因为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的器件,它具有负温度特性, 因此无需对输出管进行复杂的保护,而且它具有和电 子管相似的音色。采用场效应管制作的功放具有噪声 低、动态范围大、无需保护等特点。其电路简单,而 性能却十分优越。
13
第3章 音频功率放大器
(3)V―MOS功率放大器。
VMOS场效应管(V-MOSFET)简称VMOS管或功 率场效应管,其全称为V型槽MOS场效应管。它是继 MOSFET之后新发展起来的高效、功率开关器件。它 不仅继承了MOS场效应管输入阻抗高、驱动电流小 (0.1μA左右),还具有耐压高(最高1200V)、工作 电流大(1.5A~100A)、输出功率高、低频跨导的线 性好、开关速度快等优良特性。正是由于它将电子管 与功率晶体管之优点集于一身,因此在电压放大器 (电压放大倍数可达数千倍)、功率放大器、开关电 源等电路中获得广泛应用。
第3章 音频功率放大器
第3章 音频功率放大器

第5章 功率放大电路

第5章 功率放大电路

集电极电 流波形
QA
ICQ
=2
uCE
0

2 ωt
(2) 乙类放大电路 静态工作点在截止区,如图5.1.3所示,静态集电极电流 为零,无静态功耗,但输出波形严重失真。 iC 特点 集电极电 流波形 iC2 a. 静态功耗 =π
PC U CEQ I CQ 0
b. 能量转 换效率高
QA
0 uCE
给功率管(T1和T2)一定的直流偏置,使其工作于微 导通状态,即甲乙类工作状态。 U CC (1) 甲乙类互补推挽电路 a. 利用二极管提供偏压 电路如图5-6所示 二极管提供偏 压,使T1、T2 呈微导通状态
2 U CC 4 PT1(U om U CC ) ( ) 0.137Pom RL 4
这是不是最 在理想情况下(即无静态电流,忽略管子饱和压降), 大的管耗呢?
2 1 U CCU om U om 求管耗的极值: PT 2 PT1 ( ) RL 4

dPT 1 2VCC U om 0 dU om RL π
uo
T2
RL
静态功耗为零
U CC
图5-2(a)乙类OCL功放电路原理图
b. ui >0 时 T1导通,T2截止
c. ui <0 时
T2导通,T1截止
输入信号ui
0 t
U CC
U CC
ui
0 t
T1
ic1
RL
ui
T2
电流io方向
ic 2
RL
uo
输入信号ui 电流io 方向
uo
uo≈ui
uo≈ui
5.2 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互补对称OTL功放电路如图所示,已知VG=24V,RL=8Ω。 求:(1)要使电路理想工作,静态时,A点电位为多少?调节哪个元 件来达到要求?
(2)RP2的作用是什么? RP2一旦开路将产生什么后果? (3)电路中R4、C4的作用是什么?如果去掉R4、C4对电路会有什么 影响?
(4)若A点电位为14V,则该电路最大输出功率和此时的效率各是多 少?
(5)若输入信号 ui 500 sin tmV Au1=-10,Au2=1,此时输出功率PO
和效率η各为多少?
带有前置放大级的甲乙类OCL功放
电路
甲类
电路类型
甲类
静态电流

最大不失 真输出电 压幅值 Ucem
最大不失 真输出功 率Pom 最高效ηm
电源产生的 功率
最大管耗Pcm
电路特点
乙类推挽 乙类 为零
第7章 低频功率放大器
甲类单管功放电路
乙类推挽式功放电路
甲乙类推挽功放电路
ic
ic1
ic1
0
ic2
uCE2
0
直流负载线
1 vGQ20来自uCE1交流负载线
0
ic2
uce
ucem
输入变压器倒相式OTL电路
互补対称式OTL电路
没有自举电路时的正半周输出等效简图
有自举电路,功放正半周输出(此时ui应为负半周,
因为前置放大级为共射电路,有反相作用)时的简化电路
如图所示。该电路的工作,将在R3上形成一定的压降
uR3=R3iR3,同时V2管发射结也会有一部分的压降uBE2,这样 就造成了uA远不能达到UG。也就是说,该电路正半周输出 的振幅较小,远不能达到UG/2,电路的功率输出也就比较 小。
加上自举电路后,由于R4较小,故静态下UM≈UG。电路 正半周输出时,由于大电容C4的作用,可使uM随uA同幅上 升(uM的升幅刚好弥补了这一过程中的uR3和uBE2的压降), 当uA由UG/2升至UG时,uM同时由UG升到达3UG/2。由此可见, 自举电路提高了正半周输出的振幅,使其最多可达UG/2。
输入变压器 倒相式OTL
甲乙类
互补对称式 OTL
甲乙类
OCL 甲乙类
很小
很小
很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