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试卷及答案
预防医学试卷A卷

A(一).单项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计50分1.以下哪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BA.预防医学在疾病控制中的耗-效比最高B.预防医学的研究重点为病人C.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D.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2.第一次公共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CA.预防急性病B.预防慢性病C.预防传染病D.延长人群健康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3.公害是指 AA.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致对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生活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B.由于动物活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致对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生活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C.由于自然因素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致对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生活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D.由于生物因素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致对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生活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4.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从某一地点转移到另一地点,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的过程,称为 CA.环境自净作用B.污染物的转化C.污染物的迁移D.生物转化5.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使用,使室内空气污染物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BA.甲醛和二氧化碳B.氡和甲醛C.二氧化碳和氡D.氮氧化物和甲醛6.臭氧层破坏可使人类哪些疾病发病率上升CA.皮肤癌和肺癌B.皮肤癌和心血管病C.皮肤癌和白内障D.肺癌和白内障7.具有最大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是 CA.紫外线A段B.紫外线B段C.紫外线C段D.紫外线D段8.以下对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BA.水的pH值越高越利于消毒B.水温越低,杀菌效果越差C.水的浑浊度越高,越利于消毒D.适当增加接触时间,降低消毒效果9.日本发生的痛痛病的原因是长期食用 CA.含镉玉米B.含镉面粉C.含镉大米D.含镉食油10.下列属于元素缺乏性地方病的是 BA.地方性氟中毒B.地方性克汀病C.鼠疫D.黑脚病11.地方性氟中毒的早期临床表现是 CA.氟骨症B.龋齿C.氟斑牙D.脚气病12.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2可引起DA.夜盲症B.坏血病C.脚气病D.阴囊皮炎13.人类膳食中严重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BA.夜盲症B.坏血病C.败血病D.口角炎14.粮谷类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 BA.蛋氨酸B.赖氨酸C.亮氨酸D.苏氨酸15.腐败变质以产酸发酵为主要特征的食物是 CA.鱼类B.蛋类C.淀粉类食物D.油脂类食物16.哪种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反射性呕吐 CA.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B.肉毒毒素中毒C.葡萄球菌食物中毒D.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17.下面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A.病因明确B.职业因素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C.通过控制或改善职业环境,可减少工作有关疾病D.工作有关疾病也可以在一般人群中出现18.生产性毒物进入身体的最主要途径是A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D.血液19.慢性汞中毒驱汞治疗的首选药物为 CA.美蓝B.L-半胱氨酸盐C.二巯基丙磺酸钠D.依地酸二钠钙20.急性苯中毒的主要损害是 CA.化学性肺炎B.自主神经功能紊乱C.中枢神经麻醉D.造血障碍21.决定粉尘对人体危害性质和程度的是ABCDA.粉尘的分散度B.生产环境中粉尘的浓度C.粉尘的硬度D.粉尘的溶解度22.社会环境是指 DA.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中的物质交换、迁移和转化以及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环境B.环绕于人类周围的一切客观物质条件C.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D.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23.下面几项中属于合理使用卫生服务行为的是 DA.离开污染的环境B.戒酒C.驾车使用安全带D.预防接种24.患病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区别是BA.发病率的分子为某病新旧病例总数B.发病率的分子为某病新发病例数C.发病率的分母为同年暴露人口数D.患病率的分母为同期某病病人数25.在集体单位或小居民区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相同病例的现象,称为 BA.散发B.爆发C.流行D.大流行26.以下是抽样调查的正确叙述是 DA.抽样调查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B.抽样调查适合于调查变异较大的资料C.抽样调查适用于调查疾病发生频率较低的疾病D.抽样调查的调查工作不容易做到细致,常难免漏查调查对象27.采用某项筛查试验对400例经活检证实患结肠癌病例和400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其他非癌病例做检查,结果前者中100例阳性,后者50例阳性;该试验的灵敏度是 DA.%B.75%C.%D.25%28.对误诊后果严重的疾病,要求筛查试验BA.重复性好B.特异度高C.灵敏度高D.防止出现假阴性2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 DA.病例组应是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为疑似患某病的人B.病例组应是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也是患某病的人C.病例组应是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D.病例组和对照组均为未确诊患某病的人30.关于病例对照研究配比的目的,下列哪项回答是错误的 BA.研究外部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B.平衡外部因素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影响C.平衡混杂因素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影响D.平衡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31.混杂因素是指 BA.影响研究结果判断的因素B.与研究的疾病和研究因素都有联系的因素C.仅与研究因素有联系的因素D.仅与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素32.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DA.属于观察法B.可以直接获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C.设立对照组D.由果及因33.分析性和实验性流行病学方法的基本区别为后者需要 DA.病例需经公认的标准加以诊断B.要计算样本量C.同时对病例和对照进行调查D.由研究者决定哪一组接受某项研究措施,哪一组作为对照组34.对某疫苗进行现场实验,下列哪一项属于双盲试验 DA.试验组不知道谁是对照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谁是对照组C.试验组接种疫苗注射,对照组接种安慰剂D.观察者和两组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疫苗性质35.流行病学中的病因是 DA.指生物致病因素B.指自然环境因素C.指环境因素D.指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36.对于原因不明的疾病,初次进行病因学研究应选用哪种方法开始研究 AA.描述性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实验流行病学研究37.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指AA.病原体从传染源到侵入宿主之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B.病人从家到医院所经过的路程C.病人在医院住院期间所走过的路程D.动物发病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程38.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 DA.是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并能排除病原体的人B.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除病原体的动物C.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除病原体的人D.是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持续排除病原体的人39.哪种传播途径传播的传染病大多见于儿童 AA.经空气传播B.经食物传播C.经饮水传播D.经血液传播40.下面哪项属于传染病的传染源管理具体内容 AA.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病人B.对接触者进行检疫C.预防接种D.从事饮食人员加强健康教育41.经水传播是发展中国家哪型病毒性肝炎地方性流行的重要原因 AA.甲型B.乙型C.丙型D.丁型42.哪项不属于脑卒中的高危因素CA.高血压B.低密度脂蛋白C.高密度脂蛋白D.糖尿病43.“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目标之一是 DA.人人不得病B.人人都得到全民免费医疗C.人人都得到医疗保险D.人人都得到基本药物44.下面关于”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描述正确的是 DA.人人健康长寿B.人人平等和健康C.人人富裕和长寿D.使全体人民增加期望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45.初级卫生保健的服务对象是 DA.病人B.健康人C.亚健康人群D.全体居民46.下面有关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叙述错误的是 CA.促进健康B.预防保健C.治愈疾病D.社区康复47.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之一是CA.以病人为导向的服务B.以老年人为导向的服务C.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D.以重点人群为导向的服务48.下面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任务描述错误的是 DA.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B.创建健康社区C.保证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D.保证社区人群不患病49.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为BA.环境保护B.信息传播C.健康教育D.社会动员50.健康促进中社会动员的层次不包括 AA.开发领导层B.促进个人参与C.发动非政府组织D.利用专业技术人员(二).多项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出所有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50分;51.污染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主要表在BDA.致畸作用B.致敏作用C.免疫增强作用D.免疫抑制作用52.大气污染物的转归方式主要有ABCA.自净B.转移C.形成二次污染D.污染物转化成二次污染物53.评价居室空气清洁度的常用指标包括ABC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微生物和悬浮颗粒物D.三氧化二硫54.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包括ABCDA.细菌总数B.总大肠菌群C.粪大肠菌群D.游离型余氯55.关于维生素A,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有ABCA.长期严重缺乏维生素A可致夜盲症B.长期缺乏维生素A可致干眼病C.儿童长期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易感染D.维生素A缺乏可以导致脂溢性皮炎56.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有ABA.发病率高,病死率较低B.夏秋季高发C.一般都有后遗症D.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57.生产性毒物在体内排出的途径包括ABCA.肾脏B.呼吸道C.消化道D.血液58.下列哪几项是典型铅绞痛的特征ABCA.多为突然发作B.腹部平坦柔软C.一般止痛药不易缓解D.有固定压痛点59.下面关于应激因素对健康的作用,描述正确的包括哪几项ADA.应激可动员机体非特异性适应系统B.过度的应激使人产生焦虑情绪C.应激不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D.应激能增强体质与适应能力60.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包括ABCDA.描述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B.探讨疾病的病因C.用于临床诊断的评价D.用于临床治疗的评价61.人群分布可按下列哪三种特征进行描述ABCA.年龄B.性别C.民族D.地点62.关于现况研究目的与用途描述正确的包括BCA.检验病因假说B.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C.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D.进行疾病监测63.以下哪几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ABDA.可以从收集的资料中很快得到结论B.在一次调查中可以调查多个危险因素C.可以正确的计算疾病的发病率D.适用于研究罕见病64.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的形式包括下列哪三项ABCA.成组不匹配对照B.成组配比对照C.个体配比对照D.空白对照65.队列研究的用途包括ACA.检验病因假设B.提供病因线索C.描述疾病的自然史D.评价干预效果66.实验性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要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BCA.选择依从性好的人B.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C.选择预期发生率较高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D.实验组是确诊患某病的人,对照组是未患某病的人67.下面有关确定病因与疾病因果关联的标准叙述正确的是ABCA.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越大,成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越大B.关于因素与疾病出现的时间顺序,在前瞻性研究中容易确定C.关联的一致性是指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系在不同时间、地点、由不同学者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均可获得相同的结果D.如果观察到随着某因素暴露剂量增加,人群中发生某疾病的危险性也增加,因果关联的强度增大,此时该因果关系成立的可能性小68.介水传染病的特点有BCDA.绝大多数病例发病日期在该病最短潜伏期和最长潜伏期之外B.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爆发流行C.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D.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69.下面哪几项是传染病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ADA.新生儿减少B.易感人口迁入C.免疫人口死亡D.人工免疫70.下面哪几项是冠心病的分布特征ADA.随年龄增大发病增加B.世界各地发病基本一样C.体力劳动者发病较高D.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71.下面关于“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策略描述正确的是ABCDA.全方位促进健康B.部门间的协调C.将卫生列入可持续发展计划D.与贫困做斗争72.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包括ABDA.促进健康B.预防保健C.治愈疾病D.社区康复73.下面哪几项对社区卫生服务描述是正确的ACDA.服务对象是全体居民B.通过医院的广泛参与才能得以实现C.工作重点是预防疾病,增进健康D.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公平地获得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74.下面哪几项属于21世纪健康促进的优先地位BDA.提高对健康的社会责任感B.增加健康发展的投资C.调整卫生服务方向D.保障健康促进所需的基础设施75.卫生法律规范的分类包括ABDA.禁止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对人的规范D.授权性规范。
预防医学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预防医学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2型题 2. A1型题1.根据经验一般地区成年健康男子脉搏次数为72次/min。
今有某医生随机抽取29名山区成年健康男子,测得其脉搏均数为74.3次/min。
现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72次/min不同,其原因是A.个体变异B.抽样误差C.抽样误差或两总体均数不同D.两总体均数不同E.两样本均数不同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2.某女产后8个月,近来精神不振、疲劳、无力、面色灰白,经医院检查诊断为巨幼红细胞贫血。
考虑缺乏的营养素是A.铁B.叶酸C.核黄素D.烟酸E.钙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3.某男性患者,近年来常发生唇炎、口角炎、脂溢性皮炎和阴囊炎。
考虑应补充下列哪种营养素A.铁B.维生素B1C.维生素B2D.维生素B6E.维生素B12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4.已知男性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
今比较甲乙两乡居民总的钩虫感染率,但甲乡人口数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是A.分别进行比较B.不具有可比性C.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D.作两个样本率的χ2检验E.甲、乙两乡的钩虫感染可直接比较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5.某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作流行病学分析时常用的资料统计方法是A.按小时统计资料B.按日统计资料C.按旬统计资料D.按月统计资料E.按任何时间单位统计均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6.某农民将一头病死猪,以低价出售给邻居食用,造成多人发病。
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大便为黄绿色水样便。
可考虑诊断为A.大肠杆菌属食物中毒B.沙门菌属食物中毒C.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D.肉毒杆菌毒素中毒E.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7.某市检查健康女工744人的血红蛋白含量的均数为12.239 g/L,标准差为0.99g/L,在下列哪一范围内最有理由认为是正常范围A.11.241~13.237g/LB.9.654~14.814g/LC.10.283~14.814g/LD.10.592~13.885g/LE.10.952~13.516g/L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8.某6岁男孩,食欲不振,味觉差,尤其不喜欢吃动物食品,其身高、体重比同龄儿童较低,皮肤创伤不易愈合,考虑缺乏的营养素是A.铁B.钙C.锌D.维生素DE.维生素B1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9.下列哪一型的毒草中毒有假愈期,病死率高A.胃肠炎型B.神经精神型C.溶血型D.肝损伤型E.以上都设有假愈期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10.矽肺诊断的前提依据之一是A.粉尘作业的职业史B.临床症状及体征C.化验检查D.X线胸片检查E.肺功能测定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11.疾病的地区分布特征不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A.气候和地理环境B.政治、经济C.人文、风俗、习惯D.宗教、社会结构E.以上因素都有影响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12.表示一组观察值的离散趋势最常用的指标是A.全距B.方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E.百分比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13.目前诊断尘肺的分期依据是A.粉尘作业的职业史B.临床症状和体征C.肺功能测定D.实验室检查结果E.K线胸片检查所见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14.社区卫生服务特点中不包括A.综合性服务B.连续性服务C.协调性服务D.可及性服务E.特需性服务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15.影响毒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A.毒性B.剂量、浓度C.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的联合作用D.个体差异E.毒物的作用时间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16.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根本性的措施是A.选择低氟水源B.从低氟区调换食品C.无低氟水源采用饮水药物降氟D.减少氟的摄入和促进氟的排泄E.控制煤烟和排氟工厂的污染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17.下列哪项病变不是维生素B2缺乏的表现A.唇炎B.舌炎C.阴囊炎D.毛囊炎E.脂溢性皮炎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18.目前对健康的定义是指A.躯体健康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道德健康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19.下列物质哪种不属子饮水混凝沉淀常用助凝剂A.聚合氯化铝B.硫酸铝C.明矾D.硫酸镁E.三氯化铁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20.下列哪项不是系统误差A.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B.由抽样造成的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差C.操作方法不规范D.诊断标准不统一E.治疗方法不一致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21.下列估计调查样本量的方法中,哪项是错误的A.预期现患率B.调查单位间的变异程度C.既往调查经验D.要求的精确度E.要求的把握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22.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在A.新生儿B.3岁以下C.5岁以下D.7岁以下E.12岁以下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23.我国计划免疫的主要内容是针对7周岁以下儿童开展”四苗防七病”,其预防的传染病不包括A.脊髓灰质炎B.结核C.白喉、百日咳、破伤风D.甲型肝炎E.麻疹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24.预防粉尘危害的”八字经验”属于哪级预防措施A.第一级预防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D.第一、二级预防E.第二、三级预防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25.下列的动物性脂肪在体内的作用中,哪项是错误的A.必需脂肪酸含量较少B.几乎不含维生素C.是外源性胆固醇的来源D.体内正常含量即有一定的促癌作用E.是合成胆汁酸及维生素D3的原料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26.急性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效药物是A.二巯基丙醇B.小剂量美蓝C.硫代硫酸钠D.二巯基丁二酸钠E.青霉胺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27.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水中总大肠菌群应不超过A.1个/LB.2个/LC.3个/LD.4个/LE.5个/L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28.下列不属于紫外线对人体的作用的是A.中暑热射病B.抗佝偻病C.杀菌D.红斑E.色素沉着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29.急性苯中毒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A.化学性肺炎B.中枢神经麻醉C.造血功能障碍D.肾脏功能障碍E.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30.5三级预防措施中的第一级预防是指A.病因预防B.三早预防C.临床前期预防D.临床期预防E.病残预防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31.环境污染的特点不包括A.广泛性B.长期性C.多样性D.复杂性E.经常性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32.环境的生态平衡是指A.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间的动态平衡B.人与环境之间物质转换的平衡C.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D.环境中非生物因素与人类之间的动态平衡E.生物体内各种物质的吸收与排泄之间保持的动态平衡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疾病的地区分布特征不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A.气候和地理环境B.政治、经济C.人文、风俗、习惯D.宗教、社会结构E.以上因素都有影响正确答案:E2.职业病预防重点应是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二、三级预防E.一、二级预防正确答案:E3.氟摄入过量可引起下列哪种疾病A.脚气病B.克山病C.龋齿D.斑釉齿和氟骨症E.大骨节病正确答案:D4.假设检验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A.资料来源必须随机化B.检验方法应符合其适用条件C.不要把”显著”当作相差很大D.结论不要绝对化,应客观分析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5.传染源是指A.感染病原体的人B.病原携带者C.感染病原体的动物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E.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正确答案:E6.下列氨基酸哪个不是成人所必需的A.色氨酸B.组氨酸C.缬氨酸D.苯丙氨酸E.异亮氨酸正确答案:B7.一体化的社区卫生服务是A.建立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B.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的服务C.包括门诊、病房、特诊的服务D.包括家庭访视,家庭体检和家庭病床的服务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8.下列哪项是导致恶性肿瘤的最主要因素A.生活行为因素B.环境因素C.药物因素D.病毒因素E.遗传因素正确答案:B9.疾病与健康相关的三要素正确的组合是A.患者、潜伏期患者、健康者B.患者、家属、社会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性D.宿主、致病因子、环境E.理化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正确答案:D10.在下列影响饮水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中哪项是错误的A.加氯量B.接触时间C.水的浑浊度D.水温越高,消毒效果越好E.水的pH值越高越利于消毒正确答案:E11.职业病诊断最主要的依据之一是A.临床表现B.实验室检查C.职业史D.生产环境调查E.流行病学调查正确答案:C12.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的范围正确的是A.8类98项B.9类89项C.9类99项D.8类99项E.9类79项正确答案:C13.下列哪一型的毒草中毒有假愈期,病死率高A.胃肠炎型B.神经精神型C.溶血型D.肝损伤型E.以上都设有假愈期正确答案:D14.哪项不是影响婴幼儿健康最常见的疾病A.意外伤害B.肺炎C.腹泻D.营养不良E.佝偻病正确答案:A15.慢性汞中毒治疗首选药物是A.依地酸二钠钙B.β-巯乙胺C.二巯基丙磺酸钠D.青霉胺E.美蓝正确答案:C16.下列哪项不是食物中毒的特点A.有共同饮食史B.症状相似C.发病呈暴发型D.人与人不直接传染E.停止食用”有毒食物”后发病有一滞后期正确答案:E17.预防医学研究的人类环境主要包括A.空气、水、土壤B.空气、水、食物、土壤C.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环境D.人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E.人类的城市环境正确答案:D18.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不包括A.人的生活活动B.家庭炉灶C.室内建筑、装修材料及化纤制品等D.室外污染空气流动入室E.家用微波炉正确答案:E19.下列哪项不是系统误差A.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B.由抽样造成的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差C.操作方法不规范D.诊断标准不统一E.治疗方法不一致正确答案:B20.室内空气污染物中的甲醛,对健康的影响表现为A.引起肺癌B.引起皮肤癌C.对眼、呼吸道的刺激作用D.导致动脉硬化E.诱发心绞痛正确答案:C21.假设检验时,当t>0.05则P<0.05,结论为A.差别有极显著性B.差别无显著性C.有显著性差别D.无显著性差别E.差别无极显著性正确答案:C22.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在A.新生儿B.3岁以下C.5岁以下D.7岁以下E.12岁以下正确答案:D23.下列的动物性脂肪在体内的作用中,哪项是错误的A.必需脂肪酸含量较少B.几乎不含维生素C.是外源性胆固醇的来源D.体内正常含量即有一定的促癌作用E.是合成胆汁酸及维生素D3的原料正确答案:D24.哪项不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A.急诊病人B.老年人C.妇女D.儿童E.慢性病及残疾人正确答案:A25.两总体均数比较分析可作A.t检验B.μ检验C.t检验和μ检验D.X2检验E.不必作检验正确答案:E26.表示一组观察值的离散趋势最常用的指标是A.全距B.方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E.百分比正确答案:C27.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定义是A.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B.在劳动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C.在职业人群中所接触的有害因素D.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能够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E.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正确答案:D28.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A.描述性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实验性研究E.综述性研究正确答案:E29.下列X2检验方法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A.常用于计量资料B.常用于两个样本率的比较C.常用于两个以上样本率的比较D.常用于两个构成比的比较E.常用于两个以上构成比的比较正确答案:A30.下列哪项不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A.铁B.硫C.锌D.钙E.碘正确答案:B31.下列哪项不是河豚毒素的毒性特点A.是极强的神经毒素B.耐热、耐酸C.盐腌可破坏其毒素D.卵巢、肝脏毒性最高E.肾、眼、血液、腮、皮肤次之正确答案:C32.哪项不是儿童基础免疫A.百白破三联菌苗B.卡介苗、麻疹疫苗C.甲肝疫苗D.小儿麻痹糖丸E.乙肝疫苗正确答案:C33.下列哪项不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A.催吐、洗胃导泻迅速排毒B.对症治疗腹痛腹泻C.纠正酸中毒及脱水D.抢救循环和呼吸衰竭E.无特效治疗方法正确答案:E34.某年某地高血压的发病率,其分母应是A.该地年平均人口数B.该地平均患者人数C.该地年平均就诊人数D.该地参加体检人数E.该地总人口数正确答案:A35.环境污染危害后果中,哪项不能称为公害A.危害公众安全B.危害公众健康C.危害公众生命、财产D.影响公众舒适E.影响公众交往正确答案:E36.影响毒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A.毒性B.剂量、浓度C.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的联合作用D.个体差异E.毒物的作用时间正确答案:A37.下列哪种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A.碳水化合物B.中性脂肪C.蛋白质D.核酸E.酒类正确答案:A38.健康教育的意义不包括A.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B.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卫生保健战略措施C.把注意力放在健康促进上而不仅仅是疾病的预防D.有利于控制医疗行为,改善医患关系E.矫正不利于疾病的行为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正确答案:C39.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最基本的方法是A.现场调查B.实验手段C.统计处理D.调查分析E.撰写调查报告正确答案:D40.哪项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A.缬氨酸赖氨酸B.亮氨酸异亮氨酸C.酪氨酸胱氨酸D.蛋氨酸苏氨酸E.色氨酸苯丙氨酸正确答案:C。
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证明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A.病例对照调查B.现况调查C.抽样调查D.实验性研究E.动物实验正确答案:D2.目前,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已总结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由于其自身特点及我国现实条件的制约,使得它的全面实施还面临许多挑战,其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除了A.组织领导B.国际援助C.通力合作D.技术培训E.群众参与工作正确答案:B3.河豚毒素的重要特点是A.剧毒嗜神经毒性B.对胃肠有剧烈毒作用C.对热不稳定D.可引起精神症状E.可引起广泛出血正确答案:A4.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成因是A.土壤受”三废”污染B.污染引起土质改变C.地质化学条件区域性异常D.大气污染物沉降地壳表面E.水质的间接污染正确答案:C5.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病人B.疾病C.人群D.无病的人E.尚未发病的潜伏期的人群正确答案:C6.实验性研究中实施双盲观察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B.使比较的两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C.除去研究者和受试者对研究结果的主观影响D.尽可能减少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清楚目的正确答案:C7.乙类传染病中下列哪种疾病必要时采取强制性措施控制A.炭疽B.艾滋病C.淋病D.梅毒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8.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分组法,是为了A.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B.使试验更有代表性C.使实验结论更可靠D.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E.平衡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正确答案:D9.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最基本的方法是A.实验手段B.现场调查C.调查分析D.统计处理E.撰写调查报告正确答案:C10.不连续性资料应选A.直条图B.直方图C.普通线图D.半对数图E.构成图正确答案:A11.当食物中毒发生后,首先抢救病人,接着应A.迅速隔离病人B.指导现场消毒工作C.进行动物试验D.采样送检E.封存一切剩余的可疑食物正确答案:C12.研究人员控制着研究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是下列哪项A.实验性研究B.个案调查C.现况调查D.暴发调查E.病例对照组研究正确答案:A13.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μ+2.58S的面积为A.47.5%.B.49.5%.C.99%.D.97.5%.E.5%.正确答案:B14.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A.高血压病B.糖尿病C.高盐饮食D.肥胖E.家族遗传正确答案:A15.队列研究的对象是A.患某病的人群B.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C.患某病且无暴露因素的人群D.患某病且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E.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正确答案:E16.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中心课题A.影响疾病分布的社会因素B.疾病的相关因素C.疾病的病因D.传染病的疫情预测E.疾病的监测正确答案:C17.两组数据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数据分布近似正态,并要求A.两组数据均数相近B.两组数据方差相近C.两组数据的均数与方差都相近D.两组数据的均数与方差相差多少都无所谓E.两组数据的标准误不能相差太大正确答案:B18.新生儿死亡率是指A.未满周岁婴儿的死亡率B.未满6个月婴儿的死亡率C.未满3个月婴儿的死亡率D.未满4周婴儿的死亡率E.未满100天婴儿的死亡率正确答案:D19.队列研究中,队列的成员必须A.种族相同B.经历过同样的时期C.居住在同一地区D.有相同的暴露史E.有相同性别正确答案:D20.诊断职业病所依据的资料不包括A.职业史B.家族史C.生产环境调查D.临床观察E.实验室检查正确答案:B21.在病伤死因统计分析中,用作死因顺位的指标是A.发病率B.死因百分构成比C.死因别死之率D.死因别病死率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2.下列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A.氮氧化物B.苯胺C.硫化氢D.二氧化硫E.一氧化碳正确答案:C23.抽样误差是指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值之差C.样本统计值和总体参数之差D.样本统计值和总体测量值之差E.总体测量值和总体参数之差正确答案:C24.下列关于沙门菌食物中毒临床型错误的是A.急性胃肠炎型B.类霍乱型C.类菌血症型D.类伤寒型E.类感冒型正确答案:A25.病例对照研究是A.由因推果B.由果推因C.了解因和果在某个时点的分布情况D.两者都是E.两者都不是正确答案:B26.一般来讲,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最有效的措施是A.降低饮用水的硬度B.煮沸饮水C.饮水除氟D.食用碘盐E.除去水中的硫氰酸盐正确答案:D27.我国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蛋白质供给量(极轻体力劳动)成年男子、女子分别为A.65g、75gB.75g、70gC.70g、80gD.70g、75gE.72g、65g正确答案:B28.有关土壤污染的特点,下列哪项错误A.影响的综合性B.污染物变化的复杂性C.危害的长期性D.A+B+C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E29.样本是总体中A.任意一部分B.典型部分C.有意义的部分D.有代表性的部分E.有价值的部分正确答案:D3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通常选择对照的几种方法,应除外下列哪项A.产生病例人群的非病例的一个随机样本B.若病例来自医院可自住院的其他病例中选择C.要求对照和病例的某些特征,如年龄、性别一致D.对对照所患疾病可不考虑E.可从病倒的邻居、亲属中选择正确答案:D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事实上确实无差异B.观察数目不够多C.比较的事物间来自同一总体D.检验假设被接受的可能性等于或小于5%E.在接受检验假设(H0),拒绝备择假设(H1),同时考虑了可能犯Ⅱ型错误的概率(β)正确答案:E32.混杂因素的概念是A.影响研究结果判定的因素B.影响统计处理的因素C.与研究的病和暴露均有联系的因子D.仅与研究的病有联系的因子E.仅与对照组有联系的因子正确答案:C33.食品污染可引致的健康危害不包括A.传染病、寄生虫病B.急性中毒、慢性中毒C.致癌、致畸、致突变D.食物中毒E.原有的疾病复发正确答案:E34.长期吸入矽尘、石棉尘引起的最主要的致病作用是A.局部刺激作用B.全身中毒作用C.致肺组织纤维化作用D.变态反应E.致癌作用正确答案:C35.下列哪种营养素不能由蔬菜瓜果作为主要供给来源A.纤维素B.维生素C.无机盐D.微量元素E.氨基酸正确答案:E36.卫生学研究的主要环境包括A.空气、水和土壤B.空气、水、食物和土壤C.生活环境、生产环境D.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37.当前,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废弃物的污染B.工业”三废”的污染C.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噪声和废气污染D.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E.自然灾害的污染正确答案:B38.我国居民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A.糖类B.薯类C.粮谷类D.蔬菜E.肉、奶类正确答案:C39.职业病预防应以A.一级预防为主B.二级预防为主C.三级预防为主D.二、三级预防为主E.一、二级预防为主正确答案:A40.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大气污染物是A.氮氧化物B.碳氢化物C.烃类化物D.烟尘和二氧化碳E.多环芳烃化合物正确答案:D。
预防医学练习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预防医学练习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因素包括A.深井水B.家族遗传C.青春期发病剧增D.河流下游多发E.男性患者多正确答案:C2.克汀病是一种A.传染病B.职业病C.地方性公害D.地方性碘缺乏症E.以上答案都不是正确答案:D3.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A.正态分布资料B.正偏态资料C.免偏态资料D.偏态分布资料E.对称分布资料正确答案:D4.阐述食物型暴发流行传染病的可能原因最有用的率是A.年龄别罹患率B.吃不同食物的罹患率C.总罹患率D.期间发病率E.二代发病率正确答案:B5.关于样本的总体是指A.有代表性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价值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正确答案:A6.下面关于年龄和血压的描述哪个正确A.血压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B.男性的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女性的血压保持不变C.男女两性的血压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D.仅男性的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E.仅女性的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正确答案:C7.当今我国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A.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B.对疾病抵抗力弱的人群C.全社会人群D.低收入、无医疗支付能力的人群E.有职业致病因素接触的人群正确答案:C8.营养素不包括A.脂肪B.有机盐C.蛋白质D.维生素E.碳水化合物正确答案:B9.以下老年人合理平衡膳食的要求中,不正确的是A.可多吃点精制糖B.少吃动物脂肪C.热能摄入量适当降低D.供给充足的无机盐和维生素E.蛋白质以动物性优质蛋白为主,数量足而不过多正确答案:A10.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但并不说明本病对社会具有全面影响,因为脑血管疾病A.常常累及年轻人B.经常反复发生C.常与冠心病同时发生D.较难诊断并易导致猝死E.以上答案都不是正确答案:B11.恶性肿瘤的死亡率近年来在我国不断升高,开展三级预防是防治恶性肿瘤的根本措施,下面哪些不属于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A.改良不良生活方式,如在全人群中劝阻吸烟、饮酒B.尽量提高癌症病人的治愈率、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注重康复和止痛治疗C.鉴定环境中的致、促癌剂,尤其应加强对已明确的致癌剂(如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检测、控制和消除D.用病原体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使人产生特异抗体免疫E.加强对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探索,鉴别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和病因因素,努力消除和防止其作用,在全人群中开展有关防癌的公共卫生宣教,提高机体的防癌能力正确答案:D12.以下对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A.食物应对人体无毒害B.应有合适的膳食制度和良好的进食环境C.食物不应有微生物污染及腐败变质D.摄取的食品应供给足量的营养素和热能E.爆炒、油炸能使食品具有良好的色香味,所以是良好的烹调食物的方法正确答案:E13.与EB病毒有关系的肿瘤是A.胃癌B.鼻咽癌C.食管癌D.肝外胆管癌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4.下列措施的目的是防治地方性碘缺乏病,但不包括A.食盐加碘B.治疗已有的地方性碘缺乏病,防止出现合并症和并发症C.对偏僻、交通不便、有土盐干扰地区,尤其对育龄妇女进行碘油注射或口服D.对慢性病患者开展姑息止痛疗法E.病情监测、测定碘代谢和垂体甲状腺系统动能状态正确答案:D15.在统计学中,定量指标是指A.定性指标B.数值变量C.定性因素D.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正确答案:B16.目前,研究已证实饮酒和下列哪项有关A.胃癌B.直肠癌C.肺癌D.乳腺癌E.宫颈癌正确答案:B17.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是指A.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开展健康教育C.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D.对患者进行恢复或康复治疗E.以上答案都不是正确答案:A18.食物中毒特征不包括A.一般有传染性B.易集体发病C.有明显季节性D.潜伏期短E.患者临床症状类似正确答案:A19.下列哪项不是编制频数表的步骤A.划记B.分组段C.定组段D.按全距E.制分布图正确答案:E20.对怀头胎的孕妇进行访视、询问并记录她在怀孕期间的吸烟状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婴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属于A.病例群研究B.横断面研究C.定群研究D.临床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正确答案:C21.在医院内感染中,最主要的动物传染源是A.蚊B.虱C.鼠类D.苍蝇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22.四格表资料需进行连续性校正的条件为A.a+b<40B.a+b>40C.T<1或n<40D.T<5n>40E.l<T<5n>40正确答案:E23.构成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有A.病原件及机体B.微生物、媒介和宿主C.病人、危险物、外界环境D.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E.寄生虫、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正确答案:A24.仓库大米被黄曲霉污染,最好的去毒方法是A.加水搓洗B.加碱去毒C.碾轧加工法D.挑选霉粒法E.射线照射法正确答案:C25.疫源地消毒可分为随时消毒和A.再次消毒B.及时消毒C.最终消毒D.终末消毒E.彻底消毒正确答案:D26.χ2值的分布形状取决于A.理论值TB.样本含量nC.自由度uD.观察值与理论值之差的平方E.观察值与理论值之差的平方再除以理论值正确答案:C27.影响传染病年龄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是A.潜伏期长短B.身体体质的强弱C.免疫水平的高低D.接触程度的强弱E.致癌细菌或病毒的致病力大小正确答案:C28.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离散程度和变异程度B.分母不宜过小C.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D.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E.二者之间的可比性正确答案:A29.黄曲霉毒素可分为哪两大类A.AFG、AFMB.AFB、AFGC.AFB、AFMD.AFBl、AFGE.AFGl、AFB正确答案:B30.以下不属于钙的生理功能的是A.构成骨骼和牙齿B.参与催化胶原蛋白合成C.参与体内血液凝固过程D.促进体内某些酶的活性E.维持体液酸碱平衡正确答案:B。
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2型题 2. A3型题 3. A1型题 4. B1型题1.在一项队列研究中,非暴露组150名中15人患高血压,暴露组200人中30人患高血压,归因危险度为()。
A.0.15B.0.1C.1.5D.0.05E.0.25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2.对10名25岁以上的山区健康男子测量脉搏次数(次/分),用t检验与全国正常男子资料进行比较,按α=0.05的检验水准,自由度为()。
A.V=9B.V=19C.V=8D.V=20E.V=18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3.为研究老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拟进行抽样调查,下列不属于抽样调查中决定样本含量的因素的是()。
A.预期现患率B.调查者的数量C.个体间的变异程度D.精确度E.把握度正确答案:B解析:估计样本量的决定因素有:预期现患率、调查单位间的变异程度、精确度和把握度。
根据样本量的决定因素通过查表或公式获得样本量。
知识模块:预防医学4.女,7个月。
体重5 .5kg,母乳喂养,量少,未加辅食。
体检:神志清,精神可,稍苍白,腹部皮下脂肪0.5cm,肌肉稍松弛。
可能诊断是()。
A.正常儿B.Ⅰ度营养不良C.Ⅱ度营养不良D.Ⅲ度营养不良E.佝偻病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预防医学某小学有大批的学生发生不明原因的腹泻,为了寻找病因及流行的线索。
5.首先应进行的研究是()。
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临床试验研究D.理论流行病学研究E.现况调查研究正确答案:E解析: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其中观察法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知识模块:预防医学6.通过第一步的研究,结果提示大批学生的腹泻可能与饮用了某厂生产的饮料有关,下一步最好采取()。
A.病例对照研究B.临床试验研究C.现况调查研究D.理论流行病学研究E.队列研究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病例对照研究概念,病例对照研究亦称回顾性研究,是选择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和未患这种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判断暴露危险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下列哪项不是诊断职业病的依据之一A.家族史B.职业史C.生产环境调查D.临床观察E.实验室检查正确答案:A2.下列哪项病变不是维生素A缺乏的表现A.色盲症B.干眼病C.角膜溃疡D.角膜软化E.角膜穿孔正确答案:A3.“晚发性矽肺”发病时间一般在脱离矽尘作业后A.>1年B.>2年C.>3年D.>5年E.>10年正确答案:C4.下列属于慢性苯中毒多见的造血系统损害是A.红细胞减少B.酸性磷酸酶增高C.中性粒细胞胞浆中毒性颗粒增高D.碱性磷酸酶增高E.血小板减少正确答案:A5.目前预防碘缺乏病,最方便可靠的措施是A.口服碘化物B.碘化饮水C.碘化食盐D.碘化食品E.预防注射碘油6.食物中毒时对可疑食品的采样不正确的方法是A.防止一切人为污染B.收集、验证被检食品资料C.将部分样品保留原有状态或包装D.任取足量的食品E.快速送检正确答案:D7.生物圈是指A.地壳岩石和土壤层B.有人类活动的区域C.有机物存在的地壳表层D.有生物存在的地壳表层E.大气圈和土壤圈的总和正确答案:D8.哪项不是致病因子中致病能力的决定因素A.致病因子的毒性B.致病因子的毒力强弱C.致病因子的剂量或浓度D.致病因子进入体内后的变化规律E.致病因子所在的环境正确答案:E9.关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特点,哪项错误A.多因素相互作用B.受害人群广泛性C.作用多样性D.低剂量长期性E.急性中毒最为常见正确答案:E10.听觉疲劳是指A.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听阈上升可达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需较长时间听力才能恢复B.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听阈上升可达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短时间内听力即可恢复C.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听阈上升10~15dB,但离开噪声环境后数分钟即可完全恢复D.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噪声性耳聋的一种轻微表现E.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出现永久性听阈位移11.预防医学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A.人体健康的关系B.人体功能的关系C.人体内环境的关系D.人体功能状况的关系E.人体外环境的关系正确答案:A12.在脱离噪声1分钟时,测得高频听力下降14dB,3分钟后为6dB,5分钟后为4dB,这种变化属于A.听觉适应B.听觉疲劳C.听力损伤D.噪声聋E.永久性听阈上移正确答案:A13.三级预防又称为A.病因学预防B.病残预防C.发病学预防D.临床前期预防E.早期预防正确答案:B14.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A.森林火灾,火山爆发,地震、风暴B.任意排放工业”三废”C.汽车尾气排放D.农药不合理使用E.城市噪声污染正确答案:A15.有人对某河流中的水、浮游生物、鱼类等进行了农药DDT污染状况的监测,结果如下:水体中DDT浓度0.00005μg/L,藻类体内DDT含量为0.04μg/g,鱼类DDT含量为2.07μg/g,水鸟体内DDT含量为76.5μg/g。
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营养素不包括A.脂肪B.有机盐C.蛋白质D.维生素E.碳水化合物正确答案:B2.下列气体中哪种更易引起化学性肺水肿A.一氧化碳B.二氧化氮C.光气D.氮气E.硫化氢正确答案:B3.维生素B最主要的功能是A.增加疾病的抵抗力B.为支链氨基酸代谢所必需C.以辅酶的形式参加糖代谢D.促进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E.促进乙酰胆碱的合成、调节神经生理活动正确答案:C4.慢性汞中毒的特有症状为A.易兴奋症B.自主神经功能紊乱C.肌肉震颤D.口腔炎E.脱发正确答案:A5.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不包括A.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B.保护环境C.中西医并重D.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E.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正确答案:B6.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最基本的方法是A.实验手段B.现场调查C.调查分析D.统计处理E.撰写调查报告正确答案:C7.不连续性资料应选A.直条图B.直方图C.普通线图D.半对数图E.构成图正确答案:A8.统计表中线条不应包括A.顶线B.对角线C.底线D.合计E.标目线正确答案:B9.下列哪项不属人体缺锌所致A.性成熟推迟B.皮肤粗糙干燥C.免疫力下降D.贫血E.月经不正常正确答案:D10.饮用水的毒理学指标应除外A.砷B.硒C.汞D.铝E.镉正确答案:D11.抽样误差是指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值之差C.样本统计值和总体参数之差D.样本统计值和总体测量值之差E.总体测量值和总体参数之差正确答案:C12.噪声所致听力曲线图上的V形下陷常以哪一频率为中心A.1000HzB.2000HzC.3000HzD.4000HzE.5000Hz正确答案:D13.人的健康是指A.躯体健康B.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C.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D.躯体健康与社会健康E.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正确答案:E14.地方性氟病的病因是A.饮水含氟量过高B.食物含氟量过高C.煤烟含氟量过高D.使用含氟量较高的农药、化肥E.长期摄入过量的氟正确答案:E15.χ2值的分布形状取决于A.理论值TB.样本含量nC.自由度uD.观察值与理论值之差的平方E.观察值与理论值之差的平方再除以理论值正确答案:C16.临床工作中,流行病学方法可用于A.探讨某种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B.筛检某种疾病的病人C.对诊断试验或方法进行评价D.评价治疗效果与预后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17.大部分谷类中含量较低的必需脂肪酸是A.组氨酶、色氨酸B.组氨酸、亮氨酸C.色氨酸、缬氨酸D.蛋氨酸、异亮氨酸E.赖氨酸、苏氨酸正确答案:E18.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措施是A.药物预防B.普种流脑多糖菌苗C.清除传染源、彻底消毒D.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E.早期发现和管理各类传染病正确答案:D19.若以舒张期血压≥12kPa(90mmHg)为高血压,调查某地1000人,记录每人是否具有高血压,最后清点结果,其中有10名高血压患者,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A型题(2分×35)
1.对于预防医学以下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研究自然与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B.研究疾病发生和分布规律
C.制订疾病防制策略和措施
D.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A.控制和消除致病因素
B.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C.积极治疗已患疾病,防止伤残
D.研制新的治疗药物
3.以下哪项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A.环境、生活方式、生物因素
B.生活方式、环境、遗传
C.生物、环境、生活方式、个体体质
D.行为、遗传、环境、卫生服务
4.以下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的特点 A.影响范围大和人群面广 B.对人群健康影响时间长
C.对人体健康影响多样性与复杂性
D.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特异性
5.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后,造成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现象称为
A.环境损害
B.环境污染
C.公害事件
D.以上都不对
6.某些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使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逐级提高,此现象称为
A.生物转化
B.生物同化
C.自净作用
D.生物富集作用
7.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原因是 A.SO2和烟尘污染 B.石油化工企业废气污染
C.大量的汽车废气排放
D.三氧化二砷污染
8.某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泄漏,造成严重污染,导致发生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远期危害
9.一次性大量毒物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称为 A.急性中毒 B.蓄积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慢性中毒
10.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水的PH值 B.水的浑浊度与温度
C.水中重碳酸盐含量
D.消毒剂用量和接触时间
11.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
B.感官性状指标
C.毒理学指标
D.细菌学及放射性指标
12.地面水的选择顺序是 A.湖水-水库水-江河水-池塘水
B.江河水-水库水-湖水-池塘水
C.水库水-湖水-江河水-池塘水
D.以上都不对
13.饮水净化的目的是 A.保持水中有余氯 B.改善水的感官性状,除去悬浮物质
C.杀灭水中致病微生物
D.以上都不对
14.对地面水的防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防止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污染
B.取水点周围30m范围内不得有污染源
C.河水取水点上游100米至下游1000米范围内为防护地带
D.进水口应设在水面以下1.5m和河床以上1m之间
15.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指标是 A.加氯量 B.余氯 C.有效氯 D.混浊度
16.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最主要的是 A.消化道 B.皮肤 C.呼吸道 D.食物
17.铅作业工人近来出现神经衰弱症状,食欲下降,并出现腹绞痛,可诊断为
A.铅吸收
B.轻度铅中毒
C.中度铅中毒
D.重度铅中毒
18.矽肺的并发症主要有 A.肺炎、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癌
B.肺结核、肺部感染、肺心病、胸膜炎
C.肺结核、肺部感染、自发性气胸、肺心病
D.自发性气胸、肺部感染、肺癌、肺结核
19.职业病的诊断依据以下哪项最重要 A.生产环境调查 B.确定职业史
C.有害物质浓度测定
D.临床检查
20.下列疾病中属于职业病的是 A.食物中毒 B.农药中毒 C.职业中毒、尘肺
D.白内障、炭疽
21.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根本性措施是 A.控制氟的来源及摄入量,促进氟的排出
B.控制工厂的污染
C.药物降氟
D.从低氟区调换食品
22.环境中某些元素过多或不足,影响到人群的总摄入量,致使在人群中出现的特异性疾病
称为 A.公害病 B.地球化学性疾病 C.营养缺乏病 D.以上都不对
23.预防人群碘缺乏病最方便有效的措施是 A.碘盐 B.碘油 C.更换水源
D.服用含碘药物
24.医院内感染最重要的感染源是 A.病原携带者 B.病人 C.受感染动物
D.以上都不对
25.关于药源性疾病,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
B.药物在诊断或治疗时成为致病因子
C.不合理用药是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D.药源性疾病包括药物极量引起的中毒表现
26.引起医院内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 A.真菌 B.病毒 C.立克次体
D.耐药菌和条件致病菌
27.医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 A.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 C.共同媒介及生物媒介传播
D.以上都对
28.食物中毒的含义是 A. 不论经口与否,凡是与食物进入体内引起的疾病
B.凡是与食物有关的疾病
C.凡是由食物所引起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
D.食用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以急性中毒或感染为主的疾病
29.吃毒蕈引起的中毒属于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有毒动物中毒 C.有毒植物中毒
D.有毒化学物质中毒
30.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品是 A.动物性食物 B.植物性食物
C.海产品
D.家庭发酵豆制品
31.为了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其预防的根本措施是 A.防止食品污染
B.不吃凉拌菜不吃冷饮品
C.控制病原体繁殖和产毒
D.加强个人卫生
32.预防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合理用药 B.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C.用药过程密切观察
D.发生不良反应时不须停药观察
33.健康教育是 A.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B.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C.以实现知-信-行的改变
D.以上都对
34.健康教育的方法包括 A.运用语言及文字进行宣传
B.运用电影、电视等方式进行的电化教育
C.运用模型、实物标本、挂图等方式的形象宣传
D.以上都对
35.预防黄曲霉毒素对食品污染的措施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防霉、去毒
B.加强食品卫生监测
C.限制黄曲霉毒素在食品中的含量
D.婴儿代乳食品可少量检出
二、选择题(X型题2分×15)
36.慢性铅中毒的表现有 A.神经系统症状 B.血液系统症状Array
C.呼吸系统症状
D.消化系统症状
E.免疫系统症状
3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医院内感染又称获得性感染
C.住院期间获得但出院后才发病是院内感染
D.入院前获得感染住院期间发病也属院内感染
E.院内感染的人群是病人
38.以下哪些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一级预防措施 A.健康教育 B.改变不良的行为
C.危险因素干预
D.做到“三早”
E.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心理与功能康复治疗
39.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属毒素型中毒的有 A.沙门氏菌 B.肉毒毒素
C.葡萄球菌肠毒素
D.副溶血性弧菌
E.致病性大肠杆菌
40.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特异性损害有 A.引起急、慢性中毒 B.致癌、致畸、致突变
C.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D.使机体原有的疾病加重
E.使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41.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包括 A.吸烟及酗酒 B.不良的饮食习惯 C.缺乏体育锻炼
D.滥用药物及吸毒
E.性乱交
42.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有 A.保证流行病学安全 B.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应对人体无害
C.感官性状良好
D.水量充足
E.使用方便
43.目前造成食品污染的因素主要有 A.生物因素 B.化学性因素 C.放射性因素
D.食品中天然存在的因素
E.食品本身结构
44.预防亚硝基化合物、苯并(a)芘污染食品的主要措施有 A.加强食品卫生监测
B.改进食品的加工方法
C.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D.少吃或不吃烟熏或盐腌食物
E.不使食品直接火中烘烤
45.碘缺乏病是指 A.地方性甲状腺肿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甲状腺炎
D.地方性克汀病
E.地方性亚克汀病
46.与健康有关的社会因素有 A.社会制度 B.经济水平 C.文化教育
D.医疗卫生服务
E.人口与家庭
47.下列属于饮水井卫生防护措施的是 A.水井应远离各种污染源5米以上
B.水井可设在地势低洼处
C.应有井台、井栏、井盖、公用水桶及排水沟
D.井壁上端用不透水材料抹平
E.要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消毒
48.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以下哪些是对的 A.以人群为中心的保健服务
B.以个体为中心的医疗服务
C.是全过程的卫生服务
D.是全人群的卫生服务
E.是全方位的卫生服务
49.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具体内容是 A.抢救和治疗病人 B.现场调查
C.中毒原因的调查
D.中毒食物的调查
E.采样检查
50.职业性损害包括 A.肺结核 B.职业病 C.中毒性脑病
D.与工作有关疾病
E.工伤
附: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