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油田采收率的因素

合集下载

影响油气田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影响油气田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影响油气田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自动化网时间:2009-06-12 来源:网络油气田最终的可采储量与原始地质储量的比值称为采收率。

影响采收率的因素很多,总体是内因,凡属于受油气藏固有的地质特性所影响的因素都是内因;二是外因,凡属于受人对油取的开发策略和工艺措施所影响的因素都是外因。

内因起主导作用,好油藏总比差油藏采收率发过程中人对油气藏采用的合适的部署和有效的工艺措施也会使油气藏固有的地质特性得到改使油气藏的采收率得到提高。

(1)油气藏的内在因素:油气藏的类型,如构造、断块、岩性和裂缝性油气藏;储层的孔隙结构,如润湿性、连通性、孔隙度、渗透率及饱和度大小等;油藏天然能力,如油藏压力水平,有无气顶,边、底水天然能量的活跃程度;油气性质,如油、气的密度、原油的粘度、气油比、气田的天然气组分和凝析油含量。

(2)油气藏的外在因素开发方式的选择,如油田选择消耗方式还是注水或注气方式开采,凝析气藏选择消耗方式还是方式开采;井网合理密度及层系合理划分;钻采工艺技术水平和合适而有效的增产措施,如钻水平井、复杂结构井、酸化、压裂等;为提高油田采收率所进行的三次采油技术,如注聚合物驱、化学驱、热驱等;经济合理性,涉及到经济模式、油价、投资成本、操作成本、开采期限、产量经济极限等。

油气田开发通过地质勘探,发现有工业价值的油田以后,就可以着手准备开发油田的工作了。

任何一个矿藏的开发,都要讲究其经济有效性。

即要能够实现投入少(即少花钱),产出多(即多采矿),最终采收率高。

作为对一个油田的开发来说,讲究其有效性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延长油田高产稳产期,使得油田最终能采出最多的原油,有一个高的最终采收率及好的经济效果,但是实现这个目标很不容易。

由于各个油田的地质情况不同,天然能量的大小不同,以及原油的性质不同,因而对不同油田应采取什么样的开发方式?又怎样合理布置生产井的位置?油田的年产量多少为好?这些都是油田投入开发之前必须认真研究和确定的原则性问题。

影响油气田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影响油气田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影响油气田采收率的主要因素1.油气田的地质条件:包括油气层的岩石类型、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地质参数,这些参数决定了油气在储层中的储集程度和运移能力,直接影响到采收率的大小。

2.油气田的原始含油饱和度:原始含油饱和度是指油气层中的有效储油空间中填充的油气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原始含油饱和度越高,意味着油气田储量越大,采收率也越高。

3.采油工艺的选择:采油工艺是指在油气田开发中采取的具体工艺措施,包括常规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EOR)等。

合理选择采油工艺可以提高采收率。

4.采收率的经济因素:包括油气价格、开采成本等。

油气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油气田的开采动力和采收率,高油气价意味着更多油气会被开采出来。

同时,开采成本的控制也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合理降低开采成本可以提高采收率。

5.采油技术的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采油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比如水平井、压裂技术、水驱、聚合物驱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采收率。

6.系统储油体系:在一些油气田中,油气并非由单一储集层构成,而是由多个储集层组成的复杂体系。

对于这种复杂的储油体系,合理地评估和开发储油层、利用复杂体系的有效储集空间,对于提高采收率至关重要。

7.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素质:油气田的管理和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经验水平直接关系到采收率的高低。

管理和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油田管理经验、技术能力和判断能力,才能够保证油气田的高效开采。

总之,影响油气田采收率的因素很多,包括油气储层的地质条件和原始含油饱和度、采油工艺选择、经济因素、采油技术创新、管理和操作人员素质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开采方案,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

影响低渗油藏采收率原因分析

影响低渗油藏采收率原因分析

影响低渗油藏采收率原因分析摘要:本文以低渗油藏现河庄油田河51单元为例,在分析了单元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就目前单元开发现状和形势,重点分析了影响单元采收率的注采井网不完善、水井问题突出、地层能量保持水平低三个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了下步调整方向。

关键词:采收率井网不完善有效注水能量保持水平动态监测一、油藏基本概况现河庄油田河51单元位于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段,现河庄油田的东北部,北为东辛油田营11块,南为现河庄油田河52-1断块,西部与河31开发区相邻。

区块含油面积2.49km2,地质储量498×104t,标定采收率9.8%。

1.储层特征1.1构造特征河51单元沙三段构造简单,为东西和南北两条断层所夹持的反向屋脊式断块,地层为从西北向南东方向逐渐抬升的单斜,倾角大约为5-8°,东西向断层南倾,落差100m左右,延伸长度大,几乎横贯整个断块,倾角上陡下缓,约45°;南北向断层与东西向断层弧形相交,南部落差大,为70米左右,向北落差逐渐减小,并逐渐消失。

断层东倾,倾角由上而下变缓,一般40°左右。

断块内部无次一级断层切割[1]。

1.2储层分布特征河51单元储层是东营三角洲自东南向西北不断推进,在古地形低洼区形成深湖-半深湖相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砂体,体,分布均不连片,其中沙三1、2小层分布面积较大,为主力小层。

沙三3小层砂体向北逐渐尖灭,仅在南部发育。

1.3物性特征由于河51单元沙三段无取心井资料,借鉴邻区同类型油藏河159井岩心分析,孔隙度一般为18.5%-23.4%,平均为22.2%,渗透率变化范围为9.35-42.05×10-3μm2,平均为18.5×10-3μm2。

区块砂体中心渗透率最大,为85×10-3μm2,向边缘逐渐变差,最小渗透率为0.6×10-3μm2,渗透率级差为143.8。

孔隙度的平面变化特征与渗透率的平面变化特征相似[2]。

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措施探究

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措施探究

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措施探究油田采收率是衡量油田开发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油田采收率是油田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随着石油资源逐渐枯竭,油田开采难度不断增加,提高油田采收率已成为油田开发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地质条件、采油工艺及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措施等方面,探究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措施。

一、地质条件对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影响地质条件是影响油田采收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地层物理性质、油气成藏条件、油藏类型等。

不同的地质条件对油田采收率的影响也不同。

地层物理性质对油田采收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地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理性质决定了储层对油气的储集能力,从而影响了采收率。

当地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时,储层对油气的渗流能力较弱,导致采收率较低。

针对地层物理性质的特点,可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采油工艺和技术手段,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油气成藏条件也对油田采收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油气成藏条件决定了油气的储集形态和运移特点,从而直接影响了后期的采油效果。

在这方面,需要从地震勘探、地层相态、裂缝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科学合理地制定采油方案,提高采收率。

油藏类型对采收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油气藏对采油工艺和方法有着不同的要求。

例如天然气藏采油与原油藏采油的工艺要求和方法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储层类型,采用适当的采油技术,以提高采收率。

只有充分理解地质条件对油田采收率的影响,合理制定采油方案,才能有效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二、采油工艺对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意义采油工艺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的采油工艺能够有效地提高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提高采收率的工艺手段之一是水驱采油技术。

水驱采油技术是利用注入水来推动原油的开采,通过注入压力和增加能量,提高储层内油的流动性,从而提高采油效率。

但是水驱采油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水驱开采中水的排放,对地下水和地质环境造成影响。

在实施水驱采油技术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采收率测算

采收率测算

采收率测算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因素有油藏的渗透率、原油的粘度、油藏的孔隙度、井网密度、水驱控制程度等。

储层空气渗透率的对数与采收率有线性关系, 储层空气渗透率越大油藏采收率越高;原油粘度的对数与采收率有线性关系,原油粘度越大油藏采收率越低;渗透率一定时,油藏的孔隙度与采收率成反比;200-400井距,井网密度与采收率成正比;一般情况下,水驱控制程度每增加1%,油藏采收率增加0.2--0.4%。

一、弹性采收率测定二、水驱采收率测定国内大庆、辽河等油田总结出了自己的测算低渗油藏水驱采收率采收率的经验公式。

1、辽河油田低渗透39个开发单元采收率回归的经验公式为:E R=15.92585-0.61086φ+0.17421ƒ-1.68755㏒u+6.361281㏒k相关系数为0.8743φ—油藏孔隙度(11—22.9),%;ƒ—井网密度(2.5—37.5),口/km2;u—地层条件下原油粘度(0.5—144.13),mpa.s;k—渗透率(0.1-100),10-3um2。

依据该式计算结果→2、大庆油田8个低渗透油田测算采收率经验公式为:(1)、多元统计(回归)法E R = 0.1893-0.01264φ+0.0005ƒ+0.075㏒(k/u)+0.3355 W f相关系数为0.8743W f -- 水驱控制程度依据该式计算结果→(2)、灰色理论法E R = -0.07059+0.0746㏒(k/u) -0.00729φ+0.0072ƒ +0.4837W f相关系数为0.9909依据该式计算结果→3、室内水驱油效率法选用油层不同部位不同岩性的两块岩心作水驱油试验,结果如下:(1)、28号岩心试验数据:岩性---油浸中砂岩; 取样深度,m:1069.39; 孔隙度,%:18.24;渗透率, 10-3um2:86.8; 注入水:标准盐水; 注入压力,Mpa:0.19; 束缚水饱和度,%:33.1 ; 残余油饱和度,%:22.6。

影响油气田采收率的主要因素及如何提高油气田采收率

影响油气田采收率的主要因素及如何提高油气田采收率

影响油气田采收率的主要因素及如何提高油气田采收率1.油气田地质条件:包括油气田的储量、油气的赋存状态、地层流体的渗透性、孔隙度等因素。

地质条件越好,储层的渗透性越高,采收率越高。

2.油气开发技术:包括钻井技术、完井技术、压裂技术等。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油气田的开发效率和采收率。

3.开发方式:包括开采方式和开采规模。

不同的开采方式对采收率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常规开采方式、水驱开采方式和压裂开采方式等。

4.开采压力:通过调整开采压力,可以改变油气田地层的流体运移规律,提高采收率。

通常,较高的开采压力会使采收率增加,但也会增加开采成本。

5.注水和提高含水层工艺:通过注入水,可以提高含水层的压力,增加油气的驱动力,提高采收率。

6.油藏管理:包括油藏注采配水、工艺优化、智能供水等。

通过合理的油藏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

为了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勘探开发工作,提高油气田的储量和质量,找到更多的可开采资源。

2.采用先进的油气开采技术,包括水平井、多级压裂、增强油气驱动等,提高开采效率和采收率。

3.优化油气田的开采压力,通过合理调整开采压力,增加油气的排采效率。

4.实施注水开采,通过注入水来提高含水层的压力,增加油气的驱动力,从而提高采收率。

5.加强油气田的管理,包括科学注采配水、工艺优化、智能供水等,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

6.运用先进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油气田进行优化设计和调整,提高采收率。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根据具体油气田的地质条件和开发要求,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和管理措施,以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

提高采收率

提高采收率

1.采收率及影响因素
三次采油E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强化采油
1.采收率及影响因素
• 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热等方法。
– 注入流体与原油混相 – 界面张力的降低 – 原油体积的膨胀 – 原油粘度的降低 – 原油分子结构改变等方法 可以降低注入流体波及区内的残余油饱和度,提高驱 油效率。
反向燃烧的缺点
• 燃烧的是相对较轻的原油馏分,而不是 正向燃烧的重质组分; • 需要大量的氧气(大约为正向的两倍); • 原油在注入井易于自燃,难于进行反向 燃烧。
联合热驱
• 定义:将火驱与水驱结合的热力采油方 法,因此又称湿式燃烧法。 • 优点:能有效地利用燃烧前缘后面储存 的大量热量。 • 消耗较少的燃料驱动高粘原油。
• 二氧化碳驱的一个严重缺陷 – 二氧化碳与原油的粘度差 – 二氧化碳/原油之间密度差 – 油藏的非均质性 • 二氧化碳驱过程中现象 – 粘性指进现象,使得二氧化碳在生产井提前突破(气窜), 降低二氧化碳的波及系数。
控制二氧化碳驱的流度
• 提高二氧化碳波及效率的方法
– 水气交替注入法 – 二氧化碳泡沫法
AS EVA 100% A
式中:As——注入流体波及的面积;
A ——油藏面积。
影响面积波及系数的主要因素有非均质性、流度 比和井网参数。
1.采收率及影响因素
垂向波及系数
• 垂向波及系数定义为注入流体在油层纵向上波 及的有效厚度与油层总的有效厚度的比值,其 表达式为:
EVV
hS 100% h
热力采油
• 热力采油方法是指利用热能加热油藏, 降低原油粘度,将原油从地下采出的一 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 热力采油包括:

提高原油采收率原理

提高原油采收率原理

提高原油采收率原理原油采收率是指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和采油技术限制,无法完全开采油田中的原油量与油藏中原油量的比值。

采收率的提高对于有效利用油藏资源、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地质条件、油藏特征和采油技术三个方面简要阐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原理。

首先,地质条件是影响原油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油藏中的原油分布和流动性。

在油藏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油藏的地质特征,包括岩性、流体性质、孔隙结构等,从而选择合适的采油方法。

例如,对于有较高渗透率的油藏,可以采用自然驱动法或辅助驱油法,以提高采收率;对于孔隙度较高的油藏,可以采用水驱法以增加原油产量。

因此,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采用合适的采油方法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基础。

其次,油藏特征也对原油采收率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油藏特征包括油藏类型、油藏压力、流动性等。

油藏类型主要分为油气藏和油藏,不同类型的油藏对于采油方法和工艺的选择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气藏,可以采用注气法或气开采技术;对于稠油藏,可以采用热采、溶解气驱等方法。

油藏压力是控制原油流动的重要因素,当油藏压力较高时,原油易于流动,采油效果较好。

在采油过程中,通过合理地降低油藏压力,比如通过地下水注入或人工注水等方式,可以增加原油的采收率。

此外,油藏流动性也是影响采油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油藏流动性较低时,原油流动困难,降低采油效果。

因此,在采油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油藏流动性,比如注水、注泥等方式。

最后,采油技术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进步,采油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关键在于增加有效采油面积、改善原油流动性、降低采油阻力等。

其中,常用的采油技术包括增加井数、改造井筒、增加注水井、改善采油方法等。

例如,通过增加井数,可以增加原油的开采量;通过改造井筒,可以改善油井的生产能力;通过增加注水井,可以提供足够的压力将原油推出油藏。

此外,还可以采用化学驱油、热采技术、燃烧驱油等方法来提高原油采收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油田采收率的因素
油气田最终的可采储量与原始地质储量的比值称为采收率。

影响采收率的因素很多,总体而言,一是内因,凡属于受油气藏固有的地质特性所影响的因素都是内因;二是外因,凡属于受人对油气藏所采取的开发策略和工艺措施所影响的因素都是外因。

内因起主导作用,好油藏总比差油藏采收率高。

在开发过程中人对油气藏采用的合适的部署和有效的工艺措施也会使油气藏固有的地质特性得到改造,从而使油气藏的采收率得到提高。

(1)油气藏的内在因素:
油气藏的类型,如构造、断块、岩性和裂缝性油气藏;
储层的孔隙结构,如润湿性、连通性、孔隙度、渗透率及饱和度大小等;
油藏天然能力,如油藏压力水平,有无气顶,边、底水天然能量的活跃程度;
油气性质,如油、气的密度、原油的粘度、气油比、气田的天然气组分和凝析油含量。

(2)油气藏的外在因素:
开发方式的选择,如油田选择消耗方式还是注水或注气方式开采,凝析气藏选择消耗方式还是干气回注方式开采;
井网合理密度及层系合理划分;
钻采工艺技术水平和合适而有效的增产措施,如钻水平井、复杂结构井、酸化、压裂等;
为提高油田采收率所进行的三次采油技术,如注聚合物驱、化学驱、热驱等;
经济合理性,涉及到经济模式、油价、投资成本、操作成本、开采期限、产量经济极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