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语文综合题专练∶扩展语段附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扩展语段》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你的书斋也许华贵,而我的则简朴,①________。
它因为是在天底下,光线富足;②________,居高临下,前边的山川、田园、村庄、人物……尽收眼底,眺望绝佳。
③________,使你和外界隔绝;而我的书斋就在空旷伟大的天地中,与自然合为一体。
【答案】但我不爱你的华贵而爱我的简朴;因为在山腰;你的书斋把你局限在斗室中【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前文“华贵、简朴”,第②空注意后面的“前边的山川”,第③空注意后文“空旷伟大的天地中”。
故答案为:(1)但我不爱你的华贵而爱我的简朴(2)因为在山腰(3)你的书斋把你局限在斗室中【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空格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前后分句的连贯分析,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同时也要借助材料中的关联词等标志来判断书写。
2.对下面这段文字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
作家的组织固然可以排遣他们的孤独,但是我怀疑它们未必能够促进作家的创作。
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
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
A. 孤寂的生活可以促进作家的创作。
B. 作家组织对于作家的创作毫无用处。
C. 平庸的作品出自那些在稠人广众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之手。
D. 成功的作家往往是超然物外的。
【答案】 A【解析】【分析】本题所给文段第一句是总述,意思是孤寂可以使写作成功。
接着具体分析,先说作家组织能够排遣作家的孤独却不能促进作者写作,然后说没有孤寂之苦的作家作品往往平庸,最后指出作家要想不同凡响,就必须面对孤寂。
备战高考语文扩展语段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从下列所给词语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扩写成一段意境雄浑的文字。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且引用一句诗词,不少于50字。
春风细雨落花杨柳燕子小草黄花梧桐【答案】当第一缕春风轻抚我的脸颊,感受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雨,细数着空中飘下的落花,听着燕子带来的讯息:春天来了!【解析】【分析】本题中,要求:从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要明确写出词句中所给出的意象,如“春风……细雨……燕子”;其次要对词中的意象进行扩写,以达到生动优美描写的要求;再次要注意描写是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且引用一句诗词,如:感受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雨。
考生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当第一缕春风轻抚我的脸颊,感受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雨,细数着空中飘下的落花,听着燕子带来的讯息:春天来了!【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中扩展语句的能力。
这道题属于词语式扩展,一般给出关键词语,要求考生根据这几个关键词语运用发散思维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进行扩展写作,描写一定的场景。
此处要从题目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要明确这些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如“春风”“细雨”“落花”等暗示的春意;其次要对词中的意象进行扩写,以达到生动优美描写的要求;最后要注意描写时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生且引用一句诗词,还要注意意字数限制。
2.想象自己是冬日墙角的一枝梅花,写一段文字,表达一种孤傲坚强的感受。
要求:①用第一人称的方式;②运用对比或衬托的写作方法;③语言生动形象;④100字左右。
【答案】我是一枝梅花,一枝独孤的梅花。
当漫天飞舞的大雪把整个原野覆盖起来的时候,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只有雪中的我飘逸出的朵朵红蔚,枝枝骄美,在雪花纷飞的天地里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雪花,从天上飘飘悠悠地落下来,一片又一片地落在我的娇嫩的花瓣上,我那红色的花瓣在白雪的映衬下,透出傲然的清丽和秀美。
阵阵北风吹过,雪陪伴着我,一起在寒的摇曳中,留下了秀美而又坚强的身影。
备战高考语文扩展语段的综合复习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筷子,不光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常用的餐具,它还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如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请根据筷子的外形、功用等特点分别写出筷子“送新婚夫妇”“送合作伙伴”的寓意并说明理由。
①送新婚夫妇②送合作伙伴【答案】①送新婚夫妇,寓意“筷子筷子,快生贵子”。
理由:“筷子”谐音“快子”,送新人有早生贵子之意。
或寓意“成双成对,不离不弃”,理由:筷子外形成双成对。
②送合作伙伴,寓意“互利双赢,不可缺一”。
理由:使用筷子必须同时使用两根,才能成功夹起菜肴。
【解析】【分析】本题围绕筷子,来理解其寓意。
举的例子是,筷子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因为两根筷子一样长,所以送友人可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如果送给新婚夫妇,因为“筷子”谐音“快子”,所以送新人可寓意早生贵子之。
又因为筷子外形成双成对,还可以寓意“成双成对,不离不弃”。
送合作伙伴,寓意“互利双赢,不可缺一”。
理由:使用筷子必须同时使用两根,才能成功夹起菜肴。
故答案为:①送新婚夫妇,寓意“筷子筷子,快生贵子”。
理由:“筷子”谐音“快子”,送新人有早生贵子之意。
或寓意“成双成对,不离不弃”,理由:筷子外形成双成对。
②送合作伙伴,寓意“互利双赢,不可缺一”。
理由:使用筷子必须同时使用两根,才能成功夹起菜肴。
【点评】根据筷子的外形功用等特点,写出相应的寓意并说明理由,首先要明确和“送新婚夫妇”“送合作伙伴”相关的筷子特点,可以从外形、谐音、用法等方面来考虑;然后用语准确,表达注意逻辑。
2.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
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真实的历史,①________,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戏弄历史的作品,②________,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艺术化的历史③________,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备战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扩展语段的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再买新一段文章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载体,把小说改编为电影也是现在常见的形式。
不容忽视的是,在小说到电影的转变之间,有一条灰色地带。
好小说家不一定是好编剧,①________。
电影需要文学,编剧也需要作家。
作家着眼的是他笔下的人,如同男孩小拐,无赖、癫狂,但苏童写他的时候,也写到了小拐一个人时候的流露的那种善良、脆弱,在作家的笔下,人物形象不是单一扁平的,而是②________。
但作家的语言又往往过于含蓄。
故事要讲好就要逻辑清晰,就像一百回的《西游记》最终被改编为二十五集的电视剧一样,编剧删繁就简,却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一个故事完整、肢体明确的故事,这也显示了编剧的独到能力,即③________。
【答案】好编剧不一定写得出好小说;人物性格是丰满立体的;摒弃冗杂描写直指核心【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编剧也需要作家”,第②空注意前面的“人物形象不是单一扁平的”,第③空注意前文“编剧删繁就简”。
故答案为(1)好编剧不一定写得出好小说(2)人物性格是丰满立体的(3)摒弃冗杂描写直指核心【点评】镶嵌式填空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
(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2.从下列所给词语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扩写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
要求:引用一句诗词,并且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引用除外)。
字数要求40—60字。
杨柳阳光微风鸟儿春雨繁花【答案】刚刚一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把杨柳的叶子洗得干干净净。
树上的鸟儿不时低鸣吟唱,像个快乐的孩子。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首先紧扣题干所给的“扩写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从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要明确写出词句中所给出的意象,如:“杨柳”“春雨”“微风”;其次,要对词中的意象进行扩写,以达到生动优美描写的要求;再次,要注意描写时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句“春风像一把剪刀,裁出山川一片绿野。
全国备战高考语文扩展语段的综合备战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你的书斋也许华贵,而我的则简朴,①________。
它因为是在天底下,光线富足;②________,居高临下,前边的山川、田园、村庄、人物……尽收眼底,眺望绝佳。
③________,使你和外界隔绝;而我的书斋就在空旷伟大的天地中,与自然合为一体。
【答案】但我不爱你的华贵而爱我的简朴;因为在山腰;你的书斋把你局限在斗室中【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前文“华贵、简朴”,第②空注意后面的“前边的山川”,第③空注意后文“空旷伟大的天地中”。
故答案为:(1)但我不爱你的华贵而爱我的简朴(2)因为在山腰(3)你的书斋把你局限在斗室中【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空格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前后分句的连贯分析,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同时也要借助材料中的关联词等标志来判断书写。
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15个字。
人这一生当中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①________。
如果将教育比作一棵树,那么,家庭教育则是树根。
家庭教育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②________,好的家庭教育必然来自好的家长。
③________,也是终身老师,他们的言行影响自己的孩子一辈子。
【答案】其中家庭教育最为重要;优秀的孩子来自好的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
先读懂语段的大意后,第①处依据“如果将教育比作一棵树,那么,家庭教育则是跟。
备战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扩展语段综合解答题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仿照例句,描写春天的一个景物。
例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案】和煦的春风里,细雨濛濛,雨丝随风扭动着腰肢,又调皮地相互嬉戏着,就好像天上垂落的丝绦,又像是牵绊你我心弦的珠串,更像是搅动心扉的情丝。
【解析】【分析】此题注意描写的是春天的景物,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最后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注意拟人得体,比喻喻体的选用符合所选“春天景物”的特征。
故答案为:和煦的春风里,细雨濛濛,雨丝随风扭动着腰肢,又调皮地相互嬉戏着,就好像天上垂落的丝绦,又像是牵绊你我心弦的珠串,更像是搅动心扉的情丝。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
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
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
仿用句式时充分考虑语言环境,在句子结构、句式、修辞等方面符合题干的要求。
具体包括嵌入式、续写式、命题式、开放式、对联式。
2.在“沙砾”“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
溪流仿作:________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________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________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________是你欢快的旋律。
________【答案】沙砾;没有大山的伟岸;也没有溪流的悠闲;但山水间的那点铺垫;是你默默的奉献。
(或蜡烛:没有火炬熊熊的火焰,也没有霓虹灯绚丽的色彩。
但黑暗中的摇曳身影,是你奉献的舞步。
)【解析】【分析】仿写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几种形式,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仿写题大多数都要考修辞,因此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不要忽略。
此题是一道命题式仿写的题目,应该注重例子的引导作用,注意后面的特征概括要和前面的意象相符。
备战高考语文扩展语段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运用下面所给的词语,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兼有描写和抒情的文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江南小巷悠闲宁静【答案】江南小巷常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悠闲地向巷中走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的足音。
江南的小巷,她记取了岁月的印痕,看那雕花镂窗,看那青砖小路,无不记录着悲欢离合、市井兴落。
每每走到巷弄边缘,就会感受到岁月在时光中流淌,便会真切地体会到“生命过客”的深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要求,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有描写和抒情,还要运用修辞手法,因此构思时,江南的环境描写应该表现出悠闲、宁静的氛围,这种悠闲、宁静的氛围应烘托出江南小巷中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可把小巷中的人们的表情或精神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江南小巷常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悠闲地向巷中走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的足音。
江南的小巷,她记取了岁月的印痕,看那雕花镂窗,看那青砖小路,无不记录着悲欢离合、市井兴落。
每每走到巷弄边缘,就会感受到岁月在时光中流淌,便会真切地体会到“生命过客”的深意。
【点评】此题考查语句扩展的能力。
扩展语句,就是根据提供的情景及表达的需要,把语句扩展开,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使语句内容更丰富,表意更明确,表达更充分。
即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设定的情景或要求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给出的语言材料发散、扩展为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的题型。
2.请你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竹露滴清响”这一诗句的优美意境,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
【答案】(示例)夏日的夜晚,微风轻拂,窗外的竹林在月光下袅娜着身姿,那竹叶如裙裾般轻轻摇曳,点点露水从竹叶上滑落,发出滴滴嗒嗒的脆响,更显出夜的幽深宁静。
微风过处,送来竹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优美意境”“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竹露滴清响”需要注意季节特征,一定要找出扩写的重点,重点描写的对象有“竹子”“露珠”“发出的响声”,注意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全国备战高考语文扩展语段的综合备战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
海峡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经历多少风雨,①________,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
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②________,实现两岸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③________,甚至彻底倾覆。
【答案】都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两岸同胞分开;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解析】【分析】①前的句子为“不管……”,由此可知,①处的句子应当以“都”开头,前后两小句形成“不管……,都……”的条件关系。
从①后的句子“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可知,“都”后的文字可以为“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两岸同胞分开”。
②前的句子为“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是从正面说,②处的句子可从反面说,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
③前的句子为“没有……”,与③处的句子构成假设关系,议论否认共同的政治基础的危害,③处可填“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
【点评】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
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
二轮复习中,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
2.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我们崇尚英雄,不仅因为英雄引领了历史车轮的前进,①________,可以穿过岁月、直抵人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运用下面所给的词语,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兼有描写和抒情的文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江南小巷悠闲宁静【答案】江南小巷常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悠闲地向巷中走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的足音。
江南的小巷,她记取了岁月的印痕,看那雕花镂窗,看那青砖小路,无不记录着悲欢离合、市井兴落。
每每走到巷弄边缘,就会感受到岁月在时光中流淌,便会真切地体会到“生命过客”的深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要求,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有描写和抒情,还要运用修辞手法,因此构思时,江南的环境描写应该表现出悠闲、宁静的氛围,这种悠闲、宁静的氛围应烘托出江南小巷中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可把小巷中的人们的表情或精神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江南小巷常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悠闲地向巷中走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的足音。
江南的小巷,她记取了岁月的印痕,看那雕花镂窗,看那青砖小路,无不记录着悲欢离合、市井兴落。
每每走到巷弄边缘,就会感受到岁月在时光中流淌,便会真切地体会到“生命过客”的深意。
【点评】此题考查语句扩展的能力。
扩展语句,就是根据提供的情景及表达的需要,把语句扩展开,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使语句内容更丰富,表意更明确,表达更充分。
即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设定的情景或要求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给出的语言材料发散、扩展为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的题型。
2.把“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表现的江南美景,通过联想和想象用散文的笔触写出来。
(不超过70字)【答案】九月,湖边的桂花竞相绽放,馥郁芬芳,遍地飘香,让人心旷神怡;夏日,湖中荷花映日,绿伞摇曳,绵延十里,令人遐想万千,恍若进入清幽别致、风景如画的仙境。
【解析】【分析】此题要求用散文的笔触把诗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所表现的江南美景描写出来,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首先要翻译诗句,理解诗句内容,然后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上句写的是秋天江南的美景,考生可以联想秋天桂花飘香的景象进行描写;下联写的是夏季江南景色,可重点描写荷花盛开绵延十里的景象。
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九月,湖边的桂花竞相绽放,馥郁芬芳,遍地飘香,让人心旷神怡;夏日,湖中荷花映日,绿伞摇曳,绵延十里,令人遐想万千,恍若进入清幽别致、风景如画的仙境。
【点评】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扩展语句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内涵丰富含蓄、语言简洁凝练的语句,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疏密相见的语句,是借题发挥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这一考点主要考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
海峡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经历多少风雨,①________,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
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②________,实现两岸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③________,甚至彻底倾覆。
【答案】都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两岸同胞分开;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解析】【分析】①前的句子为“不管……”,由此可知,①处的句子应当以“都”开头,前后两小句形成“不管……,都……”的条件关系。
从①后的句子“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可知,“都”后的文字可以为“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两岸同胞分开”。
②前的句子为“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是从正面说,②处的句子可从反面说,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
③前的句子为“没有……”,与③处的句子构成假设关系,议论否认共同的政治基础的危害,③处可填“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
【点评】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
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
二轮复习中,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
4.运用“梅花、矮墙边、祖孙”等词语,写一段描述冬日温暖场景的文字。
要求有细节描写,富有文采,不超过150字。
【答案】阳光暖暖的,矮墙边奶奶正拉着孙子学步。
孩子裹着厚厚的棉衣,像一只小熊,扶着墙走得摇摇摆摆,不停发出“咿咿呀呀”的笑声,眸子中满是天真与执着;老奶奶始终弯腰护着孩子,脸上漾着凝视的微笑。
墙头的一枝梅花似乎被这场景吸引,偷偷探出身来,娇嫩的花朵缀在枝头,星星点占,散发出阵阵清香。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重点把握题目的基本意图,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梅花、矮墙边、祖孙’等词语,写一段描述冬日温暖场景的文字”,解答时候要注意用上相关词语,突出相关词语的具体意境,把祖孙二人充满温情的内容加以体现。
示例:阳光暖暖的,矮墙边奶奶正拉着孙子学步。
孩子裹着厚厚的棉衣,像一只小熊,扶着墙走得摇摇摆摆,不停发出“咿咿呀呀”的笑声,眸子中满是天真与执着;老奶奶始终弯腰护着孩子,脸上漾着凝视的微笑。
墙头的一枝梅花似乎被这场景吸引,偷偷探出身来,娇嫩的花朵缀在枝头,星星点占,散发出阵阵清香。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的基本能力。
5.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传统文化节'其中有以短视频介绍传统文化的活动,假设你的作品入选,请你拟写一段文字放在短视频开头做推介语。
要求:①短视频以“戏曲、中国结、饺子、书法”中任意一个为素材;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90字左右。
【答案】①戏曲:一个台,一场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那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荟萃成一场视听盛宴。
无论是《红楼梦》,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经过戏曲的诠释,情韵都变得更加浓郁醇厚。
②中国结:一根红绳,从中华文化的深处走来,带来祖先的记忆和祝福,在人们手指间缠绕出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
这精美的中同结挂在廊下窗前,赠与亲朋好友,将美好的祝福传播到四方。
③饺子:一盆白面、一块鲜肉、一把青葱,经过人们的巧手调制,变成了让人垂涎欲滴的饺子。
这是年节时人们厨房里发生的情景。
一盘饺子,象征的是团圆;一盘饺子,代表的是思念;一盘饺子,蕴含的是中国古老的文化。
④书法:一张白纸、一方砚台、一根毛笔,就能够提供一个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天地。
饱蘸浓墨,提笔悬腕,纸上便会诞生一个个艺术精灵。
书法从古传到今,早已不是简单的书写,更承载着浓厚的中国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要给自己创作的短视频作推介语,可以从“戏曲、中国结、饺子、书法”中任意一个为素材进行拟写,注意三方面:一是符合推介语特点;二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三是字数90左右。
示例:中国结:一根红绳,从中华文化的深处走来,带来祖先的记忆和祝福,在人们手指间缠绕出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
这精美的中同结挂在廊下窗前,赠与亲朋好友,将美好的祝福传播到四方。
故答案为:①戏曲:一个台,一场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那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荟萃成一场视听盛宴。
无论是《红楼梦》,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经过戏曲的诠释,情韵都变得更加浓郁醇厚。
②中国结:一根红绳,从中华文化的深处走来,带来祖先的记忆和祝福,在人们手指间缠绕出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
这精美的中同结挂在廊下窗前,赠与亲朋好友,将美好的祝福传播到四方。
③饺子:一盆白面、一块鲜肉、一把青葱,经过人们的巧手调制,变成了让人垂涎欲滴的饺子。
这是年节时人们厨房里发生的情景。
一盘饺子,象征的是团圆;一盘饺子,代表的是思念;一盘饺子,蕴含的是中国古老的文化。
④书法:一张白纸、一方砚台、一根毛笔,就能够提供一个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天地。
饱蘸浓墨,提笔悬腕,纸上便会诞生一个个艺术精灵。
书法从古传到今,早已不是简单的书写,更承载着浓厚的中国文化。
【点评】此题考查语句扩展的能力。
扩展语句,就是根据提供的情景及表达的需要,把语句扩展开,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使语句内容更丰富,表意更明确,表达更充分。
即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设定的情景或要求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给出的语言材料发散、扩展为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的题型。
6.发挥想象,创设情境,扩展以下诗句,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话。
要求寓含一定的人生哲理。
山头斜照却相迎【答案】寒意初上,偶抬头,却发现,冒着嫩芽、晕着淡淡鹅黄的山头笼着初晴的斜阳,仿佛久别重逢的兄弟,早已迎候在归家路上,暖意油然而生。
人生亦然:寒冷生发温暖,逆境萌发希望,忧患孕育新生命!【解析】【分析】理解“山头斜照却相迎”的内涵和蕴含的哲理需要结合该诗句的上下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许的暖意。
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
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
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
结合上述分析扩展即可,注意字数和“寓含一定的人生哲理”的要求。
故答案为:寒意初上,偶抬头,却发现,冒着嫩芽、晕着淡淡鹅黄的山头笼着初晴的斜阳,仿佛久别重逢的兄弟,早已迎候在归家路上,暖意油然而生。
人生亦然:寒冷生发温暖,逆境萌发希望,忧患孕育新生命!【点评】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扩展语句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内涵丰富含蓄、语言简洁凝练的语句,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疏密相见的语句,是借题发挥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这一考点主要考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7.“洪荒之力”指如天地初开之时这种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
该词源于电视剧《花千骨》,即妖神之力,后泛指强大之力。
经游泳运动员傅园慧之口快速走红网络,并入选《咬文嚼字》公布的“十大流行语”。
请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写出洪荒之力的强大。
不超过80字。
【答案】洪荒之力是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它不是吹灰之力而是拔山超海之力;它不是缚鸡之力而是扭转乾坤的神力;它不是绵薄之力而是开天辟地之力。
它是驱散黑暗的天使,是掌控宇宙的天神。
【解析】【分析】此题属于话题性扩展,答题时注意结合材料从本意。
《花千骨》中的意思、傅园慧的运用的意思描述其内涵,注意修辞和字数的要求。
故答案为:洪荒之力是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它不是吹灰之力而是拔山超海之力;它不是缚鸡之力而是扭转乾坤的神力;它不是绵薄之力而是开天辟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