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型及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辨证论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辨证论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辨证论治》_航波大夫_新浪博客专题论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辨证论治》(摘要)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宁波市中医院眼科眼底病专科蔡航波(315010)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以视网膜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改变特征的致盲性眼病。
有视网膜组织水肿、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出血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眼科检查可见眼部体征有: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斑、硬性渗出、软性渗出(棉絮斑)、水肿、增殖机化变性;视网膜血管硬化、小动脉闭塞及新生血管;局限性或弥漫性黄斑水肿、缺血性黄斑病变;玻璃体出血、增殖等等。
根据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复杂的特点,为单纯性和增殖性二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分六期。
常并发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玻璃体的反复出血、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造成视功能严重障碍,甚至失明。
现代医学认为:早期病理为选择性毛细血管微血管瘤形成。
高血糖导致血液粘度增大、血液流动的能耗增加、红细胞能供减少,微血管中微血栓形成,反复出血、渗血、纤维化甚至于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出现眼部视网膜病变时应在治疗原发病糖尿病,控制高血糖、血压、血脂的同时;及时应用眼科血管保护剂及血液屏障稳定剂如导升明、羟苯磺钙片、阿司匹林。
必要时辅以视网膜激光治疗,激光治疗的目的是破坏缺氧的视网膜,减少耗氧量,避免产生新生血管。
增殖性病变严重者还需进行玻璃体视网膜切割手术。
早期诊治具有积极意义。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毛细血管闭塞即无灌注区的范围、大小可做出定量估计;黄斑病变(水肿、囊样变性、缺血等)的性质、范围、程度作出诊断;对新生血管的部位,活动程度进行精密估计;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疗效评估及预后提供了生物学信息。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可见微血管瘤样高荧光、毛细血管扩张、窗样缺损、视网膜无港灌注区与色素上皮功能失代偿等有助于糖网的早期诊断,以指导治疗和判断疗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为黄斑囊样水肿的主要治疗手 段
激素与激光、抗VEGF联合/对照: -激素与激素+激光治疗相比,未显示视力疗效方面的优势 -激素联合激光与抗VEGF相比,视力疗效相当,但是合并眼 内压升高的风险
复诊间隔时间加倍 至4个月后
抗VEGF治疗的并发症
眼内炎和眼压增高最常见
糖皮质激素的玻璃体腔注射治疗
局部或格栅治疗比曲安奈德更有效 并发症 高眼压和白内障
激素单独治疗v.s安慰剂:
与安慰剂相比,IVTA可以提高视力,减少视网膜厚度,但伴
随白内障,眼压升高,青光眼的并发症。
名称
研究设计 n 疾病 国家 干预手段
内障和青光眼手术的风险,但并 不严重。
激素组在之前2年获得的视力在 随访5年得以维持
Grover et review al 2008[3]
632 持 续 或 NA 难治性 DME
激 素 药 物 注 射 NA 或植入(曲安西 龙、氟轻松、 地塞米松)vs对 照
激素药物治疗持续或难治性或可 提高视力,眼内压升高和白内障 风险需要监测。
示出有效(选择抗VEGF 眼内激素 手术治疗)
3-4个月后评估决定再次光凝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方法
光斑参数
光斑大小 曝光 强度
数量 位置 再治疗适应症
直接(Direct) 格栅(Grid)
50-100μm 0.05-0.1秒 大的微血管瘤变白或变暗
<200μm(视网膜) 0.05-0.1秒 轻度
中医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问题治疗

运动保健
总结词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 发生。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适度的运动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有氧运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糖水 平。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眼底出血等并发症。
心理调适
总结词
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概 述
定义与分类
0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 引起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是糖 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02
根据病变程度和特点,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可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 期,其中非增殖期又可分为背景 期和前背景期。
VS
详细描述
选取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的患者等量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 规西药治疗定时记录患者情况定时记录患 者情况。定时记录患者情况。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中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的认识
中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分析
气阴两虚
由于长期饮食不节、情志 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导 致气阴耗伤,脏腑功能衰 退。
肝肾亏虚
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 精,精血互生,若肝肾亏 虚则精血不足,目失所养 。
由于视网膜血管病变导致视网 膜缺血、缺氧,引起视神经萎
缩,导致视野缺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缺血型黄斑病变
黄斑部出现NP,且 至少一处距黄斑中心 凹小于1DD,黄斑拱 部扩张的毛细血 管及单个或成簇的微 血管瘤;晚期渗漏仅 占黄斑部的局部区域 (<2个象限)。
局限性渗漏
黄斑弥漫水肿型
荧光素渗漏来自黄斑 部弥漫性扩张的毛细 血管;造影晚期渗漏 占据黄斑部全部或大 部分区域(≥2个象 限)。
在NPDR ,糖尿病黄斑病变对视力有明显的损害。 从治疗角度来看,根据FFA的分型结果,可针对不同类型的黄 斑病变,采用相应的方法治疗。尤其对NPDR,若合并有糖尿病 黄斑水肿,结合视力情况,及时行光凝治疗,可改善和保存视 力。
糖尿病黄斑病变与PDR的关系
黄斑部特殊的生理结构
黄斑部脉络膜胶体渗透压高 于视网膜其他部位;
老年人视网膜内屏障功能较弱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水泵作用减弱 常发生视网膜小血管、后极部脉络 膜血管硬化,黄斑血液循环欠佳。
多伴有其他全身疾病
60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多存在显著
。 的脂质代谢紊乱
五、治 疗
1.西医治疗 原发病的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是减低DRP和
DME的危险和进展的最基本治疗措
(饮食治疗:控制总热量,提供足够的营养素; 药物治疗: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一)西医认识
1.病因
未完全阐明。
高血糖——发病基础
2.病理
早期主要病理改变在Cap:周细胞减少、 基底膜增厚, Cap管腔减小、 Cap内皮 屏障失代偿。
Retinal capillary
二、病因病理
3. 发病的相关因素 与病程(病程>20年,1型99%、2型>60
%)、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水平、 眼压、糖尿病肾病、贫血、妊娠等有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及饮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及饮食在我国,估计患糖尿病30年以上的患者中,约50%以上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约30%以上患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8%因视网膜病变失明。
以下我们讲述一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期特征跟视网膜病变患者需要注意什么样的饮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特征:糖尿病患者在视网膜病变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
病变发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若黄斑区受累,可有视野中央暗影,中心视力下降和(或)视物变形等症状。
视网膜小血管破裂,少量出血入玻璃体,患者可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
当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体腔,视力可严重丧失,仅存光感黄斑区以外鶒的视网膜血管闭塞,或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导致视网膜脱离,则视野出现相应部位较大面积的缺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可分为六个时期:一期:出现微动脉瘤或小出血点,但出血点较少,临床表现一般不明显,患者往往没有特殊感觉。
二期:有黄白色“硬性渗出”并可见出血点,临床表现轻微,患者有时可感到轻微眼部不适,或在视线中突然出现黑影、“蜘蛛网”、“飞蚊”等现象。
三期:有白色“软性渗出”并可见出血点,开始出现轻微视力下降或视野异常。
四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并发生玻璃体出血,视力下降明显。
五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和纤维增生,视力和视野都有明显影响。
六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和纤维增生,并发生视网膜脱离,视力受损严重,甚至失明。
如果进入六期仍然没有得到合理的治疗,则有可能继续发展,成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造成剧烈疼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饮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一直都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如果饮食不正确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加剧。
所以,饮食对于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那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点什么呢?由于血糖的持续偏高很容易对眼底血管造成损害,引发视网膜的病变,要预防和控制视网膜受损,就不得不控制饮食,减少诱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血压长期持续性升高,引起了视网膜的一些病理性改变,患者除伴有高血压病外,实验室检查常发现有血粘度的异常及血脂的增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辅助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OCT、FFA等 辅助检查,进一步确诊病变程 度和范围。
治疗建议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指南 ,向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 议和生活方式指导。
CHAPTER
0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如贝伐单抗、雷珠单抗等,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少 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形成。
病理生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包 括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瘀滞、 血流变异常、缺氧等,这些因素共同 作用,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流行病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 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发病率
根据不同研究数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约为30%-50% ,且随着病程延长和血糖控制不佳,发病率逐渐升高。
通过观察Amsler网格的扭曲、缺失等现象 ,初步判断视网膜病变程度。
评估标准
国际临床分级标准(DRS)
01
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五个等级,用于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ADA)
02
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和危险因素,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三
个阶段,用于指导治疗和预防措施。
案例二:中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总结词
激光治疗是中期病变的有效手段,可减少病变进展的风险。
详细描述
在中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激光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激光凝固视网膜病变区域,可以减 少血管渗漏和防止微血管瘤形成,从而控制病变进展。
案例三: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
总结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特征和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特征和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视网膜病变是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特征以及当前的治疗方法。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特征1. 微血管损伤和渗漏在早期视网膜损伤中,出现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增生等改变。
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等共同作用,晚期视网膜中小动脉硬化、微循环异常进一步加重。
这种情况下,在眼底静态图像中出现微血管渗漏,并最终导致视网膜组织水肿。
2. 视网膜缺氧和新生血管形成当眼底静态图像中出现数百甚至上千只微小点点时,表明了存在大面积低灌注视觉残留功能区。
此外,在缺氧状态下,体内多种刺激因子会诱导新血管的形成,这些新生血管通常易受破裂和出血的影响,进一步加重视网膜病变。
3. 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剥离随着病情发展,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玻璃体出血,主要原因是新生血管在玻璃体前后膜上迅速扩张。
大量玻璃体出血可造成急性快速视力丧失,并可能引起视网膜剥离,严重威胁患者的眼健康。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1. 血糖控制降低并稳定高血糖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通过饮食调控、药物治疗等手段,争取使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长期平均血糖水平维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
2. 抗VEGF治疗研究表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药物注射可以阻断新生血管的形成和渗漏,从而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常用的抗VEGF药物包括阿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等,通过定期眼内注射来抑制VEGF的活性。
3. 激光光凝治疗对于一些具有高度新生血管或特定类型视网膜水肿的患者,可考虑激光光凝治疗。
通过聚焦激光束烧灼特定部位,可使新生血管闭塞并促进吸收,从而降低眼底渗漏;同时对于局限性出血灶及浆液囊肿区域也有一定效果。
4. 白内障手术和玻璃体切割术在出现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剥离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中医调理糖尿病之视网膜病变

中医调理糖尿病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反映机体内分泌状况及血管损害程度的微血管病变。
其主要表现是视物模糊不清,甚至突然失明等。
中医眼科将本病归入暴盲、视瞻昏渺、云雾移睛等病中。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脏腑虚衰以及瘀、热、痰、湿等邪气侵袭眼底有关。
中医认为,精血津液等属阴。
目能视,有赖于精血津液的滋养,阴虚日久必致目失所养。
而目居上位,为人之上窍,精血津液等需依赖阳气之温煦、固摄和推动作用,方能上输于目。
阴阳互根,阴虚甚,可损及阳气。
阳气亏虚,则必加重目窍失养,最终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阴虚燥热或脾虚气弱为本。
素体阴虚、情志失调、劳伤过度均可致脾失运化,久病必穷及肾,水不济火,致虚火伤络动血,或气虚统摄无权,致血溢脉外,出现微血管瘤、视网膜出血、新生血管等。
病变过程中常伴因虚致瘀、痰湿互结、虚实夹杂,可使病变丛生,形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复杂多变的病理改变。
治疗篇中医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的辨证治疗效果显著,下面分型说明。
阴虚燥热型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舌红苔黄。
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
治宜滋阴清热。
方用玉女煎、增液白虎汤或养阴益气汤。
瘀血阻络型患病日久,热灼营血,血瘀目络,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出血、久不吸收,甚则玻璃体出血。
治宜凉血活血。
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肾阴亏虚型症见口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暗苔白或少苔。
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或机化。
治宜滋阴补肾。
方用增液汤合六味地黄丸或六味地黄汤加女贞子、墨旱莲、知母。
用中成药治疗此病也有一定的疗效,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对于有视网膜出血者,还可服用云南白药等止血药。
对于眼底出血久不吸收者,采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可起到活血止血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Severe NPDR
Severe NPDR
Severe NPDR
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考虑进行散在或广泛视网膜光凝
优化内科治疗
控制高血糖 控制高血压 控制高血脂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型
分型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 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散瞳眼底检查所见 无异常 仅有微动脉瘤 除微动脉瘤外,还存在轻于重度非增生性糖尿 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改变 出现以下任一改变,但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 体征: 在四个象限中每一象限中出现多于20处 视网膜内出血 在2个或以上象限出现静脉串珠样改变 至少有一个象限出现明显的视网膜内微 血管异常 出现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改变 新生血管 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出血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PDR
PDR
PDR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强烈考虑在出现玻璃体出血及视盘新生血管之 前进行散在或广泛视网膜光凝 对于玻璃体出血不吸收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 考虑手术治疗
优化内科治疗,控制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
糖网病玻血
微创玻切适合于眼底情况不复杂的 单纯玻璃体出血:
Mild DME
糖尿病黄斑水肿国际临床分型
分型
无明显黄斑水肿 存在明显黄斑水肿
散瞳眼底检查所见
在后极部无明显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在后极部存在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轻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中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重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后极部存在部分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但远离黄斑中心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接近但未累及黄斑 中心凹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累及黄斑中心凹
糖尿病黄斑水肿国际临床分型
分型
无明显黄斑水肿 存在明显黄斑水肿
散瞳眼底检查所见
在后极部无明显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在后极部存在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轻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中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重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后极部存在部分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但远离黄斑中心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接近但未累及黄斑 中心凹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累及黄斑中心凹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Moderate NPDR
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需要眼科医生会诊并参与随访
优化内科治疗
控制高血糖 控制高血压 控制高血脂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型
分型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 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散瞳眼底检查所见 无异常 仅有微动脉瘤 除微动脉瘤外,还存在轻于重度非增生性糖尿 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改变 出现以下任一改变,但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 体征: 在四个象限中每一象限中出现多于20处 视网膜内出血 在2个或以上象限出现静脉串珠样改变 至少有一个象限出现明显的视网膜内微 血管异常 出现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改变 新生血管 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出血
期 望
全社会,尤其是医务工作者,都能高度重视DR引
起的致盲问题
使患者在视力受到明显损害之前就能得到及时的
诊断和恰当的治疗
请大家共同致力于糖网病的防治
相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失明将得到有效控制
• 出血机化较薄
• V-R粘连不严重
术前超声波图象-右眼
水平位
垂直位
右眼术后第3天
矫正视力:右眼:0.4
严重性的增生性糖网病
一般采用经典的玻璃体手术技术
注意围手术期的安全
术中尽量避免产生医源性裂孔
手术结束前应行广泛视网膜光凝
积极随访,注意术后并发症:高眼压、虹膜
新生血管、视网膜脱离等
我国缺乏DM相关眼病的教育,患者和家属对DM 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认识不足 眼科医生和内科医生的沟通不够,大量的糖尿病 患者没有到眼科检查,存在着一定的漏诊或误诊率 不同地区和医院之间对DR的诊断水平参差比较大, 缺乏统一的诊断筛查标准和相互间的交流
糖网病的诊断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虽糖网病的治疗,尤其是手术和激光新技术, 对眼科医生的要求较高 但早期诊断和提供恰当的治疗建议,应是内科 医生和所有眼科工作者均能很好做到的工作 在糖网病各期的诊断中,只需要极其简单的眼 科设备——视力表、直接眼底镜 糖网病新的国际分型提供了简洁实用的诊断标 准以及治疗建议
DR的分型诊断标准和治疗建议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型
分型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 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散瞳眼底检查所见 无异常 仅有微动脉瘤 除微动脉瘤外,还存在轻于重度非增生性糖尿 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改变 出现以下任一改变,但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 体征: 在四个象限中每一象限中出现多于20处 视网膜内出血 在2个或以上象限出现静脉串珠样改变 至少有一个象限出现明显的视网膜内微 血管异常 出现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改变 新生血管 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出血
在后极部存在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后极部存在部分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但远离黄斑中心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接近但未累及黄斑 中心凹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累及黄斑中心凹
Severe DME
重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检查)
矫正视力检查、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是必须的
应该做超声波检查,了解玻璃体膜是否对黄 斑有牵引 OCT的检查有助于了解黄斑区的水肿程度以 及是否有来自切线等方向的牵引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Mild NPDR
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优化内科治疗 控制高血糖 控制高血压
控制高血脂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型
分型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 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散瞳眼底检查所见 无异常 仅有微动脉瘤 除微动脉瘤外,还存在轻于重度非增生性糖尿 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改变 出现以下任一改变,但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 体征: 在四个象限中每一象限中出现多于20处 视网膜内出血 在2个或以上象限出现静脉串珠样改变 至少有一个象限出现明显的视网膜内微 血管异常 出现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改变 新生血管 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出血
DME absent
糖尿病黄斑水肿国际临床分型
分型
无明显黄斑水肿 存在明显黄斑水肿
散瞳眼底检查所见
在后极部无明显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在后极部存在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轻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中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重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后极部存在部分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但远离黄斑中心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接近但未累及黄斑 中心凹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累及黄斑中心凹
共同职责
我国DR诊断过程中的不足
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在DR领域里的基础 和临床研究起步和发展均较晚
我国DM现状
大量无症状的DM未被发现 已确诊为DM患者的血糖控制又很差
部分患者在诊断DM的同时,眼底已出现DR表现
部分患者因视力障碍来眼科就诊时才发现患有DM
我国目前存在三方面问题
重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
传统的激光治疗:
根据FFA进行局部光凝(局灶性黄斑水肿) 格栅样光凝(弥漫性黄斑水肿) 微脉冲激光(采用810nm波长) 曲安耐德治疗:可用于激光后复发的病例
玻璃体手术:
针对有玻璃体膜牵引黄斑的病例
IVTA治疗前(Vd:0.08)
IVTA治疗后1月(Vd:0.2)
Moderate DME
相应措施
以上各型如尚未影响视力,均不需要特殊治疗
但需要优化内科治疗,控制高血糖、高血压、 高血脂
对于中度的黄斑水肿,需要积极随访
糖尿病黄斑水肿国际临床分型
分型
无明显黄斑水肿
散瞳眼底检查所见
在后极部无明显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存在明显黄斑水肿
轻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中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重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治疗前FFA
05-12-22治疗前(Vd:0.05)
治疗前FFA
治疗前FFA
05-1-9治疗后1m
05-01-19治疗后1月
4-08-05 MP治疗前
05-01-17 IVTA前
04-10-25第1次MP治疗后2m
05-01-24 IVTA后1w
04-11-29 第2次MP治疗后1m
05-03-28 IVTA后2m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需眼科 和内科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Βιβλιοθήκη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许迅
前
言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其各种并发症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 严重致盲眼病 我国DR患病率迅速增加,DR的防治是:
眼科医师
内分泌医师
社区卫生工作者 疾病预防及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