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

合集下载

海洋21世纪的希望的作文

海洋21世纪的希望的作文

海洋21世纪的希望的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海洋——21 世纪的希望》。

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的地球其实是一颗蓝色的“水球”,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呢!海洋可是个神奇的地方,它不仅美丽,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多的资源。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2篇)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2篇)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通过这句话,学生可以带着这样的几个问题:“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从那些话可以读出来?哪些词句突出了人们对海洋的热爱、敬畏之情?”去朗读感悟课文1-3自然段。

第二:“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迎来了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通过这句话,我们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是什么力量可以使人类跨入___世纪不再“望洋兴叹”。

人类从哪些方面开发海洋、利用海洋。

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感悟课文4-8自然段,就可以多角度体会到海洋的确实___世纪人类的希望,体会到科学的神奇力量。

第二步,引导学生知道要善待海洋。

课文的第9自然段中强调了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我是这样来激励学生热爱海洋、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的:其一,引导学生抓住“不过”、“首先”、“必须”、“只有……才……”等词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其二,从反面理解内容,做了一个这样的说话练习“如果人类不保护海洋,不珍惜海洋资源将会( )。

”其三、我有搜集了一些资料做了适当补充,并布置学生课后继续搜集。

其四、鼓励学生爱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当然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注意积累四字词语,课后还让孩子做了一个用用书中的词语练习写一段话的练习。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2)海洋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也是我们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持续性,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教学和反思,以培养对海洋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向学生传授有关海洋生态系统的知识。

学生应该了解海洋的重要性,包括它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以及为人类提供的资源。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海洋环境的兴趣。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海洋保护教育的实践性。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反思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反思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反思«陆地——21世纪的希望»教后反思【一】第一局部的教学就紧扣有感情地读停止,由于这一局部的重点无非就是两个词:敬畏和热爱。

我让先生说说人们为什么热爱陆地?又为什么敬畏陆地?找到有关语句之后,抓住〝提供飞行便利〞、〝······食物〞体会人们对陆地的热爱;抓住〝掀翻〞〝冲垮〞〝消灭〞等词语体会人们对陆地的敬畏。

重点放在指点朗诵上,读出人们对陆地的这种矛盾心思。

第二局部的教学紧扣〝陆地给予21世纪的人们哪些希望?〞停止朗诵、交流,提炼小标题。

原本课前以为提炼小标题应该没有困难,结果我的预设缺乏,高估了先生的才干。

说完之后再来看第四小节,联络上下文,先生自然能觉失掉其承上启下之作用。

最后让先生看法〝只要更好的维护,才干更好的开发应用。

〞可见课前的预设还是很重要的,要真正地去了解学情,这样才干事半功倍。

«陆地——21世纪的希望»教后反思【二】«语文课程规范»指出:〝语文选文应表达时代特点和现代看法,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了解和尊重多样文明,有助于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探求与发现〞,旨在让先生关注陆地,关注自然,从而关注我们人类自己的生活空间,«陆地——21世纪的希望»正契合这一特点。

这是一篇有关陆地的说明文。

课文通知我们,陆地与人类有着亲密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陆地、应用陆地的新时代,陆地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

行文繁复流利,纲举目张,条理清楚。

一、说目的依据本课的内容,我设置了3个目的,并用三个字停止了高度概括,即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说,可以说出课文是抓住哪些要点来详细描画陆地是21世纪的希望的。

悟,可以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情〞。

听海洋---21世纪的希望有感_教案教学设计

听海洋---21世纪的希望有感_教案教学设计

听海洋---21世纪的希望有感本文是关于听海洋---21世纪的希望有感,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听海洋---21世纪的希望有感)早就听说毕业班的老师个个都是精英,今日一睹,果真名不虚传。

我从其龙和雅龙两位绅士老师的身上学到创设情境,大胆创新的可贵品质。

下面谈的就是我的一些肤浅认识。

共同点:两位老师都能紧紧抓住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这一问题进行展开和深入。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流畅清晰。

运用了大量的网络资料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

其龙老师的创新之举在于他在课前发给同桌两人一张表格,然后要求两人共同完成,左边的同学完成人类遇到哪些问题这一栏,右边的同学完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栏。

这是新课程标准中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有效实施。

学生在合作中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也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此外殷老师比较善于运用音乐来创设情景,他总能在文本中能产生共鸣之处运用音乐来激发学生心底的那根情感之弦。

无论是歌曲《在海一方》还是轻音乐《秋日的私语》的播放都创设了一种情境,那就是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保护海洋,爱护海洋的情素。

一课一练是伟大的尝试,趁热打铁,如果实施,效果是很显著的。

视听是刺激感官的要素,雅龙老师更侧重于视觉效果的运用。

他播放了大量的视频录象,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料,音频资料,新闻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谈体会,各抒己见。

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环境。

这种不拘宁于对教材知识生硬的讲解的方法值得借鉴。

此外,雅龙老师对课文中写作方法和说明方法进行讲解,并适时提醒学生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课外拓展上,用共创保护海洋的广告标语作为思索的题目,新颖独特。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提炼和运用能力。

课堂是个流动的过程。

是一门美丽的艺术。

需要我用心的去学习,去体会。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反思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反思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反思《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反思【一】可见课前的预设还是很重要的,要真正地去了解学情,这样才能事倍功半。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反思【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选文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旨在让学生关注海洋,关注自然,从而关注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海洋——21世纪的希望》正符合这一特点。

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

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

行文简洁流畅,纲举目张,条理清楚。

一、说目标根据本课的内容,我设置了3个目标,并用三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即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能够说出课文是抓住哪些要点来具体描述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的。

悟,能够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情”。

在揭示目标时,我没有采取以往的幻灯片出示的形式,而是教师口述,学生认真倾听并且进行复述,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体现课标的要求,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二、说教学流程根据我校的“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海量阅读实验研究,在处理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流程。

1.从“海洋”谈起,了解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

2.自主学习,明确课文是抓住哪些要点来具体描述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的,也就是目标2。

3.展示交流,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情”。

也就是目标3 。

4.拓展阅读,深化对海洋的认识。

三、教后反思我觉得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1.目标的设置。

简洁明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

2.体现了我校的海量阅读,大容量,高效率。

课内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能做到简约、平实、清晰,而且直面核心知识,真正做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学生会学、会交流、会合作,真正实现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生命教育高效课堂目标,提高课堂效益。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科普类的文章。

课文不但要学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感悟、积累课文丰富的词语。

教学中时,首先引导学生们感悟海洋。

比如,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要抓住“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这个中心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人们为什么热爱又敬畏海洋?课文中哪些句子详细的写出了人们热爱又敬畏海洋的原因?哪些词语突出地表现了人们对海洋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学生自读自悟后,讨论交流。

本篇课文蕴含很多海洋科普知识,学生对“能源危机、海洋考察、海底探测、利用潮汐和海水温差发电、海洋污染”等知之甚少,教师对这方面的知识也存有很多的缺陷。

个人以为,解决这些问题并非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但如果学生对海洋知识产生了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上网等搜集相关资料解决一些问题也未尝不可。

这个过程应该也是语文水平提升的过程。

课前积极让学生提出质疑,收集众多相关海洋的资料,学生在持续的质疑中水平有了提升。

其次是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文最后强调了“保护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所以在设计课后练习时,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和阅读相关海洋的资料,完成一篇自己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学生,进一步地了解海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激发大家的环保意识!
总来说之,这节课让学生们在美丽的海洋中想象,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一)《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文章主要讲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以及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但是,海洋是永久存在的吗?不,不是。

如果我们再不保护环境,那么下一秒海洋中的资源就有可能消失。

21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

然而,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却越来越多。

走在街上,只要一不小心,你就会被丢在地上的香蕉皮滑倒。

抬头仰望天空,已经不如以前那么蓝了,灰沉沉的。

漫天飞舞的的白色垃圾,趾高气扬的昂起了头。

走到河边,一阵阵臭味飘了过来,河水又脏又混,全然不见了往日的风采,难道这些不是人类造成的吗?难道人类没有一点后悔吗?难道人类还应该继续这样下去吗?人类想要留住地球,留住我们共同的家,必须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家,变得更美好!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二)《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经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21世纪的希望。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有几点值得欣慰:首先,课前让学生阅读与海洋有关的书籍,收集质料,拉近了学生与海洋之间的距离。

为学生走进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三次读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从自由读到默读,再到浏览。

体现了读的三个层次,学生读书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第三,检查初读时,改变方式,用“送给机会”的方式,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并在读中渗透竞争的意识,让学生学习把握机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为下面学习《最大的麦穗》一课领悟主题,做好铺垫。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就连学困生也积极参与,给我的触动很大。

我坚信“兴趣是最后的老师”。

第四,第一自然段的朗读指导针对性强,学生朗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但本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第一,课堂用语的严密性。

如:“段”与“自然段”的区别。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一篇:海洋,21世纪的希望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中心小学603 钱怡凤(指导教师:张婉珍)小时候,爸爸常常带我去看海。

清晰记得大海是那么的湛蓝,沙滩是那么的柔软,海风是那么的清新,人们都赤着脚在沙滩上玩耍,捡贝壳......每每这个时候,我觉得大海就像一座欢乐无穷的乐园。

这次,爸爸又准备带我去看大海。

几年没看海了,好期待,在路上,恨不得一下子扎进大海的怀抱。

但是踏入海滩,我不禁傻了眼。

柔软的沙滩布满了伤痕——遍地的垃圾似乎在奸笑着;沙滩上的烧烤摊不计其数;最难看的当属那些挖出鲜蚝后的蚝壳了,一堆一堆,堆成了小山;海上,养殖鱼箱一个连着一个,密密麻麻;目及之处,海水皆呈棕色;海风一吹,一阵阵腥臭味就扑鼻而来......昔日可爱的沙滩、美丽的大海哪里去了?回到家,我闷闷不乐,追着爸爸问:“爸爸,大海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爸爸亲切地说:“凤儿,你问得好,这正是我要带你看海的目的。

看到棕色的海水了吗?那是赤潮!对于赤潮,我一时也跟你说不清楚,你上网查查会有明确的答案,顺便也可以了解了解海洋的现状!”原来,海洋是一座蓝色的宝库,海洋很早就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家狄米斯托克利就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先贤的远见卓识。

浩瀚的海洋约占地球面积的71%,储藏着地球97%总水量,栖息着20多万种生物、蕴藏着全球80%蛋白质和75%的石油天然气,不但过去可“兴渔盐之利、通舟楫之便”,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而且目前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大舞台,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高地”,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空间。

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田径流中的植物营养物质排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大量繁殖,使生物量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沉积到水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水质恶化,以致影响到鱼类的生存,大大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一)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文章主要讲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以及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但是,海洋是永久存在的吗?不,不是。

如果我们再不保护环境,那么下一秒海洋中的资源就有可能消失。

21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

然而,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却越来越多。

走在街上,只要一不小心,你就会被丢在地上的香蕉皮滑倒。

抬头仰望天空,已经不如以前那么蓝了,灰沉沉的。

漫天飞舞的的白色垃圾,趾高气扬的昂起了头。

走到河边,一阵阵臭味飘了过来,河水又脏又混,全然不见了往日的风采,难道这些不是人类造成的吗?难道人类没有一点后悔吗?难道人类还应该继续这样下去吗?
人类想要留住地球,留住我们共同的家,必须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家,变得更美好!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二)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经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21世纪的希望。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有几点值得欣慰:首先,课前让学生阅读与海洋有关的书籍,收集质料,拉近了学生与海洋之间的距离。

为学生走进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三次读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从自由读到默读,再到浏览。

体现了读的三个层次,学生读书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第三,检查初读时,改变方式,用“送给机会”的方式,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并在读中渗透竞争的意识,让学生学习把握机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为下面学习《最大的麦穗》一课领悟主题,做好铺垫。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就连学困生也积极参与,给我的触动很大。

我坚信“兴趣是最后的老师”。

第四,第一自然段的朗读指导针对性强,学生朗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但本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第一,课堂用语的严密性。

如:“段”与“自然段”的区别。

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比较单一,今后应多积累一些这方面的语言。

其次,对教材的把握如何做到“人”与“工具”的统一。

如: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

我只关注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感悟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密切关系,体会本段中的拟人手法的运用,却忽视了这两句话中,还存在“正反对比”的说明方法,及“但是”这个词在这两句话中所起到的作用-------转折连接。

教学中,我没能及时抓住这个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让学生学习这种方法进行仿写。

而在让学生看图片感受大海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时,我又忽视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注环保”这方面人文思想的教育。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在分析把握教材时,不但要重视
文本内容的把握,人文内涵的领悟,思想情感的教育和人格精神的培养。

但也要重视语文形式的理解、运用的训练,将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溶为一体,一箭双雕,做到“工具”共“人文”一色。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三)
今天,我学了一篇名叫《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文章。

它告诉了我,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人们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人类的餐桌上,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逐步由幻想变为事实。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海洋给人类提供了便利。

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所以,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为各族儿女供上他们所需的一切,但海洋也可能会枯竭,人类要开发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哦。

保护海洋,保护我们的家园,合理的开发利用,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