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

三、诗文名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苏轼《惠州绝句》 罗浮山下四时春, 6.苏轼《惠州绝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 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 7.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 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语文早读材料( 语文早读材料(1)
• • • • • • • • • • • • •
一、常见多音字 liàng] 酒量、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1.量[量li ng] 酒量、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liáng]丈量、量地、量身高、量具、估量、掂量。 ng]丈量 [量li ng]丈量、量地、量身高、量具、估量、掂量。 liang]有些动词后的 有些动词后的“ 读轻声:打量、 [量liang]有些动词后的“量”读轻声:打量、思量 2.绿 [绿lǜ]绿色、碧绿、青山绿水、桃红柳绿。 lǜ]绿色、碧绿、青山绿水、桃红柳绿。 绿色 绿林” 绿营” [绿lù] : 绿林” “绿营” ] :“绿林 处士;处于;相处;处方;处治;处子、 3.处 [处chǔ] 处士;处于;相处;处方;处治;处子、 chù]处所、患处、心灵深处;不当之处; [处ch ]处所、患处、心灵深处;不当之处;人事处 4.据 [据jù]据守、据有;据事而论;单据、论据、凭据。 ]据守、据有;据事而论;单据、论据、凭据。 [据jū]拮据。 jū]拮据。 拮据 5.壳 [壳ké]贝壳儿、脑壳儿、子弹壳儿、核桃壳儿。 ]贝壳儿、脑壳儿、子弹壳儿、核桃壳儿。 qiào]地壳、甲壳、躯壳、金蝉脱壳。 o]地壳 [壳qi o]地壳、甲壳、躯壳、金蝉脱壳。
(完整版)语文早读经典材料

语文早读经典材料1、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搏。
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2、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月亮说,纯洁的心灵晶莹透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海燕说,奋斗的人生快乐无穷。
3、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
我梦想:来到海边的沙滩,从波涛的澎湃中感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心动魄。
我梦想:来到白雪皑皑的高山,在朝阳的艳丽中,领略“红装素裹”的分外妖娆。
4、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5、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简爱说过:“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
白朗宁说过:“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自由的价值。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贵。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7、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幸福是母亲一声温柔的叮咛,幸福是老师一次亲切的问候。
8、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二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二一、哲言智语1、人一能之,己百能之;人十能之,己千能之。
——《礼记•中庸》解读:如果自己不如别人聪明,那么)别人花一分力气就能学好的,自己就花百分力气学好它;人家花十分力气就能学好的,自己就花千分力气学好它。
这句话说明人要自强,不甘落后。
有了自强的心态,必然会勤奋,“勤能补拙”,原本不够聪明的人也会聪明起来了。
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解读:像切,像磋,像琢,像磨。
切、磋、琢、磨: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
后来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
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二、风雅诗斋山馆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①。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②,畲田得雨肥③。
渊明谁送酒④?残菊绕墙飞。
[注]①竹扉:竹子做的门。
②远岫:远处的峰峦。
③畲田:开垦过三年的田。
④渊明:陶潜,陶渊明。
三、文言读吧星隧木鸣,国人皆恐。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荀子》四、大家文坊桐花•柿扬彦我怀念桐花。
春天,我漫步在林间山道中,最爱的是洁白的桐花。
因为它不但显出大自然的美,而且还令我产生许多遐想,和对往季的追念。
那是一丛丛洁白的桐花,过去常常开在公路的山道两旁,汽车在山谷中爬坡而上,首先映入眼帘中,是那一片的洁白,它比火还耀眼,我会突然从心中说:“又是春天了!”一年四季都在城市工作,忙得感不到季节变化的人,在这充满清新气息的山野,突然见到大片桐花,这种喜悦和感慨是难以形容的。
所以,桐花常常令我产生许多遐想。
但是,它更多的是令我对往事怀念。
在十年动乱的年代,我被关在一间工厂做“牛鬼”,被强迫劳动,天未亮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扫净工厂厂区。
这间工厂靠着一座山,四周有许多桐树,每天都落下许多桐花,它散落在空旷地和道路中。
朝阳未出,天还很暗,我就穿着一件厚衣裳,“沙沙”地从高处扫往低处。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五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五一、哲言智语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
2、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左传•隐公三年》解读:喜欢子女,应该用道义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
这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硝(què)劝谏卫庄公的话,卫庄公不听劝谏,他的宠子公子州吁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溺爱,会使子女走上邪路。
二、风雅诗斋读山海经十三首选一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于戚,①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②化去不复悔。
③徒设在昔心,④良辰讵可侍!⑤【注释】①刑天:《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争神。
帝断其首,莽于常羊之野。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干戚:盾和板斧。
②这句言女娃既已溺死而化为飞鸟,就异于人类而同于其他的物。
即再死也不过从鸟再化为另一物,当无忧虑。
③这句言刑天已被杀,化为异物,可不再悔恨既往。
④这句言空有昔日的壮志。
⑦良辰:指实现壮志的时候。
讵:犹“岂”。
三、文言读吧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于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
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说符篇》四、大家文坊青草地[美]里奥帕德某些画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连续为几代人观赏着,且每一时代都可能出现一些欣赏者。
我知道有一幅画极易消逝,因而除了漫游的鹿之外,极少人看过它。
挥笔创作此画的是一条河流,而在我带朋友来观赏之前,它已经将其创作永远地抹除了。
之后,这幅画只存在于我的心灵之中。
就像其他艺术家一样,这条河流是喜怒无常的。
你无法预料它何时有兴致作画,也无法预料这个兴致将持续多久。
但是,在仲夏之际,在每个完美无瑕的日子里,当白色舰队般的云朵航行于天空时,你大可漫步到沙洲上。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高考必背篇目之一《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古诗词赏析之一: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内容赏析】“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山里的风光随着太阳的忽然西落,一切都落下了帷幕,可是池边的月亮却渐渐地东升,笼罩着夏日的大地。
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一种闲情,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油然而生。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
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
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
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
诗人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因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
高中生早读(晨读)材料精选

高中生早读材料精选早读材料(一)熟语(一)1、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今天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能够在商场里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还希望在购物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这就是今天的‘山’,因此商家必须唱这个‘山’上的歌。
2、东方不亮西方亮。
表示尚有选择的空间。
这样的企业,即使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战略失误,在市场竞争非常不充分的环境下,完全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总可以探索到一条发展的路径。
3、赶鸭子上架。
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唐小山叹道:“我一辈子就是不想当大英雄,你偏逼我赶鸭子上架吗?”4、高不成低不就。
指在选择事物或选择配偶时,好的得不到,差的又不合心意。
她的眼睛长到脑门上,东选西挑,高不成低不就,现在社会变了,她这个政治大姑娘不值钱了……5、高姿态。
指对别人宽容、谅解。
说话者并不真的认为自己作错了事,只不过是表示一个“高姿态”,缓和一下双方的矛盾,这样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经典一句: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诗文名句(一)1.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诗经·卫风》。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2.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①[投]这里指赠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报]回赠。
④[琼瑶]美玉。
3.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
出自《诗经·郑风·风雨》。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4.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呜》。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精)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9.12【诗情词韵】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①杜十四:作者友人,不详其名。
十四:排行。
古人有名有字,有排行。
长辈对晚辈,可直呼其名,平辈之间,只能称其字,不得直呼其名。
唐代人连字都不常用,一般熟人都以排行相称呼。
排行是从祖父算起的,杜十四不是他父亲的第十四个儿子,而是他祖父的第十四个孙子(含叔伯家堂弟兄)。
②荆:今湖北一带,古属荆楚之地,指送别之地,当在长江中游。
吴:指今苏南、浙北一带,古属吴地,指行人即杜十四将去的地方,即长江下游的江南。
【译文】荆州和吴郡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
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何处?抬眼向天的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至极。
[赏析]首句宽慰对方,暗关送别之事:荆吴相接,何况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漂泊生活习以为常,不应以暂离为憾事。
次句承‚水为乡‛说到正题:春江渺茫,正好行船。
三、四句撇景人情:一片征帆穿行于渺茫的春江上,日暮时分,停泊在何处?放眼望去,孤帆早已消失天涯之际,惜别之情令人柔肠寸断。
‚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渺、雨雾濛濛,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
末一句‚天涯一望断人肠‛点明别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与‚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王维《齐州送祖三诗》)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异曲同工。
【含英咀华】唐诗里的中国吴克己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爱中国,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选一个最浪漫的理由来爱她吧——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爱唐诗,更爱中国。
(完整版)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

高一语文阅读材料一、易错成语1.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
比喻本质不好,而装扮得很像样。
2.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等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3.蓬筚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题赠的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4.否极泰来:形容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5.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6.披肝沥胆:,披,揭露,揭开;沥,向下滴。
比喻竭尽忠诚,开诚相见。
7.皮里阳(春)秋:形容表面不批评别人而心中自有褒贬。
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基础没有了,建筑在基础上的东西也就无法存在。
9.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10.气味相投:思想作风和意趣情调都一样,互相合得来。
二、语段积累1、真正点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美好的希望。
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勇敢的走着,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就再努力,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永远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灿烂的风景。
——桐华2、在白天,我们能看到最远的东西,是太阳;但在夜里,却可以见到超过太阳亿万倍距离以外的星体,而且不只一个,数量是多到数不清的。
有时候我们的处境确实不顺利!但若是年轻时便一帆风顺,终其一生,你也只不过看到一个太阳;重点是当你的人生进入黑夜时,你是否看到了更远、更多的星星。
3、我们都太喜欢等,固执地相信等待永远没有错,美好的岁月就这样一日又一日被等待消耗掉。
——铁凝《珍重身上衣》4、认清这个世界,然后爱上它。
——罗曼·罗兰5、本可选择平坦磊落的路途,你却选择了荆棘丛生,崎岖危险。
本可选择云淡风轻的路过,你却选择了飞蛾扑火,不计后果。
本可选择热闹喧嚣的狂欢,你却选择了茕茕而立,孑然孤单。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因为不得言悔,所以甘心承担。
三、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阅读材料一、易错成语1.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
比喻本质不好,而装扮得很像样。
2.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等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3.蓬筚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题赠的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4.否极泰来:形容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5.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6.披肝沥胆:,披,揭露,揭开;沥,向下滴。
比喻竭尽忠诚,开诚相见。
7.皮里阳(春)秋:形容表面不批评别人而心中自有褒贬。
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基础没有了,建筑在基础上的东西也就无法存在。
9.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10.气味相投:思想作风和意趣情调都一样,互相合得来。
二、语段积累1、真正点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美好的希望。
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勇敢的走着,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就再努力,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永远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灿烂的风景。
——桐华2、在白天,我们能看到最远的东西,是太阳;但在夜里,却可以见到超过太阳亿万倍距离以外的星体,而且不只一个,数量是多到数不清的。
有时候我们的处境确实不顺利!但若是年轻时便一帆风顺,终其一生,你也只不过看到一个太阳;重点是当你的人生进入黑夜时,你是否看到了更远、更多的星星。
3、我们都太喜欢等,固执地相信等待永远没有错,美好的岁月就这样一日又一日被等待消耗掉。
——铁凝《珍重身上衣》4、认清这个世界,然后爱上它。
——罗曼·罗兰5、本可选择平坦磊落的路途,你却选择了荆棘丛生,崎岖危险。
本可选择云淡风轻的路过,你却选择了飞蛾扑火,不计后果。
本可选择热闹喧嚣的狂欢,你却选择了茕茕而立,孑然孤单。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因为不得言悔,所以甘心承担。
三、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这里用任公子比喻有大作为和才能的人。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答:?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答案】8.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3分)试题分析:回答第(1)小题,应当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大意归纳答案。
诗的前四句,第一、二句写汉江的迂回流长,支流繁多;第三、四句写汉江横贯中国、气势磅礴的景象。
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应当结合下文,分析此四句在诗对表达作者情感、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9.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试题分析:回答第(2)小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注释说:“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由此不难得出答案。
译文:1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
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
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
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冶。
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需沧海垂钓而罢竿了。
注释⑴横溃:泛滥。
豁:打开。
中国:中南地区。
⑶崔嵬:山峦高耸的样子,这里用长,J-i皮涛的汹涌来比喻六朝动荡的政局。
迅湍:飞奔而下的激流。
⑹我君:指当朝皇帝唐玄宗。
混:混合,统一。
区宇:全国的范围。
⑺垂拱:垂衣拱手,无为而治。
指天下太平的景象。
众流安:各条江河均平安,借指国泰民安,政治稳定。
⑼沧浪:据《孟子》,有隐者唱《沧浪歌》以表明隐居之志,后人用沧浪指代隐居垂钓之地。
这句是说江流平静,天下安宁,用不着有所作为,暗中抒发壮志未酬的遗憾。
赏析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
全诗情景合一,寓比兴之意于写景之中。
诗的前两句“汉水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都写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写出了远去的长江气势浩大,切中题旨,铺垫出一派雄壮气象。
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好气势。
但诗的后四句“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并不是单纯而热烈地歌颂盛世,在一派祥和安宁之中,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
诗的感情深沉而表达稳妥,比喻以江水壮阔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贴切得体,从而自然又蕴含丰富地表达出盛世才子的惆怅。
在此诗中李白已对万里长江的风光作了一个全面的描绘:上游之秀丽,三峡之急险,中游之宏阔,下游之浩瀚,都有极生动之描写,可以说李白用他的生花妙笔,为读者绘制了一幅极其宏伟的万里长江风光图卷。
这是其它任何诗人所作不到的。
而其他诗人,由于局于经历所限,对长江的描绘也只能是一时一处、一鳞一爪的个别描写,虽然他们可能写得很精彩,而不可能对万里长江绘出全图。
即使是有人像李白那样有游万里长江的经历,但也未必像李白对长江那样的钟情,或虽钟情而不善于诗。
李白漫游扬州时赋《秋日登扬州西灵塔》,称誉像教有“照迷方”之效。
而《金陵望汉江》更值得关注,嘲笑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割据者依恃金陵钟山之险而称帝终归复亡的历史命运,同时盛赞李唐一统天下之伟绩。
四、读报时间范仲淹一法国天才作家雨果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人的心胸。
”可为什么故乡总让人魂牵梦萦不能释怀纵然走遍千山万水,故乡的那条河也不会让你忘怀。
一个个心身疲惫的夜晚,思念的桅杆就会悄悄地升起风帆,即使没有任何航标,也不会搁浅。
塞外的羌笛关内的秦腔听过千万次,诗人范仲淹你啊,你心里却一次次祈愿何日再听一曲故乡苏州的采莲曲!人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是啊,只有苏州,才是你不老的苏州;只有吴门,才是你永远翘首张望的家门。
二世界就犹如一个罗马斗兽场,弥漫着杀伐与征战的血腥,男人更多地仰望高远的天空、辽阔的大海;女人更多地眷恋庭前的落花俯看脚下的土地。
同样状写秋天的思绪,曹操吟出的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真是沉雄豪迈,气象壮阔,李易安吟出的却是“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是饶舌的批评家据此分别馈赠给两类诗人不同的桂冠:豪放诗人与婉约诗人。
而你的《岳阳楼记》传诵至今,成为一千年来炎黄子孙必读的文学启蒙教材,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如同《圣经》的启示录成了永远不会过时的道德坐标。
你文采斐然,《岳阳楼记》已足以让你不朽,你出将拜相,庆历新政的不俗政绩又让你彪炳史册。
你绣口一吐就是气冲霄汉的文字。
哪怕是倾诉乡愁的《苏幕遮》,也有别于婉约词人的文字别有一番气象!三极目远眺,笼罩着暮霭的河流蜿蜒流向远处寂寞的寒山。
天的尽头就是水的尽头,水天一色处,苍苍茫茫的远山衔着一轮如血的残阳。
我对故乡的思念啊,就如遍及天涯海角的芳草,弥漫在秋天的每一个角落。
李煜写过愁的长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清照写过愁的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楚辞写过愁的韧度:“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谁能写出你这样的愁的宽度你的乡愁弥漫于天宇下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大诗人大政治家你的大手笔。
四李清照写过相思的密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白也写过:“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远行的游子,思念故乡时怎能不黯然神伤诗人范仲淹你的笔下于是也有愁——乡愁,于是也有乡愁的密度:“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除了梦里你听不到心底对故乡的呼唤,你哪一刻停止了对故乡的思念。
你真不想登上那高高的木楼,当明月升起的时候,那就是你乡愁正浓的时候。
那就酒一壶酒吧,也许能赢得一宿好梦。
月光下你一次次擎起那酒杯,一次次一饮而尽。
也不知是多少次举杯之后,你将那酒杯举过额头,细细地端详,如端详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醉眼迷蒙中你似乎发现了什么——原来自己和那只酒杯一样孤独!刹那间,你情不能自已,泪如雨下。
霸王泪“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夜已经来临了,他和他的马儿孤寂地站在冰冷的乌江岸边,秋风撩起他散乱的长发,那张刚毅的脸上竟也写满了疲惫,他忆起年少读书时听叔父说的那句话:“为千千万万的人牺牲一个人和为一个人而牺牲千千万万的人同样是不对的,然而,你必须作出选择。
”是啊,今晚是要作出选择了。
他回看不远处的营帐,那里有他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颓败,他不忍再想,只是轻轻地抚摸着身旁马儿的鬃毛,他看见马儿的眼角亮晶晶的,自己的虎目竟也有了发胀的感觉,连忙把头扭向了一边……(二)几十个人闷闷地喝酒,往日的喧闹,多了几分悲凉,他也是一言不发,双手捧着酒坛自顾自地喝,直至他将整坛酒喝光,才站起身来从旁拿出一个包袱。
他走到酒桌前,从包袱里抓出一锭锭银子,放在几十个人的面前,然后挥挥手,叫他们各自去吧,便将脸别在了一旁,他听到身后一阵的叮当之声,仿佛觉得那被扔到地上的兵刃是砸在自己的心口。
良久,他才慢慢转过头来,霎时便惊呆了,那落在地上的哪里是什么兵刃,竟然是一锭锭的银两,泪终于来了……(三)她对他说:“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
”他便看着她举剑抹向了自己的粉颈,他眼睁睁地看着,酒力发作,他已无能为力。
第一次觉得那种颜色竟是如此的刺目,它曾经从敌人的脖颈中喷涌而出,而今竟染红了自己心爱女人的翠玉黄衫……混浊的泪水悄无声息地滑落。
(四)他终于陷入了敌人的包围。
他们个个使出了自己的全力,然而敌人仍像潮水般压了过来,当他被部将推攘着上了那只救命的小木筏时他虚吼了一声,将自己的战马拉上了木筏,静静地说:“来世,仍是兄弟。
”便举起兵刃返身投入“潮水”中,透过层层血污,他看到那只木筏上的乌骓马竟跃进了无底的乌江,看到了身旁的兄弟一个个地倒下,他觉得无悔于自己的选择,他流着泪,含着笑举起了手中的剑……乌江岸边,洒遍了霸王的眼泪……【名师点评】儒家和道家是中华文化的两大支柱,所以中国的哲学是既入世又出世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一方面说不为五斗米折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一方面又说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能屈能伸大丈夫。